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顺七年,将军府。

    一连几日阴雨绵绵不断 ,终于于今日拨云见日。

    “慕姄,过来。”

    正在和丫鬟一起在院中玩耍的七七立马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小小的人儿毫不拖泥带水的来到慕家夫妇二人面前。

    “爹爹,我来了。”

    慕云霄看着眼前小小的人儿,继续板着脸说道:“慕姄,从今日起,你就不再是孩提,将军府不养文不成武不就之人,你虽是女子,在做为我的女儿,文武要有之一。”

    话音刚落,七七便说道:“爹爹娘亲,我要做将军。”

    慕云霄将人抱了起来,笑哈哈的说道:“七七,你真不愧是我的女儿。”

    “七七,你到底懂不懂你爹是何意?习武很累,你要是坚持不下来,你要是在中途喊苦喊累,没人会心慈手软。”

    七七摇摇头,说:“今日不是我的生辰?我都四岁了,我要做大将军,全天下最大的将军。”

    “好志气,我的女儿。”慕云霄眼中闪烁着赞许的光芒,他轻轻放下七七,目光转向一旁的妻子,李婉清。

    李婉清温柔地笑着,眼中既有欣慰也有不舍,她走上前,握住七七的小手,柔声道:“七七,路是自己选的。”

    慕云霄是真的高兴,他一年过四十,膝下只有一个女儿,既不是希望她高门主母蹉跎一生,也不希望她征战沙场。

    但他年过四十,都不一定能陪这个女儿成人。

    七七在四岁生辰时,就知道她将来要做大将军。

    终于在及笄之年,独自领兵打仗。

    天顺十八年,春风和煦,万物复苏。

    边疆大漠,战旗猎猎,战马嘶鸣。

    年轻的将军慕姄,身着银甲,手持长枪,立于高坡之上,目光如炬,凝视着前方绵延不绝的敌阵。

    她的面容虽显稚嫩,但眉宇间已透露出不凡的英气与决绝。

    “全军听令,今日一战,非胜即亡!为了家国安宁,为了身后百万黎民,我们要让敌人知道,我大夏的儿女,从不畏战!”慕姄的声音响彻云霄,激昂而有力,如同春雷般震撼着每一个将士的心灵。

    随着一声令下,大夏军队如潮水般涌向敌阵,慕姄更是身先士卒,一马当先,长枪所指,所向披靡。

    她的每一次冲锋,都伴随着敌人的哀嚎与倒下。

    战斗异常惨烈,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夏军队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慕姄的卓越指挥,逐渐占据了上风。最终,在一片欢呼声中,敌人溃不成军,纷纷丢盔弃甲,逃之夭夭。

    慕姄站在战场之上,望着满地的狼藉和胜利的曙光,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

    慕姄深知,这场胜利的背后,是无数将士的鲜血与生命换来的。

    她自当以家国天下为己任。

    慕姄对胜利自然不喜不悲,因她看得到后面的血流成河。

    春末夏初,皇城内,一派喜庆祥和。

    皇帝高坐于龙椅之上,目光扫过殿下文武百官,最终停留在了英姿飒爽的慕姄身上。

    “慕姄将军,此番边疆大捷,你居功至伟,实乃我大夏之福星,百姓之守护神。”皇帝的声音威严而又不失温和,透露出对慕姄的深深赞许。

    慕姄身着朝服,跪拜于地,声音坚定而有力:“臣慕姄,蒙陛下厚爱,得以领兵出征,保家卫国。此战胜利,非臣一人之功,乃全体将士用命,同仇敌忾之果。”

    皇帝闻言,龙颜大悦,笑道:“慕将军谦虚了。朕知你文武双全,智勇兼备,实为难得之才。今特封你为镇国大将军,赐黄金千两,良田千顷,以表彰你的赫赫战功。”

    随着皇帝的话语落下,慕姄再次叩首谢恩:“臣慕姄,谢陛下隆恩。臣定当不负陛下厚望,护盛世长安,天下河清海晏。”

    荣耀与赞誉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暗流涌动。

    朝堂之上,权力斗争从未停歇,慕姄的崛起,无疑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

    皇帝再次开口道:“慕姄巾帼不让须眉,如今也已到及笄之年,朕有意为你与六皇子指婚。”

    满朝文武皆是一愣,纷纷看向慕姄,等待着她的反应。慕姄的心中也是微微一震,她未曾想过,自己的婚事会如此突兀地被提及,尤其是在这样的场合之下。

    当今六皇子钟离砚,或许曾经被寄予厚望,不过如今是当之无愧的病秧子,其他皇子的一块垫脚石罢了。

    慕姄跪在地上,身体微微一僵,但随即恢复了镇定,她声音清晰而有力:“陛下,臣乃武将,心系家国,未敢有丝毫懈怠。婚姻大事,虽为人生要事,但臣以为,应先以国事为重,待边疆安定,臣再谈私事不迟。”

    皇帝闻言,心里闪过一丝意外,更明白了这样的女子,绝非池中之物。

    “慕将军言之有理,难道朕的皇子还配不上你?”

