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令夕隐居的第三年,在后山见到了一个人。
她自从逃开赵迁的追杀后便在此隐居,这里地处极北,属于北燕的地界,赵迁的手再长也伸不到这里来,于是她便安心住在山里。
这里的山冬季一直都覆着积雪,平日里山间连个动物都少见,更何况一个大活人,因此元令夕乍一见到有人站在雪地里,还以为是赵迁终于找到了她的所在,下意识便拔剑出鞘。
那人一身单薄白衣,背对着她站在松林里,瞧着便不是附近的村民。他似乎是在低头看着什么,元令夕运上轻功,放轻了脚步靠近他。
然而元令夕离他几尺的时候,那人却突然转过身来。
元令夕一惊,手中剑下意识向那人刺去。
她这一剑是从一年多的逃亡生涯中千锤百炼出来,直直刺向心口,看似简单却避无可避,她用这一剑杀过许多刺客,可却在眼前这人身上失了手。
白衣男子仅用两指便止住了她的剑锋。
武器受人所制,元令夕只得放弃直接杀了他的念头,刚想开口问他,却被他先一步打断。
男子两指虚虚夹着她的剑,向身后低头看去,开口道:“呀,兔子跑掉了。”
元令夕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果不其然,雪间一个小巧灵活的影子几下便跑远了。
然而元令夕无暇他顾,对面前男子沉声道:“你是什么人,来此所为何事!”
男子手中仍然夹着她的剑,元令夕也不肯放手,两人就这么僵持在雪地中。
男子看了看她,开口嗓音平和:“在下明慎,来这里是要同姑娘了结一桩因果。”
元令夕想了半天也不记得她曾经结识过一个叫明慎之人,于是又问他:“我不记得与你有过什么交集。”
“你是赵迁的人?”她又问。
明慎摇摇头,他放下与元令夕僵持着的手,向前一步,抬起一指点在她的眉心。
明慎动作快的元令夕根本没反应过来,被那一指点在眉心,她一时竟站在原地动弹不得,只能任他所为。
银白的神力自明慎指尖涌向元令夕脑中,她看到了四年前的自己。
那个雨夜,她毁了一处神殿。
是明慎的神殿。
她还痛斥了一位神明。
是明慎。
“元姑娘,如今你可知道一桩因果究竟为何?”明慎收回神力,问道。
元令夕一时没反应过来,她从来就不信神佛,却没想到曾经在神殿的一顿发泄却真的字字句句落在神的耳中。
面前的白衣男子,的确是货真价实的神,这是方才随着神力灌注让她明白的一件事。
不是曾经她在宫中见过的那些巧言令色的骗子道士,而是真正从天上而来的神。
“我毁你神殿,你来杀我?”元令夕问。
“不是。”
“你想…让我给你修好神殿?”元令夕不确定道。
“不是。”
“那你想让我干什么?”
明慎道:“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何为神?”
“你当年说我不配为神,我思来想去几日未曾得到答案,天道责我,于是我来问你,请你告诉我何为神,了结这桩因果。”
明慎站在她身前,山风扬起他的衣袂与发丝,白衣翩然,乌发翻飞,确实不似常人。
元令夕看着明慎,这三年来她很少想起曾经的事,有意把自己当成是一直生活在这的一个寻常百姓,可明慎的忽然出现让她难免想起那个伴着泪与癫狂的雨夜,也让她想起,当年她父皇举国之力求仙问道,为的也不过是成为明慎这样,不老不死的仙神。
如今这样的神就站在她面前,可她心中却没有半点敬畏。
从前她不信神,所以国破家亡流亡千里也无所谓,可如今却告诉她,世上是有神的,神听到了她的诘问,可神没有庇佑她的国家。
“为什么?”元令夕低声道。
“什么?”
元令夕看着明慎,问他:“既然世上当真有神,当年梁帝那般虔诚,为何神明从来无所应答,既然没有应答,如今又为何在意元令夕区区一介凡人的诘问?”
明慎对着她的目光,不闪不避,开口仍然是那副毫无波澜的口吻:“梁帝是君王,他要做的只有守护自己的子民,他无仙缘,所以神不会回应他,也不会助他得道成仙。”
“而你的诘问,触及我之道心,亦是天道之诘问,我需要一个答案。”
元令夕听他说完,忽然笑了,可笑着笑着眼角却落下泪来。
梁帝举国之力奉养神明,无论是何方道士,只要能助他成仙便可以留在宫中,他甚至在宫中筑起百尺高台,就是为了离那苍天更近一点,离成仙成神更进一步,可一切皆是徒劳。
元令夕知道梁帝所为非君王之道,可就是替这位疯了一般求仙问道的皇帝觉得悲哀。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甚至不如一个女子的一场发泄。
神意如此,天命如此,那人汲汲营营一生又所谓何求?
她转头就走,只留给明慎一句话:“我连人都做不明白,如何能解神之惑。”
明慎看着女子离去的背影,轻叹:“你不是不明白,而是不想说罢了。”
“无妨,时日长久,我总能等到答案。”
元令夕第二日出门时,发现自家小木屋旁边多了一幢二层小楼。
小楼一夜拔地而起,就算是山间的笋都没有长的那么快的,既然非人力所为,那便只有仙神了。
果不其然在二楼窗前看见了一个白衣人影。
元令夕不愿意追问明慎什么,也懒得管他在自家旁边扎根这件事,只要不是追杀她的追兵就一切都无所谓。
明慎在窗前与元令夕对视一眼,而后却见元令夕扭过头去拿上弓箭便离开了,一点过问他要做什么的意思都没有。
明慎转回头去,双指微屈,在桌上敲了敲。
银白的神力自他之间涌出,在桌上幻化出一盘残局,而不知何时他的对面坐了一位青衫青年。
仔细看去,青年不似真人,周身萦绕着一股若有似无的烟雾。
神之力通天彻地,纵是两人身在两地也能共处一室,下一盘棋。
青年将手往桌上懒洋洋一撑,另一只手却十分迅速地在棋盘上落一黑子,待明慎看着棋盘陷入沉思才开口:“明慎啊,你这是准备在这里等到那个小姑娘开口为止?”
