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客户
经陈旁一番盘问,李墩儿将自己的家世和盘道来。
原来他是后周大将李筠的后人。
建隆元年,赵氏代周建宋,李筠忠于后周,悬挂周太祖画像,拒绝降宋,联合起兵,兵败自焚而死。
李筠一族皆以叛国罪论处,族人或斩首,或流放,活下来的也都投入奴籍,终身不能科考,不得经商,更无田无地。
到了李墩儿父亲这一代,算是积攒了些钱财,花重金脱了奴籍,入了杂户籍,又留了些钱财做些走街串巷的小买卖。
虽不及中户和主户那般有地位,但总比为奴为婢,不见天日的好。
“祖父年轻时饱读诗书,尤擅书法,家败后,在襄州的府衙里讨了份了端茶倒水,持笔奉墨的差事,每日下工回到家中便教导父亲读书。等小的大一些,祖父又亲自教授小的读书习字,故而小的略通笔墨。”李墩儿的确聪慧,不等吕芝芝和陈旁问及,便主动交代明白。
“原来是李大将军的后人,赫赫将门,虽深陷潦倒,却不坠青云之志,实在是可敬啊!”陈旁对这些前朝旧事自是了如指掌,说到底,李筠也只是忠于旧主,气节可贵,他的后人既已脱了奴籍,也无甚大碍。
“这么说,也算是名门之后了,你放心,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你若是干好了这广宣大使,保你往后有好日子过!”吕芝芝对李筠这个人物并不了解,但听陈旁说是将军的后代,也跟着鼓励了一番。
李墩儿明白这个广宣大学士虽不是个正式的官职,但总归是替衙门办事,有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大树底下好乘凉,忙跪地叩谢:“小的谢县丞大人和陈先生,再造之恩,感激不尽!”
“起来,起来,本县丞有不少差事等安排你做呢!”吕芝芝连忙扶起。
除了给“瑶台夏梦在均阳”撰写宣传辞,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搞定几个大客户。
附近州县的知州和县令便是头号目标客户,大人们若公务繁忙脱不开身,夫子和女眷们可是整日关在府中闷得发慌,巴不得有个出门透气的机会。
李墩儿提议,多召集几个“叫果子”的能手,连日赶出一些话本子,再找一些县学的学生来抄写,然后到各个州县去分发,同时把各州县茶楼里说书的、唱杂剧的召集起来,花个百儿八十钱的,让他们帮着宣传。
“嗯,这个思路没错,就这么办!”吕芝芝当下批复了几十两银子用作宣传费用。
可是州县的大老爷们,也不是所见就能见着的,吕芝芝望着自己那身咸菜绿的官袍,第一次有些嫌弃,官大一级压死人啊!
不过这也难不倒吕芝芝,皇子在手,一切皆有,还是得借势。
这几日虽还没入秋,但蛐蛐儿已叫得甚欢,吕芝芝想起来一直因为忙碌而没兑现的蛐蛐。
捉蛐蛐,需要深夜到天田间野地里去,为了赢得皇子的欢心,吕芝芝可是下了功夫,找了五六个衙役去连夜去野地里执行公务去了。
两三天的功夫,衙役们就圆满交差,油葫芦、金钟儿、斑蛉、草蛉子,种类还真不少,油葫芦体形肥壮、油光滑亮、叫得欢实,斑蛉身子雄健、精神抖擞,一看就是练家子。
吕芝芝抱着一堆蛐蛐罐子去找赵元浸。
“大人!您看,您一直念叨的蛐蛐,哦,不,妙妙,妙妙来了,您看这么多的妙妙,大人可喜欢?”吕芝芝一脸的狗腿样儿。
赵元浸望着吕芝芝讨好忙碌的样子,差点没忍住笑出声,好在戏精附体,他脸色一变,立刻跟着惊呼起来,“哇!好多妙妙,太好了!本大人很喜欢!”
