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领导来春满园调研的事情陆陆续续接近尾声,附近的许多地市领导也都已经来得差不多了。
沈峰前段时间跟着各地领导到处跑,最近也终于稍微能喘口气了。
沈峰一进门,就被孟夏清请到了一边,她鼓起勇气拿出自己这段时间的稿件,请沈峰帮自己把把关。
沈峰没有理由拒绝,今天工作相对宽裕,他干脆立刻拿着看了起来。
孟夏清十分忐忑地看着沈峰的表情,她在写的时候满腔热血、浑身舒畅,但她不知道自己这篇在专业人士的视角里究竟算写的如何?这种水平能发表吗?甚至说——这种题材和话题会有人喜欢看吗?
沈峰最初并未太过认真,可读着读着就不经意地投入了进去。
看完一遍之后,沈峰觉得意犹未尽,浑身十分激动。
随即,他又把文章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看了几遍。
沈峰经常来满堂春和春满园,他自然也是认识常蕾的。
可他从未想过这个看起来乐观开朗能干的女人背后竟然有如此这般的经历,她竟然被家暴到差点去跳河?!
在了解了常蕾的过去之后,沈峰突然对这个女人肃然起敬。
在感慨完故事本身的伟大与震撼之后,沈峰这才开始注意到孟夏清的文字。
孟夏清虽然在一些文章结构上有些青涩,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的文字很有灵气,也像有一种魔力,一下子就将人拉入当时那个绝望压抑的时刻。
在孟夏清的笔下,透过文字沈峰仿佛看到了一个向命运抗争的、不屈的女性形象。
毫无疑问的是,常蕾身上有许多中国女性的特质,她勤快、能干,热爱生活、追求美,对于生活有自己的小巧思;可同样,她也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容易怀疑自己,可她还是做到了,在阮云枝的帮助下,更是在她自己的努力下,从一个对人生充满绝望的被家暴的家庭妇女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位置。
她足以成为许多人的榜样。
假如我不曾见过黑暗,我本能忍受光明。
假如我不曾知道有人能够改变命运,那么我或许还能浑浑噩噩地被命运之手推着得过且过。
可若是那些沉默的、被殴打、被忽略的女性看到了呢?看到原来这世上和她们出身相同却能够走出这样一条路,看到原来并不一定要依附于男人才能生活,看到人的命运确实是可以靠自己双手被改变的。
常蕾和其他女性的故事值得被更多的人知道。
见沈峰许久没有说话,孟夏清心里愈发忐忑。
或许是因为这次的稿件,她花了许多心血,因此孟夏清格外地紧张重视。
孟夏清忍不住好奇地问,“沈老师,您觉得我写的怎么样呀?如果确实不好的话,我还可以改的。”
沈峰读地入了迷,听到孟夏清的声音,他才堪堪抬起头来。
看到孟夏清犹豫忐忑的样子,沈峰当即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说道,“你写的很好!以后毕业了,有没有打算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呀?”
若是沈峰只说一句写得很好,那孟夏清可能还会觉得他是不是为了照顾她面子在刻意敷衍,可当沈峰问到以后有没有兴趣从事相关工作,眼眸中闪烁的光还带着邀请的意味,孟夏清立刻就兴奋激动了起来,她立刻站了起来,“沈老师,真的吗?!我真的可以吗?”
在得到沈峰再三肯定的回答之后,孟夏清一颗心终于放到了肚子里。
她就像是日日夜夜努力耕作的农人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之后终于得到了丰美的果实。
这种感觉如此美妙。
孟夏清突然觉得整个世界都变得更加晴朗了。
发现了孟夏清这么一个好苗子,沈峰也非常激动。
他刚刚说的话,有意在鼓励孟夏清,当然更多的还是出于对于孟夏清才华的认可。
既然孟夏清叫他一句沈老师,那么他多少也得当得起这么一声老师。
于是,沈峰便从头跟孟夏清一起梳理,讲解孟夏清这篇稿件当中存在的些许问题,又十分耐心地告诉孟夏清一些常见又实用的小技巧。
孟夏清只觉得自己像是不断吸水的海绵。许多之前有些疑问的地方,在此时变得豁然开朗,更加清晰了起来。
孟夏清学的也很快。她把沈峰的建议一一在稿件旁边备注好,方便自己日后再次吸收掌握。
碰到有些许不懂的地方,孟夏清也及时地提了出来,她就像一张有天赋的白纸,没有受过教条式的训练,反而对一些地方会有更加新奇的看法。
两人就这样一来一往地交流着。
不知不觉许多在店里工作的员工们也都看了过来。
常蕾胸腔里也有些激荡,原本她觉得这是孟夏清闹着玩的事情,毕竟她的故事有什么好写的呢?
