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王爷这几日都没做工,听着京城沸沸扬扬传着颜言办招亲大会的消息,颜王爷突然和老太太有了感同身受之感,颜言的婚姻大事不说由他做主,可白霜儿都能参与,他这个亲爹却被撇到了脑后,这是什么意思。
老太太就感觉扬眉吐气,来小院落吃晚饭的时候,不知道揶揄了颜烈多少句,这就是福报。
吃完晚饭,荣嬷嬷还是提议,往日的事都暂且搁搁,这未来的颜家当家主母还是很重要的,得一起商量商量,可不能由着世子爷胡来。
三人就往堂屋里坐,荣嬷嬷将这六十六名入了候选名单的府邸如数家珍。
听过一遍,老太太还是有中意的,说:“袁家世代书香,府里养出来的女儿必然不差。”
听着老太太中意袁家,白霜儿暗自嘶了一口气,麻烦了。
荣嬷嬷看了老太太一眼,笑说:“说来也是个趣事,当年家主本来是打算把姑娘指给那位袁阁老的,没成想,被老王爷抢了先。”
荣嬷嬷这一句意外之言,同时招来了三个人的视线,看着荣嬷嬷不是说的假话,颜烈又看老太太。
对上颜烈的视线,老太太皱眉,荣嬷嬷说这个干什么。
荣嬷嬷说话做事都是有目的的,干咳一声再回忆道:“奴婢没看错的话,当年那位袁阁老是喜欢过姑娘的。”
“胡说,”老太太拍桌制止荣嬷嬷道,“我多大年纪了,你还好样的,还来败坏我的名声。”
老太太自幼爱好诗词书画,对着文人总有一些憧憬,当年是铁了心想嫁给一个文人的,袁家首当其中,□□嬷嬷不觉得袁家是个好人家,当年也使了一些绊子,老太太不知那位袁阁老的心意,是很正常的。
听着荣嬷嬷的意思,颜烈想了想道:“那袁家就算了吧。”
“不行,”老太太不依,“你听荣嬷嬷无事生非,论家世门楣,袁家是最适合颜言的。”
荣嬷嬷轻咳一声再道:“袁家有些事,奴婢还记得,袁阁老四十好几时,陆续抬了几房小妾进府,等着二公子出生,就打杀了这些妾室,再把二公子安到了袁老夫人的名下。”
荣嬷嬷扫了白霜儿一眼,说着笑笑道:“这袁家不仅家世门楣与我们王府相当,说来跟着我们王府的作风还有些像,就是没有我们光明磊落。”
“不可能,”这事老太太二十年前就听荣嬷嬷说过,但老太太不信,袁家品德好,家风正,是看不得这种龌龊事发生的。
荣嬷嬷也不是说给老太太听的,王爷知道就行了。
“袁文卿不是袁老夫人生的。”颜烈理了理,问荣嬷嬷。
荣嬷嬷摇摇头,不是,那年皇帝刚刚继位,王爷忙着镇守皇宫,王妃也在宫里忙着给太子爷治伤,袁家表面上在给袁家大公子娶妻。
底下发生的这些龌龊,她就说给了老太太一个人听。
“可袁文生活得好好的,这是图什么。”颜烈犹疑道,这像是要图个儿子,可袁文生又没死,为什么要这么做。
荣嬷嬷也不知,她看着不像图儿子,袁家小姐比着袁家二叔还先怀上,说不得都有孙子了,还抢着图什么儿子。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个抬进府的大夫人,也就是袁文生的妻子,难产死了。
总而言之,袁家这水太深了,世子爷结亲,荣嬷嬷打心眼里就不赞同老太太把袁家给看上。
老太太偏头对着荣嬷嬷不耐烦道:“哪里有这么严重,袁家要是能把颜言看上,还是我们的福气。”