吕芝芝忙趁势将要去拜访各州县长官的请求如实相告。
“你是要本大人带你去各州县溜达溜达,对吗?”难得赵元浸听懂了吕芝芝的话。
“正是,正是。”吕芝芝头点得跟小鸡啄米似的。
“这有何难?本大人带你去,正好这几日打足球也打腻了,出去走走甚好!”赵元浸正常持续不到三秒。
陈旁奉命立刻给附近几个州县发了帖子,各位长官收到帖子,也不敢怠慢,马上回帖,盛情邀请大皇子莅临各州县视察。
吕芝芝收到回帖后,就立刻动身,带着她的广宣大学士李敦儿陪同县令大人拉客户去了。
翊光、李青隐、陈旁和鲁通手上都被安排了瑶台夏梦的筹备任务,一时脱不开身,留在了均阳县。
翊光终是有些放心不下,赵元浸将一柄软剑插进腰带,让他勿忧。
吕芝芝此行的第一站就是均州州府,距离均阳县二百里地。
马车上,吕芝芝跟赵元浸再三强调,“大人,咱们这一趟去州府,就是要邀请州府的知州大人及家眷到我们均阳来参加瑶台夏梦活动的,您可记住了,别乱跑乱说话!”
“嗯嗯,记住了!”赵元浸说着打起了哈欠。
吕芝芝见他有些困倦,便取了枕头来,让他横躺在马车里的小榻上休憩。
还好马车够大,足够容下三四个人,没有了翊光和李青隐在身旁,吕芝芝自是要越发小心照顾这个随时发癫的上司。
她扯过一条轻薄丝毯盖在赵元浸的腹间,又怕他热,轻摇着蒲扇好让他安眠,精细程度绝不亚于照顾一个婴儿。
马车摇摇晃晃,吕芝芝也很快有了困意,趴在榻沿儿不知不觉睡着了。
“吁——”车夫一声轻喝,唤醒了吕芝芝。
她揉了揉眼睛,发现自己竟然睡在小榻上,身上还盖着小丝毯,扇子放在枕头前。
而赵元浸人不见了!
“唉呀!”吕芝芝失声尖叫,一撩车帘看见,才松了一口气,原来赵元浸和车夫坐在一起赶马车。
“吓死我了,还以为大人您……”吕芝芝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放下心来。
“吕县丞你方才睡着了,说梦话,要本大人把榻让给你,本大人就让了…”赵元浸回过头朝车里努努嘴。
“这……下官失礼了,失礼了!”吕芝芝满腹狐疑,讪讪一笑。
赵元浸扭回头去,一丝得意的笑从嘴角掠过。
到了均州州府,张巨源率领官员亲自到城外迎接,晚些时候又在府邸设宴款待大皇子一行。
均州州府的大小官员列席晚宴,自然也少不了梅无忌。
“听说芒芒兄要举办一个瑶台夏梦的活动,有许多新奇玩意儿,真没想到多年不见,芒芒兄性情转变如此之大,再不似当年那般严肃。”梅无忌笑道。
“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吕芝芝笑着端起酒杯敬向梅无忌。
张巨源是许王赵元浠的嫡系狗腿,自然不会真就这么支持赵元浸和他的小跟班儿吕芝芝。
“吕县丞,不如这样,我们定个规矩,你若能饮一壶酒,我均州州府去五个八品以下的官员,饮两壶,去四个八品官员,饮三壶,去三个七品官员,若要是本大人亲自去,喏,四壶!”张巨源指着一字排开的酒壶,瞥了一眼坐在上方的大皇子,阴险的笑容里夹带着几分鄙夷。
赵元浸被几个如花似玉的歌姬左右陪侍,只顾吃喝嬉笑,全然不顾宴席上暗藏的剑拔弩张。
饮酒?
别说吕芝芝了,就是换作吕芒芒他本人在,今日这酒也是喝不下的,兄妹二人缺的就是这个酒量。
“大人,吕县丞也是为了均阳百姓筹集款项,下官认为应当支持,又何必让他饮这些酒,舟车劳顿,喝坏了身子,均阳的政务莫不是要州府去兜着,又是何苦?”梅无忌立刻站出来替自己的大舅哥开脱。
“梅参军,既然知州大人发话了,你有何必唱反调?”一个官员替知州大人反驳道。
“那不知能否让下官代他饮?”梅无忌不顾吕芝芝投来阻拦的眼神,铁了心要帮这个忙。
“你代饮?可以啊,加倍!”张巨源虽然知道梅家在京都的根基,但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自己知州大人的面子还是要维护的。
吕芝芝本就是来求人办事,姿态自然要低,好在只是饮酒,不是别的什么要命的东西,喝就喝吧,要拿下这帮大客户,拼了!