明慎斟酌良久也未曾落下那一子,便先答了老友的问题:“对,左右人之一生百年,在上清也不过百日,我等得起。”
那青衫青年听了这话,却噗嗤一声笑出来,他催着明慎落下一子,然后迅速再用另一子堵住明慎的后路,还不忘笑话明慎一句“臭棋篓子”。
青年手指轻点棋盘,对他道:“你真不愧是天生地养的真神,是一点人间的道理都不懂。”
明慎拱手,诚实道:“我的确不懂,还请少微真人解惑。”
被称作少微的青衫仙人便道:“凡人之所以是凡人,不是因为他们活在凡尘之中,而是因为他们有喜怒哀乐爱恨嗔痴,而你们这些真神没有。”
他说到这里,轻叹一句:“人总以为要修道成仙便要像你们真神一般放下所有杂念,殊不知仙缘天定,根本不用放下,可笑我……”
他状若梦呓的一句话显然没准备让明慎回答,他紧接着便转回话题:“明慎,你知道人有八苦,可你不知道这八苦在人的身上究竟如何表现,就像这个小姑娘,你只靠等是等不到她的答案的。”
“她憎恨神,所以不告诉你答案,就算你等一百年,等到她入轮回,喝孟婆汤,她都不会告诉你答案,人是不会对自己恨的人有问必答的。”少微笑笑。
“那我应该如何?”明慎干脆先放下手中棋子,专心解决眼下最重要的事。
“人是看感情的,解开她的心结,让她不再恨你,到时候你自然会得到答案。”少微道。
他一挥手收了棋盘,同明慎告别:“你好好琢磨琢磨怎么办吧,这盘棋我等你回来再下。”
“顺便,从人间买几本棋谱看看吧,你下的这都什么。”少微长袖一挥,虚影消失,只剩一局残棋。
明慎:……
元令夕这次运气不错,猎到了几只猎物,等她拎着东西回家的时候,在门口碰见了明慎。
“你在这干什么?”元令夕问。
倒不是她想通了什么,而是青年就这么杵在她家门口,她连家门也进不去,若是寻常人还能拔剑,可偏这是个货真价实的神,元令夕无可奈何。
“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明慎斟酌半天,问道。
元令夕:?
“你吃错什么药了,堂堂一个神过来帮我这个骂过你的凡人的忙?”元令夕不解。
“我需要你的一个答案,所以我需要让你不在对我抱有偏见。”明慎坦诚道。
他顿了顿,又续了一句:“你曾说的那些话不算骂我,只是正好触及我行之道,所以我才要问个明白,别无他意。”
元令夕闻言轻笑一声,开口道:“什么忙都帮?”
“什么忙都帮。”明慎道。
元令夕便抬手将两只绑在一起的野山鸡扔给明慎,随口道:“那帮我把它处理了吧。”
明慎抬手握住绳子,认真道:“好。”
元令夕本也没想让他帮自己干什么,不过是寻个由头想打发走这位不速之邻,却没料到明慎当真认真去处理了她打回来那两只山鸡。
等到炒鸡变成了菜端到自己桌上的时候元令夕仍在疑惑。
“你不是天上的神吗,如何还会做饭?”元令夕在明慎端上来第四道菜时忍不住问他。
明慎将菜在桌上放好,这才在她对面站定,道:“我又一位好友,他是凡人飞升,从前便做得一手好菜,飞升之后仍以此为乐,我耳濡目染由此知道。”
明慎见她未曾说什么,便又道:“我可以坐在这里吗?”
元令夕自从逃亡之日起就未曾吃过这么丰盛的菜,心中对他的气也消了七七八八。
亦或者说她其实很清楚自己只是在迁怒,以及为自己的父皇悲哀。
可终究人之常情,她不是神,做不到包容万象。
她沉默半晌,开口道:“你坐吧。”
明慎拂衣在他对面落座,奈何元令夕寻常习惯了一个人住,另一个凳子打的很是粗制滥造,明慎坐下时她听见很清楚的一声“吱嘎”,而后那个粗制滥造的凳子便就这么四分五裂,成了一堆碎木头。
幸而明慎反应够快,抬手便以神力凝成一个凳子的模样,这才免了颜面随这个凳子一起四分五裂。
目睹一切的元令夕:……
“对不住,这凳子是我随手做的……”到底有些不好意思,元令夕还是开口解释道。
明慎挥手一拂,一堆木块便被他放在了门边。
“无妨。”明慎道:“等会我给你重新打一个吧。”
元令夕本身早就不将就这些了,于是下意识拒绝道:“不必。”
“就当我赔偿你的,到底是因为我才让这个凳子坏了。”明慎温和开口。
“你先吃饭吧,尝尝味道如何,我从前只是见好友动手,自己这还是第一次下厨。”明慎又道。
元令夕这才应下,在明慎注视下吃了他做的一桌饭菜。
平心而论,明慎手艺不错,亦或许是她吃了三年自己糟糕的手艺,现在竟觉得比她曾经在皇宫吃过的还要好些。
待她用完饭,明慎这才道:“如何?”
元令夕点点头。
明慎又问:“那你是否还对我有怨恨?”
元令夕不答。
明慎便无奈地笑了笑,离开之前顺便将门口木头拂袖带走。
第二日,元令夕收到了明慎送来的一套新桌椅,边角打磨精致圆滑,比她做的还带着木刺的四分五裂的凳子强上许多。
明慎送来的时候还是问了一句:“那你消气了吗,是否愿意告诉我答案?”
元令夕仍回以沉默。
第三日,明慎帮元令夕修好了屋顶上漏风的地方,依旧问了那个问题,得到的答案仍然是沉默。
第四日、第五日……
第三个月、第五个月……
明慎坚持了一年,一年时间里他每日都在帮元令夕做一些琐事,有时候是做饭,有时候是修家具,有时候是帮她打猎。
两个人的关系逐渐拉近,每日明慎都会问那句话,可元令夕始终以沉默应答。
直到有一日,元令夕记得那是明慎来的第四百二十一天。
那天新朝的追兵终于找到了她。
这四年以来,新朝从来没有放弃找她,传国玉玺到底是皇帝的象征,赵迁找不到始终不会放弃,只要一日找不到,他就一日不能安寝。
神明的神识遍布此地,在大军来之前便一经发现,那时候元令夕正在收拾她前两天打回来的狐狸,准备给自己做个帽子。
明慎在一边洗菜,他在自己的竹楼下种了些青菜,平时因为常用神力照拂的缘故,竟也在极寒的天里长了出来。
“追兵来了,可要我帮忙?”明慎道。
元令夕问:“还有多久?”
