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这里曾经是海底吗?”
庄仪记得他曾经指着《国家地理》杂志里撒哈拉沙漠的图片对着她说。
根据地质学研究,撒哈拉沙漠在过去的地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海洋。
在大约几亿年前,这个地区被浅海覆盖,后来由于地质活动和气候变化,海水退去,变成了现在的沙漠。
撒哈拉,用阿拉伯语中翻译过来是“空虚无物”。
多浪漫啊,荒漠的土地上曾经也被海洋填满。我们如今可以赤脚踩在古老的海底。
她几乎为这个故事痴迷。
那本杂志的相片被她小心裁剪下来,夹进那本她一直珍藏的《夜航西飞》。
而现在她居住在埃及吉萨,站在大道上就可以眺望金字塔与一望无际的沙漠,而当初告诉她这片土地曾被海洋淹没的人却不在身边。
“所以,这就是你来埃及的理由吗?”
面对这样的问题,庄仪总是会先沉默,随后摇摇头说,“不是。”
不是。
/
来非洲做志愿者已经有两个月时间,庄仪时常在这座城市感到割裂。
一边是繁荣的古埃及文明日复一日屹立,一边是贫瘠与苦难缠身的城镇。古国辉煌已然不见,留下的是屡见不鲜的犯罪事件和贫困的围城。
四月的非洲已经开始炎热,这样的季节也是各种疾病高发的季节,每天几乎都有人因为各种原因进医院。
下午四点三十分,一个来非洲独自旅行的中国女生在高温天气晕倒被送进了急诊。
女生不会阿拉伯语,英语也说得磕磕绊绊,最终是庄仪来做翻译。
最近是旅游旺季,游客显而易见地多了起来,大多数人都不适应恶劣环境,几乎每天医院都是门庭若市。
女生被送进了急诊室的病床,这里每个病患都被蓝色的窗帘隔断,等待着医生前来问诊。医生简单检查和一系列治疗操作之后,确认她只是因为不习惯高温天气中暑。
“没关系,在这里挂个水就可以出院了。”庄仪对着女生宽慰道。
女生盯着庄仪一时间愣了神。
庄仪或许是她在这里见过最美的中国人,留着一头差些齐肩的短发,衬得面部轮廓干净利落,没有任何雕饰的脸反而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显现出一种韧性。
尤其是那对眼睛,很像深色的坦桑石,在日复一日的热烈日照曝晒下沉静如海。
刚刚听见庄仪和医生流利的阿拉伯语对话,女生现在满眼都是崇拜,看见庄仪制服上的胸牌,忍不住问,
“姐姐,你是从中国来的志愿者吗?”
庄仪点点头,又摇摇头,“我是中国人,但从法国来的,我在巴黎工作。”
“啊,那离我好近啊。我在德国读书,复活节从柏林来的。这个月柏林还在穿羽绒服呢……”
女生介绍自己叫Fiona,高中开始就在德国读书,今年刚上大一,趁着放假来了一个人来了埃及旅行。
庄仪对她年轻胡闹这件事有些生气,刚满十八的女孩子就敢一个人往非洲跑,根本就是没有意识到这片土地有多么危险。
她忍不住皱眉,语气也不由加重了,“你一个人跑过来,是把非洲当儿戏吗?”
Fiona愣了愣,没想到刚刚和颜悦色的庄仪会突然变脸,结结巴巴说,“姐姐,我这不是没事吗?”
