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至亥时,丞相府的里院灯火通明。
“侯爷,您今晚说出去夜巡,许久未归,属下有些担心,方才还想着是否要差几个人去寻您,”江策站在璟安候书桌旁磨着墨,“侯爷可是在外头遇着事了?”
纸笔摩擦的声音蓦地停住。
“是属下多嘴了。”江策躬身道,“请侯爷恕罪。”
“无妨。”璟安候淡淡答了声。
声若击玉,朗朗似星。
璟安候一身苍青锦袍,墨发披肩,瞳眸深邃,俊美非常,尤其是那对桃花眼,生得极漂亮,一派睥睨天下的姿态,唇角一直抑着,几乎没人见他笑过,不苟言笑的他第一眼便能给人一种清冷而生人勿近的感觉。
站在旁边的江策看着自家主子批今日的政务奏章,只见璟安候眉头一直紧锁着,主子看上去心情不好,他不敢开口多问。
主子最近暴戾得很呢。
江策发现自从太师与白少夫人殁了之后主子就心性大变,每日在李家宗祠一跪就是两个时辰。
江策每日看着主子对着太师大人,太师夫人和白少夫人的灵位拜了又拜,他心疼主子,看着主子的背影,他感觉空气中都透着一股凄凉。
守灵三日,李家上下一片缟素,茫茫的一片白,令人心里没来由地有一种压迫感。
若是太师大人还活着,主子也不会才二十三岁就一人撑起整个李家,一个人面对朝廷的腥风血雨。
李颐卿天资卓著,十七岁便在朝中挂了职,十八岁领兵出征,大魏边境的璟都沦陷于战火之中,他率军杀出重围,夺回璟都,一战封候,皇上赐他的封号为璟安。他姿容才色绝冠大魏,文武双全,无所不通。江策常常想,若太师还活着,主子现在一定还是那个恣意风光的李二公子吧。
曾经鲜衣怒马的李二公子一夜之间失去全部至亲,他接过李家的管家权成为李家家主后,心性大变,喜怒无常,暴戾无比。
短短一个月,他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江策很怀念从前的李府,虽然府上的规矩森严,但李家的氛围很好,下人都很忠心,主子们也不曾亏待过谁,李家自大魏开国以来就是辅佐朝政的名门望族,家规家训多得数不清楚,少说也有好几百条,能写满好几本册子。
江策自打初入李府的时候就一直听太师大人教诲子侄们说,李家家训再怎么复杂难记也不许忘了前三条。
李家家训第一条,忠国。第二条,报君。第三条,为民。
江策跟在李颐卿身边做书童的时候就每天听着主子捧着家规一遍又一遍地朗诵,日复一日,他也能跟主子一样能将几百条家规倒背如流。
江策记忆里的主子也曾经是喜欢笑的,主子自幼没了娘,是太师大人一手将他带大的。他记得主子以前喜欢小兔子,但太师大人不让他养……后来主子在太师大人的严厉教导下成了文武双全的天才少年,可是再后来……他就没再见过主子笑了。
李颐卿的世界里似乎只有黑和白两种颜色,黑是压在他肩膀上沉重的礼节与名声,是他的权力与李家的未来,白是孤独与寂寞,独自一人深夜望月,思念故去亲人的伤痛。
江策看着主子喜怒无常的暴戾模样,心里有种说不上来的苦涩。
李颐卿常说:“本候会的,一定会的,一定会让李家如原来那般枝繁叶茂,屹立不倒,就如父亲在时那样……”
可是江策心里知道,从太师大人和白少夫人死去的那一刻起,原来的那个李家,已经回不去了。
原来的李颐卿,也回不去了。
如今他是皇上亲封的丞相,权倾朝野,无需亦不再隐忍对他人的不满。
作为一国之相,他心中恪守忠义之道,无论是谁,只要敢站在他心中正义的对立面,站在大魏的对立面,他都不会手下留情。