“不出半个时辰。”
元令夕点点头,推着他进了屋内。
元令夕让他在屋里坐下,而后将手中缝了一半的帽子塞进他怀里,又从一边的墙上抽出长剑擦拭。
“这是我一个人的事,说到底也是我们人间的事,与你无关,你不要掺合进来。”
她在这一年间也知道,神不能随意插手人间之事,就像他再想要得到答案,仍然是在这里每日一问她。
她将长剑擦拭干净,而后准备提剑出门。
元令夕没有明慎那样的灵力,可她好像也已经听到了马蹄踏在地上的声音。
是骑兵,赵迁不会让她活着离开这里,也对传国玉玺势在必得,自然不会派一些寻常士兵过来。
元令夕出门前忽然回头看向明慎。
元令夕让他坐在桌边,他便老老实实地坐在那里,手中还拿着她做到一半的那顶帽子。
元令夕心头忽然涌上一股酸涩之感,一年的时间于人已经很长,可不过是他漫长神生中的短短一瞬,他好像还是初见那日的样子,可自己的心意却早已改变。
神永远都是神,他俯视凡人,也永远不可能为任何一个人驻足。
那个明慎想要的答案,她从一开始的憎恶他不愿说,变成了另一种难以言明的感情,她知道明慎只是为了那个答案所以留在这里,所以她后来不敢说了。
明慎目光一如往昔,平静而温和地望着她。
元令夕却知道,他们中间隔着的是神与人的天堑,也是她未曾参与的数万年的光阴。
元令夕眼眶忽然有些酸涩,她忍不住开口:“明慎。”
“怎么了?”明慎问她。
“明慎,今天再问一遍那个问题吧。”元令夕勉强让自己笑了笑。
明慎沉默一霎,而后问她:“元姑娘,你可愿意告诉我,究竟何为神?”
元令夕维持着面上的笑,答他:“曾经我也不懂,我只是可悲于曾经的梁帝,他举国之力供奉,可神毫无应答。”
“如今我想明白了,神就应该是高坐云端,如果每个人的愿望都要神来实现,事事都要求神拜佛,那人本身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
“神不能为某一个人的愿望驻足,人亦不能事事求神拜佛。”
“其实我早就想清楚了这些,只是迟迟不愿承认,也不想告诉你罢了。”
元令夕望着他的眼睛,道:“我说这些,可能解你之惑?”
明慎点点头:“多谢。”
他只是要元令夕当年质问的一个原因,一个答案,如今答案已然找到,他能感觉到加诸于他身上的天道限制在一夕之间化为乌有。
元令夕笑笑:“那就好。”
她又张了张嘴,但什么也没说出来。
“可你看起来好像还有话要说。”明慎道。
元令夕本来转过头去欲走,却被明慎这句话硬生生止住了步伐。
她长舒一口气,没有回头看明慎,却开口答他:“你说得对,我还有话想说。”
“我想说,我可能心悦一个神。”
她说完这句话便转身离开,明慎看着那扇门开了又关,可迟迟没能回过神来。
天地化生的神心里装着对世间人的责任,可从未想过对某一个人的爱。
明慎的神识在附近铺开,他知道那些骑兵马上就要到这里,还有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可以让他思考。
情与爱本是他从未想过的事,纵然少微同他下棋时就时常回忆自己曾经的爱人,但少微只是想找人说一说,并不要求他做出什么反应,因此他也只是当做故事听听,从未真正思考过。
但他不是不识情爱,何况就算不知,他也听少微念叨过千年了。
只是他需要一点时间,想明白自己对元令夕的感情是否与她一样。
若他也爱着这个人,那他总要做些什么。
元令夕离开之后特地走的远了些,她知道自己可能无法活着从这里离开,但至少说了她想说的话。
在追兵到来之前,她难得回忆了一下自己的一生。
从举国之力供养的帝姬,出行一定要十里仪仗乘舆驾辇,到后来生肉也敢吃野草也能果腹,福她享过,苦也吃过,她在逃亡时也见过一家人分食一个馒头,可见她这么狼狈也要掰一半给她的寻常百姓,她知道自己其实比这天下芸芸众生已经好过很多。
她一个人站在林中,看着已经迫近的黑甲铁骑。
为首的是昔年大梁的右将军,如今的新朝元帅,陈晏。
元令夕反手持剑,就这么站在数十名黑甲军之前,她开口仍是笑语盈盈的模样,好像还是在宫廷中,高贵的帝姬见到了征战归来的将军,她道:“好久不见,右将军。”
陈晏早已不是右将军,可他没有纠正元令夕,而是对她点点头:“长乐帝姬,我们确实很久不见。”
元令夕脸上仍然带着笑:“就别叫这个封号了吧,我早已经是个庶人,还是个罪人了,不是吗?”
“当初若是不走,圣上仍会尊您为帝姬,如今您若是跟我回去,同样。”陈晏道。
“是吗?”元令夕道,她歪了歪头,问陈晏:“我要是不走如今应该就是赵迁或者你的禁脔了吧,名头上仍然叫帝姬又有什么用呢?”
陈晏:“帝姬今日跟我回去,不就知道有用没用了。”
“哦,记得带上您的玉玺。”陈晏笑的像一条毒蛇。
元令夕也对他微笑:“玉玺?可惜了,前两年我缺钱花,被我敲碎了卖掉了。”
“放肆!”陈晏终于不再与元令夕打嘴仗,而是飞身自马上下来,拔剑向元令夕而去。
元令夕等的就是他出剑的这一刻,两人长剑相触又飞快交错,陈晏的剑擦过她的脸,而她的剑洞穿了陈晏的肩膀。
两人简单过招之后又各退几步,继续成对峙之势。
陈晏一手捂着肩膀,急喘两口气道:“早就听说帝姬身手了得,比你那三位废物兄长强的多,如今看来确实不错,只可惜……你今日必定死在这里!”
陈晏一挥手,身后几十名黑甲铁骑便一拥而上,看样子即使打不过元令夕也要将她踏成肉泥。
元令夕叹了口气,而后挽了个剑花,冲入人群之中。
一个人对阵几十名骑兵,纵然她武功再高也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所幸,今日他们就算是杀了自己,也不可能得到玉玺。
长枪擦过她腰侧的瞬间,她这么想。
双拳难敌四手,可况是几十个重骑兵,有了第一处破绽之后就会有第二处、第三处,受的伤也就越来越多。
她身上的灰衣被血染透,逐渐体力不支。
十几柄长枪交织着架在她脖颈上,元令夕只能一手撑剑,半跪在地上。
陈晏这才不紧不慢地走到她面前,手指轻佻地从她侧脸划过,又在划过她侧脸上的伤口是狠狠摁下。
元令夕瞬间咬紧牙关,忍不住抬眼怒视陈晏。
陈晏这才笑着开口,手上力道却分毫不减:“你早些听我的跟我走了,又如何会受这些苦呢?”
