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那嵩:老夫要亲自北上,助晋王收复云南!
“十五天!”
“整整十五天了!”
“我终于完成父王的任务,走到元江了!”
李嗣兴蓬头垢面,抱着李定国的书信双眼微红。
在云南这种地方耗时半月,走了几百里的山路。
可见这位晋王世子遭到了多么大的磨难。
若不是李嗣兴长于军旅之中,身体素质极好。
只怕这几百里山路下来会直接要了他的命!
好在吃尽苦头的李嗣兴终于来到了元江,即将完成李定国的任务了。
李嗣兴感慨万千,带着残余的卫士们。
怀着激动心情一步一步地向着元江城走去。
而在元江的西门外。
一支军容甚威的大军正在准备开拔。
“广国公,此去滇西,山高路险,密林遍布。”
“你这一万多精锐要是扎进雨林之中。”
“等和晋王会师之时,只怕会死伤惨重了。”
元江城下,土知府那嵩叹气道:“倒不如就留在元江,和老夫一起共襄盛举。”
“你我二人以元江之地,联络周围的土司。”
“未必不能为晋王和皇上分忧啊!”
此时此刻,从广西回到云南的贺九仪部已经集结。
正准备扎进雨林之中,去滇西寻找李定国。
只不过贺九仪的这种选择非但前途未卜。
而且他麾下的一万多精锐一旦进入雨林之中。
到底能有多少人幸存下来,这也是一个未知数。
所以正在元江联络各方抗清势力的那嵩也是希望贺九仪能够留下来。
元江之地尚有不少粮草,可以供应这支精锐之师。
如果贺九仪能够和自己联手。
那么就算不能光复昆明。
亦可在清军面前暂时保住元江等地啊!
然而广国公贺九仪闻言却是拱手道:
“承蒙那知府看重。”
“只是我在南宁接到的军令是回到云南,前往晋王帐下听令。”
“如今昆明失守,晋王退到了滇西。”
“为将者自当以军令为重。”
“所以如论如何,我贺九仪都得前往滇西寻找晋王!”
话音未落,贺九仪也是长叹了一口气。
离开元江,进入雨林。
这样的选择不仅不被那嵩所看好。
贺九仪麾下的雷朝圣、黄元才、王三才、何起龙等人也是极力反对。
原因很简单,他们的这支大军留在元江还能暂时粮饷无忧。
可要是扎进了雨林。
等到时候。
贺九仪的这一万多精兵估计连口吃的都难找啊!
只不过贺九仪却力排众议,执意要前往滇西寻找李定国。
其原因不外乎是贺九仪忠于李定国的。
只不过这位广国公对李晋王是忠心了。
但李晋王先前却对他这个西营的老兄弟颇有微词。
原因无他,贺九仪是孙可望昔日的亲信。
又曾受孙可望之令,前往南宁胁迫永历朝廷承认孙可望的秦王之爵。
虽然贺九仪在交水之战中,坚定地站在了李定国的一方。
可对于这种在政治上有极大污点的人。
不仅是永历朝廷的衮衮诸公对贺九仪不满。
就连受到忠义思想影响的李定国也看不起贺九仪。
觉得这位广国公并非真正的忠良,只是一个首鼠两端的小人尔!
也正是因为李定国有着这种的思想。
整个西营最终才会土崩瓦解。() ()
因为以忠臣自居的李晋王非常排斥任何对大明的不忠行为。
所以他才在交水之战后,对孙可望的旧部大为歧视和排挤。
并在西南展开了一场大清洗。
将王自奇、张胜、张虎等孙可望的亲信尽数处死。
还划分秦晋兵,对狄三品、王会、张光瘁等孙可望旧部大加歧视。
甚至发展到了最后。
就连贺九仪、马宝等支持他的孙可望旧部。
李晋王或多或少都展现了别样的情绪。
除此之外,为了清除任何对大明不忠的行为。
李定国还抽调了自己的晋兵,交给沐天波成立一支禁军。
这支禁军的目标,便是要专办内贼。
为大明朝整治西营中的‘乱臣贼子’!
也正是在李定国的纵容下。
永历朝廷的衮衮诸公才能够肆无忌惮地迫害大西军旧人。
在整个西南地区掀起了一股反攻倒算的浪潮。
令无数西营老兄弟倒在了内斗之中。
然而,当李定国带着衮衮诸公清洗大西军老战友后。
这位李晋王最终也自食了恶果。
等到清军南下之时。
南明军队兵无战心,将无斗志,直接一溃千里!