荣嬷嬷不做声,颜王爷扫了荣嬷嬷一眼,做个中间人说:“那娘先去袁府看看,反正只要在候选名单上的,过场都要走。”
老太太想着总共要相看六十六家府邸,也有些心累,她敢说,天底下都找不出一家儿郎,相个亲要走六十六家的,她上辈子也不知道造了什么孽,这辈子当了颜言的祖母。
事情一定,荣嬷嬷按着花榜的顺序,给各府下了拜帖,一天相看一家,已经是老太太的极限了,就这都还要花两个多月才能相看到尾。
老太太痛并快乐着,颜烈的婚事她是一点边都没沾到,没成想,轮到颜言的婚事,她这么重要,天天都是大忙人。
也没要老太太备礼,鸣春和百鸟早前听着世子爷的吩咐,抬着几大箱的上门礼到老太太院里搁着,听老太太的差遣。
老太太这几天做的十几套衣服,加上定制的一些玉饰黄金首饰,也都是颜言出的钱,不得不说,老太太心里极为熨帖,颜言虽说没侍奉过她一日,但从赚了钱开始,就肯给她花,总的来说,还是个孝孙。
荣嬷嬷记好日子,初一这天,扶着隆重打扮的老太太坐上车驾,往这袁府去。
白霜儿一身锦绣白裙,陪在老夫人身侧。
白霜儿穿得异常好看,可下了马车,入到袁府正厅,就和那位袁家小姐袁玲撞衫了。
袁玲好说歹说换下了常穿的红裙,可一换成白裙,就和一个乡下来的村妇穿成一样,这心情能好吗。
袁玲脸色垮着,一坐下就讥讽白霜儿道:“听说颜王爷没让你过门,你哪来的银钱买的裙子,不会是偷的吧。”
说好是女眷相看,袁家这边除了袁玲在正厅,也就一个袁老夫人坐着。
听着袁玲这么说话,袁老夫人给袁玲身后的妙音使了一个眼色,看着妙音把袁玲的哑穴点了,袁老夫人再对着面色不好的老太太道:“颜老夫人莫怪,知道老夫人要来,玲儿精心准备了多日,这一时和白小姐撞了衫,心中才有些委屈。”
委屈?
老太太扫了一眼悲愤着目光的袁玲,再委屈也没有不分青红皂白就指责别人是贼的,还这么不分场合,袁家小姐这性子可真是够强的。
看着老太太面色不忿,荣嬷嬷深藏功与名地低了低头。
老太太开口怼道:“颜王府虽比不上袁家底蕴深厚,可买衣服的银钱老身身上多多少少还是有的。”
听着颜老夫人这句话,袁老夫人瞄了一眼颜老夫人手腕上特意露出来的冰糯玉镯。
袁老夫人收回目光,眼睛眨了一下,这是珍宝阁的镇店之宝,揭红那天她去看了一眼,喜欢是喜欢,可买下来又感觉不值,也不符合袁家的矜贵作风。
没成想,她走后一个时辰,就听说这只玉镯落到了那位颜家世子爷的手上,那时她就在想,按这位世子爷每日的开销,她都算不出来,颜王府到底有多少钱。
想着碧玉年华,视金钱如粪土,只求才子相伴,从而否了颜王府婚约的她,袁老夫人胸口一时有些闷。
要是当年她应了婚约,这辈子或许她能好过许多。
看着这位袁老夫人好像在走神,荣嬷嬷心中好笑,看来袁老夫人嫁进袁府的日子不好过,看到老太太,勾起了一些回忆。
可惜了,袁家老夫人和老王爷有过婚约的事,老太太也不知道,她也不打算说。
看着袁玲低着头像是知错的样子,老太太又看袁老夫人,袁老夫人面色也不见不好。
老太太心内“哎哟”一声,她都做好了跟袁老夫人对上的准备,可竟然没人接她的茬。
难道真如袁老夫人所说,这袁家小姐如此重视和颜言的看亲,才一时出言不逊。
