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却街上那段小插曲,许时清来承宁寺的路上还算顺利。马车停在承宁寺前,许时清和花折下了马车,许时清看了一眼门前“承宁”两字,长呼出了一口气。
“走吧。”许时清带着花折往寺里面去。
承宁寺香火很旺,所以在许时清之前已经有很多善男信女在里面供奉香火了。许时清走进大殿,让花折下了香火钱之后便取了三柱香去拜了拜。
大殿里方丈在最前头领着六位僧人在诵经,许时清其实并不信神佛一说,但为何她和萧渝会出现在这里她也无法解释,所以为求安心她还是来了。
许时清跟着人流走出殿外,花折迎了上来,同时还有一位小僧人也目标明确的朝她走了过来。
“这位施主请留步,我家师父说看施主有缘,邀施主一叙。”小僧人双手合十对许时清说道。
闻言,许时清突然冒出一个必须要跟他走的念头,和花折对视了一眼,看到花折眼中的赞同便就没有顾虑:“好,请小师傅带路吧。”
地方倒也不远,往大殿右边拐个弯就看到了那个亭子。
“师父就在前面等着。施主请。”小僧人弯腰做了个请的动作示意许时清去那个亭子上。
花折本想跟着过去,结果许时清和花折刚往前走两步就被小僧人叫住了:“施主,师父要你一人前往。”
“无事,花折你在这里等我。”许时清知道以花折的本事这点距离还是能保护好她的,况且她有一种预感,邀她来此的人应该有很重要的事情要跟她说。
许时清走进亭子里,入眼是一位胡子花白的老者端坐在四方桌前,手里拿着一块青玉把玩,许时清被吸引了目光,直直盯着那块甚为眼熟的玉。
老者见许时清进来后,淡然说道:“施主请坐。老衲法号梵文,方才见施主面相甚是合眼缘,特邀一叙。”
许时清坐到梵文对面,合手拜了拜问候道:“梵文大师。”
梵文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把手里把玩的青玉放到桌上,推到许时清面前,道:“此物是老衲的见面礼。”
许时清还是觉得有些怪异,没敢收,而是问道:“不知此物可有什么讲究?”青玉完全暴露在许时清眼下,她可以确定这块玉自己好像也有一块一样的,只是不是在这个世界。
许时清那块青玉是前些时候过生日时好友送的礼物,说是临近许时清生日,好友去祈福的时候特意为她求的。
如此相似的两块玉在不同的时空出现在她眼前,许时清不相信这其中没有什么关联。
可惜梵文没有再多说什么,而是吟了句诗便离开了。
“已将世界等微尘,空里浮花梦里身。”
从承宁寺回来的路上,许时清还在对着青玉琢磨着梵文大师留下的那句诗,难不成是在暗示这其实就是一场荒唐的梦境吗?
但许时清却觉得非也,谁家好人做梦这么真实的?但确实也是无法解释这一切的发生。
许时清把玉佩收了起来,刚想看一眼窗外马车行到了何处,余光中看到了左边座板下有一捆的卷轴,奇怪的是这卷轴居然是淡粉色的,还泛着一圈光芒。
这卷轴形状绮丽古怪,绝对不是她之物,那就是……那个误闯入马车的侠女?
