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姻缘(二合一)
“咱儿子和你闺女同年同月同日生,这可真是天赐良缘?何况咱们之前也有言在先,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不能耍赖!”朱元璋爽朗的笑声回荡在军营,他满脸笑容地看着常遇春,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
常遇春微笑着回应道:“哈哈,朱大哥,你说得对,这真是天赐良缘。不过,孩子们还小,我们还是要看看他们长大后的缘分。”
朱元璋越想越觉得巧,他从前当的那几年和尚,也听过许多三世因果。更别说对神鬼之事,朱元璋一向是实用主义,他不愿意相信的就是虚妄之言,愿意信的就是天命如此。
常遇春回道:“若真有缘,那我就先恭喜元帅了!”
朱元璋哈哈大笑:“你也别光恭喜我,你自己不也高兴?”
常遇春也跟着笑了起来。
朱元璋拍了拍常遇春的肩膀说:“常老弟啊,等孩子长大了,咱们就让他们成亲,你看如何?”
常遇春听了,脸上露出笑容,点了点头:“好,全凭大哥做主。”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笑着说:“好,那就这么定了。”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玉如意,递给常遇春:“这是我妹子让我给你闺女的,也算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常遇春接过玉如意,看了看,眼中闪过一丝感动,他连忙道谢:“谢谢大哥,谢谢大嫂。”
—————————————————
蓝禾轻轻抚摸着怀中那个小小的生命,三天过去了,常婉莹的皮肤如同细瓷般光滑,透着淡淡的粉红色,紧闭的双眼下,小鼻子微微翕动。
常婉莹看不清面前妇人的容貌,只有模模糊糊的影子,但天生的孺慕之情,让她的小手动了动,小脑袋也朝着蓝禾的方向轻轻转了转。
蓝禾看着怀中的孩子,眼中满是宠溺。她的手指轻轻触碰着常婉莹的小脸蛋,感受着那柔软的肌肤。
常婉莹的小手也轻轻动了动,仿佛在努力抓住什么。蓝禾将自己的手指伸到常婉莹的小手中,让她抓住自己的手指。常婉莹紧紧抓住蓝禾的手指,似乎在告诉蓝禾她已经感受到了母亲的存在。
在这段时间的相处中,常婉莹已对她的父母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她来说,他们不是史书上冰冷的文字。
记得史料中记载,常遇春在开国封赏时便已离世,而常氏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不到二十天也匆匆辞世。常家和蓝家也因朱元璋为朱允炆铺路而被牵连,最终凋零。
常婉莹看着握着自己手的母亲,心中百感交集。她暗自下定决心,要运用上一世的学识,好好调养父母的身体。
她还要尽量远离皇室纷争,以保安全,在皇室的斗争中,稍有不慎就会牵连全家。常婉莹没有远大的目标,只想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的。
既来之则安之,她必须适应这个全新的环境,不能漏出破绽来。正想着,常婉莹的思绪却被一道粗犷的声音打断。
“夫人,今天闺女听话了没”
常遇春一进门,就看到蓝禾躺在床上,常婉莹被她抱在怀里。
听到他的声音,蓝禾抬头看向他,常婉莹也伸手去找他。
常遇春单手将女儿托着,常婉莹一巴掌拍他脸上。
常遇春对躺在床上的蓝禾笑道:“咱闺女还是个胆大的,这样才好,以后长大嫁了人也不吃亏。”
蓝禾嗔怪道:“浑说什么,还没你半个胳膊大呢,就操心起闺女嫁人了。”
常遇春坐到床边,伸手摸了摸常婉莹的小脸,笑道:“你不知道,我家姑娘和元帅家小子生得时候巧,元帅已经与我说定,咱们两家也结个娃娃亲。”
常遇春说到这儿,正和女儿圆溜溜的眼睛对上了,点点大的孩子才养了几天,皮肤就又白又嫩。
蓝禾点点头,有些好奇地问道:“对了,你给咱闺女取了什么名儿?”
