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校园,空旷的走廊,只剩着急的脚步声,男人气息不稳,跌倒在地。
他无助的向后爬行,眼里溢满恐惧与不可置信。
月影透过,光影明暗之际,一把斧头落下。
屠夫在月色下,用一把斧头,将男孩的呜咽声扼杀于喉。
血液渗进了大理石的缝隙,蔓延了一片。
月影模糊,斧子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音,屠夫毫不在意。
今夜无梦。
“游戏玩家编号4019,游戏失败。”
“4019进入游戏时间:2010年7月8号”
“至今为止,2010届进入游戏的玩家已全部死亡,游戏自动开始接受新玩家。”
——
雨势很大,一家小街巷的面店里,座无虚席,人声嚷嚷。
“28号的阳春面。”服务员端着面,送到28号桌的女生面前。
坐在28号的许望言,看到阳春面,愣了神。刚淋完雨,头发湿漉漉的披着,旁边悬挂的小电视,传来的是本市新闻的播报。
“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几周宁城将持续暴雨,在此提醒本市居民注意出行安全。”
“插播一条紧急新闻,宁城二中凶杀案仍在调查中,凶手下落不明,请市民注意人身安全。”
新闻主持人的播报声,淹没在雨声与人声中。
像一枚坠入水面的沙砾,没有引起一点浪花,无人在意,更无人关心。
看着面店小电视的播报结束,许望言的眼睛有些干涩。
阳春面一点没动,她的表情有些凝重。
眼前的一切场景 ,是她所有梦境的开端。
旁边的服务员是个腼腆的男生,边收拾餐具边和客人聊了几句。
“这雨都下了快一周了,还没停,我风湿都犯了。”
男生温和的笑了笑,回答
“有些奇怪呢,从来没有这么怪的天气。”
话题终止在了这。
“徐亥”,厨房传来中气十足的一声,“给客人端面”
徐亥打扫完,抬脚向厨房走去。
真是有些奇怪呢。
许望言在心里添了一句。无论是人物,地点,对话,都是她过去几年里梦境的重现。
自从三年前的车祸过后,她终日困于梦魇。
梦到的东西杂乱,毫无章序。
就像无数片镜子的碎片。
她甚至尝试过药物治疗,可惜,效果甚微。
后来,她有时也会分不清梦与现实。
先是一场长达三周的夏日暴雨,再到后面诡异的游戏,一次次的死亡。梦里一遍又一遍地演绎这样的情节,但零碎得只剩片段。
可以当作预言,但许望言更倾向看作死亡通知。
视线落在店外,昏暗的雨雾,似乎黑暗中酝酿着未知的危险。
头发上滴落的水珠,顺着耳朵滑落,流过脖颈,凉意透心。
店外的雨声越下越急,雨落似线。
雨雾模糊中,一个男人进了店。
他的脸上有一道疤痕,斜跨了整张脸,显得凶神恶煞。身后拖着一把长斧子,贴着地面摩擦,声音刺耳。
斧子很锋利,唯独有一个小缺口,在刀锋处 ,被雨水洗刷得洁净。
“一碗阳春面,堂食。”
他的声音沙哑,像磨损久了的机械,运行起来扰人的噪音。
拖动着斧子,他就坐在许望言的邻桌,29号。
许望言能清晰地看到雨水从他的疤痕滑下,滴落成他桌下的一滩水。
潮湿的雨水透过暖黄的灯光,扑面袭来,寒意彻骨。
甚至带着一些腥气,让人作呕。
小店只是安静了一瞬,又恢复了热闹。
热闹才是这家小店的常态,来这的大多都是附近小区的居民,相熟多年,一碗面能唠上许久。
没有人在意这个突如其来的陌生人。
热腾腾的阳春面被端上了29号。
男人察觉到了许望言的目光,顺势看到了她桌上早已冷掉的阳春面,愣神片刻,有看到她湿漉漉的头发。
眼神有些缥缈,半晌才笨拙地开口:“丫头,吃我的吧,我的热和些。”
眼里竟然带着恳求的意味。
不明所以,许望言不敢轻举妄动,僵硬地,被迫地,接受了这份好意。
看着他粗粝的手,交换了两人的面。
他手上的雨水顺着滴入了阳春面
在男人的注视下,许望言夹起面,吃了起来。
味道竟然,有些苦涩。
