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章
第二天早上来吃饭时,孟夏梁特意留意了一下店里有没有齐泰的身影。
目光来来回回巡视了几遍,确定今天齐泰没来,孟夏梁才终于放下心来。
昨天闫项明说的还是有一定道理,阮云枝身世虽然坎坷了一些,但归根结底还没有太多社会经验。她父母双亡,平时忙于店里的事情,去孟家的机会也不多,若真是被一两个别有用心的人盯上,很容易落入别人陷阱。不仅是感情,做生意也很容易被坑被骗。
他在国内的这些天,他能确保阮云枝的安全,但,等他出国呢?
而此时阮云枝正站在朱开旁边,指导他细节。
闫项明没注意到孟夏梁怎么还是这么一副被欠钱的表情,他点评道,“这面做得还不错,不过和阮老板做得还差那么一点点,但这小伙儿来了没多久能做成这样也还是不错了。”
说到这,闫项明想到了什么,在一旁贱兮兮地说,“阮老板旁边这次这个,比上次还好,虽然没有上次那个壮,但明显年纪小,和阮老板更相配。”
年纪小…
年纪不小的孟夏梁觉得自己被针对了……
孟夏梁下意识地反驳,“肯定不能只看眼界、也不能只看外在啊?”
闫项明又大口喝了一口豆浆,嘴里含糊不清地说,“没有只看外在呀…但是他们天□□夕相处、接触的机会那么多,肯定有时间可以透过外在看内在啦。以我多年的经验,我觉得这个人的机会比昨天那个还大!工作啊、学校啊,最讲究日久生情~我都懂的。”
阮云枝就像小太阳,或许就像行星在太阳的周围环绕一样,阮云枝周围有一些人也是十分正常的,孟夏梁心想。
但,这并不妨碍他看到的时候觉得他们真的好烦人。
他理解也能接受,但就是心里会感到酸涩。
孟夏梁看阮云枝的眼神突然带了些担忧。
不久前,还大幅周折终于获得出国名额的孟夏梁突然沉默了。
他不得不承认,闫项明说的很有道理。
接触机会多,才会有双方相互了解的可能。像他这样出国待个一两年,不能在她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回国时早就物是人非了。
外面的太阳十分刺眼,一个想法突然在他冒了出头。
*
这或许是一个十分疯狂的想法,也是一个其他人很难理解的想法。
但当心里有了这个念头之后,孟夏梁很快就意识到,这就是他想要的结果。
孟夏梁做事十分果断,这或许和他从小就开始给自己做决定有关,因为他可以承受决定后的任何结果,他可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他很快作出了决定,当天上午,他就出现在了昌良朋的办公室门口。
昌良朋听了他的想法之后有些意外,但又很快表示尊重,“人生的路很长,机会远远不止于公告栏里发布的那些,每个时刻的细微决定都有可能会对你今后的人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只要你想清楚了,留在国内未必没有别样的风景。你现在确定想清楚了吗?”
孟夏梁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坚定地点了点头。
昌良朋叫来了办事员小张。
*
一个小时后,出国选拔名单在单位公告栏里进行公示。
让人意外的是,获得名额的并不是第二名的孟夏梁。
公告显示,因第二名孟夏梁主动放弃本次机会,第三名的顺位获得名额。
第三名是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平日里工作勤勤恳恳,工作经历也十分丰富,对于现阶段的差,唯一欠缺的就是出国交流的经历,可以预想到这次出国回来之后必定会对他大有裨益。
闫项明看到公告之后,十分震惊,毕竟孟夏梁放弃名额连他也没通知,而后又开始懊恼,“为什么我不是被顺延的第3名啊……”
孟夏梁拍了拍他的肩膀,学着昌良朋的语气安慰道,“小伙子,再努力两年吧。”
这次机会多么难得,大家都心知肚明,杨洪业为了获得这个机会,甚至还特意找了关系、花了这么多钱,而如今机会已经摆在孟夏梁面前了,他竟然说放弃就放弃?
有人大着胆子过去问孟夏梁缘由,“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说放弃就放弃啊?”
