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心月狐误西天取经 贾夫人喜得一女
因为与封夫人在儿女缘份上同样单薄的缘故,贾夫人与封夫人有了些交集。
虽两家地位上有所悬殊,但封夫人喜欢贾夫人自然洒脱,贾夫人欣赏封夫人深明礼义,比寻常后宅妇人多了些风骨,二人便成了闺中密友。
两位夫人有了这般情谊,甄世隐与林如海也就有了些交集。林如海十分欣赏甄世隐神仙一般人品,故而两人亦有些私交。
前些年,封夫人在一个游历的癞头和尚那里得了个偏方,不想真的应验得了女儿。
便要将那方子推荐给贾夫人,也不知道贾夫人是没吃,反正隔年也有了身孕,一月前生下了一个女儿。
今日是林府为新生的女儿办满月酒,封夫人本不想带着英莲去,可甄世隐坚持,她只得将还未起床的英莲抱上马车继续睡。
看着英莲沉睡的小模样,封夫人只希望马车走的慢一些,稳一些,能让英莲能睡的久一点。
可惜,仁清巷距离林府不过一炷香的车程,封夫人只得将英莲叫起来,好好的哄劝了一番,带着乳母下了马车,并几个丫鬟婆子进了林府。
林府的热闹自不必说的,单说贾夫人新生女儿的长相,便让人赞叹不已。
虽说自家英莲的长相已经十分灵动,且眉间的胭脂痣给她增添了福相。
可见了林家女儿,封夫人才知道什么是天生丽质。不过刚满月的小孩就已经露出了仙女般的婀娜,眉眼间说不尽得风流。
就连英莲的乳母温嫲嫲也不禁夸赞,“到底是探花郎的女儿,果然好个模样,将来定是个大美人!”
只遗憾,温嫲嫲想要见识的京城贾家老夫人,因家中无人照管没能来。
倒是京城舅太太给外甥女带来的物件让她开了眼,尤其是贾老夫人给外孙女的玉佩,着实是个罕物。
那玉据说是当日唐玄宗赠与杨玉环的冰花芙蓉玉,上面刻着‘天定保尔,俾尔戬谷’。
温嫲嫲自是不明白那玉上字是什么意思,心里暗叹那玉的稀奇,又不好露出羡慕神色,唯恐别人笑话她没见过世面,给甄府丢脸。
待上了回甄府的马车,她才敢啧啧称赞那玉佩,“到底是京城的物件,果然是稀奇。”
“贾家本就是侯门望族,自然少不了那些好东西。”封夫人逗弄着英莲眉间的胭脂痣,撇了一眼温嫲嫲道:“你总把你家乡的顺口溜:什么贾不贾,白玉为堂金作马挂在嘴边。如今真见识了,还这般大惊小怪的?”
“从前只是听说,如今才真真见识了。”温嫲嫲笑着道:“也不怕太太笑话,从前在老家金陵的时候,每每路过贾家老宅,想着什么时候能进去见识一番就知足了……”
听马车里说的热闹,赶车的霍启忍不住插嘴道:“温嫲嫲只知道里面的热闹,却不知道外面的热闹。”
温嫲嫲正说的起劲,被霍启打断,忍不住嗔道:“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热闹,那外面的热闹
能有什么呢?我告诉你说,不单是这玉稀奇,还有更稀奇的呢!”
“今儿贾家来的二舅太太前年添了个哥儿,是衔着玉出生的。据说那玉上从嘴里抠出来的时候,上面还有字儿呢!你说外面的热闹能有这个热闹大?”
“这外面的热闹虽不比这个大,却比这个奇,还是我说与妈妈听吧。”霍启放慢了车速,压低声音道:“午间,林府门口来了个和尚,赖在门口不走,嘴里还嘟嘟囔囔的说些浑话。”
听他提起癞头和尚,封夫人来了兴致,问道:“哪里来的和尚,可是那头上有些癞疮的和尚?”
“小的也不知是哪里来的和尚,只他身形肥壮却衣着褴褛,头上倒是有些污糟。一到林府就嚷嚷着‘舍我吧,把这个绛珠仙草投胎的孩子舍我吧。’还说‘这孩子本是薄命司的,若要不应劫,当听他一言:怕是一生的厄运都难除了,若是离开家乡,就应了薄命的劫数了!”
听见如此说,封夫人心里一紧,忙忙的问道:“那林家老爷可听了?”
霍启道:“和尚的话如何信得?那些看门的根本没叫他进门,就被打发了!”
封夫人闻言不再言语,心里却隐隐不安。回了家中,将今日发生的事说与甄世隐听。
甄世隐因偶感风寒歇再家中,先听了贾家老太太送来的玉,细细斟酌玉上的字,不禁笑道:“难不成贾老太太是想这外孙女将来进宫做个贵妃不成?”