许时清将卷轴捡了起来,看着只有一根细链系着的卷身,几欲打开,但还是按捺住了好奇心,暂时先保管着吧。
那卷轴确实是祁洋之物,祁洋是故意把东西留下的。祁洋正愁着怎么避开身后那帮狗皮膏药把卷轴丢掉,这不是正好碰上了有花折护着的许时清,祁洋能看出来花折实力不俗,放在许时清这里是最好的选择。
如此一来,即使祁洋有一天被捉到了卷轴也不会落到他们手上,虽然应该没有这一天。且不说她自己如何,现在她可是抱到了一条金大腿。
萧琛此番奉皇命出京办差事,不知为何刺客是格外的多,纵使萧琛带了很多精锐护卫,但也敌不过刺客一波波的来呀。
眼下他已办完差准备回京,但暗卫折损了不少,若是后面还有如此多的刺客,那他回京之路必将坎坷无比,所幸遇到了祁洋。
有了祁洋,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她的实力萧琛看在眼里,不然也不会开口让她留下来。
许娉伶大婚在即,意味着许家即将上京,许时清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研究这块青玉和卷轴,只能暂且收好,等和萧渝汇合再做打算。
因为许时清还要顶替许娉伶的身份,所以许娉伶的婚事在芦县不可张扬,甚至可以说是悄无声息。萧渝和许时清自觉亏欠,许了许娉伶很多珠宝珍玉当嫁妆,可保许娉伶后半辈子荣华富贵。
好在芦县不可声张,但在新郎官那边还是很隆重的。到底是女儿出嫁,许家一家都去了,许时清也跟着一块去参加了。
亲眼看着许娉伶出嫁,并且很幸福,许时清才稍微安心些。等这件事尘埃落定,许民康的县令事宜也交接得差不多了。
在许时清即将启程回京之际,先行出发的萧渝已将要到达京城。
大渝新帝登基三年,肃清朝野,平西南战乱,安定万民。在与西南邻国签订二十年和平条约之后,渝军即日班师回朝。
西南边境重获安全稳定的生活,远在千里之外的大渝帝都之前紧张揪心的气氛也得到了和缓。
百姓们是狠狠松了一口气,但有不少官员却是更加焦心,不为别的,只是那亲征的渝帝不日将要回朝了。
渝帝虽仅登基三年,但其狠厉的作风和手段治得朝野上下比之前朝更加井然有序,风气清朗。不少言官直言渝帝若长此以往必将成为千古明帝,流芳百世。
渝帝登基,几家欢喜几家愁。
平日里心术不正的官员趁渝帝亲征又在京城逍遥了一段日子,眼下渝帝即将回朝,他们的心已然提到半空中,只祈求渝帝得胜开颜,对他们为所欲为不加以追究。
不同于京城的暗流涌动,不远处青修山上的望叙寺倒是一片祥和。
厢房内刚午睡起来的阮惊秋收到渝帝回朝的消息,只是稍微展了展颜,接着询问一旁的婢女:“温枝,公主府那边打扫得怎么样了?”
温枝今儿个刚得到康伯的消息,回道:“回殿下,公主府已经收拾妥当,康伯说随时可以回府。”
阮惊秋点头,将手里的纸条递给温枝去处理,理了理素净的衣裳,吩咐道:“皇帝三日后回到帝都,我们提早一日回去,届时要去迎接圣驾。你来安排。”
“是,殿下。”温枝应下。
此番回帝都并不仅仅是为了接驾,阮惊秋的生辰也在几天之后。定秋长公主的生辰礼象征着皇室,自然是不能在望舒寺草率了事,回公主府宴请宾客是每年必备流程。
阮惊秋向来将此事全权交给内务府来操办,并不怎么操心。眼下,她让温枝先去忙,自己去了偏堂开始每日午睡后必行的诵经。
三日一晃而过。
渝帝萧渝没有和大军一起回朝,而是带着两千轻骑先行回了帝都。提前得了消息的太后带着长公主、霖王及众臣在城门处恭候圣驾。
临近城门,渝帝的身姿在众人眼中愈发清晰。此番先行回朝本就低调,萧渝没有穿战甲,只是一身玄色锦服,束着高马尾,独有的少年气和显贵的气质让人一看便知此人必然非富即贵。
萧渝远远便看到那里乌泱泱站了一堆人,便放慢了速度。
秋季萧瑟干燥,速度太快易扬尘。萧渝考虑到这点,便骑着马控着速度行至城门口。
“恭迎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臣齐齐跪迎道。
“平身。”萧渝令众人免礼之后,下马走到最前方的太后面前,向太后问安:“参见太后。”
太后颇为欣慰的看着萧渝,轻拍了拍他的手背示意他免礼,道:“皇帝辛苦了。”
