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就到了十月初一。
因为吉时是在午后,所以许时清这边也不用着急,许时清起来吃过了早膳后才开始梳妆打扮。妆娘是宫里请来的,手艺那是一等一的好,而且动作很麻利,完全不需要担心时间不够。
许母和许洛初也早早就过来梨云苑守着许时清梳妆,虽说和普通嫁女不一样,但是该有的习俗不能少,许母为许时清梳了最后三梳发。
“一梳梳到尾。”
“二梳梳到白发齐眉。”
“三梳梳到儿孙满堂。”
许母这是第二次为女儿梳发了,虽然许时清并非亲生女儿,但是既然来了他们许家,许母就已经把她当亲女儿看待了。
为许时清梳完发,许母不免有些眼热,拉着许时清的手又叮嘱了几句体己的话。
梳妆完了之后,许时清便开始去换上皇后吉服了。这衣服是昨夜连夜送到许府上的,想必是刚赶制出来的。
许时清换上之后顿时感觉一个头两个大,重工制作的吉服就是不一样,加上头顶的凤冠,许时清真的感觉仿佛有千金重一般。
许时清撑着一股劲从梨云苑走到许府大门,坐上了御赐的凤鸾后才得以放松一会。
许府门前到皇宫前十里红妆,就连道路两旁维持秩序的侍卫都换了红装,整个京城今日都是喜气洋洋的。道路两旁有许多围观的百姓,许时清上了凤鸾之后就有侍卫开始撒喜糖铜钱给围观的百姓们。
许时清上了凤鸾还奇怪为什么还不起轿,就听见外头百姓欢呼声更甚,隐隐掺杂着一些马蹄声。许时清敲了敲轿子的窗户问花折道:“怎么了?”
花折一直侯在凤鸾外,听见许时清问话,便回道:“回小姐,是陛下来了。”
其实花折说少了,不止是萧渝来了,萧渝身后还有萧霖、沈瑾、吕惊诺跟着,俨然是一个接亲团。
按理来说,确实有新郎官到新娘子府来接新娘子这一风俗,但这是封后,并非寻常嫁娶,萧渝本可以不用来。
许时清不免有些惊讶,因为萧渝也没和她说要来接亲。沈瑾和吕惊诺骑着马到了凤鸾的后方,而萧霖则跟在萧渝侧后方,萧渝骑着马在凤鸾的正前方停住。
“那是皇上吗?没想到竟然见到了皇上!”
“哇,皇上都亲自来接亲了,这皇后娘娘真是有点不一般哦…”
“怎么霖王,沈相,吕将军都来了,好大的排场啊……”
周围的百姓看到这一空前景象不由得激烈讨论起来,帝王接亲真可谓是一大奇观。
萧渝倒是不觉得自己这般做法有什么不对,既然没有过这样的规则,那他就来创造这样的规则。
萧渝正准备动身进宫,街道那头突然又多了一个骑马而来的人,近了一看,竟是萧琛。
先前萧渝确实写信告知过萧琛自己即将立后的消息,没想到萧琛竟然真的赶了回来,还自觉加入了接亲团。萧琛的出现其实代表了很多东西,最起码向萧渝表明了他忠于萧渝的立场。
萧渝对这个刚见面的皇兄不是非常了解,但根据渝帝的记忆来看,萧琛这般行为确为示好。
萧琛相当自觉的骑到了萧霖的另一侧,对着萧渝道:“恭贺陛下新婚。”
萧渝笑着道:“皇兄能来,朕深感欣慰。”这里不便多加叙旧,既然人已经到齐,萧渝便领着迎亲队伍往皇宫去了。
宫门前一向是庄严肃穆的景象,现下帝后大婚,宫门上多了红绸和红球,就连侍卫的长枪上也别了一个小的红球,平添几分喜庆之意。
围观的百姓被止步于宫门开外,所以离宫门近了许时清便觉得耳边清静了些,只有铜鼓喧天了。
往日宫门内都是车马禁行的,但今时不同往日,大概也是唯一一次能在皇宫内骑马的机会了。
迎亲队伍一连穿过三道宫门,终于来到延和殿前,文武百官早已在此等候了,时间紧迫,三位藩王只有离得近的襄阳王赶了过来,建安王和广平王实在太远,便只差人带了厚礼来贺。