老太太回忆了一下颜言和袁玲的交集,开口和袁老夫人聊了一下,往些年,颜言和袁玲一起在宫中读书的日子。
听着祖母说起自己幼时从宫里回来,时常夸赞颜言,袁玲羞赧得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
老太太瞄了一眼袁玲,感觉八九不离十了,这袁家小姐可能还真喜欢颜言。
这倒是稀奇。
白霜儿一直瞟着袁玲看,好奇主子下的这个命令,到底是想借袁家的势,还是喜欢上了这位袁家小姐。
等老太太和袁老夫人聊到接近午时,出了袁家的大门,坐进回颜王府的车厢,老太太才开口问白霜儿的意见。
白霜儿跪着给老太太按着腿道:“老太太让霜儿说,霜儿就直言了,不好。”
“为什么。”老太太对着袁玲的第一感觉也不好,但那姑娘喜欢颜言,这是多么的不容易。
“先说这袁家,收了上门礼,不备回礼,是无礼;”
“再说这袁老夫人,偷瞄了老太太的玉镯二十八次,是无礼;”
“最后说这袁家小姐,冲动,易怒,心性上也不成熟,过日子的话,很容易跟世子爷闹得鸡飞狗跳,不合适。”
白霜儿说完,引得荣嬷嬷看了她一眼,
“那再看看,”老太太也不急,她还要相看两个月呢,真不是人干事。
……
七天后,早早从京城走了的颜言,总算快马加鞭赶到了边关,进了军营,见到了颜家数位老家将和一些突起的小家将。
这些位常年驻守边关,对着在京城造作的颜言也不知根知底,面上都带着一些尊敬和喜悦。
听说世子爷已经继任兵马大元帅的位置了,这表明,颜家军能够延续下去,这是天大的好事。
颜言端端坐着,摆着大元帅的架子,几句话没说到,就说要换兵符。
大家伙儿连忙跪下,准备接旨。
没旨,颜言取出颜王爷递还给皇帝,皇帝再拿给她的一半左虎符,亲自碎在了桌上。
又没旨,又看着陛下的虎符碎在了他们眼前,大家伙儿视线忐忑,世子爷这是要造反了,是不是。
老太太就感觉扬眉吐气,来小院落吃晚饭的时候,不知道揶揄了颜烈多少句,这就是福报。
吃完晚饭,荣嬷嬷还是提议,往日的事都暂且搁搁,这未来的颜家当家主母还是很重要的,得一起商量商量,可不能由着世子爷胡来。
三人就往堂屋里坐,荣嬷嬷将这六十六名入了候选名单的府邸如数家珍。
听过一遍,老太太还是有中意的,说:“袁家世代书香,府里养出来的女儿必然不差。”
听着老太太中意袁家,白霜儿暗自嘶了一口气,麻烦了。
荣嬷嬷看了老太太一眼,笑说:“说来也是个趣事,当年家主本来是打算把姑娘指给那位袁阁老的,没成想,被老王爷抢了先。”
荣嬷嬷这一句意外之言,同时招来了三个人的视线,看着荣嬷嬷不是说的假话,颜烈又看老太太。
对上颜烈的视线,老太太皱眉,荣嬷嬷说这个干什么。
荣嬷嬷说话做事都是有目的的,干咳一声再回忆道:“奴婢没看错的话,当年那位袁阁老是喜欢过姑娘的。”
“胡说,”老太太拍桌制止荣嬷嬷道,“我多大年纪了,你还好样的,还来败坏我的名声。”
老太太自幼爱好诗词书画,对着文人总有一些憧憬,当年是铁了心想嫁给一个文人的,袁家首当其中,□□嬷嬷不觉得袁家是个好人家,当年也使了一些绊子,老太太不知那位袁阁老的心意,是很正常的。
听着荣嬷嬷的意思,颜烈想了想道:“那袁家就算了吧。”
“不行,”老太太不依,“你听荣嬷嬷无事生非,论家世门楣,袁家是最适合颜言的。”