元令夕恨恨道:“我是大梁的帝姬,受的是大梁百姓的供奉,乱臣贼子也配让我俯首?”
陈晏仍旧笑呵呵的:“只可惜今天你不仅要俯首于我这个乱臣贼子,更要死在我手里,帝姬,你恨吗?”
“我只恨当年为何要让父皇饶你一命!”元令夕道。
“是啊,当年我……呃!”陈晏话还没说完,忽然被一根箭射中喉咙,当即便捂着伤口往后栽倒。
主帅遇袭,还没等剩下的黑甲军反应过来,林中四面八方便又射出数根箭矢,个个命中黑甲军的喉咙。
一瞬之间,压制元令夕的黑甲军全部倒下,她这才勉强撑着剑站起身来。
一道白影出现在她身侧,将她扶起来。
“明慎?”元令夕道。
明慎将她扶起,以神力止了她的血,让她借力靠在自己身上,又为她披上厚厚的披风,这才答道:“是我。”
元令夕忍着伤口的疼痛,轻轻抽了口气这才又问他:“你怎么来了?”
“你说的话,我考虑清楚了,来回答你。”明慎诚实道。
“这些人怎么办?”明慎又问她。
元令夕靠着他,失血过多加上疲惫,让她问完两句之后只想好好睡上一觉,但她清楚这事不是那么容易就了结的,于是她闻言摇摇头道:“放在这里吧,不出半日就会有其他黑甲军发现的,小屋也住不得了,等一会我就去收拾搬家。”
“搬家的事你不用着急。”明慎又问她:“还能走吗?”
“可以。”
明慎搀扶着元令夕走回她的小屋,元令夕在屋里备了许多药草,如今算是都派上用场了,她靠在床上看着明慎收拾草药,终于后知后觉的问出早该问的那句话:“你想明白什么了?”
明慎还有些不解地看她:“自然是你说的心悦我那件事。”
“我想清楚了,虽然我未曾经历过情爱一事,但我觉得我是心悦于你的。”明慎半跪在她面前,为她手臂的伤敷上草药。
元令夕自己说的时候想的是可能一去不回,因此说出话去也没顾及什么,如今一朝逃出生天,却颇有点近乡情怯的意味,对着明慎这番话忽然有些不知道怎么回他是好。
“怎么了,怎么这幅表情看着我?”明慎见她没有反应,抬手在她眼前晃了晃,又问道:“是还有哪里伤到了吗?”
元令夕回过神来,她微微垂下头,看着明慎。
这是她第一次用这种高高在上的视角看着明慎,在她曾经做帝姬的日子里,她看人大都是坐在高位之上向下俯视,只是后来国破之后,她就再也没这样看过人了。
或许明慎曾经作为神明,就是这般俯瞰人间,看着他们汲汲营营一生,就这么过去。
只是如今,成了她这么俯视着神明。
她拂下明慎乱晃的手,良久她道:“我只是没想到有一天,我会跟一个神两情相悦。”
明慎反握住她的手,干脆坐在床边脚榻上,笑着对她道:“是,我也没想到有一天我会与一个人两情相悦。”
“我之前从未离开过上清,也未曾与任何一人如此亲近过,你对我说了那句话之后我仔细想过,我想靠近你,想长久与你在一处,不是因为要得到那个答案,只是因为我想与你在一起。”明慎看着她的眼睛,真诚道。
或许是神明的眼睛天生就能蛊惑凡人,元令夕俯下身去,在他眼上落下一吻。
她能感受到,明慎的呼吸一瞬间乱了。
她笑了笑,道:“那你就要永远同我在一起了。”
明慎将她的手双手握住,贴在自己额上,郑重道:“好。”
等到为元令夕上完药,她本来想要立刻搬家离开,明慎却说自己在此设了结界,不会有外人发现这里,他们可以放心的住下。
是夜,元令夕因为身上有伤,很早便睡了。
明慎在确定她睡着之后,挥手为她附近设了一个小结界。
结界没什么其他的作用,只是会隔绝此处声音,以及避免她受到其他伤害而已。
在设好结界之后,明慎才缓步走到院中。
他抬头望向天边,漆黑的夜空此刻却泛着点点红光,天雷将至。
今日他作为神,无端破坏天道规则,诛杀凡人数十,便要受同样数量的天雷惩戒。
在第一道天雷降下之前,少微的身影出现在他身边。
“痴人,我没想到你居然还是个情种。”少微道。
“要不怎么与你是朋友呢?”明慎笑着反问。
少微敲敲手中折扇,要见天雷马上就要劈下,这才匆匆消失。
四十一道天雷,意味着他今日无端断送了四十一名凡人的性命。
等到天雷全部劈完,明慎身上已经是大汗淋漓,天雷不会在他身上留下痕迹,但却道道劈在神魂之上,因此对神来说,也不是什么好恢复的。
元令夕第二天醒的时候,明慎已经把自己收拾好了,至少没让她看出来自己有哪里不对劲。
元令夕又在这里修养了几日,等到伤好的差不多了还是与明慎搬离了这里,虽然有神明的结界,可她还是想到一个更安全的地方去。
他们搬到了另一个北地的小镇上,元令夕还是时常到林中去打猎,依然是让明慎处理好。
那已经是许多年后,明慎在新家的小院中种了许多花,有一株不像凡间的花草,元令夕问起来才知道,这是神界的菩提,只是在人间长的没有神界那般茂盛。
元令夕用手拨了拨菩提新发出来的叶子,歪头不知道在思索什么。
次日这里下了一场大雪,元令夕不想出门,便与明慎靠在榻上,听明慎讲一些神界的事。
讲了许久,又说回到外面的大雪。
明慎问她:“你从小在南方长大,为何现在却喜欢住在北地的雪山中?”
