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时光转瞬而过,及笄当天,祝小枝一早就被侍从们唤醒,沐浴洗净后穿上鹅黄采衣,梳好总角发式,睡眼朦胧地在房中等候。
大礼开始,侍从引祝小枝从东房走出,她按照这几日教导的礼仪,向南侧宾客行礼后,才面西而坐。
被请来加笄的女宾自西阶拾步而下,清泉净手后,祝小枝的长姊祝侍月才开始为她梳头。女宾加笄,加簪,加钗,三加三拜,祝小枝的衣裳也先后换作纹有垂丝海棠的浅碧襦裙和团红牡丹的朱色蜀锦。
直到最后,金光璀璨的各样首饰挂了满身,鼻息间都是胭脂水粉味,头顶也不堪重负,才算完礼。
楚后执盏以酒馔宾后,来宾便可以致礼。各样稀世珍宝应接不暇,侍从们念着那一串串长名时,祝小枝的心情已经由激动逐渐转向麻木。直到念出长乐公主时,来客笑盈盈开口,
“除去礼单上那些,还有一份加赠。听闻枝娘有意去国子监求学,但朝臣不肯开先例,本宫这有一位博闻强识,学富五车的门客,中书舍人裴载,赠予枝娘作为先生。”
满座哗然。
来客虽然多数为女子,却也从自己的父亲、丈夫、兄弟等人口中,常常听到此人的名号。裴载独受长乐公主青睐,年少成名,十二岁自乡野入京,十八岁被举荐为官,首份任命就进入无数人眼红的中书省,领五品舍人头衔,专掌制诰。
据闻长乐公主的仙轿常停在望仙门外,而众多授官的门客中,唯有裴载得以登车与公主共话,因此也有许多人猜测,裴载多半还有另一层公主面首的隐蔽身份。
这些事祝小枝并不知道,但她耳朵生得机敏,轻易就从来宾窸窣的闲言碎语中隐约捕捉到几个关键词,遂因诧异瞪大双眼。
素闻楚朝民风多元,即便是皇室中乱违伦常之事也不罕见,但……这个姑姑居然就这样当众把自己面首送我了?
这些古人的思想,竟然比她更开化!
自那日及笄礼间丢下“重磅炸弹”后,祝小枝没再见过长乐公主。似乎也无人记起这件事,直到三天后,昭阳公主府前门侍从通报,殿下的先生来了。
彼时祝小枝正将笔墨纸砚铺满桌案,万分纠结地习字——她是现代人,上学时习惯了用中性笔写简体字,工作后的表达欲更是几乎都在手机上,如今连毛笔都不会握。叫她写繁体,更是太为难人。
听闻裴载来上课,祝小枝险些没握住狼毫,“他还真来了!”
长乐公主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虽然结合昭阳公主莫名绯闻缠身的经历,所谓长乐公主的面首大抵只是坊间谣传,毕竟不论在哪个朝代,诋毁污蔑并以女子的贞洁取乐都是一件所有人喜闻乐见的事。但祝小枝也不想莫名多一个还不满二十岁的毛孩子先生,毕竟国子监授课者是所有人的先生,但一对一名师辅导,这裴载就只是她一个人的先生了。
他若是什么当世大儒或权臣名辅也罢,偏偏史书未录其名,也只是个官位都来路不明的无名小官。即使结交,也没有什么利益可图。祝小枝前世没有被逼着去兴趣班的经历,甚至羡慕过别人小小年纪学钢琴、练跳舞,未曾想只身穿越到楚朝后,反而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不得已的兴趣班。
她三两下就将檀木桌上散落的将笔墨纸砚收好,侍女被抢了活计,呆立在一旁。祝小枝伸手轻戳她腰肢,
“还不快去请先生。”
不管怎么说,面子工程要做到位,否则岂不被人贻笑大方。
裴载迈进门时,祝小枝竟看得愣了神。
她上辈子没怎么在现实中见过帅哥,至多是对着电视剧中美男子的脸犯花痴,穿越过来后,还一度惊讶于天后基因强大,彻底改善了祝氏一脉的长相,即使是在没有化妆品和医美加成的古代,子女后代也各个容貌姣好。
