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6章 少年容
蔡和的军阵在河滩上缓缓推进。
不是曹军兵卒不想要快一点,而是在河滩上有一些淤泥以及卵石的地面,让曹军兵卒无法快起来。而且对于曹军兵卒来说,他们并没有什么精良的战靴,很多人依旧是穿着普通的草鞋,在踩踏到了淤泥的时候,就像是后世穿着拖鞋一脚踩进了泥坑一般。
蔡和看着手下的兵卒队列忽然有些歪斜起来,然后又抬头看了看在河湾高地上,那些纹丝不动的李典重甲兵阵,掌心忽然渗出了一些冷汗!
该死!
『传令!加快速度,通过河滩!』
蔡和扑到了船舷边上,大声喊了起来。
他终于是想明白了之前感觉到了不安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地形!
可惜大多数时候,往往都是人已经掉进去了,才会意识到这里有个陷阱!
当蔡和的兵卒从河滩之处往上走的时候,便是听到了李典军阵之中突然有急促的梆子声响,然后重甲兵左右分开,露出了在后方列队的弓弩手。
在弓弩手的身前,竟然还插着一根根的火把!
那些弓弩手正在将箭头上缠绕的布条凑到火把上去……
如果是在夜间,或是在光线比较差的晨昏,这些火把的光亮定然会被提前发现。
陷阱,埋伏。
作为行军作战,最为基础的手段,从古至今,都在使用。
谁都懂,老套得实在不能再老套,但是能用好的,才算是真本事。
就像是打猎,谁都知道下套子可以抓住猎物,可是怎么下,又是下在什么地方,就不是键盘侠一碰嘴皮子说些什么又来这一套等等可以解决的了。
火箭在天空之中,划过了赤红的弧线。
蔡和瞳孔中映出漫天流火,耳畔传来芦苇燃烧的噼啪声。
『火!火!』
曹军阵脚大乱。
提前浸过火油的芦苇荡化作火海,浓烟裹着火星直冲云霄。
『啊啊啊……』
曹军兵卒顿时散乱不堪。
蔡和登岸地点,确实避开了那些芦苇,没有直接被烧到,但是那些燃烧的火海,升腾的黑烟,却将整个战场切割成为了两个部分。不管是蔡和的部队想要往陨关前行,还是陨关的兵卒想要前来支援,都是办不到。
转眼之间,李典的重甲兵已杀至蔡和部队的曹军兵卒眼前。
曹军兵卒的刀枪,只是在那些重甲兵卒上的铁甲鳞片上打出火星,但是重甲兵卒的长刀大戟,却宛如砍瓜切菜般撕开阵线,将曹军兵卒打得节节败退。
蔡和抬起头,试图将目光穿透燃烧而起的黑烟,抵达陨关之处……
其实这个时候的芦苇荡,并不如秋冬之时那么好烧。
尤其是靠近河岸边,如果没有火油助燃,烧一会儿就会自动熄灭了。毕竟春天的植物体内,水分还是很充足的。
所以即便是燃起了大火,也只是在烧火油而已,其他的地方还是没有什么火的。
比如在陨关关门之处。
可是在大火之中,蔡和他什么都没看到。
陨关的大门紧紧的关闭着……
『撤!快撤!』
便是傻子,也都知道情况不对了。
蔡和大喊着,让手下的曹军兵卒撤回来。
在蔡和身边的曹军军校却是神色一变,『校尉,不能撤!』
『为何不能撤?』蔡和没转头,似乎依旧在盯着河滩上的兵卒,但是目光之中却有些凶狠的意味透了出来,手也紧紧的抓在了战刀刀柄之上。
『将军让我们守住此地!我们一撤,陨关肯定独木难支!』曹军军校沉声说道,『现如今只有我们在……』
『那是什么?!』蔡和没等曹军军校说完,便是忽然用手一指一侧某处方向。
曹军军校下意识便是扭头去看,结果什么都没看到,便是心中一慌!
还没等反应过来,便是喉咙之处一阵剧痛!
