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不是被拐子拐走了吧”,二娘不知道具体什么事,但估摸着应该是找不到那兄妹俩。
和月没有理会,她知道和清虽然年纪小,但思虑已经很多,而且下学时段人较多,拐子不会选这么个时段,一定是遇到什么事了。
“夫子,我可能要去二里铺走一遭。”
夫子也知道现在并非小事,随同和月一起过去。
“和清姐姐,我和你们一起去”,齐木也从家里追了出来。
齐木和和清和宁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差,虽然和宁偶尔打他,但齐木知道,打他的原因是自己总是说一些话惹怒二人,虽然自己说得是实话,但他们两人不会像院堂里其他人听他二娘污蔑,另眼看待自己。
二里铺其实是一条岔口,四个方向。
和月向西口的路边商贩打听有没有见过一大一小两个孩子。
“好像是往西面前巷去了,不知道是不是你说得,我就记得小男孩皮肤挺白,还挺俊俏。”
和月谢过之后对夫子道“应该是他们俩,我们去前巷看看。”
夫子安慰着说“先别太担心,说不定他们已经回去了。”
和月没办法不担心,结合齐木所说分开时辰,以及刚刚商贩描述,按理应该早就到家,再不济,自己出门的时候应该也能和他们撞上,但并没有,她害怕的是京都的人。
想到这里,她转身对齐木到“能麻烦您到府衙走一趟吗?报官,就说人口失踪,我和夫子去前巷再问问。”
如果真的是京都的人,靠她自己不行,她曾听思录说新任的云城城守甚是清廉,也颇具才能,以前云城不能说乱,但城守也无大作为,但一个月前新任云城城守到达就处理一些纠纷,视察民情,口碑不错。
齐木以前其实很怕和清这个姐姐,毕竟做棺材的,别说女孩,就是城里大老爷们也没有几个,他记得有一次,还看到这人从坟地里出来,一身黑衣,像是出来勾魂的黑无常。
但今日却少了一丝害怕,暗中多了一点佩服,眼前和自己一样大的女孩格外镇定,话不多却冷静分析。
前巷
“大伯,您今日可曾看见阿清”,因为经常过来买饼,所以比较熟识。
“见过,和清和宁来买饼,同我要了四张饼和两份菜,但我就热了个饼的时间二人就没了踪影,我也纳闷,这不,饼还在这儿隔着。”
“大伯,您能说得再详细一点吗?比如他们何时来,有没有同行的人,当时有没有什么特殊的人或事?”
“我想想”,买饼大伯放下手中活回顾着说“今日傍晚时分,和清和宁过来,要了饼和菜,然后就站在那里等”,说着还用手指了指位置“然后又过来两个人也买饼,等两人买完,我准备把饼和菜装一起递过去的时候,发现没人了。”
和月追问到“您能再想一想那两个过来买饼的人有什么特殊之处嘛?”
“也没什么特殊的地方,要了饼,丢了钱就走了......我想起来了,那二人好像不是秦人,口音听起来像西凉话,他们就说了一句,我没怎么听懂,他们便丢下钱走了,因为钱多不少,我便也没有追问”,大伯又想了想,确定道“他们肯定不是秦人,不过云城本就有很多西凉人,再加现今西凉使臣在此修整,到也不算怪事。”
和月眉头微微皱了皱,心里有不好的感觉“大伯,请问,那两个人穿的可是西凉衣物。”
“你这么一问,我到想起来了,我说怎么怪怪的,他们穿的是大秦服饰,所以他们突然说了一句西凉话,我没听懂,当时还有点奇怪。”
“大伯,您还记得他们往哪个方向去了吗?”
“这个我记得,往东街。”
和月看向东街“夫子,您知道东街那面有什么?”