孟夏梁仔细想了想,“确实是很好的机会,不过单位里有很多同事都很优秀,缺的可能就是这么一次机会,他们可能比我更加需要。”
孟夏梁也有其他方面的考量,也不想把自己说的那么伟大,于是话风一转就说,“当然了,人生处处是机会,但总要有所取舍。虽然放弃了出国交流的名额,但是我就有机会在国内静下心来积累沉淀的一段时间了,对于我现在这个阶段来说,未尝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公告一出,孟夏梁又成了被围观的珍惜动物。
孟夏梁只好趁热度下去的时候,赶紧赶回办公室。
在回去的路上,一位中年人叫住了他,语气十分郑重,“谢谢。”
孟夏梁记不得单位里的所有人,最近有许多人找过他,或许这人就是其中一个吧。
孟夏梁并没有深究,他礼貌地微笑了一下“不客气,加油。”
快到办公室时听到不少人讨论,孟夏梁才隐约地记起,刚刚那位似乎就是这次的第3名。
孟夏梁轻笑了下,突然觉得浑身轻松不少。
真好,大家都得到了想要的,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
回到办公室后,孟夏梁毫不意外地又被办公室的同事围观了。
业务主管恨铁不成钢地说,“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说放弃就放弃了?好歹回来商量一下啊。”
业务主管有很强的领域意识,他在意的是如今孟夏梁这么把机会一让,名额又给到别的组了。
闫项明眼神有些哀怨,他在意的是别的点,“明明是兄弟,我竟然不是第一个知道的,你都没告诉我,还是我自己去公告栏里看到的。”
孟夏梁解释,“这个主要是没来得及,我上午刚想好,刚找领导说完没多久他就发了公告,我还没来得及回来他就已经贴出来了。”
中间因为杨洪业的事情耽误了好长时间,出国交流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因此单位里走流程走得都快了起来。
但也有同事很快就转换了思路,“孟大佬,这回你不走了,可得好好带带我们!”
这话一说之后大家又想到了孟夏梁留下的便利之处。不仅工作能推得更快,而且平时工作中有什么疑难问题也可以及时请教,从这个角度来说,孟夏梁留下来也很好。
大家又纷纷地让孟夏梁开始关照,左一个孟大神、右一个孟大佬,孟夏梁忍不住笑出了声,说,“放心,大家有什么问题随时来找我。”
是啊,换个角度来看,留下来也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孟夏梁被一圈人围着,心里想到的却是阮云枝。
他想和她分享这个消息,她会像其他人一样因为他的留下而感到开心吗?
*
下班之后,孟夏梁没有直接回家,而是不知不觉就走到了阮云枝的店附近。
如今已经到了下班时间,原本空荡荡的街上也热闹起来,有些夫妻一边说笑一边赶回家。
孟夏梁站在满堂春不远处,始终没有靠近。他大概能够猜到,阮云枝应该在吃饭了,吃完饭应该要早早休息,做早餐的人都非常辛苦。
孟夏梁突然觉得自己不该这么晚找她。
他也搞不清楚最近是怎么了,多了许多以前不会有的情绪。
他看到有别的异性围绕在她左右会不舒服,他会担心她被欺骗、受伤害,他希望她的脸上能永远带着笑,永远不会伤心难过。他开始在意她的感受,他害怕他会吓到她,害怕把她吓跑。
这种感情在他二十多年的生活当中从未经历体验过,有些陌生。
孟夏梁突然想起大学时的同学似乎也有这么一段时间。
室友本身是一个非常理智严谨的人,但突然有一段时间每天早出晚归,有的时候特别开心,有的时候又格外伤心,情绪起伏很大。
那时孟夏梁并不理解人为什么突然变化这么大,室友却乐在其中,“你还不懂,喜欢别人就是这样的。”
而如今,孟夏梁觉得自己竟然变得和那位室友很像。
这种感情,是喜欢吗?