萧渝也回望太后,年过半百但瞧着气色很好,想必平日里养尊处优且日子舒心。
萧渝不动声色的打量着近前几个人,太后右手边站着的是定秋长公主,衣着华贵内涵,周身淡然的气质十分明显,脸上也挂着柔和的笑意;再旁边是霖王,眼神亮晶晶的看着他,喜形于色。
萧渝记忆里应是还有一位皇兄—萧琛,琛亲王。不过现在奉他的命令去京外办事了。
往日,他们都是出现在渝帝的记忆里,现在终于得以亲眼所见。
与渝帝记忆里的别无二致,所以萧渝应付起来也算是得心应手。
虽然此萧渝非彼萧渝,但好在渝帝的记忆并没有消散,萧渝已经逐渐适应渝帝这个角色了。
接到圣驾之后,众臣随着渝帝回了延和殿,静候渝帝更衣上朝议事。
萧渝刚来到这个世界时刚在宫中待了三天就出征了,所以现在回到宫中也是很陌生的。
好在入了宫门便有渝帝的贴身太监吴贺在等着了。
“皇上,你可回来了!老奴是日思夜想,盼着陛下回宫呀!”吴贺见到萧渝便赶紧迎了上来,差点就喜极而泣了。
不等萧渝吩咐,吴贺已经示意侯在后头的龙撵上前停到萧渝身前。
不愧是御前第一大总管,堪称最懂渝帝的人。
萧渝上了龙撵,吩咐道:“先去更衣。”
“哎!”吴贺一甩拂尘,尖细的嗓音响起:“摆驾养心殿。”
养心殿是帝王居所,离御书房近,方便渝帝处理政事。过了养心殿进去便是后宫了,只是渝帝这三年一直在忙着前朝的事,并未进行选秀和纳妃,所以如今后宫中只有太后和琛亲王的母妃涟太妃居住在相近的康寿殿和常福殿。
到了养心殿,渝帝被伺候着换了龙袍,便回了延和殿。
大殿上,诸位大臣们大概陈述了几个月来的一些重大工作进程,渝帝听着这些台面上的说辞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朝堂上都是千年老狐狸,惯会做表面功夫掩人耳目,渝帝就没指望他们能说出什么他想知道的事。
渝帝简单说了几句和战事便退朝了。
“走吧。”许时清带着花折往寺里面去。
承宁寺香火很旺,所以在许时清之前已经有很多善男信女在里面供奉香火了。许时清走进大殿,让花折下了香火钱之后便取了三柱香去拜了拜。
大殿里方丈在最前头领着六位僧人在诵经,许时清其实并不信神佛一说,但为何她和萧渝会出现在这里她也无法解释,所以为求安心她还是来了。
许时清跟着人流走出殿外,花折迎了上来,同时还有一位小僧人也目标明确的朝她走了过来。
“这位施主请留步,我家师父说看施主有缘,邀施主一叙。”小僧人双手合十对许时清说道。
闻言,许时清突然冒出一个必须要跟他走的念头,和花折对视了一眼,看到花折眼中的赞同便就没有顾虑:“好,请小师傅带路吧。”
地方倒也不远,往大殿右边拐个弯就看到了那个亭子。
“师父就在前面等着。施主请。”小僧人弯腰做了个请的动作示意许时清去那个亭子上。
花折本想跟着过去,结果许时清和花折刚往前走两步就被小僧人叫住了:“施主,师父要你一人前往。”
“无事,花折你在这里等我。”许时清知道以花折的本事这点距离还是能保护好她的,况且她有一种预感,邀她来此的人应该有很重要的事情要跟她说。
许时清走进亭子里,入眼是一位胡子花白的老者端坐在四方桌前,手里拿着一块青玉把玩,许时清被吸引了目光,直直盯着那块甚为眼熟的玉。
老者见许时清进来后,淡然说道:“施主请坐。老衲法号梵文,方才见施主面相甚是合眼缘,特邀一叙。”
许时清坐到梵文对面,合手拜了拜问候道:“梵文大师。”
梵文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把手里把玩的青玉放到桌上,推到许时清面前,道:“此物是老衲的见面礼。”
许时清还是觉得有些怪异,没敢收,而是问道:“不知此物可有什么讲究?”青玉完全暴露在许时清眼下,她可以确定这块玉自己好像也有一块一样的,只是不是在这个世界。
许时清那块青玉是前些时候过生日时好友送的礼物,说是临近许时清生日,好友去祈福的时候特意为她求的。
如此相似的两块玉在不同的时空出现在她眼前,许时清不相信这其中没有什么关联。
可惜梵文没有再多说什么,而是吟了句诗便离开了。
“已将世界等微尘,空里浮花梦里身。”
从承宁寺回来的路上,许时清还在对着青玉琢磨着梵文大师留下的那句诗,难不成是在暗示这其实就是一场荒唐的梦境吗?