短短一个月,主子变成了杀伐果断的冷血权臣。
他叹,这一切都拜顾怀柔那奸臣所赐。
若不是她,太师和白少夫人就不会死,偌大的李府也不会只剩主子一人……
他从小跟着主子长大,这个月看着主子消瘦不少,他心疼。
奏章批了一半,笔被轻轻搁在桌上。
江策看着主子起身往门外走,忙问了声:“侯爷您去哪……”
“宗祠。”李颐卿冷冷应了声,“本候想一个人静一静。”
一夜之间失去两个至亲对李颐卿的打击实在太大,他需要时间缓一缓。
宗祠里一片静谧,李家祖宗的灵位一列一列整齐地摆着,李颐卿如先前那般为祖宗们上了香,随后跪在爹娘与长姐的灵位前拜了又拜。
此刻他却有些心乱。
听闻梁国间谍今晚有行动,他今晚亲自出府夜巡,路过朱雀巷时在房顶见到两个男人迷晕一个少女,拖进巷子里。
要他见死不救,他做不到。
他跳下去将两个男子一掌打晕,见少女昏迷不醒,想过去探探她是否还有呼吸,谁知他手指刚靠近她面庞,她便一跃而起,用簪子捅向他的心窝。
幸好他向来谨慎,配了护心镜。
只是她仍伤了他的肩膀。
李颐卿伸手抚了抚自己肩上的伤口,心里有些自嘲,早知道便不要管这闲事,被人当成流氓,到头来没落好名声还受了伤。
不过那姑娘敢伤他,就凭一支簪子。
此人勇气可嘉。
李颐卿轻嗤一声,若她仔细想一想或许就该知道他是个好人,若他真对她有什么非分之想,就凭她那双一瘸一拐的病腿,怎么可能活着跑出朱雀巷。
也罢,世间误解常有,她与他不过一面之缘,日后大抵不会再相见。
李颐卿听见福子桂子的谈话,知道后面来的一脸猥琐样的男人是那位夫人派来毁人清白的登徒子,他便手起刀落结果了那人。
他不知道那姑娘会不会再回来,总不能任着这禽兽糟蹋了她。
恶人该死。
李颐卿心头没来由怒火中烧,对着登徒子的尸身横竖都来了一套刀法,每一刀都用了十成十的力气。
这一个月压在他心头的怒火此时得到了片刻的平息。
父亲与长姐已经去世一月有余,顾怀柔也已经伏诛近半月。此刻他不知怎么,一下子感觉自己心里空落落的,他恨顾怀柔入骨,连亲眼看着她死都不愿意。
可顾怀柔已经死了,他不知该恨谁,李家只剩守着一排灵位的他。他心里的一腔恨意凝成一股无形的戾气,让他变得喜怒无常。
已经一个月了,他不能再沉沦下去了,这个李家,这个大魏还需要他来守护。
人,总得是要长大的。
肩头隐隐作痛,那姑娘冷静沉稳的双眼又浮现在他脑海中。
呵,哪怕是与他同归于尽也不怕吗。
那个眼神令他没来由地想到顾怀柔,曾经她便是这般站在朝堂上指点江山,仿佛只要有她的一个眼神便能令人心安。
那般年少有为,权倾朝野,那般才华横溢,聪慧机敏,貌美无双的顾怀柔,整个大魏哪一个男子不倾慕。
可她后来为什么要变呢,变得冷酷自私,无情无义,毒害忠臣命妇,谋杀兄长,甚至……私通敌国。
如果她还是原来的她,一定会成为他最敬重的对手,或者,会是朋友。但他永远不会忘记是她害死了他的父亲与长姐,他在世上最后的两个至亲。
江策默默站在宗祠门口不远处候着,手里捧着一件氅衣,感觉天气凉了,便轻轻叩门:“侯爷,入夜天冷,您多穿件衣服。”
李颐卿没说话,表示默许。
江策将氅衣披在他肩上,此时他发现主子的衣服被划破了一个口子,肩膀上有一道伤口,被主子处理过,上过了药,远看不明显,但仔细近看,这道口子像是被锐利之物所伤。
“侯爷,您的肩……”江策愣住,一下子紧张起来,莫非主子今夜遇刺了?