应当是喜欢吧,所以他才会想要留在她身边。
在喜欢的前提下,他过往一切奇怪甚至有些幼稚的举动,都可以解释得通。
初秋的天气已经开始带着些寒意了,而孟夏梁却很兴奋,整个人像是解开了一道世界难题一样畅快淋漓。
他终于后知后觉地明白了过来。
但他还不能吓着她,也不能打扰她休息。
幸好他已经作出了选择,他还有许多时间。
明早吧,等到明天早上的时候再和她说。
*
当天晚上,孟夏梁不出意外地失眠了。
但即使前一天晚上没睡好,第二天一早,孟夏梁还是醒得很早。
他第一次为穿什么而犯了难。
纠结许久之后,孟夏梁决定穿上那件白衬衫,印象里那天他穿这件的时候有许多人夸他。
收拾妥当之后,孟夏梁迎着清晨的带着些寒气的风出了门。
此时太阳还未完全升起,遥遥的在东边露出一角,灿烂绚丽地照耀了他脚下的路。
孟夏梁骑着自行车,飞快地向阮云枝那边蹬去,就像在追逐他的太阳。
孟夏梁到的时候,街上的人还并不多。
满堂春已经忙活起来了,常蕾和王桂花正往屋外搬着板凳,阮云枝则正在指导朱开。
孟夏梁把车停在门口,却并未着急进去。
朦胧的光洒在女孩儿的侧脸上,肌肤嫩得像白豆腐,整个人就像清晨里盛开的一枝百合花,她指导朱开时的表情却十分严肃认真,孟夏梁看着这场面,嘴角不禁微微扬了起来。
太可爱了,认真工作的她,实在是太可爱了。
孟夏梁下意识的忽略阮云枝身旁的朱开。
原来喜欢是这种感觉,只要远远地瞧着她都会觉得很开心。
孟夏梁本还想在门口静静的看一会儿,常蕾搬凳子的时候就注意到了他,问道,“吃点什么?”
阮云枝一听也是有些惊讶,竟然这么早就来人了?
她下意识地抬头看过去——竟然是孟夏梁?
昨天孟夏梁没有正面回答她什么时候出国,阮云枝倒也并不在意。
毕竟,上辈子孟夏梁是什么时候出国的,阮云枝一清二楚。
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在想到孟夏梁即将出国,阮云枝看他的眼神也柔和了几分。
阮云枝笑了笑,“今天怎么这么早?”
刚刚还一本正经,甚至有些严肃的小老师如今露出了甜甜的笑,白皙的脸庞荡漾着清澈笑意,一双杏眼波盈盈,这才是她这个年龄段该有的样子。
孟夏梁看到阮云枝的笑,嘴角上扬地更厉害了。
果然早点来是对的。
来的早,阮云枝比较空闲,还能够和他讲几句话,要是来的晚了,阮云枝连看他的时间都没有。
孟夏梁跟阮云枝说,“我放弃那个名额了。”
孟夏梁说的云淡风轻,但在阮云枝听起来却犹如一声惊雷在耳边响起。
什么?放弃名额?孟夏梁是疯了吗?
阮云枝连忙追问,“为什么要放弃?多好的机会呀?”
孟夏梁拿出当时和同事的说法,“单位里有很多同事,年纪比我还大,工作能力也很强,但仅仅就是缺这样一个名额,他们比我更需要。而我有了时间,可以在国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阮云枝却丝毫不信。
上辈子孟夏梁和同事关系并不亲近,他的心里仿佛只有工作,只有学术,怎么可能几个月时间突然变得跟菩萨一样,还想到同事的前途?
肯定是有什么人或者是发生了什么事,才让孟夏梁选择放弃。
但,到底是多么重要的人或事才能让他这么看重工作的人心甘情愿地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呢?
孟夏梁什么都不肯透露,只有一套官方说辞,阮云枝也猜不透。
当然,阮云枝不会觉得是自己,在她看来自己和孟夏梁,仅仅是每天早上吃饭才有一两分钟的交集,中间孟夏梁还有一段时间没来。上辈子阮云枝在孟夏梁身边5年,甚至有了孩子,但孟夏梁最后还是选择了其他人,这辈子两人的接触这么有限,孟夏梁肯定不会是因为她。
阮云枝只觉得她自己之前给孟夏梁单位里写的那些信都白写了,孟夏梁直接放弃名额,彻底打破了她的计划。
她想不明白,他们明明是上辈子就过不下去的苦命夫妻,为什么这辈子还非要天天见面?为什么就不能桥归桥、路归路?
阮云枝很烦。
恰好这时街上的人又多了些,阮云枝便继续去忙活生意。
孟夏梁则是细细地观察着阮云枝的表情,她和昨天的公告栏外的同事一样,表情里只有震惊、困惑、不可思议,但没有一点点欣喜。
她丝毫不为他留下而感到开心。
果然,阮云枝应该还是把他当哥哥或者是当朋友的。
想到这,孟夏梁心里有一些酸涩。
但很快,孟夏梁就平静了下来。
没关系,他留下来之后,两人还有很长时间可以慢慢相处。
但在阮云枝转身的那一刻,孟夏梁则觉得有一些迷茫,如果他没看错的话,刚刚云枝是在生气吗?