可如今看来,沈峰的种种表现,似乎都在告诉她,她的故事是值得写的,是有人愿意看的。
一旁的李芬和王贵雨更是激动地要哭了。
常蕾已经做到了店长级别,可她们真是再再普通不过的人了,竟然也被采访了,甚至还有可能会登上报纸……
阮云枝也笑着拍拍孟夏清的肩膀,“夏清,你比自己的想象的还要更加厉害,你这件事情很有意义的,你不知道的时候,或许你就会改变别人的命运。”
随即阮云枝又笑着对沈峰说道,“大笔杆子,以后那就多多麻烦你教教我们夏清啦?她很聪明,你收她这个学生你绝对不亏,以后你来这里的饭我全包了。”
听到阮云枝这样说,他立即答应下来,“全都包在我身上,以后我天天来这里,你可不要嫌我烦啊!”
对于沈峰来说,这件事再好不过了。一则能够帮助一个好苗子,二来呢,以后他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来这里蹭饭了,想见阮云枝的时候,再也不需要找乱七八糟的借口了。
沈峰心里乐开了花。
从前他还羡慕孟夏梁能够全职在这里工作一段时间,如今他也有了能够经常来的机会,哈哈!
当他余光看到一旁的孟夏梁时,更是笑着拍了拍孟夏梁的胳膊,“夏梁哥,看来以后我们要经常见面了!我真高兴!”
孟夏梁:……
沈峰什么都不说,孟夏梁都能猜到他高兴的原因,只是沈峰高兴了,他开心不起来了。
可看着阮云枝和孟夏清开心的样子,孟夏梁只能无奈地笑了笑,满嘴苦涩地说,“欢迎。”
这一派热火朝天和热烈讨论的氛围之中,只有张荷香在角落处不耐烦地扯了下嘴角。
她完全不能理解。
她不知道这些人有什么好兴奋激动的。
她也不能理解常蕾为什么愿意让大家都知道她曾经被家暴,甚至想要去跳河?这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吗?写出来之后就不怕别人对她指指点点,瞧不起她吗?
看着李芬和王贵雨激动的样子,张荷香也不能理解,农村人来店里当个服务员有什么稀奇?这故事写出来谁会愿意看?
她不能理解沈峰为什么都要陪着孟夏清一起玩这种过家家的游戏,就因为孟夏清家庭条件好、背景很硬,所以大家都要哄着她?可是等到时候选稿正式被印发的时候,不还是一样会被穿帮露馅吗?
张荷香想不明白,索性就不想了,她转身就回了后厨。
在她看来,领导调研已经接近尾声,那么她来这里的也可以提前结束了。
与其陪孟夏清整这些异想天开的东西,倒不如先去休息,把时间精力用在别的方面。
沈峰今天来的很有收获,不仅见到了阮云枝,而且还发现了一个好苗子,还带回了几篇很有爆火潜力的稿件。
□□来调研也慢慢过了一个月的时间,各地的领导调研也陆陆续续都结束了,而春满园这个名字确实在s市彻底打响了名号。
在各路□□扎堆调研的过程当中,各家报社扎了堆地写领导调研的新闻通稿,可日后领导走了,那么新闻的选题又成了一个问题。
如今孟夏清提供的一个角度倒是十分新颖,仔细想想沈峰觉得十分可行。
这么厉害的春满园,大家会不会好奇她们都是由什么样的人组成的呢?
常蕾、李芬、王贵雨、桂花婶甚至还有一些沈峰连名字都叫不出的婶子们……她们年龄不同、性格不同,可沈峰看到了当代女性无尽的生命力和无限的可能。
这样的故事是有生命力的,是能够触动人心的。
沈峰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了报社,当即就冲向了领导办公室。
曾经领导问他接下来要做什么选题,那时的他犹犹豫豫,觉得不管哪个方面或许都比不上春满园这个省里领导亲自擦亮的金字招牌。
而现在他已经想到了这块金字招牌的另一面——春满园背后的女性故事。
*
有了□□来调研,春满园在村里的名号几乎是一呼百应。
□□都说好的地方,谁不想去这么好的地方上班呀?
当柳书记说又要招人的时候,几乎全村符合条件的人全都来报名了,甚至临村还有许多自告奋勇的人。
柳书记虽然只是宝河村这一个村的书记,但是他并不将报名的人局限于自己这个村。
一方面是因为他知道给阮云枝挑出好苗子才是第一要务。
只有每次给阮云枝挑到符合她要求的人,他才对得起阮云枝的信任。
这才能一直让阮云枝放心的把这件事情交给他。
而另一方面呢,柳书记也想给村里的人增加一些竞争难度,能够激励他们更勤奋些。
现在春满园在临近的几个村子里都极有名气,大家都十分艳羡宝河村的男娃女娃。
明明一样都是村里的,离得也不远,为什么他们就有机会呢?