“听说贾家二房长女是要送进宫的。怎么还要将这外孙女送进宫?我想着不过是老太太对孩子的一番期盼之意。贾夫人也因这玉,给孩子起了个乳名唤作黛玉。”
甄世隐闻言笑道:“黛玉?只怕贾夫人也希望这姐儿将来有一番作为呢!”
封氏不解其意,也不理会,“且不管那个,今天来的和尚倒是有些蹊跷。我虽未亲眼见着那和尚,八成就是给我有孕偏方的和尚。若是如此,只怕是他说林家女儿有灾祸的话要应验了。”
甄世隐虽也不信什么癞头和尚的话,却也放在了心上。唯恐那林家女儿真的有什么劫难,被自家英莲沾染上,遂叫封氏不必再带着女儿去林家。
后来,那林黛玉自能吃饭起就开始吃汤药。贾夫人忙着照顾女儿,便也无暇与封夫人相会,两家自此渐渐疏远。
春去秋来,英莲已经长成乖觉可爱的小姑娘。
一日,甄世隐正午睡,忽听英莲啼哭,忙忙醒来。
见女儿在庭前的花园里,正因为温嫲嫲不让她掐灯笼花而啼哭,便抱着她去街门前看过会的热闹。
天气闷热,只看了一会儿,英莲便嚷嚷着回家去。
正要进门,一个头上生疮的和尚与一个坡足道人拦住了甄世隐的去路。
甄世隐正奇怪这一僧一道为何会在一起,就听那癞头和尚指着甄世隐手里抱着的英莲,嚷嚷道:“你把这个有命无运,累及爹娘的孩子给我吧,我能保她一世平安。”
甄世隐听的心里发慌,面上不显,忙忙的抱着英莲进了院子。连那坡足道人在后面说的什么都没顾得上,只恍惚听得一句,“好防元宵佳节后,就是烟消火灭时。”
待到次年元宵节,英莲看花灯时丢了!甄世隐忽地想起那老道的话,才缓缓明白他所说何意,只后悔领悟迟了。
丢了孩子后,甄氏夫妇昼夜啼哭。贾夫人念在从前交好,又体会她中年得女又失去得心情。时常来开解封夫人,封夫人才不曾寻死。
谁知孩子丢了两个月后,甄家又应了火劫,将偌大的甄府烧了个干干净净。
连遭祸患,甄世隐想着那道人的话都一一应验了。心中信了这都是命,便也不管家里的烂摊子,只满城寻找那和尚老道的踪影。
见甄世隐如此颓靡,封夫人的心也如死灰一般,便将家中地产折了现银尽数带回了娘家。
谁知封家视封夫人如丧门星一般,哪里肯照管。不过几个月,封夫人带来的银钱也都没了。
封夫人没有了办法,只能与丫鬟一起做些针线维持生计。那甄世隐竟将世事都不再过问,每日嘴里念叨着什么和尚老道的,终日如乞丐般到处游荡。
许是与和尚老道还有些缘分,这一日居然真的被他打探到了其中那和尚的踪迹。
据一个曾经在葫芦庙做小沙弥,现如今在街上卖油炸果子的人说,那癞头和上此时正在林家门口,嚷嚷着要林家独女出家呢。
待甄世隐赶到在林府门前,那和尚已经被林家下人赶走了。
甄世隐忙整理已经破旧的衣衫,要进门拜访林老爷。
听闻甄世隐来访,林如海素日怜他家中接连遭祸,忙命人请进来。
谁知甄世隐一见林如海,便急切地道:“那和尚说的很是,合该听那和尚的。”
林如海看他神情萎靡,双眼却冒着急切的光。像是心中有什么大事,却说不出口似的,只慢慢问他出了什么事。
他却追问林如海,“刚才被赶走的那癞头和尚可说了什么?”
林如海见他问的直白,便也不瞒他,“那和尚要化小女出家,说只有如此她的病才能好。”
甄世隐略带激动的道:“那就出家吧,只要孩子能好,和尚让出家就出家。”
林如海见甄世隐似疯若癫却又十分诚恳,心内知道他是丢了孩子后得了失心疯,便耐心安慰道:“也不是非出家不可,那和尚还说,只要小女以后不见除父母之外的一切外姓人,也不许哭,便可保平安了。”
见林如海如此说,甄世隐目光中的急切缓和了下来,嘴里喃喃自语道:“那和尚为何不告诉我,为何单不告诉我?”
