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不知道在梦境中待了多久,飘忽的意识才依依不舍的重新回到了栗姝的□□中。

    栗姝试图坐起来,但突然间被一阵头晕眼花所袭击,让她不得不闭上双眼,让大脑稍事休息。

    毕竟头脑中还残留着迷离的梦境。

    她感觉浑身无力,仿佛连骨头都被抽干了一般。

    回忆逐渐清晰起来,栗姝也恍然意识到自己竟然还活着。

    她原本以为自己会是这群迷途之人的终结者,但现在她却安然躺在床上,心中涌现出一股莫名的恐惧和不安。

    栗姝闭上眼睛,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

    她不知道自己为何还活着,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此刻,她只想静静地躺在这里,感受着生命的脆弱和宝贵。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

    她分明在事前已经真真切切地吞下去了那颗被余文静换下的药,为什么还会醒过来?

    苏延呢?昨晚那种酣畅淋漓的战争,到底是梦境还是真实,连她自己都分不清楚!

    而就在她一头雾水之时,手机却发出了铃声!

    竟然是110!

    这一下子把她拉进了现实……

    听到电话另一端传来的噩耗后,栗姝大脑一片空白,她仿佛觉得自己幻听了……

    她全身都止不住地颤抖着,所有的精力逐渐被抽空,仿佛被困在一个幽闭的空间里,无法找到出口,既无法逃脱,也无法呼吸,只剩下每一次剧烈的心跳声,无时无刻不再提醒她这个始料未及的现实。

    她猛烈地喘息着,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她多么渴望这一切都只是一场梦,多么渴望自己能够清醒过来,然后发现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幻觉。

    她猛然间抬起手,狠狠地抽了自己一个耳光,希望这种疼痛能够让她清醒,但她依然无法逃离这个看似无边无际的黑暗牢笼。

    就这样被悲伤和震惊挤压着,也不知过了多久,栗姝才终于痛苦又崩溃地哭嚎了起来……

    操纵人心是操纵人心中已有的东西,想法是别人的,事也是别人做的,而自己不过是扇了点风。但是躲藏在内心和行为之间兴风作浪,极其隐蔽,破坏也大得超出了她所有的想象。

    因为玩弄人心的人,最终也会被人心玩弄,只要这个游戏里一开局,就会无限循环,且至死方休。

    栗姝早已视死如归了,可是她千算万算也没有想到,竟会是这样的结局!

    ——————————————————————————

    这天,正在派出所里忙着处理琐事的马斌接到了刑警队一个协助调查的电话。

    听着话筒里刑警队的人着讲述案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涉案人员,他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栗姝的脸庞,和她一年前那一瞬间乍现的神秘表情……

    其实早在那个时候,他就有过一种难以言表的不安预感,但纵使如此,也全然没有想到事情会变得如此扑朔迷离:

    一段婚外情,竟然前前后后造成了两起命案,而且目前还有两个嫌疑人在押……

    不知怎地,听着电话那头源源不绝的叙述,马斌心头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他无比迫切地想要揭开真相的面纱。

    “这个案子能不能让我参与进去?”马斌试探着问道。

    “巧了,我们想一块儿去了!”

    刑警队的回答让马斌感到一种奇特的释然和兴奋。也不知道为什么,马斌对栗姝以及这个案子有一种强烈的探究欲。

    所以对于栗姝的口供和笔录,他是从头到尾看了个仔细,想要透过她的言语看到她内心深处的秘密:

    第一次笔录中是这样记载的:

    “问:作为被害人的妻子,你怎么看罗毅的死因?

    答:罗毅很有可能是自杀的。

    问:你为什么那么认为?

    答:因为我和他提了离婚,这对他来说应该是个很大的打击。

    问:作为一个40多岁的成年男性,离婚不至于去自杀吧?

    答:每个人对生命的定义都不同。

    问:那你事前有感觉到他有这种倾向吗?

    答:没有。

    问:案发当晚你在哪里?

    答:我在远在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异地,这点你们可以从各种出行记录以及出行方式来找到证据,我有着足够不在场证明。而且,我只是被害人家属,请不要把我当作杀人犯来看待。

    ……”

    而仅仅相隔三个小时,警方在掌握了新的线索之后,就进行了第二次笔录,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问:你有没有见过这个人?

    答:见过,她叫余文静,是我闺蜜张章的护士,而且她还曾经救过我一次,为什么把她的照片给我看?她和这个案件有关系吗?

    问:余文静除了是护士之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苏延的未婚妻。苏延是谁?需要我们提醒你一下吗?

