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的日影偷偷沿着夜的阴寒爬上了寒露宫,辰时正,小天子云珏于正殿内有着宫人颜卿整肃衣冠,自己则衣来伸手,一副毫无半点儿烦忧的模样。
云珏为太子时,由绯罗宫迁居至专为太子新建的寒露宫,一众宫婢侍人皆知,绯罗宫乃是中宫,他自幼随母晋婉居于绯罗宫,乍一分离,难免思念亲母,可他却似乎对皇后晋婉甚少念想,一心只是苦读,又三日后,凌皇驾崩,云珏登基为帝。
时母后摄政,改元更朝,晋氏私心定立云珏的帝号——未。
我那时未曾亲眼得见云珏登临帝阙的场景,回眸九霄之下的万民之时,他眼中所见,心中所想的乃是俯瞰终生,又或是江山永年,我皆已不得而知。
未者,不加于身也,是也讽刺,云珏登基的第三日,父王归齐。
我入宫伴驾,随云珏居于寒露宫偏殿,据说这寒露宫由于凌皇死得太过于仓促,满宫舍人都没有什么准备,太子便一切从简,甚而连本应正位于紫宸殿为天子身的大礼也忘却了,一来二去,反倒将云珏耽误在了寒露宫,帝阙,自此迁南。
流言总纷纭说着云珏不过是个娘胎里弱症的傀儡小皇帝,活不过五年。
我七岁以“天子傅”之名义入宫,是因我曾代齐地掌政三年,比之手中尚且未握有一丝实权的小天子,更要能得臣工们的信服,教天下人缄口,即便是浑浑噩噩的天子云珏尚不曾觉察,可太后与我皆知晓,入宫,名为授业,实为嫁与云珏为妻,正中宫之权。
后位、人心、天下,父王的每一步棋,都走得极其谨慎且扎实。
未帝三年初春,我入宫十八日,暂居于寒露宫。
太后娘娘已于时为皇后居住的绯罗宫中,迁居摄政太后所居的紫宴宫,平日里政务繁忙,等闲抽不得空来见一见天子,更遑论是我一介外地来的齐女,异乡流落,既然无趣至极,左右要自己寻一些乐子来,这头一份,便想起我那素未谋面的“夫君”云珏。
寒露宫正殿距偏殿不过半盏茶的路径,我存着赏花游园的心思,一步三摇地走过来,却早已过了用午膳的时辰,林木萧疏,林间偶有黄鹂鸟啼鸣一二,和着昨夜雨打翠叶所余的水痕,一派孑然孤清的潇洒之感,教人一时心怀中冷彻。
一身常服的我,布衣荆裙,连钗也未插入发髻中,便匆匆而来,皎皎跟不上我的脚程,自请送我父王出宫去了,眼下尚未回程,我因不爱出门,故此宫中除却太后,连天子亦未曾有过照面,下面的人更不认得,一袭水黄色布衣打扮,只似寻常人家。
因而临近寒露宫外殿,也无人拦我一拦,说要向内通报一二,只当我是个过路的奴婢,心生好奇,一心想要一睹天颜的,毕竟,小天子比我更要深居简出,大半月来,竟从未踏出过寒露宫门一步,也不怪宫人们有此遐想,我也便顺着这些人的遐想点头为礼,算作奴婢与奴婢见面时的彼此招呼,敷衍过等闲人便罢。
应付了一干打趣我的宫人们,这才一人走至正殿窗边,以手洇湿了那层窗纸。
朦朦孤灯,昏黄如广寒宫中秋时的月,灯影下字迹阑珊,教人看不清晰,反照得案后胜雪的那张脸更为白皙,如纸如玉,如切亦如琢,那两点墨滴似的眸子深敛了光华,将至深之处的孤寂掩盖得有些七零八落的孑然,却兀自强撑着似的,我虽不擅医道,齐王宫里却有的是好大夫,一见这虚白如纸的面容,便知他必是病入膏肓,唯恐命不久矣了。
心中正自哀叹,倘若他于我嫁期之先便崩了,皇权又如何收拢入齐地,如此作想,便时刻只思量如何为他续命,不思量其他,未想思绪转沉时,殿中一道尖利至极的惊诧高喊,惊回了我的魂魄。
殿中一影绰浅绿衣衫的侍女高叫:“太后娘娘的寿辰便在三日之后,眼下陛下还未有贺礼,叫娘娘知晓了,怕要不肯罢休了,”话音未落尽,她又道:“陛下十日前便知晓娘娘此次寿诞必定要大操大办,想如何心怀怨怼,也不至至今拿不出一样贺礼来!”