『咯咯……』
捂着喉咙的曹军军校倒了下去。
『……』蔡和看着自己手中的战刀,忽然苦笑了一下,『还真是出鞘就见血啊……』
蔡和的护卫吓了一跳,『校尉你……』
蔡和横眼过去,『愣着干嘛!找个地方扔水里!就说是中了流矢死了!』
护卫连忙应答,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可是如果曹将军那边……』
『艸!』蔡和狠狠一刀砍在了船舷上,『那家伙就是想要我们蔡氏的人去送死!白白送死!』
曹仁让蔡和协助守着陨关,却不给一个防守的期限,甚至连要求以及战后的奖励都没有提及,只是留下了一把战刀,暗含威胁。
还有一个名为协助,实际上是监视,甚至还试图架空他,动不动就质疑他的命令的曹军军校!
曹仁这是想要做什么?
难道还很难猜测么?
蔡和只是能力不强,他又不傻!
『可是……』护卫还是有些担心。
『可是个屁!』蔡和骂道,『我今天退,明天再来,明天退么,后天再来,反正就在水上了!陨关不出战,这不是正好么?我还担心他们真出来了!他们不来,就各打各的!到时候陨关丢了,也是他们先跑!我们还可以捞个掩护撤回的功劳!』
护卫见蔡和有了决定,也不好再说一些什么。
蔡和挥挥手,『撤!撤撤!』
……
……
没有了蔡和的支持,陨关便是多少有些独木难支。
在经过了两天的拉扯之后,陨关防守终于是出现了漏洞,并且迅速崩坏。
破窗效应在城防上,也是同样适用。
一处崩塌,便是处处崩坏。
陨关守将最后在城中举火,焚烧拦住李典军,也是为了烧掉来不及带走的粮草器械等等……
李典派遣兵卒入关救火,但是大火弥漫,即便是陨关就在河边,也难以迅速扑灭,还是被烧了不少的地方,粮草仓廪等更是化为焦土。
战鼓声渐渐的在山林河川之中淡去,剩下的余韵化作了痛苦的哀哭和呻吟。
李典望着城墙上最后一面曹字大旗在火焰中坠落,铁甲下的手指深深掐入掌心。
焦黑的云梯残骸斜插在城墙缺口处,血水正顺着砖缝蜿蜒成溪。
李典走在战场上,看着手下一点点的将战场残骸整理出来。
很快,他找到了那个年轻的传令兵。
那个总是涨红着脸,试图用最大声音去传令的少年郎,仰面倒在泥泞里,箭矢穿透他脖颈时喷出的热血,在盔甲上凝成暗红色的花纹。
『呼……』
李典呼出了一口长气,站在那个传令兵的尸骸边上,默然许久才离开。
攻下了陨关次日,李典就开始收拾关隘,调整民事。
一边整理事项,一边等待后续的粮草运达此地。
从早上忙到了傍晚,在黄昏之时,军中的伤亡统计也最终报到了李典的桌案上。
李典将这一卷阵亡名录,放在了粮草清册和城防舆图边上。
从南郑出发,一路而来,攻城略地,确实是取得了不少战绩,但是同样的,也死了不少人,其中不少是李典到了汉中之后,亲手训练出来的兵卒。
夕阳如血。
李典当然想不到,历史上的这一场三国战乱,竟然能持续六十年!
而现在,李典都已经觉得战乱已经够久了,应该平息了……
眺望着远山之处的夕阳一点点的被山线吞没,李典不由得喟叹有声。
『铁甲凝暮色,征衣染血红。
『云梯衔落日,战鼓裂苍穹。
『刃卷犹催马,旗残更引弓。
『功成枯骨没,谁忆……
『谁忆少年容啊……』
……
……
春光普照,冰雪消融,万物渐醒。
北归的雁群穿过了广袤的原野,越过了起伏的山丘,飞过了辽阔的大河,消失在远远的天边。
人类,总是喜欢建设了之后破坏,然后在一堆烂摊子里面重新建设。
就像是孩童幼年玩耍的积木。
看着堆迭而起的高塔,在自己亲手推动之下崩塌的时候,总是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
当然,是自己堆起来自己推的,如果刚堆起来,便是有『热心肠』的家伙帮忙一巴掌推倒了……
大汉王朝,也大抵如此。
西汉,东汉,已经有三四百年了。
这一片土地上的人们,也在不断的堆迭新的高塔,然后又是将其推翻。
在这个不断崩坏和重建的时间段内,波澜壮阔的一面固然让人豪情满怀,激昂奋进,但是也不否认其带来的是死亡,毁灭,和无尽的苦痛。