但许时清却觉得非也,谁家好人做梦这么真实的?但确实也是无法解释这一切的发生。
许时清把玉佩收了起来,刚想看一眼窗外马车行到了何处,余光中看到了左边座板下有一捆的卷轴,奇怪的是这卷轴居然是淡粉色的,还泛着一圈光芒。
这卷轴形状绮丽古怪,绝对不是她之物,那就是……那个误闯入马车的侠女?
许时清将卷轴捡了起来,看着只有一根细链系着的卷身,几欲打开,但还是按捺住了好奇心,暂时先保管着吧。
那卷轴确实是祁洋之物,祁洋是故意把东西留下的。祁洋正愁着怎么避开身后那帮狗皮膏药把卷轴丢掉,这不是正好碰上了有花折护着的许时清,祁洋能看出来花折实力不俗,放在许时清这里是最好的选择。
如此一来,即使祁洋有一天被捉到了卷轴也不会落到他们手上,虽然应该没有这一天。且不说她自己如何,现在她可是抱到了一条金大腿。
萧琛此番奉皇命出京办差事,不知为何刺客是格外的多,纵使萧琛带了很多精锐护卫,但也敌不过刺客一波波的来呀。
眼下他已办完差准备回京,但暗卫折损了不少,若是后面还有如此多的刺客,那他回京之路必将坎坷无比,所幸遇到了祁洋。
有了祁洋,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她的实力萧琛看在眼里,不然也不会开口让她留下来。
许娉伶大婚在即,意味着许家即将上京,许时清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研究这块青玉和卷轴,只能暂且收好,等和萧渝汇合再做打算。
因为许时清还要顶替许娉伶的身份,所以许娉伶的婚事在芦县不可张扬,甚至可以说是悄无声息。萧渝和许时清自觉亏欠,许了许娉伶很多珠宝珍玉当嫁妆,可保许娉伶后半辈子荣华富贵。
好在芦县不可声张,但在新郎官那边还是很隆重的。到底是女儿出嫁,许家一家都去了,许时清也跟着一块去参加了。
亲眼看着许娉伶出嫁,并且很幸福,许时清才稍微安心些。等这件事尘埃落定,许民康的县令事宜也交接得差不多了。
在许时清即将启程回京之际,先行出发的萧渝已将要到达京城。
大渝新帝登基三年,肃清朝野,平西南战乱,安定万民。在与西南邻国签订二十年和平条约之后,渝军即日班师回朝。
西南边境重获安全稳定的生活,远在千里之外的大渝帝都之前紧张揪心的气氛也得到了和缓。
百姓们是狠狠松了一口气,但有不少官员却是更加焦心,不为别的,只是那亲征的渝帝不日将要回朝了。
渝帝虽仅登基三年,但其狠厉的作风和手段治得朝野上下比之前朝更加井然有序,风气清朗。不少言官直言渝帝若长此以往必将成为千古明帝,流芳百世。
渝帝登基,几家欢喜几家愁。
平日里心术不正的官员趁渝帝亲征又在京城逍遥了一段日子,眼下渝帝即将回朝,他们的心已然提到半空中,只祈求渝帝得胜开颜,对他们为所欲为不加以追究。
不同于京城的暗流涌动,不远处青修山上的望叙寺倒是一片祥和。
厢房内刚午睡起来的阮惊秋收到渝帝回朝的消息,只是稍微展了展颜,接着询问一旁的婢女:“温枝,公主府那边打扫得怎么样了?”
