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书记,这是房子的证明。”这是村里自己建的房子,没有房产证,当初也就给了张纸证明,阮云枝一起把这张盖了红戳的证明给带了过来。
阮云枝上前一步开始向大家介绍,“咱们村里一共有100多户人家,村里原本的学校是初中,一共有三个年级,每个年级的人数大约20人左右。我家一共有4个卧室,其中三个可以分别给每个年级当作上课的教室,还有一间则可以留作老师的办公室,用来给孩子们批改作业。至于院子,则可以作为孩子们课余时间活动的场所......”
几位干部跟着阮云枝的描述,仿佛已经能够想象出来,以后孩子们在这里上课的场景。窗明几净,读书朗朗,这里可比之前的学校环境好了太多。
几个村里的干部一同进到屋子里面参观了一下,虽然现在在阮忠孝一家手上房子弄得杂乱了许多,但忽略了摆放的东西之后,整个屋子的房屋结构和面积大小等方面还是符合他们对于未来学校的预期。几位领导对了一下眼神,就明白了彼此的意思。
的确没有比这里更合适的了。当时在柳书记办公室里阮云枝提出的价格在财政拨款可以负担的范围之内,阮云枝甚至还主动提出要将桌椅板凳以及其他一些家具全都留给学校。这样一来学校在购置物资方面又可以省下一笔。
“我觉得这里不错。”一干部率先表态。
“不如我们投票表决,合适的话就先定下,后面再补流程。村里学校的事情已经不能再拖了。”另一干部说道。
阮忠孝听着几人的对话慌了,“什么?什么意思?什么老师批改作业?什么村里学校?”
这是他哥哥阮忠义的房子,和村里学校有什么关系?
旁边的围观群众一下子心里也有了猜测,仿佛明白是要干什么事了。
村里的学校已经用了许多年,每年都要修修补补,从外面看也是十分破落不堪,到了下雨天还漏雨。家长们把孩子们送去上学都有些提心吊胆的,一直听说要新建学校,但一直也没听说过建学校的后续。
有围观群众欣喜地问,“书记,是打算把云枝家改成学校吗?”
“今天我们来这里就是为了这个事,但具体要不要改还没有确定”,柳书记严谨地说,“今天正好你们也在这里,你们的孩子或者亲戚家的孩子以后也要在村里上学,你们也发表一下你们的意见。”
那感情好啊!围观群众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甚至有热心群众说,“书记,这里改建的时候俺可以来帮忙,不要工钱!俺闺女每天在原先那学校上学,一天天地提心吊胆的,太害怕了。”
——“书记,要不咱明天就开始吧?这种事儿不能拖啊?越早越好!”
——“俺也同意!”
而与此相反的便是阮忠孝一家。
阮云严年纪小,还沉不住气,眼看着大家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仿佛明天就要开始改建了,他忍不住说道,“不是啊等会儿,我们还住在这儿呢。这要是改了学校,我们住哪儿啊?”
围观群众笑着回应,“你住哪?你住哪都无所谓,反正这房子和你们一家什么关系都没有!刚刚云枝拿出来那张证明是谁的名字,你不知道啊?更何况,这房子当时盖的时候,你和你爹爷俩一点力气都没出,现在好意思说什么了?再说了,你们家也有屋子,你们当然是去住你们自己家了。”
“就是啊,也不知道云枝同没同意你住进来,你们就拖家带口搬进来。还把别人屋里搞得乱七八糟,以前我来云枝家可不是这样的,有些人脸皮可真厚!呸!”
孙秀芳很理直气壮,骂道,“这房子也不关你事,你说什么话?再说了,村里学校漏雨,我家那屋子也老漏雨,村里学校不安全,我家房子那也好些年了,也不安全,那总不能天天提心吊胆地淋着雨睡觉吧。我们和云枝都是一家人,上面那是一个老祖宗,这屋子空着也是空着,给我们住住怎么了?”
“你这人真是好笑,你们屋子漏雨那你们就修呗,还好意思说什么安不安全,自己舍不得花钱重新建,合盖你和阮忠义两个人分的东西,结果阮忠孝一个人全占了,自己占了便宜还嫌弃起来什么安不安全了。当时舔着脸非要占着老房子的时候,也没见你这么多话啊。你要是真嫌弃,你就像人家忠义一样自己出钱重新建呗。自己不舍得花钱,毛病还这么多”,之前那大爷也不甘示弱,嗓门大的很,“再说了,这怎么和我们没关系,这和我们村里哪个人都有关系!这个地方是要改成村里的学校那就是整个村的大事。你现在非不让改,你就是和我们整个村作对。要是以后孩子在原来学校出了什么问题,你能给负责?”
