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不放假的星期六,晓玙向老师请了一整天的假。爸爸妈妈带晓玙去市里复查。晓玙身体不好。高考体检即将开始,妈妈担心她无法正常通过,于是带她去做高考之前的最后一次检查。她一路默默无语。她从不敢在家提及自己的病,她知道妈妈会愧疚。那天她和爸爸看国防科技大学的招生简章,其实不用看也知道,她没有资格进入这所学校。她爱好广泛,当兵、学军工是她小时候的梦想,她一直是一个那样有情怀的人。她看着国防科技大学的分数线,知道自己如果身体允许的话或许有机会试一试,忍不住泛红了眼眶。爸爸轻轻摸摸她的头,自言自语道:“怎么招上这么一个病。”这些话,他们都只能藏在心里,妈妈会受不了的。
那时疫情还未结束,进入医院要经过很麻烦的程序。医院外的人早已排起了长队,那是一条看不见首尾的长龙,不时有人递上帮忙挂号帮忙排队的名片。有人地上铺着被子躺在一边,不知从多远的地方赶来求医。一个在卖玩具的老奶奶被城管劝走,她不肯走,直到手中的玩具也被收走。当排队的长龙再绕一圈的时候,她看到那个老奶奶已经举起了纸壳,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自己的委屈。有的人不排队直接进入医院,他们是这里的医生,妈妈最想让晓玙成为的人,她想让成为医生的晓玙好好的照顾自己,甚至是治好自己的病。
终于进入医院,紧紧抓住妈妈的手,她们像两个小小的点,在人潮汹涌的医院里穿梭。抽血、超声,像机器人一样一步步运行着被他人写好的程序。晓玙仔细看着身边熙熙攘攘的人群,花白头发的老奶奶无言地坐在轮椅上,麻木的表情像是早已习惯了这一切,儿科外的年轻父母哄着哇哇大哭的孩子,有人坐在扶梯旁的角落里休息,有人因为放疗头发早已掉光。她这才感到自己的幸运。
做完检查,她们离开医院,寻觅吃饭的地方。晓玙望着天空,满地都是软绵绵的落叶,踩在上面发出吱啊吱啊的响声。她望向天空,一枚小小的柳树叶正在秋风下摇摇晃晃的飘向远方。她拿出手机拍下那一幕。照片里的柳树叶在灰蒙蒙的苍穹之下是一个黯淡的点。像一只小小的船。纵一苇之所如,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回家要发给李水看。晓玙感到自己的身体在融化,逐渐地融入这一切,融入这个落叶飘向天空,百川东到海又一次复西归,孩子们眼中显露着笑意,病痛正在消失,战争即将结束的世界,她梦想中的乌托邦。
去找餐馆的路上爸爸妈妈又起了争执,妈妈的话那样尖酸刻薄!她心痛的想哭,好不容易找到一家看起来还不错的小餐馆,她一坐下就感到座位上的油腻。那天她穿上新买的天蓝色的裙子,一下子就变得油汪汪一片,像是心中那个天蓝天蓝的梦被人撕碎了。妈妈正在气头上,叫来服务员让她处理。那位阿姨态度很好,拿洗洁精为她擦了一遍又一遍,她任人摆布,毫无反应,脑子里尽是父母吵架时的狰狞。天蓝色变成靛蓝色,汤水倒是都被擦掉了。点菜不顺利,饭菜的味道也很一般,晓玙心乱的像一团麻。
回到医院等结果,反反复复的点着自动取结果的机器,始终不见结果出来。晓玙感到一阵眩晕,慢慢地不能站稳。她坐在椅子上,没过多久就睡着了。
等她迷迷糊糊地醒来,检查结果已经出来了,结果非常好,比每一次都好,连为她看病的老教授脸上的皱纹都开成了一朵花。他激动地告诉晓玙比上一次结果好了很多,药还是要接着吃,听说晓玙要高考了又鼓励她考他们的医学院。晓玙每次想起都无比地感激他。
回到县里时晚课还没有结束,她匆匆吃过饭便奔向学校,还能上一节课和晚自习,少耽误一点是一点。补了一整个晚自习作业,她感到一阵疲惫,在椅子上靠了很久。教室里的人渐渐走出去,她让许暄先走,不要等她。待她收拾完书包,才发现李水在一边注视着她,从那天开始他们晚上就经常一起走。
李水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好奇她去做什么了,只是不管不顾地问她。她老老实实地回答:“去医院检查身体。”“结果怎么样”李水急忙问道。比每一次都好。真的很好。李水松了一口气,问她生了什么病她又不肯说。
那天晚上月亮很圆很亮,月光下的两人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像是一辈子没有说过话,晓玙清脆的嗓音充斥在李水耳边,充斥在李水心里。“你也喜欢看月亮吗”“喜欢,特别喜欢,我高一的时候经常在快上晚课时自己溜出去看月亮,那个时候操场上没什么人,整个月亮都是我的。”现在操场也没什么人,月亮是我们两个人的。明月千里寄相思,咫尺之间也可以。