村里人当然跟着高兴,也纷纷以自己是宝河村村民为荣。
可也有人把阮云枝对于村里的照顾当做是理所当然,那天柳书记路过村口时,听到几个半大的孩子在向其他村的炫耀,“别看我们是村里的,可我们的命就是好,生在了宝河村,而不是雨林村。我妈说了,省里领导都来了,春满园肯定还会招人,下次我指定能去。”
柳书记不敢相信,原来他一直以为应当对村里人多照顾些照顾,可他不知道的是这种照顾竟然在不知不觉中让村里的人生出了些沾沾自喜的念头,甚至还不思进取,指着自己能够凭着宝河村的这个身份能够躺着进春满园。
柳书记没有立刻出声,他这次能制止一个人不再产生这种想法,但他不能保证其他人会不会也产生类似的念头。
要想解决,必须让所有人看出他的态度——选人用人永远是能力优先。
于是别的村的人来报名时,李书记也没赶走,反而让他们一起参加了选拔。
这第一轮呢,是由柳书记和其他几位村领导直接筛选。
长得太矮的不要,虚胖的不要,瘦的像竹竿似的不要。
如此一来,便排除了近一半的人。
因阮云枝在心中写的很清楚,这次是想要让安保的人员。
柳书记干脆设置了一场对打比赛——这些人不仅要看着能打,而且也要有真本事。
两者之间对决后留下胜者,胜者之间再进行两两对决,如此循环往复之后留下前十名。
柳书记目光如炬,依次看过这些年轻的后生们,个个都是肩膀穹武有力,看着就十分强壮的年轻后生。
这里面有些人他有点印象,有些人则是没太听过。
柳书记找人一一记下这些人的家庭住址及姓名。
他需要逐一去了解打听这人的性格。
身体强壮、能打架是优点,可若是那种不服从管理,成天只会挑事惹麻烦的,那便违反了阮云枝招人的初衷了。
经过三天时间的走访谈问,柳书记终于确定了最终的人选。
在其他人的艳羡、愤恨之中,这八个年轻人背上行囊出发了。
八个年轻少年,个个都是身高1米8往上、身材强壮、长相俊朗周正的男人,他们一起出现的时候,走过路过的人忍不住都要看上几眼。
当孟夏清知道这些人竟然都是来这里工作的,她激动地嗷嗷直叫!
一方面是因为她知道在这里工作更加有安全感了,以后再也不用怕什么王康、李康的过来闹事了,另一方面呢,则是因为这八个男人各个长相都不错。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谁能不爱看帅哥呢?
阮云枝感慨道,“云枝姐,柳书记这也太会挑了吧!左边第3个那个好帅啊,你看他胳膊上的那个肌肉。还有第5个,他也不错……”
孟夏梁一出来看到的,就是之前自家妹妹拉着阮云枝一脸娇羞的样子。
孟夏梁顺着看过去,迎面的几个年轻人的确各有各的风格,看着都很不错。而自家妹妹提到的左面第3个在其中则格外出众。
柳书记这次选的人都十分年轻,大多集中在十八岁到二十三岁,因此此时,孟夏梁则清清楚楚地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年轻。
是的,孟夏梁突然觉得自己站在他们对面有些老了。
孟夏梁喉结上下滚动。
他忍不住歪头去看阮云枝的反应,云枝会觉得他老了吗?
阮云枝很快就接受了这几个年轻人,她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先让这几个年轻人轮番着做了自我介绍,随后简练又概括地交代了这里的规矩及薪资待遇,最后又安排李芬带着他们等下去裁缝铺做几套工作服。
孟夏梁很敏锐地发现,当阮云枝讲话的时候,这几个年轻后生明显都要比刚刚来的时候更加的激动。
孟夏梁:......
虽然一切都再正常不过,但他莫名地觉得有几分不爽。
等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刚刚被孟夏清提到的那个左排第三个则不经意地走到了阮云枝身旁,“云枝姐。”
阮云枝下意识的抬头看去。她的目光停顿了两秒之后,才依稀从记忆当中翻出了一个模糊的印象,阮云枝不太确定地叫道,“你是……石头?”