常遇春挠了挠头,笑道:“我想了好几天,觉得婉莹这名字不错,你觉得咋样?”
蓝禾想了想,点头道:“嗯,这名字确实不错,那就叫婉莹吧,不过这名有啥讲究。”
常遇春愣了一下:“讲究能有啥讲究,好听就行呗。”
【常某春内心:才不能说让刘伯温给自己找了好几个字呢,让这婆娘笑话。】
蓝禾一看自家那口子的脸色就知道咋回事了,也不去管他,将孩子接过来,逗弄着。
常遇春尴尬的摸摸鼻子,忙活着在怀了掏出一个玉如意递给蓝禾。
“咋,哪来的。”
“元帅给的 ,说是马夫人给咱闺女准备的,你看看咱回啥好”
蓝禾细细打量着这玉:“我不懂玉,但这块磨着就温润,雕工也精致。马姐姐就是比你这种大老粗细心。回礼我来准备,过几天就送过去,估摸着是当娃娃亲的信物喽。”
常遇春眉头一皱:“咋,嫌老子的金锁不好,还有这小丫头直勾勾地盯着玉看,也没见你对老子的金锁这么上心。”
无辜被牵连的常婉莹心里大呼:冤枉啊,我只是在想咋就订婚了,这也太草率了吧。这不计划未行,而半道中卒,卒,卒!
常遇春见自家闺女那一脸不服气的模样,忙将平安锁挂到常婉莹的脖子上,常婉莹却在心中暗暗吐槽着,这么丑的金锁,爹爹的审美也不行啊。
蓝禾见此,忙笑着打圆场,“哎呀,,这金锁也挺好看的,这不是看到新奇玩意,咱姑娘被吸引了注意力么。”
常遇春这才满意的点点头,“那行,这金锁以后就给咱闺女戴着,等她长大了,再把这玉如意给她。”
常婉莹心中暗暗叫苦,得了胳膊拗不过大腿。
————————————
宋龙凤三年,转眼又是一年深秋时节。
秋风瑟瑟,落叶飘零,在这深秋的氛围中,穿着小棉袄带着虎头帽的常婉莹,被她家的老妈妈抱着站在一个绝佳的位置上,旁边还跟着一个矮她半头的小团子。
“唉,姐姐,爹爹怎么还没到家,我肚子都咕咕地说饿了,要不咱先回家吃饭。”那圆滚滚的小团子摸着自己的肚子,可怜兮兮地说。
常婉莹听到这话,顿时皱起了眉头,伸手戳戳常茂的小肚子,故作凶狠地说:“吃吃吃,就知道吃。出门前刚吃了一碟南瓜糯米糕,这才半个时辰就又饿了,这么吃下去迟早变成小豚。”
常茂心里腹诽:一碟才三块,我还在长身体。正要开口,就对上了自家姐姐凶狠的眼神,默默地把话咽了下去。
常婉莹看着他那副委屈的模样,又觉得好笑,忍不住捏了捏他的小脸,说:“好了好了,等爹爹回来了,咱们就去吃好吃的。”
常茂听到这话,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兴奋地说:“真的吗?那我要吃大肘子!”