假设有人突发奇想要评选出长安城中最俊俏的儿郎,且大胆不避忌讳的话,除却无数闺中少女心上的赵王,楚帝说不定都够格争上一争。但祝小枝私心觉得,裴载一定是毫无争议的第一。
用社交网络流行的话来说,裴载的脸是客观的好看。比例完美地符合三庭五眼,脸型流畅,鼻梁高挺,标准桃花眼,卧蚕放大双眼却不显得颓靡,颅顶圆且高。如果在现代,估计上学第一天就会被偷拍并发在表白墙,从此成为风云人物,传言中的白衣校草。
而如果参考古人的描述,则是面如冠玉,目似朗星,剑眉入鬓,玉树临风。如斯美少年,被传成长乐公主面首也确实情有可原。
惊诧只在一瞬,祝小枝快速调整好心态,老老实实俯身见礼,
“裴先生。”
按照旧礼,未出嫁的女子不应在家中见外男,即使不得已也要像在外面一样,戴着帷帽遮掩面容。但天后临朝后,民风逐渐开化,只要不理会旁人闲言碎语,便没那么多约束。祝小枝起初还会假装矜持遮掩一二,后来发现出格者比比皆是,遂也乐得简单。
况且,后苑那些门客早将昭阳公主的容貌看得一清二楚了。
但裴载的确也是在坊间口耳相传的描述之外,首次见到传闻中的昭阳公主。比起因年纪见长而逐渐色衰的长乐公主,昭阳公主年轻姣好的面容显然更加摄人心魂。
不过这种区别,对于无心风月的裴载而言,就和路边遇到一朵初绽的春牡丹和一朵待谢的秋海棠一般,两者都只是只可观赏的、美丽的花而已,没有更多本质上的触动。
裴载将白衣宽袖一拢,周正还礼,“殿下不必多礼,臣只虚长殿下几岁,妄称先生。”
裴载声如清泉击石,清凉明朗,旷心怡神,祝小枝忽然想起,那日帮自己扶住帷帽的原来是他,不过小恩小惠,那日既已口头致谢,便是两清。
“姑母既然以教学之名将先生介绍给我,那么自当称先生。”祝小枝眯起眼,决定先发制人,“先生请坐,不知今日要教我什么?”
祝小枝仓促中没藏妥所有字帖,红木桌案边仍露出横七竖八的一角。虽口头敬称先生,但桌案不雅,入座后也不见侍从来送茶,可见心里还是不认可我的位置啊。
裴载看进眼中,笑了笑,轻咳一声,侃侃而谈,
“恐殿下不知,国子监共有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广文学、律学、书学和算学。臣涉猎较广,都略懂一些皮毛,殿下想先习哪一学?”
都略懂一些皮毛,岂不就是什么也不会?祝小枝虽并不指望这个毛孩子先生能教自己什么,但也没料到他一窍不通,就敢出来显摆。她撇撇嘴,念及祝献之是国子学监生,便道,
“就先学国子吧。”
“国子学,主习《周易》、《尚书》、《毛诗》、《左氏春秋》、《礼记》五经,兼修《论语》、《孝经》、《尔雅》,那么臣就从《周易》开始讲起。”
一个时辰过后,需要聚精会神才能勉强听懂皮毛的祝小枝不得不暗自感慨,裴载年纪虽小,但的确称得上学富五车,不论是熟练引经据典的能力还是跨越时代的独特见解,都足以在现代大学谋求一个教职,实乃天生之才——这么厉害的宝藏,怎么不晚生几年为她所用,翩翩让长乐公主抢先收服了呢。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与天地合德,则仁民爱物,与日月合明,则洞悉情伪,与四时合序,则动静有常,与鬼神合吉凶,则恩威悉当。昔尧舜退位让贤成先天之贤,文王侍殷而武王伐纣助后天之明,天命不违,则人、鬼、神皆不可欺。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
裴载伸出拢在宽大衣袖中骨节分明的手,轻轻敲在桌案上,指引祝小枝回神,
“今日修习的乾之一卦,殿下听懂了多少?”
