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福粮铺作为苏州城最大的粮商,整个苏州城一大半的粮食都被他们收入了铺子里。不止荷花镇,还有其他的镇。莺娘之所以选择荷花镇,是因为这里是阿银的老家。

    莺娘带上阿金阿银去了荷花镇。

    在去荷花镇的马车上,阿银显得有些紧张。

    “姑娘,我爹娘早就去世了,只有一个姑姑在,也不知道姑姑会不会帮咱们。”

    阿银命苦,父亲早逝,母亲又生了重病。为了给母亲治病,她四处借钱,却四处碰壁,没有人会将钱借给她们母女。阿银咬咬牙,将自己卖了。只可惜,她的母亲还是没能熬过去。

    莺娘:“没事,你不用担心,咱们只是过去询问一下。”

    前世,爹娘去世的消息在苏城传开了。那日,她被梁子瑞赶出了许宅,恰好阿银的姑母来许家询问阿银的情况,张氏将她和阿金阿银接回家中照料。过了些时日,李管事回来,她们才被接回了城。

    张氏在阿银富贵的时候没来找她,反倒是在她落难时来寻她,可见其对阿银并没有那么冷漠。

    阿银:“嗯,好。”

    半个时辰后,荷花镇到了。

    今日不知怎的,天气格外闷热。

    莺娘掀开车帘透了透气,一眼望去,外面几乎都是水。

    荷花镇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到处都是水池,到处种满了荷花。不过如今的月份荷花早就开过了,不少人在湖中挖藕。

    莺娘好奇地问了一句:“整个镇上的人都是靠水而生吗?”

    阿银:“好像也不全是。这边属于荷花镇的南边了,靠打渔为生,北边有不少做衣裳的作坊。以前在家的时候,村里人天气暖和的时候就去钓鱼,又或者挖藕,天冷的时候就去作坊里找点活儿干。”

    外面一丝风也没有,拉开车帘也不凉快。莺娘点了点头。合上了车帘。

    夏日赏荷是一件极美的事情,挖藕却是一件极为疲惫的事情。双脚泡在泥水中,脚步挪动都很困难。人弯着腰,这样一站就是一整日。

    正在湖中挖藕的人听到马蹄声,直起身子看了一眼。

    瞧着路上那辆华丽的马车,众人的目光不自觉落在了上面。

    老汉摘下来头上的帽子扇了扇,道:“这是哪家有钱的老爷来了咱们镇上。”

    年轻的后生头也没抬,一直专心挖藕。今日天气格外闷热,他的脸色通红,额上的汗顺着脸颊滚落下来。待他把藕从淤泥里挖出来后,放在了一旁的竹筐里,抬起来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汗水,随口说了一句:“谁知道呢,说不定是哪家的亲戚。”

    旁边的妇人道:“亲戚?咱们这穷地方谁家有这样的亲戚啊,镇上的人有这样的亲戚倒是有可能。”说着,又继续埋头挖藕了。

    年轻后生一边挖藕一边玩笑似的说了一句:“菊婶儿,说不定就是你家的。”

    湖面上响起了零零散散的笑声。

    三三两两的荷叶,零星弯腰挖藕的人,大家脸上露出来笑容,在空旷的湖面上显得格外动听。大家开开玩笑,说说笑笑,身上的疲惫似乎消减了些。

    被唤作菊婶儿的妇人笑着说:“要是我家的就好了,手指缝里漏出来点东西都够我家一年的嚼用了,哪还用得着这么辛苦的干活。”

    年轻后生:“人家再富那也是人家的东西,还是握在自己手里的才踏实。”

    菊婶儿笑了,看向了一旁一直沉默不语的妇人。

    “大嫂,我真羡慕你有这么个能干懂事儿的儿子,哪像我家那个,干个活儿也要挑肥拣瘦的,嫌弃淤泥臭不来挖藕。”

    妇人正低头清洗着儿子刚刚挖出来的藕,听到旁人唤她,她抬起头来。看了看菊婶儿,又看向儿子,眼里满是骄傲。

    “我们家里过得艰难,我身子又弱,再不干活儿媳妇儿都娶不上。”

    妇人听声音约摸四旬左右,脸上的皱纹却很是明显,还略带疲惫,一脸病态,委实猜不出真实的年纪。

    菊婶儿也知对方家里的情况,宽慰道:“哪像嫂子说的那么难,大河人长得好,又踏实能干,多的是想嫁给他的姑娘。”

    妇人笑了笑,没再说什么,弯下腰继续挖藕了。

    老汉歇息了一会儿,抬头看了看天,道:“瞧着似是快下雨了,这雨估摸着不小。赶紧挖吧,万一雨太大就不能挖了。”

    旁边的人道:“二叔说得对,赶紧挖吧。”

    名叫大河的年轻后生道:“娘,您腰不好,儿子跟您说了您别挖了,在旁边洗一洗藕就行,剩下的活我来干。”

    妇人笑着说:“没事儿,这点活儿不重,我还能干。”

    大河又劝了几句,妇人仍旧继续挖藕。

    许家的车夫没来过荷花镇,对这里不熟悉。今日天热,他本想着赶紧到地方好歇一歇,结果却走错路了。走了一段路后,又绕回了原处。

    此时天上突然响起了滚滚雷声。

    车夫抬头看了看天,暗叫糟糕,再不找到地方怕是要淋雨了。

    走到岔路口,他将马车停了下来。

    “阿银姑娘,是选南边的那条路,还是北边的?”

