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溪月
白绣拿着托盘进来时,她家公主正在花窗下支着脑袋;木制的花窗下是一张沉香木案桌,上摆笔墨纸砚,听说这个栖迟堂,是行宫内最为恬淡雅制的居所。
“公主,您在想什么?”托盘上的面被放到沉香木案桌上。
在马车上摇晃了一天,李令蓁颇觉得没胃口,于是便只让小厨房简单下了碗面。
她放下手,双眼重新聚焦,看着桌子上的面,依旧没有抛开思绪,“我在大皇妃身边看见了一个宫女,那个宫女,长得和夏孟秋的丫鬟一模一样。”
到夏府拜访那天,夏孟秋曾遣了一个丫鬟去叫夏静姝。她不会记错的,那个气质超然的丫鬟,和今天大皇妃身后那个人,应该是一个人。
今天这个宫女,毁了半边容貌,甚至似乎还没有好全,就这样麻木地站在那,眼睛里看不到一点光,和她在夏府见到的,在精神上判若两人,但是那未被悔去的半边容貌,简直是一模一样,更别说如出一辙的身型。
那个丫鬟…记得是叫忘书。
夏孟秋大概真的是书读太多了,自己的猫叫千粟,取自书中自有千钟粟,丫鬟又叫忘书,莫不是后悔读太多书了?但按照为猫起名的手法,这位忘书,应该改成颜如玉才是,毕竟——书中自有颜如玉。
夏府的丫鬟,会突然出现在大皇子妃的身边吗?
白绣抱着托盘,想着偶然事件的可能性,“说不定是双胞胎亲姐妹,穷人家养不起女孩子,一齐卖了也是有的。”
亲姐妹吗……
李令蓁拿起筷子,慢条斯理地翻着面,“如果是打小生活环境不同的亲姐妹,她们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尤其体现在身型和动作幅度上。依我看,这就是同一个人。”
“但是从没听说礼部尚书府和大皇子府上有什么来往,没可能突然送个婢女过去吧。”白绣沉思起来。
“是啊,夏尚书是那种绝不会在立储前站队皇子的人;夏孟秋和几个皇子也都没有私交,他是之前先帝定给裕王叔的伴读,基本只和裕王叔私交甚笃定。”李令蓁皱了皱眉头,她现在不太能厘清这个这个婢女背后隐藏着的逻辑。想着今天她脸上烧伤的样子,李令蓁有些吃不下饭。
白绣眼看着她把一碗面搅来搅去,笑着打断她,“哎呦我的好公主,多思伤身,大不了我们待会去找夏小姐问问,夏小姐就住在我们附近。”
“嗯?”李令蓁确实还没来得及关心行宫居所的问题,“她是住在哪?”
“就在这个栖迟堂的南面,好像是叫栖心堂。”
“啊......”李令蓁恍然大悟,那确实是很近,栖迟堂的大门出去,往南走十步大概就是栖心堂的大门,走过去都不需要一刻钟。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栖于岭山,迟行于市。这是栖迟堂门口的楹联。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这是栖心堂门口的楹联。
李令蓁拿着一盏琉璃宫灯,在两个居所之间缓步走来走去;栖心堂的仆从告诉她,夏静姝被叫到南苑叔母那去吃饭了,大概要吃完饭才会回来。她也刚吃过面,懒得待在里面等,所以开始在门口走路消食。
半人高的灌木后头隐约传来说话声,李令蓁停住了步伐。
香妃色衣裙的少女亲昵地挽着旁边的妇人的胳膊,小声说着什么。
从灌木丛转角而来,突然看见提灯而立的李令蓁,夏静姝有些惊讶,率先打了招呼,“令蓁姐姐?”