庄仪哑然,又算什么呢。
最终,她不再多说什么,留下一句“好好休息”就离开了病房。
除去非洲猖獗的犯罪事件,疾病也是这片土地不可忽视的威胁。
庄仪上一次无意间和另一个中国来的志愿者女生同时感染疟疾,高烧不退躺在医院几天几夜,最终她命硬撑了下来,另一个志愿者却因此长辞于世,骨灰被带回了中国。
也就是这一刻,庄仪才彻底明白,原来死亡的阴霾正时时刻刻笼罩在这片土地。
庄仪至今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凭借怎样的意志力活下去的,她从未感觉自己离死亡如此之近,每天绝望地躺在床上渴求神的垂怜。
她原本以为自己会死。
那段时间高烧,她总是控制不住梦见自己还在美国的日子。
她赤脚走在纽约高层豪宅的地板上,醉醺醺地趴在玻璃窗上傻笑,指着葳蕤灯火的夜景说,你看曼岛像不像一个巨大的电路板?交通路线规划得利落,街道横竖交叉平行,形成一个个规整的棋盘小格子。
“如果有一天我走在你不知数字某条街上,你只需要从一条大道上一直跑下去,我们总会在某个岔路口重逢的。”
闻言男人喉咙里发出一声闷笑,不知是笑她幼稚还是笑她喝醉酒又爱说胡话,他走上前,将她困在怀中。
庄仪一惊,杯子里的红酒洒了出来,沾得裙子上到处都是。
“你要赔我。”她仰起头忿忿不平。
“好。我陪你。”
庄仪根本搞不懂他话里得歧异,晕乎乎地被他扣住后脑勺。他依旧是笑,垂下头来吻她。
他的温度覆上她的皮肤,直到唇齿之间密不透光。
…
直到某个夜里,庄仪猛然从吉萨出租屋的床上惊醒,烧已经退了下去,意识到自己劫后余生,她强忍着疲惫打开了床头的一盏灯,书桌上读了一半的书上的文字被照亮。
“这些人以为自己的灯光只照亮那张简陋的桌子,不知在八十公里以外,有人看到这团火光的召唤会深受感动,像看到他们在一座荒岛上,面对着大海绝望地摇晃一盏灯。”
这座城市一片黄沙,尼罗河依旧在迟缓地流动。
所有故事都不曾沉重,黏附在身上的尘沙只需要轻轻抖一抖衣袖,往事就足够轻盈落地,然后被风裹挟着去不为人知的地方。
/
Fiona出院前厚着脸皮加了庄仪社交媒体好友,之后几天都会不时发点消息“骚扰”一下庄仪,大多数都是关于埃及的旅行见闻,来找庄仪寻求真假。
这天下午,庄仪又收到了她的骚扰讯息。
“你知道吗?前几天有则新闻,一个美国人一个人开飞机从毛里塔尼亚起飞,在沙漠里遇到极端天气失联,所有人都以为他已经是必死无疑,没想到第三天搜救队真的找到幸存的他了。
“几天之后又有新闻爆料,说失联的人其实是美国某个富豪老板的儿子。本来大家都只当是虚假新闻,没想到热度很快被压下去了,倒让这件事情变得说不清真假。”
庄仪一愣,立即上网搜索一下,发现的确有这么一件事,据说当事人目前已经被转移到了埃及的某一家医院养疗,但身份依旧是个谜。
什么富二代?疯了,一个人开飞机深入沙漠。
庄仪猜到了Fiona找自己的意图,遗憾表示自己在医院并没有接收到任何相关消息,对方大概率可能被转移到了开罗的医院。
Fiona失落一阵以后又立马打起精神,“唉,但是一个人在沙漠腹地失联这件事就好神秘啊,简直就像《小王子》一样。”
庄仪忍不住回复,“人有时候不能看太多书,容易对事情赋魅。”
“不管他究竟是不是那个美国富豪的儿子,这件事依旧很吸引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有一种直觉,他是去看撒哈拉之眼的。”
撒哈拉之眼,庄仪曾经在地理杂志上读到过,人们说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同心圆,也是一只凝视的眼。
关于撒哈拉之眼的成因众说纷纭,有人说这是陨石袭击地球的结果,也有人说这是亚特兰蒂斯的遗迹在大水退去后浮现。
然而事实究竟如何,至今仍旧未知。
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起,答案对于庄仪来说,好像并没有那么重要。
毕竟,那个十几岁时兴致勃勃说要开越野车闯进非洲沙漠深处的女孩子已经不见了。
庄仪最终没选择理会Fiona的跳跃思维,关闭了手机继续工作。
这一段时间医院都异常繁忙,开罗市中心的医院无法容纳的病患都被转移到了吉萨,庄仪每天几乎都要加班到凌晨。
有时候时间太晚回家不安全,她便会找空的医护休息室在椅子上凑合一晚。
