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浔坐在沙发上,注意到江念屏的目光,他转头对上她的眼睛。
洛溪转头看见江念屏,招呼她过来,“屏屏,这是你江叔叔,你还记得吗?以前就和我们是邻居,这是江浔,你们以前还读过一个小学!”
“江叔叔好!”
“你好,这么久不见小江都这么高啦!”
洛溪眼见江念屏睡眼惺忪,笑盈盈地说着:“是不是没睡好?昨天晚上又熬夜啦?”
江念屏揉揉眼睛,“没有,就是有点累。”
“累的话再回房间睡会儿吧,一会儿快吃饭了我叫你。”洛溪温柔地看着江念屏。
“那我就先回房间了,江叔叔,妈妈,你们聊。”江念屏拿着水杯进了房间。
她躺在床上,脑海里涌现出许多回忆,她想起来很多东西。
江浔是在小学三年级转过来的,那时候他们刚搬到江念屏家对门,对江城也不熟悉。江浔他父母在他幼儿园的时候就离婚了,江浔被判给了他爸爸。江浔还小,江淮又忙,江浔没什么人照顾。洛溪也是很早就离婚了,一个人带着江念屏,那时洛溪又正在创业,整日不着家,江念屏全由外婆照顾,江念屏外婆看江浔一个人可怜,时常叫他到家里吃饭,慢慢地,两家就熟了。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因为工作调动,江浔就随父亲搬到了津江,江念屏刚知道的时候还是挺难过的,可不久她外婆又因病离世,巨大的悲痛使她完全将江浔抛之脑后。那段时间对她而言真的很艰难,很多事情她也不愿再回忆,以至于她见到江浔时没有认出他,慢慢地她接受了这件事,很多回忆也渐渐被掀起。
江念屏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等她再次醒来,门外正传来妈妈的呼喊。她起床洗漱后就到厨房拿碗筷。
她注意到此时家里只有她和妈妈,“妈妈,江叔叔他们呢?”
“他们刚刚离开了,我叫他们留下来吃饭,结果你江叔叔说有事,就先走了。”
“哦。”
吃过饭,江念屏换了校服,收拾好东西,洛溪开车送她去学校。
下车后,江念屏跟洛溪说了再见,洛溪抱了她一下,目送她进校后就开车离开。
洛溪其实成绩很好,工作也相当出色,当年她和江念屏爸爸结婚后就做了全职太太。渐渐地,她发现自己失去了自我,她跟江念屏爸爸商量,她想出去工作,却遭到了江念屏爸爸的反对,她直接提了离婚,江念屏爸爸嫌麻烦就主动放弃了抚养权,洛溪带着江念屏来到江城,一步步创业,现在经营着自己的服装品牌。从始至终,她对江念屏说过最多的话就是:“你只能是你自己的,你只能为了你自己而活。”
洛溪很有时间观念,他对江念屏也一直都是这样的教育。所以每次为了应对突发情况,江念屏都会来得很早。此时学校里不过几个人,地面上也只能听到零散的声音。
江念屏很快收拾好东西,冯巧她们也陆续来了。她陪着冯巧收拾好东西,就去了教室。
她们刚到寝室楼下,就看见几个男生走过来。最前面那个是江浔,冯巧挥着手给他打招呼,江浔看了眼冯巧,就把目光移向一旁的江念屏,江念屏没有注意到他的目光,她一直看着江浔后面的程若禹和杜鹏,杜鹏不断地输出,程若禹笑着听他说话,他笑起来实属好看,如一阵暖阳照进心里。江念屏很快收回自己的目光,叫着冯巧往教学楼走。
来到教室,江念屏把书整理好,就匆匆开始刷题。
没多久,程若禹捏着一摞成绩条进来,一张一张地发着。
程若禹把成绩条递给江念屏后就坐下,杜鹏瞥了一眼他的成绩,又看看自己的成绩,“不愧是禹哥,我这个成绩,唉!”