常婉莹笑着点头,说:“好,给你点一大盘肘子。”
常茂高兴地惊呼:“姐姐最好喽。”
常婉莹好笑的晃了晃头:小屁孩
“小姐,少爷,你们快看,那是不是老爷他们。”正在她无聊都开始数蚂蚁时,耳边终于传来刘妈妈的惊呼。
常婉莹小朋友抬起脖子,往那边瞟了一眼。只看见为首的朱元璋骑在大马上,他身穿黑色的战袍,神情严肃,他的身后是跟着的部将,他们骑着马,整齐地排列着,身上的盔甲闪烁着金属的光泽。
常茂在一旁努力踮起脚尖:“骑大马,好潇洒。”他的眼睛里充满了羡慕和钦佩。
这次他们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成功地将应天周边地区攻打下来,建立起了向外进攻的前哨基地和防线。原本四面受敌的被动局面,也随着这一年的时间有了极大的改变。
朱元璋骑在高大的马背上,脑子里却还在转个不停,一会儿想着西边的防线应当能够堵住张士诚西犯,一会儿又是徐寿辉那儿有宁国、徽州屯聚大兵,可以以守为攻。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因为他知道这些都只是暂时的。要想真正解除危机,他必须继续打下去,把自己的地盘不断扩大,直到……他的目光望向远方,眸中闪过一丝坚定。
朱元璋的视线随意地瞟过,不期然与一个小孩对上眼睛。那孩子实在生的漂亮,胆子也大,被他这么看着竟还给了个大大的笑脸,还有些面熟。
瞥见身后常遇春快咧到耳朵的嘴角,一动不动的盯着那俩小孩,心中了然,对着常遇春笑骂道:“看看你没出息的样子,打了胜仗也没见你这样,行了快去吧。”
常遇春在马上行了个礼,就忙跑过去。
常遇春一把抱过两个孩子:“丫头,你咋在这儿等着,冷不冷呀。”
常婉莹还没有开口,一旁的常茂不满的说道:“爹爹,你偏心,每次回来都只问姐姐。”
常遇春好笑地捏捏常茂的鼻子:“嘿,你这臭小子,不是上次你认不出我躲在姐姐身后嗷嗷哭的时候了。”
看着自家姐姐在一旁偷笑不帮自己,常茂眼咕噜一转:“哎呀,好俊的大马,爹爹我和姐姐要骑马。”
常遇春哈哈大笑,将常茂放在马背上,而后扶着常婉莹也坐了上去。他牵着缰绳,慢慢地走着,一边走,一边给两个孩子讲着战场上的趣事。
秋风吹拂着他们的脸庞,带来丝丝凉意。不知不觉中便到了府中,蓝禾站在院子里远远地就看见马上兴奋的两个孩子,还有一旁笑的得意的常遇春。
“哎呦呦,怎么还骑上马了?”蓝禾走下台阶,照着常遇春石头似的膀子上捶了两下。
常遇春讪笑了两下:“都是这臭小子的坏主意,放心,放心,我一路上都好好护着呢”
蓝禾用美目横了他一眼,牵起两个孩子就往里面走。
“爹爹,爹爹,快过来”常茂兴奋地拍着手。
常遇春在后面讨好似的跟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等回了元帅府,朱元璋暂时放下军务,迫不及待来到后院,一把抱起了将近一年多都没见到面的大胖儿子。
“爹,你回来了!”朱标见朱元璋回来了,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我们标儿还记得爹爹。”朱元璋喜得眉开眼笑,拿自个的胡子去蹭。朱标忙左右翻腾,虽然力气不小却还是难逃敌手,气的他别过头说什么也不肯再喊一声。
马秀英站在院子里看着儿子红扑扑的脸蛋和丈夫欠儿八登的笑脸,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好你个朱重八,刚一回家就欺负儿子。”说着便从朱元璋手里把朱标抱过来。
“娘,爹有胡子扎我,好疼好疼。”朱标指着脸上的红印子委屈巴巴的说。
“呼呼,不疼哈,娘给你出气。”马秀英轻轻地吹着朱标的脸,眼神中充满了慈爱。
朱标小声的嗯了一声,接着转头得意的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讪笑了两下,忙伸手从怀里取了个小布袋,拿出个精巧的簪子。
“妹子,妹子,是我错了,你看这簪子咋样,我一眼就相中了,正适合你戴。”朱元璋一脸讨好地说。
马秀英看着簪子,脸上的怒气渐渐消散,露出了笑容。
“算你有心。”马秀英嗔怪道。
朱元璋见马秀英的气消了,松了一口气,抱着马秀英亲了一口。
朱元璋心想:看看常家那闺女,再看看自家儿子,还是闺女好啊。
常遇春微笑着回应道:“哈哈,朱大哥,你说得对,这真是天赐良缘。不过,孩子们还小,我们还是要看看他们长大后的缘分。”
朱元璋越想越觉得巧,他从前当的那几年和尚,也听过许多三世因果。更别说对神鬼之事,朱元璋一向是实用主义,他不愿意相信的就是虚妄之言,愿意信的就是天命如此。
常遇春回道:“若真有缘,那我就先恭喜元帅了!”