祝小枝虚心受教,“不瞒先生,我只听懂少许,不过不是先生的错,盖因我从未认真读过《周易》,许多典故也一知半解。”
想到自己勤恳读书二十六年尚不如小儿,她犹不服气,忿忿抿起嘴,
“我课余再多看看,便能学懂了。”
裴载桃花眼笑得弯弯,“那我为殿下列一些书单。”
送走裴载,祝小枝望着他用刚劲字体写下的冗长书单,叹了口气,决定短暂放空思维。
她事先可不知道古人学的东西这么难,若祝献之同意顶替,往后几年除了国子监的功课,还要应付裴载,恐怕大半时间都得花在读书上了。
都说昭阳公主只知玩乐,她偏要出类拔萃。她不想当醉生梦死的无知公主,最后在动乱发生时与其他宗族一样,手无缚鸡之力被叛军诛灭。即便狠心抛弃天家身份,更名改姓后仍能苟且偷生,但一辈子都要战战兢兢躲藏,隐居于山林。
她上辈子普通,是因为生来无父无母,没有资本也没有机缘,如今最好的机会都摆在眼前,怎能不拼一拼青史留名?不说天后,至少也要像镇国长乐公主一般,成为帝国政治弈局上举足轻重的落棋者。
大不了就当再来一次高考,头悬梁,锥刺股。
裴载与她约定每七日教学一次,而国子监只逢初一与十五歇息,若两相冲突,还得祝献之出面周全。正巧他尚未给出答复,她决意再访赵王府,探探祝献之的想法。
未来不定,祝小枝在偌大马车上独坐,心绪浮沉。忽然,车夫大吼一声,马匹受惊,驾撵斜轧着侧翻下去。
祝小枝心头一沉,霎时间无数思绪奔涌而过——自己上辈子就被黑粉害得丢了命,难道这辈子,连昭阳公主也有黑粉要来取她的性命?
为什么古人也这么极端啊!还有,她这究竟是什么体质,怎么总有意外的交通事故缠身!
大礼开始,侍从引祝小枝从东房走出,她按照这几日教导的礼仪,向南侧宾客行礼后,才面西而坐。
被请来加笄的女宾自西阶拾步而下,清泉净手后,祝小枝的长姊祝侍月才开始为她梳头。女宾加笄,加簪,加钗,三加三拜,祝小枝的衣裳也先后换作纹有垂丝海棠的浅碧襦裙和团红牡丹的朱色蜀锦。
直到最后,金光璀璨的各样首饰挂了满身,鼻息间都是胭脂水粉味,头顶也不堪重负,才算完礼。
楚后执盏以酒馔宾后,来宾便可以致礼。各样稀世珍宝应接不暇,侍从们念着那一串串长名时,祝小枝的心情已经由激动逐渐转向麻木。直到念出长乐公主时,来客笑盈盈开口,
“除去礼单上那些,还有一份加赠。听闻枝娘有意去国子监求学,但朝臣不肯开先例,本宫这有一位博闻强识,学富五车的门客,中书舍人裴载,赠予枝娘作为先生。”
满座哗然。
来客虽然多数为女子,却也从自己的父亲、丈夫、兄弟等人口中,常常听到此人的名号。裴载独受长乐公主青睐,年少成名,十二岁自乡野入京,十八岁被举荐为官,首份任命就进入无数人眼红的中书省,领五品舍人头衔,专掌制诰。
据闻长乐公主的仙轿常停在望仙门外,而众多授官的门客中,唯有裴载得以登车与公主共话,因此也有许多人猜测,裴载多半还有另一层公主面首的隐蔽身份。
这些事祝小枝并不知道,但她耳朵生得机敏,轻易就从来宾窸窣的闲言碎语中隐约捕捉到几个关键词,遂因诧异瞪大双眼。
素闻楚朝民风多元,即便是皇室中乱违伦常之事也不罕见,但……这个姑姑居然就这样当众把自己面首送我了?