石头灿烂一笑,露出了8颗标准的牙齿,“是我,云枝姐。”
阮云枝有些意外。
石头比她小一岁,在阮云枝17岁的时候,16岁的石头还瘦得像个竹竿一样,整个人看着瘦瘦小小的。
谁能想到几年时间过去,那个记忆中总是跟在自己屁股后面跑的小屁孩儿已经长成了这么一个高大俊朗的少年,眉眼之中已经有几分男人的样子。
两者之间的形象实在是差距差得太大,再加上平时阮云枝都是喊他的小名,因此刚刚石头做自我介绍的时候阮云枝根本就没有认出来。
看到村里小时候一起的玩伴,阮云枝还是很高兴的,“可以啊,这几年时间你是吃了什么好东西?怎么突然一下子长得这么高了?”
提到这个,石头的眉眼之间也有些自豪,“就是正常吃,我妈说了,我就是小时候没吃饱,要不然还能长得更高!”
阮云枝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婶儿这两年身体怎么样?你没再惹她生气吧?”
石头反应很大,立刻为自己进行辩解,“怎么可能?我早就不惹我妈生气了。”
阮云枝笑着调侃,“我怎么记得有些人小时候还想着要离家出走,当时婶儿跑了好几个村才把你找回来......”
听到这件事,石头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脖子,“哎呀,这都是小时候的事情了,这么久的事情你怎么还记得呢?再说了,我当时也不是无理取闹,我纯粹是因为你当时......”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谁都没有提到阮云枝去世的父亲,就像过去两人未曾分开一般,两人还像是小时候的玩伴,很快就能聊到一起去。
孟夏清在一旁凑到孟夏梁的跟前,看热闹不嫌事大得幽幽说道,“原来他叫石头啊,一般只有两人之间关系很好才会叫小名吧!而且石头他看着好帅啊,就这皮肤看着也好有安全感。哥,你应该有点危机感了,人家和你长得一样好看,人看着又有安全感,而且还是和云枝姐从小一起长大的,两人这么长时间没见面都能聊的这么胎心,啧啧,现在是前有狼、后有虎,我的沈峰沈老师你还没解决,新的竞争对手又出现了,孟夏梁同志你小心哦。”
沈峰沈老师很好,但孟夏清当然也是有私心的,这么好的云枝还是给自己当嫂子最好啦。
孟夏梁什么话也没说,只是默默地垂下了眼眸。
孟夏清一看孟夏梁这个样子,就知道这话孟夏梁已经听进去了,她这才捂着嘴偷偷溜走。
孟夏清猜得没错,孟夏清说的这些话,一句一句全都扎在孟夏梁的心上。
在不远处,石头和阮云枝聊得正欢。
那个叫石头的男人,似乎总是能够轻易的就让阮云枝笑出声来。
他们一起长大的那些瞬间是他永远插不上话的过去。
石头整个人站在那里,就让人觉得朝气蓬勃、一副万物勃发的状态,浑身的腱子肉下面蕴藏着是无尽的热情和用不完的劲儿。
孟夏梁忍不住拿自己去对比。
石头的确比他看得更强壮些,但他也并不是竹竿子类型,他身上也是有肌肉姿势,只是隐藏在了衣服下面,不如石头这么明显。
而石头的年纪确实比他小上许多,而且还和阮云枝一起长大,单单是聊过去一起长大发生的事情,他们估计都能聊上许多。
当意识到自己做做什么时,孟夏梁忍不住自嘲,如今的他已经风声鹤唳了,每当阮云枝身旁出现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时,他就忍不住要去和这人对比。
其实孟夏梁心里清楚,在整个大环境市场上,他比石头家庭条件更好、学历更高、视野更广,明显前途要更大些,但是他还是不可控制地要和那个叫做石头的年轻人去对比,他害怕在阮云枝心里觉得石头会更好。
关心则乱。
因为他在乎阮云枝,所以他便开始变得不自信,变得患得患失。
一想到这层,孟夏梁胸口突然格外酸涩。
如果连他这么一个从小到大都顺风顺水的,甚至被周围人评为别人家的孩子都需要感到不自信,都忍不住去和其他人对比,都忍不住怀疑自己的时候,那么上辈子阮云枝在听到外界风言风语的时候又该有多痛苦呢。
那时的她没有很好的家世,甚至连父母都不在了,也没有很好的学历。当潘梦和其他城里出生的女孩子在肆无忌惮的用言语贬低她,打压她,她怎么可能不难受、不自卑?
可偏偏在阮云枝最难受、最安全感的时候,他给予的关心却总是轻飘飘的。
那些关心飘在空中而落不下去,说了等于没说。
孟夏梁后悔难受的要命。
他上辈子到底做了些什么?怎么会让阮云枝受这么多的委屈?
