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月听过很多有关于顾长风的言论:小的时候从京都城中一路打出来,明里暗里,把同年龄的世家公子收拾服帖,但凡有人去顾家说理,顾家从上到下,错可以承认,但人不会收拾。
后来顾长风进了宫给当今君上陪读,大家都以为这该消停了,但没一段时间,宫里传出消息,顾长风和当今君上动起手来,据说还把君上给踹了,幸亏安宁长公主,也就是君上的姐姐出面调解,这事也就过去了,但顾长风也出了宫,不再陪读。
按理说,顾长风得罪君上,以后是没有好日子,但奈何其舅舅是顾渊,外加长大后的顾长风的确有些手段,竟混成了京畿卫统领,更因凉州一战在军中也有威信。
而现在的顾长风俨然已是年轻一辈里面的翘楚,看起来似乎沉稳几分,还带有些谦谦君子之样,但仅仅是看着,稍微了解一些的便知道顾长风的手段,自己不出手,那是有他表弟顾朝书,京都人人皆知,顾朝书开口,三句话不离顾长风,但凡有顾朝书的地方,顾长风肯定就在附近。
和月起身同顾长风见礼“许和月见过顾大人。”
“许和月?”顾长风嘴里又低声重复了一遍,原来是她,鹭江塔中的人竟然就是当年顾朝书信中常常提到的月姐“坐”。
说罢,顾长风朝旁边位置看看,顾朝书已经起身摇着纸扇走到一旁同旁边人道“几位,不好意思,我哥要借你们位置坐坐,几位要不挪个位?”
几人早在听见顾长风名字时就已经准备走了,顾长风要位置,那不是商量,是通知,京都顾长风,连君上都敢违逆的人,谁还会因为几个位置和他过不去。
顾长风在一旁落座,倚在座子上,翘着腿,一边看着武台上的比试,一边把玩着刚从顾朝书手中顺过来的扇子,看了一会,突然开口“比几年前沉稳许多。”
和月这才想起,当年在云城顾长风是见过和清的,而同她,阴差阳错地恰好错过“嗯”
“剑法不错”
“谢顾大人夸奖”
风微微吹起,带来一丝凉意,和月看到有人在顾长风耳边嘀咕几句,然后顾长风的脸上出现一个放肆的笑,随即站起来,把扇子抛到顾朝书怀里,顾朝书立刻反应过来,顾长风是要去办事,随即起身同和月说了句“月姐,有事要先离开,等看完后,让喜子送你回去。”
和月点头。
等二人走过时,和月听到有人语中含着笑地留下一句“许和月,我们见过。”
场下是最后的对决,许和清虽不认识对面之人,但却知道他手里的武器,一把弯刀,刀背有三个凹槽,是专门用来锁对手武器。
这种刀他见过,多年以前,在乌然山里,在苍狼族人手里,所以,这人和苍狼族什么关系?
还没有想太多,就感觉凛冽刀锋划过,重重一刀横过,直逼许和清身前,刀气逼得他后推几步。
许和清玩味一笑,这么霸道,怎么不去考武状元,随即一个侧身躲开,只见对方刀从手腕上绕过一圈,换了方位再次落下,许和清用剑格挡,然后借着兵刃交接从下划过。
对方简单粗暴,每一刀都很有力量地往下挥,每一次都贴着许和清错过,许和清游离于刀和刀气间,剑锋在木台上划过,发出寒光,两人你攻我退打了快一柱香时间,看台上的人也跟着心惊起来,突然一阵风吹过,一方绢帕伴随着一声轻呼,轻轻地飘落,于此同时,落下的还有最后的香灰,锣响,表示中止。
许和清翻身躲过那刀刃,右手一个用力,剑从那凹槽中划出去,紧接着就被左手又握回剑柄,回身,绢帕稳稳落在剑端。
君上站起身来,一边鼓掌一边道“好,好,我大秦有文人如斯,是我大秦希望,今日不用再比,平手,皆为第一。”
底下一排朝臣也赶紧称赞,突然在一片称赞声里有人惊呼“有字,台上有字。”
只见那被剑锋划过的木台,赫然成了一句诗:寒剑霜花锁梦楼。
武台的事情在都城中流传开来,真真假假,说什么的都有,但不外乎就一个事:今年有个书生好像挺厉害。
而此刻这个挺厉害的书生却并没有如众人所想,自此平步青云,他此刻在做客,在顾府做客。许和清并没有得到君上接见,君上称赞完后,就直接将二人交由顾渊安排,让其好好照看这再次脱颖而出的朝之栋梁,然后许和清就直接被照看到顾府去了。
顾府,顾渊审视着这个年轻人,一日之前刚刚听过的名字,今天又再次听到。
许和清很好查,甚至不用查,因为这个人自家的顾小霸王居然认识,昨夜就在这个书房,顾长风给他讲述了许和清和云城的那场祸事,至少从顾长风地表述中可以知道,许和清,云城人,京中没有什么背景,才学应该还不错,否则不会持有云城城守周逢倾的举荐令,破格直接参加会试,至于那中规中矩的前篇和令人惊艳的最后一道论述也可以理解。
中规中矩是说没有多大问题,不一定最好,但也能榜上有名,而论述则是因为那是一道城防治理问题,一个跟着周逢倾直接参与到云城多年事务治理的人,有这样的见地不算惊讶,周逢倾,那是少年举人,连中三元,是当年意气风发状元郎,更是云城永远的城守。
但顾渊还是用闲聊的语气盘查了很久,包括那道论述题。
许和清很平静,边回答,边说起云城的一些事情,每一个字都是及其熟稔,还补充着说,自己今年运气好,前面几题答得都一般般,也没什么记忆,唯有最后一题可算是老天爷眷顾他,自己当时答得也很快,答完还重新看了看,后来还和一友人分享过。
后来顾长风进了宫给当今君上陪读,大家都以为这该消停了,但没一段时间,宫里传出消息,顾长风和当今君上动起手来,据说还把君上给踹了,幸亏安宁长公主,也就是君上的姐姐出面调解,这事也就过去了,但顾长风也出了宫,不再陪读。
按理说,顾长风得罪君上,以后是没有好日子,但奈何其舅舅是顾渊,外加长大后的顾长风的确有些手段,竟混成了京畿卫统领,更因凉州一战在军中也有威信。
而现在的顾长风俨然已是年轻一辈里面的翘楚,看起来似乎沉稳几分,还带有些谦谦君子之样,但仅仅是看着,稍微了解一些的便知道顾长风的手段,自己不出手,那是有他表弟顾朝书,京都人人皆知,顾朝书开口,三句话不离顾长风,但凡有顾朝书的地方,顾长风肯定就在附近。
和月起身同顾长风见礼“许和月见过顾大人。”
“许和月?”顾长风嘴里又低声重复了一遍,原来是她,鹭江塔中的人竟然就是当年顾朝书信中常常提到的月姐“坐”。
说罢,顾长风朝旁边位置看看,顾朝书已经起身摇着纸扇走到一旁同旁边人道“几位,不好意思,我哥要借你们位置坐坐,几位要不挪个位?”
