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上兵伐谋
《孙子兵法·虚实篇》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用兵的规律像水,水流动的规律是避开高处而向低处奔流,用兵的规律是避开敌人坚实之处而攻击其虚弱的地方。
现在敌人的最虚弱的地方在哪里?
必然就是距离关中最近,仅有一条大河阻绝的河东。
而且,河东盆地相比起函谷、蓝田,地势都要平坦许多,最适合董卓麾下的骑兵发挥。
以己之锋芒,刺敌之软穴,这就是能取得战争胜利的方法!
“河东虽有十万兵马,但大都是匈奴骑士和河东群寇。论精锐,怕是远远比不过袁绍、袁术麾下的乡勇武士。”
“而且,河东地形孤立,不与中原相通,就算是从河北派兵,也是道路艰难,难以得到支援。”
河东,还有河东北面的晋阳,其实从某种程度来说,本就与关中一体。
关中与河东的联系,甚至比关中和洛阳的联系还要紧密。
通往河东的渡口,比如夏阳、龙门、蒲津,这些渡口的水流远远要比大河、渭水汇流之后的渡口更加平缓。
河水平缓,就意味着易于用兵,行动方便。
相比于东面过函谷,南面通武关,前往河东无疑是对己方最有利的布置。
而且,河东,就好像是山川大河以鬼斧神工之势雕琢的一块天然战场。
西有大河,北有吕梁,南有王屋,东有太行!
地形的封闭,意味着一旦在河东作战失败,必然是最恐怖的兵败如山倒,连喘息的时机,逃跑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无论是刘协还是董卓,都将河东视作对己方战事最为有利的战场。
“如此,便定下此战基调。在河东方向进攻,而驻守函谷、武关的军队则采用守势!”
董卓此刻决定了战略。
见状,即便是董旻,也不敢在此事上忤逆董卓,只得悻悻低头。
就在董卓准备进行战术上的议题,比如调动兵马、任命将领时,刘协的声音再次响起。
“太师,庙算能够做到的,并不止这些。”
这下,便是董卓都微微有些惊异,看向刘协的眼神中有股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惊喜。
“孙武曾经说过——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能百战百胜,并不是最好的方式。
真正最上等的方式,应当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句话,西楚霸王项羽与汉高祖刘邦是真正以实际行为,给后世上了生动的一课。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刘协指出敌军最大的弱点——
“虽为盟军,实则各怀鬼胎。”
“袁绍、袁术兄弟二人之间的龌龊已为天下所知,现在又如何能够合力攻伐?”
“于夫罗、韩暹、李乐,皆不过散兵游勇,又如何能够如臂使指,齐心协力?”
刘协的话惹得众将,特别是曾经参与了第一次联军讨董之战的将领都深以为然。
联军虽然势众,却缺少统一的指挥。
甚至,还闹出袁术克扣自己部下孙坚粮草辎重的闹剧。() ()
这样的敌人,若是不想着分化瓦解,确实是有些愚蠢。
“陛下此言谬矣!”
又是董旻。
董旻站起身来询问:“关东虽为联军,却并非于一处设立大营。”
“上一次,就有三路大军,分别自酸枣、河内,鲁阳合力进攻洛阳。三方兵马虽不能统一调动,却也威力不减,声势浩大!”
“如今,河东、中原、南阳三个方向若是合力来攻,自然也会和上次一样,各自为军。故此,伐谋与否,其实并不重要!”
董旻的意思,是说对面虽然被称为联军,但其实各自为军,统帅将领皆不一致,根本没有分化的必要。
除非是出现上一次,袁术与孙坚那样上下猜忌的场面,不然所谓的“伐谋”其实没有半点意义。
“朕明白。”
刘协所指的“伐谋”并非仅仅如此。
“左将军不如眼界放宽一些。”
“朕说的,又何止联军内部?”
“联军所顾忌的,又何止关中一地?”
