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大殿之上,为首者头戴通天冠,身披金色龙纹宽袍,露出一截云纹红领,剑眉入鬓。虽衣饰华丽,面容不凡,却耷肩低首,冠冕微微下垂。倘若不是身居高位,还以为是哪位新擢的小官,在朝堂上俯耳倾听,不敢多言,丝毫没有身为帝王应具备的威严气度。
就连议事时,他也顺从敬慎,颇看臣子们的脸色,“母后在位时就有女官的先例,如今朕想在国子监设立女学,不知诸卿意下如何?”
也不怪他谨慎,帝王话音未落,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登时便驳斥道,
“先后乃异姓女子,因陛下昔日年幼,方托问国事。先后改楚号自敕登基,已是忤逆纲纪之事,幸而如今匡正社稷,还政于楚祝,一切礼法制度等皆应循旧朝前例。况国子监主修《四书》《五经》等济世之学,女子习《女则》《女诫》,不宜同社。”
一名膀大腰圆,武将模样的中年男人也出言附和,“陛下,倘若允许女子入学,那日后国子监结业,岂不还要允许她们考取功名,入朝为官?女子本应相夫教子,哪有功夫出来抛头露面!”
似乎早已预料到会有反对的声音,帝王并无恼怒之色,仍是温和对问,
“爱卿所言不无道理,朕不开设女学便是。不过,朕的幼女昭阳下月及笄,小儿一向聪颖好学,想到国子监修习诸位这济世安民之圣学,若设珠帘相隔,可否旁听一二?”
“陛下!”
老者眦目欲裂,花白的胡须被气息吹得翘起,似乎要当堂晕厥过去。见状,另有一位三十出头的瘦弱男子接过话头,
“陛下,恕臣口无遮拦,或许冒犯了公主,可这京都谁不知昭阳公主风流成性,传闻中,公主未满及笄,就已后院面首无数。”
男子略略抬首,偷瞄了一眼上首帝王与檐下百官神色,似乎不太肯定朝堂上妄议帝女是否合适。见除却几声抑制不住的干笑外,无人出面反驳,他才放心继续言道,
“昭阳公主若是进国子监后看上了哪位生徒,岂不亵渎圣贤。”
帝王似乎完全不知如何回应这凭空而来的指控,并未显出恼怒,反倒是轻咳了一声遮掩尴尬,
“昭阳已向朕许诺一心读书……”
一道清朗的声音扬起,盖过帝王的嚅喏低语,也为百官态度下了定论,
“陛下与昭阳公主父女情深,陛下家安,则楚国安,臣等幸甚。但公主若心向圣贤,尚可先请贤师入府对问,不必惊扰国子监生徒。先后还政不过数年,百废待兴,朝堂之上,尚有许多要事商议。”
言下之意,便是将公主读书划为家事,不应再占用政务时间了。四臣接连反驳,帝王也不好再纠缠不休,只得摆手叹息,
“请诸位贤卿议奏。”
甫迈出望仙门,朝臣窸窸窣窣的闲言碎语就零星钻进了裴载的耳朵。
“这昭阳公主越来越荒淫无度,先前是当街强抢良民,现在都要抢到国子监去了!”
“陛下乐意惯她,谁敢拦?才送走一个忤纲逆纪的异姓天后,就迎来权倾天下的镇国长乐,如今连年未及笄的昭阳也要凑热闹,我看照这个势头下去,大楚恐怕又要多一位逆道乱常,卖官鬻爵的公主。”
“嘘,裴载就在前边,别议论长乐公主了。不过他最擅阿谀奉承,以此讨陛下欢心,今日主动出头反驳陛下,还真是怪异。”
“有什么奇怪,倘若真让昭阳公主进了国子监结党营私,往后朝堂上哪里还有长乐一派的位置?”