元令夕靠在他怀里,答道:“南地多雨,而我的国家亡在一场大雨中,我不喜欢雨。”
“曾经我想,那一夜的雨真大啊,可那么大的雨都浇不灭皇城里冲天的火,所以从那之后我不想听雨,曾经的帝姬雨中登台抚琴是风雅,可直到雨水混着血水从我脸上冲下之后,我再也学不会风雅二字。”
明慎将头靠在她肩窝,道:“这样也很好。”
元令夕笑了笑,道:“但这里实在是太难种花了,那棵菩提长了许多年还只有那几片叶子。”
“所以我们再搬个家吧。”
她自从逃开赵迁的追杀后便在此隐居,这里地处极北,属于北燕的地界,赵迁的手再长也伸不到这里来,于是她便安心住在山里。
这里的山冬季一直都覆着积雪,平日里山间连个动物都少见,更何况一个大活人,因此元令夕乍一见到有人站在雪地里,还以为是赵迁终于找到了她的所在,下意识便拔剑出鞘。
那人一身单薄白衣,背对着她站在松林里,瞧着便不是附近的村民。他似乎是在低头看着什么,元令夕运上轻功,放轻了脚步靠近他。
然而元令夕离他几尺的时候,那人却突然转过身来。
元令夕一惊,手中剑下意识向那人刺去。
她这一剑是从一年多的逃亡生涯中千锤百炼出来,直直刺向心口,看似简单却避无可避,她用这一剑杀过许多刺客,可却在眼前这人身上失了手。
白衣男子仅用两指便止住了她的剑锋。
武器受人所制,元令夕只得放弃直接杀了他的念头,刚想开口问他,却被他先一步打断。
男子两指虚虚夹着她的剑,向身后低头看去,开口道:“呀,兔子跑掉了。”
元令夕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果不其然,雪间一个小巧灵活的影子几下便跑远了。
然而元令夕无暇他顾,对面前男子沉声道:“你是什么人,来此所为何事!”
男子手中仍然夹着她的剑,元令夕也不肯放手,两人就这么僵持在雪地中。
男子看了看她,开口嗓音平和:“在下明慎,来这里是要同姑娘了结一桩因果。”
元令夕想了半天也不记得她曾经结识过一个叫明慎之人,于是又问他:“我不记得与你有过什么交集。”
“你是赵迁的人?”她又问。
明慎摇摇头,他放下与元令夕僵持着的手,向前一步,抬起一指点在她的眉心。
明慎动作快的元令夕根本没反应过来,被那一指点在眉心,她一时竟站在原地动弹不得,只能任他所为。
银白的神力自明慎指尖涌向元令夕脑中,她看到了四年前的自己。
那个雨夜,她毁了一处神殿。
是明慎的神殿。
她还痛斥了一位神明。
是明慎。
“元姑娘,如今你可知道一桩因果究竟为何?”明慎收回神力,问道。
元令夕一时没反应过来,她从来就不信神佛,却没想到曾经在神殿的一顿发泄却真的字字句句落在神的耳中。
面前的白衣男子,的确是货真价实的神,这是方才随着神力灌注让她明白的一件事。
不是曾经她在宫中见过的那些巧言令色的骗子道士,而是真正从天上而来的神。
“我毁你神殿,你来杀我?”元令夕问。
“不是。”
“你想…让我给你修好神殿?”元令夕不确定道。
“不是。”
“那你想让我干什么?”
明慎道:“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何为神?”
“你当年说我不配为神,我思来想去几日未曾得到答案,天道责我,于是我来问你,请你告诉我何为神,了结这桩因果。”
明慎站在她身前,山风扬起他的衣袂与发丝,白衣翩然,乌发翻飞,确实不似常人。
元令夕看着明慎,这三年来她很少想起曾经的事,有意把自己当成是一直生活在这的一个寻常百姓,可明慎的忽然出现让她难免想起那个伴着泪与癫狂的雨夜,也让她想起,当年她父皇举国之力求仙问道,为的也不过是成为明慎这样,不老不死的仙神。
如今这样的神就站在她面前,可她心中却没有半点敬畏。
从前她不信神,所以国破家亡流亡千里也无所谓,可如今却告诉她,世上是有神的,神听到了她的诘问,可神没有庇佑她的国家。
“为什么?”元令夕低声道。
“什么?”
元令夕看着明慎,问他:“既然世上当真有神,当年梁帝那般虔诚,为何神明从来无所应答,既然没有应答,如今又为何在意元令夕区区一介凡人的诘问?”
明慎对着她的目光,不闪不避,开口仍然是那副毫无波澜的口吻:“梁帝是君王,他要做的只有守护自己的子民,他无仙缘,所以神不会回应他,也不会助他得道成仙。”
“而你的诘问,触及我之道心,亦是天道之诘问,我需要一个答案。”
元令夕听他说完,忽然笑了,可笑着笑着眼角却落下泪来。
梁帝举国之力奉养神明,无论是何方道士,只要能助他成仙便可以留在宫中,他甚至在宫中筑起百尺高台,就是为了离那苍天更近一点,离成仙成神更进一步,可一切皆是徒劳。
元令夕知道梁帝所为非君王之道,可就是替这位疯了一般求仙问道的皇帝觉得悲哀。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甚至不如一个女子的一场发泄。
神意如此,天命如此,那人汲汲营营一生又所谓何求?
她转头就走,只留给明慎一句话:“我连人都做不明白,如何能解神之惑。”
明慎看着女子离去的背影,轻叹:“你不是不明白,而是不想说罢了。”
“无妨,时日长久,我总能等到答案。”
元令夕第二日出门时,发现自家小木屋旁边多了一幢二层小楼。
小楼一夜拔地而起,就算是山间的笋都没有长的那么快的,既然非人力所为,那便只有仙神了。
果不其然在二楼窗前看见了一个白衣人影。
元令夕不愿意追问明慎什么,也懒得管他在自家旁边扎根这件事,只要不是追杀她的追兵就一切都无所谓。
明慎在窗前与元令夕对视一眼,而后却见元令夕扭过头去拿上弓箭便离开了,一点过问他要做什么的意思都没有。
明慎转回头去,双指微屈,在桌上敲了敲。
银白的神力自他之间涌出,在桌上幻化出一盘残局,而不知何时他的对面坐了一位青衫青年。
仔细看去,青年不似真人,周身萦绕着一股若有似无的烟雾。
神之力通天彻地,纵是两人身在两地也能共处一室,下一盘棋。
青年将手往桌上懒洋洋一撑,另一只手却十分迅速地在棋盘上落一黑子,待明慎看着棋盘陷入沉思才开口:“明慎啊,你这是准备在这里等到那个小姑娘开口为止?”