    阿银掀开车帘看了一眼。

    阿银家住荷花镇张家村,因为幼时她求人救她娘,没有人救,而后来娘死在了家中也没人管。给娘下葬之后,她再也没回过张家村。她的姑姑嫁入了刘家村,与张家村隔着几个村子。她小时候只有走亲戚的时候才会来刘家村,多年没回来,心中更是没了印象。

    莺娘瞥了一眼外面的路,道:“南边那条。”

    阿银愣了一下,看向莺娘。

    “姑娘,您怎么知道走哪边?”

    莺娘扯了个谎:“我之前听人说过。”

    阿银:“哦。”

    随着雷声越来越想,豆大的雨落了下来,打在了马车顶上,砰砰作响。

    阿银:“姑娘,今日的雨下的好大啊,怎么说来就来,太突然了。咱们可怎么回去啊。”

    莺娘微微蹙眉。

    她也没想到今日竟然会下这么大的雨。

    她出门时申时左右,原想着来回不到两个时辰,天黑前能回到城中。结果因为车夫走错了路,耽搁了半个时辰,此时已经过了酉时。

    “若是回不去只能在这里住一晚了。”

    两刻钟后,马车到达了刘家村村口。

    阿银凭着记忆指挥着车夫将马车行驶到大概的位置。

    “姑娘,这里跟我小时候不太一样了,有些院子比从前大。我不记得我姑姑家在哪里了。”

    莺娘:“不如去找人问问。”

    她知晓张氏家的位置,但她不能说,不然太奇怪了。

    阿银:“好,我去问问。”

    说着,阿银拿了一把伞,下了马车。

    此时,村口出现了一群人。

    因为天气不好,而众人没有带蓑衣,所以在雨刚刚开始下的时候便回来了。

    看着半个时辰前看到的那辆熟悉的马车,众人惊讶地说道:“原来这马车真的来咱们村子里的。”

    “大河,你这张嘴真是镀了金了,这都能被你说中。”

    大河笑了笑没说话,他也只是随口一说罢了。

    阿银撑着伞朝着众人走来。

    众人看到一个穿着绫罗绸缎,头戴金钗的年轻漂亮姑娘朝着他们走过来,全都停下了脚步。

    离得近了阿银闻到了这群人身上的腥臭味儿,她下意识皱了皱眉,很快又舒展开眉头。

    “请问……”

    话还未说完,一声低语响了起来。

    “大丫……”

    妇人声音里带着疑惑、不可置信,以及激动。

    多年未曾听到这个名字,阿银看向了妇人。

    夫人看上去约摸五旬左右,脸上布满了皱纹,面色疲惫,一脸病态。

    这张脸对于阿银来说是陌生的,又有几分熟悉。

    她张了张口,有些不敢确认。

    妇人放下手中的东西,上前半步,仔细打量着阿银的相貌,越看越熟悉。在看到左侧耳廓里的那颗痣时,最终确定下来了。她的眼眶瞬间就红了,眼底满是激动。她抬了抬手想要摸一下大丫的胳膊,手还未碰到阿银,瞧着自己布满淤泥的胳膊,又缩了回来。

    “大丫,真的是你啊!”她的声音里也带了几分哽咽。

    阿银终于认出来面前这位苍老的妇人。此人正是她的姑母,她发现自己对她心里的怨气不像自己想象中那么深。

    “姑母……”

    听到这一声称呼,张氏的眼泪一下子落了下来。

    大河看看母亲,又看看面前穿着体面长得年轻漂亮的姑娘,眼里满是惊讶。

    雨越下越大,一旁的村人顾不得再继续看热闹了,跟张氏母子打了声招呼匆忙回家去了。

    阿银看着姑母头发被打湿了,将手中的伞朝她那边挪了过去。

    张氏看到阿银的小动作,脸上带了几分笑。

    “我没事,你别淋湿了就行。”

    阿银抿了抿唇,没说话,伞却是又往张氏那边挪了挪。

    张氏:“大丫,你这些年在梁家过得好不好?”

    提起此事,阿银眸色微暗,声音也冷漠了几分:“我虽是被梁家买走的,后来却跟在了许家姑娘身边。我这次是与我家姑娘一同来的,她有事想问你。”

    张氏:“贵人也来了?啊,好。”

    张氏见自己手不干净,在身上擦了擦。

    张氏和儿子随着阿银来到了莺娘躲雨的地方。

    阿银:“姑娘,她来了。”

    莺娘听到阿银的称呼便知他们姑侄二人刚刚相处得不愉快,她掀开车帘,看向了外面。

    张氏从出生就在村子里,最远的地方去过镇上,见过最有钱的人就是铺子里的掌柜的。她还是第一次见如莺娘一般的贵人。看着莺娘的相貌和穿戴,她瞬间就紧张起来。不知该说些什么,又该做些什么。

    她是不是要跪下请安?

    大河看着莺娘的相貌,书中关于仙女的描述突然就有了具体的脸。

    莺娘朝着张氏微微一笑,道:“婶娘,外面雨大,不如咱们去家里说?”

    张氏愣住了,抬眸看向莺娘。心想,这姑娘可真和善。

章节目录

莺娘重生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卫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卫蝉并收藏莺娘重生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