战争,双方对垒的不仅是谋士和武将,也是后勤和储备。
在关中右扶风附近,姜冏骑着马,踏上了一处土坡,看着手下的人马在土塬的沟壑里面次序通过,不由得有些豪情壮志涌动心头。
这些都是陇右他带出来的人马,现在要送到潼关之处了……
在这些人马当中,汉人占据少数,胡人却是多数。
胡人之中,又是以羌族为最多。
他虽然自诩觉得他训练出来的兵马战斗力也不差,但是心中也依旧有一个问题,如影随形般缠绕不去,让他难以释怀。
这些胡人啊……
所以这一次他亲自带着这些人马来了,一方面也是向骠骑当面汇报,另外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向骠骑请教应该如何解决他心中的问题。
姜冏的目光游动着,在远处的村庄方向停留了片刻。
万物生发,附近的村民已经在翻动土地,陆续播种了。
『让他们约束好战马!』姜冏朝着手下护卫喊道,『别坏了庄禾!』
护卫应答一声,便是下去传令了。
姜冏,名字有冏,但是人却长得一点都不冏。
他是陇西大族,祖辈上也是阔的,基因传承得不错,而且多半还有一些胡人血统,虽然不至于高颚骨深眼眶,但也能称得上是眉眼笔直,样貌端方。
可是如果光有相貌,只不过是摆设一个,随时都会被厌倦,被抛弃,但是才能则不同……
现在这些人马,就是他才能的最好展示。
陇右有马场,阴山也有马场。
陇右有兵卒训练基地,阴山同样也有兵卒训练的基地。
只不过阴山之处,以汉人为主,胡人为辅,而在陇右之处,则是相反过来,以胡人为主要兵源,汉人倒是其次了。
因此在训练兵卒的方法上,自然就有了不同。
汉人之中,也是会有刺头,但是相对来说会比较好『沟通』一些,但是胡人不同。
在陇右马场之中,姜冏是深刻的感悟就是胡人真不好管教。
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胡人毫无道德观念!
不是说胡人不懂的对错,而是他们的对错,和汉人的标准完全不同!
甚至一个部落和另外一个部落之间的标准也不一样!
明辨是非对错,几乎是所有华夏子孙,在开蒙的第一课,而胡人在当下的环境当中,这一个环节是缺失的……
这就跟教育体系有关了。
儒家儒教,也和人一样,有好有坏,需要区别来看。
不管怎么说,儒家在华夏教育体系上的贡献,是领先于世界,无人可以否认的。
大汉三四百年间,从汉武帝开始推崇儒家开始,在这样的体系之下的华夏人,多多少少都会受到一些影响,即便是不认识字,也会被环境所影响。忠孝仁义,这种最为基础的道德标准,构建出了大汉的基层百姓的价值观,也深刻的影响了后世的华夏人。
但是同时期的胡人,有什么道德标准呢?
没有。
甚至偷东西,抢劫物品,都不会认为是作恶,而是本事。
对于很多胡人来说,能偷能抢,便是家庭的英雄,若是能带着族人一起抢,那就是部落的豪杰!
这些胡人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生存了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现在即便是到了汉地,这习惯也不是那么好改的……
毕竟胡人的部落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奴隶制,部落头人掌握一切,财产以及生命。即便是到了陇右马场之中,还是有些人不能完全改变旧有的习惯。而且胡人军校觉得他只要不克扣汉人兵卒就是,胡人兵卒不敢反抗和举报他,姜冏也不能将他们怎么样。
因此在陇右马场训练期间,姜冏几乎是执行了最为严厉的训练,治军极严。
所有的刑罚几乎都是按照顶格的标准在执行。
但是依旧很难改变这些胡人的习性……
当然,一般的错误,也不至于是要打死打活的,但是一旦触及红线,尤其是第二次的重犯,那么一定是严惩!