这些古人的思想,竟然比她更开化!
自那日及笄礼间丢下“重磅炸弹”后,祝小枝没再见过长乐公主。似乎也无人记起这件事,直到三天后,昭阳公主府前门侍从通报,殿下的先生来了。
彼时祝小枝正将笔墨纸砚铺满桌案,万分纠结地习字——她是现代人,上学时习惯了用中性笔写简体字,工作后的表达欲更是几乎都在手机上,如今连毛笔都不会握。叫她写繁体,更是太为难人。
听闻裴载来上课,祝小枝险些没握住狼毫,“他还真来了!”
长乐公主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虽然结合昭阳公主莫名绯闻缠身的经历,所谓长乐公主的面首大抵只是坊间谣传,毕竟不论在哪个朝代,诋毁污蔑并以女子的贞洁取乐都是一件所有人喜闻乐见的事。但祝小枝也不想莫名多一个还不满二十岁的毛孩子先生,毕竟国子监授课者是所有人的先生,但一对一名师辅导,这裴载就只是她一个人的先生了。
他若是什么当世大儒或权臣名辅也罢,偏偏史书未录其名,也只是个官位都来路不明的无名小官。即使结交,也没有什么利益可图。祝小枝前世没有被逼着去兴趣班的经历,甚至羡慕过别人小小年纪学钢琴、练跳舞,未曾想只身穿越到楚朝后,反而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不得已的兴趣班。
她三两下就将檀木桌上散落的将笔墨纸砚收好,侍女被抢了活计,呆立在一旁。祝小枝伸手轻戳她腰肢,
“还不快去请先生。”
不管怎么说,面子工程要做到位,否则岂不被人贻笑大方。
裴载迈进门时,祝小枝竟看得愣了神。
她上辈子没怎么在现实中见过帅哥,至多是对着电视剧中美男子的脸犯花痴,穿越过来后,还一度惊讶于天后基因强大,彻底改善了祝氏一脉的长相,即使是在没有化妆品和医美加成的古代,子女后代也各个容貌姣好。
假设有人突发奇想要评选出长安城中最俊俏的儿郎,且大胆不避忌讳的话,除却无数闺中少女心上的赵王,楚帝说不定都够格争上一争。但祝小枝私心觉得,裴载一定是毫无争议的第一。
用社交网络流行的话来说,裴载的脸是客观的好看。比例完美地符合三庭五眼,脸型流畅,鼻梁高挺,标准桃花眼,卧蚕放大双眼却不显得颓靡,颅顶圆且高。如果在现代,估计上学第一天就会被偷拍并发在表白墙,从此成为风云人物,传言中的白衣校草。
而如果参考古人的描述,则是面如冠玉,目似朗星,剑眉入鬓,玉树临风。如斯美少年,被传成长乐公主面首也确实情有可原。
惊诧只在一瞬,祝小枝快速调整好心态,老老实实俯身见礼,
“裴先生。”
按照旧礼,未出嫁的女子不应在家中见外男,即使不得已也要像在外面一样,戴着帷帽遮掩面容。但天后临朝后,民风逐渐开化,只要不理会旁人闲言碎语,便没那么多约束。祝小枝起初还会假装矜持遮掩一二,后来发现出格者比比皆是,遂也乐得简单。
况且,后苑那些门客早将昭阳公主的容貌看得一清二楚了。
但裴载的确也是在坊间口耳相传的描述之外,首次见到传闻中的昭阳公主。比起因年纪见长而逐渐色衰的长乐公主,昭阳公主年轻姣好的面容显然更加摄人心魂。
不过这种区别,对于无心风月的裴载而言,就和路边遇到一朵初绽的春牡丹和一朵待谢的秋海棠一般,两者都只是只可观赏的、美丽的花而已,没有更多本质上的触动。
裴载将白衣宽袖一拢,周正还礼,“殿下不必多礼,臣只虚长殿下几岁,妄称先生。”
裴载声如清泉击石,清凉明朗,旷心怡神,祝小枝忽然想起,那日帮自己扶住帷帽的原来是他,不过小恩小惠,那日既已口头致谢,便是两清。
“姑母既然以教学之名将先生介绍给我,那么自当称先生。”祝小枝眯起眼,决定先发制人,“先生请坐,不知今日要教我什么?”