林如海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见他似有疯狂的预兆,只悄悄的命下人请个大夫来。等大夫来了,甄世隐却起身告辞,强留也留不住。
林如海只好遣下人将他送回家去。
不多时,那下人慌张跑来,说是甄世隐在半路上跟着一个瘸腿道人走了,怎么追都追不上。
林如海正要叫下人去找,忽听到贾夫人跟前的嫲嫲来报,说夫人就要临盆了,唬的他顾不得许多,便朝后院去了。
虽两家地位上有所悬殊,但封夫人喜欢贾夫人自然洒脱,贾夫人欣赏封夫人深明礼义,比寻常后宅妇人多了些风骨,二人便成了闺中密友。
两位夫人有了这般情谊,甄世隐与林如海也就有了些交集。林如海十分欣赏甄世隐神仙一般人品,故而两人亦有些私交。
前些年,封夫人在一个游历的癞头和尚那里得了个偏方,不想真的应验得了女儿。
便要将那方子推荐给贾夫人,也不知道贾夫人是没吃,反正隔年也有了身孕,一月前生下了一个女儿。
今日是林府为新生的女儿办满月酒,封夫人本不想带着英莲去,可甄世隐坚持,她只得将还未起床的英莲抱上马车继续睡。
看着英莲沉睡的小模样,封夫人只希望马车走的慢一些,稳一些,能让英莲能睡的久一点。
可惜,仁清巷距离林府不过一炷香的车程,封夫人只得将英莲叫起来,好好的哄劝了一番,带着乳母下了马车,并几个丫鬟婆子进了林府。
林府的热闹自不必说的,单说贾夫人新生女儿的长相,便让人赞叹不已。
虽说自家英莲的长相已经十分灵动,且眉间的胭脂痣给她增添了福相。
可见了林家女儿,封夫人才知道什么是天生丽质。不过刚满月的小孩就已经露出了仙女般的婀娜,眉眼间说不尽得风流。
就连英莲的乳母温嫲嫲也不禁夸赞,“到底是探花郎的女儿,果然好个模样,将来定是个大美人!”
只遗憾,温嫲嫲想要见识的京城贾家老夫人,因家中无人照管没能来。
倒是京城舅太太给外甥女带来的物件让她开了眼,尤其是贾老夫人给外孙女的玉佩,着实是个罕物。
那玉据说是当日唐玄宗赠与杨玉环的冰花芙蓉玉,上面刻着‘天定保尔,俾尔戬谷’。
温嫲嫲自是不明白那玉上字是什么意思,心里暗叹那玉的稀奇,又不好露出羡慕神色,唯恐别人笑话她没见过世面,给甄府丢脸。
待上了回甄府的马车,她才敢啧啧称赞那玉佩,“到底是京城的物件,果然是稀奇。”
“贾家本就是侯门望族,自然少不了那些好东西。”封夫人逗弄着英莲眉间的胭脂痣,撇了一眼温嫲嫲道:“你总把你家乡的顺口溜:什么贾不贾,白玉为堂金作马挂在嘴边。如今真见识了,还这般大惊小怪的?”
“从前只是听说,如今才真真见识了。”温嫲嫲笑着道:“也不怕太太笑话,从前在老家金陵的时候,每每路过贾家老宅,想着什么时候能进去见识一番就知足了……”
听马车里说的热闹,赶车的霍启忍不住插嘴道:“温嫲嫲只知道里面的热闹,却不知道外面的热闹。”
温嫲嫲正说的起劲,被霍启打断,忍不住嗔道:“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热闹,那外面的热闹
能有什么呢?我告诉你说,不单是这玉稀奇,还有更稀奇的呢!”
“今儿贾家来的二舅太太前年添了个哥儿,是衔着玉出生的。据说那玉上从嘴里抠出来的时候,上面还有字儿呢!你说外面的热闹能有这个热闹大?”
“这外面的热闹虽不比这个大,却比这个奇,还是我说与妈妈听吧。”霍启放慢了车速,压低声音道:“午间,林府门口来了个和尚,赖在门口不走,嘴里还嘟嘟囔囔的说些浑话。”
听他提起癞头和尚,封夫人来了兴致,问道:“哪里来的和尚,可是那头上有些癞疮的和尚?”
“小的也不知是哪里来的和尚,只他身形肥壮却衣着褴褛,头上倒是有些污糟。一到林府就嚷嚷着‘舍我吧,把这个绛珠仙草投胎的孩子舍我吧。’还说‘这孩子本是薄命司的,若要不应劫,当听他一言:怕是一生的厄运都难除了,若是离开家乡,就应了薄命的劫数了!”
听见如此说,封夫人心里一紧,忙忙的问道:“那林家老爷可听了?”
霍启道:“和尚的话如何信得?那些看门的根本没叫他进门,就被打发了!”
封夫人闻言不再言语,心里却隐隐不安。回了家中,将今日发生的事说与甄世隐听。
甄世隐因偶感风寒歇再家中,先听了贾家老太太送来的玉,细细斟酌玉上的字,不禁笑道:“难不成贾老太太是想这外孙女将来进宫做个贵妃不成?”