她挽着的中年妇人露出和蔼的笑容,行了一礼,“见过南华公主。”
李令蓁一只手拿着琉璃宫灯,一只手虚扶了下,已经认出了来人的身份,“夫人不必多礼”。
这是夏静姝的伯母,礼部尚书的夫人,夏孟秋的母亲。夏夫人保养得宜,面容和善,平素修身养性,礼部尚书府的后院从来没闹过什么龃龉,太后挺喜欢和夏夫人聊天的。
琉璃宫灯散发着亮晶晶的温暖黄光,夏夫人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表现自己的热切,“公主喜欢琉璃宫灯吗?我家有个琉璃工坊,改天让孟秋去挑几个好看的送进宫去。”
言辞中的热切太过明显了,不止李令蓁,连夏静姝都察觉到了伯母心里的焦急,看来是被儿子的不婚主义折磨得不轻。
李令蓁无奈地笑了笑,在太后给出的选择里,夏孟秋才华横溢,文武兼备,夏家人口简单,家风严正,理智上来说,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于是她点了头应了,“夏少卿若是有空,我也想去看看琉璃工坊。”改变未尝不是件好事,她明白这个道理。
这话说在表面上,明摆着不厌恶夏孟秋了。
旁观的夏静姝看着,觉得自家伯母的眼睛似乎都亮了些,不要表现得这么明显吧。她清了清嗓子,没大没小地开始赶人,“好伯母,你快回南苑去吧,我和令蓁姐姐还有别的悄悄话要讲。”
夏夫人本也就是奉了老夫人的命送她回来,没有久留的打算,看见南华公主已是意外之喜,于是便也借驴下坡,“好好好,如今长大了都有自己的心事了,伯母也不能告诉了,我马上走;公主,改日再见。”
“慢走。”李令蓁看着笑着同她告别的夏夫人,礼貌致意。
夏夫人绕过灌木丛去了,逐渐不见了身影。夏静姝松了一口气,看向身侧的李令蓁,“令蓁姐姐,你是在等我吗?”
“对,突然想起件事情,想来问问你。我记得尚书府上有一个叫忘书的丫鬟,颇有文采;我想,等我的公主府落成了,请她去当个侍书女官;不知道你堂兄愿不愿意放人。”李令蓁选择了一个模棱两可的问法,没有把看到忘书的事情直接说出来。
有意向谈婚论嫁的男女,问及对方身边的异性,似乎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夏静姝并未对她的问题感到意外。
“忘书她不见了。”夏静姝皱着眉头,些许尴尬。这真的不是敷衍塞责的借口。
“不见了?”李令蓁重复了一遍。
“对,”夏静姝微微抬头望天,作思索状,“我记得…是三皇子大婚日的前夜,堂兄院子里似乎走了水,又来了些黑衣人,乱糟糟的,后来就再也没见过忘书了;他就是当晚追出去了,连第二天参加三皇子的大婚都没有去成,礼物还是我去送的。”
那个宫女脸上烧伤的疤,夏家走水,夏孟秋临时有事,未能出席三皇子的婚礼,以及,明明慵懒乖巧却从树上掉下来受了伤的猫。夏孟秋和这个丫鬟之间,似乎有些不为人知的联系。
“那可真是太可惜了,”李令蓁就着这个话题讲了下去,“是夏府的家生子吗?她看起来是打小学过读书写字的。”
“这个嘛…并不是家生子,”夏静姝侧过头看她,倏尔绽放了一个美丽的笑容,“我不太知道具体的,要知道得详细具体,得问我堂哥。”
这姑娘的美貌诱惑人心,令人晃神,怨不得礼部尚书夫人还亲自送她回来。
李令蓁点了点头,不欲追问,各自道了别,回自己的院子去了。
既然夏静姝这么说了,忘书的事情,大概也只能问夏孟秋了。
白绣从隔壁回来,无奈地告诉李令蓁,夏静姝舟车劳顿,今天没能起来,已经向惠妃告了罪,不去参加今天的开弓仪式了。
开弓仪式,顾名思义,是由昭宁帝射出第一箭,昭示着今年秋猎的开场。开弓仪式是在猎场正中举行的,即使是女眷,也避免不了上马待着,夏静姝可能是不想上马吧。