并让局势发展到了现在!
只是即便受到了李定国和衮衮诸公的歧视。
贺九仪这位广国公却依旧想要向李定国证明自己的忠诚。
所以正如被衮衮诸公大为批判的李来亨。
最终选择在茅麓山用自己的生命来堵住衮衮诸公的嘴一样。
贺九仪此时也决意扎入雨林。
想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
让李晋王对他刮目相看。
所以面对那嵩的邀请和部下们的反对。
贺九仪也是力排众议,选择了这条在历史上令人难以言语的道路!
“那知府,告辞了。”
“若是我能在滇西助晋王击退鞑虏。”
“说不定,你我此生还有相见日子。”
贺九仪洒脱一笑,而后一声令下。
一万多西营精兵开始离开元江,进入雨林之中。
那嵩见状也只得摇头叹气。
“广国公如此,只是不知道他和晋王以后究竟会如何!”
这位土知府感慨了一声,随后返回了元江城中。
贺九仪虽然走了。
但是元江地区的抗清却不会停止。
那嵩也是在联络一切能联络的人。
准备在元江和清军决一死战了!
然而那嵩刚回到城中。
他的儿子那焘便急匆匆地来报。
“父亲!广国公的大军又回来了!”那焘一脸喜色道。
“什么!”那嵩惊喜交加,连忙道:“是不是广国公改变主意,准备在元江助我了!”
“不是!”那嵩连忙开口,道出了一個惊天的好消息。
“是晋王世子前来元江,在途中撞上了广国公的大军!”
“所以广国公的兵马才会回返的!”
“而且据世子所说晋王现在已经在滇西全歼了清军主力。”
“正在楚雄一带和洪承畴对峙。”
“他带来了晋王的军令,要咱们和广国公联手直捣昆明,去抄了洪承畴的后路!”
此言一出,那嵩张大着嘴巴满脸地不可置信。
许久之后,这位土知府激动地大吼道:“快!杀猪宰羊!犒赏诸军!”
“老夫要亲自北上,助晋王收复云南!”
“整整十五天了!”
“我终于完成父王的任务,走到元江了!”
李嗣兴蓬头垢面,抱着李定国的书信双眼微红。
在云南这种地方耗时半月,走了几百里的山路。
可见这位晋王世子遭到了多么大的磨难。
若不是李嗣兴长于军旅之中,身体素质极好。
只怕这几百里山路下来会直接要了他的命!
好在吃尽苦头的李嗣兴终于来到了元江,即将完成李定国的任务了。
李嗣兴感慨万千,带着残余的卫士们。
怀着激动心情一步一步地向着元江城走去。
而在元江的西门外。
一支军容甚威的大军正在准备开拔。
“广国公,此去滇西,山高路险,密林遍布。”
“你这一万多精锐要是扎进雨林之中。”
“等和晋王会师之时,只怕会死伤惨重了。”
元江城下,土知府那嵩叹气道:“倒不如就留在元江,和老夫一起共襄盛举。”
“你我二人以元江之地,联络周围的土司。”
“未必不能为晋王和皇上分忧啊!”
此时此刻,从广西回到云南的贺九仪部已经集结。
正准备扎进雨林之中,去滇西寻找李定国。
只不过贺九仪的这种选择非但前途未卜。
而且他麾下的一万多精锐一旦进入雨林之中。
到底能有多少人幸存下来,这也是一个未知数。
所以正在元江联络各方抗清势力的那嵩也是希望贺九仪能够留下来。
元江之地尚有不少粮草,可以供应这支精锐之师。
如果贺九仪能够和自己联手。
那么就算不能光复昆明。
亦可在清军面前暂时保住元江等地啊!
然而广国公贺九仪闻言却是拱手道:
“承蒙那知府看重。”
“只是我在南宁接到的军令是回到云南,前往晋王帐下听令。”
“如今昆明失守,晋王退到了滇西。”
“为将者自当以军令为重。”
“所以如论如何,我贺九仪都得前往滇西寻找晋王!”