第二天的晚饭后晓玙又一个人跑出去。她看着自己惨不忍睹的考卷,想起爸爸妈妈的争吵声,想哭又不想在班里。又一次一个人走到篮球架旁的墙根,仰头看天时发现乌云遮住了月亮,星星却没有因此变得明亮。阴冷的秋雨滴滴答答,水洼里浮现出涟漪。她听见有人大声喊着她的名字,转过头来是李水在找她,手里捧着她偷偷溜出来时忘记穿的校服外套。霎时间心里也泛起了一阵涟漪。她喜欢月亮,月亮不知道。她不知道的是,或许月亮也喜欢她。
那时疫情还未结束,进入医院要经过很麻烦的程序。医院外的人早已排起了长队,那是一条看不见首尾的长龙,不时有人递上帮忙挂号帮忙排队的名片。有人地上铺着被子躺在一边,不知从多远的地方赶来求医。一个在卖玩具的老奶奶被城管劝走,她不肯走,直到手中的玩具也被收走。当排队的长龙再绕一圈的时候,她看到那个老奶奶已经举起了纸壳,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自己的委屈。有的人不排队直接进入医院,他们是这里的医生,妈妈最想让晓玙成为的人,她想让成为医生的晓玙好好的照顾自己,甚至是治好自己的病。
终于进入医院,紧紧抓住妈妈的手,她们像两个小小的点,在人潮汹涌的医院里穿梭。抽血、超声,像机器人一样一步步运行着被他人写好的程序。晓玙仔细看着身边熙熙攘攘的人群,花白头发的老奶奶无言地坐在轮椅上,麻木的表情像是早已习惯了这一切,儿科外的年轻父母哄着哇哇大哭的孩子,有人坐在扶梯旁的角落里休息,有人因为放疗头发早已掉光。她这才感到自己的幸运。
做完检查,她们离开医院,寻觅吃饭的地方。晓玙望着天空,满地都是软绵绵的落叶,踩在上面发出吱啊吱啊的响声。她望向天空,一枚小小的柳树叶正在秋风下摇摇晃晃的飘向远方。她拿出手机拍下那一幕。照片里的柳树叶在灰蒙蒙的苍穹之下是一个黯淡的点。像一只小小的船。纵一苇之所如,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回家要发给李水看。晓玙感到自己的身体在融化,逐渐地融入这一切,融入这个落叶飘向天空,百川东到海又一次复西归,孩子们眼中显露着笑意,病痛正在消失,战争即将结束的世界,她梦想中的乌托邦。
去找餐馆的路上爸爸妈妈又起了争执,妈妈的话那样尖酸刻薄!她心痛的想哭,好不容易找到一家看起来还不错的小餐馆,她一坐下就感到座位上的油腻。那天她穿上新买的天蓝色的裙子,一下子就变得油汪汪一片,像是心中那个天蓝天蓝的梦被人撕碎了。妈妈正在气头上,叫来服务员让她处理。那位阿姨态度很好,拿洗洁精为她擦了一遍又一遍,她任人摆布,毫无反应,脑子里尽是父母吵架时的狰狞。天蓝色变成靛蓝色,汤水倒是都被擦掉了。点菜不顺利,饭菜的味道也很一般,晓玙心乱的像一团麻。
回到医院等结果,反反复复的点着自动取结果的机器,始终不见结果出来。晓玙感到一阵眩晕,慢慢地不能站稳。她坐在椅子上,没过多久就睡着了。
等她迷迷糊糊地醒来,检查结果已经出来了,结果非常好,比每一次都好,连为她看病的老教授脸上的皱纹都开成了一朵花。他激动地告诉晓玙比上一次结果好了很多,药还是要接着吃,听说晓玙要高考了又鼓励她考他们的医学院。晓玙每次想起都无比地感激他。
回到县里时晚课还没有结束,她匆匆吃过饭便奔向学校,还能上一节课和晚自习,少耽误一点是一点。补了一整个晚自习作业,她感到一阵疲惫,在椅子上靠了很久。教室里的人渐渐走出去,她让许暄先走,不要等她。待她收拾完书包,才发现李水在一边注视着她,从那天开始他们晚上就经常一起走。
李水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好奇她去做什么了,只是不管不顾地问她。她老老实实地回答:“去医院检查身体。”“结果怎么样”李水急忙问道。比每一次都好。真的很好。李水松了一口气,问她生了什么病她又不肯说。
那天晚上月亮很圆很亮,月光下的两人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像是一辈子没有说过话,晓玙清脆的嗓音充斥在李水耳边,充斥在李水心里。“你也喜欢看月亮吗”“喜欢,特别喜欢,我高一的时候经常在快上晚课时自己溜出去看月亮,那个时候操场上没什么人,整个月亮都是我的。”现在操场也没什么人,月亮是我们两个人的。明月千里寄相思,咫尺之间也可以。
第二天的晚饭后晓玙又一个人跑出去。她看着自己惨不忍睹的考卷,想起爸爸妈妈的争吵声,想哭又不想在班里。又一次一个人走到篮球架旁的墙根,仰头看天时发现乌云遮住了月亮,星星却没有因此变得明亮。阴冷的秋雨滴滴答答,水洼里浮现出涟漪。她听见有人大声喊着她的名字,转过头来是李水在找她,手里捧着她偷偷溜出来时忘记穿的校服外套。霎时间心里也泛起了一阵涟漪。她喜欢月亮,月亮不知道。她不知道的是,或许月亮也喜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