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怎么会见怪?怎么敢见怪呢?寄人篱下,身若浮萍,命如柳絮。慌乱间回到房间,第一件事便是屏退下人找出那方檀木匣子。
爹爹教过她这个东西怎么开,可真正到开启那一刻,她的手完全抑制不住在抖。眼前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怎么也拨不动对应的卡扣。
匣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会跟永宁侯夫人给她看的东西一样吗?如果是一样的,她要怎么办?接受婚约?还是拒绝?这是她爹临终前给她找的后路啊!
为什么爹爹明明预料到事情的发生却不跑?莫非让她出门上香就是为了把她支走吗?
怀着杂乱的心绪,胡明心深吸一口气,指尖渐渐稳定,锁扣开启,檀木匣子内静静躺着一块与永宁侯夫人手中对称的玉佩,旁边还有一封信。
两块玉佩放在一起,严丝合缝。
胡明心翻开信笺,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未读半字,泪已染上眼睫。
“吾儿心心,当你展开此信时,为父大概已经不在了。胡家出事背后成因为父清楚,万望吾儿勿卷入其中。
永宁侯为人爽朗正直,承过为父大恩,有这门婚事托底,吾儿可安享余生。嫁妆为父已托给你福叔保管,待定亲之日,他自会在汴京寻你。
吾儿,请自珍重;
慈父奉上”
萱草生堂阶,幼子至韶华。慈父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胡明心将信纸贴近胸口,仰起头,泪如雨下。
*
夜幕沉沉,永宁侯府处处灯火通明。唯有芙蓉园,流淌着满阶的月色。谧静,苍凉。冬藏手中捧着已经凉透的饭菜,在门口踌躇了几番,推开面前的门。
屋内暗黑一片,冬藏凭着记忆点灯,四顾望去,只见少女坐在榻上,紧抱着双膝,上气不接下气。人好似哭得累了,神情有些恍惚,连屋内有响动都没反应。
她不明白只是一个婚约而已,对方还是侯府世子,一表人才,彬彬有礼,一个落魄人家的千金,能得这种婚事,不说喜悦,也不至于哭成这样吧?但她职责就是个照顾人的丫鬟,不能由着少女不吃不喝。
“姑娘?”轻声喊了一下。
少女一怔,像是想到了什么一般,揉了揉红肿的双眼,跑下来握紧她的手。杏眸水濛濛的,又惶恐又哀恸,晕红的眼尾如罂粟迷惑。
“我要见蒋珩,现在就要见,今天就要见!”
“冬藏姐姐,你帮帮我。”
面对这样的少女,没人能拒绝,冬藏也亦然。
可蒋珩如今抽不出时间是真的,玉牌任务是七星楼最高级别,她从未听过有谁一天就能完成。
神色有些为难,“我可以传信给他,但如何见,何时见,我不能保证。”
“冬藏姐姐。”少女声音娇滴滴的,还带着一股子哭腔。不愧是大户人家娇养出来的小姐,什么都不懂,只会哭。但她又不是男人,怎么可能会吃这一套!
“我帮你催催。”
……
嘴比思想快,冬藏看着少女闻言仿佛恢复了点力气,反悔的话在嘴边绕了几圈,还是咽了回去。
但她从哪把蒋珩变出来啊?她只是七星楼天璇等级的探子,没那么大本事。
除非…动用蒋珩走之前给自己的海东青,虽然他说过除危险时刻不能调用…现在少女状态就挺危险的。
目前一无所知的少女思忖片刻,掀起眼帘。“冬藏姐姐,我们还要去查公主。”
冬藏觉得此刻少女只要不是摘天上的星星,她都同意,更别提这点事情。
“可以,姑娘今晚好好休整一番,我们按照原计划明天出发。”
这下少女终于开始吃饭了,她松了一大口气。自我催眠目前这个情况不会持续太久的,只要蒋珩回来就不用她操心了。
只要蒋珩回来!
正想着,少女喊了一声。“冬藏姐姐。”
“怎么了?”
“菜都凉了,重新置办一桌吧。”
冬藏:……
她为什么会同情这个娇小姐!!!
果然不该动用海东青!
