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班是大班教学,一共有五十六人,小小的教室挤得满满当当,连放书的地儿都没有,只得放在桌面上垒起来。

    此刻众人打量着讲台上的新同学。

    他们昨天就知道会插进一位新同学,陶老师让人安排了一张桌子,位置还是第三排靠窗。

    这可是个好座位,视野好,冬暖又夏‘凉’,至少夏天能吹风散热。

    五六十个人挤在一起,教室里就像一个蒸笼,人快熟透了。

    成绩好的那几个争得挺厉害。

    这样明晃晃的特殊对待,他们都快以为新同学是陶老师的亲戚。

    今日一见,除了长得漂亮点,没看出什么特别,难道真是陶老师的亲戚?

    众人猜测,低声议论。

    班里仅有的五位女同学,很欢迎新同学,他们班女生太少了,课余时间都找不到人玩。

    陶明亮咳了两声,示意学生们安静下来,“好了,楚璇,你和孙静一起坐。”

    靠窗第三排长相清秀的女孩朝楚璇挥了挥手,眼神亮晶晶的。

    上次月考她的成绩是班级第二,幸运抢到了这个位置,还以为要和那些臭烘烘的男生一起坐,没想到中途换人了。

    新同学一看就是香香的,她的鼻子有救了。

    楚璇对着陶明亮礼貌地点了点头,拎着书包走下讲台。

    物理王老师看了看手表,“好了,题我也讲得差不多了,还剩一分钟,提前下课。”

    “哦哦……”

    欢呼声响彻教室。

    陶明亮厉声警告班里泼皮猴子,“小声点,不许打扰别的班级。”

    众人噤了声,拿起饭盒就往外冲,冲散了对新同学的好奇。

    毕竟新同学又不会跑,什么时候认识都行,但食堂去迟了,要排很久的队。

    学生们最烦的就是排队,冬天还好,夏天简直要人命。

    物理王老师看着一哄而散的学生,不禁摇头笑道:“这群小子。”

    陶明亮打趣道:“相处两年了,你还不知道啊?”

    两人并肩而走,离开教室。

    孙静关上书,从桌洞里掏起饭盒,“楚璇,我叫孙静,我们一起去食堂吧?”

    前排的两位小姑娘转过身,热情地招呼,“对啊,一起去。”

    “哎,对了,我叫孟惠美。”

    “……”

    一顿午饭下来,楚璇与班里的女同学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是那种上厕所也会被拉着一起的程度。

    回到教室,里面的气氛轻松,没有高三时期的高压紧绷。

    有的在对弈下棋,有的在打瞌睡,有的在小声讨论题。

    “哎!孙静,快来。”

    楚璇一行人齐齐转头,循声望去。

    一位戴眼镜的男生对孙静招了招手。

    孙静边走边在楚璇耳边介绍,“这是我们班数学课代表,罗信瑞,数学挺好的。”

    嗯,罗信瑞属于偏科中的战斗机,除了数学,他哪科都偏。

    就是因为偏科原因,罗信瑞知道自己正常通过高考读大学的希望渺茫,所以他寄希望于竞赛。

    参加竞赛拿到好名次,就有参加大学的自主招生资格,有很大可能会被大学降分录取,或是特招。

    去年他报名参加竞赛,可惜初试当天生病,错过机会。

    今年他一定要拿到资格。

    罗信瑞眸光微深,暗自在心底为自己打气。

    他推了推眼镜,把竞赛试卷递给孙静,“你看看十七题,你有思路没?”

    首都一中虽给竞赛拨了资金,但还没形成一个完整体系,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只有周末两天会有老师带一下课,其余都靠自己努力。

    毕竟通过竞赛得到大学名额的人少之又少,不可能把所有的资源倾斜过来。

    这套试卷是罗信瑞好不容易收集来的,十七题憋了一个上午,没有找到解题思路。

    孙静今年也报名了竞赛,攒攒经验,和罗信瑞是队友。

    一行人走到罗信瑞面前,孙静接过试卷,“我看看哈。”

    楚璇站在一旁也瞄了一眼,思索了十几秒,脑海就给出了最优思路和答案。

    不过看两人在思考,她没出声打扰,坐到旁边空着的座位上。

    数学最重要的是灵感,就看如何抓住这灵感。

    其他人凑过来看了一眼,挑了挑眉,她们可不懂这数英结合,纷纷散开了,回座位上休息。

    孙静皱着眉头,这题很有意思啊!

    之后,沉默是大中午的康桥。

    十分钟过去了,孙静和罗信瑞草稿纸写满了一篇,仍旧没有头绪。

    孙静揉了揉眉心,放弃挣扎,“我没思路,要不,这道题等放学后去问陶老师?”

    罗信瑞一脸灰色,他做了这么多题,越做越觉得自己不适合数学,还不如回老家种地。

    从自信到破灭只需要一道题。

    楚璇看着垂头丧气的两人,轻咳了两声,小声说:“孙静,你们要不听听我的想法?”

    “你会?”