到了延和殿前,萧渝等都下了马,萧琛他们都回到了官员的行列中,只有萧渝待在凤鸾旁等待许时清下轿。
许时清感觉到凤鸾停下后,稍稍整理了一下着装,特意抚了抚凤冠确认没有歪,便等着掀帘下桥。
身后的宫门上,有专门的宫人敲响了宫钟,浑厚的钟声几乎传遍了整个皇宫,昭示着吉时已到。
花折被培训了好几日,现在对流程可谓是烂熟于心,一听到钟声就立马来掀帘子迎许时清下轿了。
伴随着殿前吴贺一声尖锐嘹亮的“吉时已到,立后大典开始!”大臣们齐齐朝着萧渝和许时清躬身,迎他们上殿。
许时清一出来就看到了萧渝,萧渝对着她笑得灿烂,小声道:“时清,你好漂亮。”然后伸出手在空中候着她。
许时清透过眼前华丽的珠帘与萧渝对视着,如此肃静的场合她听到了萧渝的夸奖也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她吐出一口浊气,将手搭了上去。
两人沿着延和殿前拾阶而上,长阶还算平坦,大臣们分立两侧眼神追随着帝后从远处走进延和殿。
为了保持端庄,许时清走得不能很快,萧渝也配合着她的速度,许时清不免有些紧张,生怕出什么差错,但是两人紧握着的手仿佛在源源不断的给她输送勇气。
萧渝几乎每天都要上朝,他早已习惯这种场面,他知道许时清应该是紧张的,于是安抚的用拇指摸了摸许时清的手背。
许时清感受到之后,又长叹了一口气调整呼吸,已然放松了很多。两人很快就走到了大殿里,萧渝带着许时清走到龙椅前,转身面对着群臣。
吴贺将拟好的立后诏书又当着群臣的面念了一遍,把皇后册宝献到萧渝面前,萧渝亲手把皇后册宝交给许时清,以示隆恩。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众臣叩首道。
萧渝和许时清一同坐上了身后的龙椅上,代表着二人将共治天下,保大渝千秋万代。
至此,立后大典顺利结束。
立后大典之后还有宫宴,大臣们可以带着家属来赴宴,加上太后亲自操持,可谓是热闹非凡。
而许时清作为新立的皇后却是不用出席的,按照惯例立后大典结束五日后将由皇后操办一场宴会,宴请京城女眷们游山或玩水,碰巧今年的秋猎也即将开始,许时清和萧渝便决定到时候一起开启百花宴和秋猎。
离了延和殿,两人分别坐上龙撵和凤鸾前往康寿殿给太后敬茶,而后许时清便先行回了重华宫,萧渝和太后一同去了宫宴。
重华宫是前些日子许时清和萧渝亲自选的宫殿,位于整个后宫的中心地带,离养心殿也很近,也是历代皇后所居住的寝殿。
许时清刚到重华宫,主事嬷嬷和公公便带着一众丫鬟和太监向许时清见礼:“奴婢参见皇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都起来吧。”许时清说着也没有停留,带着花折就先进了屋坐下,大伙都跟在二人身后进了殿。
这一身行头,实在是有点太过华贵,压得许时清只想快点坐下休息。待许时清坐定,才让她们一一介绍自己。
主事嬷嬷先一步上前,道:“娘娘,老奴名为常秋菊,是皇上特派来重华宫伺候娘娘的,娘娘有何事尽管吩咐奴婢。”说完,常嬷嬷身边跟着的两个婢女也上前道:“奴婢蕙仙、蕙兰见过娘娘。”
常秋菊从旁解释道:“这二位是娘娘的贴身婢女。”
许时清听后对着她们微微颔首,表示自己知道了。除却她们三个,院子外头还站了一众奴仆,许时清觉得有些累了,便打发常秋菊去安排了:“常嬷嬷,外头那些你去替本宫安置吧。”
说完,便让三人都退下了,只留花折在屋里头伺候。许时清让花折帮自己把凤冠霞帔都卸了下来,然后才开始用晚膳,前前后后折腾了那么久,临近傍晚许时清还真是有些饿了。