“知州大人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那下官就遵大人令!在座的各位也给做个见证!”吕芝芝离开坐席,来到厅堂中央,朝张巨源和在座的诸位官员行了个礼。
一壶酒约摸有个五六两,这酿酒的技术到了宋时,已日驱成熟,酿出的酒也有了一定的纯度,不似从前那般浑浊。
吕芝芝估摸着今日这酒度数也不低,四壶饮下去,虽不似二锅头那般狠厉,但估计也会不省人事。
她有些担心赵元浸,随即走到梅无忌身边,低声嘱咐了几句,大意就是呆会儿要他善后,照顾好大皇子,还有极可能烂泥一般的自己。
梅无忌点点头,要他尽快放心,一切有他。
交代妥当,吕芝芝走回酒壶前,朝诸位一拱手,“既然知州大人立了这个规矩,下官也有个请求,索性将这个规矩再定得细一些,下官遵照大人指令,每饮完一壶,对应的诸位大人也请当场交个定金,权当是交个门票钱,不知可否?”
“这?”坐下还是小声议论。
“对!买票!诸位去均阳要买票,不买票不能去!谁不买票,本王就要他的头!”赵元浸突然推开左右的歌姬,猛地一拍桌子。
座下官老爷们被这突如起来的一喝,吓了一跳,纷纷望向张巨源。
要知道,赵元浸可是连自己的王妃都敢砍杀的人,几个月前楚王府的人除了几个贴身幕僚,多数都被赵元浸亲手放火烧死了。
张巨源原本以为赵元浸只是疯疯傻傻,才有狗胆拿饮酒一事为难吕芝芝,着实没料到这个失心疯不仅疯傻,还有点狠。
万一真要是激怒了他,就算闹到官家那里,官家也不会真把他怎么样。
可是,自己是许王的排头兵,这么多下属都看着,也不能当真就低了气势,让人到许王那里说他张巨源是个怂货,不堪重任。
这么一合计,张巨源决定让一步,花点钱既保住了自己的面子,又不至于激怒赵元浸。
“行!就依吕县丞所言,饮完酒,对应的品级官员交钱买票!”
“品级不同,咱们的席位也不同,八品及以下十贯一位,七品及以上二十贯一位,呃,知州大人的席位是黄金席位,所以五十贯一位,哦,家眷们都统一打对折!”吕芝芝说着朝墙角一招手,李墩儿捧着账册就过来了。
“李司马,含老夫人,家眷共五位。”
“王参军,含公子小姐,家眷共八位。”
“曹通判,含侧夫人,家眷共九位。”
................
李墩儿将均州州府的官员及家眷数目挨个宣读了一遍,接着又用他那独特的货郎曲调唱到:“大老爷们喂!听我来说一说喂!夫人小姐把门出,出了门来上车轿,上了车轿把帘儿掀,东瞅瞅,西看看,花儿也红,柳也绿,喜鹊枝头叫金银,金银来,金银来,生瓜(升官)听了滚滚来!”
在座的官员前一刻还在为交钱买票咬牙肉疼,后一刻听到李墩儿的货郎儿曲,纷纷哈哈大笑起来“好一张吉利嘴儿!”“权当讨个彩头了!”“知州大人都允诺了,咱们就照办吧!”
不用多想,这各家家眷的数量,自然得了梅无忌的鼎力相助才到手的。
吕芝芝见气氛到了,给李墩儿使了眼色,李墩儿忙取了托盘过来,放上账本和笔墨,准备收钱记账。
打开酒壶,一股浓烈的酒气扑鼻而来,吕芝芝深呼一口气,准备好豁出去了,今天就醉死在这均州府吧!
咕咚咕咚,一壶下去,哗哗,几十贯钱进了口袋。
“好嘞!李司马三十五贯,记上!王参军,公子小姐家眷共八位,五十贯,记上!”
咕咚咕咚,又一壶下去,哗哗,又几十贯钱又进了口袋。
“好嘞!曹通判一百二十贯!记上!”