“听说贾家二房长女是要送进宫的。怎么还要将这外孙女送进宫?我想着不过是老太太对孩子的一番期盼之意。贾夫人也因这玉,给孩子起了个乳名唤作黛玉。”
甄世隐闻言笑道:“黛玉?只怕贾夫人也希望这姐儿将来有一番作为呢!”
封氏不解其意,也不理会,“且不管那个,今天来的和尚倒是有些蹊跷。我虽未亲眼见着那和尚,八成就是给我有孕偏方的和尚。若是如此,只怕是他说林家女儿有灾祸的话要应验了。”
甄世隐虽也不信什么癞头和尚的话,却也放在了心上。唯恐那林家女儿真的有什么劫难,被自家英莲沾染上,遂叫封氏不必再带着女儿去林家。
后来,那林黛玉自能吃饭起就开始吃汤药。贾夫人忙着照顾女儿,便也无暇与封夫人相会,两家自此渐渐疏远。
春去秋来,英莲已经长成乖觉可爱的小姑娘。
一日,甄世隐正午睡,忽听英莲啼哭,忙忙醒来。
见女儿在庭前的花园里,正因为温嫲嫲不让她掐灯笼花而啼哭,便抱着她去街门前看过会的热闹。
天气闷热,只看了一会儿,英莲便嚷嚷着回家去。
正要进门,一个头上生疮的和尚与一个坡足道人拦住了甄世隐的去路。
甄世隐正奇怪这一僧一道为何会在一起,就听那癞头和尚指着甄世隐手里抱着的英莲,嚷嚷道:“你把这个有命无运,累及爹娘的孩子给我吧,我能保她一世平安。”
甄世隐听的心里发慌,面上不显,忙忙的抱着英莲进了院子。连那坡足道人在后面说的什么都没顾得上,只恍惚听得一句,“好防元宵佳节后,就是烟消火灭时。”
待到次年元宵节,英莲看花灯时丢了!甄世隐忽地想起那老道的话,才缓缓明白他所说何意,只后悔领悟迟了。
丢了孩子后,甄氏夫妇昼夜啼哭。贾夫人念在从前交好,又体会她中年得女又失去得心情。时常来开解封夫人,封夫人才不曾寻死。
谁知孩子丢了两个月后,甄家又应了火劫,将偌大的甄府烧了个干干净净。
连遭祸患,甄世隐想着那道人的话都一一应验了。心中信了这都是命,便也不管家里的烂摊子,只满城寻找那和尚老道的踪影。
见甄世隐如此颓靡,封夫人的心也如死灰一般,便将家中地产折了现银尽数带回了娘家。
谁知封家视封夫人如丧门星一般,哪里肯照管。不过几个月,封夫人带来的银钱也都没了。
封夫人没有了办法,只能与丫鬟一起做些针线维持生计。那甄世隐竟将世事都不再过问,每日嘴里念叨着什么和尚老道的,终日如乞丐般到处游荡。
许是与和尚老道还有些缘分,这一日居然真的被他打探到了其中那和尚的踪迹。
据一个曾经在葫芦庙做小沙弥,现如今在街上卖油炸果子的人说,那癞头和上此时正在林家门口,嚷嚷着要林家独女出家呢。
待甄世隐赶到在林府门前,那和尚已经被林家下人赶走了。
甄世隐忙整理已经破旧的衣衫,要进门拜访林老爷。
听闻甄世隐来访,林如海素日怜他家中接连遭祸,忙命人请进来。
谁知甄世隐一见林如海,便急切地道:“那和尚说的很是,合该听那和尚的。”
林如海看他神情萎靡,双眼却冒着急切的光。像是心中有什么大事,却说不出口似的,只慢慢问他出了什么事。
他却追问林如海,“刚才被赶走的那癞头和尚可说了什么?”
林如海见他问的直白,便也不瞒他,“那和尚要化小女出家,说只有如此她的病才能好。”
甄世隐略带激动的道:“那就出家吧,只要孩子能好,和尚让出家就出家。”
林如海见甄世隐似疯若癫却又十分诚恳,心内知道他是丢了孩子后得了失心疯,便耐心安慰道:“也不是非出家不可,那和尚还说,只要小女以后不见除父母之外的一切外姓人,也不许哭,便可保平安了。”
见林如海如此说,甄世隐目光中的急切缓和了下来,嘴里喃喃自语道:“那和尚为何不告诉我,为何单不告诉我?”
林如海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见他似有疯狂的预兆,只悄悄的命下人请个大夫来。等大夫来了,甄世隐却起身告辞,强留也留不住。
林如海只好遣下人将他送回家去。
不多时,那下人慌张跑来,说是甄世隐在半路上跟着一个瘸腿道人走了,怎么追都追不上。
林如海正要叫下人去找,忽听到贾夫人跟前的嫲嫲来报,说夫人就要临盆了,唬的他顾不得许多,便朝后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