“花折你坐这来,陪本宫一起吃。”许时清非但自己上桌,还招呼着花折一起用膳。花折一直跟着许时清,许时清饿了那花折肯定也是饿了的。
主仆共食在外人看来是有些僭越的,但许时清可不管这些,花折也是对许时清惟命是从,自然不会拒绝。
而宫宴上,被罚跪祠堂的寄云溪因着帝后大婚大赦天下一事也是早早就解了惩罚,得以来了这宫宴,正和阮惊秋畅谈。
阮惊秋本不想多待在京城,奈何近来多事,吕惊诺的终身大事尚未有着落,又是帝后大婚,不得已留在了这京城,这可把太后高兴坏了,常常召阮惊秋入宫相伴。
阮惊秋能多留些时日,寄云溪也是很开心的,拉着她扯闲话。
“溪儿听说你还是被寄老夫人罚跪祠堂了?”阮惊秋关心道,“前一阵子我派人去邀你来我府中玩乐,结果却被告知你被罚了。”
寄云溪面露苦涩,纠结着要不要告诉阮惊秋那日发生的事儿:“正是啊。”
寄云溪不说,阮惊秋便理所当然的以为是因她不告而别被罚,便安慰道:“溪儿没事,寄老夫人也是一时气急,这事也怪我为诺儿操心过切,没有考虑你的感受,我给你赔罪,还望溪儿不要与寄老夫人置气,也莫要与我置气。”说着举杯罚了一杯酒。
寄云溪虽不喜她们此番的擅自安排,但万万没有与她们置气的意思,忙道:“殿下言重了,溪儿明白你们的好意,怎会怪罪于尔。只是我不接受这样的安排,才任性离去了,还请殿下不要治我不敬之罪才好。”说完也回礼的喝了一杯酒,喝的急了些还险些呛到。
二人的关系说这些明显只是互相调侃,只是如此一番打岔,寄云溪便也就没有将那天的事告知于阮惊秋了。
只是寄云溪还是惦念着卫娴钰的伤,宫宴散了之后又去了一趟酒肆看望卫娴钰。
因为吉时是在午后,所以许时清这边也不用着急,许时清起来吃过了早膳后才开始梳妆打扮。妆娘是宫里请来的,手艺那是一等一的好,而且动作很麻利,完全不需要担心时间不够。
许母和许洛初也早早就过来梨云苑守着许时清梳妆,虽说和普通嫁女不一样,但是该有的习俗不能少,许母为许时清梳了最后三梳发。
“一梳梳到尾。”
“二梳梳到白发齐眉。”
“三梳梳到儿孙满堂。”
许母这是第二次为女儿梳发了,虽然许时清并非亲生女儿,但是既然来了他们许家,许母就已经把她当亲女儿看待了。
为许时清梳完发,许母不免有些眼热,拉着许时清的手又叮嘱了几句体己的话。
梳妆完了之后,许时清便开始去换上皇后吉服了。这衣服是昨夜连夜送到许府上的,想必是刚赶制出来的。
许时清换上之后顿时感觉一个头两个大,重工制作的吉服就是不一样,加上头顶的凤冠,许时清真的感觉仿佛有千金重一般。
许时清撑着一股劲从梨云苑走到许府大门,坐上了御赐的凤鸾后才得以放松一会。
许府门前到皇宫前十里红妆,就连道路两旁维持秩序的侍卫都换了红装,整个京城今日都是喜气洋洋的。道路两旁有许多围观的百姓,许时清上了凤鸾之后就有侍卫开始撒喜糖铜钱给围观的百姓们。
许时清上了凤鸾还奇怪为什么还不起轿,就听见外头百姓欢呼声更甚,隐隐掺杂着一些马蹄声。许时清敲了敲轿子的窗户问花折道:“怎么了?”
花折一直侯在凤鸾外,听见许时清问话,便回道:“回小姐,是陛下来了。”
其实花折说少了,不止是萧渝来了,萧渝身后还有萧霖、沈瑾、吕惊诺跟着,俨然是一个接亲团。
按理来说,确实有新郎官到新娘子府来接新娘子这一风俗,但这是封后,并非寻常嫁娶,萧渝本可以不用来。
许时清不免有些惊讶,因为萧渝也没和她说要来接亲。沈瑾和吕惊诺骑着马到了凤鸾的后方,而萧霖则跟在萧渝侧后方,萧渝骑着马在凤鸾的正前方停住。
“那是皇上吗?没想到竟然见到了皇上!”