天子抬眸时羽睫轻颤,似折翼之蝶雨中飞舞,却刻意地避着将欲来临的雷雨一般地,只抬眼一下,便不敢见人似的匆匆放下了眼皮,小心翼翼地答对道:“母后生辰,原不敢忘,只是我近日神思昏殆,以夜为日,日日昏睡着,半个时辰前方才醒转,铭钧姑姑若不信,问过太医院医正沈氏,便知这七日我之身子沉重,是连下榻都无法了。”
一朝天子,不自称“朕”,反而以下位者姿态,对奴婢称“我”!
那被唤铭钧的宫女瞧着约莫二十出头的年纪,年纪虽轻,话语却说得尖利狠重:“陛下等得起,娘娘可等不起,过一时上了火气,紫宴宫中数十条奴婢的性命便擎等着陪葬,咱们是贱命一条,赔给太后娘娘原本也是高攀不过了,可陛下......”说到此,那宫女的眼神刻意顿了顿,原本狠厉的眸光瞬时转成了一汪秋水,可怜兮兮地望着天子,求恳道:“人素言陛下尚未登位时便怜下悯奴的,您仁爱之名著世,见此血污惨象,竟忍心袖手冷眼么!”
这句话,便是在暗中指斥天子枉顾人命,要见死不救了。
云洛虞待要再听,那殿中一时盆碗倾斜,啷当铃咚之摔落声不绝于耳,她忙离窗子远了些,又听得小天子喘咳不止,定睛瞧,只见天子唇白如敷粉,以手握拳以袖掩口,正分外竭力地端庄着本应有的天子仪态,将礼数做足做全,力图于人前的体面。
可他于唇角话落的一缕血痕仍旧滴在了手心里,教眼尖的绿衣宫女捕捉了个正着,那宫女正要发作,一身着棠红色衣衫曲裾的宫女急忙转入内寝,云洛虞惊骇于她的脚步无声响,转目又见这婢女悄声立在那宫女身后三步远处,厉声质问她:“你是什么人,胆敢擅闯寒露宫禁,没有陛下的手谕,谁放你进来的!”
来的人,是两年前觐为东宫掌事的女婢——颜卿。
那绿衣待要支应,张口一句:“奉太后娘娘......”尚未说完,便遭颜卿打断。
“知道了你是紫宴宫中当差的,”颜卿立目了她一眼,这一道眼风如刀在前,既厉且利,云洛虞惊骇于颜卿的走路悄无声息之余,再度惊骇于这个太后娘娘口中年仅十一岁的女子,竟胆敢直撄绿衫女之锋,哪怕她托出的假词,乃是借太后晋婉之口!
云洛虞思量未毕,又见颜卿言道:“谁是你的主子,你给谁复命便罢,太后娘娘既是陛下生身之母,些许小事自然不会计较,你狐假虎威,以奴欺主的罪责看在太后的面上,今日暂且不究,陛下是宽宏大量,可这寒露宫中,却不是可由得你撒野之去处!”颜卿语至如此,话锋陡转阴寒,森森然笑道:“明儿个再有一次,管你是不是太后跟前的人呢,寒露宫中打死勿论,”跟着,重重丢下一句:“且记着,你再是太后娘娘看进眼里的人,陛下当前,也不过是个奴婢!”眼眸细掠,却冷锐如剑,令人一见之下,心胆俱寒。
打发走了绿衫女,颜卿转身忙为云珏抚背去了,我不待细瞧他们二人之间的“你侬我侬”,又知晓天子寝中自来便有一等女官人侍寝侍疾的规矩,便即转入紫宴去。
“血玉,果真在陛下枕边!”铭钧委身跪在太后跟前,双手呈上一方三十六棱并八面的血色美玉,玉无瑕,在清冷的春雨中闪烁着独有的白色光晕,令人颇觉诡异,可那太后只不过瞥了一眼,便放下玉,搁在她的梳妆匣前,冷声道:“谁在外面,出来!”