“这担心多余了罢,以昭阳公主那纨绔模样,哪有结党的本领,只怕真是去国子监寻人玩乐。不过昭阳公主容姿绝艳,给她做面首也不吃亏……”
男人们纷纷心照不宣地笑出来,裴载并没理会这些编排,径直往前行去。
长乐坊内街角榕树下,停靠一辆赭红马车。顶部由金线雕绘出团簇花纹,前门及两侧开窗遮着苏绣海棠垂帘,车前整齐排列四匹白马,似流云,胜新雪,十分夺目。
只不过,旁人都视若无睹地经过这辆绝不可能看不见的马车,唯有裴载目不旁视地走向它。等他行至近前,侍女才挑开帘,语气里略有嗔怪,
“裴大人,公主已等候半个时辰。”
“今日朝堂政事繁多,还请殿下莫怪罪。”
镇国长乐公主方额广颐,双眸脉脉,与她的天后母亲有七分相像。今日她身披郁金帔帛,绘有繁杂海棠暗纹的榴红襦裙几乎铺满轿厢,裴载猜测,这条裙子的用料想必能给寻常人家女子做好几件衣裳。
“载郎耽搁了这么久,朝堂上想必有许多趣闻。”
裴载会意,梳理后先挑出要紧事说,
“依然是在讨论太原、范阳两地节度使的任命,陛下属意张文演,朝臣们则推举李凛居多。不过,您的侄女昭阳有一桩轶事。”
“枝娘又提出什么让兄长头疼的要求了?”
“昭阳想进国子监求学。”
一旁侍奉的侍女闻言噗嗤笑出声来,又自觉失态,狡黠的眼珠滴溜溜梭巡一圈,见长乐与裴栽皆弯起眉眼,似乎也将这桩事当个闲余笑料看,才敢伏在长乐膝边讨好道,
“她可真异想天开。”
“枝娘行事一向如此荒唐,此番兄长未能许她如意,指不定还要怎么闹腾。”
裴载也对昭阳公主的荒诞事迹有所听闻,但毕竟是圣人家事,不容置喙,因此只是赔笑,
“小小插曲,无足挂齿。”
“说来下月她便年满十五,我这个做姑母的,还应备份厚礼才是。”
长乐眼波流转,古镜般映出裴载玉山照面,丰神俊朗的脸庞,“枝娘既喜爱俊秀少年,又一心读圣贤书,将载郎这个仪表堂堂的中书舍人赐给她做讲师,可算是两全其美?”
裴载十二岁入府成为长乐门客,去岁长乐助楚帝复位后,他亦因从龙之功一举授官中书舍人衔,其时方满十八。他见惯了长乐公主的试探,神色岿然不动,尚能陪笑道,
“殿下莫说笑,普天之下,裴载只侍奉一名公主。”
似乎想到什么有趣的画面,长乐眼角的笑纹愈发加深,“本宫,并不是在说笑。”
裴载万年未变的温润笑容终于僵硬一瞬。
与此同时,烟波浩瀚,水光潋滟的太液池边,今日风波的主角昭阳公主祝小枝正被楚帝捧在手心,切切哄道,
“小枝,阿耶尽力争取了。但你也知道,朝堂上那群老家伙,阿耶吵不过啊,他们非说你是去国子监玩乐找面首……”
她一改往日刁钻,竟然反过来安慰起楚帝,“没事的,我知道您尽力了。”
此刻祝小枝,早非彼日昭阳公主——祝小枝大学毕业三年有余,由于历史系毕业找不到工作,辗转成为配音演员,在各个不入流的动画、电影、游戏中跑龙套。近来她配音了一个热播动画中的反派角色,总算小范围出圈一把,不料被极端粉丝记恨,争执中将她推到大马路上,被不及减速的卡车碾过。
于是,祝小枝狗血地穿越到了历史上的知名恶女,同名同姓的昭阳公主身上,迄今已两月余。
她福利院出身,普通长相,除去现代世界的种种科技便利,其实没有什么可依恋。
而昭阳公主拥有无可挑剔的身世和皮囊,如果不是史书记载昭阳公主为夺皇太女头衔弑父篡权,立罪死于五年后,而大楚也在十年后山河碎灭、国破家亡,祝小枝早可以躺进富贵乡,享受新生了。