汴京街市比姑苏更繁盛,鳞次栉比,人声鼎沸。坊市之间的货品从四面八方供运而来,种类繁多,丰富多样,要是以往胡明心必定会盯着琳琅满目的物品多买一些,如今嘛,暂时没逛街的兴致,带着冬藏进了汴京最有名的老字号茶楼。
公主抢亲是二十多年前发生的事,而天香茶楼总共建立三十一年,说书环节更是从始至终,可以说绝对是目前最方便打听公主消息的地方。
赶巧了,一进门她便听到说书的正讲起胡家之事。
“胡老爷一生积德行善,怎料被奸人所害,胡家上下一百三十五口人,无一生还。”
冬藏担忧地看向胡明心,帷幔下少女脸色惨白,紧紧攥着自己的指尖,被人当面说起这种事情,以少女的城府难以镇定自若。一看情形不好,她赶紧拉着少女进了包厢。在拉人的时候冬藏才发现,少女浑身发凉。
说书人:“好在胡老爷还有一个好兄弟,左都指挥使,特地跑到胡家去处理丧事…”
等将包厢门关上后,胡明心一下瘫软在椅子上,说书人的话她听得清清楚楚。
一百三十五口人,竟然把她都算在内,无人生还,多好笑的四个字。整篇下来唯一有用的是提起左都指挥使。
官商不分家,胡家能坐到姑苏首富的位置,自然跟朝廷有一定关系,虽然她很少接触家中生意,可是她爹曾三次为左伯伯转运、接济军需物资她是知道的。
左伯伯升任都指挥使后,家里生意也在姑苏蒸蒸日上,两家还共同开了造船厂为航运使用,关系亲密。
如果说爹爹的朋友,位高权重还值得信任的,左伯伯是很好的人选。
她站起身,刚要开口找人,脑海中蓦地想起永宁侯夫人说过的话。
“咱们俩家啊,在你们幼时便有口头婚约,后来你们家搬去姑苏这才不了了之。早段时间你爹可能是料到有这一遭,提前给我们寄了玉佩,说是当作定情信物。”
这个婚约是爹爹料到这一劫,提前为她选的,如果没记错的话,左伯伯家中有一次子,年岁相当,与她也算熟知。
比永宁侯府可信的话,为什么托孤不选左伯伯?
除非……
醒目一拍,说书人继续说些什么胡明心已经没心思听了,她脑海一片空白,神情恍惚,面色难看。
这个假设太真实了,真实到她不敢动作。
“冬藏姐姐,蒋珩为什么不来见我?”
“他正在做玉牌任务,不过姑娘不必担心,信已经传过去了。”
然而这并不能安抚住胡明心的心绪,衣衫被冷汗打湿,乌黑的长发散落,她捏紧手中的杯盏,看起来无助极了。
入汴京以来,公主,左伯伯,玉佩,太多的事情如火山喷发般涌出,盘旋在她脑中,将其搅得天翻地覆。
十八年的人生中,她从没遇到过这么复杂的问题,如今谁都不敢全然信任,生怕行差踏错一步,万劫不复。
毕竟她身后,没有胡家了。
她只信蒋珩,可人不在这。
这是个死循环,想破解唯有靠自己才能摆脱。想到此处,她不得不稳住心神,让冬藏按照原计划,拿钱去找多年前的说书人。
说书人乌发白了一层,笑起来眉眼褶皱挤在一起,看起来年纪很大,不过精神倒是很抖擞。
胡明心抬起脸,将不安的表情压下,面上浮起两个梨涡,亲自倒了杯茶推过去。
“有劳先生跑这一趟,怪我太爱听评书,初来汴京,想独自品鉴一番。”
少女态度温和,而且穿着得宜,一看便知不是寻常人家的女娘,说书人自然恭敬。“这是老朽的荣幸,不知姑娘想听哪一段?”
“公主抢亲。”
这是当年人尽皆知的事情,没什么不好说的。说书人虽记不清细节,也能说出个大概。
那一年的状元郎很年轻,仅二十三岁,出身徽州胡氏,名曰胡天祥。因容貌俊朗,在簪花会上被长公主看重选做驸马。
如果是常人,听到这个消息必然欢喜异常,觉得天上掉馅饼,但二十三岁便能考中状元的人,又岂是常人,他不仅不愿,还打了长公主的脸。
抗旨拒婚,娶了一个毫无背景势力的医女。
长公主为此恼羞成怒,本应进翰林院的人,被贬去了太仆寺。
太仆寺是什么地方?管车马的!杀鸡焉用宰牛刀?细数大安王朝历代状元郎,从未有过如此待遇,说是羞辱也不为过。
徽州胡家也传信希望胡天祥休妻另娶公主。
但胡天祥不愿意,为此他差点跟家中决裂。幸亏胡家没有别的出息苗子,两方才有转圜的余地。
故事整体历经很长时间,但讲起来只有寥寥几句,胡明心透过那只言片语,脑海中浮现出父母当年力排众议在一起的样子。
一个是意气风发的状元郎,一个是籍籍无名的医女,一个甘愿放弃前程,一个承受压力毫不动摇。
公主就算耍再多手段,也难以拆散两人。
“先生讲得可谓是荡气回肠,只胡家已被灭口,不知那位长公主现下如何了?”