当时阮云枝爷爷去世的时候留下了一栋老房子,原本阮忠义和阮忠孝兄弟俩都住在老房子里面,后来两人各自娶了媳妇儿,又各自生了孩子,原先的老房子就有些不够用了,因此当时阮忠义就重新自己出钱出力花时间重新盖了栋自己的房子,至于父亲留下的那栋老房子就一直是阮忠孝一家在住。
周围的围观群众也纷纷调动起情绪,开始义愤填膺。
“忠孝这事儿,你干的可就不对了。改学校那是村里的好事,人家云枝这么大的小姑娘都同意卖房子给村里做贡献了,你都这么大岁数的人了啊,你能不明白这是个好事儿?要我说啊,你家婆娘不懂事儿,赶紧管管吧。”
“就是啊。好歹是念过扫盲班的人,怎么还一点集体荣誉感都没有?再说了,这屋子改了学校之后,那你家娃儿也能进去上学啊,又不是光我们占了好处。”
孙秀芳险些晕了过去,她儿子阮云严已经到了娶媳妇儿的年龄,若是这个房子没了,还拿什么娶媳妇儿啊。阮云枝回来一趟,茶杯没了、房子没了、聘礼没了,他们反过头来还得倒欠钱?
孙秀芳彻底不管了,她冲到阮云枝面前,“阮云枝,这房子是你爹的根啊,连你爹的根你都能卖?传出去丢不丢人啊!”
“秀芳同志,注意你的言辞。这房子是阮忠义盖的,阮云枝拥有这栋房子的所有权,她有权利决定是否要卖。”柳书记适时打断了孙秀芳,“再说了,现在卖给村里是给村里做贡献,是我们村里的榜样!这有什么可丢人的!”
孙秀芳被怼的哑口无言。
阮忠孝立马就反应过来,开始转换策略。他往阮云枝那边踉跄了两步,脊梁也佝偻起来,一下子疲惫了许多。
阮忠孝痛哭起来,“云枝啊!叔从小就笨,不聪明也挣不到什么钱,不像你爸一样有本事。这房子改成学校也是为了村里的娃儿上学方便,叔没上过几年学,也明白这个道理。原来的老破房子我们一家将就将就也就住了,只是我和你婶儿年纪这么大了。这个腿一下雨天就疼的厉害,实在是干活干不动了。这一家老小这么多张嘴都要等着吃饭,那云严比你还大上两岁,到现在也没讨上媳妇儿,你姐还没个归宿。之前和你爸借的这些钱实在是......”
阮忠孝一边说,身子一边颤颤巍巍,仿佛已经痛苦到了极致,两条腿也终于没了力气,再也撑不住了,一个快五十岁的男人就这样给阮云枝跪了下去。
阮忠孝跪了下去,孙秀芳也扑了过去,她一把年纪了,半点面子也不要,眼泪纵横地求着阮云枝,“云枝啊,可怜可怜你叔和你婶儿吧,你看你堂哥,年纪一大把了,还没娶上媳妇儿,你忍心就让他一直打光棍吗?我们一家人还挤在原先那个老破房子里,婶儿知道你从小就是个孝顺孩子,日子本来就这么难过了,现在茶杯碎了,回去还得住破房子,你总不至于把我们往死里逼吧!”
孙秀芳原本是看到阮忠孝跪了下去,于是自己也跟着跪了下去。她原本只是打算装疯卖傻,假模假样地说上两句,可说到后面她倒有些真心实意地想哭了。
阮云严看着父母两个人都跪下了,他也哭丧着脸,跪了下去,仿佛自己受了多么大的委屈一般喊道,“云枝啊,算我这个当哥的求你了。我们一家都求求你了!稍微给我们一条活路吧!”
两个稍年轻的村干部上前想要拉他们站起来,可此时孙秀芳一家全都使出了吃奶的劲儿,干部们怎么拉也拉不起来,只好作罢。
孙秀芳哭天抢地的开始喊,“云枝啊!现在日子太难了,这么多钱你把婶子卖了也还不上!等哪天日子好过一些了,婶儿再去想想办法......”