他越想弥补阮云枝,就发现他欠她的越多。
沈峰前段时间跟着各地领导到处跑,最近也终于稍微能喘口气了。
沈峰一进门,就被孟夏清请到了一边,她鼓起勇气拿出自己这段时间的稿件,请沈峰帮自己把把关。
沈峰没有理由拒绝,今天工作相对宽裕,他干脆立刻拿着看了起来。
孟夏清十分忐忑地看着沈峰的表情,她在写的时候满腔热血、浑身舒畅,但她不知道自己这篇在专业人士的视角里究竟算写的如何?这种水平能发表吗?甚至说——这种题材和话题会有人喜欢看吗?
沈峰最初并未太过认真,可读着读着就不经意地投入了进去。
看完一遍之后,沈峰觉得意犹未尽,浑身十分激动。
随即,他又把文章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看了几遍。
沈峰经常来满堂春和春满园,他自然也是认识常蕾的。
可他从未想过这个看起来乐观开朗能干的女人背后竟然有如此这般的经历,她竟然被家暴到差点去跳河?!
在了解了常蕾的过去之后,沈峰突然对这个女人肃然起敬。
在感慨完故事本身的伟大与震撼之后,沈峰这才开始注意到孟夏清的文字。
孟夏清虽然在一些文章结构上有些青涩,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的文字很有灵气,也像有一种魔力,一下子就将人拉入当时那个绝望压抑的时刻。
在孟夏清的笔下,透过文字沈峰仿佛看到了一个向命运抗争的、不屈的女性形象。
毫无疑问的是,常蕾身上有许多中国女性的特质,她勤快、能干,热爱生活、追求美,对于生活有自己的小巧思;可同样,她也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容易怀疑自己,可她还是做到了,在阮云枝的帮助下,更是在她自己的努力下,从一个对人生充满绝望的被家暴的家庭妇女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位置。
她足以成为许多人的榜样。
假如我不曾见过黑暗,我本能忍受光明。
假如我不曾知道有人能够改变命运,那么我或许还能浑浑噩噩地被命运之手推着得过且过。
可若是那些沉默的、被殴打、被忽略的女性看到了呢?看到原来这世上和她们出身相同却能够走出这样一条路,看到原来并不一定要依附于男人才能生活,看到人的命运确实是可以靠自己双手被改变的。
常蕾和其他女性的故事值得被更多的人知道。
见沈峰许久没有说话,孟夏清心里愈发忐忑。
或许是因为这次的稿件,她花了许多心血,因此孟夏清格外地紧张重视。
孟夏清忍不住好奇地问,“沈老师,您觉得我写的怎么样呀?如果确实不好的话,我还可以改的。”
沈峰读地入了迷,听到孟夏清的声音,他才堪堪抬起头来。
看到孟夏清犹豫忐忑的样子,沈峰当即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说道,“你写的很好!以后毕业了,有没有打算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呀?”
若是沈峰只说一句写得很好,那孟夏清可能还会觉得他是不是为了照顾她面子在刻意敷衍,可当沈峰问到以后有没有兴趣从事相关工作,眼眸中闪烁的光还带着邀请的意味,孟夏清立刻就兴奋激动了起来,她立刻站了起来,“沈老师,真的吗?!我真的可以吗?”
在得到沈峰再三肯定的回答之后,孟夏清一颗心终于放到了肚子里。
她就像是日日夜夜努力耕作的农人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之后终于得到了丰美的果实。
这种感觉如此美妙。
孟夏清突然觉得整个世界都变得更加晴朗了。
发现了孟夏清这么一个好苗子,沈峰也非常激动。
他刚刚说的话,有意在鼓励孟夏清,当然更多的还是出于对于孟夏清才华的认可。
既然孟夏清叫他一句沈老师,那么他多少也得当得起这么一声老师。
于是,沈峰便从头跟孟夏清一起梳理,讲解孟夏清这篇稿件当中存在的些许问题,又十分耐心地告诉孟夏清一些常见又实用的小技巧。
孟夏清只觉得自己像是不断吸水的海绵。许多之前有些疑问的地方,在此时变得豁然开朗,更加清晰了起来。
孟夏清学的也很快。她把沈峰的建议一一在稿件旁边备注好,方便自己日后再次吸收掌握。
碰到有些许不懂的地方,孟夏清也及时地提了出来,她就像一张有天赋的白纸,没有受过教条式的训练,反而对一些地方会有更加新奇的看法。
两人就这样一来一往地交流着。
不知不觉许多在店里工作的员工们也都看了过来。
常蕾胸腔里也有些激荡,原本她觉得这是孟夏清闹着玩的事情,毕竟她的故事有什么好写的呢?