祝小枝毕竟曾是历史系学生,平常摸鱼时又喜欢翻书,就算没见过猪也见过猪跑。她知道,历史上所有混乱时期的存活者,都有一个共通点——手握无可置疑的权力。
幸好她处在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前有踹掉老公儿子自己当皇帝的天后奶奶,后有扶助兄长登基后通过笼络官员参政的长乐姑姑,封建制度的礼法制约,从未束缚住女子们的野心。
前人筑荫,后人乘凉,昭阳公主也想弄权当个皇太女并不过分。只是历史上的她敢想却不会做,要征人,就当街强抢良民,要练兵,就公然侵夺百姓庄园,种种行为实在太跋扈,最后不仅没有好名声还丢了命。
这样的恶女,除却被她亲手戕害却溺爱女儿的父亲,恐怕不会再有别的支持者。
没有拥簇者的权力,无异于开公司只有老板一个员工。因此,祝小枝要想逆天改命,首要目标就是壮大公司人数。但朝堂上的力量已是泾渭分明,宗室、世家两方对峙,祝小枝哪边都讨不到好处,只能先在教育未来官员的国子监探探路。
谁知她只不过迈出试探性的第一步,就碰得鼻青脸肿,果然,即便在这个封建皇朝史上被历史学家评为最阴盛阳衰的时代,女人想要做些什么事,仍然会平白无故背负许多骂名。
祝小枝眼眸大而圆亮,在楚帝眼中自成一副泫然欲泣的可怜模样。小女儿出生在自己流放之际,自幼过得颠沛流离,直到去岁天后还政,才过上富贵日子。如今还要被那帮朝臣编排来去,连一个小愿望也不能满足,实在太窝囊。
“其实那国子监的讲师也不见得有多好,阿耶可以请儒学巨擘为你授课。”
楚帝曾为庶人,与子女们的称呼都如寻常人家,亲昵无间,并无太多皇权的礼法拘束。
“阿耶,我独自一人,哪有与同窗们共读来得有趣?”
“那……叫月娘、真娘她们陪你。”
祝小枝上有两名长姊,临贞公主祝侍月和永安公主祝季真,前者嫁给文官,后者嫁给武夫,皆非高门贵胄。
“长姊们早已嫁做人妇,忙着相夫教子,没有闲心陪我读书。”
见楚帝眉目紧蹙,似乎是真心在发愁自己读书的事,祝小枝趁机伏向楚帝膝头乞道,
“阿耶,我倒是有一条妙计。”
就连议事时,他也顺从敬慎,颇看臣子们的脸色,“母后在位时就有女官的先例,如今朕想在国子监设立女学,不知诸卿意下如何?”
也不怪他谨慎,帝王话音未落,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登时便驳斥道,
“先后乃异姓女子,因陛下昔日年幼,方托问国事。先后改楚号自敕登基,已是忤逆纲纪之事,幸而如今匡正社稷,还政于楚祝,一切礼法制度等皆应循旧朝前例。况国子监主修《四书》《五经》等济世之学,女子习《女则》《女诫》,不宜同社。”
一名膀大腰圆,武将模样的中年男人也出言附和,“陛下,倘若允许女子入学,那日后国子监结业,岂不还要允许她们考取功名,入朝为官?女子本应相夫教子,哪有功夫出来抛头露面!”
似乎早已预料到会有反对的声音,帝王并无恼怒之色,仍是温和对问,
“爱卿所言不无道理,朕不开设女学便是。不过,朕的幼女昭阳下月及笄,小儿一向聪颖好学,想到国子监修习诸位这济世安民之圣学,若设珠帘相隔,可否旁听一二?”
“陛下!”