明慎斟酌良久也未曾落下那一子,便先答了老友的问题:“对,左右人之一生百年,在上清也不过百日,我等得起。”
那青衫青年听了这话,却噗嗤一声笑出来,他催着明慎落下一子,然后迅速再用另一子堵住明慎的后路,还不忘笑话明慎一句“臭棋篓子”。
青年手指轻点棋盘,对他道:“你真不愧是天生地养的真神,是一点人间的道理都不懂。”
明慎拱手,诚实道:“我的确不懂,还请少微真人解惑。”
被称作少微的青衫仙人便道:“凡人之所以是凡人,不是因为他们活在凡尘之中,而是因为他们有喜怒哀乐爱恨嗔痴,而你们这些真神没有。”
他说到这里,轻叹一句:“人总以为要修道成仙便要像你们真神一般放下所有杂念,殊不知仙缘天定,根本不用放下,可笑我……”
他状若梦呓的一句话显然没准备让明慎回答,他紧接着便转回话题:“明慎,你知道人有八苦,可你不知道这八苦在人的身上究竟如何表现,就像这个小姑娘,你只靠等是等不到她的答案的。”
“她憎恨神,所以不告诉你答案,就算你等一百年,等到她入轮回,喝孟婆汤,她都不会告诉你答案,人是不会对自己恨的人有问必答的。”少微笑笑。
“那我应该如何?”明慎干脆先放下手中棋子,专心解决眼下最重要的事。
“人是看感情的,解开她的心结,让她不再恨你,到时候你自然会得到答案。”少微道。
他一挥手收了棋盘,同明慎告别:“你好好琢磨琢磨怎么办吧,这盘棋我等你回来再下。”
“顺便,从人间买几本棋谱看看吧,你下的这都什么。”少微长袖一挥,虚影消失,只剩一局残棋。
明慎:……
元令夕这次运气不错,猎到了几只猎物,等她拎着东西回家的时候,在门口碰见了明慎。
“你在这干什么?”元令夕问。
倒不是她想通了什么,而是青年就这么杵在她家门口,她连家门也进不去,若是寻常人还能拔剑,可偏这是个货真价实的神,元令夕无可奈何。
“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明慎斟酌半天,问道。
元令夕:?
“你吃错什么药了,堂堂一个神过来帮我这个骂过你的凡人的忙?”元令夕不解。
“我需要你的一个答案,所以我需要让你不在对我抱有偏见。”明慎坦诚道。
他顿了顿,又续了一句:“你曾说的那些话不算骂我,只是正好触及我行之道,所以我才要问个明白,别无他意。”
元令夕闻言轻笑一声,开口道:“什么忙都帮?”
“什么忙都帮。”明慎道。
元令夕便抬手将两只绑在一起的野山鸡扔给明慎,随口道:“那帮我把它处理了吧。”
明慎抬手握住绳子,认真道:“好。”
元令夕本也没想让他帮自己干什么,不过是寻个由头想打发走这位不速之邻,却没料到明慎当真认真去处理了她打回来那两只山鸡。
等到炒鸡变成了菜端到自己桌上的时候元令夕仍在疑惑。
“你不是天上的神吗,如何还会做饭?”元令夕在明慎端上来第四道菜时忍不住问他。
明慎将菜在桌上放好,这才在她对面站定,道:“我又一位好友,他是凡人飞升,从前便做得一手好菜,飞升之后仍以此为乐,我耳濡目染由此知道。”
明慎见她未曾说什么,便又道:“我可以坐在这里吗?”
元令夕自从逃亡之日起就未曾吃过这么丰盛的菜,心中对他的气也消了七七八八。
亦或者说她其实很清楚自己只是在迁怒,以及为自己的父皇悲哀。
可终究人之常情,她不是神,做不到包容万象。
她沉默半晌,开口道:“你坐吧。”
明慎拂衣在他对面落座,奈何元令夕寻常习惯了一个人住,另一个凳子打的很是粗制滥造,明慎坐下时她听见很清楚的一声“吱嘎”,而后那个粗制滥造的凳子便就这么四分五裂,成了一堆碎木头。
幸而明慎反应够快,抬手便以神力凝成一个凳子的模样,这才免了颜面随这个凳子一起四分五裂。
目睹一切的元令夕:……
“对不住,这凳子是我随手做的……”到底有些不好意思,元令夕还是开口解释道。
明慎挥手一拂,一堆木块便被他放在了门边。
“无妨。”明慎道:“等会我给你重新打一个吧。”
元令夕本身早就不将就这些了,于是下意识拒绝道:“不必。”
“就当我赔偿你的,到底是因为我才让这个凳子坏了。”明慎温和开口。
“你先吃饭吧,尝尝味道如何,我从前只是见好友动手,自己这还是第一次下厨。”明慎又道。
元令夕这才应下,在明慎注视下吃了他做的一桌饭菜。
平心而论,明慎手艺不错,亦或许是她吃了三年自己糟糕的手艺,现在竟觉得比她曾经在皇宫吃过的还要好些。
待她用完饭,明慎这才道:“如何?”
元令夕点点头。
明慎又问:“那你是否还对我有怨恨?”
元令夕不答。
明慎便无奈地笑了笑,离开之前顺便将门口木头拂袖带走。
第二日,元令夕收到了明慎送来的一套新桌椅,边角打磨精致圆滑,比她做的还带着木刺的四分五裂的凳子强上许多。
明慎送来的时候还是问了一句:“那你消气了吗,是否愿意告诉我答案?”
元令夕仍回以沉默。
第三日,明慎帮元令夕修好了屋顶上漏风的地方,依旧问了那个问题,得到的答案仍然是沉默。
第四日、第五日……
第三个月、第五个月……
明慎坚持了一年,一年时间里他每日都在帮元令夕做一些琐事,有时候是做饭,有时候是修家具,有时候是帮她打猎。
两个人的关系逐渐拉近,每日明慎都会问那句话,可元令夕始终以沉默应答。
直到有一日,元令夕记得那是明慎来的第四百二十一天。
那天新朝的追兵终于找到了她。
这四年以来,新朝从来没有放弃找她,传国玉玺到底是皇帝的象征,赵迁找不到始终不会放弃,只要一日找不到,他就一日不能安寝。
神明的神识遍布此地,在大军来之前便一经发现,那时候元令夕正在收拾她前两天打回来的狐狸,准备给自己做个帽子。
明慎在一边洗菜,他在自己的竹楼下种了些青菜,平时因为常用神力照拂的缘故,竟也在极寒的天里长了出来。
“追兵来了,可要我帮忙?”明慎道。
元令夕问:“还有多久?”