    大殿内,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起来,文武百官皆屏息以待。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皇帝分明就是想挫一挫慕姄的锐气,在场之人自然无一人敢带头求情。

    慕姄深知,此刻的言辞需得更为谨慎,她微微抬头,目光坚定地望向皇帝,声音中不带丝毫畏惧:“陛下,臣并非自视甚高,只是臣身为武将,肩上的责任重于泰山,不敢因私情而误国事。再者,婚姻之事,需得两情相悦,方能长久。”

    皇帝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他缓缓说道:“自古以来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何时轮到你做主?你为将门独女,想忤逆?”

    话音刚落,众位大臣异口同声的说道:“陛下息怒。”

    皇帝的话并不是疑问,而是赤裸裸的质问。

    慕姄知道抗旨不尊是什么下场,她不能赌,纵使心中有千般不愿,但面上却未露丝毫异色,她再次叩首,声音沉稳:“臣领旨,谢陛下恩典。”

    皇帝的目光在慕姄身上停留了片刻。

    退朝后,慕姄一步步走下台阶,心中五味杂陈。

    她知道,这道旨意不仅仅是婚姻的安排,更是朝堂上的一次较量,而她,虽不情愿,却也不得不接受。

    慕姄被封为镇国大将军,她的名字,如同她的战功一样,传遍了整个大夏上下。

    回到府中,慕姄径直走向书房,心中思绪万千。一纸婚约的背后不仅仅是皇帝的一时兴起,更是朝堂上复杂势力的一次博弈。

    自古状元郎不愿娶公主,因为会影响仕途,而她都已经做到护国大将军,却要嫁皇子。

    嫁为人妇,相夫教子,同样没有壮途。

    夜幕降临,书房内烛火摇曳,慕姄坐在案前,提笔欲书,却终是放下。

    她望向门外,月光如水,洒满庭院,心中却是一片迷茫。

    而另一边,六皇子钟离砚的府邸内也是灯火通明。他坐在书房中,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他虽贵为皇子,但身体孱弱,常年在王府中养病,对朝堂之事知之甚少。

    这次皇帝突然为他指婚,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处境。

    “慕姄,巾帼不让须眉,有意思。”

    钟离砚的嘴角勾起一抹淡笑,这笑中既有对慕姄的欣赏,也有对自己命运的无奈。

    这是无情帝王家,每个人都是一枚棋子。

    次日清晨,钟离砚以探望之名,带着精心挑选的礼物,来到了慕府。

    他站在将军府的大门前,望着那高悬的牌匾。

    慕姄得知六皇子来访的消息时,正站在院中练枪。她收起长枪,目光中闪过一丝意外,但随即恢复了平静。

    “请六皇子入府。”慕姄的声音清冷而有力,她转身步入大厅,准备迎接这位即将与她共度一生的男子。

    钟离砚步入大厅,只见慕姄身着便装,她不同于高门贵女,她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不容忽视的英气。

    钟离砚微微欠身,以示敬意,他的声音温和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虚弱:“慕将军,久仰大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慕姄回以一礼,虽心中波澜起伏,面上却维持着淡然:“六皇子言重了,真是折煞慕姄,怎敢当此赞誉。”

    两人落座,侍从奉上茶水,茶香袅袅间,气氛略显尴尬。

    钟离砚轻抿一口茶,轻咳一声,打破了沉默:“慕将军威名远播,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六皇子谬赞了,慕姄不过一介武夫,承蒙陛下厚爱,才得此虚名。”

    慕姄的回答不卑不亢,她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和,但内心却如翻江倒海般复杂。

    钟离砚轻轻一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无奈与释然:“慕将军过谦了,将门虎女,在这朝堂之上,能有几人像你这般,既有勇武之姿,又不失巾帼之气?”

    慕姄闻言,她抬头看向钟离砚,那双眼睛里似乎藏着许多她未曾读懂的情绪。

    她忽然意识到,这位看似弱不禁风的六皇子,或许并不像外界传言的那般简单。

    “六皇子今日前来,应该不单只是为了称赞我两句。”慕姄单刀直入。

    钟离砚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抹赞赏:“慕将军果然直率,我今日前来,确有一事相商。”

    他停顿片刻,似乎在斟酌言辞,随后继续说道:“我知道,这桩婚事对你来说或许并非所愿。同样,也并非我所愿。”

    慕姄微微挑眉,她没想到钟离砚会如此直接地提及此事。她心中虽有千般不愿,但面上依旧保持着冷静与淡然:“婚姻虽非我所愿,但既已奉旨,我自会遵守。如今家父刚过身不过一年,我自守孝,你我之间,君臣而已。”

    钟离砚闻言,轻轻点头,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情绪。

    他深知,慕姄这样的女子,心中有着更广阔的天地,而非仅仅局限于这后宅中。

章节目录

女将军偏不随君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九万红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九万红尘并收藏女将军偏不随君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