    答:不用,我认识苏延,还曾经和他有过不正当关系。但我的确不知道余文静和苏延的关系。

    问:罗毅中的毒,里面有大量的tox成分,是足以致命的,但我们没有找到罗毅和你任何关于这个药的购买记录,而且这种药品,也不是普通人能接触到的,但是余文静是有机会能拿得到的。

    答:你们是说罗毅不是自杀,而是他杀?那这个和我的判断大相径庭,不过如果警方有这种观点,搜寻证据就拜托你们了。

    问:余文静亲口承认,是她趁着你把包落在你的闺蜜张章的病房时,偷偷地换了你的药,将你常吃的劳拉西泮换成了tox,关于这一点,我们警方也已经查证过了。

    答:所以说她想要杀的是我?她为什么这么做?

    问:那就要问你自己了,你最近又和苏延在一起了吧?

    答:这是我的隐私。

    问:我们已经查证过一些影像资料,足以证明你和苏延近来过从甚密。只是,你为什么要隐瞒这些真相。

    答:真相可以被隐瞒,但不会消失。我只是会如实回答你们提出的问题,剩下的是需要你们警方去查探的。

    问:可是事情就奇怪在,为什么你却安然无恙,而中毒身亡的却是罗毅呢?据余文静透露,她想杀的只是你。

    答:那我就再重复一遍,这应该是你们警方需要去查证的事情。

    第三次笔录:

    问:你以为你自己做的神不知鬼不觉,没有留下一丝线索吗?你早在三年前就找过私家侦探,足以证明你在那个时候就知道余文静的存在了。

    答:在证据面前,我没办法否认。

    问:那你当初为什么要撒谎?

    答:我拒绝回答这个问题。

    问:那我来合理推测一下,你早就知道余文静换了那颗药,然后你就把那颗药给了罗毅,对吗?借刀杀人?

    答:罗毅是一个成年男性,压根就没有服用安眠药的习惯,我已经和他提离婚了,在这个尴尬的时机,他会毫无防备地吃掉一颗我给他的药吗?

    问:你常用的用来装劳拉西泮的药盒,一共有几个?

    答:忘记了,可能当时买的时候为了凑单,我又总是丢三落四的,就会多买上一个吧!

    问:我们搜过你的购买记录了,你一共买了两个同一款式的药盒。那么再问你一个细节,这两个药盒你都用过吗?

    答:是的。

    问:罗毅知道你有两个药盒吗?

    答:我不知道他知不知道。

    问:你会在这两个药盒里都装上药物吗?

    答:我不记得了!

    问:据我们调查发现,罗毅和余文静之间有过联系,那么你到现在还认为罗毅是自杀的吗?

    答:我认为他是不是自杀不是关键。我比你们更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

    笔录的内容有用的大概就是这些,刑警队的怀疑没有错,在栗姝的询问笔录里,的确是有真有假、不尽不实,不管她的目的何在,可以确认的是,她显然是在刻意向警方隐瞒一些真相。

    那么罗毅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根据罗毅的尸检结果,他是中毒身亡的,死亡地点是在一家酒店的客房里。

    现场已经进行了仔细的勘查,房间里并没有他人闯入的痕迹,而罗毅随身携带的包里,还有一个药盒,故而警方推测死者极有可能是吃了这里面的药才导致死亡的。

    而发现他死亡并且报案的人就是他的老同学迟瑞。

    据说那天晚上两人都喝成了一滩烂泥,罗毅就在饭店楼上的酒店里定了间房住了下来,迟瑞很确信自己把罗毅亲自送了上来,稍作停留后就离开了,酒店的监控录像也能证明这一点。

    可是第二天,直到开例行会议的人都联系不上罗毅了,迟瑞才觉得不太对劲,找到酒店管理人员,打开门之后,才发现罗毅已经身亡了。

    迟瑞口口声声坚称罗毅不会自杀,在结合现场勘查的线索,警方在第一时间就将这件案子定性为了谋杀案展开了严密的调查。

    作为被害者家属,以及第一嫌疑人的栗姝首先成为了警方的重要调查对象。

    栗姝毕竟也是受害人的家属,她的天然属性本应该让警方保留几分同情,然而她不尽不实的态度却引起了警方强烈的怀疑。

    因为一切不合常理的事情可能都是破案的关键。

    而更有趣的是,没过多久,警方就又接到了另外一个报警电话,巧就巧在,电话中宣称的受害人就是这个案子的第一嫌疑人栗姝。

    真的是无巧不成书啊!

    所以很快这两个案件就并案了,虽然案件进展也很顺利,貌似有了更加明显的线索和凶手指向,从表面上一切都昭然若揭了,但是案件的调查却并完全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而随着马斌的加入,更多的细节也慢慢地浮出水面……

章节目录

女主的圈套[东野圭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苏格不拉底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苏格不拉底并收藏女主的圈套[东野圭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