“不出半个时辰。”
元令夕点点头,推着他进了屋内。
元令夕让他在屋里坐下,而后将手中缝了一半的帽子塞进他怀里,又从一边的墙上抽出长剑擦拭。
“这是我一个人的事,说到底也是我们人间的事,与你无关,你不要掺合进来。”
她在这一年间也知道,神不能随意插手人间之事,就像他再想要得到答案,仍然是在这里每日一问她。
她将长剑擦拭干净,而后准备提剑出门。
元令夕没有明慎那样的灵力,可她好像也已经听到了马蹄踏在地上的声音。
是骑兵,赵迁不会让她活着离开这里,也对传国玉玺势在必得,自然不会派一些寻常士兵过来。
元令夕出门前忽然回头看向明慎。
元令夕让他坐在桌边,他便老老实实地坐在那里,手中还拿着她做到一半的那顶帽子。
元令夕心头忽然涌上一股酸涩之感,一年的时间于人已经很长,可不过是他漫长神生中的短短一瞬,他好像还是初见那日的样子,可自己的心意却早已改变。
神永远都是神,他俯视凡人,也永远不可能为任何一个人驻足。
那个明慎想要的答案,她从一开始的憎恶他不愿说,变成了另一种难以言明的感情,她知道明慎只是为了那个答案所以留在这里,所以她后来不敢说了。
明慎目光一如往昔,平静而温和地望着她。
元令夕却知道,他们中间隔着的是神与人的天堑,也是她未曾参与的数万年的光阴。
元令夕眼眶忽然有些酸涩,她忍不住开口:“明慎。”
“怎么了?”明慎问她。
“明慎,今天再问一遍那个问题吧。”元令夕勉强让自己笑了笑。
明慎沉默一霎,而后问她:“元姑娘,你可愿意告诉我,究竟何为神?”
元令夕维持着面上的笑,答他:“曾经我也不懂,我只是可悲于曾经的梁帝,他举国之力供奉,可神毫无应答。”
“如今我想明白了,神就应该是高坐云端,如果每个人的愿望都要神来实现,事事都要求神拜佛,那人本身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
“神不能为某一个人的愿望驻足,人亦不能事事求神拜佛。”
“其实我早就想清楚了这些,只是迟迟不愿承认,也不想告诉你罢了。”
元令夕望着他的眼睛,道:“我说这些,可能解你之惑?”
明慎点点头:“多谢。”
他只是要元令夕当年质问的一个原因,一个答案,如今答案已然找到,他能感觉到加诸于他身上的天道限制在一夕之间化为乌有。
元令夕笑笑:“那就好。”
她又张了张嘴,但什么也没说出来。
“可你看起来好像还有话要说。”明慎道。
元令夕本来转过头去欲走,却被明慎这句话硬生生止住了步伐。
她长舒一口气,没有回头看明慎,却开口答他:“你说得对,我还有话想说。”
“我想说,我可能心悦一个神。”
她说完这句话便转身离开,明慎看着那扇门开了又关,可迟迟没能回过神来。
天地化生的神心里装着对世间人的责任,可从未想过对某一个人的爱。
明慎的神识在附近铺开,他知道那些骑兵马上就要到这里,还有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可以让他思考。
情与爱本是他从未想过的事,纵然少微同他下棋时就时常回忆自己曾经的爱人,但少微只是想找人说一说,并不要求他做出什么反应,因此他也只是当做故事听听,从未真正思考过。
但他不是不识情爱,何况就算不知,他也听少微念叨过千年了。
只是他需要一点时间,想明白自己对元令夕的感情是否与她一样。
若他也爱着这个人,那他总要做些什么。
元令夕离开之后特地走的远了些,她知道自己可能无法活着从这里离开,但至少说了她想说的话。
在追兵到来之前,她难得回忆了一下自己的一生。
从举国之力供养的帝姬,出行一定要十里仪仗乘舆驾辇,到后来生肉也敢吃野草也能果腹,福她享过,苦也吃过,她在逃亡时也见过一家人分食一个馒头,可见她这么狼狈也要掰一半给她的寻常百姓,她知道自己其实比这天下芸芸众生已经好过很多。
她一个人站在林中,看着已经迫近的黑甲铁骑。
为首的是昔年大梁的右将军,如今的新朝元帅,陈晏。
元令夕反手持剑,就这么站在数十名黑甲军之前,她开口仍是笑语盈盈的模样,好像还是在宫廷中,高贵的帝姬见到了征战归来的将军,她道:“好久不见,右将军。”
陈晏早已不是右将军,可他没有纠正元令夕,而是对她点点头:“长乐帝姬,我们确实很久不见。”
元令夕脸上仍然带着笑:“就别叫这个封号了吧,我早已经是个庶人,还是个罪人了,不是吗?”
“当初若是不走,圣上仍会尊您为帝姬,如今您若是跟我回去,同样。”陈晏道。
“是吗?”元令夕道,她歪了歪头,问陈晏:“我要是不走如今应该就是赵迁或者你的禁脔了吧,名头上仍然叫帝姬又有什么用呢?”
陈晏:“帝姬今日跟我回去,不就知道有用没用了。”
“哦,记得带上您的玉玺。”陈晏笑的像一条毒蛇。
元令夕也对他微笑:“玉玺?可惜了,前两年我缺钱花,被我敲碎了卖掉了。”
“放肆!”陈晏终于不再与元令夕打嘴仗,而是飞身自马上下来,拔剑向元令夕而去。
元令夕等的就是他出剑的这一刻,两人长剑相触又飞快交错,陈晏的剑擦过她的脸,而她的剑洞穿了陈晏的肩膀。
两人简单过招之后又各退几步,继续成对峙之势。
陈晏一手捂着肩膀,急喘两口气道:“早就听说帝姬身手了得,比你那三位废物兄长强的多,如今看来确实不错,只可惜……你今日必定死在这里!”
陈晏一挥手,身后几十名黑甲铁骑便一拥而上,看样子即使打不过元令夕也要将她踏成肉泥。
元令夕叹了口气,而后挽了个剑花,冲入人群之中。
一个人对阵几十名骑兵,纵然她武功再高也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所幸,今日他们就算是杀了自己,也不可能得到玉玺。
长枪擦过她腰侧的瞬间,她这么想。
双拳难敌四手,可况是几十个重骑兵,有了第一处破绽之后就会有第二处、第三处,受的伤也就越来越多。
她身上的灰衣被血染透,逐渐体力不支。
十几柄长枪交织着架在她脖颈上,元令夕只能一手撑剑,半跪在地上。
陈晏这才不紧不慢地走到她面前,手指轻佻地从她侧脸划过,又在划过她侧脸上的伤口是狠狠摁下。
元令夕瞬间咬紧牙关,忍不住抬眼怒视陈晏。
陈晏这才笑着开口,手上力道却分毫不减:“你早些听我的跟我走了,又如何会受这些苦呢?”