起初,姜冏也是比较讲道理的,但是后来就亲自动手过,而且还是活活将人直接打死……
第一次,姜冏给予了警告和处分,但是并没有让这些胡人军校完全收敛,他们其中有几个人觉得他们被责罚只是不小心被抓住了而已……
胡人的观念,有时很可笑。
只要不被当场抓住,都可以不承认,不算数。
不仅是钱财,甚至在草原上的小娘子,谁抓住了就是谁的,不管之前小娘子跟的是谁。这种风俗甚至绵延传承到了后来的一些朝代的胡人部落里面,直至开化后才会好一些。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大漠之中平均人数太少,导致胡人更多的是和环境抗争相处,而不是和人在打交道。所以难免会将和自然、野兽等相处的模式带出来。胡人道德观,就像是狼偷羊,被抓到了,现场砍杀射杀,那是狼倒霉,但是如果没被发现,那就是狼的本事。
要扭转这种观念,讲道理是行不通的,而且胡人军校皮糙肉厚,一般的军棍和鞭刑,就当作是被抓住了要惩罚,惩罚过了就行了,下一次要更小心些不要再被抓。
连续几次之后,姜冏就知道一般的惩罚没有用了。他找到一个机会,在一次全军比武的时候,故意找那个最跳脱的胡人军校的茬,成功的撩拨到让其大怒,然后两人在全军面前单对单的持训练木棍单挑比武。
然后姜冏就公开处刑了……
因为用的是训练木棍,所以伤害不足,打到了后面,那胡人军校自觉打不过,想要求饶了,却被姜冏活活一棍棍的打死!
全军顿时骇然,那些胡人军校也在这一件事情之后,老实了下来。姜冏说什么,他们就去做什么,也不再讨价还价,也不敢阳奉阴违了。
这虽然是一种好的现象,但是姜冏心中隐隐的觉得,其实有些不妥。
这不就像是当年董卓治军的时候一样么?
胡人兵马当着董卓面的时候,都很乖,但是只要董卓看不见,或是董卓死后,就立刻原形毕露……
眼下这些羌人,和其他的胡人兵马,确实也遵守姜冏的命令,但是如果说离开了姜冏呢?
所以当骠骑大将军下令调集这些人马的时候,姜冏便是多少心中有些忐忑不安的带着这些人马来了。
毕竟这些人马要是出了问题,便是少不得会牵连到他头上!
现如今的姜冏,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了,虽然不至于像是后世『五子』枷锁那么恐怖,但是也开始考虑孩子的未来,家庭的安危了……
真希望骠骑大将军能解决这个问题……
不,姜冏否决了自己方才冒出的想法,紧紧的握住了战马的缰绳。
不是希望,而是肯定!
骠骑大将军,肯定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本章完)
蔡和的军阵在河滩上缓缓推进。
不是曹军兵卒不想要快一点,而是在河滩上有一些淤泥以及卵石的地面,让曹军兵卒无法快起来。而且对于曹军兵卒来说,他们并没有什么精良的战靴,很多人依旧是穿着普通的草鞋,在踩踏到了淤泥的时候,就像是后世穿着拖鞋一脚踩进了泥坑一般。
蔡和看着手下的兵卒队列忽然有些歪斜起来,然后又抬头看了看在河湾高地上,那些纹丝不动的李典重甲兵阵,掌心忽然渗出了一些冷汗!
该死!
『传令!加快速度,通过河滩!』
蔡和扑到了船舷边上,大声喊了起来。
他终于是想明白了之前感觉到了不安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地形!
可惜大多数时候,往往都是人已经掉进去了,才会意识到这里有个陷阱!
当蔡和的兵卒从河滩之处往上走的时候,便是听到了李典军阵之中突然有急促的梆子声响,然后重甲兵左右分开,露出了在后方列队的弓弩手。
在弓弩手的身前,竟然还插着一根根的火把!