绿衣女才要褒扬晋婉的一番“料事如神论”,便如此被太后无情地打断了。
云洛虞悄声转出,脚步一顿,却并未当即入了内。
“洛虞公主!”太后晋婉几乎立时便辨出了人,很有一些太极功法地慈爱笑道:“哀家这宫中,除了你与颜丫头,再无人胆敢如此放肆,可颜卿走路无声,是哀家命她刻意习练的功法,免得惊扰了天子安眠。”
“陛下素日中睡不安稳么?”闻此言,洛虞才终于驻足,问道。
“他那是自幼便有的毛病,一丁点儿风吹草动地,便会夜里惊醒,请沈正看了多次也不见好,哀家无法,只得吩咐他宫中之人小心着避讳,尤在夜深时少些走动,”太后话至此时,一声语重心长般的叹随口而出,便道:“这孩子自小心重,哀家又政务繁忙,她父皇缠绵病榻已有些年头,自然照管不了他,倘若是没有个颜丫头这么用心的人,想必珏儿没有命等到登临九五这一日,”她说着,低眸轻轻笑了声:“自然......也更等不到洛虞公主——”这话,说得百转回肠似嗔还怨,隐含着微微的冷嘲道:“是我,我这个当娘的误了他——”
看着太后直欲下泪的通红眼眸,云洛虞直觉此地必定不宜久留,福了身须臾便道:“太后娘娘的慈心,陛下必当知晓,洛虞此来虽为好奇,本不欲成人之恶,故此娘娘不愿令洛虞知晓的一干事务,洛虞便一概不知、不听、不问。”
晋氏闻此,始向云洛虞抬了抬眼皮,发笑道:“公主真是个通透人物!”
洛虞福身,再拜道:“齐地清瑗长公主洛虞,拜别千岁。”
晋婉点了点头,放她孤身离去。
“娘娘......”铭钧一见云洛虞走远,即刻凑近晋婉耳边细语道:“这云洛虞,,,,,,此前探听天子之事,恐非我族类,不如尽早......”
“血玉的事她不知晓吧?”太后晋婉忙问道。
铭钧摇了摇头,笃定道:“不知,方才洛虞公主偷听偷看寒露宫正殿中的事,奴婢盗玉之时以袖掩窗,她想必探知不到,故才来娘娘宫中求窥一二,可事有万一,不如尽早斩草除根......”
“不急——”晋婉凝望着洛虞离去的背影,却缓缓笑了笑:“她父王于咱们尚且还有些用处,这个时候便处置了他的女儿,唯恐齐王不肯衷心为我做事,所幸她与咱们目的相同,都不想要小皇帝手握皇权,如此,倒不是未有与齐域行商的余地。”
“娘娘这是要?”
“将计就计,哀家与齐王,要做个交易!”
云珏为太子时,由绯罗宫迁居至专为太子新建的寒露宫,一众宫婢侍人皆知,绯罗宫乃是中宫,他自幼随母晋婉居于绯罗宫,乍一分离,难免思念亲母,可他却似乎对皇后晋婉甚少念想,一心只是苦读,又三日后,凌皇驾崩,云珏登基为帝。
时母后摄政,改元更朝,晋氏私心定立云珏的帝号——未。
我那时未曾亲眼得见云珏登临帝阙的场景,回眸九霄之下的万民之时,他眼中所见,心中所想的乃是俯瞰终生,又或是江山永年,我皆已不得而知。
未者,不加于身也,是也讽刺,云珏登基的第三日,父王归齐。
我入宫伴驾,随云珏居于寒露宫偏殿,据说这寒露宫由于凌皇死得太过于仓促,满宫舍人都没有什么准备,太子便一切从简,甚而连本应正位于紫宸殿为天子身的大礼也忘却了,一来二去,反倒将云珏耽误在了寒露宫,帝阙,自此迁南。
流言总纷纭说着云珏不过是个娘胎里弱症的傀儡小皇帝,活不过五年。
我七岁以“天子傅”之名义入宫,是因我曾代齐地掌政三年,比之手中尚且未握有一丝实权的小天子,更要能得臣工们的信服,教天下人缄口,即便是浑浑噩噩的天子云珏尚不曾觉察,可太后与我皆知晓,入宫,名为授业,实为嫁与云珏为妻,正中宫之权。
后位、人心、天下,父王的每一步棋,都走得极其谨慎且扎实。
未帝三年初春,我入宫十八日,暂居于寒露宫。