在椅子上她很难有太完整的休息时间,有些像是学生时代的课间休息,每一个片段都无比潦草凌乱。
学校冰场爆裂的欢呼不绝于耳,如滚石落下,他急促起伏的呼吸声在昏暗的储物间回荡在耳侧。
庄仪的后背被抵在金属置物架上,一只大腿被他的手紧紧抱住,重心不稳的她只能堪堪搂住他的肩背,坚硬的护具藏在冰球衫下面,硌得她皮肤生疼。
他埋在她的肩颈里笑,热气喷薄在她的皮肤上。
那么炽热的夏天,他的体温足够让她浑身战栗。
“庄仪,庄仪……”
他叫着她的名字,咬上她的嘴唇,那一瞬间她几乎想落泪。
那个夏天的洛杉矶气温突破新高,引燃不甘寂寞的灵魂,满山遍火,一直燃放到如今。
一个短暂的梦,醒来时,休息室的白炽灯晃得她睁不开眼,梦中人的温度仿佛还停留在唇角,泄水的心情难以安放。
蜻蜓点水般的戛然而止,竟然连尾笔都来不及勾勒。
/
又是一个凌晨,守夜的另一个美国来的志愿者百无聊赖地玩着手机里的游戏,安静的走廊里回荡着电子音效。
庄仪低头统计白天的工作日志。黑色的中性笔不知道被谁顺走了,只剩下一支出墨不顺畅的红笔。
她用力甩了甩那只红笔,没想到墨水飞溅,直接在身上的护士服留下一小块污渍。
不明原因,心里没来由地心慌。
突然,一阵嘈杂声打破了宁静,庄仪循声望去,发现大厅门口一个埃及中年女人带着哭腔,正不断用阿拉伯语不断重复着什么。
庄仪一路小跑上前,女人看见她的工作服,就像是发现了救命稻草,拽住她的衣袖大喊,“求求你,救救我女儿。”
庄仪这才发现女人怀中抱着一个头部有严重创伤的女孩,额头处血汩淋漓,此时昏迷不醒。
“病人怎么回事?”
女人依旧是哭,语无伦次时说的阿拉伯语含糊不清,庄仪听不清晰,就在她正准备说话时,头顶传来一个熟悉又陌生的低沉男声。
“施工区的告示牌掉下来,砸到她了。”
对方说的是英文。
庄仪下意识抬头,对上男人目光的一瞬间她全身僵住了。
对方依旧是记忆里英俊的面孔,只是在看清她时也同样面露惊愕。
什么都听不清了。
一瞬间,庄仪能感受到耳畔爆发出剧烈的轰鸣声。
上帝曾举起锤榔恶狠狠地在她的头骨埋下一枚钉子,血肉与铁器粘连不清,习惯了与异物共生,她有时会产生自己已然痊愈的错觉。
而一次共振的钟声足够让她回忆起所有。无法遏制的疼痛几乎要将她骨与血撕裂——这几年她没有一分一秒忘却过。
为什么在这里?
他应该在繁华的都市刀砍香槟彻夜不眠,他可能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但不可能是吉萨,更不应该在吉萨。
来不及思考,庄仪率先别开目光,先合力将病人转移到担架上送去急诊病房。
这几天医院的人比往日还要多,人手严重不足,医护人员短时间没发抽身。庄仪考过急救证,在医院她也接受了一些简单的医疗培训,有时人手不够便会叫志愿者顶上。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简单给受重伤的女孩做了一些急救措施,至少先把伤口的血暂时止住了。
安抚了一阵女孩母亲之后,庄仪终于等来了医生和护士问诊。
“辛苦了,你先去休息吧。”护士拍了拍她的肩。
庄仪全身近乎虚脱,她托着疲惫的身体走出急诊室,关门时恰好看见靠在走廊墙壁上的男人。
他依旧是过去英俊高挑的模样,只是脸上带着些细小的伤痕,定制西装上沾上的血迹颜色暗淡,此刻看来有些风尘仆仆。
他眼眶发红,却神色冷漠地望着她,似乎在棋盘早已经预料到了这一步狭路相逢。
“程确。”
庄仪从来没有感觉自己这样累过。
他站在那里笑了起来,那笑容却不见得有几分真心实意。
终于,他低着声音缓缓开口。
“庄仪。”
“好久不见。”
庄仪记得他曾经指着《国家地理》杂志里撒哈拉沙漠的图片对着她说。
根据地质学研究,撒哈拉沙漠在过去的地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海洋。
在大约几亿年前,这个地区被浅海覆盖,后来由于地质活动和气候变化,海水退去,变成了现在的沙漠。
撒哈拉,用阿拉伯语中翻译过来是“空虚无物”。
多浪漫啊,荒漠的土地上曾经也被海洋填满。我们如今可以赤脚踩在古老的海底。
她几乎为这个故事痴迷。
那本杂志的相片被她小心裁剪下来,夹进那本她一直珍藏的《夜航西飞》。
而现在她居住在埃及吉萨,站在大道上就可以眺望金字塔与一望无际的沙漠,而当初告诉她这片土地曾被海洋淹没的人却不在身边。
“所以,这就是你来埃及的理由吗?”