“西凉使臣”,回答她的不是夫子,周逢倾看着这个女孩,超乎同龄人的冷静,“我是新任云城守,听人说,你家人失踪了。”
周逢倾打量和月时,和月也看着周逢倾,年龄并不大,眼神温润而又深邃,但身体似乎不是特别好,脸色过于发白。
和月控制着自己情绪,同周逢倾解释道“可能不仅是家弟家妹失踪,西凉使臣那里有事发生。”
周遭有一瞬间的沉默,因为和月的口气太笃定。
“和清姐姐,你怎么知道。”
“城中虽然有西凉人,但常年居住在这里,大秦话交流没有问题,何况是如此简单的‘银钱几何’,所以肯定不是城中已有,如果是新来的没有必要完全秦人服饰装束,云城西凉装束也甚多,一个西凉人,却全身秦人装束,只能说明,他们想要让人误会他们是秦人,也许这些猜测是巧合,但他们最后前往的是东街,大人,您刚也说了,东街是西凉使臣的落脚之处,巧合多了便不是巧合”,和月没有说完,最主要的是,阿清不是一个多管闲事之人,按照老伯所言,和清和宁是主动离开,如果不是事关重大,以和清这么些年的性子,不会连回来说一声没有,但这些和月不能说出口。
周逢倾没有因为眼前人的年龄而轻视和月的话,思虑一番后便让周平回去调兵,其余人和他一起去东街,周平就是一直扶着周逢倾的人,周家家臣。
“和月姑娘,令弟可能会留一些信息,你需跟着,夫子和这位兄弟就先请回,后面有结果再告知”,说罢转身上马,随后向和月伸出手,和月知道什么意思,不能再耽误下去,便把手递过去,翻身上马。
“夫子,今日劳烦您了,和月不能送您回去,他日上门道谢”,随后又对齐木道“齐同学,能麻烦到西三街倒数第二户等一等我家人吗?她叫思录,她若来了,把今天的事告诉她。”
齐木连忙点头“嗯嗯,我知道。”
东街
“城守有事拜见西凉三皇子,烦请通报”,此次来大秦的使臣是西凉三皇子和九公主,三皇子到还好说,九公主据说是现西凉王最宠爱的女儿。
婢子相互看了看,有些疑惑“一盏茶前,周大人您不是请我们主子出去了吗?”
一听此话,周逢倾便知晚了一步“你可知道是什么样的人来请你家主子离开,又去了哪里?”
“这个我们不太清楚,来人是拿着城守令。”
“大人,搜一搜周边,家弟既然跟来了,一定会想办法留下信号。”
周逢倾点点头“分开搜”,说完又问道“你怎么知道他一定会留下,万一没人看到呢?”
“因为他没有回来”
正说着,有属下来报“大人,发现了一个小女孩。”
一听是个小女孩,和月心里咯噔一下,回头看过去,果然是和宁。
“阿姐,二哥他们去了十里亭”,和宁扑到和月身上,脸上脏兮兮,抱着和宁那一刻和月才感觉自己紧绷的身体松下来,没有人知道她其实有多害怕,害怕一不小心,就......。
和月没有理会,她知道和清虽然年纪小,但思虑已经很多,而且下学时段人较多,拐子不会选这么个时段,一定是遇到什么事了。
“夫子,我可能要去二里铺走一遭。”
夫子也知道现在并非小事,随同和月一起过去。
“和清姐姐,我和你们一起去”,齐木也从家里追了出来。
齐木和和清和宁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差,虽然和宁偶尔打他,但齐木知道,打他的原因是自己总是说一些话惹怒二人,虽然自己说得是实话,但他们两人不会像院堂里其他人听他二娘污蔑,另眼看待自己。
二里铺其实是一条岔口,四个方向。
和月向西口的路边商贩打听有没有见过一大一小两个孩子。
“好像是往西面前巷去了,不知道是不是你说得,我就记得小男孩皮肤挺白,还挺俊俏。”
和月谢过之后对夫子道“应该是他们俩,我们去前巷看看。”
夫子安慰着说“先别太担心,说不定他们已经回去了。”
和月没办法不担心,结合齐木所说分开时辰,以及刚刚商贩描述,按理应该早就到家,再不济,自己出门的时候应该也能和他们撞上,但并没有,她害怕的是京都的人。
想到这里,她转身对齐木到“能麻烦您到府衙走一趟吗?报官,就说人口失踪,我和夫子去前巷再问问。”
如果真的是京都的人,靠她自己不行,她曾听思录说新任的云城城守甚是清廉,也颇具才能,以前云城不能说乱,但城守也无大作为,但一个月前新任云城城守到达就处理一些纠纷,视察民情,口碑不错。
齐木以前其实很怕和清这个姐姐,毕竟做棺材的,别说女孩,就是城里大老爷们也没有几个,他记得有一次,还看到这人从坟地里出来,一身黑衣,像是出来勾魂的黑无常。
但今日却少了一丝害怕,暗中多了一点佩服,眼前和自己一样大的女孩格外镇定,话不多却冷静分析。
前巷
“大伯,您今日可曾看见阿清”,因为经常过来买饼,所以比较熟识。
“见过,和清和宁来买饼,同我要了四张饼和两份菜,但我就热了个饼的时间二人就没了踪影,我也纳闷,这不,饼还在这儿隔着。”
“大伯,您能说得再详细一点吗?比如他们何时来,有没有同行的人,当时有没有什么特殊的人或事?”