温枝今儿个刚得到康伯的消息,回道:“回殿下,公主府已经收拾妥当,康伯说随时可以回府。”
阮惊秋点头,将手里的纸条递给温枝去处理,理了理素净的衣裳,吩咐道:“皇帝三日后回到帝都,我们提早一日回去,届时要去迎接圣驾。你来安排。”
“是,殿下。”温枝应下。
此番回帝都并不仅仅是为了接驾,阮惊秋的生辰也在几天之后。定秋长公主的生辰礼象征着皇室,自然是不能在望舒寺草率了事,回公主府宴请宾客是每年必备流程。
阮惊秋向来将此事全权交给内务府来操办,并不怎么操心。眼下,她让温枝先去忙,自己去了偏堂开始每日午睡后必行的诵经。
三日一晃而过。
渝帝萧渝没有和大军一起回朝,而是带着两千轻骑先行回了帝都。提前得了消息的太后带着长公主、霖王及众臣在城门处恭候圣驾。
临近城门,渝帝的身姿在众人眼中愈发清晰。此番先行回朝本就低调,萧渝没有穿战甲,只是一身玄色锦服,束着高马尾,独有的少年气和显贵的气质让人一看便知此人必然非富即贵。
萧渝远远便看到那里乌泱泱站了一堆人,便放慢了速度。
秋季萧瑟干燥,速度太快易扬尘。萧渝考虑到这点,便骑着马控着速度行至城门口。
“恭迎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臣齐齐跪迎道。
“平身。”萧渝令众人免礼之后,下马走到最前方的太后面前,向太后问安:“参见太后。”
太后颇为欣慰的看着萧渝,轻拍了拍他的手背示意他免礼,道:“皇帝辛苦了。”
萧渝也回望太后,年过半百但瞧着气色很好,想必平日里养尊处优且日子舒心。
萧渝不动声色的打量着近前几个人,太后右手边站着的是定秋长公主,衣着华贵内涵,周身淡然的气质十分明显,脸上也挂着柔和的笑意;再旁边是霖王,眼神亮晶晶的看着他,喜形于色。
萧渝记忆里应是还有一位皇兄—萧琛,琛亲王。不过现在奉他的命令去京外办事了。
往日,他们都是出现在渝帝的记忆里,现在终于得以亲眼所见。
与渝帝记忆里的别无二致,所以萧渝应付起来也算是得心应手。
虽然此萧渝非彼萧渝,但好在渝帝的记忆并没有消散,萧渝已经逐渐适应渝帝这个角色了。
接到圣驾之后,众臣随着渝帝回了延和殿,静候渝帝更衣上朝议事。
萧渝刚来到这个世界时刚在宫中待了三天就出征了,所以现在回到宫中也是很陌生的。
好在入了宫门便有渝帝的贴身太监吴贺在等着了。
“皇上,你可回来了!老奴是日思夜想,盼着陛下回宫呀!”吴贺见到萧渝便赶紧迎了上来,差点就喜极而泣了。
不等萧渝吩咐,吴贺已经示意侯在后头的龙撵上前停到萧渝身前。
不愧是御前第一大总管,堪称最懂渝帝的人。
萧渝上了龙撵,吩咐道:“先去更衣。”
“哎!”吴贺一甩拂尘,尖细的嗓音响起:“摆驾养心殿。”
养心殿是帝王居所,离御书房近,方便渝帝处理政事。过了养心殿进去便是后宫了,只是渝帝这三年一直在忙着前朝的事,并未进行选秀和纳妃,所以如今后宫中只有太后和琛亲王的母妃涟太妃居住在相近的康寿殿和常福殿。
到了养心殿,渝帝被伺候着换了龙袍,便回了延和殿。
大殿上,诸位大臣们大概陈述了几个月来的一些重大工作进程,渝帝听着这些台面上的说辞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朝堂上都是千年老狐狸,惯会做表面功夫掩人耳目,渝帝就没指望他们能说出什么他想知道的事。
渝帝简单说了几句和战事便退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