面对这样的问题,庄仪总是会先沉默,随后摇摇头说,“不是。”
不是。
/
来非洲做志愿者已经有两个月时间,庄仪时常在这座城市感到割裂。
一边是繁荣的古埃及文明日复一日屹立,一边是贫瘠与苦难缠身的城镇。古国辉煌已然不见,留下的是屡见不鲜的犯罪事件和贫困的围城。
四月的非洲已经开始炎热,这样的季节也是各种疾病高发的季节,每天几乎都有人因为各种原因进医院。
下午四点三十分,一个来非洲独自旅行的中国女生在高温天气晕倒被送进了急诊。
女生不会阿拉伯语,英语也说得磕磕绊绊,最终是庄仪来做翻译。
最近是旅游旺季,游客显而易见地多了起来,大多数人都不适应恶劣环境,几乎每天医院都是门庭若市。
女生被送进了急诊室的病床,这里每个病患都被蓝色的窗帘隔断,等待着医生前来问诊。医生简单检查和一系列治疗操作之后,确认她只是因为不习惯高温天气中暑。
“没关系,在这里挂个水就可以出院了。”庄仪对着女生宽慰道。
女生盯着庄仪一时间愣了神。
庄仪或许是她在这里见过最美的中国人,留着一头差些齐肩的短发,衬得面部轮廓干净利落,没有任何雕饰的脸反而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显现出一种韧性。
尤其是那对眼睛,很像深色的坦桑石,在日复一日的热烈日照曝晒下沉静如海。
刚刚听见庄仪和医生流利的阿拉伯语对话,女生现在满眼都是崇拜,看见庄仪制服上的胸牌,忍不住问,
“姐姐,你是从中国来的志愿者吗?”
庄仪点点头,又摇摇头,“我是中国人,但从法国来的,我在巴黎工作。”
“啊,那离我好近啊。我在德国读书,复活节从柏林来的。这个月柏林还在穿羽绒服呢……”
女生介绍自己叫Fiona,高中开始就在德国读书,今年刚上大一,趁着放假来了一个人来了埃及旅行。
庄仪对她年轻胡闹这件事有些生气,刚满十八的女孩子就敢一个人往非洲跑,根本就是没有意识到这片土地有多么危险。
她忍不住皱眉,语气也不由加重了,“你一个人跑过来,是把非洲当儿戏吗?”
Fiona愣了愣,没想到刚刚和颜悦色的庄仪会突然变脸,结结巴巴说,“姐姐,我这不是没事吗?”