李令蓁未带钗环,百合髻上只简单系了一根紫色的发带,为的就是防止钗环落地,扎了马匹。再带上一顶避日防尘的白色锥帽,总算是可以去围场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从前的苏姓文豪是这样描绘出猎场景的。
李令蓁掀开锥帽,环视了一圈,当前的场景正应和了诗句的描绘。
昭宁帝一席黄金铠甲,骑着西北进贡的汗血宝马,带着红玉扳指的手上,握着一把镶满了宝石的黄金弓。其后皇子随行,有大皇子李灵恪,二皇子李灵风,五皇子李灵添和六皇子李灵加。
其中五皇子和六皇子是一胎双生,也就刚过十岁,骑着两匹矮脚白马,颇像那么回事;再往后的皇子年纪尚小,并未被允许上场;三皇子李灵玉留京监国,并未到场,至于四皇子李灵康,天生腿疾,久坐轮椅,没那个条件到场。
昭宁帝的左后半步跟着一位外族服饰的男子,夏孟秋端坐于马上,同外族男子并排;毫无疑问,这位外族男子大概就是回鹘十王子了;至于随行的青叶公主,大概是在昭宁帝左后第二位,那个衣着大胆的女子。
“有伤风化。”旁边传来一句低声暗骂。
李令蓁放下锥帽,转向身侧心情不佳的何田田,“这样不好,万一被听到了,有伤两国关系。”
何田田一身骑装,未带锥帽,大大方方地看她,“我不是说青叶公主,你看秦贵人。”
秦贵人是陛下新封的驯马女,之前是在京郊的马场驯马;何田田当街纵马那天,失控的汗血宝马正是出自京郊马场;秦贵人也正是因为此事,到御前回禀,这才入了昭宁帝的眼。
“秦贵人怎么你了?”李令蓁恍若未知。
“坦胸露乳,以色侍君,绝非凡类。”何田田紧握马鞭,看向昭宁帝右后第一位的女子,女子未着骑装,只一身青色罗裙,半掩着胸,未带锥帽,侧坐于马上,颇为随性。
“南华,你说她有没有让马匹发疯的本事。”何田田并不藏着心情,直接了当地说了出来。
好吧,昨日她还毫不知情,今天倒是义愤填膺了起来。
看来是有人把秦贵人入宫的始末告诉了何田田,一阵风吹过,扬起沙尘,李令蓁抬手压住了锥帽,传来的声音就有些缥缈模糊了,“我不清楚,你得问问旁的人。”
何田田吃了一口灰,看着前头马背上镇定自若的秦贵人,越发的烦躁,“段谨让我小心秦贵人。”
原来是段谨。是了,如果他有心,背地里定会彻查马匹失控的事情。以他的能力,查得到秦贵人的身上,不是什么难事。
李令蓁打心底叹了一口气,“不管怎么样,无凭无据的事情,你脸上先收敛些。”
“……知道了。”何田田强行敛了眼神,却还是能看出来不甘心。
昭宁帝拉弓射箭,驭马前行,一行人俱冲了出去。
女眷们没有凑这个热闹,待在原地;后妃和诰命夫人们大多没有上马,坐在高台之上围观,下来在马上的,大多都是都是未婚的姑娘家们。
这群姑娘家里,又以李令蓁为尊,她懒得听这么多姑娘家的口舌,当下便开了口,“大家散了吧,猎场外围随意走走,注意安全。”
“是。”衣香鬓影的姑娘家们齐声应是,逐渐驭马散开来。
西山猎场分为内场和外场,以半山为界,其下为外场,经过金吾卫的巡查,外场多为食草动物,温和无害,基本不会发生意外;而再往上的内场,地势复杂猛兽未知,一旦进入,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因此,都是颇有些身手的男子才会进入内场。
天高气爽,碧空如洗,李令蓁观察了一下天上的猎鹰,看方向,昭宁帝大概已经领着人进内场围猎了,那么,一半以上的金吾卫大概也会随侍左右,内场的安全会得到保障。
“令蓁姐姐。”前头有折返的两匹小白马,是年纪尚小的五皇子和六皇子。
因为是没有日常接触的双胞胎,李令蓁对他们的名字和脸不太对得上号,只得先喊他们的序齿,“小五,小六。”
她打心里对自己的敷衍感到有些好笑。
“父皇不让我们继续跟着。”
“令蓁姐姐要去哪里,和我们一起吗?”
