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内,在一派熙熙攘攘和繁华中,迎来了一声锣响,那是三才院落门的声音。

    三才院,京中科举贡院,今日,正是科举第一天,院外送行的人陆陆续续散开,街道上也再一次流通起来。

    “阿宁,现在就回去?”

    和宁双手往后一摆,大步流星地向闹市中走去“木头呀,我们今天出来是干什么的?”

    齐木紧跟上回答“来看热闹。”

    和宁老气横秋地叹了口气“笨,我们又不科举,看什么热闹,我们是找个借口出来逛逛京都。”

    “那月姐那里?”

    “先去玩,等回去就说你肚子疼,我陪你看大夫去了。”

    齐木一听就反驳“不行啊,这个理由上上次用过。”

    还没等齐木说完,和宁就已经跑动起来,齐木没办法只能跟上去。

    两人在都城瞎逛了整整两个时辰,从下都城门到北三街,从临安巷到上清苑,最后爬上了城南的一座小山丘,山上是一大片柿子树,两人正爬在一颗粗壮的柿子上吃红透了的柿子。

    “这柿子有人家吗?”

    “没有”

    “你怎么知道的?”

    “那就有”齐木一听,就知道和宁在胡扯,也不搭理她了。

    和宁反而来了兴趣,扯着齐木袖子给他指道“你看那小院,和旁边宅子,是不是很有意思”。

    齐木看过去,看了一会也发现了里面名堂,那院子和宅子他们之前见过,从前面看中间隔着好多户,也是八竿子打不着,但从这个角度,避开茂密的树,便可看到那宅子修建的并不是方方正正,而是倾斜一些,后面的竹林更是种植成了一个弧度,而竹林深处尽然和院子的后墙挨着,很是紧密。

    “所以你气喘吁吁爬了半天,东找西找就是看这个?”齐木发问。

    和宁一挑眉“我都说了,我是干正事,现在信了吧”,随后又摘了一个柿子,从树上跳下来“回去喽,找阿姐讨赏去。”

    两人打闹着下山,和宁边跑边回头和齐木拌嘴,突然一个趔趄,撞上一个东西,和宁稳住身体,回头看了看这个东西,啊不对,是个人,很平常的衣着,但掩饰不住身上的压迫感,眉头微微蹙了一下,随即又面无表情地看着眼前的和宁。

    和宁看着那冷情又俊气十足的面容,没忍住下意识地来了句“你好。”

    齐木拍了下脑袋,这人又开始犯傻,立刻拉了一下和宁袖子,和月这才反应过来,挠挠头赔礼“不好意思啊,冲撞了你,我给你赔礼”,随即身上摸了摸,钱花完了,又看了看手中的柿子,直接塞过去“那,柿子,新鲜的,赔给你”,也没管对方默不作声,和宁把柿子塞在他手里便招呼身边的人走了,留下远去的笑声。

    陆沉看着手里的柿子,愣了好久,这,是他家的山头。

    和宁到家的时候,和月已经煮了饭,正在摆桌。

    和宁火速洗了手,然后便上桌扒拉起来,边吃边嚷嚷“阿姐,你给我的钱不够用,都吃不饱,跑了两条主街,六条巷子,还爬了山,我都饿死了。”

    “嗯,泥塑和糯米酒够你吃两屉包子的”,和月笑着回她。

    齐木戳戳和宁“我都让你不要喝,月姐肯定闻得出来。”

    和宁白了一眼,是我一个人喝得吗?半瓶是进了狗肚子吗?

    屋中,和宁把笔放下,吹了吹晾干的纸说“都城以皇城为中心,东西延伸到上下两都城门口,南北是朱雀大街,几个亲王府和候府都是在东直门周边,没有靠得太近,官员以上清苑和坊口巷为主,其它零散分布在这四条巷,你让我看得赵府在这里,有意思的是这个小院,前面和赵府完全无关系,但后面居然是连着的。”

    和月看着狗爬一样的地形图,如果没有讲解还真认不出来“小院里面住的谁?”

    “我敲门借了瓢水,是个普通妇人。”

    和月看着桌上的图,有些好笑,妇人?翰林赵大人可真是清廉忠贞。

    ......

    科举后,许多考生并没有离京,因为第三日便是京中最大的一次会堂试,由君上亲选,历时两日,有文武台,文台设子、经、算、书,武台就很干脆,直接比武,这其实是考生的第二次机会,因为在会堂试中能脱颖而出的,同样可以入朝堂,翻云覆雨,而今年会堂试便是在锁梦楼。

    锁梦楼不是楼,其实是宫城附属的一大片空地,后来在外围一周修建了楼阁,便把这一片圈进去了,据说是有人曾在此飞升成仙,世人觉得此传说如同美梦,便称为锁梦楼,而现如今是京畿卫日常操练的地方,若有一些较大的事也会在此。

    第一日文试,旁边的楼阁上已经密密麻麻全都是人,正位被重重围住的是帝位,下方是帝师顾渊以及丞相国安侯,依次往下是三品以上的官员,侧位是皇族位置,其余密密麻麻的人群都多为世家子弟。

    中间诺大的空地已经被设了小方桌子成一个圈,从外到内一共四层,最里面一层,只有三张桌子,这是要层层厮杀。

    一声锣响,从四方各口进入考生,边进边拿号,一柱香,最外层已经满满当当的人,比试从算开始。

    翰林院里面的老头子出得题目,简单的很简单,难的也让人头疼,但这也是最好最快的筛选方式,很快一部分人进入到第二层方桌,再到第三层、第四层。

    今年的文台紧张的让人没有新意,整个文台笔试所有人关注点只有一人,二十七号,一个身着布衣,很清瘦的男子,不到半柱香时间率先完成算学,进入内层,然后再进入,再进入,在二层陆陆续续开始有人时,二十七号已经在最内层桌旁搁下笔,闭目。

    而旁边翰林院的几位老者忍不住地点头,文台本来就不如武台看起来有意思,再加上如此突兀的一个人,楼阁上的人都没了兴趣看后面人,大家都在讨论这二十七号是何许人也?

章节目录

长风和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九国之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九国之谜并收藏长风和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