“长公主求而不得,纳了怀远将军为驸马,后怀远将军战死疆场,又嫁给了她小叔子。”
……
很好,这很长公主。
不过,长公主既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嫁给小叔子,那应该早已放下父亲这段往事才对。何必多年前父亲还未起家时不下杀手,如今来这一套。
一切只能证明,她追了条没用的线索。
待说书人离开,胡明心红着眼,肩膀微微颤抖,忍不住道:“冬藏,我是不是很笨?”
“姑娘何必如此说?不查到这里谁会知道长公主的动机?而且也没可能长公主一定不是,要想知道胡家背后之人,得看胡家倒台后,究竟是谁得利。”
胡明心猛地抬起头,震惊地看向冬藏,情绪杂糅下她自己都说不清是什么心情,只觉得蒋珩给她找的侍女,确实比之前的那些强多了。
“那我们怎么才能知道是谁得利?”
“姑娘,你家的账本都是谁在管?胡家家中一百三十五口人不假,但胡家是姑苏首富,店铺繁多,外面的家可没被杀,按理是能看账面流水的。”
她冥思苦想了一会儿,垂下头。真定城的钱庄已经狠狠扇了她一巴掌,想从外面的商铺要账本,行不通。
那么问题来了,她只会看账本,不知道去哪里才能要来账本。
冬藏似乎叹了口气。
天香楼的房间不小,但冬藏走了两步,对于胡明心来说,压迫感就提高了。
她不好意思说自己的困境,冬藏却好似已经知道了她的困境。
屋内陷入沉寂,胡明心面色随着时间流逝愈发滚烫。想要解释几句,却又无从开口。
“姑娘,汴京有胡家的店铺吗?”
“有的。”
“好,等永宁侯府办宴席时,咱们正大光明砸场子。无论从法律,道德那个层面来说,你才是胡家唯一继承人。”
爹爹教过她这个东西怎么开,可真正到开启那一刻,她的手完全抑制不住在抖。眼前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怎么也拨不动对应的卡扣。
匣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会跟永宁侯夫人给她看的东西一样吗?如果是一样的,她要怎么办?接受婚约?还是拒绝?这是她爹临终前给她找的后路啊!
为什么爹爹明明预料到事情的发生却不跑?莫非让她出门上香就是为了把她支走吗?
怀着杂乱的心绪,胡明心深吸一口气,指尖渐渐稳定,锁扣开启,檀木匣子内静静躺着一块与永宁侯夫人手中对称的玉佩,旁边还有一封信。
两块玉佩放在一起,严丝合缝。
胡明心翻开信笺,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未读半字,泪已染上眼睫。
“吾儿心心,当你展开此信时,为父大概已经不在了。胡家出事背后成因为父清楚,万望吾儿勿卷入其中。
永宁侯为人爽朗正直,承过为父大恩,有这门婚事托底,吾儿可安享余生。嫁妆为父已托给你福叔保管,待定亲之日,他自会在汴京寻你。
吾儿,请自珍重;
慈父奉上”
萱草生堂阶,幼子至韶华。慈父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胡明心将信纸贴近胸口,仰起头,泪如雨下。
*
夜幕沉沉,永宁侯府处处灯火通明。唯有芙蓉园,流淌着满阶的月色。谧静,苍凉。冬藏手中捧着已经凉透的饭菜,在门口踌躇了几番,推开面前的门。
屋内暗黑一片,冬藏凭着记忆点灯,四顾望去,只见少女坐在榻上,紧抱着双膝,上气不接下气。人好似哭得累了,神情有些恍惚,连屋内有响动都没反应。
她不明白只是一个婚约而已,对方还是侯府世子,一表人才,彬彬有礼,一个落魄人家的千金,能得这种婚事,不说喜悦,也不至于哭成这样吧?但她职责就是个照顾人的丫鬟,不能由着少女不吃不喝。
“姑娘?”轻声喊了一下。
少女一怔,像是想到了什么一般,揉了揉红肿的双眼,跑下来握紧她的手。杏眸水濛濛的,又惶恐又哀恸,晕红的眼尾如罂粟迷惑。
“我要见蒋珩,现在就要见,今天就要见!”