“听说外场西边有一处断崖。”
“在崖上可以看到下面很漂亮的湖。”
“湖边是大片的紫苑花。”
“我们想去!”
李令蓁看着眼前的两个小堂弟,哭笑不得,也不知道梁修仪平日里是怎么应付这对双胞胎的,你一言我一语的,根本不给人拒绝的空间,“好吧,我们一起去看看,但是不能太靠近崖边。”
“好!”两个孩子回头瞪了侍卫一眼,欢呼雀跃。
侍卫为难地开口,“公主...”
崖边危险,梁修仪嘱咐了不能让孩子靠近那边,他也不敢忤逆梁修仪的意思,一直没有同意两个皇子想去崖边的请求。
李令蓁摆了摆手,“不必忧心,外场也就这一处地势险些,金吾卫加派了人在那边守卫呢。”
侍卫不再多言,拱手退后,一行人悠闲地驭马往崖边走去。
“仕官当得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
“阴丽华一定很漂亮。”
“难道说,每个金吾卫的妻子都很漂亮?”
“对吧,当上金吾卫的人都会取一个阴丽华一样的漂亮妻子。”
“侍卫叔叔,你娶妻了吗?”
两个皇子在前面悠哉的并排前行,李令蓁在后头看着他们两,再后半步的侍卫头冒冷汗,尴尬地笑了笑,“公主见笑了。”
确实有点好笑,“素日当差应该也挺不容易的。”李令蓁同他闲聊着。
“是...”
没聊几句,前头的两个小皇子却停了下来,嘴里的念叨也停了,似乎看见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李令蓁拉了缰绳,“小五,小六,怎么了?”她驭马往前,也停在了他们两的身侧。
身旁的应该是六皇子,他伸出食指,指向了前面的一摊血迹,“令蓁姐姐,那里有个人。”
那是崖边的草地,大概离他们有十丈远,再往前去,一路上都滴着血迹。
她翻身下马,交代两个孩子,“你们两呆在这不要动,我过去看看。”
侍卫也下了马,自告奋勇,“公主,情况未明,还是微臣去看看吧。”
李令蓁摇了摇头,“外围多是女眷和孩童,看那衣饰似乎是个女子,若衣衫不整,你过去不合适。我去吧。”
慢慢走过去,不要骑马,毕竟是崖边,如果发生马匹失控的事情,容易死无葬身之地。
李令蓁走了几步,察觉到了异常,按照秋狩的安排,金吾卫是要在崖边站岗的,如今却空无一人,很显然,要么是金吾卫玩忽职守,要么是被人引走了,周遭异常安静,像是被故意清了场。
她逐渐靠近那抹清雅的蓝色衣裙,女子仰面躺在草地上,缓慢而大口地喘着气,眼睛呆呆地看着天空,手上、身上都沾有不少的血。
李令蓁蹲下身子,摘下自己的锥帽,轻轻地覆在了她的面上,为她挡住了刺眼的阳光;又握住了她颤抖的手,侧首吩咐侍卫,“发信号弹,赶紧召人过来。”
侍卫言听计从,掏出怀里的信号弹,拉长了引线。
地上的女子似乎想说些什么,李令蓁制止了她,“不要怕,一切有我。”
伤者是位老熟人,京兆尹的侄女,蒋溪风的表妹,才貌双全的京城双姝之一——程溪月。
“公主,您在想什么?”托盘上的面被放到沉香木案桌上。
