我站在原地,心中五味杂陈,他虽是我父皇,可我自出生就没见过他,他给我按了个天煞孤星的罪名,丢我在松月寺,不问生死。

    直到兵败于北辰之日,才想起,他还有个女儿可以送去和亲。

    遮在我眼前的手不知何时已滑落到身侧,将我不知安放在何处的手包裹起来,轻轻摩挲着。

    我知道,景承礼是在担心我。

    但是,我虽无措,却并不悲伤,我的父皇,于我而言,不过是个陌生人罢了。

    “诸位!”

    我循声望去,霍安已重新站在了龙椅旁侧,沈砾不知何时已穿上了龙袍。

    霍安手中,拿着一份圣旨,说是先帝遗诏传位于五皇子沈砾,要求群臣俯首臣服,若有不从者,血溅五步。

    朝中老臣自然不信,振臂高呼,群起而攻,一时间朝中刀光剑影,血流成河。

    圣旨不知被谁抢夺而来,落在地上,并未落有玉玺印章。

    我见霍安踏着血,穿过一片纷乱而来。

    “北辰王,您若今日站在我这一边,来日我可划边境三城于北辰,订十年不战条约,可好?”

    我不禁发出嗤笑,还没坐上皇位呢,就想着割地,当真是大晋的股肱之臣啊!

    孤可看不上大晋的边境三城,你若大方点,不如将整个大晋都送我吧。”

    “什么意思?”

    “孤已经说得很清楚了,霍世子没听懂吗?”

    “报—加急紧急战报—”

    霍安一把抓住来报的士兵,斥道:“哪里来的战报?”

    “北辰悍然进犯大晋,其势如洪流,已攻占边境三城,直驱中原,如今已包围了国都。”

    我心中一惊,下意识看向沈砚,波澜不惊。

    想来是两人商量好的计谋。

    “景!承!礼!”霍安抓过一旁士兵的刀,朝景承礼挥去。

    看见闪着寒光的大刀,我慌了神,忙转身抱住景承礼,不想让他受伤。

    一双大手把我圈在怀中,长剑出鞘,挡下霍安的刀。

    视线越过景承礼宽大的肩膀,我看到身后北辰使臣脱下外袍,拔出长剑。

    我这才发现,他们都是景承礼的贴身护卫,武艺超群,剑术无双。

    霍安的援兵被景承礼的大军牵制在城门口,而宫中的私兵未上过战场,哪里敌得过北辰护卫。

    “别再反抗了,就算你们五皇子今日坐上了龙椅,孤的大军也会踏破国都,把他从龙椅上拉下来。”

    霍安几近癫狂。

    “为什么?这明明是我们大晋的国事,你北辰凭什么插手?”

    “凭什么?就凭你刺杀了本要嫁于孤大晋长公主,就凭你绑了孤王后,以她性命来要挟孤。这些理由,霍世子可觉得满意,”

    大殿之中议论声连连,讨论着刺杀长公主一案的真凶。

    霍安彻底疯了,手握大刀,不管不顾地朝我和景承礼砍来。

    他身手很好,可此刻却因愤怒毫无刀法,带着狠戾与愤恨,几乎要撕裂空气。

    我被景承礼牢牢护在怀中,只瞧见他手中长剑挥舞,挡下霍安的攻击。

    剑光与刀影交错,发出阵阵金铁交鸣之声。

    霍安并不是景承礼的对手,很快败下阵来。

    手中的匕首被紧紧抓握住,在他全力挥刀之时,我从景承礼的怀中挣脱出来,将匕首狠狠刺向他的腹部。

    “你......”霍安猛地一颤,口中鲜血溢出,狂暴的眼神闪过一丝难以置信,随后无力闭上,身体重重倒下。

    握着匕首的手缓缓垂落,景承礼揽住我的腰肢,在我耳畔低语: “素素,你做到了,你为自己和卫将军报了仇。”

    一直沉默不语的沈砚这才走到大殿中央,将收集到霍安刺杀长公主,又将罪名安在镇北将军的证据一一展示。

    证据确凿,众人纷纷替镇北将军喊冤。

    我也替外祖父冤枉,卫府满门忠烈,一心为国,竟被奸佞所害,落得如此下场。

    后来,沈砚带来了卫家军,解救朝臣,除逆贼。

    我与景承礼见沈砚已得大势,便撤兵回了北辰。

    *

    自回到北辰,景承礼除了上朝,会见朝臣,其余时间皆在我的凤仪宫内,如牛皮糖似的,赶也赶不走。

    前夜里的缠绵历历在目,我的腰间传来阵阵酸胀,刚想起身,景承礼大手一圈,又将我拉回他的怀里。

    “别闹,沈砚来信了。”

    景承礼抽走我手中的信:“看信伤眼,你待着,孤给你念。”

    “都卯时了,王上今日不用上朝吗?”

    “不差这一会儿。”

    我夺回信件,在景承礼怀中寻了个舒服的位置,指尖绕着他一缕长发。

    “既如此,你与我说说,你是如何认识沈砚的。”

    “我与他,相识于战场,我能从他眼中看出自己的影子,我们向往和平,希望百姓安居乐业,可我们却受命于家国,肩负着责任和使命。”

    “若非生于敌国,你与他或可结为兄弟。”

    最后我还是没让景承礼给我念,我把他赶去了早朝,才拆开沈砚的信。

    信中说,他已是大晋新帝,逆贼悉数伏诛,首恶者皆已问斩。镇北将军刺杀之案实乃奸人所构陷,真相大白,平反昭雪,追谥逝去卫将军,赐封“忠毅侯”,将军府家眷已接回国都,封将军夫人为一品诰命。重修长公主陵墓,破天煞孤星命格,追谥封号“嘉宁”。此后,大晋休养生息,与邻国友好建交通商,不再轻启战乱,共创盛世。

    我缓缓阖上信。

    终于都结束了。

    愿此后,不再有人蒙受不白之冤,无辜者得以昭雪,真相永远不被埋没。

    愿此后,天下承平四海宴然,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无论山川河流,皆是人间烟火。

    (正文完)

章节目录

长公主之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守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守惜并收藏长公主之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