一旁的围观群众刚刚还是指责的态度,如今看着他们三个齐刷刷的跪在阮云枝这一个小辈面前,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突然也有些于心不忍。毕竟阮忠孝和孙秀芳都是这么大的人了。
按照村里的规矩,几个长辈跪在小辈的面前,那都会折寿的。
旁边有年纪轻的人看不得这场面,已经悄悄把脸别到了一边。
这其实也正是阮忠孝想要达到的目的。刚刚的风向已经很明确了,阮忠义的房子要改成村里的学校这是整个村的事情,牵扯到全村人所有人的利益,若是阮忠孝一家反对,首先立场上站不住,其次侵犯到其他人的利益,也势必会遭到全村人的反对和指责。既然要改房屋已经是大势所趋、无法转变,那么就只能让自己的损失再少一些——比如之前的借款。
阮云枝家的房子涉及的是阮云枝、阮忠孝还有全村人的利益,但借款就只涉及阮云枝和阮忠孝两家人的事情,并不会侵犯到村里其他人的利益,那么其他人的态度必定会软化下来,阮忠孝再卖卖惨,诉诉苦,那这借款的事情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哪怕阮云枝日后催着自己拿出钱来,他也可以找一堆借口往后拖。
阮云枝心里冷笑一声,果然这就是他的好叔叔。眼看着正经说是说不过去了就开始企图卖惨、利用舆论压人。张口闭口就是求自己放过他们一家,仿佛他们一家才是无辜的受害者一样。
阮云枝心里不觉得有一丝一毫地可怜。对于这种没良心的人,阮云枝不愿意让他们占便宜,但凡是属于自己的,一分一厘也要回来。
形式对阮云枝已经有些不利了。阮云枝清清嗓子,正要说话,突然有人把她拉到自己身后。
阮云芝看着前方的人的背影,突然有些恍惚。
白衬衫干净笔直,一头利落的短发,需要仰视才能看到的高度,即使留给自己的只是一个背影,阮云枝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
只是,这辈子她分明没有叫孟夏梁来,而且今天又是工作日,孟夏梁不去工作,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阮云枝没想明白。
孟夏梁身材高大,轻轻松松就把阮云枝遮得严严实实。
“柳书记你好,我是S市妇联部门的工作人员,我姓孟。”孟夏梁环顾四周,视线最终在柳书记这里停下。
孟夏梁长相英俊、身板挺拔,给长辈的第一印象就是正派。更何况孟夏梁父母都是机关干部,他从小在父母的影响之下长大,孟夏梁身上或多或少也带着机关当中说话干事的感觉。长大后孟夏梁又出国交流,见过世面,此时说起话来也有一种不威自怒的感觉。
“孟同志你好你好,欢迎来我们宝河村。”柳书记连忙笑了笑,主动伸手来握手。
柳书记在村里干了快十年的书记,平时见到最大的官就是县里的领导。至于市里的领导,那都是隔着远远的,才瞧见那么一两回儿。柳书记的情况是这样,村里的围观群众就更加没见过市里的领导了。
如今一听说市里的领导来,都不免觉得有些新奇,腰杆子也不自觉地挺直了几分——总得在市领导面前表现出他们宝河村的精神面貌!
刚刚不忍再看孙秀芳一家的那个年轻姑娘,此时也忍不住往那瞧着,跟旁边的人小声地说,“城里的人长得可真好看。”
围观群众的注意力都落在了村里领导和市里领导交谈上,哪还记得阮忠孝一家还是跪着的呢?
“柳书记,这次我来宝河村确实是带着任务来的。一个多月前,我们单位接到群众线索了解而是被叔叔婶婶非法占有,她的叔婶甚至想要违背阮云枝同志个人的意愿,非法买卖婚姻,以此来获得高彩礼用于给自己的儿子结婚。将婚姻做成一笔生意,这与我们中央的方针政策相违背,造成的影响极其恶劣。”孟夏梁直接切入主题,“为保证阮云枝同志的身心安全,上个月阮云枝同志已由其父母生前的朋友接走。此次阮云枝同志返乡,领导高度重视,特意安排我陪同,目的就是为了防止阮云枝同志心肠太软,从而被村里的一些同志所蒙骗。”
孟夏梁话音一落,周围的群众立马像炸开了锅。
阮云枝上前一步开始向大家介绍,“咱们村里一共有100多户人家,村里原本的学校是初中,一共有三个年级,每个年级的人数大约20人左右。我家一共有4个卧室,其中三个可以分别给每个年级当作上课的教室,还有一间则可以留作老师的办公室,用来给孩子们批改作业。至于院子,则可以作为孩子们课余时间活动的场所......”