在马车上摇晃了一天,李令蓁颇觉得没胃口,于是便只让小厨房简单下了碗面。
她放下手,双眼重新聚焦,看着桌子上的面,依旧没有抛开思绪,“我在大皇妃身边看见了一个宫女,那个宫女,长得和夏孟秋的丫鬟一模一样。”
到夏府拜访那天,夏孟秋曾遣了一个丫鬟去叫夏静姝。她不会记错的,那个气质超然的丫鬟,和今天大皇妃身后那个人,应该是一个人。
今天这个宫女,毁了半边容貌,甚至似乎还没有好全,就这样麻木地站在那,眼睛里看不到一点光,和她在夏府见到的,在精神上判若两人,但是那未被悔去的半边容貌,简直是一模一样,更别说如出一辙的身型。
那个丫鬟…记得是叫忘书。
夏孟秋大概真的是书读太多了,自己的猫叫千粟,取自书中自有千钟粟,丫鬟又叫忘书,莫不是后悔读太多书了?但按照为猫起名的手法,这位忘书,应该改成颜如玉才是,毕竟——书中自有颜如玉。
夏府的丫鬟,会突然出现在大皇子妃的身边吗?
白绣抱着托盘,想着偶然事件的可能性,“说不定是双胞胎亲姐妹,穷人家养不起女孩子,一齐卖了也是有的。”
亲姐妹吗……
李令蓁拿起筷子,慢条斯理地翻着面,“如果是打小生活环境不同的亲姐妹,她们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尤其体现在身型和动作幅度上。依我看,这就是同一个人。”
“但是从没听说礼部尚书府和大皇子府上有什么来往,没可能突然送个婢女过去吧。”白绣沉思起来。
“是啊,夏尚书是那种绝不会在立储前站队皇子的人;夏孟秋和几个皇子也都没有私交,他是之前先帝定给裕王叔的伴读,基本只和裕王叔私交甚笃定。”李令蓁皱了皱眉头,她现在不太能厘清这个这个婢女背后隐藏着的逻辑。想着今天她脸上烧伤的样子,李令蓁有些吃不下饭。
白绣眼看着她把一碗面搅来搅去,笑着打断她,“哎呦我的好公主,多思伤身,大不了我们待会去找夏小姐问问,夏小姐就住在我们附近。”
“嗯?”李令蓁确实还没来得及关心行宫居所的问题,“她是住在哪?”
“就在这个栖迟堂的南面,好像是叫栖心堂。”
“啊......”李令蓁恍然大悟,那确实是很近,栖迟堂的大门出去,往南走十步大概就是栖心堂的大门,走过去都不需要一刻钟。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栖于岭山,迟行于市。这是栖迟堂门口的楹联。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这是栖心堂门口的楹联。
李令蓁拿着一盏琉璃宫灯,在两个居所之间缓步走来走去;栖心堂的仆从告诉她,夏静姝被叫到南苑叔母那去吃饭了,大概要吃完饭才会回来。她也刚吃过面,懒得待在里面等,所以开始在门口走路消食。
半人高的灌木后头隐约传来说话声,李令蓁停住了步伐。
香妃色衣裙的少女亲昵地挽着旁边的妇人的胳膊,小声说着什么。
从灌木丛转角而来,突然看见提灯而立的李令蓁,夏静姝有些惊讶,率先打了招呼,“令蓁姐姐?”