“哇,皇上都亲自来接亲了,这皇后娘娘真是有点不一般哦…”
“怎么霖王,沈相,吕将军都来了,好大的排场啊……”
周围的百姓看到这一空前景象不由得激烈讨论起来,帝王接亲真可谓是一大奇观。
萧渝倒是不觉得自己这般做法有什么不对,既然没有过这样的规则,那他就来创造这样的规则。
萧渝正准备动身进宫,街道那头突然又多了一个骑马而来的人,近了一看,竟是萧琛。
先前萧渝确实写信告知过萧琛自己即将立后的消息,没想到萧琛竟然真的赶了回来,还自觉加入了接亲团。萧琛的出现其实代表了很多东西,最起码向萧渝表明了他忠于萧渝的立场。
萧渝对这个刚见面的皇兄不是非常了解,但根据渝帝的记忆来看,萧琛这般行为确为示好。
萧琛相当自觉的骑到了萧霖的另一侧,对着萧渝道:“恭贺陛下新婚。”
萧渝笑着道:“皇兄能来,朕深感欣慰。”这里不便多加叙旧,既然人已经到齐,萧渝便领着迎亲队伍往皇宫去了。
宫门前一向是庄严肃穆的景象,现下帝后大婚,宫门上多了红绸和红球,就连侍卫的长枪上也别了一个小的红球,平添几分喜庆之意。
围观的百姓被止步于宫门开外,所以离宫门近了许时清便觉得耳边清静了些,只有铜鼓喧天了。
往日宫门内都是车马禁行的,但今时不同往日,大概也是唯一一次能在皇宫内骑马的机会了。
迎亲队伍一连穿过三道宫门,终于来到延和殿前,文武百官早已在此等候了,时间紧迫,三位藩王只有离得近的襄阳王赶了过来,建安王和广平王实在太远,便只差人带了厚礼来贺。
到了延和殿前,萧渝等都下了马,萧琛他们都回到了官员的行列中,只有萧渝待在凤鸾旁等待许时清下轿。
许时清感觉到凤鸾停下后,稍稍整理了一下着装,特意抚了抚凤冠确认没有歪,便等着掀帘下桥。
身后的宫门上,有专门的宫人敲响了宫钟,浑厚的钟声几乎传遍了整个皇宫,昭示着吉时已到。
花折被培训了好几日,现在对流程可谓是烂熟于心,一听到钟声就立马来掀帘子迎许时清下轿了。
伴随着殿前吴贺一声尖锐嘹亮的“吉时已到,立后大典开始!”大臣们齐齐朝着萧渝和许时清躬身,迎他们上殿。
许时清一出来就看到了萧渝,萧渝对着她笑得灿烂,小声道:“时清,你好漂亮。”然后伸出手在空中候着她。
许时清透过眼前华丽的珠帘与萧渝对视着,如此肃静的场合她听到了萧渝的夸奖也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她吐出一口浊气,将手搭了上去。
两人沿着延和殿前拾阶而上,长阶还算平坦,大臣们分立两侧眼神追随着帝后从远处走进延和殿。
为了保持端庄,许时清走得不能很快,萧渝也配合着她的速度,许时清不免有些紧张,生怕出什么差错,但是两人紧握着的手仿佛在源源不断的给她输送勇气。
萧渝几乎每天都要上朝,他早已习惯这种场面,他知道许时清应该是紧张的,于是安抚的用拇指摸了摸许时清的手背。
许时清感受到之后,又长叹了一口气调整呼吸,已然放松了很多。两人很快就走到了大殿里,萧渝带着许时清走到龙椅前,转身面对着群臣。
吴贺将拟好的立后诏书又当着群臣的面念了一遍,把皇后册宝献到萧渝面前,萧渝亲手把皇后册宝交给许时清,以示隆恩。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众臣叩首道。
萧渝和许时清一同坐上了身后的龙椅上,代表着二人将共治天下,保大渝千秋万代。
至此,立后大典顺利结束。