几人早在听见顾长风名字时就已经准备走了,顾长风要位置,那不是商量,是通知,京都顾长风,连君上都敢违逆的人,谁还会因为几个位置和他过不去。
顾长风在一旁落座,倚在座子上,翘着腿,一边看着武台上的比试,一边把玩着刚从顾朝书手中顺过来的扇子,看了一会,突然开口“比几年前沉稳许多。”
和月这才想起,当年在云城顾长风是见过和清的,而同她,阴差阳错地恰好错过“嗯”
“剑法不错”
“谢顾大人夸奖”
风微微吹起,带来一丝凉意,和月看到有人在顾长风耳边嘀咕几句,然后顾长风的脸上出现一个放肆的笑,随即站起来,把扇子抛到顾朝书怀里,顾朝书立刻反应过来,顾长风是要去办事,随即起身同和月说了句“月姐,有事要先离开,等看完后,让喜子送你回去。”
和月点头。
等二人走过时,和月听到有人语中含着笑地留下一句“许和月,我们见过。”
场下是最后的对决,许和清虽不认识对面之人,但却知道他手里的武器,一把弯刀,刀背有三个凹槽,是专门用来锁对手武器。
这种刀他见过,多年以前,在乌然山里,在苍狼族人手里,所以,这人和苍狼族什么关系?
还没有想太多,就感觉凛冽刀锋划过,重重一刀横过,直逼许和清身前,刀气逼得他后推几步。
许和清玩味一笑,这么霸道,怎么不去考武状元,随即一个侧身躲开,只见对方刀从手腕上绕过一圈,换了方位再次落下,许和清用剑格挡,然后借着兵刃交接从下划过。
对方简单粗暴,每一刀都很有力量地往下挥,每一次都贴着许和清错过,许和清游离于刀和刀气间,剑锋在木台上划过,发出寒光,两人你攻我退打了快一柱香时间,看台上的人也跟着心惊起来,突然一阵风吹过,一方绢帕伴随着一声轻呼,轻轻地飘落,于此同时,落下的还有最后的香灰,锣响,表示中止。
许和清翻身躲过那刀刃,右手一个用力,剑从那凹槽中划出去,紧接着就被左手又握回剑柄,回身,绢帕稳稳落在剑端。
君上站起身来,一边鼓掌一边道“好,好,我大秦有文人如斯,是我大秦希望,今日不用再比,平手,皆为第一。”
底下一排朝臣也赶紧称赞,突然在一片称赞声里有人惊呼“有字,台上有字。”
只见那被剑锋划过的木台,赫然成了一句诗:寒剑霜花锁梦楼。
武台的事情在都城中流传开来,真真假假,说什么的都有,但不外乎就一个事:今年有个书生好像挺厉害。
而此刻这个挺厉害的书生却并没有如众人所想,自此平步青云,他此刻在做客,在顾府做客。许和清并没有得到君上接见,君上称赞完后,就直接将二人交由顾渊安排,让其好好照看这再次脱颖而出的朝之栋梁,然后许和清就直接被照看到顾府去了。
顾府,顾渊审视着这个年轻人,一日之前刚刚听过的名字,今天又再次听到。
许和清很好查,甚至不用查,因为这个人自家的顾小霸王居然认识,昨夜就在这个书房,顾长风给他讲述了许和清和云城的那场祸事,至少从顾长风地表述中可以知道,许和清,云城人,京中没有什么背景,才学应该还不错,否则不会持有云城城守周逢倾的举荐令,破格直接参加会试,至于那中规中矩的前篇和令人惊艳的最后一道论述也可以理解。
中规中矩是说没有多大问题,不一定最好,但也能榜上有名,而论述则是因为那是一道城防治理问题,一个跟着周逢倾直接参与到云城多年事务治理的人,有这样的见地不算惊讶,周逢倾,那是少年举人,连中三元,是当年意气风发状元郎,更是云城永远的城守。
但顾渊还是用闲聊的语气盘查了很久,包括那道论述题。
许和清很平静,边回答,边说起云城的一些事情,每一个字都是及其熟稔,还补充着说,自己今年运气好,前面几题答得都一般般,也没什么记忆,唯有最后一题可算是老天爷眷顾他,自己当时答得也很快,答完还重新看了看,后来还和一友人分享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