目光来来回回巡视了几遍,确定今天齐泰没来,孟夏梁才终于放下心来。
昨天闫项明说的还是有一定道理,阮云枝身世虽然坎坷了一些,但归根结底还没有太多社会经验。她父母双亡,平时忙于店里的事情,去孟家的机会也不多,若真是被一两个别有用心的人盯上,很容易落入别人陷阱。不仅是感情,做生意也很容易被坑被骗。
他在国内的这些天,他能确保阮云枝的安全,但,等他出国呢?
而此时阮云枝正站在朱开旁边,指导他细节。
闫项明没注意到孟夏梁怎么还是这么一副被欠钱的表情,他点评道,“这面做得还不错,不过和阮老板做得还差那么一点点,但这小伙儿来了没多久能做成这样也还是不错了。”
说到这,闫项明想到了什么,在一旁贱兮兮地说,“阮老板旁边这次这个,比上次还好,虽然没有上次那个壮,但明显年纪小,和阮老板更相配。”
年纪小…
年纪不小的孟夏梁觉得自己被针对了……
孟夏梁下意识地反驳,“肯定不能只看眼界、也不能只看外在啊?”
闫项明又大口喝了一口豆浆,嘴里含糊不清地说,“没有只看外在呀…但是他们天□□夕相处、接触的机会那么多,肯定有时间可以透过外在看内在啦。以我多年的经验,我觉得这个人的机会比昨天那个还大!工作啊、学校啊,最讲究日久生情~我都懂的。”
阮云枝就像小太阳,或许就像行星在太阳的周围环绕一样,阮云枝周围有一些人也是十分正常的,孟夏梁心想。
但,这并不妨碍他看到的时候觉得他们真的好烦人。
他理解也能接受,但就是心里会感到酸涩。
孟夏梁看阮云枝的眼神突然带了些担忧。
不久前,还大幅周折终于获得出国名额的孟夏梁突然沉默了。
他不得不承认,闫项明说的很有道理。
接触机会多,才会有双方相互了解的可能。像他这样出国待个一两年,不能在她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回国时早就物是人非了。
外面的太阳十分刺眼,一个想法突然在他冒了出头。
*
这或许是一个十分疯狂的想法,也是一个其他人很难理解的想法。
但当心里有了这个念头之后,孟夏梁很快就意识到,这就是他想要的结果。
孟夏梁做事十分果断,这或许和他从小就开始给自己做决定有关,因为他可以承受决定后的任何结果,他可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他很快作出了决定,当天上午,他就出现在了昌良朋的办公室门口。
昌良朋听了他的想法之后有些意外,但又很快表示尊重,“人生的路很长,机会远远不止于公告栏里发布的那些,每个时刻的细微决定都有可能会对你今后的人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只要你想清楚了,留在国内未必没有别样的风景。你现在确定想清楚了吗?”
孟夏梁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坚定地点了点头。
昌良朋叫来了办事员小张。
*
一个小时后,出国选拔名单在单位公告栏里进行公示。
让人意外的是,获得名额的并不是第二名的孟夏梁。
公告显示,因第二名孟夏梁主动放弃本次机会,第三名的顺位获得名额。
第三名是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平日里工作勤勤恳恳,工作经历也十分丰富,对于现阶段的差,唯一欠缺的就是出国交流的经历,可以预想到这次出国回来之后必定会对他大有裨益。
闫项明看到公告之后,十分震惊,毕竟孟夏梁放弃名额连他也没通知,而后又开始懊恼,“为什么我不是被顺延的第3名啊……”
孟夏梁拍了拍他的肩膀,学着昌良朋的语气安慰道,“小伙子,再努力两年吧。”
这次机会多么难得,大家都心知肚明,杨洪业为了获得这个机会,甚至还特意找了关系、花了这么多钱,而如今机会已经摆在孟夏梁面前了,他竟然说放弃就放弃?
有人大着胆子过去问孟夏梁缘由,“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说放弃就放弃啊?”