立后大典之后还有宫宴,大臣们可以带着家属来赴宴,加上太后亲自操持,可谓是热闹非凡。
而许时清作为新立的皇后却是不用出席的,按照惯例立后大典结束五日后将由皇后操办一场宴会,宴请京城女眷们游山或玩水,碰巧今年的秋猎也即将开始,许时清和萧渝便决定到时候一起开启百花宴和秋猎。
离了延和殿,两人分别坐上龙撵和凤鸾前往康寿殿给太后敬茶,而后许时清便先行回了重华宫,萧渝和太后一同去了宫宴。
重华宫是前些日子许时清和萧渝亲自选的宫殿,位于整个后宫的中心地带,离养心殿也很近,也是历代皇后所居住的寝殿。
许时清刚到重华宫,主事嬷嬷和公公便带着一众丫鬟和太监向许时清见礼:“奴婢参见皇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都起来吧。”许时清说着也没有停留,带着花折就先进了屋坐下,大伙都跟在二人身后进了殿。
这一身行头,实在是有点太过华贵,压得许时清只想快点坐下休息。待许时清坐定,才让她们一一介绍自己。
主事嬷嬷先一步上前,道:“娘娘,老奴名为常秋菊,是皇上特派来重华宫伺候娘娘的,娘娘有何事尽管吩咐奴婢。”说完,常嬷嬷身边跟着的两个婢女也上前道:“奴婢蕙仙、蕙兰见过娘娘。”
常秋菊从旁解释道:“这二位是娘娘的贴身婢女。”
许时清听后对着她们微微颔首,表示自己知道了。除却她们三个,院子外头还站了一众奴仆,许时清觉得有些累了,便打发常秋菊去安排了:“常嬷嬷,外头那些你去替本宫安置吧。”
说完,便让三人都退下了,只留花折在屋里头伺候。许时清让花折帮自己把凤冠霞帔都卸了下来,然后才开始用晚膳,前前后后折腾了那么久,临近傍晚许时清还真是有些饿了。
“花折你坐这来,陪本宫一起吃。”许时清非但自己上桌,还招呼着花折一起用膳。花折一直跟着许时清,许时清饿了那花折肯定也是饿了的。
主仆共食在外人看来是有些僭越的,但许时清可不管这些,花折也是对许时清惟命是从,自然不会拒绝。
而宫宴上,被罚跪祠堂的寄云溪因着帝后大婚大赦天下一事也是早早就解了惩罚,得以来了这宫宴,正和阮惊秋畅谈。
阮惊秋本不想多待在京城,奈何近来多事,吕惊诺的终身大事尚未有着落,又是帝后大婚,不得已留在了这京城,这可把太后高兴坏了,常常召阮惊秋入宫相伴。
阮惊秋能多留些时日,寄云溪也是很开心的,拉着她扯闲话。
“溪儿听说你还是被寄老夫人罚跪祠堂了?”阮惊秋关心道,“前一阵子我派人去邀你来我府中玩乐,结果却被告知你被罚了。”
寄云溪面露苦涩,纠结着要不要告诉阮惊秋那日发生的事儿:“正是啊。”
寄云溪不说,阮惊秋便理所当然的以为是因她不告而别被罚,便安慰道:“溪儿没事,寄老夫人也是一时气急,这事也怪我为诺儿操心过切,没有考虑你的感受,我给你赔罪,还望溪儿不要与寄老夫人置气,也莫要与我置气。”说着举杯罚了一杯酒。
寄云溪虽不喜她们此番的擅自安排,但万万没有与她们置气的意思,忙道:“殿下言重了,溪儿明白你们的好意,怎会怪罪于尔。只是我不接受这样的安排,才任性离去了,还请殿下不要治我不敬之罪才好。”说完也回礼的喝了一杯酒,喝的急了些还险些呛到。
二人的关系说这些明显只是互相调侃,只是如此一番打岔,寄云溪便也就没有将那天的事告知于阮惊秋了。
只是寄云溪还是惦念着卫娴钰的伤,宫宴散了之后又去了一趟酒肆看望卫娴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