几位干部跟着阮云枝的描述,仿佛已经能够想象出来,以后孩子们在这里上课的场景。窗明几净,读书朗朗,这里可比之前的学校环境好了太多。
几个村里的干部一同进到屋子里面参观了一下,虽然现在在阮忠孝一家手上房子弄得杂乱了许多,但忽略了摆放的东西之后,整个屋子的房屋结构和面积大小等方面还是符合他们对于未来学校的预期。几位领导对了一下眼神,就明白了彼此的意思。
的确没有比这里更合适的了。当时在柳书记办公室里阮云枝提出的价格在财政拨款可以负担的范围之内,阮云枝甚至还主动提出要将桌椅板凳以及其他一些家具全都留给学校。这样一来学校在购置物资方面又可以省下一笔。
“我觉得这里不错。”一干部率先表态。
“不如我们投票表决,合适的话就先定下,后面再补流程。村里学校的事情已经不能再拖了。”另一干部说道。
阮忠孝听着几人的对话慌了,“什么?什么意思?什么老师批改作业?什么村里学校?”
这是他哥哥阮忠义的房子,和村里学校有什么关系?
旁边的围观群众一下子心里也有了猜测,仿佛明白是要干什么事了。
村里的学校已经用了许多年,每年都要修修补补,从外面看也是十分破落不堪,到了下雨天还漏雨。家长们把孩子们送去上学都有些提心吊胆的,一直听说要新建学校,但一直也没听说过建学校的后续。
有围观群众欣喜地问,“书记,是打算把云枝家改成学校吗?”
“今天我们来这里就是为了这个事,但具体要不要改还没有确定”,柳书记严谨地说,“今天正好你们也在这里,你们的孩子或者亲戚家的孩子以后也要在村里上学,你们也发表一下你们的意见。”
那感情好啊!围观群众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甚至有热心群众说,“书记,这里改建的时候俺可以来帮忙,不要工钱!俺闺女每天在原先那学校上学,一天天地提心吊胆的,太害怕了。”
——“书记,要不咱明天就开始吧?这种事儿不能拖啊?越早越好!”
——“俺也同意!”
而与此相反的便是阮忠孝一家。
阮云严年纪小,还沉不住气,眼看着大家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仿佛明天就要开始改建了,他忍不住说道,“不是啊等会儿,我们还住在这儿呢。这要是改了学校,我们住哪儿啊?”
围观群众笑着回应,“你住哪?你住哪都无所谓,反正这房子和你们一家什么关系都没有!刚刚云枝拿出来那张证明是谁的名字,你不知道啊?更何况,这房子当时盖的时候,你和你爹爷俩一点力气都没出,现在好意思说什么了?再说了,你们家也有屋子,你们当然是去住你们自己家了。”
“就是啊,也不知道云枝同没同意你住进来,你们就拖家带口搬进来。还把别人屋里搞得乱七八糟,以前我来云枝家可不是这样的,有些人脸皮可真厚!呸!”
孙秀芳很理直气壮,骂道,“这房子也不关你事,你说什么话?再说了,村里学校漏雨,我家那屋子也老漏雨,村里学校不安全,我家房子那也好些年了,也不安全,那总不能天天提心吊胆地淋着雨睡觉吧。我们和云枝都是一家人,上面那是一个老祖宗,这屋子空着也是空着,给我们住住怎么了?”
“你这人真是好笑,你们屋子漏雨那你们就修呗,还好意思说什么安不安全,自己舍不得花钱重新建,合盖你和阮忠义两个人分的东西,结果阮忠孝一个人全占了,自己占了便宜还嫌弃起来什么安不安全了。当时舔着脸非要占着老房子的时候,也没见你这么多话啊。你要是真嫌弃,你就像人家忠义一样自己出钱重新建呗。自己不舍得花钱,毛病还这么多”,之前那大爷也不甘示弱,嗓门大的很,“再说了,这怎么和我们没关系,这和我们村里哪个人都有关系!这个地方是要改成村里的学校那就是整个村的大事。你现在非不让改,你就是和我们整个村作对。要是以后孩子在原来学校出了什么问题,你能给负责?”