那些弓弩手正在将箭头上缠绕的布条凑到火把上去……
如果是在夜间,或是在光线比较差的晨昏,这些火把的光亮定然会被提前发现。
陷阱,埋伏。
作为行军作战,最为基础的手段,从古至今,都在使用。
谁都懂,老套得实在不能再老套,但是能用好的,才算是真本事。
就像是打猎,谁都知道下套子可以抓住猎物,可是怎么下,又是下在什么地方,就不是键盘侠一碰嘴皮子说些什么又来这一套等等可以解决的了。
火箭在天空之中,划过了赤红的弧线。
蔡和瞳孔中映出漫天流火,耳畔传来芦苇燃烧的噼啪声。
『火!火!』
曹军阵脚大乱。
提前浸过火油的芦苇荡化作火海,浓烟裹着火星直冲云霄。
『啊啊啊……』
曹军兵卒顿时散乱不堪。
蔡和登岸地点,确实避开了那些芦苇,没有直接被烧到,但是那些燃烧的火海,升腾的黑烟,却将整个战场切割成为了两个部分。不管是蔡和的部队想要往陨关前行,还是陨关的兵卒想要前来支援,都是办不到。
转眼之间,李典的重甲兵已杀至蔡和部队的曹军兵卒眼前。
曹军兵卒的刀枪,只是在那些重甲兵卒上的铁甲鳞片上打出火星,但是重甲兵卒的长刀大戟,却宛如砍瓜切菜般撕开阵线,将曹军兵卒打得节节败退。
蔡和抬起头,试图将目光穿透燃烧而起的黑烟,抵达陨关之处……
其实这个时候的芦苇荡,并不如秋冬之时那么好烧。
尤其是靠近河岸边,如果没有火油助燃,烧一会儿就会自动熄灭了。毕竟春天的植物体内,水分还是很充足的。
所以即便是燃起了大火,也只是在烧火油而已,其他的地方还是没有什么火的。
比如在陨关关门之处。
可是在大火之中,蔡和他什么都没看到。
陨关的大门紧紧的关闭着……
『撤!快撤!』
便是傻子,也都知道情况不对了。
蔡和大喊着,让手下的曹军兵卒撤回来。
在蔡和身边的曹军军校却是神色一变,『校尉,不能撤!』
『为何不能撤?』蔡和没转头,似乎依旧在盯着河滩上的兵卒,但是目光之中却有些凶狠的意味透了出来,手也紧紧的抓在了战刀刀柄之上。
『将军让我们守住此地!我们一撤,陨关肯定独木难支!』曹军军校沉声说道,『现如今只有我们在……』
『那是什么?!』蔡和没等曹军军校说完,便是忽然用手一指一侧某处方向。
曹军军校下意识便是扭头去看,结果什么都没看到,便是心中一慌!
还没等反应过来,便是喉咙之处一阵剧痛!
『咯咯……』
捂着喉咙的曹军军校倒了下去。
『……』蔡和看着自己手中的战刀,忽然苦笑了一下,『还真是出鞘就见血啊……』
蔡和的护卫吓了一跳,『校尉你……』
蔡和横眼过去,『愣着干嘛!找个地方扔水里!就说是中了流矢死了!』
护卫连忙应答,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可是如果曹将军那边……』
『艸!』蔡和狠狠一刀砍在了船舷上,『那家伙就是想要我们蔡氏的人去送死!白白送死!』
曹仁让蔡和协助守着陨关,却不给一个防守的期限,甚至连要求以及战后的奖励都没有提及,只是留下了一把战刀,暗含威胁。
还有一个名为协助,实际上是监视,甚至还试图架空他,动不动就质疑他的命令的曹军军校!
曹仁这是想要做什么?
难道还很难猜测么?
蔡和只是能力不强,他又不傻!
『可是……』护卫还是有些担心。
『可是个屁!』蔡和骂道,『我今天退,明天再来,明天退么,后天再来,反正就在水上了!陨关不出战,这不是正好么?我还担心他们真出来了!他们不来,就各打各的!到时候陨关丢了,也是他们先跑!我们还可以捞个掩护撤回的功劳!』
护卫见蔡和有了决定,也不好再说一些什么。
蔡和挥挥手,『撤!撤撤!』
……
……
没有了蔡和的支持,陨关便是多少有些独木难支。
在经过了两天的拉扯之后,陨关防守终于是出现了漏洞,并且迅速崩坏。
破窗效应在城防上,也是同样适用。
一处崩塌,便是处处崩坏。
陨关守将最后在城中举火,焚烧拦住李典军,也是为了烧掉来不及带走的粮草器械等等……
李典派遣兵卒入关救火,但是大火弥漫,即便是陨关就在河边,也难以迅速扑灭,还是被烧了不少的地方,粮草仓廪等更是化为焦土。
战鼓声渐渐的在山林河川之中淡去,剩下的余韵化作了痛苦的哀哭和呻吟。
李典望着城墙上最后一面曹字大旗在火焰中坠落,铁甲下的手指深深掐入掌心。
焦黑的云梯残骸斜插在城墙缺口处,血水正顺着砖缝蜿蜒成溪。
李典走在战场上,看着手下一点点的将战场残骸整理出来。
很快,他找到了那个年轻的传令兵。
那个总是涨红着脸,试图用最大声音去传令的少年郎,仰面倒在泥泞里,箭矢穿透他脖颈时喷出的热血,在盔甲上凝成暗红色的花纹。
『呼……』
李典呼出了一口长气,站在那个传令兵的尸骸边上,默然许久才离开。
攻下了陨关次日,李典就开始收拾关隘,调整民事。
一边整理事项,一边等待后续的粮草运达此地。
从早上忙到了傍晚,在黄昏之时,军中的伤亡统计也最终报到了李典的桌案上。
李典将这一卷阵亡名录,放在了粮草清册和城防舆图边上。
从南郑出发,一路而来,攻城略地,确实是取得了不少战绩,但是同样的,也死了不少人,其中不少是李典到了汉中之后,亲手训练出来的兵卒。
夕阳如血。
李典当然想不到,历史上的这一场三国战乱,竟然能持续六十年!