老者眦目欲裂,花白的胡须被气息吹得翘起,似乎要当堂晕厥过去。见状,另有一位三十出头的瘦弱男子接过话头,
“陛下,恕臣口无遮拦,或许冒犯了公主,可这京都谁不知昭阳公主风流成性,传闻中,公主未满及笄,就已后院面首无数。”
男子略略抬首,偷瞄了一眼上首帝王与檐下百官神色,似乎不太肯定朝堂上妄议帝女是否合适。见除却几声抑制不住的干笑外,无人出面反驳,他才放心继续言道,
“昭阳公主若是进国子监后看上了哪位生徒,岂不亵渎圣贤。”
帝王似乎完全不知如何回应这凭空而来的指控,并未显出恼怒,反倒是轻咳了一声遮掩尴尬,
“昭阳已向朕许诺一心读书……”
一道清朗的声音扬起,盖过帝王的嚅喏低语,也为百官态度下了定论,
“陛下与昭阳公主父女情深,陛下家安,则楚国安,臣等幸甚。但公主若心向圣贤,尚可先请贤师入府对问,不必惊扰国子监生徒。先后还政不过数年,百废待兴,朝堂之上,尚有许多要事商议。”
言下之意,便是将公主读书划为家事,不应再占用政务时间了。四臣接连反驳,帝王也不好再纠缠不休,只得摆手叹息,
“请诸位贤卿议奏。”
甫迈出望仙门,朝臣窸窸窣窣的闲言碎语就零星钻进了裴载的耳朵。
“这昭阳公主越来越荒淫无度,先前是当街强抢良民,现在都要抢到国子监去了!”
“陛下乐意惯她,谁敢拦?才送走一个忤纲逆纪的异姓天后,就迎来权倾天下的镇国长乐,如今连年未及笄的昭阳也要凑热闹,我看照这个势头下去,大楚恐怕又要多一位逆道乱常,卖官鬻爵的公主。”
“嘘,裴载就在前边,别议论长乐公主了。不过他最擅阿谀奉承,以此讨陛下欢心,今日主动出头反驳陛下,还真是怪异。”
“有什么奇怪,倘若真让昭阳公主进了国子监结党营私,往后朝堂上哪里还有长乐一派的位置?”
“这担心多余了罢,以昭阳公主那纨绔模样,哪有结党的本领,只怕真是去国子监寻人玩乐。不过昭阳公主容姿绝艳,给她做面首也不吃亏……”
男人们纷纷心照不宣地笑出来,裴载并没理会这些编排,径直往前行去。
长乐坊内街角榕树下,停靠一辆赭红马车。顶部由金线雕绘出团簇花纹,前门及两侧开窗遮着苏绣海棠垂帘,车前整齐排列四匹白马,似流云,胜新雪,十分夺目。
只不过,旁人都视若无睹地经过这辆绝不可能看不见的马车,唯有裴载目不旁视地走向它。等他行至近前,侍女才挑开帘,语气里略有嗔怪,
“裴大人,公主已等候半个时辰。”
“今日朝堂政事繁多,还请殿下莫怪罪。”
镇国长乐公主方额广颐,双眸脉脉,与她的天后母亲有七分相像。今日她身披郁金帔帛,绘有繁杂海棠暗纹的榴红襦裙几乎铺满轿厢,裴载猜测,这条裙子的用料想必能给寻常人家女子做好几件衣裳。
“载郎耽搁了这么久,朝堂上想必有许多趣闻。”
裴载会意,梳理后先挑出要紧事说,
“依然是在讨论太原、范阳两地节度使的任命,陛下属意张文演,朝臣们则推举李凛居多。不过,您的侄女昭阳有一桩轶事。”
“枝娘又提出什么让兄长头疼的要求了?”
“昭阳想进国子监求学。”
一旁侍奉的侍女闻言噗嗤笑出声来,又自觉失态,狡黠的眼珠滴溜溜梭巡一圈,见长乐与裴栽皆弯起眉眼,似乎也将这桩事当个闲余笑料看,才敢伏在长乐膝边讨好道,
“她可真异想天开。”
“枝娘行事一向如此荒唐,此番兄长未能许她如意,指不定还要怎么闹腾。”
裴载也对昭阳公主的荒诞事迹有所听闻,但毕竟是圣人家事,不容置喙,因此只是赔笑,
“小小插曲,无足挂齿。”
“说来下月她便年满十五,我这个做姑母的,还应备份厚礼才是。”
长乐眼波流转,古镜般映出裴载玉山照面,丰神俊朗的脸庞,“枝娘既喜爱俊秀少年,又一心读圣贤书,将载郎这个仪表堂堂的中书舍人赐给她做讲师,可算是两全其美?”