江念屏看看自己的成绩条:语文86,数学138,英语123,理综285,总分632,班级排名第六,年级排名58。她垂下头,语文她还是“稳定发挥”。
听见杜鹏的声音,她悄悄瞥了一眼程若禹的成绩:语文118,数学141,英语131,理综278,总分668,班级排名第一,年级排名9。这个成绩她很羡慕,尤其是语文。
江念屏把成绩条放在桌子上,把头摆在臂弯里。
冯巧绝望地看着自己的成绩:语文110,数学91,英语143,理综234,总分578,班级排名31,年级排名109。她苦苦安慰她自己:“没关系,没关系,至少数学及格了。”她看了看江浔的成绩,感受到差距如此之大。
江浔看看自己的成绩:语文108,数学137,英语133,理综274,总分652,班级排名第二,年级排名15。然后又继续刷题。
江念屏沉默了一会儿,也继续刷题。
晚自习下后,劳动委员叫江念屏和程若禹留下来打扫教室,冯巧跟着江浔走了。
江念屏看看自己的成绩,又看了看语文资料,叹了一声,拉上书包去拿扫帚。
他们很快打扫完卫生,江念屏把凳子放到桌子上,背着书包准备走,程若禹突然叫住她。
“江念屏,提高语文成绩不能只靠刷题,掌握答题技巧才是关键。”他一字一句地说着。
江念屏迟钝了一会儿,一脸懵懵地对他说:“嗯,谢谢你。”
程若禹叫杜鹏离开了。
江念屏又愣了一会儿,也离开了教室。
这个举动对别人而言,可能会觉得很突然,甚至觉得很奇怪,江念屏也有这么想,但她无所谓,这无疑是个好方法,毕竟程若禹语文那么好,提供的方法肯定不错,她或许可以试试。
后来她同赵夕聊到这件事,赵夕还打趣她:“他这么关注你的语文成绩啊!”江念屏不会高兴,因为她知道他不用关注,上个学期她的语文成绩作为班里的倒数第一就总是被语文老师提起,班里同学都清楚她的语文成绩。不过她有时候也会奇怪,为什么上个学期他没有说,偏偏这个学期就说了,但她又会告诉自己没必要想那么多,她应该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洛溪转头看见江念屏,招呼她过来,“屏屏,这是你江叔叔,你还记得吗?以前就和我们是邻居,这是江浔,你们以前还读过一个小学!”
“江叔叔好!”
“你好,这么久不见小江都这么高啦!”
洛溪眼见江念屏睡眼惺忪,笑盈盈地说着:“是不是没睡好?昨天晚上又熬夜啦?”
江念屏揉揉眼睛,“没有,就是有点累。”
“累的话再回房间睡会儿吧,一会儿快吃饭了我叫你。”洛溪温柔地看着江念屏。
“那我就先回房间了,江叔叔,妈妈,你们聊。”江念屏拿着水杯进了房间。
她躺在床上,脑海里涌现出许多回忆,她想起来很多东西。
江浔是在小学三年级转过来的,那时候他们刚搬到江念屏家对门,对江城也不熟悉。江浔他父母在他幼儿园的时候就离婚了,江浔被判给了他爸爸。江浔还小,江淮又忙,江浔没什么人照顾。洛溪也是很早就离婚了,一个人带着江念屏,那时洛溪又正在创业,整日不着家,江念屏全由外婆照顾,江念屏外婆看江浔一个人可怜,时常叫他到家里吃饭,慢慢地,两家就熟了。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因为工作调动,江浔就随父亲搬到了津江,江念屏刚知道的时候还是挺难过的,可不久她外婆又因病离世,巨大的悲痛使她完全将江浔抛之脑后。那段时间对她而言真的很艰难,很多事情她也不愿再回忆,以至于她见到江浔时没有认出他,慢慢地她接受了这件事,很多回忆也渐渐被掀起。
江念屏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等她再次醒来,门外正传来妈妈的呼喊。她起床洗漱后就到厨房拿碗筷。
她注意到此时家里只有她和妈妈,“妈妈,江叔叔他们呢?”