话音未落,贺九仪也是长叹了一口气。
离开元江,进入雨林。
这样的选择不仅不被那嵩所看好。
贺九仪麾下的雷朝圣、黄元才、王三才、何起龙等人也是极力反对。
原因很简单,他们的这支大军留在元江还能暂时粮饷无忧。
可要是扎进了雨林。
等到时候。
贺九仪的这一万多精兵估计连口吃的都难找啊!
只不过贺九仪却力排众议,执意要前往滇西寻找李定国。
其原因不外乎是贺九仪忠于李定国的。
只不过这位广国公对李晋王是忠心了。
但李晋王先前却对他这个西营的老兄弟颇有微词。
原因无他,贺九仪是孙可望昔日的亲信。
又曾受孙可望之令,前往南宁胁迫永历朝廷承认孙可望的秦王之爵。
虽然贺九仪在交水之战中,坚定地站在了李定国的一方。
可对于这种在政治上有极大污点的人。
不仅是永历朝廷的衮衮诸公对贺九仪不满。
就连受到忠义思想影响的李定国也看不起贺九仪。
觉得这位广国公并非真正的忠良,只是一个首鼠两端的小人尔!
也正是因为李定国有着这种的思想。
整个西营最终才会土崩瓦解。() ()
因为以忠臣自居的李晋王非常排斥任何对大明的不忠行为。
所以他才在交水之战后,对孙可望的旧部大为歧视和排挤。
并在西南展开了一场大清洗。
将王自奇、张胜、张虎等孙可望的亲信尽数处死。
还划分秦晋兵,对狄三品、王会、张光瘁等孙可望旧部大加歧视。
甚至发展到了最后。
就连贺九仪、马宝等支持他的孙可望旧部。
李晋王或多或少都展现了别样的情绪。
除此之外,为了清除任何对大明不忠的行为。
李定国还抽调了自己的晋兵,交给沐天波成立一支禁军。
这支禁军的目标,便是要专办内贼。
为大明朝整治西营中的‘乱臣贼子’!
也正是在李定国的纵容下。
永历朝廷的衮衮诸公才能够肆无忌惮地迫害大西军旧人。
在整个西南地区掀起了一股反攻倒算的浪潮。
令无数西营老兄弟倒在了内斗之中。
然而,当李定国带着衮衮诸公清洗大西军老战友后。
这位李晋王最终也自食了恶果。
等到清军南下之时。
南明军队兵无战心,将无斗志,直接一溃千里!
并让局势发展到了现在!
只是即便受到了李定国和衮衮诸公的歧视。
贺九仪这位广国公却依旧想要向李定国证明自己的忠诚。
所以正如被衮衮诸公大为批判的李来亨。
最终选择在茅麓山用自己的生命来堵住衮衮诸公的嘴一样。
贺九仪此时也决意扎入雨林。
想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
让李晋王对他刮目相看。
所以面对那嵩的邀请和部下们的反对。
贺九仪也是力排众议,选择了这条在历史上令人难以言语的道路!
“那知府,告辞了。”
“若是我能在滇西助晋王击退鞑虏。”
“说不定,你我此生还有相见日子。”
贺九仪洒脱一笑,而后一声令下。
一万多西营精兵开始离开元江,进入雨林之中。
那嵩见状也只得摇头叹气。
“广国公如此,只是不知道他和晋王以后究竟会如何!”
这位土知府感慨了一声,随后返回了元江城中。
贺九仪虽然走了。
但是元江地区的抗清却不会停止。
那嵩也是在联络一切能联络的人。
准备在元江和清军决一死战了!
然而那嵩刚回到城中。
他的儿子那焘便急匆匆地来报。
“父亲!广国公的大军又回来了!”那焘一脸喜色道。
“什么!”那嵩惊喜交加,连忙道:“是不是广国公改变主意,准备在元江助我了!”
“不是!”那嵩连忙开口,道出了一個惊天的好消息。
“是晋王世子前来元江,在途中撞上了广国公的大军!”
“所以广国公的兵马才会回返的!”
“而且据世子所说晋王现在已经在滇西全歼了清军主力。”
“正在楚雄一带和洪承畴对峙。”
“他带来了晋王的军令,要咱们和广国公联手直捣昆明,去抄了洪承畴的后路!”
此言一出,那嵩张大着嘴巴满脸地不可置信。
许久之后,这位土知府激动地大吼道:“快!杀猪宰羊!犒赏诸军!”
“老夫要亲自北上,助晋王收复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