欢笑嬉乐声中,赵元浸端着手中的酒杯,悄然望向吕芝芝的目光中,是寒霜也遮不住的怜惜。
原来他是后周大将李筠的后人。
建隆元年,赵氏代周建宋,李筠忠于后周,悬挂周太祖画像,拒绝降宋,联合起兵,兵败自焚而死。
李筠一族皆以叛国罪论处,族人或斩首,或流放,活下来的也都投入奴籍,终身不能科考,不得经商,更无田无地。
到了李墩儿父亲这一代,算是积攒了些钱财,花重金脱了奴籍,入了杂户籍,又留了些钱财做些走街串巷的小买卖。
虽不及中户和主户那般有地位,但总比为奴为婢,不见天日的好。
“祖父年轻时饱读诗书,尤擅书法,家败后,在襄州的府衙里讨了份了端茶倒水,持笔奉墨的差事,每日下工回到家中便教导父亲读书。等小的大一些,祖父又亲自教授小的读书习字,故而小的略通笔墨。”李墩儿的确聪慧,不等吕芝芝和陈旁问及,便主动交代明白。
“原来是李大将军的后人,赫赫将门,虽深陷潦倒,却不坠青云之志,实在是可敬啊!”陈旁对这些前朝旧事自是了如指掌,说到底,李筠也只是忠于旧主,气节可贵,他的后人既已脱了奴籍,也无甚大碍。
“这么说,也算是名门之后了,你放心,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你若是干好了这广宣大使,保你往后有好日子过!”吕芝芝对李筠这个人物并不了解,但听陈旁说是将军的后代,也跟着鼓励了一番。
李墩儿明白这个广宣大学士虽不是个正式的官职,但总归是替衙门办事,有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大树底下好乘凉,忙跪地叩谢:“小的谢县丞大人和陈先生,再造之恩,感激不尽!”
“起来,起来,本县丞有不少差事等安排你做呢!”吕芝芝连忙扶起。
除了给“瑶台夏梦在均阳”撰写宣传辞,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搞定几个大客户。
附近州县的知州和县令便是头号目标客户,大人们若公务繁忙脱不开身,夫子和女眷们可是整日关在府中闷得发慌,巴不得有个出门透气的机会。
李墩儿提议,多召集几个“叫果子”的能手,连日赶出一些话本子,再找一些县学的学生来抄写,然后到各个州县去分发,同时把各州县茶楼里说书的、唱杂剧的召集起来,花个百儿八十钱的,让他们帮着宣传。
“嗯,这个思路没错,就这么办!”吕芝芝当下批复了几十两银子用作宣传费用。
可是州县的大老爷们,也不是所见就能见着的,吕芝芝望着自己那身咸菜绿的官袍,第一次有些嫌弃,官大一级压死人啊!
不过这也难不倒吕芝芝,皇子在手,一切皆有,还是得借势。
这几日虽还没入秋,但蛐蛐儿已叫得甚欢,吕芝芝想起来一直因为忙碌而没兑现的蛐蛐。
捉蛐蛐,需要深夜到天田间野地里去,为了赢得皇子的欢心,吕芝芝可是下了功夫,找了五六个衙役去连夜去野地里执行公务去了。
两三天的功夫,衙役们就圆满交差,油葫芦、金钟儿、斑蛉、草蛉子,种类还真不少,油葫芦体形肥壮、油光滑亮、叫得欢实,斑蛉身子雄健、精神抖擞,一看就是练家子。
吕芝芝抱着一堆蛐蛐罐子去找赵元浸。
“大人!您看,您一直念叨的蛐蛐,哦,不,妙妙,妙妙来了,您看这么多的妙妙,大人可喜欢?”吕芝芝一脸的狗腿样儿。
赵元浸望着吕芝芝讨好忙碌的样子,差点没忍住笑出声,好在戏精附体,他脸色一变,立刻跟着惊呼起来,“哇!好多妙妙,太好了!本大人很喜欢!”