庄仪哑然,又算什么呢。
最终,她不再多说什么,留下一句“好好休息”就离开了病房。
除去非洲猖獗的犯罪事件,疾病也是这片土地不可忽视的威胁。
庄仪上一次无意间和另一个中国来的志愿者女生同时感染疟疾,高烧不退躺在医院几天几夜,最终她命硬撑了下来,另一个志愿者却因此长辞于世,骨灰被带回了中国。
也就是这一刻,庄仪才彻底明白,原来死亡的阴霾正时时刻刻笼罩在这片土地。
庄仪至今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凭借怎样的意志力活下去的,她从未感觉自己离死亡如此之近,每天绝望地躺在床上渴求神的垂怜。
她原本以为自己会死。
那段时间高烧,她总是控制不住梦见自己还在美国的日子。
她赤脚走在纽约高层豪宅的地板上,醉醺醺地趴在玻璃窗上傻笑,指着葳蕤灯火的夜景说,你看曼岛像不像一个巨大的电路板?交通路线规划得利落,街道横竖交叉平行,形成一个个规整的棋盘小格子。
“如果有一天我走在你不知数字某条街上,你只需要从一条大道上一直跑下去,我们总会在某个岔路口重逢的。”
闻言男人喉咙里发出一声闷笑,不知是笑她幼稚还是笑她喝醉酒又爱说胡话,他走上前,将她困在怀中。
庄仪一惊,杯子里的红酒洒了出来,沾得裙子上到处都是。
“你要赔我。”她仰起头忿忿不平。
“好。我陪你。”
庄仪根本搞不懂他话里得歧异,晕乎乎地被他扣住后脑勺。他依旧是笑,垂下头来吻她。
他的温度覆上她的皮肤,直到唇齿之间密不透光。
…
直到某个夜里,庄仪猛然从吉萨出租屋的床上惊醒,烧已经退了下去,意识到自己劫后余生,她强忍着疲惫打开了床头的一盏灯,书桌上读了一半的书上的文字被照亮。
“这些人以为自己的灯光只照亮那张简陋的桌子,不知在八十公里以外,有人看到这团火光的召唤会深受感动,像看到他们在一座荒岛上,面对着大海绝望地摇晃一盏灯。”
这座城市一片黄沙,尼罗河依旧在迟缓地流动。
所有故事都不曾沉重,黏附在身上的尘沙只需要轻轻抖一抖衣袖,往事就足够轻盈落地,然后被风裹挟着去不为人知的地方。
/
Fiona出院前厚着脸皮加了庄仪社交媒体好友,之后几天都会不时发点消息“骚扰”一下庄仪,大多数都是关于埃及的旅行见闻,来找庄仪寻求真假。
这天下午,庄仪又收到了她的骚扰讯息。
“你知道吗?前几天有则新闻,一个美国人一个人开飞机从毛里塔尼亚起飞,在沙漠里遇到极端天气失联,所有人都以为他已经是必死无疑,没想到第三天搜救队真的找到幸存的他了。
“几天之后又有新闻爆料,说失联的人其实是美国某个富豪老板的儿子。本来大家都只当是虚假新闻,没想到热度很快被压下去了,倒让这件事情变得说不清真假。”
庄仪一愣,立即上网搜索一下,发现的确有这么一件事,据说当事人目前已经被转移到了埃及的某一家医院养疗,但身份依旧是个谜。
什么富二代?疯了,一个人开飞机深入沙漠。
庄仪猜到了Fiona找自己的意图,遗憾表示自己在医院并没有接收到任何相关消息,对方大概率可能被转移到了开罗的医院。
Fiona失落一阵以后又立马打起精神,“唉,但是一个人在沙漠腹地失联这件事就好神秘啊,简直就像《小王子》一样。”
庄仪忍不住回复,“人有时候不能看太多书,容易对事情赋魅。”
“不管他究竟是不是那个美国富豪的儿子,这件事依旧很吸引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有一种直觉,他是去看撒哈拉之眼的。”
撒哈拉之眼,庄仪曾经在地理杂志上读到过,人们说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同心圆,也是一只凝视的眼。
关于撒哈拉之眼的成因众说纷纭,有人说这是陨石袭击地球的结果,也有人说这是亚特兰蒂斯的遗迹在大水退去后浮现。
然而事实究竟如何,至今仍旧未知。
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起,答案对于庄仪来说,好像并没有那么重要。