可如今看来,沈峰的种种表现,似乎都在告诉她,她的故事是值得写的,是有人愿意看的。
一旁的李芬和王贵雨更是激动地要哭了。
常蕾已经做到了店长级别,可她们真是再再普通不过的人了,竟然也被采访了,甚至还有可能会登上报纸……
阮云枝也笑着拍拍孟夏清的肩膀,“夏清,你比自己的想象的还要更加厉害,你这件事情很有意义的,你不知道的时候,或许你就会改变别人的命运。”
随即阮云枝又笑着对沈峰说道,“大笔杆子,以后那就多多麻烦你教教我们夏清啦?她很聪明,你收她这个学生你绝对不亏,以后你来这里的饭我全包了。”
听到阮云枝这样说,他立即答应下来,“全都包在我身上,以后我天天来这里,你可不要嫌我烦啊!”
对于沈峰来说,这件事再好不过了。一则能够帮助一个好苗子,二来呢,以后他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来这里蹭饭了,想见阮云枝的时候,再也不需要找乱七八糟的借口了。
沈峰心里乐开了花。
从前他还羡慕孟夏梁能够全职在这里工作一段时间,如今他也有了能够经常来的机会,哈哈!
当他余光看到一旁的孟夏梁时,更是笑着拍了拍孟夏梁的胳膊,“夏梁哥,看来以后我们要经常见面了!我真高兴!”
孟夏梁:……
沈峰什么都不说,孟夏梁都能猜到他高兴的原因,只是沈峰高兴了,他开心不起来了。
可看着阮云枝和孟夏清开心的样子,孟夏梁只能无奈地笑了笑,满嘴苦涩地说,“欢迎。”
这一派热火朝天和热烈讨论的氛围之中,只有张荷香在角落处不耐烦地扯了下嘴角。
她完全不能理解。
她不知道这些人有什么好兴奋激动的。
她也不能理解常蕾为什么愿意让大家都知道她曾经被家暴,甚至想要去跳河?这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吗?写出来之后就不怕别人对她指指点点,瞧不起她吗?
看着李芬和王贵雨激动的样子,张荷香也不能理解,农村人来店里当个服务员有什么稀奇?这故事写出来谁会愿意看?
她不能理解沈峰为什么都要陪着孟夏清一起玩这种过家家的游戏,就因为孟夏清家庭条件好、背景很硬,所以大家都要哄着她?可是等到时候选稿正式被印发的时候,不还是一样会被穿帮露馅吗?
张荷香想不明白,索性就不想了,她转身就回了后厨。
在她看来,领导调研已经接近尾声,那么她来这里的也可以提前结束了。
与其陪孟夏清整这些异想天开的东西,倒不如先去休息,把时间精力用在别的方面。
沈峰今天来的很有收获,不仅见到了阮云枝,而且还发现了一个好苗子,还带回了几篇很有爆火潜力的稿件。
□□来调研也慢慢过了一个月的时间,各地的领导调研也陆陆续续都结束了,而春满园这个名字确实在s市彻底打响了名号。
在各路□□扎堆调研的过程当中,各家报社扎了堆地写领导调研的新闻通稿,可日后领导走了,那么新闻的选题又成了一个问题。
如今孟夏清提供的一个角度倒是十分新颖,仔细想想沈峰觉得十分可行。
这么厉害的春满园,大家会不会好奇她们都是由什么样的人组成的呢?
常蕾、李芬、王贵雨、桂花婶甚至还有一些沈峰连名字都叫不出的婶子们……她们年龄不同、性格不同,可沈峰看到了当代女性无尽的生命力和无限的可能。
这样的故事是有生命力的,是能够触动人心的。
沈峰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了报社,当即就冲向了领导办公室。
曾经领导问他接下来要做什么选题,那时的他犹犹豫豫,觉得不管哪个方面或许都比不上春满园这个省里领导亲自擦亮的金字招牌。
而现在他已经想到了这块金字招牌的另一面——春满园背后的女性故事。
*
有了□□来调研,春满园在村里的名号几乎是一呼百应。
□□都说好的地方,谁不想去这么好的地方上班呀?
当柳书记说又要招人的时候,几乎全村符合条件的人全都来报名了,甚至临村还有许多自告奋勇的人。
柳书记虽然只是宝河村这一个村的书记,但是他并不将报名的人局限于自己这个村。
一方面是因为他知道给阮云枝挑出好苗子才是第一要务。
只有每次给阮云枝挑到符合她要求的人,他才对得起阮云枝的信任。
这才能一直让阮云枝放心的把这件事情交给他。
而另一方面呢,柳书记也想给村里的人增加一些竞争难度,能够激励他们更勤奋些。
现在春满园在临近的几个村子里都极有名气,大家都十分艳羡宝河村的男娃女娃。
明明一样都是村里的,离得也不远,为什么他们就有机会呢?