吕芝芝忙趁势将要去拜访各州县长官的请求如实相告。
“你是要本大人带你去各州县溜达溜达,对吗?”难得赵元浸听懂了吕芝芝的话。
“正是,正是。”吕芝芝头点得跟小鸡啄米似的。
“这有何难?本大人带你去,正好这几日打足球也打腻了,出去走走甚好!”赵元浸正常持续不到三秒。
陈旁奉命立刻给附近几个州县发了帖子,各位长官收到帖子,也不敢怠慢,马上回帖,盛情邀请大皇子莅临各州县视察。
吕芝芝收到回帖后,就立刻动身,带着她的广宣大学士李敦儿陪同县令大人拉客户去了。
翊光、李青隐、陈旁和鲁通手上都被安排了瑶台夏梦的筹备任务,一时脱不开身,留在了均阳县。
翊光终是有些放心不下,赵元浸将一柄软剑插进腰带,让他勿忧。
吕芝芝此行的第一站就是均州州府,距离均阳县二百里地。
马车上,吕芝芝跟赵元浸再三强调,“大人,咱们这一趟去州府,就是要邀请州府的知州大人及家眷到我们均阳来参加瑶台夏梦活动的,您可记住了,别乱跑乱说话!”
“嗯嗯,记住了!”赵元浸说着打起了哈欠。
吕芝芝见他有些困倦,便取了枕头来,让他横躺在马车里的小榻上休憩。
还好马车够大,足够容下三四个人,没有了翊光和李青隐在身旁,吕芝芝自是要越发小心照顾这个随时发癫的上司。
她扯过一条轻薄丝毯盖在赵元浸的腹间,又怕他热,轻摇着蒲扇好让他安眠,精细程度绝不亚于照顾一个婴儿。
马车摇摇晃晃,吕芝芝也很快有了困意,趴在榻沿儿不知不觉睡着了。
“吁——”车夫一声轻喝,唤醒了吕芝芝。
她揉了揉眼睛,发现自己竟然睡在小榻上,身上还盖着小丝毯,扇子放在枕头前。
而赵元浸人不见了!
“唉呀!”吕芝芝失声尖叫,一撩车帘看见,才松了一口气,原来赵元浸和车夫坐在一起赶马车。
“吓死我了,还以为大人您……”吕芝芝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放下心来。
“吕县丞你方才睡着了,说梦话,要本大人把榻让给你,本大人就让了…”赵元浸回过头朝车里努努嘴。
“这……下官失礼了,失礼了!”吕芝芝满腹狐疑,讪讪一笑。
赵元浸扭回头去,一丝得意的笑从嘴角掠过。
到了均州州府,张巨源率领官员亲自到城外迎接,晚些时候又在府邸设宴款待大皇子一行。
均州州府的大小官员列席晚宴,自然也少不了梅无忌。
“听说芒芒兄要举办一个瑶台夏梦的活动,有许多新奇玩意儿,真没想到多年不见,芒芒兄性情转变如此之大,再不似当年那般严肃。”梅无忌笑道。
“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吕芝芝笑着端起酒杯敬向梅无忌。
张巨源是许王赵元浠的嫡系狗腿,自然不会真就这么支持赵元浸和他的小跟班儿吕芝芝。
“吕县丞,不如这样,我们定个规矩,你若能饮一壶酒,我均州州府去五个八品以下的官员,饮两壶,去四个八品官员,饮三壶,去三个七品官员,若要是本大人亲自去,喏,四壶!”张巨源指着一字排开的酒壶,瞥了一眼坐在上方的大皇子,阴险的笑容里夹带着几分鄙夷。
赵元浸被几个如花似玉的歌姬左右陪侍,只顾吃喝嬉笑,全然不顾宴席上暗藏的剑拔弩张。
饮酒?
别说吕芝芝了,就是换作吕芒芒他本人在,今日这酒也是喝不下的,兄妹二人缺的就是这个酒量。
“大人,吕县丞也是为了均阳百姓筹集款项,下官认为应当支持,又何必让他饮这些酒,舟车劳顿,喝坏了身子,均阳的政务莫不是要州府去兜着,又是何苦?”梅无忌立刻站出来替自己的大舅哥开脱。
“梅参军,既然知州大人发话了,你有何必唱反调?”一个官员替知州大人反驳道。
“那不知能否让下官代他饮?”梅无忌不顾吕芝芝投来阻拦的眼神,铁了心要帮这个忙。
“你代饮?可以啊,加倍!”张巨源虽然知道梅家在京都的根基,但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自己知州大人的面子还是要维护的。
吕芝芝本就是来求人办事,姿态自然要低,好在只是饮酒,不是别的什么要命的东西,喝就喝吧,要拿下这帮大客户,拼了!