当时阮云枝爷爷去世的时候留下了一栋老房子,原本阮忠义和阮忠孝兄弟俩都住在老房子里面,后来两人各自娶了媳妇儿,又各自生了孩子,原先的老房子就有些不够用了,因此当时阮忠义就重新自己出钱出力花时间重新盖了栋自己的房子,至于父亲留下的那栋老房子就一直是阮忠孝一家在住。
周围的围观群众也纷纷调动起情绪,开始义愤填膺。
“忠孝这事儿,你干的可就不对了。改学校那是村里的好事,人家云枝这么大的小姑娘都同意卖房子给村里做贡献了,你都这么大岁数的人了啊,你能不明白这是个好事儿?要我说啊,你家婆娘不懂事儿,赶紧管管吧。”
“就是啊。好歹是念过扫盲班的人,怎么还一点集体荣誉感都没有?再说了,这屋子改了学校之后,那你家娃儿也能进去上学啊,又不是光我们占了好处。”
孙秀芳险些晕了过去,她儿子阮云严已经到了娶媳妇儿的年龄,若是这个房子没了,还拿什么娶媳妇儿啊。阮云枝回来一趟,茶杯没了、房子没了、聘礼没了,他们反过头来还得倒欠钱?
孙秀芳彻底不管了,她冲到阮云枝面前,“阮云枝,这房子是你爹的根啊,连你爹的根你都能卖?传出去丢不丢人啊!”
“秀芳同志,注意你的言辞。这房子是阮忠义盖的,阮云枝拥有这栋房子的所有权,她有权利决定是否要卖。”柳书记适时打断了孙秀芳,“再说了,现在卖给村里是给村里做贡献,是我们村里的榜样!这有什么可丢人的!”
孙秀芳被怼的哑口无言。
阮忠孝立马就反应过来,开始转换策略。他往阮云枝那边踉跄了两步,脊梁也佝偻起来,一下子疲惫了许多。
阮忠孝痛哭起来,“云枝啊!叔从小就笨,不聪明也挣不到什么钱,不像你爸一样有本事。这房子改成学校也是为了村里的娃儿上学方便,叔没上过几年学,也明白这个道理。原来的老破房子我们一家将就将就也就住了,只是我和你婶儿年纪这么大了。这个腿一下雨天就疼的厉害,实在是干活干不动了。这一家老小这么多张嘴都要等着吃饭,那云严比你还大上两岁,到现在也没讨上媳妇儿,你姐还没个归宿。之前和你爸借的这些钱实在是......”
阮忠孝一边说,身子一边颤颤巍巍,仿佛已经痛苦到了极致,两条腿也终于没了力气,再也撑不住了,一个快五十岁的男人就这样给阮云枝跪了下去。
阮忠孝跪了下去,孙秀芳也扑了过去,她一把年纪了,半点面子也不要,眼泪纵横地求着阮云枝,“云枝啊,可怜可怜你叔和你婶儿吧,你看你堂哥,年纪一大把了,还没娶上媳妇儿,你忍心就让他一直打光棍吗?我们一家人还挤在原先那个老破房子里,婶儿知道你从小就是个孝顺孩子,日子本来就这么难过了,现在茶杯碎了,回去还得住破房子,你总不至于把我们往死里逼吧!”
孙秀芳原本是看到阮忠孝跪了下去,于是自己也跟着跪了下去。她原本只是打算装疯卖傻,假模假样地说上两句,可说到后面她倒有些真心实意地想哭了。
阮云严看着父母两个人都跪下了,他也哭丧着脸,跪了下去,仿佛自己受了多么大的委屈一般喊道,“云枝啊,算我这个当哥的求你了。我们一家都求求你了!稍微给我们一条活路吧!”
两个稍年轻的村干部上前想要拉他们站起来,可此时孙秀芳一家全都使出了吃奶的劲儿,干部们怎么拉也拉不起来,只好作罢。
孙秀芳哭天抢地的开始喊,“云枝啊!现在日子太难了,这么多钱你把婶子卖了也还不上!等哪天日子好过一些了,婶儿再去想想办法......”