李颐卿却一脸无所谓,浅唇微挑:“猫抓的。”
江策无奈。
他做了主子那么多年的贴身近侍,会连猫抓还是器物所伤都看不出来吗。
他知道主子的性子,主子不愿说,他即便是刨根究底打破砂锅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
“侯爷,跪了那么久,您饿了吧,属下去小厨房给您拿些点心。”江策抬头望一望空中皎皎明月,再看了看固执的主子,说着便抬脚要往小厨房过去。
“她下葬何处?”李颐卿冷不丁冒出这么一句。
江策一愣:“侯爷问谁?”
“前丞相。”李颐卿剑眉轻挑,语气不轻不重,他起身,一对漂亮的桃花眼睨着江策,仿佛能看穿江策内心的一切小把戏。
“她……”江策不知主子为何会突然问起她,但主子犀利的眼神令他心里发毛,他犹豫片刻还是说了实话,“属下让人将她扔到乱葬岗去了。”
“大魏礼法有规,丞相须以国礼下葬,你忘了?”李颐卿点燃宗祠里燃尽了的蜡烛,“皇上不曾废她相位,她身为一国之相,即便罪大恶极,身后之事也该办得体面些。”
“可是侯爷,她……”江策一下子激动起来,语调有些重,“您忘了?她是个叛国之人!这样的人……怎配以大魏国礼下葬!”
“你是大魏的子民,自当遵守大魏礼法,礼法乃开国始皇亲定,不遵者乃不敬始皇陛下,你可知错?”李颐卿又点了一根蜡烛。
“是,属下知错。”江策嘴上应着,但心里仍是不情愿的。
“侯爷,其实有件事情属下有疑惑。”江策正了正嗓子。
“但问无妨。”
“属下是看着前丞相死的,她饮下整整一杯鹤艳血,连挣扎都没挣扎一下,也没出声,死不瞑目,”江策压低声音,“鹤艳血乃极毒,出了名的能令人生不如死,但属下感觉她死得太过轻松,属下想斗胆问侯爷,是否用错了毒?”
言外之意是,她害人无数,而侯爷你将鹤艳血换成了别的毒酒,赐了她一个安乐死吗?
李颐卿脸色一沉,目光移到一旁摆着的面具上,面具在烛光里银光熠熠,将凌霄花纹样衬得更加凛冽。
“侯爷,您今晚说出去夜巡,许久未归,属下有些担心,方才还想着是否要差几个人去寻您,”江策站在璟安候书桌旁磨着墨,“侯爷可是在外头遇着事了?”
纸笔摩擦的声音蓦地停住。
“是属下多嘴了。”江策躬身道,“请侯爷恕罪。”
“无妨。”璟安候淡淡答了声。
声若击玉,朗朗似星。
璟安候一身苍青锦袍,墨发披肩,瞳眸深邃,俊美非常,尤其是那对桃花眼,生得极漂亮,一派睥睨天下的姿态,唇角一直抑着,几乎没人见他笑过,不苟言笑的他第一眼便能给人一种清冷而生人勿近的感觉。
站在旁边的江策看着自家主子批今日的政务奏章,只见璟安候眉头一直紧锁着,主子看上去心情不好,他不敢开口多问。
主子最近暴戾得很呢。
江策发现自从太师与白少夫人殁了之后主子就心性大变,每日在李家宗祠一跪就是两个时辰。
江策每日看着主子对着太师大人,太师夫人和白少夫人的灵位拜了又拜,他心疼主子,看着主子的背影,他感觉空气中都透着一股凄凉。
守灵三日,李家上下一片缟素,茫茫的一片白,令人心里没来由地有一种压迫感。
若是太师大人还活着,主子也不会才二十三岁就一人撑起整个李家,一个人面对朝廷的腥风血雨。
李颐卿天资卓著,十七岁便在朝中挂了职,十八岁领兵出征,大魏边境的璟都沦陷于战火之中,他率军杀出重围,夺回璟都,一战封候,皇上赐他的封号为璟安。他姿容才色绝冠大魏,文武双全,无所不通。江策常常想,若太师还活着,主子现在一定还是那个恣意风光的李二公子吧。
曾经鲜衣怒马的李二公子一夜之间失去全部至亲,他接过李家的管家权成为李家家主后,心性大变,喜怒无常,暴戾无比。