无法言说,像包含了沉重的情绪。
待吃完面的那一刻,许望言的头栽在了桌面上,意识模糊,昏迷不醒。
脑袋沉重,如同灌铅,意识在不断下坠。
“游戏玩家:许望言
编号:4020
成功进入游戏地图一:屠夫与斧
任务:求生
地图模式:单人”
睁开眼,意识慢慢回拢,视线开始聚焦,许望言头靠着的是课桌,上课铃声刚刚打响。
小饭店的木桌,热闹的唠家常,潮湿的雨水,恍如隔世。
一切的讯息告诉她,游戏开始了,甚至比梦境提前了一周。
可能是蝴蝶效应造成的,也可能因为事在人为。
许望言思绪还在飘飞,浸泡在宁城无止境的大雨中,潮湿又粘稠,混沌不堪,像一台过劳的机器。
迟钝缓慢地搜查了原主的物品,许望言得出了她的名字
徐言
由于职业习惯,许望言搜查的仔细,慢慢地侧写出了徐言的性格形象。
原主叫徐言,目前在读高三,与她的名字相反,是个安静内敛的女生。
她有个就读初三的弟弟,徐言从大山来到城里读书,是家里的希望。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高三的压力让她有些喘不过气,但也不愿意与家里人倾诉。
许望言得到的信息很少,甚至不足以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徐言形象,只能得以窥见她压抑的一隅。
她的同桌呢。
很奇怪的是徐言没有同桌,她是班里唯一的单人单桌。
课上数学老师在侃侃而谈,许望言则打开了没有搜查过信息的老年机。
外表的蓝色都有些脱落,是用过很多年的样式。
最后一条消息,是发给了徐言的父亲。
“爸,我想吃阳春面了。”
等来的回复却是:
“好好读书,将来不愁吃”
一个担负着家庭的男人,又怎么会懂得这是女儿微不足道的求救信号。
极端的无助下会做些什么,许望言手指顿了顿。
亲情没有施以援手
还有友情
甚至爱情
可问题是,许望言现在是徐言,任务是求生,屠夫是谁。
脑袋里的思绪缠绕在了一起,打成一个结。
熬完了一天的课,结束了晚自习,许望言收拾了书包,准备跟着同班女生回寝室,去寝室找找有没有什么遗落的信息。
校园的夜风有些凉意,路灯有一盏没一盏地照着。冷白的光,落在三三两两的学生身上。
许望言不紧不慢地跟着前面的女生,又刻意保持着一定距离
她们的对话,零碎的散落在许望言耳边。
“从上个学期,李茴茴就休学了,她怎么了?”
“据说她是因为怀孕被退学,根本不是什么休学。”
声音变得微弱,许望言只听见“黑猫”,“死了”几个模糊的关键词,以及一些惊叹。
如此沉重的话题,沦为了别人的谈资。
在进入寝室时,许望言抬眼看到了夜晚暗淡的星星。
真相永远不是由当事人来阐述,而是被旁观者编造。
进入寝室,许望言就发现了古怪的气氛。
在她踏入之前 ,还是一片笑语。
在她进入后,空气立即凝滞了。
无形的屏障隔在她与其他女生之间。
凝滞的氛围让其他人没有交谈的欲望,转头去做自己的事情。
没有交流,寝室显得冷清。
许望言迈步向一个朴素的床位,碎花的床单,大红的枕头,独显出一种乡土气息。
只有床头放了一个塑料盒,收纳着一些书和杂物。
寝室是六人间,上下床,配有卫浴和阳台。
徐言住在下床。
她的上床没有人住,床木板上都落了层灰。
上床的姓名贴上写:
李茴茴
那个已经休学半年的女生
许望言心中一动,打开了徐言床头的盒子,盒子上压着的是书,里面装着的却是些信件,一根红色的头绳系着可爱的兔子,一些纽扣和几粒糖果。
正常中透露出奇怪。
出于直觉,许望言很快打开了信件,阅读起来。
寝室当下空无一人,仿佛都避开了她。
信件的字很漂亮,很飘逸,但由于搜查过徐言的笔记,许望言敢肯定这一定不是许望言的字迹。
信件整整十封,内容不是情窦初开,也不是少年雨季的诉说,而是自我袒露,沉重至极。
时间纬度横跨了半年
“徐言,我们真的很相似呢,都喜欢吃阳春面,都来自不幸。我甚至深陷池沼。你今晚看到的星星如何?”