村里人当然跟着高兴,也纷纷以自己是宝河村村民为荣。
可也有人把阮云枝对于村里的照顾当做是理所当然,那天柳书记路过村口时,听到几个半大的孩子在向其他村的炫耀,“别看我们是村里的,可我们的命就是好,生在了宝河村,而不是雨林村。我妈说了,省里领导都来了,春满园肯定还会招人,下次我指定能去。”
柳书记不敢相信,原来他一直以为应当对村里人多照顾些照顾,可他不知道的是这种照顾竟然在不知不觉中让村里的人生出了些沾沾自喜的念头,甚至还不思进取,指着自己能够凭着宝河村的这个身份能够躺着进春满园。
柳书记没有立刻出声,他这次能制止一个人不再产生这种想法,但他不能保证其他人会不会也产生类似的念头。
要想解决,必须让所有人看出他的态度——选人用人永远是能力优先。
于是别的村的人来报名时,李书记也没赶走,反而让他们一起参加了选拔。
这第一轮呢,是由柳书记和其他几位村领导直接筛选。
长得太矮的不要,虚胖的不要,瘦的像竹竿似的不要。
如此一来,便排除了近一半的人。
因阮云枝在心中写的很清楚,这次是想要让安保的人员。
柳书记干脆设置了一场对打比赛——这些人不仅要看着能打,而且也要有真本事。
两者之间对决后留下胜者,胜者之间再进行两两对决,如此循环往复之后留下前十名。
柳书记目光如炬,依次看过这些年轻的后生们,个个都是肩膀穹武有力,看着就十分强壮的年轻后生。
这里面有些人他有点印象,有些人则是没太听过。
柳书记找人一一记下这些人的家庭住址及姓名。
他需要逐一去了解打听这人的性格。
身体强壮、能打架是优点,可若是那种不服从管理,成天只会挑事惹麻烦的,那便违反了阮云枝招人的初衷了。
经过三天时间的走访谈问,柳书记终于确定了最终的人选。
在其他人的艳羡、愤恨之中,这八个年轻人背上行囊出发了。
八个年轻少年,个个都是身高1米8往上、身材强壮、长相俊朗周正的男人,他们一起出现的时候,走过路过的人忍不住都要看上几眼。
当孟夏清知道这些人竟然都是来这里工作的,她激动地嗷嗷直叫!
一方面是因为她知道在这里工作更加有安全感了,以后再也不用怕什么王康、李康的过来闹事了,另一方面呢,则是因为这八个男人各个长相都不错。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谁能不爱看帅哥呢?
阮云枝感慨道,“云枝姐,柳书记这也太会挑了吧!左边第3个那个好帅啊,你看他胳膊上的那个肌肉。还有第5个,他也不错……”
孟夏梁一出来看到的,就是之前自家妹妹拉着阮云枝一脸娇羞的样子。
孟夏梁顺着看过去,迎面的几个年轻人的确各有各的风格,看着都很不错。而自家妹妹提到的左面第3个在其中则格外出众。
柳书记这次选的人都十分年轻,大多集中在十八岁到二十三岁,因此此时,孟夏梁则清清楚楚地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年轻。
是的,孟夏梁突然觉得自己站在他们对面有些老了。
孟夏梁喉结上下滚动。
他忍不住歪头去看阮云枝的反应,云枝会觉得他老了吗?
阮云枝很快就接受了这几个年轻人,她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先让这几个年轻人轮番着做了自我介绍,随后简练又概括地交代了这里的规矩及薪资待遇,最后又安排李芬带着他们等下去裁缝铺做几套工作服。
孟夏梁很敏锐地发现,当阮云枝讲话的时候,这几个年轻后生明显都要比刚刚来的时候更加的激动。
孟夏梁:......
虽然一切都再正常不过,但他莫名地觉得有几分不爽。
等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刚刚被孟夏清提到的那个左排第三个则不经意地走到了阮云枝身旁,“云枝姐。”
阮云枝下意识的抬头看去。她的目光停顿了两秒之后,才依稀从记忆当中翻出了一个模糊的印象,阮云枝不太确定地叫道,“你是……石头?”