“冬藏姐姐,你帮帮我。”
面对这样的少女,没人能拒绝,冬藏也亦然。
可蒋珩如今抽不出时间是真的,玉牌任务是七星楼最高级别,她从未听过有谁一天就能完成。
神色有些为难,“我可以传信给他,但如何见,何时见,我不能保证。”
“冬藏姐姐。”少女声音娇滴滴的,还带着一股子哭腔。不愧是大户人家娇养出来的小姐,什么都不懂,只会哭。但她又不是男人,怎么可能会吃这一套!
“我帮你催催。”
……
嘴比思想快,冬藏看着少女闻言仿佛恢复了点力气,反悔的话在嘴边绕了几圈,还是咽了回去。
但她从哪把蒋珩变出来啊?她只是七星楼天璇等级的探子,没那么大本事。
除非…动用蒋珩走之前给自己的海东青,虽然他说过除危险时刻不能调用…现在少女状态就挺危险的。
目前一无所知的少女思忖片刻,掀起眼帘。“冬藏姐姐,我们还要去查公主。”
冬藏觉得此刻少女只要不是摘天上的星星,她都同意,更别提这点事情。
“可以,姑娘今晚好好休整一番,我们按照原计划明天出发。”
这下少女终于开始吃饭了,她松了一大口气。自我催眠目前这个情况不会持续太久的,只要蒋珩回来就不用她操心了。
只要蒋珩回来!
正想着,少女喊了一声。“冬藏姐姐。”
“怎么了?”
“菜都凉了,重新置办一桌吧。”
冬藏:……
她为什么会同情这个娇小姐!!!
果然不该动用海东青!
汴京街市比姑苏更繁盛,鳞次栉比,人声鼎沸。坊市之间的货品从四面八方供运而来,种类繁多,丰富多样,要是以往胡明心必定会盯着琳琅满目的物品多买一些,如今嘛,暂时没逛街的兴致,带着冬藏进了汴京最有名的老字号茶楼。
公主抢亲是二十多年前发生的事,而天香茶楼总共建立三十一年,说书环节更是从始至终,可以说绝对是目前最方便打听公主消息的地方。
赶巧了,一进门她便听到说书的正讲起胡家之事。
“胡老爷一生积德行善,怎料被奸人所害,胡家上下一百三十五口人,无一生还。”
冬藏担忧地看向胡明心,帷幔下少女脸色惨白,紧紧攥着自己的指尖,被人当面说起这种事情,以少女的城府难以镇定自若。一看情形不好,她赶紧拉着少女进了包厢。在拉人的时候冬藏才发现,少女浑身发凉。
说书人:“好在胡老爷还有一个好兄弟,左都指挥使,特地跑到胡家去处理丧事…”
等将包厢门关上后,胡明心一下瘫软在椅子上,说书人的话她听得清清楚楚。
一百三十五口人,竟然把她都算在内,无人生还,多好笑的四个字。整篇下来唯一有用的是提起左都指挥使。
官商不分家,胡家能坐到姑苏首富的位置,自然跟朝廷有一定关系,虽然她很少接触家中生意,可是她爹曾三次为左伯伯转运、接济军需物资她是知道的。
左伯伯升任都指挥使后,家里生意也在姑苏蒸蒸日上,两家还共同开了造船厂为航运使用,关系亲密。
如果说爹爹的朋友,位高权重还值得信任的,左伯伯是很好的人选。
她站起身,刚要开口找人,脑海中蓦地想起永宁侯夫人说过的话。
“咱们俩家啊,在你们幼时便有口头婚约,后来你们家搬去姑苏这才不了了之。早段时间你爹可能是料到有这一遭,提前给我们寄了玉佩,说是当作定情信物。”
这个婚约是爹爹料到这一劫,提前为她选的,如果没记错的话,左伯伯家中有一次子,年岁相当,与她也算熟知。
比永宁侯府可信的话,为什么托孤不选左伯伯?
除非……
醒目一拍,说书人继续说些什么胡明心已经没心思听了,她脑海一片空白,神情恍惚,面色难看。
这个假设太真实了,真实到她不敢动作。
“冬藏姐姐,蒋珩为什么不来见我?”