朱元璋哈哈大笑:“你也别光恭喜我,你自己不也高兴?”
常遇春也跟着笑了起来。
朱元璋拍了拍常遇春的肩膀说:“常老弟啊,等孩子长大了,咱们就让他们成亲,你看如何?”
常遇春听了,脸上露出笑容,点了点头:“好,全凭大哥做主。”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笑着说:“好,那就这么定了。”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玉如意,递给常遇春:“这是我妹子让我给你闺女的,也算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常遇春接过玉如意,看了看,眼中闪过一丝感动,他连忙道谢:“谢谢大哥,谢谢大嫂。”
—————————————————
蓝禾轻轻抚摸着怀中那个小小的生命,三天过去了,常婉莹的皮肤如同细瓷般光滑,透着淡淡的粉红色,紧闭的双眼下,小鼻子微微翕动。
常婉莹看不清面前妇人的容貌,只有模模糊糊的影子,但天生的孺慕之情,让她的小手动了动,小脑袋也朝着蓝禾的方向轻轻转了转。
蓝禾看着怀中的孩子,眼中满是宠溺。她的手指轻轻触碰着常婉莹的小脸蛋,感受着那柔软的肌肤。
常婉莹的小手也轻轻动了动,仿佛在努力抓住什么。蓝禾将自己的手指伸到常婉莹的小手中,让她抓住自己的手指。常婉莹紧紧抓住蓝禾的手指,似乎在告诉蓝禾她已经感受到了母亲的存在。
在这段时间的相处中,常婉莹已对她的父母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她来说,他们不是史书上冰冷的文字。
记得史料中记载,常遇春在开国封赏时便已离世,而常氏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不到二十天也匆匆辞世。常家和蓝家也因朱元璋为朱允炆铺路而被牵连,最终凋零。
常婉莹看着握着自己手的母亲,心中百感交集。她暗自下定决心,要运用上一世的学识,好好调养父母的身体。
她还要尽量远离皇室纷争,以保安全,在皇室的斗争中,稍有不慎就会牵连全家。常婉莹没有远大的目标,只想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的。
既来之则安之,她必须适应这个全新的环境,不能漏出破绽来。正想着,常婉莹的思绪却被一道粗犷的声音打断。
“夫人,今天闺女听话了没”
常遇春一进门,就看到蓝禾躺在床上,常婉莹被她抱在怀里。
听到他的声音,蓝禾抬头看向他,常婉莹也伸手去找他。
常遇春单手将女儿托着,常婉莹一巴掌拍他脸上。
常遇春对躺在床上的蓝禾笑道:“咱闺女还是个胆大的,这样才好,以后长大嫁了人也不吃亏。”
蓝禾嗔怪道:“浑说什么,还没你半个胳膊大呢,就操心起闺女嫁人了。”
常遇春坐到床边,伸手摸了摸常婉莹的小脸,笑道:“你不知道,我家姑娘和元帅家小子生得时候巧,元帅已经与我说定,咱们两家也结个娃娃亲。”
常遇春说到这儿,正和女儿圆溜溜的眼睛对上了,点点大的孩子才养了几天,皮肤就又白又嫩。
蓝禾点点头,有些好奇地问道:“对了,你给咱闺女取了什么名儿?”