“徐言,我有些痛苦,难以言说。”
“徐言,我害怕,害怕你相信了关于我的传言。”
“徐言,我真是一个糟糕透了的人。”
……
一句句徐言,像一次次叹息,渗入许望言的心脏。
最后一封信的末尾,是徐言的名字以及一个逗号,所有的情感都止步于了逗号。
当湿热东西砸在了信纸上,泅开了笔墨,许望言恍惚地摸上自己的脸颊,脸上泪痕未干。
这是她是泪水
是徐言的泪水
汹涌的泪水浸透了信纸,汹涌的情感在文字间流转。
他无助的向后爬行,眼里溢满恐惧与不可置信。
月影透过,光影明暗之际,一把斧头落下。
屠夫在月色下,用一把斧头,将男孩的呜咽声扼杀于喉。
血液渗进了大理石的缝隙,蔓延了一片。
月影模糊,斧子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音,屠夫毫不在意。
今夜无梦。
“游戏玩家编号4019,游戏失败。”
“4019进入游戏时间:2010年7月8号”
“至今为止,2010届进入游戏的玩家已全部死亡,游戏自动开始接受新玩家。”
——
雨势很大,一家小街巷的面店里,座无虚席,人声嚷嚷。
“28号的阳春面。”服务员端着面,送到28号桌的女生面前。
坐在28号的许望言,看到阳春面,愣了神。刚淋完雨,头发湿漉漉的披着,旁边悬挂的小电视,传来的是本市新闻的播报。
“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几周宁城将持续暴雨,在此提醒本市居民注意出行安全。”
“插播一条紧急新闻,宁城二中凶杀案仍在调查中,凶手下落不明,请市民注意人身安全。”
新闻主持人的播报声,淹没在雨声与人声中。
像一枚坠入水面的沙砾,没有引起一点浪花,无人在意,更无人关心。
看着面店小电视的播报结束,许望言的眼睛有些干涩。
阳春面一点没动,她的表情有些凝重。
眼前的一切场景 ,是她所有梦境的开端。
旁边的服务员是个腼腆的男生,边收拾餐具边和客人聊了几句。
“这雨都下了快一周了,还没停,我风湿都犯了。”
男生温和的笑了笑,回答
“有些奇怪呢,从来没有这么怪的天气。”
话题终止在了这。
“徐亥”,厨房传来中气十足的一声,“给客人端面”
徐亥打扫完,抬脚向厨房走去。
真是有些奇怪呢。
许望言在心里添了一句。无论是人物,地点,对话,都是她过去几年里梦境的重现。
自从三年前的车祸过后,她终日困于梦魇。
梦到的东西杂乱,毫无章序。
就像无数片镜子的碎片。
她甚至尝试过药物治疗,可惜,效果甚微。
后来,她有时也会分不清梦与现实。
先是一场长达三周的夏日暴雨,再到后面诡异的游戏,一次次的死亡。梦里一遍又一遍地演绎这样的情节,但零碎得只剩片段。
可以当作预言,但许望言更倾向看作死亡通知。
视线落在店外,昏暗的雨雾,似乎黑暗中酝酿着未知的危险。
头发上滴落的水珠,顺着耳朵滑落,流过脖颈,凉意透心。
店外的雨声越下越急,雨落似线。
雨雾模糊中,一个男人进了店。
他的脸上有一道疤痕,斜跨了整张脸,显得凶神恶煞。身后拖着一把长斧子,贴着地面摩擦,声音刺耳。
斧子很锋利,唯独有一个小缺口,在刀锋处 ,被雨水洗刷得洁净。
“一碗阳春面,堂食。”
他的声音沙哑,像磨损久了的机械,运行起来扰人的噪音。
拖动着斧子,他就坐在许望言的邻桌,29号。
许望言能清晰地看到雨水从他的疤痕滑下,滴落成他桌下的一滩水。
潮湿的雨水透过暖黄的灯光,扑面袭来,寒意彻骨。
甚至带着一些腥气,让人作呕。
小店只是安静了一瞬,又恢复了热闹。
热闹才是这家小店的常态,来这的大多都是附近小区的居民,相熟多年,一碗面能唠上许久。
没有人在意这个突如其来的陌生人。
热腾腾的阳春面被端上了29号。
男人察觉到了许望言的目光,顺势看到了她桌上早已冷掉的阳春面,愣神片刻,有看到她湿漉漉的头发。
眼神有些缥缈,半晌才笨拙地开口:“丫头,吃我的吧,我的热和些。”
眼里竟然带着恳求的意味。
不明所以,许望言不敢轻举妄动,僵硬地,被迫地,接受了这份好意。
看着他粗粝的手,交换了两人的面。
他手上的雨水顺着滴入了阳春面
在男人的注视下,许望言夹起面,吃了起来。
味道竟然,有些苦涩。
无法言说,像包含了沉重的情绪。
待吃完面的那一刻,许望言的头栽在了桌面上,意识模糊,昏迷不醒。
脑袋沉重,如同灌铅,意识在不断下坠。