“知州大人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那下官就遵大人令!在座的各位也给做个见证!”吕芝芝离开坐席,来到厅堂中央,朝张巨源和在座的诸位官员行了个礼。
一壶酒约摸有个五六两,这酿酒的技术到了宋时,已日驱成熟,酿出的酒也有了一定的纯度,不似从前那般浑浊。
吕芝芝估摸着今日这酒度数也不低,四壶饮下去,虽不似二锅头那般狠厉,但估计也会不省人事。
她有些担心赵元浸,随即走到梅无忌身边,低声嘱咐了几句,大意就是呆会儿要他善后,照顾好大皇子,还有极可能烂泥一般的自己。
梅无忌点点头,要他尽快放心,一切有他。
交代妥当,吕芝芝走回酒壶前,朝诸位一拱手,“既然知州大人立了这个规矩,下官也有个请求,索性将这个规矩再定得细一些,下官遵照大人指令,每饮完一壶,对应的诸位大人也请当场交个定金,权当是交个门票钱,不知可否?”
“这?”坐下还是小声议论。
“对!买票!诸位去均阳要买票,不买票不能去!谁不买票,本王就要他的头!”赵元浸突然推开左右的歌姬,猛地一拍桌子。
座下官老爷们被这突如起来的一喝,吓了一跳,纷纷望向张巨源。
要知道,赵元浸可是连自己的王妃都敢砍杀的人,几个月前楚王府的人除了几个贴身幕僚,多数都被赵元浸亲手放火烧死了。
张巨源原本以为赵元浸只是疯疯傻傻,才有狗胆拿饮酒一事为难吕芝芝,着实没料到这个失心疯不仅疯傻,还有点狠。
万一真要是激怒了他,就算闹到官家那里,官家也不会真把他怎么样。
可是,自己是许王的排头兵,这么多下属都看着,也不能当真就低了气势,让人到许王那里说他张巨源是个怂货,不堪重任。
这么一合计,张巨源决定让一步,花点钱既保住了自己的面子,又不至于激怒赵元浸。
“行!就依吕县丞所言,饮完酒,对应的品级官员交钱买票!”
“品级不同,咱们的席位也不同,八品及以下十贯一位,七品及以上二十贯一位,呃,知州大人的席位是黄金席位,所以五十贯一位,哦,家眷们都统一打对折!”吕芝芝说着朝墙角一招手,李墩儿捧着账册就过来了。
“李司马,含老夫人,家眷共五位。”
“王参军,含公子小姐,家眷共八位。”
“曹通判,含侧夫人,家眷共九位。”
................
李墩儿将均州州府的官员及家眷数目挨个宣读了一遍,接着又用他那独特的货郎曲调唱到:“大老爷们喂!听我来说一说喂!夫人小姐把门出,出了门来上车轿,上了车轿把帘儿掀,东瞅瞅,西看看,花儿也红,柳也绿,喜鹊枝头叫金银,金银来,金银来,生瓜(升官)听了滚滚来!”
在座的官员前一刻还在为交钱买票咬牙肉疼,后一刻听到李墩儿的货郎儿曲,纷纷哈哈大笑起来“好一张吉利嘴儿!”“权当讨个彩头了!”“知州大人都允诺了,咱们就照办吧!”
不用多想,这各家家眷的数量,自然得了梅无忌的鼎力相助才到手的。
吕芝芝见气氛到了,给李墩儿使了眼色,李墩儿忙取了托盘过来,放上账本和笔墨,准备收钱记账。
打开酒壶,一股浓烈的酒气扑鼻而来,吕芝芝深呼一口气,准备好豁出去了,今天就醉死在这均州府吧!
咕咚咕咚,一壶下去,哗哗,几十贯钱进了口袋。
“好嘞!李司马三十五贯,记上!王参军,公子小姐家眷共八位,五十贯,记上!”
咕咚咕咚,又一壶下去,哗哗,又几十贯钱又进了口袋。
“好嘞!曹通判一百二十贯!记上!”
欢笑嬉乐声中,赵元浸端着手中的酒杯,悄然望向吕芝芝的目光中,是寒霜也遮不住的怜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