常遇春挠了挠头,笑道:“我想了好几天,觉得婉莹这名字不错,你觉得咋样?”
蓝禾想了想,点头道:“嗯,这名字确实不错,那就叫婉莹吧,不过这名有啥讲究。”
常遇春愣了一下:“讲究能有啥讲究,好听就行呗。”
【常某春内心:才不能说让刘伯温给自己找了好几个字呢,让这婆娘笑话。】
蓝禾一看自家那口子的脸色就知道咋回事了,也不去管他,将孩子接过来,逗弄着。
常遇春尴尬的摸摸鼻子,忙活着在怀了掏出一个玉如意递给蓝禾。
“咋,哪来的。”
“元帅给的 ,说是马夫人给咱闺女准备的,你看看咱回啥好”
蓝禾细细打量着这玉:“我不懂玉,但这块磨着就温润,雕工也精致。马姐姐就是比你这种大老粗细心。回礼我来准备,过几天就送过去,估摸着是当娃娃亲的信物喽。”
常遇春眉头一皱:“咋,嫌老子的金锁不好,还有这小丫头直勾勾地盯着玉看,也没见你对老子的金锁这么上心。”
无辜被牵连的常婉莹心里大呼:冤枉啊,我只是在想咋就订婚了,这也太草率了吧。这不计划未行,而半道中卒,卒,卒!
常遇春见自家闺女那一脸不服气的模样,忙将平安锁挂到常婉莹的脖子上,常婉莹却在心中暗暗吐槽着,这么丑的金锁,爹爹的审美也不行啊。
蓝禾见此,忙笑着打圆场,“哎呀,,这金锁也挺好看的,这不是看到新奇玩意,咱姑娘被吸引了注意力么。”
常遇春这才满意的点点头,“那行,这金锁以后就给咱闺女戴着,等她长大了,再把这玉如意给她。”
常婉莹心中暗暗叫苦,得了胳膊拗不过大腿。
————————————
宋龙凤三年,转眼又是一年深秋时节。
秋风瑟瑟,落叶飘零,在这深秋的氛围中,穿着小棉袄带着虎头帽的常婉莹,被她家的老妈妈抱着站在一个绝佳的位置上,旁边还跟着一个矮她半头的小团子。
“唉,姐姐,爹爹怎么还没到家,我肚子都咕咕地说饿了,要不咱先回家吃饭。”那圆滚滚的小团子摸着自己的肚子,可怜兮兮地说。
常婉莹听到这话,顿时皱起了眉头,伸手戳戳常茂的小肚子,故作凶狠地说:“吃吃吃,就知道吃。出门前刚吃了一碟南瓜糯米糕,这才半个时辰就又饿了,这么吃下去迟早变成小豚。”
常茂心里腹诽:一碟才三块,我还在长身体。正要开口,就对上了自家姐姐凶狠的眼神,默默地把话咽了下去。
常婉莹看着他那副委屈的模样,又觉得好笑,忍不住捏了捏他的小脸,说:“好了好了,等爹爹回来了,咱们就去吃好吃的。”
常茂听到这话,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兴奋地说:“真的吗?那我要吃大肘子!”