董旻还不解其意,但董卓、贾诩两人都是精神一振!
眼界放宽、何止关中一地?
他们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了当今天下的格局。
袁绍,虽据河北,又有着汝南袁氏声望的加持,使得河北士人纷纷投靠于他。但袁绍也并非高枕无忧。
公孙瓒!
张燕!
白马义从,威震天下!
黑山飞燕,雄踞太行!
这两人一北一西,几乎是悬在袁绍头顶的利剑!
也不需要将其刺下,只要轻轻挥动,上面的寒光就足以让袁绍不敢轻举妄动。
袁术,坐拥天下最富裕的南阳郡,还凭借家族的门生故吏控制着汝南、江淮等富饶之地。看似风光无限。
但如今坐镇荆州的,可是八骏之一,汉室宗亲的刘表刘景升。
刘表对于大汉朝廷来说,完全是个意料之外的惊喜。
昔日,孙坚因为个人恩怨,设计逼死了荆州刺史王濬(不是西晋时期灭亡孙吴的那位荆州刺史),致使荆州失去了主官,令朝廷不得不派遣一名刺史上任。
但当时局势是怎样?
帝都洛阳与荆州之间的道路被占据南阳的袁术阻断,根本不可能有人带着部曲或者幕僚前去上任。荆州对于袁术来说,完全就是一个熟透了的桃子,随时可以不废一兵一卒收入囊中。
可刘表,却硬生生单骑入了荆州,并且稳定了荆州的局面,成为了一名掌控实权的刺史!
而荆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荆州北部的上庸出兵,可以轻松堵住南阳前往关中的通道。
从襄阳出兵,则可以直接切断南阳与汝南的联系,切断袁术的粮道。
现在袁术就好似是一个骑在荆州身上的大汉。看似孔武有力,但只要刘表稍微动胯往上一顶,那就完全可以令袁术生不如死。
只要运用伐谋之术,就可以轻松限制袁绍、袁术这两股最大的势力。有这么好的办法,为什么却不使用,为自己取得先机呢?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用兵的规律像水,水流动的规律是避开高处而向低处奔流,用兵的规律是避开敌人坚实之处而攻击其虚弱的地方。
现在敌人的最虚弱的地方在哪里?
必然就是距离关中最近,仅有一条大河阻绝的河东。
而且,河东盆地相比起函谷、蓝田,地势都要平坦许多,最适合董卓麾下的骑兵发挥。
以己之锋芒,刺敌之软穴,这就是能取得战争胜利的方法!
“河东虽有十万兵马,但大都是匈奴骑士和河东群寇。论精锐,怕是远远比不过袁绍、袁术麾下的乡勇武士。”
“而且,河东地形孤立,不与中原相通,就算是从河北派兵,也是道路艰难,难以得到支援。”
河东,还有河东北面的晋阳,其实从某种程度来说,本就与关中一体。
关中与河东的联系,甚至比关中和洛阳的联系还要紧密。
通往河东的渡口,比如夏阳、龙门、蒲津,这些渡口的水流远远要比大河、渭水汇流之后的渡口更加平缓。
河水平缓,就意味着易于用兵,行动方便。
相比于东面过函谷,南面通武关,前往河东无疑是对己方最有利的布置。
而且,河东,就好像是山川大河以鬼斧神工之势雕琢的一块天然战场。
西有大河,北有吕梁,南有王屋,东有太行!
地形的封闭,意味着一旦在河东作战失败,必然是最恐怖的兵败如山倒,连喘息的时机,逃跑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无论是刘协还是董卓,都将河东视作对己方战事最为有利的战场。
“如此,便定下此战基调。在河东方向进攻,而驻守函谷、武关的军队则采用守势!”