她挽着的中年妇人露出和蔼的笑容,行了一礼,“见过南华公主。”
李令蓁一只手拿着琉璃宫灯,一只手虚扶了下,已经认出了来人的身份,“夫人不必多礼”。
这是夏静姝的伯母,礼部尚书的夫人,夏孟秋的母亲。夏夫人保养得宜,面容和善,平素修身养性,礼部尚书府的后院从来没闹过什么龃龉,太后挺喜欢和夏夫人聊天的。
琉璃宫灯散发着亮晶晶的温暖黄光,夏夫人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表现自己的热切,“公主喜欢琉璃宫灯吗?我家有个琉璃工坊,改天让孟秋去挑几个好看的送进宫去。”
言辞中的热切太过明显了,不止李令蓁,连夏静姝都察觉到了伯母心里的焦急,看来是被儿子的不婚主义折磨得不轻。
李令蓁无奈地笑了笑,在太后给出的选择里,夏孟秋才华横溢,文武兼备,夏家人口简单,家风严正,理智上来说,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于是她点了头应了,“夏少卿若是有空,我也想去看看琉璃工坊。”改变未尝不是件好事,她明白这个道理。
这话说在表面上,明摆着不厌恶夏孟秋了。
旁观的夏静姝看着,觉得自家伯母的眼睛似乎都亮了些,不要表现得这么明显吧。她清了清嗓子,没大没小地开始赶人,“好伯母,你快回南苑去吧,我和令蓁姐姐还有别的悄悄话要讲。”
夏夫人本也就是奉了老夫人的命送她回来,没有久留的打算,看见南华公主已是意外之喜,于是便也借驴下坡,“好好好,如今长大了都有自己的心事了,伯母也不能告诉了,我马上走;公主,改日再见。”
“慢走。”李令蓁看着笑着同她告别的夏夫人,礼貌致意。
夏夫人绕过灌木丛去了,逐渐不见了身影。夏静姝松了一口气,看向身侧的李令蓁,“令蓁姐姐,你是在等我吗?”
“对,突然想起件事情,想来问问你。我记得尚书府上有一个叫忘书的丫鬟,颇有文采;我想,等我的公主府落成了,请她去当个侍书女官;不知道你堂兄愿不愿意放人。”李令蓁选择了一个模棱两可的问法,没有把看到忘书的事情直接说出来。
有意向谈婚论嫁的男女,问及对方身边的异性,似乎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夏静姝并未对她的问题感到意外。
“忘书她不见了。”夏静姝皱着眉头,些许尴尬。这真的不是敷衍塞责的借口。
“不见了?”李令蓁重复了一遍。
“对,”夏静姝微微抬头望天,作思索状,“我记得…是三皇子大婚日的前夜,堂兄院子里似乎走了水,又来了些黑衣人,乱糟糟的,后来就再也没见过忘书了;他就是当晚追出去了,连第二天参加三皇子的大婚都没有去成,礼物还是我去送的。”
那个宫女脸上烧伤的疤,夏家走水,夏孟秋临时有事,未能出席三皇子的婚礼,以及,明明慵懒乖巧却从树上掉下来受了伤的猫。夏孟秋和这个丫鬟之间,似乎有些不为人知的联系。
“那可真是太可惜了,”李令蓁就着这个话题讲了下去,“是夏府的家生子吗?她看起来是打小学过读书写字的。”
“这个嘛…并不是家生子,”夏静姝侧过头看她,倏尔绽放了一个美丽的笑容,“我不太知道具体的,要知道得详细具体,得问我堂哥。”
这姑娘的美貌诱惑人心,令人晃神,怨不得礼部尚书夫人还亲自送她回来。
李令蓁点了点头,不欲追问,各自道了别,回自己的院子去了。
既然夏静姝这么说了,忘书的事情,大概也只能问夏孟秋了。
白绣从隔壁回来,无奈地告诉李令蓁,夏静姝舟车劳顿,今天没能起来,已经向惠妃告了罪,不去参加今天的开弓仪式了。
开弓仪式,顾名思义,是由昭宁帝射出第一箭,昭示着今年秋猎的开场。开弓仪式是在猎场正中举行的,即使是女眷,也避免不了上马待着,夏静姝可能是不想上马吧。