荣嬷嬷轻咳一声再道:“袁家有些事,奴婢还记得,袁阁老四十好几时,陆续抬了几房小妾进府,等着二公子出生,就打杀了这些妾室,再把二公子安到了袁老夫人的名下。”
荣嬷嬷扫了白霜儿一眼,说着笑笑道:“这袁家不仅家世门楣与我们王府相当,说来跟着我们王府的作风还有些像,就是没有我们光明磊落。”
“不可能,”这事老太太二十年前就听荣嬷嬷说过,但老太太不信,袁家品德好,家风正,是看不得这种龌龊事发生的。
荣嬷嬷也不是说给老太太听的,王爷知道就行了。
“袁文卿不是袁老夫人生的。”颜烈理了理,问荣嬷嬷。
荣嬷嬷摇摇头,不是,那年皇帝刚刚继位,王爷忙着镇守皇宫,王妃也在宫里忙着给太子爷治伤,袁家表面上在给袁家大公子娶妻。
底下发生的这些龌龊,她就说给了老太太一个人听。
“可袁文生活得好好的,这是图什么。”颜烈犹疑道,这像是要图个儿子,可袁文生又没死,为什么要这么做。
荣嬷嬷也不知,她看着不像图儿子,袁家小姐比着袁家二叔还先怀上,说不得都有孙子了,还抢着图什么儿子。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个抬进府的大夫人,也就是袁文生的妻子,难产死了。
总而言之,袁家这水太深了,世子爷结亲,荣嬷嬷打心眼里就不赞同老太太把袁家给看上。
老太太偏头对着荣嬷嬷不耐烦道:“哪里有这么严重,袁家要是能把颜言看上,还是我们的福气。”
荣嬷嬷不做声,颜王爷扫了荣嬷嬷一眼,做个中间人说:“那娘先去袁府看看,反正只要在候选名单上的,过场都要走。”
老太太想着总共要相看六十六家府邸,也有些心累,她敢说,天底下都找不出一家儿郎,相个亲要走六十六家的,她上辈子也不知道造了什么孽,这辈子当了颜言的祖母。
事情一定,荣嬷嬷按着花榜的顺序,给各府下了拜帖,一天相看一家,已经是老太太的极限了,就这都还要花两个多月才能相看到尾。
老太太痛并快乐着,颜烈的婚事她是一点边都没沾到,没成想,轮到颜言的婚事,她这么重要,天天都是大忙人。
也没要老太太备礼,鸣春和百鸟早前听着世子爷的吩咐,抬着几大箱的上门礼到老太太院里搁着,听老太太的差遣。
老太太这几天做的十几套衣服,加上定制的一些玉饰黄金首饰,也都是颜言出的钱,不得不说,老太太心里极为熨帖,颜言虽说没侍奉过她一日,但从赚了钱开始,就肯给她花,总的来说,还是个孝孙。
荣嬷嬷记好日子,初一这天,扶着隆重打扮的老太太坐上车驾,往这袁府去。
白霜儿一身锦绣白裙,陪在老夫人身侧。
白霜儿穿得异常好看,可下了马车,入到袁府正厅,就和那位袁家小姐袁玲撞衫了。
袁玲好说歹说换下了常穿的红裙,可一换成白裙,就和一个乡下来的村妇穿成一样,这心情能好吗。
袁玲脸色垮着,一坐下就讥讽白霜儿道:“听说颜王爷没让你过门,你哪来的银钱买的裙子,不会是偷的吧。”
说好是女眷相看,袁家这边除了袁玲在正厅,也就一个袁老夫人坐着。
听着袁玲这么说话,袁老夫人给袁玲身后的妙音使了一个眼色,看着妙音把袁玲的哑穴点了,袁老夫人再对着面色不好的老太太道:“颜老夫人莫怪,知道老夫人要来,玲儿精心准备了多日,这一时和白小姐撞了衫,心中才有些委屈。”
委屈?