石头灿烂一笑,露出了8颗标准的牙齿,“是我,云枝姐。”
阮云枝有些意外。
石头比她小一岁,在阮云枝17岁的时候,16岁的石头还瘦得像个竹竿一样,整个人看着瘦瘦小小的。
谁能想到几年时间过去,那个记忆中总是跟在自己屁股后面跑的小屁孩儿已经长成了这么一个高大俊朗的少年,眉眼之中已经有几分男人的样子。
两者之间的形象实在是差距差得太大,再加上平时阮云枝都是喊他的小名,因此刚刚石头做自我介绍的时候阮云枝根本就没有认出来。
看到村里小时候一起的玩伴,阮云枝还是很高兴的,“可以啊,这几年时间你是吃了什么好东西?怎么突然一下子长得这么高了?”
提到这个,石头的眉眼之间也有些自豪,“就是正常吃,我妈说了,我就是小时候没吃饱,要不然还能长得更高!”
阮云枝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婶儿这两年身体怎么样?你没再惹她生气吧?”
石头反应很大,立刻为自己进行辩解,“怎么可能?我早就不惹我妈生气了。”
阮云枝笑着调侃,“我怎么记得有些人小时候还想着要离家出走,当时婶儿跑了好几个村才把你找回来......”
听到这件事,石头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脖子,“哎呀,这都是小时候的事情了,这么久的事情你怎么还记得呢?再说了,我当时也不是无理取闹,我纯粹是因为你当时......”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谁都没有提到阮云枝去世的父亲,就像过去两人未曾分开一般,两人还像是小时候的玩伴,很快就能聊到一起去。
孟夏清在一旁凑到孟夏梁的跟前,看热闹不嫌事大得幽幽说道,“原来他叫石头啊,一般只有两人之间关系很好才会叫小名吧!而且石头他看着好帅啊,就这皮肤看着也好有安全感。哥,你应该有点危机感了,人家和你长得一样好看,人看着又有安全感,而且还是和云枝姐从小一起长大的,两人这么长时间没见面都能聊的这么胎心,啧啧,现在是前有狼、后有虎,我的沈峰沈老师你还没解决,新的竞争对手又出现了,孟夏梁同志你小心哦。”
沈峰沈老师很好,但孟夏清当然也是有私心的,这么好的云枝还是给自己当嫂子最好啦。
孟夏梁什么话也没说,只是默默地垂下了眼眸。
孟夏清一看孟夏梁这个样子,就知道这话孟夏梁已经听进去了,她这才捂着嘴偷偷溜走。
孟夏清猜得没错,孟夏清说的这些话,一句一句全都扎在孟夏梁的心上。
在不远处,石头和阮云枝聊得正欢。
那个叫石头的男人,似乎总是能够轻易的就让阮云枝笑出声来。
他们一起长大的那些瞬间是他永远插不上话的过去。
石头整个人站在那里,就让人觉得朝气蓬勃、一副万物勃发的状态,浑身的腱子肉下面蕴藏着是无尽的热情和用不完的劲儿。
孟夏梁忍不住拿自己去对比。
石头的确比他看得更强壮些,但他也并不是竹竿子类型,他身上也是有肌肉姿势,只是隐藏在了衣服下面,不如石头这么明显。
而石头的年纪确实比他小上许多,而且还和阮云枝一起长大,单单是聊过去一起长大发生的事情,他们估计都能聊上许多。
当意识到自己做做什么时,孟夏梁忍不住自嘲,如今的他已经风声鹤唳了,每当阮云枝身旁出现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时,他就忍不住要去和这人对比。
其实孟夏梁心里清楚,在整个大环境市场上,他比石头家庭条件更好、学历更高、视野更广,明显前途要更大些,但是他还是不可控制地要和那个叫做石头的年轻人去对比,他害怕在阮云枝心里觉得石头会更好。
关心则乱。
因为他在乎阮云枝,所以他便开始变得不自信,变得患得患失。
一想到这层,孟夏梁胸口突然格外酸涩。
如果连他这么一个从小到大都顺风顺水的,甚至被周围人评为别人家的孩子都需要感到不自信,都忍不住去和其他人对比,都忍不住怀疑自己的时候,那么上辈子阮云枝在听到外界风言风语的时候又该有多痛苦呢。
那时的她没有很好的家世,甚至连父母都不在了,也没有很好的学历。当潘梦和其他城里出生的女孩子在肆无忌惮的用言语贬低她,打压她,她怎么可能不难受、不自卑?
可偏偏在阮云枝最难受、最安全感的时候,他给予的关心却总是轻飘飘的。
那些关心飘在空中而落不下去,说了等于没说。
孟夏梁后悔难受的要命。
他上辈子到底做了些什么?怎么会让阮云枝受这么多的委屈?
他越想弥补阮云枝,就发现他欠她的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