裴载十二岁入府成为长乐门客,去岁长乐助楚帝复位后,他亦因从龙之功一举授官中书舍人衔,其时方满十八。他见惯了长乐公主的试探,神色岿然不动,尚能陪笑道,
“殿下莫说笑,普天之下,裴载只侍奉一名公主。”
似乎想到什么有趣的画面,长乐眼角的笑纹愈发加深,“本宫,并不是在说笑。”
裴载万年未变的温润笑容终于僵硬一瞬。
与此同时,烟波浩瀚,水光潋滟的太液池边,今日风波的主角昭阳公主祝小枝正被楚帝捧在手心,切切哄道,
“小枝,阿耶尽力争取了。但你也知道,朝堂上那群老家伙,阿耶吵不过啊,他们非说你是去国子监玩乐找面首……”
她一改往日刁钻,竟然反过来安慰起楚帝,“没事的,我知道您尽力了。”
此刻祝小枝,早非彼日昭阳公主——祝小枝大学毕业三年有余,由于历史系毕业找不到工作,辗转成为配音演员,在各个不入流的动画、电影、游戏中跑龙套。近来她配音了一个热播动画中的反派角色,总算小范围出圈一把,不料被极端粉丝记恨,争执中将她推到大马路上,被不及减速的卡车碾过。
于是,祝小枝狗血地穿越到了历史上的知名恶女,同名同姓的昭阳公主身上,迄今已两月余。
她福利院出身,普通长相,除去现代世界的种种科技便利,其实没有什么可依恋。
而昭阳公主拥有无可挑剔的身世和皮囊,如果不是史书记载昭阳公主为夺皇太女头衔弑父篡权,立罪死于五年后,而大楚也在十年后山河碎灭、国破家亡,祝小枝早可以躺进富贵乡,享受新生了。
祝小枝毕竟曾是历史系学生,平常摸鱼时又喜欢翻书,就算没见过猪也见过猪跑。她知道,历史上所有混乱时期的存活者,都有一个共通点——手握无可置疑的权力。
幸好她处在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前有踹掉老公儿子自己当皇帝的天后奶奶,后有扶助兄长登基后通过笼络官员参政的长乐姑姑,封建制度的礼法制约,从未束缚住女子们的野心。
前人筑荫,后人乘凉,昭阳公主也想弄权当个皇太女并不过分。只是历史上的她敢想却不会做,要征人,就当街强抢良民,要练兵,就公然侵夺百姓庄园,种种行为实在太跋扈,最后不仅没有好名声还丢了命。
这样的恶女,除却被她亲手戕害却溺爱女儿的父亲,恐怕不会再有别的支持者。
没有拥簇者的权力,无异于开公司只有老板一个员工。因此,祝小枝要想逆天改命,首要目标就是壮大公司人数。但朝堂上的力量已是泾渭分明,宗室、世家两方对峙,祝小枝哪边都讨不到好处,只能先在教育未来官员的国子监探探路。
谁知她只不过迈出试探性的第一步,就碰得鼻青脸肿,果然,即便在这个封建皇朝史上被历史学家评为最阴盛阳衰的时代,女人想要做些什么事,仍然会平白无故背负许多骂名。
祝小枝眼眸大而圆亮,在楚帝眼中自成一副泫然欲泣的可怜模样。小女儿出生在自己流放之际,自幼过得颠沛流离,直到去岁天后还政,才过上富贵日子。如今还要被那帮朝臣编排来去,连一个小愿望也不能满足,实在太窝囊。
“其实那国子监的讲师也不见得有多好,阿耶可以请儒学巨擘为你授课。”
楚帝曾为庶人,与子女们的称呼都如寻常人家,亲昵无间,并无太多皇权的礼法拘束。
“阿耶,我独自一人,哪有与同窗们共读来得有趣?”
“那……叫月娘、真娘她们陪你。”
祝小枝上有两名长姊,临贞公主祝侍月和永安公主祝季真,前者嫁给文官,后者嫁给武夫,皆非高门贵胄。
“长姊们早已嫁做人妇,忙着相夫教子,没有闲心陪我读书。”
见楚帝眉目紧蹙,似乎是真心在发愁自己读书的事,祝小枝趁机伏向楚帝膝头乞道,
“阿耶,我倒是有一条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