“游戏玩家:许望言
编号:4020
成功进入游戏地图一:屠夫与斧
任务:求生
地图模式:单人”
睁开眼,意识慢慢回拢,视线开始聚焦,许望言头靠着的是课桌,上课铃声刚刚打响。
小饭店的木桌,热闹的唠家常,潮湿的雨水,恍如隔世。
一切的讯息告诉她,游戏开始了,甚至比梦境提前了一周。
可能是蝴蝶效应造成的,也可能因为事在人为。
许望言思绪还在飘飞,浸泡在宁城无止境的大雨中,潮湿又粘稠,混沌不堪,像一台过劳的机器。
迟钝缓慢地搜查了原主的物品,许望言得出了她的名字
徐言
由于职业习惯,许望言搜查的仔细,慢慢地侧写出了徐言的性格形象。
原主叫徐言,目前在读高三,与她的名字相反,是个安静内敛的女生。
她有个就读初三的弟弟,徐言从大山来到城里读书,是家里的希望。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高三的压力让她有些喘不过气,但也不愿意与家里人倾诉。
许望言得到的信息很少,甚至不足以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徐言形象,只能得以窥见她压抑的一隅。
她的同桌呢。
很奇怪的是徐言没有同桌,她是班里唯一的单人单桌。
课上数学老师在侃侃而谈,许望言则打开了没有搜查过信息的老年机。
外表的蓝色都有些脱落,是用过很多年的样式。
最后一条消息,是发给了徐言的父亲。
“爸,我想吃阳春面了。”
等来的回复却是:
“好好读书,将来不愁吃”
一个担负着家庭的男人,又怎么会懂得这是女儿微不足道的求救信号。
极端的无助下会做些什么,许望言手指顿了顿。
亲情没有施以援手
还有友情
甚至爱情
可问题是,许望言现在是徐言,任务是求生,屠夫是谁。
脑袋里的思绪缠绕在了一起,打成一个结。
熬完了一天的课,结束了晚自习,许望言收拾了书包,准备跟着同班女生回寝室,去寝室找找有没有什么遗落的信息。
校园的夜风有些凉意,路灯有一盏没一盏地照着。冷白的光,落在三三两两的学生身上。
许望言不紧不慢地跟着前面的女生,又刻意保持着一定距离
她们的对话,零碎的散落在许望言耳边。
“从上个学期,李茴茴就休学了,她怎么了?”
“据说她是因为怀孕被退学,根本不是什么休学。”
声音变得微弱,许望言只听见“黑猫”,“死了”几个模糊的关键词,以及一些惊叹。
如此沉重的话题,沦为了别人的谈资。
在进入寝室时,许望言抬眼看到了夜晚暗淡的星星。
真相永远不是由当事人来阐述,而是被旁观者编造。
进入寝室,许望言就发现了古怪的气氛。
在她踏入之前 ,还是一片笑语。
在她进入后,空气立即凝滞了。
无形的屏障隔在她与其他女生之间。
凝滞的氛围让其他人没有交谈的欲望,转头去做自己的事情。
没有交流,寝室显得冷清。
许望言迈步向一个朴素的床位,碎花的床单,大红的枕头,独显出一种乡土气息。
只有床头放了一个塑料盒,收纳着一些书和杂物。
寝室是六人间,上下床,配有卫浴和阳台。
徐言住在下床。
她的上床没有人住,床木板上都落了层灰。
上床的姓名贴上写:
李茴茴
那个已经休学半年的女生
许望言心中一动,打开了徐言床头的盒子,盒子上压着的是书,里面装着的却是些信件,一根红色的头绳系着可爱的兔子,一些纽扣和几粒糖果。
正常中透露出奇怪。
出于直觉,许望言很快打开了信件,阅读起来。
寝室当下空无一人,仿佛都避开了她。
信件的字很漂亮,很飘逸,但由于搜查过徐言的笔记,许望言敢肯定这一定不是许望言的字迹。
信件整整十封,内容不是情窦初开,也不是少年雨季的诉说,而是自我袒露,沉重至极。
时间纬度横跨了半年
“徐言,我们真的很相似呢,都喜欢吃阳春面,都来自不幸。我甚至深陷池沼。你今晚看到的星星如何?”
“徐言,我有些痛苦,难以言说。”
“徐言,我害怕,害怕你相信了关于我的传言。”
“徐言,我真是一个糟糕透了的人。”
……
一句句徐言,像一次次叹息,渗入许望言的心脏。
最后一封信的末尾,是徐言的名字以及一个逗号,所有的情感都止步于了逗号。
当湿热东西砸在了信纸上,泅开了笔墨,许望言恍惚地摸上自己的脸颊,脸上泪痕未干。
这是她是泪水
是徐言的泪水
汹涌的泪水浸透了信纸,汹涌的情感在文字间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