而现在,李典都已经觉得战乱已经够久了,应该平息了……
眺望着远山之处的夕阳一点点的被山线吞没,李典不由得喟叹有声。
『铁甲凝暮色,征衣染血红。
『云梯衔落日,战鼓裂苍穹。
『刃卷犹催马,旗残更引弓。
『功成枯骨没,谁忆……
『谁忆少年容啊……』
……
……
春光普照,冰雪消融,万物渐醒。
北归的雁群穿过了广袤的原野,越过了起伏的山丘,飞过了辽阔的大河,消失在远远的天边。
人类,总是喜欢建设了之后破坏,然后在一堆烂摊子里面重新建设。
就像是孩童幼年玩耍的积木。
看着堆迭而起的高塔,在自己亲手推动之下崩塌的时候,总是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
当然,是自己堆起来自己推的,如果刚堆起来,便是有『热心肠』的家伙帮忙一巴掌推倒了……
大汉王朝,也大抵如此。
西汉,东汉,已经有三四百年了。
这一片土地上的人们,也在不断的堆迭新的高塔,然后又是将其推翻。
在这个不断崩坏和重建的时间段内,波澜壮阔的一面固然让人豪情满怀,激昂奋进,但是也不否认其带来的是死亡,毁灭,和无尽的苦痛。
战争,双方对垒的不仅是谋士和武将,也是后勤和储备。
在关中右扶风附近,姜冏骑着马,踏上了一处土坡,看着手下的人马在土塬的沟壑里面次序通过,不由得有些豪情壮志涌动心头。
这些都是陇右他带出来的人马,现在要送到潼关之处了……
在这些人马当中,汉人占据少数,胡人却是多数。
胡人之中,又是以羌族为最多。
他虽然自诩觉得他训练出来的兵马战斗力也不差,但是心中也依旧有一个问题,如影随形般缠绕不去,让他难以释怀。
这些胡人啊……
所以这一次他亲自带着这些人马来了,一方面也是向骠骑当面汇报,另外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向骠骑请教应该如何解决他心中的问题。
姜冏的目光游动着,在远处的村庄方向停留了片刻。
万物生发,附近的村民已经在翻动土地,陆续播种了。
『让他们约束好战马!』姜冏朝着手下护卫喊道,『别坏了庄禾!』
护卫应答一声,便是下去传令了。
姜冏,名字有冏,但是人却长得一点都不冏。
他是陇西大族,祖辈上也是阔的,基因传承得不错,而且多半还有一些胡人血统,虽然不至于高颚骨深眼眶,但也能称得上是眉眼笔直,样貌端方。
可是如果光有相貌,只不过是摆设一个,随时都会被厌倦,被抛弃,但是才能则不同……
现在这些人马,就是他才能的最好展示。
陇右有马场,阴山也有马场。
陇右有兵卒训练基地,阴山同样也有兵卒训练的基地。
只不过阴山之处,以汉人为主,胡人为辅,而在陇右之处,则是相反过来,以胡人为主要兵源,汉人倒是其次了。
因此在训练兵卒的方法上,自然就有了不同。
汉人之中,也是会有刺头,但是相对来说会比较好『沟通』一些,但是胡人不同。
在陇右马场之中,姜冏是深刻的感悟就是胡人真不好管教。
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胡人毫无道德观念!
不是说胡人不懂的对错,而是他们的对错,和汉人的标准完全不同!
甚至一个部落和另外一个部落之间的标准也不一样!
