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主,有弟子传书,禁渊的结界开始松动了。”剑阁,一位青年正用上好的鲛珠锦轻柔地擦拭着佩剑,听到这句话,轻叹道:“唉,看来是她苏醒了。”
“她?不知是……”常辉站在剑阁门口,神情惶惶。“穆青慈。”擦完剑,宗主才抬起头盯着常辉,“常长老,你可以进来说话的。”
常辉听见了,但常辉没进,仍旧恭敬地站在门口处。宗主继任是三百多年前的事了,而常辉是百年前被提拔为长老的,对宗主的了解不多,但全宗门的人都知道,能进入剑阁的人,只能是宗主,若是进去了看见什么不该看见的东西,常辉都不敢想象自己是什么下场,据说宗主看似柔和,实际上恶劣至极又心眼小。
“禀宗主,我在这里挺好的,透气……就是不知穆青慈可是三百年前那位为禁锢魔主而以魂祭阵那位。”
“是,也不是。”宗盛明不愿对这件事多做评论,他至今仍记得,三百年前,佛光浸染了结海境的上空,是那般壮观神圣。她带领一众修士与魔族抗衡,当时他也在其中,他看着她声名鹊起,也看着她陨落荒地。大抵是突然陷入回忆,颇有一点感慨,在常辉准备离开之际,他冷不丁问了一句:“我记得在两百年前为了提高剑宗弟子文化素养,苏长老又在宗规中补了一条,凡宗门弟子,必熟背《结海境史》,作为宗门百年大比的考核之一。你说说,你眼中的穆青慈是哪般?”
常辉没想到成为长老了也还有随机考核,他深思了一瞬,谨慎道,“佛修第一人,三百年前一甲子内从破虚突破至渡劫中期,以悍然之姿率一众当时大能击溃魔族,终止了魔族对结海境的入侵,无愧其佛子之名,也值得所有人崇敬。”
“结界的事我会处理的,你出去吧。”听了他的回答,宗盛明只认为寻常到令人失望,也有一瞬间为那位慈悲人感到惋惜,因为他见过真正的鲜活的她而不是那些浅薄的人们认为的她。
穆青慈,他是见过的,三百年前。
三千世界,结海境灵力鼎盛,天地初开便修者无数,各开其道,飞升成仙。三百年前,结海境忽然出现一处秘境,凡事进入者,出来后神魂皆染黑气,若是修炼,必定走火入魔,失去神志,亦与大道无缘。修道成仙必然伴随风险,所以第一次出现走火入魔的修者时并没有人在意,只是简单对他们的神魂治疗了一番,不料,几日后宗门十多位弟子离奇死亡,长老调查后才发现是那些走火入魔的修士夺取神魂所致。各宗门掌门暗中商议,一致决定彻查此事,此后与魔族的拉锯战就此展开。
一甲子转瞬即逝,魔族愈发猖獗,从无形的黑气变成了那些你熟悉的人,有可能是你的好友,你的爱人,你的师长……结海境大乱,生灵涂炭,人心涣散。在这场与魔族的抗战中,佛宗极占优势,受天道庇佑的功德之力注定克制魔气,是以佛宗一贯为战役中的主力,也是这无数场战役中牺牲者最多的宗门。
在战况陷入胶着之际,佛宗出了一件事,改变了当时的局势。佛宗主持无往大师圆寂,佛子穆青慈继位。也是在那一夜,穆青慈从渡劫中期迈入半步化神,第二日就广发群英帖,邀众修士最后一次联合抗魔。对于这位声名赫赫的佛子,众人心中敬她,却不畏她,所以许多大能对于这次邀请十分犹豫,他们并不恐惧魂归天地,但他们不愿死的没有任何意义。看了好一会,群英帖忽然化为一道流光,钻入受邀者识海,化为四个字:此战必胜。最终,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前往穆青慈相邀之地——槿渊。
槿渊是风景绝佳且最为古老的一处秘境,大片大片的木槿开地张扬肆意,永不凋零。等众人陆陆续续到达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副景象:
穆青慈一袭红色素裙,金色的丝线勾勒着肃穆的经文,外罩佛宗主持袈裟,淡金色的灵力若隐若现,风卷起木槿花花瓣,裹挟着她沉静高挺的身姿和翻飞的衣角。
穆青慈见修士已至,面向众人,“多谢各位赏光,应邀而来。想必各位也知道如今我佛宗近况,家师圆寂,我与魔族势必不共戴天,欲三日后清剿魔族,还望各位义士相助。”
宗盛明现在仍记得那一日,仍记得那时她眼中有火焰,那般灼热耀眼,还有,在面对众人彼此怀疑时,说出那句“诸位识海早已被我探查,还望莫怪”时眼底划过的狡黠。当时他似乎已经意识到这有可能是他此生最后一次见到如此惊才绝艳之人了,是以当时记得格外深刻。
再后来,短短两天就又传来了无数战死的讯息,其中也包括了宗盛明的师傅,剑宗宗主的死讯。对于师傅殉道,宗盛明早有预料,他本想一同诛杀魔族,师傅却柔和地看着他,嘱托道:“盛明啊,剑宗是属于你们这些年轻人的,剑宗的传承是不能断绝的啊,回去吧,你有你的责任。”说着,就将宗主令塞给了宗盛明。带着剑宗的传承,宗盛明离开了。
远离了战场,宗盛明便致力于收集相关消息,他从别人的口中得知这场战争即将结束,作为主战场的槿渊被毁得不成样子,已经没有木槿花了。
到穆青慈计划中的最后一天了,宗盛明只看见外面阴翳的天际逐渐被金光刺破,宗盛明猜到了,是穆青慈在以神魂构建结界,战争马上就结束了。
这一刻,宗盛明忽然想起,他们还见过一次,在佛宗。那时她就像一阵风,散漫不羁,仿佛哪里也困不住她。
“她?不知是……”常辉站在剑阁门口,神情惶惶。“穆青慈。”擦完剑,宗主才抬起头盯着常辉,“常长老,你可以进来说话的。”
常辉听见了,但常辉没进,仍旧恭敬地站在门口处。宗主继任是三百多年前的事了,而常辉是百年前被提拔为长老的,对宗主的了解不多,但全宗门的人都知道,能进入剑阁的人,只能是宗主,若是进去了看见什么不该看见的东西,常辉都不敢想象自己是什么下场,据说宗主看似柔和,实际上恶劣至极又心眼小。
“禀宗主,我在这里挺好的,透气……就是不知穆青慈可是三百年前那位为禁锢魔主而以魂祭阵那位。”
“是,也不是。”宗盛明不愿对这件事多做评论,他至今仍记得,三百年前,佛光浸染了结海境的上空,是那般壮观神圣。她带领一众修士与魔族抗衡,当时他也在其中,他看着她声名鹊起,也看着她陨落荒地。大抵是突然陷入回忆,颇有一点感慨,在常辉准备离开之际,他冷不丁问了一句:“我记得在两百年前为了提高剑宗弟子文化素养,苏长老又在宗规中补了一条,凡宗门弟子,必熟背《结海境史》,作为宗门百年大比的考核之一。你说说,你眼中的穆青慈是哪般?”