一旁的围观群众刚刚还是指责的态度,如今看着他们三个齐刷刷的跪在阮云枝这一个小辈面前,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突然也有些于心不忍。毕竟阮忠孝和孙秀芳都是这么大的人了。
按照村里的规矩,几个长辈跪在小辈的面前,那都会折寿的。
旁边有年纪轻的人看不得这场面,已经悄悄把脸别到了一边。
这其实也正是阮忠孝想要达到的目的。刚刚的风向已经很明确了,阮忠义的房子要改成村里的学校这是整个村的事情,牵扯到全村人所有人的利益,若是阮忠孝一家反对,首先立场上站不住,其次侵犯到其他人的利益,也势必会遭到全村人的反对和指责。既然要改房屋已经是大势所趋、无法转变,那么就只能让自己的损失再少一些——比如之前的借款。
阮云枝家的房子涉及的是阮云枝、阮忠孝还有全村人的利益,但借款就只涉及阮云枝和阮忠孝两家人的事情,并不会侵犯到村里其他人的利益,那么其他人的态度必定会软化下来,阮忠孝再卖卖惨,诉诉苦,那这借款的事情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哪怕阮云枝日后催着自己拿出钱来,他也可以找一堆借口往后拖。
阮云枝心里冷笑一声,果然这就是他的好叔叔。眼看着正经说是说不过去了就开始企图卖惨、利用舆论压人。张口闭口就是求自己放过他们一家,仿佛他们一家才是无辜的受害者一样。
阮云枝心里不觉得有一丝一毫地可怜。对于这种没良心的人,阮云枝不愿意让他们占便宜,但凡是属于自己的,一分一厘也要回来。
形式对阮云枝已经有些不利了。阮云枝清清嗓子,正要说话,突然有人把她拉到自己身后。
阮云芝看着前方的人的背影,突然有些恍惚。
白衬衫干净笔直,一头利落的短发,需要仰视才能看到的高度,即使留给自己的只是一个背影,阮云枝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
只是,这辈子她分明没有叫孟夏梁来,而且今天又是工作日,孟夏梁不去工作,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阮云枝没想明白。
孟夏梁身材高大,轻轻松松就把阮云枝遮得严严实实。
“柳书记你好,我是S市妇联部门的工作人员,我姓孟。”孟夏梁环顾四周,视线最终在柳书记这里停下。
孟夏梁长相英俊、身板挺拔,给长辈的第一印象就是正派。更何况孟夏梁父母都是机关干部,他从小在父母的影响之下长大,孟夏梁身上或多或少也带着机关当中说话干事的感觉。长大后孟夏梁又出国交流,见过世面,此时说起话来也有一种不威自怒的感觉。
“孟同志你好你好,欢迎来我们宝河村。”柳书记连忙笑了笑,主动伸手来握手。
柳书记在村里干了快十年的书记,平时见到最大的官就是县里的领导。至于市里的领导,那都是隔着远远的,才瞧见那么一两回儿。柳书记的情况是这样,村里的围观群众就更加没见过市里的领导了。
如今一听说市里的领导来,都不免觉得有些新奇,腰杆子也不自觉地挺直了几分——总得在市领导面前表现出他们宝河村的精神面貌!
刚刚不忍再看孙秀芳一家的那个年轻姑娘,此时也忍不住往那瞧着,跟旁边的人小声地说,“城里的人长得可真好看。”
围观群众的注意力都落在了村里领导和市里领导交谈上,哪还记得阮忠孝一家还是跪着的呢?
“柳书记,这次我来宝河村确实是带着任务来的。一个多月前,我们单位接到群众线索了解而是被叔叔婶婶非法占有,她的叔婶甚至想要违背阮云枝同志个人的意愿,非法买卖婚姻,以此来获得高彩礼用于给自己的儿子结婚。将婚姻做成一笔生意,这与我们中央的方针政策相违背,造成的影响极其恶劣。”孟夏梁直接切入主题,“为保证阮云枝同志的身心安全,上个月阮云枝同志已由其父母生前的朋友接走。此次阮云枝同志返乡,领导高度重视,特意安排我陪同,目的就是为了防止阮云枝同志心肠太软,从而被村里的一些同志所蒙骗。”
孟夏梁话音一落,周围的群众立马像炸开了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