太后娘娘已于时为皇后居住的绯罗宫中,迁居摄政太后所居的紫宴宫,平日里政务繁忙,等闲抽不得空来见一见天子,更遑论是我一介外地来的齐女,异乡流落,既然无趣至极,左右要自己寻一些乐子来,这头一份,便想起我那素未谋面的“夫君”云珏。
寒露宫正殿距偏殿不过半盏茶的路径,我存着赏花游园的心思,一步三摇地走过来,却早已过了用午膳的时辰,林木萧疏,林间偶有黄鹂鸟啼鸣一二,和着昨夜雨打翠叶所余的水痕,一派孑然孤清的潇洒之感,教人一时心怀中冷彻。
一身常服的我,布衣荆裙,连钗也未插入发髻中,便匆匆而来,皎皎跟不上我的脚程,自请送我父王出宫去了,眼下尚未回程,我因不爱出门,故此宫中除却太后,连天子亦未曾有过照面,下面的人更不认得,一袭水黄色布衣打扮,只似寻常人家。
因而临近寒露宫外殿,也无人拦我一拦,说要向内通报一二,只当我是个过路的奴婢,心生好奇,一心想要一睹天颜的,毕竟,小天子比我更要深居简出,大半月来,竟从未踏出过寒露宫门一步,也不怪宫人们有此遐想,我也便顺着这些人的遐想点头为礼,算作奴婢与奴婢见面时的彼此招呼,敷衍过等闲人便罢。
应付了一干打趣我的宫人们,这才一人走至正殿窗边,以手洇湿了那层窗纸。
朦朦孤灯,昏黄如广寒宫中秋时的月,灯影下字迹阑珊,教人看不清晰,反照得案后胜雪的那张脸更为白皙,如纸如玉,如切亦如琢,那两点墨滴似的眸子深敛了光华,将至深之处的孤寂掩盖得有些七零八落的孑然,却兀自强撑着似的,我虽不擅医道,齐王宫里却有的是好大夫,一见这虚白如纸的面容,便知他必是病入膏肓,唯恐命不久矣了。
心中正自哀叹,倘若他于我嫁期之先便崩了,皇权又如何收拢入齐地,如此作想,便时刻只思量如何为他续命,不思量其他,未想思绪转沉时,殿中一道尖利至极的惊诧高喊,惊回了我的魂魄。
殿中一影绰浅绿衣衫的侍女高叫:“太后娘娘的寿辰便在三日之后,眼下陛下还未有贺礼,叫娘娘知晓了,怕要不肯罢休了,”话音未落尽,她又道:“陛下十日前便知晓娘娘此次寿诞必定要大操大办,想如何心怀怨怼,也不至至今拿不出一样贺礼来!”
天子抬眸时羽睫轻颤,似折翼之蝶雨中飞舞,却刻意地避着将欲来临的雷雨一般地,只抬眼一下,便不敢见人似的匆匆放下了眼皮,小心翼翼地答对道:“母后生辰,原不敢忘,只是我近日神思昏殆,以夜为日,日日昏睡着,半个时辰前方才醒转,铭钧姑姑若不信,问过太医院医正沈氏,便知这七日我之身子沉重,是连下榻都无法了。”
一朝天子,不自称“朕”,反而以下位者姿态,对奴婢称“我”!
那被唤铭钧的宫女瞧着约莫二十出头的年纪,年纪虽轻,话语却说得尖利狠重:“陛下等得起,娘娘可等不起,过一时上了火气,紫宴宫中数十条奴婢的性命便擎等着陪葬,咱们是贱命一条,赔给太后娘娘原本也是高攀不过了,可陛下......”说到此,那宫女的眼神刻意顿了顿,原本狠厉的眸光瞬时转成了一汪秋水,可怜兮兮地望着天子,求恳道:“人素言陛下尚未登位时便怜下悯奴的,您仁爱之名著世,见此血污惨象,竟忍心袖手冷眼么!”
这句话,便是在暗中指斥天子枉顾人命,要见死不救了。
云洛虞待要再听,那殿中一时盆碗倾斜,啷当铃咚之摔落声不绝于耳,她忙离窗子远了些,又听得小天子喘咳不止,定睛瞧,只见天子唇白如敷粉,以手握拳以袖掩口,正分外竭力地端庄着本应有的天子仪态,将礼数做足做全,力图于人前的体面。
可他于唇角话落的一缕血痕仍旧滴在了手心里,教眼尖的绿衣宫女捕捉了个正着,那宫女正要发作,一身着棠红色衣衫曲裾的宫女急忙转入内寝,云洛虞惊骇于她的脚步无声响,转目又见这婢女悄声立在那宫女身后三步远处,厉声质问她:“你是什么人,胆敢擅闯寒露宫禁,没有陛下的手谕,谁放你进来的!”