“他正在做玉牌任务,不过姑娘不必担心,信已经传过去了。”
然而这并不能安抚住胡明心的心绪,衣衫被冷汗打湿,乌黑的长发散落,她捏紧手中的杯盏,看起来无助极了。
入汴京以来,公主,左伯伯,玉佩,太多的事情如火山喷发般涌出,盘旋在她脑中,将其搅得天翻地覆。
十八年的人生中,她从没遇到过这么复杂的问题,如今谁都不敢全然信任,生怕行差踏错一步,万劫不复。
毕竟她身后,没有胡家了。
她只信蒋珩,可人不在这。
这是个死循环,想破解唯有靠自己才能摆脱。想到此处,她不得不稳住心神,让冬藏按照原计划,拿钱去找多年前的说书人。
说书人乌发白了一层,笑起来眉眼褶皱挤在一起,看起来年纪很大,不过精神倒是很抖擞。
胡明心抬起脸,将不安的表情压下,面上浮起两个梨涡,亲自倒了杯茶推过去。
“有劳先生跑这一趟,怪我太爱听评书,初来汴京,想独自品鉴一番。”
少女态度温和,而且穿着得宜,一看便知不是寻常人家的女娘,说书人自然恭敬。“这是老朽的荣幸,不知姑娘想听哪一段?”
“公主抢亲。”
这是当年人尽皆知的事情,没什么不好说的。说书人虽记不清细节,也能说出个大概。
那一年的状元郎很年轻,仅二十三岁,出身徽州胡氏,名曰胡天祥。因容貌俊朗,在簪花会上被长公主看重选做驸马。
如果是常人,听到这个消息必然欢喜异常,觉得天上掉馅饼,但二十三岁便能考中状元的人,又岂是常人,他不仅不愿,还打了长公主的脸。
抗旨拒婚,娶了一个毫无背景势力的医女。
长公主为此恼羞成怒,本应进翰林院的人,被贬去了太仆寺。
太仆寺是什么地方?管车马的!杀鸡焉用宰牛刀?细数大安王朝历代状元郎,从未有过如此待遇,说是羞辱也不为过。
徽州胡家也传信希望胡天祥休妻另娶公主。
但胡天祥不愿意,为此他差点跟家中决裂。幸亏胡家没有别的出息苗子,两方才有转圜的余地。
故事整体历经很长时间,但讲起来只有寥寥几句,胡明心透过那只言片语,脑海中浮现出父母当年力排众议在一起的样子。
一个是意气风发的状元郎,一个是籍籍无名的医女,一个甘愿放弃前程,一个承受压力毫不动摇。
公主就算耍再多手段,也难以拆散两人。
“先生讲得可谓是荡气回肠,只胡家已被灭口,不知那位长公主现下如何了?”
“长公主求而不得,纳了怀远将军为驸马,后怀远将军战死疆场,又嫁给了她小叔子。”
……
很好,这很长公主。
不过,长公主既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嫁给小叔子,那应该早已放下父亲这段往事才对。何必多年前父亲还未起家时不下杀手,如今来这一套。
一切只能证明,她追了条没用的线索。
待说书人离开,胡明心红着眼,肩膀微微颤抖,忍不住道:“冬藏,我是不是很笨?”
“姑娘何必如此说?不查到这里谁会知道长公主的动机?而且也没可能长公主一定不是,要想知道胡家背后之人,得看胡家倒台后,究竟是谁得利。”
胡明心猛地抬起头,震惊地看向冬藏,情绪杂糅下她自己都说不清是什么心情,只觉得蒋珩给她找的侍女,确实比之前的那些强多了。
“那我们怎么才能知道是谁得利?”
“姑娘,你家的账本都是谁在管?胡家家中一百三十五口人不假,但胡家是姑苏首富,店铺繁多,外面的家可没被杀,按理是能看账面流水的。”
她冥思苦想了一会儿,垂下头。真定城的钱庄已经狠狠扇了她一巴掌,想从外面的商铺要账本,行不通。
那么问题来了,她只会看账本,不知道去哪里才能要来账本。
冬藏似乎叹了口气。
天香楼的房间不小,但冬藏走了两步,对于胡明心来说,压迫感就提高了。
她不好意思说自己的困境,冬藏却好似已经知道了她的困境。
屋内陷入沉寂,胡明心面色随着时间流逝愈发滚烫。想要解释几句,却又无从开口。
“姑娘,汴京有胡家的店铺吗?”
“有的。”
“好,等永宁侯府办宴席时,咱们正大光明砸场子。无论从法律,道德那个层面来说,你才是胡家唯一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