孟夏梁仔细想了想,“确实是很好的机会,不过单位里有很多同事都很优秀,缺的可能就是这么一次机会,他们可能比我更加需要。”
孟夏梁也有其他方面的考量,也不想把自己说的那么伟大,于是话风一转就说,“当然了,人生处处是机会,但总要有所取舍。虽然放弃了出国交流的名额,但是我就有机会在国内静下心来积累沉淀的一段时间了,对于我现在这个阶段来说,未尝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公告一出,孟夏梁又成了被围观的珍惜动物。
孟夏梁只好趁热度下去的时候,赶紧赶回办公室。
在回去的路上,一位中年人叫住了他,语气十分郑重,“谢谢。”
孟夏梁记不得单位里的所有人,最近有许多人找过他,或许这人就是其中一个吧。
孟夏梁并没有深究,他礼貌地微笑了一下“不客气,加油。”
快到办公室时听到不少人讨论,孟夏梁才隐约地记起,刚刚那位似乎就是这次的第3名。
孟夏梁轻笑了下,突然觉得浑身轻松不少。
真好,大家都得到了想要的,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
回到办公室后,孟夏梁毫不意外地又被办公室的同事围观了。
业务主管恨铁不成钢地说,“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说放弃就放弃了?好歹回来商量一下啊。”
业务主管有很强的领域意识,他在意的是如今孟夏梁这么把机会一让,名额又给到别的组了。
闫项明眼神有些哀怨,他在意的是别的点,“明明是兄弟,我竟然不是第一个知道的,你都没告诉我,还是我自己去公告栏里看到的。”
孟夏梁解释,“这个主要是没来得及,我上午刚想好,刚找领导说完没多久他就发了公告,我还没来得及回来他就已经贴出来了。”
中间因为杨洪业的事情耽误了好长时间,出国交流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因此单位里走流程走得都快了起来。
但也有同事很快就转换了思路,“孟大佬,这回你不走了,可得好好带带我们!”
这话一说之后大家又想到了孟夏梁留下的便利之处。不仅工作能推得更快,而且平时工作中有什么疑难问题也可以及时请教,从这个角度来说,孟夏梁留下来也很好。
大家又纷纷地让孟夏梁开始关照,左一个孟大神、右一个孟大佬,孟夏梁忍不住笑出了声,说,“放心,大家有什么问题随时来找我。”
是啊,换个角度来看,留下来也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孟夏梁被一圈人围着,心里想到的却是阮云枝。
他想和她分享这个消息,她会像其他人一样因为他的留下而感到开心吗?
*
下班之后,孟夏梁没有直接回家,而是不知不觉就走到了阮云枝的店附近。
如今已经到了下班时间,原本空荡荡的街上也热闹起来,有些夫妻一边说笑一边赶回家。
孟夏梁站在满堂春不远处,始终没有靠近。他大概能够猜到,阮云枝应该在吃饭了,吃完饭应该要早早休息,做早餐的人都非常辛苦。
孟夏梁突然觉得自己不该这么晚找她。
他也搞不清楚最近是怎么了,多了许多以前不会有的情绪。
他看到有别的异性围绕在她左右会不舒服,他会担心她被欺骗、受伤害,他希望她的脸上能永远带着笑,永远不会伤心难过。他开始在意她的感受,他害怕他会吓到她,害怕把她吓跑。
这种感情在他二十多年的生活当中从未经历体验过,有些陌生。
孟夏梁突然想起大学时的同学似乎也有这么一段时间。
室友本身是一个非常理智严谨的人,但突然有一段时间每天早出晚归,有的时候特别开心,有的时候又格外伤心,情绪起伏很大。
那时孟夏梁并不理解人为什么突然变化这么大,室友却乐在其中,“你还不懂,喜欢别人就是这样的。”
而如今,孟夏梁觉得自己竟然变得和那位室友很像。
这种感情,是喜欢吗?