“他们刚刚离开了,我叫他们留下来吃饭,结果你江叔叔说有事,就先走了。”
“哦。”
吃过饭,江念屏换了校服,收拾好东西,洛溪开车送她去学校。
下车后,江念屏跟洛溪说了再见,洛溪抱了她一下,目送她进校后就开车离开。
洛溪其实成绩很好,工作也相当出色,当年她和江念屏爸爸结婚后就做了全职太太。渐渐地,她发现自己失去了自我,她跟江念屏爸爸商量,她想出去工作,却遭到了江念屏爸爸的反对,她直接提了离婚,江念屏爸爸嫌麻烦就主动放弃了抚养权,洛溪带着江念屏来到江城,一步步创业,现在经营着自己的服装品牌。从始至终,她对江念屏说过最多的话就是:“你只能是你自己的,你只能为了你自己而活。”
洛溪很有时间观念,他对江念屏也一直都是这样的教育。所以每次为了应对突发情况,江念屏都会来得很早。此时学校里不过几个人,地面上也只能听到零散的声音。
江念屏很快收拾好东西,冯巧她们也陆续来了。她陪着冯巧收拾好东西,就去了教室。
她们刚到寝室楼下,就看见几个男生走过来。最前面那个是江浔,冯巧挥着手给他打招呼,江浔看了眼冯巧,就把目光移向一旁的江念屏,江念屏没有注意到他的目光,她一直看着江浔后面的程若禹和杜鹏,杜鹏不断地输出,程若禹笑着听他说话,他笑起来实属好看,如一阵暖阳照进心里。江念屏很快收回自己的目光,叫着冯巧往教学楼走。
来到教室,江念屏把书整理好,就匆匆开始刷题。
没多久,程若禹捏着一摞成绩条进来,一张一张地发着。
程若禹把成绩条递给江念屏后就坐下,杜鹏瞥了一眼他的成绩,又看看自己的成绩,“不愧是禹哥,我这个成绩,唉!”
江念屏看看自己的成绩条:语文86,数学138,英语123,理综285,总分632,班级排名第六,年级排名58。她垂下头,语文她还是“稳定发挥”。
听见杜鹏的声音,她悄悄瞥了一眼程若禹的成绩:语文118,数学141,英语131,理综278,总分668,班级排名第一,年级排名9。这个成绩她很羡慕,尤其是语文。
江念屏把成绩条放在桌子上,把头摆在臂弯里。
冯巧绝望地看着自己的成绩:语文110,数学91,英语143,理综234,总分578,班级排名31,年级排名109。她苦苦安慰她自己:“没关系,没关系,至少数学及格了。”她看了看江浔的成绩,感受到差距如此之大。
江浔看看自己的成绩:语文108,数学137,英语133,理综274,总分652,班级排名第二,年级排名15。然后又继续刷题。
江念屏沉默了一会儿,也继续刷题。
晚自习下后,劳动委员叫江念屏和程若禹留下来打扫教室,冯巧跟着江浔走了。
江念屏看看自己的成绩,又看了看语文资料,叹了一声,拉上书包去拿扫帚。
他们很快打扫完卫生,江念屏把凳子放到桌子上,背着书包准备走,程若禹突然叫住她。
“江念屏,提高语文成绩不能只靠刷题,掌握答题技巧才是关键。”他一字一句地说着。
江念屏迟钝了一会儿,一脸懵懵地对他说:“嗯,谢谢你。”
程若禹叫杜鹏离开了。
江念屏又愣了一会儿,也离开了教室。
这个举动对别人而言,可能会觉得很突然,甚至觉得很奇怪,江念屏也有这么想,但她无所谓,这无疑是个好方法,毕竟程若禹语文那么好,提供的方法肯定不错,她或许可以试试。
后来她同赵夕聊到这件事,赵夕还打趣她:“他这么关注你的语文成绩啊!”江念屏不会高兴,因为她知道他不用关注,上个学期她的语文成绩作为班里的倒数第一就总是被语文老师提起,班里同学都清楚她的语文成绩。不过她有时候也会奇怪,为什么上个学期他没有说,偏偏这个学期就说了,但她又会告诉自己没必要想那么多,她应该把心思放在学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