李令蓁未带钗环,百合髻上只简单系了一根紫色的发带,为的就是防止钗环落地,扎了马匹。再带上一顶避日防尘的白色锥帽,总算是可以去围场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从前的苏姓文豪是这样描绘出猎场景的。
李令蓁掀开锥帽,环视了一圈,当前的场景正应和了诗句的描绘。
昭宁帝一席黄金铠甲,骑着西北进贡的汗血宝马,带着红玉扳指的手上,握着一把镶满了宝石的黄金弓。其后皇子随行,有大皇子李灵恪,二皇子李灵风,五皇子李灵添和六皇子李灵加。
其中五皇子和六皇子是一胎双生,也就刚过十岁,骑着两匹矮脚白马,颇像那么回事;再往后的皇子年纪尚小,并未被允许上场;三皇子李灵玉留京监国,并未到场,至于四皇子李灵康,天生腿疾,久坐轮椅,没那个条件到场。
昭宁帝的左后半步跟着一位外族服饰的男子,夏孟秋端坐于马上,同外族男子并排;毫无疑问,这位外族男子大概就是回鹘十王子了;至于随行的青叶公主,大概是在昭宁帝左后第二位,那个衣着大胆的女子。
“有伤风化。”旁边传来一句低声暗骂。
李令蓁放下锥帽,转向身侧心情不佳的何田田,“这样不好,万一被听到了,有伤两国关系。”
何田田一身骑装,未带锥帽,大大方方地看她,“我不是说青叶公主,你看秦贵人。”
秦贵人是陛下新封的驯马女,之前是在京郊的马场驯马;何田田当街纵马那天,失控的汗血宝马正是出自京郊马场;秦贵人也正是因为此事,到御前回禀,这才入了昭宁帝的眼。
“秦贵人怎么你了?”李令蓁恍若未知。
“坦胸露乳,以色侍君,绝非凡类。”何田田紧握马鞭,看向昭宁帝右后第一位的女子,女子未着骑装,只一身青色罗裙,半掩着胸,未带锥帽,侧坐于马上,颇为随性。
“南华,你说她有没有让马匹发疯的本事。”何田田并不藏着心情,直接了当地说了出来。
好吧,昨日她还毫不知情,今天倒是义愤填膺了起来。
看来是有人把秦贵人入宫的始末告诉了何田田,一阵风吹过,扬起沙尘,李令蓁抬手压住了锥帽,传来的声音就有些缥缈模糊了,“我不清楚,你得问问旁的人。”
何田田吃了一口灰,看着前头马背上镇定自若的秦贵人,越发的烦躁,“段谨让我小心秦贵人。”
原来是段谨。是了,如果他有心,背地里定会彻查马匹失控的事情。以他的能力,查得到秦贵人的身上,不是什么难事。
李令蓁打心底叹了一口气,“不管怎么样,无凭无据的事情,你脸上先收敛些。”
“……知道了。”何田田强行敛了眼神,却还是能看出来不甘心。
昭宁帝拉弓射箭,驭马前行,一行人俱冲了出去。
女眷们没有凑这个热闹,待在原地;后妃和诰命夫人们大多没有上马,坐在高台之上围观,下来在马上的,大多都是都是未婚的姑娘家们。
这群姑娘家里,又以李令蓁为尊,她懒得听这么多姑娘家的口舌,当下便开了口,“大家散了吧,猎场外围随意走走,注意安全。”
“是。”衣香鬓影的姑娘家们齐声应是,逐渐驭马散开来。
西山猎场分为内场和外场,以半山为界,其下为外场,经过金吾卫的巡查,外场多为食草动物,温和无害,基本不会发生意外;而再往上的内场,地势复杂猛兽未知,一旦进入,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因此,都是颇有些身手的男子才会进入内场。
天高气爽,碧空如洗,李令蓁观察了一下天上的猎鹰,看方向,昭宁帝大概已经领着人进内场围猎了,那么,一半以上的金吾卫大概也会随侍左右,内场的安全会得到保障。
“令蓁姐姐。”前头有折返的两匹小白马,是年纪尚小的五皇子和六皇子。
因为是没有日常接触的双胞胎,李令蓁对他们的名字和脸不太对得上号,只得先喊他们的序齿,“小五,小六。”
她打心里对自己的敷衍感到有些好笑。
“父皇不让我们继续跟着。”
“令蓁姐姐要去哪里,和我们一起吗?”