短短一个月,他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江策很怀念从前的李府,虽然府上的规矩森严,但李家的氛围很好,下人都很忠心,主子们也不曾亏待过谁,李家自大魏开国以来就是辅佐朝政的名门望族,家规家训多得数不清楚,少说也有好几百条,能写满好几本册子。
江策自打初入李府的时候就一直听太师大人教诲子侄们说,李家家训再怎么复杂难记也不许忘了前三条。
李家家训第一条,忠国。第二条,报君。第三条,为民。
江策跟在李颐卿身边做书童的时候就每天听着主子捧着家规一遍又一遍地朗诵,日复一日,他也能跟主子一样能将几百条家规倒背如流。
江策记忆里的主子也曾经是喜欢笑的,主子自幼没了娘,是太师大人一手将他带大的。他记得主子以前喜欢小兔子,但太师大人不让他养……后来主子在太师大人的严厉教导下成了文武双全的天才少年,可是再后来……他就没再见过主子笑了。
李颐卿的世界里似乎只有黑和白两种颜色,黑是压在他肩膀上沉重的礼节与名声,是他的权力与李家的未来,白是孤独与寂寞,独自一人深夜望月,思念故去亲人的伤痛。
江策看着主子喜怒无常的暴戾模样,心里有种说不上来的苦涩。
李颐卿常说:“本候会的,一定会的,一定会让李家如原来那般枝繁叶茂,屹立不倒,就如父亲在时那样……”
可是江策心里知道,从太师大人和白少夫人死去的那一刻起,原来的那个李家,已经回不去了。
原来的李颐卿,也回不去了。
如今他是皇上亲封的丞相,权倾朝野,无需亦不再隐忍对他人的不满。
作为一国之相,他心中恪守忠义之道,无论是谁,只要敢站在他心中正义的对立面,站在大魏的对立面,他都不会手下留情。
短短一个月,主子变成了杀伐果断的冷血权臣。
他叹,这一切都拜顾怀柔那奸臣所赐。
若不是她,太师和白少夫人就不会死,偌大的李府也不会只剩主子一人……
他从小跟着主子长大,这个月看着主子消瘦不少,他心疼。
奏章批了一半,笔被轻轻搁在桌上。
江策看着主子起身往门外走,忙问了声:“侯爷您去哪……”
“宗祠。”李颐卿冷冷应了声,“本候想一个人静一静。”
一夜之间失去两个至亲对李颐卿的打击实在太大,他需要时间缓一缓。
宗祠里一片静谧,李家祖宗的灵位一列一列整齐地摆着,李颐卿如先前那般为祖宗们上了香,随后跪在爹娘与长姐的灵位前拜了又拜。
此刻他却有些心乱。
听闻梁国间谍今晚有行动,他今晚亲自出府夜巡,路过朱雀巷时在房顶见到两个男人迷晕一个少女,拖进巷子里。
要他见死不救,他做不到。
他跳下去将两个男子一掌打晕,见少女昏迷不醒,想过去探探她是否还有呼吸,谁知他手指刚靠近她面庞,她便一跃而起,用簪子捅向他的心窝。
幸好他向来谨慎,配了护心镜。
只是她仍伤了他的肩膀。
李颐卿伸手抚了抚自己肩上的伤口,心里有些自嘲,早知道便不要管这闲事,被人当成流氓,到头来没落好名声还受了伤。
不过那姑娘敢伤他,就凭一支簪子。
此人勇气可嘉。
李颐卿轻嗤一声,若她仔细想一想或许就该知道他是个好人,若他真对她有什么非分之想,就凭她那双一瘸一拐的病腿,怎么可能活着跑出朱雀巷。
也罢,世间误解常有,她与他不过一面之缘,日后大抵不会再相见。
李颐卿听见福子桂子的谈话,知道后面来的一脸猥琐样的男人是那位夫人派来毁人清白的登徒子,他便手起刀落结果了那人。
他不知道那姑娘会不会再回来,总不能任着这禽兽糟蹋了她。
恶人该死。
李颐卿心头没来由怒火中烧,对着登徒子的尸身横竖都来了一套刀法,每一刀都用了十成十的力气。
这一个月压在他心头的怒火此时得到了片刻的平息。