来的人,是两年前觐为东宫掌事的女婢——颜卿。
那绿衣待要支应,张口一句:“奉太后娘娘......”尚未说完,便遭颜卿打断。
“知道了你是紫宴宫中当差的,”颜卿立目了她一眼,这一道眼风如刀在前,既厉且利,云洛虞惊骇于颜卿的走路悄无声息之余,再度惊骇于这个太后娘娘口中年仅十一岁的女子,竟胆敢直撄绿衫女之锋,哪怕她托出的假词,乃是借太后晋婉之口!
云洛虞思量未毕,又见颜卿言道:“谁是你的主子,你给谁复命便罢,太后娘娘既是陛下生身之母,些许小事自然不会计较,你狐假虎威,以奴欺主的罪责看在太后的面上,今日暂且不究,陛下是宽宏大量,可这寒露宫中,却不是可由得你撒野之去处!”颜卿语至如此,话锋陡转阴寒,森森然笑道:“明儿个再有一次,管你是不是太后跟前的人呢,寒露宫中打死勿论,”跟着,重重丢下一句:“且记着,你再是太后娘娘看进眼里的人,陛下当前,也不过是个奴婢!”眼眸细掠,却冷锐如剑,令人一见之下,心胆俱寒。
打发走了绿衫女,颜卿转身忙为云珏抚背去了,我不待细瞧他们二人之间的“你侬我侬”,又知晓天子寝中自来便有一等女官人侍寝侍疾的规矩,便即转入紫宴去。
“血玉,果真在陛下枕边!”铭钧委身跪在太后跟前,双手呈上一方三十六棱并八面的血色美玉,玉无瑕,在清冷的春雨中闪烁着独有的白色光晕,令人颇觉诡异,可那太后只不过瞥了一眼,便放下玉,搁在她的梳妆匣前,冷声道:“谁在外面,出来!”
绿衣女才要褒扬晋婉的一番“料事如神论”,便如此被太后无情地打断了。
云洛虞悄声转出,脚步一顿,却并未当即入了内。
“洛虞公主!”太后晋婉几乎立时便辨出了人,很有一些太极功法地慈爱笑道:“哀家这宫中,除了你与颜丫头,再无人胆敢如此放肆,可颜卿走路无声,是哀家命她刻意习练的功法,免得惊扰了天子安眠。”
“陛下素日中睡不安稳么?”闻此言,洛虞才终于驻足,问道。
“他那是自幼便有的毛病,一丁点儿风吹草动地,便会夜里惊醒,请沈正看了多次也不见好,哀家无法,只得吩咐他宫中之人小心着避讳,尤在夜深时少些走动,”太后话至此时,一声语重心长般的叹随口而出,便道:“这孩子自小心重,哀家又政务繁忙,她父皇缠绵病榻已有些年头,自然照管不了他,倘若是没有个颜丫头这么用心的人,想必珏儿没有命等到登临九五这一日,”她说着,低眸轻轻笑了声:“自然......也更等不到洛虞公主——”这话,说得百转回肠似嗔还怨,隐含着微微的冷嘲道:“是我,我这个当娘的误了他——”
看着太后直欲下泪的通红眼眸,云洛虞直觉此地必定不宜久留,福了身须臾便道:“太后娘娘的慈心,陛下必当知晓,洛虞此来虽为好奇,本不欲成人之恶,故此娘娘不愿令洛虞知晓的一干事务,洛虞便一概不知、不听、不问。”
晋氏闻此,始向云洛虞抬了抬眼皮,发笑道:“公主真是个通透人物!”
洛虞福身,再拜道:“齐地清瑗长公主洛虞,拜别千岁。”
晋婉点了点头,放她孤身离去。
“娘娘......”铭钧一见云洛虞走远,即刻凑近晋婉耳边细语道:“这云洛虞,,,,,,此前探听天子之事,恐非我族类,不如尽早......”
“血玉的事她不知晓吧?”太后晋婉忙问道。
铭钧摇了摇头,笃定道:“不知,方才洛虞公主偷听偷看寒露宫正殿中的事,奴婢盗玉之时以袖掩窗,她想必探知不到,故才来娘娘宫中求窥一二,可事有万一,不如尽早斩草除根......”
“不急——”晋婉凝望着洛虞离去的背影,却缓缓笑了笑:“她父王于咱们尚且还有些用处,这个时候便处置了他的女儿,唯恐齐王不肯衷心为我做事,所幸她与咱们目的相同,都不想要小皇帝手握皇权,如此,倒不是未有与齐域行商的余地。”
“娘娘这是要?”
“将计就计,哀家与齐王,要做个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