“听说外场西边有一处断崖。”
“在崖上可以看到下面很漂亮的湖。”
“湖边是大片的紫苑花。”
“我们想去!”
李令蓁看着眼前的两个小堂弟,哭笑不得,也不知道梁修仪平日里是怎么应付这对双胞胎的,你一言我一语的,根本不给人拒绝的空间,“好吧,我们一起去看看,但是不能太靠近崖边。”
“好!”两个孩子回头瞪了侍卫一眼,欢呼雀跃。
侍卫为难地开口,“公主...”
崖边危险,梁修仪嘱咐了不能让孩子靠近那边,他也不敢忤逆梁修仪的意思,一直没有同意两个皇子想去崖边的请求。
李令蓁摆了摆手,“不必忧心,外场也就这一处地势险些,金吾卫加派了人在那边守卫呢。”
侍卫不再多言,拱手退后,一行人悠闲地驭马往崖边走去。
“仕官当得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
“阴丽华一定很漂亮。”
“难道说,每个金吾卫的妻子都很漂亮?”
“对吧,当上金吾卫的人都会取一个阴丽华一样的漂亮妻子。”
“侍卫叔叔,你娶妻了吗?”
两个皇子在前面悠哉的并排前行,李令蓁在后头看着他们两,再后半步的侍卫头冒冷汗,尴尬地笑了笑,“公主见笑了。”
确实有点好笑,“素日当差应该也挺不容易的。”李令蓁同他闲聊着。
“是...”
没聊几句,前头的两个小皇子却停了下来,嘴里的念叨也停了,似乎看见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李令蓁拉了缰绳,“小五,小六,怎么了?”她驭马往前,也停在了他们两的身侧。
身旁的应该是六皇子,他伸出食指,指向了前面的一摊血迹,“令蓁姐姐,那里有个人。”
那是崖边的草地,大概离他们有十丈远,再往前去,一路上都滴着血迹。
她翻身下马,交代两个孩子,“你们两呆在这不要动,我过去看看。”
侍卫也下了马,自告奋勇,“公主,情况未明,还是微臣去看看吧。”
李令蓁摇了摇头,“外围多是女眷和孩童,看那衣饰似乎是个女子,若衣衫不整,你过去不合适。我去吧。”
慢慢走过去,不要骑马,毕竟是崖边,如果发生马匹失控的事情,容易死无葬身之地。
李令蓁走了几步,察觉到了异常,按照秋狩的安排,金吾卫是要在崖边站岗的,如今却空无一人,很显然,要么是金吾卫玩忽职守,要么是被人引走了,周遭异常安静,像是被故意清了场。
她逐渐靠近那抹清雅的蓝色衣裙,女子仰面躺在草地上,缓慢而大口地喘着气,眼睛呆呆地看着天空,手上、身上都沾有不少的血。
李令蓁蹲下身子,摘下自己的锥帽,轻轻地覆在了她的面上,为她挡住了刺眼的阳光;又握住了她颤抖的手,侧首吩咐侍卫,“发信号弹,赶紧召人过来。”
侍卫言听计从,掏出怀里的信号弹,拉长了引线。
地上的女子似乎想说些什么,李令蓁制止了她,“不要怕,一切有我。”
伤者是位老熟人,京兆尹的侄女,蒋溪风的表妹,才貌双全的京城双姝之一——程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