父亲与长姐已经去世一月有余,顾怀柔也已经伏诛近半月。此刻他不知怎么,一下子感觉自己心里空落落的,他恨顾怀柔入骨,连亲眼看着她死都不愿意。
可顾怀柔已经死了,他不知该恨谁,李家只剩守着一排灵位的他。他心里的一腔恨意凝成一股无形的戾气,让他变得喜怒无常。
已经一个月了,他不能再沉沦下去了,这个李家,这个大魏还需要他来守护。
人,总得是要长大的。
肩头隐隐作痛,那姑娘冷静沉稳的双眼又浮现在他脑海中。
呵,哪怕是与他同归于尽也不怕吗。
那个眼神令他没来由地想到顾怀柔,曾经她便是这般站在朝堂上指点江山,仿佛只要有她的一个眼神便能令人心安。
那般年少有为,权倾朝野,那般才华横溢,聪慧机敏,貌美无双的顾怀柔,整个大魏哪一个男子不倾慕。
可她后来为什么要变呢,变得冷酷自私,无情无义,毒害忠臣命妇,谋杀兄长,甚至……私通敌国。
如果她还是原来的她,一定会成为他最敬重的对手,或者,会是朋友。但他永远不会忘记是她害死了他的父亲与长姐,他在世上最后的两个至亲。
江策默默站在宗祠门口不远处候着,手里捧着一件氅衣,感觉天气凉了,便轻轻叩门:“侯爷,入夜天冷,您多穿件衣服。”
李颐卿没说话,表示默许。
江策将氅衣披在他肩上,此时他发现主子的衣服被划破了一个口子,肩膀上有一道伤口,被主子处理过,上过了药,远看不明显,但仔细近看,这道口子像是被锐利之物所伤。
“侯爷,您的肩……”江策愣住,一下子紧张起来,莫非主子今夜遇刺了?
李颐卿却一脸无所谓,浅唇微挑:“猫抓的。”
江策无奈。
他做了主子那么多年的贴身近侍,会连猫抓还是器物所伤都看不出来吗。
他知道主子的性子,主子不愿说,他即便是刨根究底打破砂锅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
“侯爷,跪了那么久,您饿了吧,属下去小厨房给您拿些点心。”江策抬头望一望空中皎皎明月,再看了看固执的主子,说着便抬脚要往小厨房过去。
“她下葬何处?”李颐卿冷不丁冒出这么一句。
江策一愣:“侯爷问谁?”
“前丞相。”李颐卿剑眉轻挑,语气不轻不重,他起身,一对漂亮的桃花眼睨着江策,仿佛能看穿江策内心的一切小把戏。
“她……”江策不知主子为何会突然问起她,但主子犀利的眼神令他心里发毛,他犹豫片刻还是说了实话,“属下让人将她扔到乱葬岗去了。”
“大魏礼法有规,丞相须以国礼下葬,你忘了?”李颐卿点燃宗祠里燃尽了的蜡烛,“皇上不曾废她相位,她身为一国之相,即便罪大恶极,身后之事也该办得体面些。”
“可是侯爷,她……”江策一下子激动起来,语调有些重,“您忘了?她是个叛国之人!这样的人……怎配以大魏国礼下葬!”
“你是大魏的子民,自当遵守大魏礼法,礼法乃开国始皇亲定,不遵者乃不敬始皇陛下,你可知错?”李颐卿又点了一根蜡烛。
“是,属下知错。”江策嘴上应着,但心里仍是不情愿的。
“侯爷,其实有件事情属下有疑惑。”江策正了正嗓子。
“但问无妨。”
“属下是看着前丞相死的,她饮下整整一杯鹤艳血,连挣扎都没挣扎一下,也没出声,死不瞑目,”江策压低声音,“鹤艳血乃极毒,出了名的能令人生不如死,但属下感觉她死得太过轻松,属下想斗胆问侯爷,是否用错了毒?”
言外之意是,她害人无数,而侯爷你将鹤艳血换成了别的毒酒,赐了她一个安乐死吗?
李颐卿脸色一沉,目光移到一旁摆着的面具上,面具在烛光里银光熠熠,将凌霄花纹样衬得更加凛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