毕竟,那个十几岁时兴致勃勃说要开越野车闯进非洲沙漠深处的女孩子已经不见了。
庄仪最终没选择理会Fiona的跳跃思维,关闭了手机继续工作。
这一段时间医院都异常繁忙,开罗市中心的医院无法容纳的病患都被转移到了吉萨,庄仪每天几乎都要加班到凌晨。
有时候时间太晚回家不安全,她便会找空的医护休息室在椅子上凑合一晚。
在椅子上她很难有太完整的休息时间,有些像是学生时代的课间休息,每一个片段都无比潦草凌乱。
学校冰场爆裂的欢呼不绝于耳,如滚石落下,他急促起伏的呼吸声在昏暗的储物间回荡在耳侧。
庄仪的后背被抵在金属置物架上,一只大腿被他的手紧紧抱住,重心不稳的她只能堪堪搂住他的肩背,坚硬的护具藏在冰球衫下面,硌得她皮肤生疼。
他埋在她的肩颈里笑,热气喷薄在她的皮肤上。
那么炽热的夏天,他的体温足够让她浑身战栗。
“庄仪,庄仪……”
他叫着她的名字,咬上她的嘴唇,那一瞬间她几乎想落泪。
那个夏天的洛杉矶气温突破新高,引燃不甘寂寞的灵魂,满山遍火,一直燃放到如今。
一个短暂的梦,醒来时,休息室的白炽灯晃得她睁不开眼,梦中人的温度仿佛还停留在唇角,泄水的心情难以安放。
蜻蜓点水般的戛然而止,竟然连尾笔都来不及勾勒。
/
又是一个凌晨,守夜的另一个美国来的志愿者百无聊赖地玩着手机里的游戏,安静的走廊里回荡着电子音效。
庄仪低头统计白天的工作日志。黑色的中性笔不知道被谁顺走了,只剩下一支出墨不顺畅的红笔。
她用力甩了甩那只红笔,没想到墨水飞溅,直接在身上的护士服留下一小块污渍。
不明原因,心里没来由地心慌。
突然,一阵嘈杂声打破了宁静,庄仪循声望去,发现大厅门口一个埃及中年女人带着哭腔,正不断用阿拉伯语不断重复着什么。
庄仪一路小跑上前,女人看见她的工作服,就像是发现了救命稻草,拽住她的衣袖大喊,“求求你,救救我女儿。”
庄仪这才发现女人怀中抱着一个头部有严重创伤的女孩,额头处血汩淋漓,此时昏迷不醒。
“病人怎么回事?”
女人依旧是哭,语无伦次时说的阿拉伯语含糊不清,庄仪听不清晰,就在她正准备说话时,头顶传来一个熟悉又陌生的低沉男声。
“施工区的告示牌掉下来,砸到她了。”
对方说的是英文。
庄仪下意识抬头,对上男人目光的一瞬间她全身僵住了。
对方依旧是记忆里英俊的面孔,只是在看清她时也同样面露惊愕。
什么都听不清了。
一瞬间,庄仪能感受到耳畔爆发出剧烈的轰鸣声。
上帝曾举起锤榔恶狠狠地在她的头骨埋下一枚钉子,血肉与铁器粘连不清,习惯了与异物共生,她有时会产生自己已然痊愈的错觉。
而一次共振的钟声足够让她回忆起所有。无法遏制的疼痛几乎要将她骨与血撕裂——这几年她没有一分一秒忘却过。
为什么在这里?
他应该在繁华的都市刀砍香槟彻夜不眠,他可能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但不可能是吉萨,更不应该在吉萨。
来不及思考,庄仪率先别开目光,先合力将病人转移到担架上送去急诊病房。
这几天医院的人比往日还要多,人手严重不足,医护人员短时间没发抽身。庄仪考过急救证,在医院她也接受了一些简单的医疗培训,有时人手不够便会叫志愿者顶上。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简单给受重伤的女孩做了一些急救措施,至少先把伤口的血暂时止住了。
安抚了一阵女孩母亲之后,庄仪终于等来了医生和护士问诊。
“辛苦了,你先去休息吧。”护士拍了拍她的肩。
庄仪全身近乎虚脱,她托着疲惫的身体走出急诊室,关门时恰好看见靠在走廊墙壁上的男人。
他依旧是过去英俊高挑的模样,只是脸上带着些细小的伤痕,定制西装上沾上的血迹颜色暗淡,此刻看来有些风尘仆仆。
他眼眶发红,却神色冷漠地望着她,似乎在棋盘早已经预料到了这一步狭路相逢。
“程确。”
庄仪从来没有感觉自己这样累过。
他站在那里笑了起来,那笑容却不见得有几分真心实意。
终于,他低着声音缓缓开口。
“庄仪。”
“好久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