    孙静和罗信瑞齐齐抬头看着楚璇,两双大眼睛漆黑又明亮,闪烁着炙热的光芒,就像是大狗看见了肉包子。

    楚璇抛开脑袋奇奇怪怪的想法,拿过孙静手里的草稿纸和笔,在上面写下了自己的解题思路。

    “根据柯西-施瓦茨不等式定理……”

    孙静和罗信瑞听完楚璇的思路,拨开了这道题神秘的面纱。

    罗信瑞拍了拍脑门,“我怎么忘了!”

    楚璇勾了勾唇角,“好了,我的思路就是这样。”

    罗信瑞和孙静得到提点,很快就把答案算出来了。

    “这道题还有其他方法,你们可以再想想。”楚璇讲完觉得口渴,准备回座位喝点水。

    孙静眼尖,察觉到楚璇的意图,刚起身就把她按了回去。

    “大佬,坐着,我去给你拿水杯。”

    孙静小跑着拿回楚璇的水杯,还特意打开瓶盖,要不是楚璇先一步抢走,水杯,她还想给她喂水呢。

    楚璇受宠若惊地喝完水,就听到孙静继续夸,化身为夸夸机。

    听到夸奖,楚璇有点不好意思,摆摆手,谦虚地回道:“一般一般啦!”

    话虽如此,她的嘴角却止不住的上扬。

    罗信瑞嘴角抽抽,“楚同学,你以前在哪个学校哪个班读书?怎么没听说过你。”

    不应该啊!这样的大佬应该很有名。

    一中高一到高三数学有名的,他了如指掌。

    楚璇还没回答,孙静抢先回应,“说你是书呆子,你还不信,连我们楚姐都不认识。”

    楚璇:?楚姐???原主什么时候有这个外号了?

    罗信瑞还真挺感兴趣,“愿闻其详。”

    “我们楚姐就是一中的,是高三文科生。”

    其他的孙静不是很了解,她只是道听途说过校草的爱恨情仇。

    罗信瑞惊讶地看着楚璇,“文科生?”

    楚璇点头,摊了摊手,无奈地说:“对,我是今年高三预考的文科生,只是很可惜,我落榜了。”

    孙静顺手拿桌上了卷起来,八卦的多问一句,“那我采访一下楚姐,您为什么要转理科?”

    楚璇扑哧一声,“孙静,你正常点。”

    “落榜了,所以就来学理了。”

    孙静瞪大了双眼,“就这么简单?”

    “就是简单。”

    这理由太豪横了,难怪陶老师对楚璇另眼相待,恐怕不止数学好吧?理综应该也不差。

    孙静对着楚璇竖起大拇指,“还得是楚姐。”看到楚璇似笑非笑的眼神,她立马改口:“不是,还得是楚璇,你牛啊!”

    “楚璇,要不要加入我们数竞大家庭?”旁敲侧击了半天,孙静终于说出了她的目的。

    陶老师很忙,不仅是她们班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同时还带着另外两个班的数学课,所以她和罗信瑞只有做不下去的题才会去请教。

    现在多了个楚璇,只要把她拐到竞赛组,有的是多的时间请教。

    楚璇怔了怔,她还真没想过,之前就只想着转理科,参加高考。

    如今已经成功一半,高中知识她都学完了,高四这一年她完全可以躺平,就等着预考高考的到来。

    但这并不是她想要的。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永远不能停下。

    楚璇对上孙静期待的眼神,不做思考,便答应下来。

    火辣辣的阳光把窗外的树叶晒得蜷缩起来,幸好窗帘隔绝了这一切。

    下午第一节课。

    楚璇坐得端端正正,等待老师上课。

    孙静见楚璇桌上摆着化学书,她拍了拍头,忘记告诉楚璇课表了。

    她戳了戳楚璇的手臂,“楚璇,这节课是政治课,你带书了没?没带的话,我们俩看一本。”

    楚璇转过头看向她,惊讶地说:“政治?”

    孙静看楚璇的模样就知道她没带书,把自己的书推到了中央,“对啊!”

    学理怎么也要学政治?政治不是文科科目吗?

    之前楚璇只顾着转理科,忘记提前了解这年代的理科,后悔是不可能的。

    她心中嘁嘁,忙活了这么久,到头来还是没有摆脱。

    政治老师也是老熟人,就是学文时的老师。

    政治老师看了一眼,楚璇转科这事儿,在老师之间已经传开了。

    不管怎么样,她都逃不过自己的五指山。

    “好了,今天我们来讲最后一单元,人生观价值观。”

    楚璇恍恍惚惚,直到老师开始讲课,收敛了心神,认真听课,拿出新的本子记笔记。

    不管怎样,硬着头皮也要学下去,政治是高考必考科目,文理都逃不过。

    放学铃响,孙静就迫不及待拉着楚璇去陶明亮那儿报名,生怕她改变主意。

    陶明亮看到两人,招了招手,“楚璇,你来得正好,我问你件事。”

    “下周是市里举办的数学竞赛,要不要参加?”他拿出报名表。

    楚璇和孙静对视一眼,眼里闪过欣喜,“老师,我们就是来报名的。”

    填完报名表,楚璇和孙静就离开了,陶明亮看着她们的背影,心中有种莫名的预感,这届数学竞赛她们能拿到好名次,一中能扬眉吐气一回。

章节目录

学霸在八十年代的逆袭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甜小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甜小玖并收藏学霸在八十年代的逆袭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