常辉没想到成为长老了也还有随机考核,他深思了一瞬,谨慎道,“佛修第一人,三百年前一甲子内从破虚突破至渡劫中期,以悍然之姿率一众当时大能击溃魔族,终止了魔族对结海境的入侵,无愧其佛子之名,也值得所有人崇敬。”
“结界的事我会处理的,你出去吧。”听了他的回答,宗盛明只认为寻常到令人失望,也有一瞬间为那位慈悲人感到惋惜,因为他见过真正的鲜活的她而不是那些浅薄的人们认为的她。
穆青慈,他是见过的,三百年前。
三千世界,结海境灵力鼎盛,天地初开便修者无数,各开其道,飞升成仙。三百年前,结海境忽然出现一处秘境,凡事进入者,出来后神魂皆染黑气,若是修炼,必定走火入魔,失去神志,亦与大道无缘。修道成仙必然伴随风险,所以第一次出现走火入魔的修者时并没有人在意,只是简单对他们的神魂治疗了一番,不料,几日后宗门十多位弟子离奇死亡,长老调查后才发现是那些走火入魔的修士夺取神魂所致。各宗门掌门暗中商议,一致决定彻查此事,此后与魔族的拉锯战就此展开。
一甲子转瞬即逝,魔族愈发猖獗,从无形的黑气变成了那些你熟悉的人,有可能是你的好友,你的爱人,你的师长……结海境大乱,生灵涂炭,人心涣散。在这场与魔族的抗战中,佛宗极占优势,受天道庇佑的功德之力注定克制魔气,是以佛宗一贯为战役中的主力,也是这无数场战役中牺牲者最多的宗门。
在战况陷入胶着之际,佛宗出了一件事,改变了当时的局势。佛宗主持无往大师圆寂,佛子穆青慈继位。也是在那一夜,穆青慈从渡劫中期迈入半步化神,第二日就广发群英帖,邀众修士最后一次联合抗魔。对于这位声名赫赫的佛子,众人心中敬她,却不畏她,所以许多大能对于这次邀请十分犹豫,他们并不恐惧魂归天地,但他们不愿死的没有任何意义。看了好一会,群英帖忽然化为一道流光,钻入受邀者识海,化为四个字:此战必胜。最终,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前往穆青慈相邀之地——槿渊。
槿渊是风景绝佳且最为古老的一处秘境,大片大片的木槿开地张扬肆意,永不凋零。等众人陆陆续续到达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副景象:
穆青慈一袭红色素裙,金色的丝线勾勒着肃穆的经文,外罩佛宗主持袈裟,淡金色的灵力若隐若现,风卷起木槿花花瓣,裹挟着她沉静高挺的身姿和翻飞的衣角。
穆青慈见修士已至,面向众人,“多谢各位赏光,应邀而来。想必各位也知道如今我佛宗近况,家师圆寂,我与魔族势必不共戴天,欲三日后清剿魔族,还望各位义士相助。”
宗盛明现在仍记得那一日,仍记得那时她眼中有火焰,那般灼热耀眼,还有,在面对众人彼此怀疑时,说出那句“诸位识海早已被我探查,还望莫怪”时眼底划过的狡黠。当时他似乎已经意识到这有可能是他此生最后一次见到如此惊才绝艳之人了,是以当时记得格外深刻。
再后来,短短两天就又传来了无数战死的讯息,其中也包括了宗盛明的师傅,剑宗宗主的死讯。对于师傅殉道,宗盛明早有预料,他本想一同诛杀魔族,师傅却柔和地看着他,嘱托道:“盛明啊,剑宗是属于你们这些年轻人的,剑宗的传承是不能断绝的啊,回去吧,你有你的责任。”说着,就将宗主令塞给了宗盛明。带着剑宗的传承,宗盛明离开了。
远离了战场,宗盛明便致力于收集相关消息,他从别人的口中得知这场战争即将结束,作为主战场的槿渊被毁得不成样子,已经没有木槿花了。
到穆青慈计划中的最后一天了,宗盛明只看见外面阴翳的天际逐渐被金光刺破,宗盛明猜到了,是穆青慈在以神魂构建结界,战争马上就结束了。
这一刻,宗盛明忽然想起,他们还见过一次,在佛宗。那时她就像一阵风,散漫不羁,仿佛哪里也困不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