应当是喜欢吧,所以他才会想要留在她身边。
在喜欢的前提下,他过往一切奇怪甚至有些幼稚的举动,都可以解释得通。
初秋的天气已经开始带着些寒意了,而孟夏梁却很兴奋,整个人像是解开了一道世界难题一样畅快淋漓。
他终于后知后觉地明白了过来。
但他还不能吓着她,也不能打扰她休息。
幸好他已经作出了选择,他还有许多时间。
明早吧,等到明天早上的时候再和她说。
*
当天晚上,孟夏梁不出意外地失眠了。
但即使前一天晚上没睡好,第二天一早,孟夏梁还是醒得很早。
他第一次为穿什么而犯了难。
纠结许久之后,孟夏梁决定穿上那件白衬衫,印象里那天他穿这件的时候有许多人夸他。
收拾妥当之后,孟夏梁迎着清晨的带着些寒气的风出了门。
此时太阳还未完全升起,遥遥的在东边露出一角,灿烂绚丽地照耀了他脚下的路。
孟夏梁骑着自行车,飞快地向阮云枝那边蹬去,就像在追逐他的太阳。
孟夏梁到的时候,街上的人还并不多。
满堂春已经忙活起来了,常蕾和王桂花正往屋外搬着板凳,阮云枝则正在指导朱开。
孟夏梁把车停在门口,却并未着急进去。
朦胧的光洒在女孩儿的侧脸上,肌肤嫩得像白豆腐,整个人就像清晨里盛开的一枝百合花,她指导朱开时的表情却十分严肃认真,孟夏梁看着这场面,嘴角不禁微微扬了起来。
太可爱了,认真工作的她,实在是太可爱了。
孟夏梁下意识的忽略阮云枝身旁的朱开。
原来喜欢是这种感觉,只要远远地瞧着她都会觉得很开心。
孟夏梁本还想在门口静静的看一会儿,常蕾搬凳子的时候就注意到了他,问道,“吃点什么?”
阮云枝一听也是有些惊讶,竟然这么早就来人了?
她下意识地抬头看过去——竟然是孟夏梁?
昨天孟夏梁没有正面回答她什么时候出国,阮云枝倒也并不在意。
毕竟,上辈子孟夏梁是什么时候出国的,阮云枝一清二楚。
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在想到孟夏梁即将出国,阮云枝看他的眼神也柔和了几分。
阮云枝笑了笑,“今天怎么这么早?”
刚刚还一本正经,甚至有些严肃的小老师如今露出了甜甜的笑,白皙的脸庞荡漾着清澈笑意,一双杏眼波盈盈,这才是她这个年龄段该有的样子。
孟夏梁看到阮云枝的笑,嘴角上扬地更厉害了。
果然早点来是对的。
来的早,阮云枝比较空闲,还能够和他讲几句话,要是来的晚了,阮云枝连看他的时间都没有。
孟夏梁跟阮云枝说,“我放弃那个名额了。”
孟夏梁说的云淡风轻,但在阮云枝听起来却犹如一声惊雷在耳边响起。
什么?放弃名额?孟夏梁是疯了吗?
阮云枝连忙追问,“为什么要放弃?多好的机会呀?”
孟夏梁拿出当时和同事的说法,“单位里有很多同事,年纪比我还大,工作能力也很强,但仅仅就是缺这样一个名额,他们比我更需要。而我有了时间,可以在国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阮云枝却丝毫不信。
上辈子孟夏梁和同事关系并不亲近,他的心里仿佛只有工作,只有学术,怎么可能几个月时间突然变得跟菩萨一样,还想到同事的前途?
肯定是有什么人或者是发生了什么事,才让孟夏梁选择放弃。
但,到底是多么重要的人或事才能让他这么看重工作的人心甘情愿地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呢?
孟夏梁什么都不肯透露,只有一套官方说辞,阮云枝也猜不透。
当然,阮云枝不会觉得是自己,在她看来自己和孟夏梁,仅仅是每天早上吃饭才有一两分钟的交集,中间孟夏梁还有一段时间没来。上辈子阮云枝在孟夏梁身边5年,甚至有了孩子,但孟夏梁最后还是选择了其他人,这辈子两人的接触这么有限,孟夏梁肯定不会是因为她。
阮云枝只觉得她自己之前给孟夏梁单位里写的那些信都白写了,孟夏梁直接放弃名额,彻底打破了她的计划。
她想不明白,他们明明是上辈子就过不下去的苦命夫妻,为什么这辈子还非要天天见面?为什么就不能桥归桥、路归路?
阮云枝很烦。
恰好这时街上的人又多了些,阮云枝便继续去忙活生意。
孟夏梁则是细细地观察着阮云枝的表情,她和昨天的公告栏外的同事一样,表情里只有震惊、困惑、不可思议,但没有一点点欣喜。
她丝毫不为他留下而感到开心。
果然,阮云枝应该还是把他当哥哥或者是当朋友的。
想到这,孟夏梁心里有一些酸涩。
但很快,孟夏梁就平静了下来。
没关系,他留下来之后,两人还有很长时间可以慢慢相处。
但在阮云枝转身的那一刻,孟夏梁则觉得有一些迷茫,如果他没看错的话,刚刚云枝是在生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