明辨是非对错,几乎是所有华夏子孙,在开蒙的第一课,而胡人在当下的环境当中,这一个环节是缺失的……
这就跟教育体系有关了。
儒家儒教,也和人一样,有好有坏,需要区别来看。
不管怎么说,儒家在华夏教育体系上的贡献,是领先于世界,无人可以否认的。
大汉三四百年间,从汉武帝开始推崇儒家开始,在这样的体系之下的华夏人,多多少少都会受到一些影响,即便是不认识字,也会被环境所影响。忠孝仁义,这种最为基础的道德标准,构建出了大汉的基层百姓的价值观,也深刻的影响了后世的华夏人。
但是同时期的胡人,有什么道德标准呢?
没有。
甚至偷东西,抢劫物品,都不会认为是作恶,而是本事。
对于很多胡人来说,能偷能抢,便是家庭的英雄,若是能带着族人一起抢,那就是部落的豪杰!
这些胡人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生存了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现在即便是到了汉地,这习惯也不是那么好改的……
毕竟胡人的部落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奴隶制,部落头人掌握一切,财产以及生命。即便是到了陇右马场之中,还是有些人不能完全改变旧有的习惯。而且胡人军校觉得他只要不克扣汉人兵卒就是,胡人兵卒不敢反抗和举报他,姜冏也不能将他们怎么样。
因此在陇右马场训练期间,姜冏几乎是执行了最为严厉的训练,治军极严。
所有的刑罚几乎都是按照顶格的标准在执行。
但是依旧很难改变这些胡人的习性……
当然,一般的错误,也不至于是要打死打活的,但是一旦触及红线,尤其是第二次的重犯,那么一定是严惩!
起初,姜冏也是比较讲道理的,但是后来就亲自动手过,而且还是活活将人直接打死……
第一次,姜冏给予了警告和处分,但是并没有让这些胡人军校完全收敛,他们其中有几个人觉得他们被责罚只是不小心被抓住了而已……
胡人的观念,有时很可笑。
只要不被当场抓住,都可以不承认,不算数。
不仅是钱财,甚至在草原上的小娘子,谁抓住了就是谁的,不管之前小娘子跟的是谁。这种风俗甚至绵延传承到了后来的一些朝代的胡人部落里面,直至开化后才会好一些。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大漠之中平均人数太少,导致胡人更多的是和环境抗争相处,而不是和人在打交道。所以难免会将和自然、野兽等相处的模式带出来。胡人道德观,就像是狼偷羊,被抓到了,现场砍杀射杀,那是狼倒霉,但是如果没被发现,那就是狼的本事。
要扭转这种观念,讲道理是行不通的,而且胡人军校皮糙肉厚,一般的军棍和鞭刑,就当作是被抓住了要惩罚,惩罚过了就行了,下一次要更小心些不要再被抓。
连续几次之后,姜冏就知道一般的惩罚没有用了。他找到一个机会,在一次全军比武的时候,故意找那个最跳脱的胡人军校的茬,成功的撩拨到让其大怒,然后两人在全军面前单对单的持训练木棍单挑比武。
然后姜冏就公开处刑了……
因为用的是训练木棍,所以伤害不足,打到了后面,那胡人军校自觉打不过,想要求饶了,却被姜冏活活一棍棍的打死!
全军顿时骇然,那些胡人军校也在这一件事情之后,老实了下来。姜冏说什么,他们就去做什么,也不再讨价还价,也不敢阳奉阴违了。
这虽然是一种好的现象,但是姜冏心中隐隐的觉得,其实有些不妥。
这不就像是当年董卓治军的时候一样么?
胡人兵马当着董卓面的时候,都很乖,但是只要董卓看不见,或是董卓死后,就立刻原形毕露……
眼下这些羌人,和其他的胡人兵马,确实也遵守姜冏的命令,但是如果说离开了姜冏呢?
所以当骠骑大将军下令调集这些人马的时候,姜冏便是多少心中有些忐忑不安的带着这些人马来了。
毕竟这些人马要是出了问题,便是少不得会牵连到他头上!
现如今的姜冏,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了,虽然不至于像是后世『五子』枷锁那么恐怖,但是也开始考虑孩子的未来,家庭的安危了……
真希望骠骑大将军能解决这个问题……
不,姜冏否决了自己方才冒出的想法,紧紧的握住了战马的缰绳。
不是希望,而是肯定!
骠骑大将军,肯定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