老太太扫了一眼悲愤着目光的袁玲,再委屈也没有不分青红皂白就指责别人是贼的,还这么不分场合,袁家小姐这性子可真是够强的。
看着老太太面色不忿,荣嬷嬷深藏功与名地低了低头。
老太太开口怼道:“颜王府虽比不上袁家底蕴深厚,可买衣服的银钱老身身上多多少少还是有的。”
听着颜老夫人这句话,袁老夫人瞄了一眼颜老夫人手腕上特意露出来的冰糯玉镯。
袁老夫人收回目光,眼睛眨了一下,这是珍宝阁的镇店之宝,揭红那天她去看了一眼,喜欢是喜欢,可买下来又感觉不值,也不符合袁家的矜贵作风。
没成想,她走后一个时辰,就听说这只玉镯落到了那位颜家世子爷的手上,那时她就在想,按这位世子爷每日的开销,她都算不出来,颜王府到底有多少钱。
想着碧玉年华,视金钱如粪土,只求才子相伴,从而否了颜王府婚约的她,袁老夫人胸口一时有些闷。
要是当年她应了婚约,这辈子或许她能好过许多。
看着这位袁老夫人好像在走神,荣嬷嬷心中好笑,看来袁老夫人嫁进袁府的日子不好过,看到老太太,勾起了一些回忆。
可惜了,袁家老夫人和老王爷有过婚约的事,老太太也不知道,她也不打算说。
看着袁玲低着头像是知错的样子,老太太又看袁老夫人,袁老夫人面色也不见不好。
老太太心内“哎哟”一声,她都做好了跟袁老夫人对上的准备,可竟然没人接她的茬。
难道真如袁老夫人所说,这袁家小姐如此重视和颜言的看亲,才一时出言不逊。
老太太回忆了一下颜言和袁玲的交集,开口和袁老夫人聊了一下,往些年,颜言和袁玲一起在宫中读书的日子。
听着祖母说起自己幼时从宫里回来,时常夸赞颜言,袁玲羞赧得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
老太太瞄了一眼袁玲,感觉八九不离十了,这袁家小姐可能还真喜欢颜言。
这倒是稀奇。
白霜儿一直瞟着袁玲看,好奇主子下的这个命令,到底是想借袁家的势,还是喜欢上了这位袁家小姐。
等老太太和袁老夫人聊到接近午时,出了袁家的大门,坐进回颜王府的车厢,老太太才开口问白霜儿的意见。
白霜儿跪着给老太太按着腿道:“老太太让霜儿说,霜儿就直言了,不好。”
“为什么。”老太太对着袁玲的第一感觉也不好,但那姑娘喜欢颜言,这是多么的不容易。
“先说这袁家,收了上门礼,不备回礼,是无礼;”
“再说这袁老夫人,偷瞄了老太太的玉镯二十八次,是无礼;”
“最后说这袁家小姐,冲动,易怒,心性上也不成熟,过日子的话,很容易跟世子爷闹得鸡飞狗跳,不合适。”
白霜儿说完,引得荣嬷嬷看了她一眼,
“那再看看,”老太太也不急,她还要相看两个月呢,真不是人干事。
……
七天后,早早从京城走了的颜言,总算快马加鞭赶到了边关,进了军营,见到了颜家数位老家将和一些突起的小家将。
这些位常年驻守边关,对着在京城造作的颜言也不知根知底,面上都带着一些尊敬和喜悦。
听说世子爷已经继任兵马大元帅的位置了,这表明,颜家军能够延续下去,这是天大的好事。
颜言端端坐着,摆着大元帅的架子,几句话没说到,就说要换兵符。
大家伙儿连忙跪下,准备接旨。
没旨,颜言取出颜王爷递还给皇帝,皇帝再拿给她的一半左虎符,亲自碎在了桌上。
又没旨,又看着陛下的虎符碎在了他们眼前,大家伙儿视线忐忑,世子爷这是要造反了,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