常婉莹笑着点头,说:“好,给你点一大盘肘子。”
常茂高兴地惊呼:“姐姐最好喽。”
常婉莹好笑的晃了晃头:小屁孩
“小姐,少爷,你们快看,那是不是老爷他们。”正在她无聊都开始数蚂蚁时,耳边终于传来刘妈妈的惊呼。
常婉莹小朋友抬起脖子,往那边瞟了一眼。只看见为首的朱元璋骑在大马上,他身穿黑色的战袍,神情严肃,他的身后是跟着的部将,他们骑着马,整齐地排列着,身上的盔甲闪烁着金属的光泽。
常茂在一旁努力踮起脚尖:“骑大马,好潇洒。”他的眼睛里充满了羡慕和钦佩。
这次他们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成功地将应天周边地区攻打下来,建立起了向外进攻的前哨基地和防线。原本四面受敌的被动局面,也随着这一年的时间有了极大的改变。
朱元璋骑在高大的马背上,脑子里却还在转个不停,一会儿想着西边的防线应当能够堵住张士诚西犯,一会儿又是徐寿辉那儿有宁国、徽州屯聚大兵,可以以守为攻。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因为他知道这些都只是暂时的。要想真正解除危机,他必须继续打下去,把自己的地盘不断扩大,直到……他的目光望向远方,眸中闪过一丝坚定。
朱元璋的视线随意地瞟过,不期然与一个小孩对上眼睛。那孩子实在生的漂亮,胆子也大,被他这么看着竟还给了个大大的笑脸,还有些面熟。
瞥见身后常遇春快咧到耳朵的嘴角,一动不动的盯着那俩小孩,心中了然,对着常遇春笑骂道:“看看你没出息的样子,打了胜仗也没见你这样,行了快去吧。”
常遇春在马上行了个礼,就忙跑过去。
常遇春一把抱过两个孩子:“丫头,你咋在这儿等着,冷不冷呀。”
常婉莹还没有开口,一旁的常茂不满的说道:“爹爹,你偏心,每次回来都只问姐姐。”
常遇春好笑地捏捏常茂的鼻子:“嘿,你这臭小子,不是上次你认不出我躲在姐姐身后嗷嗷哭的时候了。”
看着自家姐姐在一旁偷笑不帮自己,常茂眼咕噜一转:“哎呀,好俊的大马,爹爹我和姐姐要骑马。”
常遇春哈哈大笑,将常茂放在马背上,而后扶着常婉莹也坐了上去。他牵着缰绳,慢慢地走着,一边走,一边给两个孩子讲着战场上的趣事。
秋风吹拂着他们的脸庞,带来丝丝凉意。不知不觉中便到了府中,蓝禾站在院子里远远地就看见马上兴奋的两个孩子,还有一旁笑的得意的常遇春。
“哎呦呦,怎么还骑上马了?”蓝禾走下台阶,照着常遇春石头似的膀子上捶了两下。
常遇春讪笑了两下:“都是这臭小子的坏主意,放心,放心,我一路上都好好护着呢”
蓝禾用美目横了他一眼,牵起两个孩子就往里面走。
“爹爹,爹爹,快过来”常茂兴奋地拍着手。
常遇春在后面讨好似的跟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等回了元帅府,朱元璋暂时放下军务,迫不及待来到后院,一把抱起了将近一年多都没见到面的大胖儿子。
“爹,你回来了!”朱标见朱元璋回来了,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我们标儿还记得爹爹。”朱元璋喜得眉开眼笑,拿自个的胡子去蹭。朱标忙左右翻腾,虽然力气不小却还是难逃敌手,气的他别过头说什么也不肯再喊一声。
马秀英站在院子里看着儿子红扑扑的脸蛋和丈夫欠儿八登的笑脸,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好你个朱重八,刚一回家就欺负儿子。”说着便从朱元璋手里把朱标抱过来。
“娘,爹有胡子扎我,好疼好疼。”朱标指着脸上的红印子委屈巴巴的说。
“呼呼,不疼哈,娘给你出气。”马秀英轻轻地吹着朱标的脸,眼神中充满了慈爱。
朱标小声的嗯了一声,接着转头得意的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讪笑了两下,忙伸手从怀里取了个小布袋,拿出个精巧的簪子。
“妹子,妹子,是我错了,你看这簪子咋样,我一眼就相中了,正适合你戴。”朱元璋一脸讨好地说。
马秀英看着簪子,脸上的怒气渐渐消散,露出了笑容。
“算你有心。”马秀英嗔怪道。
朱元璋见马秀英的气消了,松了一口气,抱着马秀英亲了一口。
朱元璋心想:看看常家那闺女,再看看自家儿子,还是闺女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