董卓此刻决定了战略。
见状,即便是董旻,也不敢在此事上忤逆董卓,只得悻悻低头。
就在董卓准备进行战术上的议题,比如调动兵马、任命将领时,刘协的声音再次响起。
“太师,庙算能够做到的,并不止这些。”
这下,便是董卓都微微有些惊异,看向刘协的眼神中有股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惊喜。
“孙武曾经说过——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能百战百胜,并不是最好的方式。
真正最上等的方式,应当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句话,西楚霸王项羽与汉高祖刘邦是真正以实际行为,给后世上了生动的一课。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刘协指出敌军最大的弱点——
“虽为盟军,实则各怀鬼胎。”
“袁绍、袁术兄弟二人之间的龌龊已为天下所知,现在又如何能够合力攻伐?”
“于夫罗、韩暹、李乐,皆不过散兵游勇,又如何能够如臂使指,齐心协力?”
刘协的话惹得众将,特别是曾经参与了第一次联军讨董之战的将领都深以为然。
联军虽然势众,却缺少统一的指挥。
甚至,还闹出袁术克扣自己部下孙坚粮草辎重的闹剧。() ()
这样的敌人,若是不想着分化瓦解,确实是有些愚蠢。
“陛下此言谬矣!”
又是董旻。
董旻站起身来询问:“关东虽为联军,却并非于一处设立大营。”
“上一次,就有三路大军,分别自酸枣、河内,鲁阳合力进攻洛阳。三方兵马虽不能统一调动,却也威力不减,声势浩大!”
“如今,河东、中原、南阳三个方向若是合力来攻,自然也会和上次一样,各自为军。故此,伐谋与否,其实并不重要!”
董旻的意思,是说对面虽然被称为联军,但其实各自为军,统帅将领皆不一致,根本没有分化的必要。
除非是出现上一次,袁术与孙坚那样上下猜忌的场面,不然所谓的“伐谋”其实没有半点意义。
“朕明白。”
刘协所指的“伐谋”并非仅仅如此。
“左将军不如眼界放宽一些。”
“朕说的,又何止联军内部?”
“联军所顾忌的,又何止关中一地?”
董旻还不解其意,但董卓、贾诩两人都是精神一振!
眼界放宽、何止关中一地?
他们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了当今天下的格局。
袁绍,虽据河北,又有着汝南袁氏声望的加持,使得河北士人纷纷投靠于他。但袁绍也并非高枕无忧。
公孙瓒!
张燕!
白马义从,威震天下!
黑山飞燕,雄踞太行!
这两人一北一西,几乎是悬在袁绍头顶的利剑!
也不需要将其刺下,只要轻轻挥动,上面的寒光就足以让袁绍不敢轻举妄动。
袁术,坐拥天下最富裕的南阳郡,还凭借家族的门生故吏控制着汝南、江淮等富饶之地。看似风光无限。
但如今坐镇荆州的,可是八骏之一,汉室宗亲的刘表刘景升。
刘表对于大汉朝廷来说,完全是个意料之外的惊喜。
昔日,孙坚因为个人恩怨,设计逼死了荆州刺史王濬(不是西晋时期灭亡孙吴的那位荆州刺史),致使荆州失去了主官,令朝廷不得不派遣一名刺史上任。
但当时局势是怎样?
帝都洛阳与荆州之间的道路被占据南阳的袁术阻断,根本不可能有人带着部曲或者幕僚前去上任。荆州对于袁术来说,完全就是一个熟透了的桃子,随时可以不废一兵一卒收入囊中。
可刘表,却硬生生单骑入了荆州,并且稳定了荆州的局面,成为了一名掌控实权的刺史!
而荆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荆州北部的上庸出兵,可以轻松堵住南阳前往关中的通道。
从襄阳出兵,则可以直接切断南阳与汝南的联系,切断袁术的粮道。
现在袁术就好似是一个骑在荆州身上的大汉。看似孔武有力,但只要刘表稍微动胯往上一顶,那就完全可以令袁术生不如死。
只要运用伐谋之术,就可以轻松限制袁绍、袁术这两股最大的势力。有这么好的办法,为什么却不使用,为自己取得先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