“我想想”,买饼大伯放下手中活回顾着说“今日傍晚时分,和清和宁过来,要了饼和菜,然后就站在那里等”,说着还用手指了指位置“然后又过来两个人也买饼,等两人买完,我准备把饼和菜装一起递过去的时候,发现没人了。”
和月追问到“您能再想一想那两个过来买饼的人有什么特殊之处嘛?”
“也没什么特殊的地方,要了饼,丢了钱就走了......我想起来了,那二人好像不是秦人,口音听起来像西凉话,他们就说了一句,我没怎么听懂,他们便丢下钱走了,因为钱多不少,我便也没有追问”,大伯又想了想,确定道“他们肯定不是秦人,不过云城本就有很多西凉人,再加现今西凉使臣在此修整,到也不算怪事。”
和月眉头微微皱了皱,心里有不好的感觉“大伯,请问,那两个人穿的可是西凉衣物。”
“你这么一问,我到想起来了,我说怎么怪怪的,他们穿的是大秦服饰,所以他们突然说了一句西凉话,我没听懂,当时还有点奇怪。”
“大伯,您还记得他们往哪个方向去了吗?”
“这个我记得,往东街。”
和月看向东街“夫子,您知道东街那面有什么?”
“西凉使臣”,回答她的不是夫子,周逢倾看着这个女孩,超乎同龄人的冷静,“我是新任云城守,听人说,你家人失踪了。”
周逢倾打量和月时,和月也看着周逢倾,年龄并不大,眼神温润而又深邃,但身体似乎不是特别好,脸色过于发白。
和月控制着自己情绪,同周逢倾解释道“可能不仅是家弟家妹失踪,西凉使臣那里有事发生。”
周遭有一瞬间的沉默,因为和月的口气太笃定。
“和清姐姐,你怎么知道。”
“城中虽然有西凉人,但常年居住在这里,大秦话交流没有问题,何况是如此简单的‘银钱几何’,所以肯定不是城中已有,如果是新来的没有必要完全秦人服饰装束,云城西凉装束也甚多,一个西凉人,却全身秦人装束,只能说明,他们想要让人误会他们是秦人,也许这些猜测是巧合,但他们最后前往的是东街,大人,您刚也说了,东街是西凉使臣的落脚之处,巧合多了便不是巧合”,和月没有说完,最主要的是,阿清不是一个多管闲事之人,按照老伯所言,和清和宁是主动离开,如果不是事关重大,以和清这么些年的性子,不会连回来说一声没有,但这些和月不能说出口。
周逢倾没有因为眼前人的年龄而轻视和月的话,思虑一番后便让周平回去调兵,其余人和他一起去东街,周平就是一直扶着周逢倾的人,周家家臣。
“和月姑娘,令弟可能会留一些信息,你需跟着,夫子和这位兄弟就先请回,后面有结果再告知”,说罢转身上马,随后向和月伸出手,和月知道什么意思,不能再耽误下去,便把手递过去,翻身上马。
“夫子,今日劳烦您了,和月不能送您回去,他日上门道谢”,随后又对齐木道“齐同学,能麻烦到西三街倒数第二户等一等我家人吗?她叫思录,她若来了,把今天的事告诉她。”
齐木连忙点头“嗯嗯,我知道。”
东街
“城守有事拜见西凉三皇子,烦请通报”,此次来大秦的使臣是西凉三皇子和九公主,三皇子到还好说,九公主据说是现西凉王最宠爱的女儿。
婢子相互看了看,有些疑惑“一盏茶前,周大人您不是请我们主子出去了吗?”
一听此话,周逢倾便知晚了一步“你可知道是什么样的人来请你家主子离开,又去了哪里?”
“这个我们不太清楚,来人是拿着城守令。”
“大人,搜一搜周边,家弟既然跟来了,一定会想办法留下信号。”
周逢倾点点头“分开搜”,说完又问道“你怎么知道他一定会留下,万一没人看到呢?”
“因为他没有回来”
正说着,有属下来报“大人,发现了一个小女孩。”
一听是个小女孩,和月心里咯噔一下,回头看过去,果然是和宁。
“阿姐,二哥他们去了十里亭”,和宁扑到和月身上,脸上脏兮兮,抱着和宁那一刻和月才感觉自己紧绷的身体松下来,没有人知道她其实有多害怕,害怕一不小心,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