祝小枝仓促中没藏妥所有字帖,红木桌案边仍露出横七竖八的一角。虽口头敬称先生,但桌案不雅,入座后也不见侍从来送茶,可见心里还是不认可我的位置啊。
裴载看进眼中,笑了笑,轻咳一声,侃侃而谈,
“恐殿下不知,国子监共有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广文学、律学、书学和算学。臣涉猎较广,都略懂一些皮毛,殿下想先习哪一学?”
都略懂一些皮毛,岂不就是什么也不会?祝小枝虽并不指望这个毛孩子先生能教自己什么,但也没料到他一窍不通,就敢出来显摆。她撇撇嘴,念及祝献之是国子学监生,便道,
“就先学国子吧。”
“国子学,主习《周易》、《尚书》、《毛诗》、《左氏春秋》、《礼记》五经,兼修《论语》、《孝经》、《尔雅》,那么臣就从《周易》开始讲起。”
一个时辰过后,需要聚精会神才能勉强听懂皮毛的祝小枝不得不暗自感慨,裴载年纪虽小,但的确称得上学富五车,不论是熟练引经据典的能力还是跨越时代的独特见解,都足以在现代大学谋求一个教职,实乃天生之才——这么厉害的宝藏,怎么不晚生几年为她所用,翩翩让长乐公主抢先收服了呢。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与天地合德,则仁民爱物,与日月合明,则洞悉情伪,与四时合序,则动静有常,与鬼神合吉凶,则恩威悉当。昔尧舜退位让贤成先天之贤,文王侍殷而武王伐纣助后天之明,天命不违,则人、鬼、神皆不可欺。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
裴载伸出拢在宽大衣袖中骨节分明的手,轻轻敲在桌案上,指引祝小枝回神,
“今日修习的乾之一卦,殿下听懂了多少?”
祝小枝虚心受教,“不瞒先生,我只听懂少许,不过不是先生的错,盖因我从未认真读过《周易》,许多典故也一知半解。”
想到自己勤恳读书二十六年尚不如小儿,她犹不服气,忿忿抿起嘴,
“我课余再多看看,便能学懂了。”
裴载桃花眼笑得弯弯,“那我为殿下列一些书单。”
送走裴载,祝小枝望着他用刚劲字体写下的冗长书单,叹了口气,决定短暂放空思维。
她事先可不知道古人学的东西这么难,若祝献之同意顶替,往后几年除了国子监的功课,还要应付裴载,恐怕大半时间都得花在读书上了。
都说昭阳公主只知玩乐,她偏要出类拔萃。她不想当醉生梦死的无知公主,最后在动乱发生时与其他宗族一样,手无缚鸡之力被叛军诛灭。即便狠心抛弃天家身份,更名改姓后仍能苟且偷生,但一辈子都要战战兢兢躲藏,隐居于山林。
她上辈子普通,是因为生来无父无母,没有资本也没有机缘,如今最好的机会都摆在眼前,怎能不拼一拼青史留名?不说天后,至少也要像镇国长乐公主一般,成为帝国政治弈局上举足轻重的落棋者。
大不了就当再来一次高考,头悬梁,锥刺股。
裴载与她约定每七日教学一次,而国子监只逢初一与十五歇息,若两相冲突,还得祝献之出面周全。正巧他尚未给出答复,她决意再访赵王府,探探祝献之的想法。
未来不定,祝小枝在偌大马车上独坐,心绪浮沉。忽然,车夫大吼一声,马匹受惊,驾撵斜轧着侧翻下去。
祝小枝心头一沉,霎时间无数思绪奔涌而过——自己上辈子就被黑粉害得丢了命,难道这辈子,连昭阳公主也有黑粉要来取她的性命?
为什么古人也这么极端啊!还有,她这究竟是什么体质,怎么总有意外的交通事故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