元令夕恨恨道:“我是大梁的帝姬,受的是大梁百姓的供奉,乱臣贼子也配让我俯首?”
陈晏仍旧笑呵呵的:“只可惜今天你不仅要俯首于我这个乱臣贼子,更要死在我手里,帝姬,你恨吗?”
“我只恨当年为何要让父皇饶你一命!”元令夕道。
“是啊,当年我……呃!”陈晏话还没说完,忽然被一根箭射中喉咙,当即便捂着伤口往后栽倒。
主帅遇袭,还没等剩下的黑甲军反应过来,林中四面八方便又射出数根箭矢,个个命中黑甲军的喉咙。
一瞬之间,压制元令夕的黑甲军全部倒下,她这才勉强撑着剑站起身来。
一道白影出现在她身侧,将她扶起来。
“明慎?”元令夕道。
明慎将她扶起,以神力止了她的血,让她借力靠在自己身上,又为她披上厚厚的披风,这才答道:“是我。”
元令夕忍着伤口的疼痛,轻轻抽了口气这才又问他:“你怎么来了?”
“你说的话,我考虑清楚了,来回答你。”明慎诚实道。
“这些人怎么办?”明慎又问她。
元令夕靠着他,失血过多加上疲惫,让她问完两句之后只想好好睡上一觉,但她清楚这事不是那么容易就了结的,于是她闻言摇摇头道:“放在这里吧,不出半日就会有其他黑甲军发现的,小屋也住不得了,等一会我就去收拾搬家。”
“搬家的事你不用着急。”明慎又问她:“还能走吗?”
“可以。”
明慎搀扶着元令夕走回她的小屋,元令夕在屋里备了许多药草,如今算是都派上用场了,她靠在床上看着明慎收拾草药,终于后知后觉的问出早该问的那句话:“你想明白什么了?”
明慎还有些不解地看她:“自然是你说的心悦我那件事。”
“我想清楚了,虽然我未曾经历过情爱一事,但我觉得我是心悦于你的。”明慎半跪在她面前,为她手臂的伤敷上草药。
元令夕自己说的时候想的是可能一去不回,因此说出话去也没顾及什么,如今一朝逃出生天,却颇有点近乡情怯的意味,对着明慎这番话忽然有些不知道怎么回他是好。
“怎么了,怎么这幅表情看着我?”明慎见她没有反应,抬手在她眼前晃了晃,又问道:“是还有哪里伤到了吗?”
元令夕回过神来,她微微垂下头,看着明慎。
这是她第一次用这种高高在上的视角看着明慎,在她曾经做帝姬的日子里,她看人大都是坐在高位之上向下俯视,只是后来国破之后,她就再也没这样看过人了。
或许明慎曾经作为神明,就是这般俯瞰人间,看着他们汲汲营营一生,就这么过去。
只是如今,成了她这么俯视着神明。
她拂下明慎乱晃的手,良久她道:“我只是没想到有一天,我会跟一个神两情相悦。”
明慎反握住她的手,干脆坐在床边脚榻上,笑着对她道:“是,我也没想到有一天我会与一个人两情相悦。”
“我之前从未离开过上清,也未曾与任何一人如此亲近过,你对我说了那句话之后我仔细想过,我想靠近你,想长久与你在一处,不是因为要得到那个答案,只是因为我想与你在一起。”明慎看着她的眼睛,真诚道。
或许是神明的眼睛天生就能蛊惑凡人,元令夕俯下身去,在他眼上落下一吻。
她能感受到,明慎的呼吸一瞬间乱了。
她笑了笑,道:“那你就要永远同我在一起了。”
明慎将她的手双手握住,贴在自己额上,郑重道:“好。”
等到为元令夕上完药,她本来想要立刻搬家离开,明慎却说自己在此设了结界,不会有外人发现这里,他们可以放心的住下。
是夜,元令夕因为身上有伤,很早便睡了。
明慎在确定她睡着之后,挥手为她附近设了一个小结界。
结界没什么其他的作用,只是会隔绝此处声音,以及避免她受到其他伤害而已。
在设好结界之后,明慎才缓步走到院中。
他抬头望向天边,漆黑的夜空此刻却泛着点点红光,天雷将至。
今日他作为神,无端破坏天道规则,诛杀凡人数十,便要受同样数量的天雷惩戒。
在第一道天雷降下之前,少微的身影出现在他身边。
“痴人,我没想到你居然还是个情种。”少微道。
“要不怎么与你是朋友呢?”明慎笑着反问。
少微敲敲手中折扇,要见天雷马上就要劈下,这才匆匆消失。
四十一道天雷,意味着他今日无端断送了四十一名凡人的性命。
等到天雷全部劈完,明慎身上已经是大汗淋漓,天雷不会在他身上留下痕迹,但却道道劈在神魂之上,因此对神来说,也不是什么好恢复的。
元令夕第二天醒的时候,明慎已经把自己收拾好了,至少没让她看出来自己有哪里不对劲。
元令夕又在这里修养了几日,等到伤好的差不多了还是与明慎搬离了这里,虽然有神明的结界,可她还是想到一个更安全的地方去。
他们搬到了另一个北地的小镇上,元令夕还是时常到林中去打猎,依然是让明慎处理好。
那已经是许多年后,明慎在新家的小院中种了许多花,有一株不像凡间的花草,元令夕问起来才知道,这是神界的菩提,只是在人间长的没有神界那般茂盛。
元令夕用手拨了拨菩提新发出来的叶子,歪头不知道在思索什么。
次日这里下了一场大雪,元令夕不想出门,便与明慎靠在榻上,听明慎讲一些神界的事。
讲了许久,又说回到外面的大雪。
明慎问她:“你从小在南方长大,为何现在却喜欢住在北地的雪山中?”
元令夕靠在他怀里,答道:“南地多雨,而我的国家亡在一场大雨中,我不喜欢雨。”
“曾经我想,那一夜的雨真大啊,可那么大的雨都浇不灭皇城里冲天的火,所以从那之后我不想听雨,曾经的帝姬雨中登台抚琴是风雅,可直到雨水混着血水从我脸上冲下之后,我再也学不会风雅二字。”
明慎将头靠在她肩窝,道:“这样也很好。”
元令夕笑了笑,道:“但这里实在是太难种花了,那棵菩提长了许多年还只有那几片叶子。”
“所以我们再搬个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