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纷飞,狂风吹打着窗,吱吱作响。
院里的雪厚厚一层,蔓延上阶梯。
屋内灯火通明。
宫人小心翼翼地放下水盆,轻手轻脚的捧起皇帝的胳膊,却如寒天里的冰一样冷。
察觉不对,伸出微微颤抖的手指探了探皇上的鼻息。
他惊呼一声,瘫坐在地,失手打翻了水盆,镇静下来后连滚带爬地跑了出去。
“皇上…驾崩!”
凄厉的声音传遍整个皇宫。
*
景历三十四年冬,先帝驾崩,太子沈蕴继位,改年号康济,大赦天下。
*
立秋时节,京城谢府。
谢夫人大汗淋漓,紧握着旁边丫鬟的手,呻吟着。
“夫人,用力啊。”接生婆在一旁焦急地等待。
终于。
“哇——”一声响亮的哭声环绕着整个后院,谢夫人因体力透支而晕了过去。
哭声戛然而止,原本乌云密布的天空陡然升起一抹太阳。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那束光里透着若隐若现的凤凰,天降祥云拥护着它,飞升而去。
下人们愣住片刻,面面相觑。接生婆率先反应过来,跪在地上,虔诚道:
“凤凰来仪,天降祥瑞,此乃大吉之兆!”
随后,她便匆忙退出去,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谢丞相。
丞相一脸慈爱,抱起在襁褓中睡着的女儿,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她嫩如玉的脸颊。
不知何时,在百姓口中,谢府出了个“天生凤命”,此传言传到皇帝耳朵里。
皇帝倒是轻轻一笑,不日便传了谢丞相入宫。
他入宫时,钦天监正在一旁伺候着。
“臣日观天象,当日紫气东来,璧合珠连,老人星见,紫薇星降,此乃祥瑞之兆。又有证人见得凤凰飞升,‘天生凤命’,千真万确。”
皇帝听闻,大喜过望,赏黄金万两,赐玉如意一把,赠长命金锁一对,特赐名:林双。
又与谢丞相寒暄好久,才肯放他归去。
回到府,谢丞相叹了口气,在屋子里来回踱步。
听下人报夫人已醒,赶忙走进后院,只见谢夫人温柔的抱着谢林双,眼里是溢出来的爱。
谢丞相坐到她身边,无言看着她。
“这是怎么了,闷闷不乐的?”谢夫人见状,把谢林双交给嬷嬷带下去了。
“夫人醒来后,可听说了女儿出生时的异象。”谢丞相斟酌好久。
“是听下人们讨论过…”夫人看着他苍白的神色,有些慌。
“先前皇上唤我入宫,也为此事,宫里钦天监又说是天生凤命,还赐名林双,皇上的意思,他认定了我们阿双是未来的太子妃了。”
一入宫门深似海,这个道理谢夫人怎能不懂,皇上金口玉言,此事已成板上钉钉。
她无声,泪流满面。
*
待谢林双垂髫之时,宫里便派了嬷嬷指导她宫规礼仪。
皇帝还准允她同太子一起伴读。
一来二去,两人便熟捻起来。
直至现在,谢林双还能想的起他们俩第一次见面的模样。
太子比她大三岁,个子更是高她一个头,第一次见面,他稚嫩的脸庞上却有一种不属于那个年纪的成熟。
“你便是要嫁与我的人?”
谢林双不说话,只是呆愣愣地看着他,他被看的没法子,只好牵起她的手,走向太学。
两人整日不学无术,不是爬树掏鸟蛋,就是御膳房偷摸拿点好吃的。
但在夫子那的年末考核,谢林双则是拔得头筹,而太子总是挨骂。
他捂着被夫子敲了三棍的头恶狠狠的看着谢林双。
“啊啊啊啊啊谢林双本太子饶不了你!”
*
冷风横扫,风雪漫卷,寒意愈发逼人,又是一年冬。
华灯初上,宫内灯火辉煌,琉璃瓦下映照着金碧辉煌的宫阙,皇帝喜热闹,宫宴必不可少。
谢林双早已过了及笄之年,出落的亭亭玉立,姿态妙曼,身上衣裳飘然,黑发如墨,眉眼如画。
此时正端坐在大明宫内,注视着来来往往的人群。
钟声敲响,宫廷歌舞悠悠荡漾,举目抬眸间,觥筹交错。
太子不与她一席,她四处寻找也不见踪影,醉意涌上心头,寻了个借口,溜进御花园。
她轻轻拂落压在梅花上的雪,手指被冰的通红,丫鬟春兰为她披上湖蓝云烟稠棉斗篷,撑起伞。
她并非不知太子在何处,只是懒的追寻。
“你便是那未来太子妃?”
谢林双闻声看去,少年身姿挺拔,玄衣墨发,正双手抱胸,倚靠在梁柱上,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你又是哪家的公子?”谢林双没否认,反问道。
“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未来夫君正和你阿姐打情骂俏…”他笑的幸灾乐祸。
谢林双垂眸,她绣袍下的手攥紧,指骨微微泛白。
半晌。
“那又如何。”
那少年听后愣了片刻,反应过后哈哈大笑,顶着大雪,消失在御花园里。
“小姐,不必管他,我看,他就是个疯子。”春兰愤愤道。
谢林双脸色泛白,往御花园深处看去。
是了,一对璧人正在赏雪品茗。
太子爱慕她姐姐谢泛泛,谢林双不是不知道,是那次太子生辰时,喝醉无意间吐露出来的秘密。
谢林双听后无感,只是感叹,今后要与不爱者共度一生,甚是辛苦。
她回了大明宫,欲落座时,察觉到背后一炽热的目光。
是他,依旧那么玩世不恭。
那少年手握玉盏,见谢林双目光投来,挑衅似的举了举酒杯,随后一饮而尽。
疯子。
谢林双权当看不见。
等一切结束后,谢林双没有再待在宫里,而是随谢丞相回了谢府,两人碰面时,谢泛泛正哄着酩酊大醉的太子回东宫。
她耸耸肩,进了马车。
谢林双虽从小进宫由太后培养,但对谢父谢母的感情也还算深厚。宫里不愁吃穿,谢父就从各州搜罗些新奇物件偷摸的送进宫,童年也不算太枯燥。
要说她对太子是什么样的感情呢……依赖性吗。
她自己也说不明白,儿女之情并未有之,更多的是亲情。
和太子冷战已半月有余,起因不过是他不知道从哪得来谢林双知道他爱慕谢泛泛的事。
谢林双也没想冷战,只求能安安稳稳的过好日子,谁知太子竟被夺舍了一般,向皇帝请求毁了他与谢林双的婚约,求娶谢泛泛。
要知道,自从谢林双诞育以来,天下太平,海晏河清,各国使臣皆来朝觐见,可谓运开时泰。
皇帝更是把这功劳归功于谢林双这个“天命之女”。
如今太子大言不惭,妄图毁了婚约。
皇帝气不过,狠狠抽了他一巴掌。
再然后,闹了个父子离心的场面。
谢林双正想着,马车却一个踉跄,车身歪向一边,几近挨向地面。
春兰眼疾手快,忙拉着谢林双出去。
车夫下来看了眼后,不好意思道:“这车轮坏了,夜深人静的也没人修啊小姐。”
谢林双只好停下,谢父他们的马车领先在前,恐怕早就到了谢府。
这雪越下越大,很快,坏掉的车轮半个身子被雪覆盖,寒风吹过,刺的谢林双裹紧斗篷,一步一步朝着谢府的方向走。
夜深人静,春兰仿佛听见了车轮碾过地面的声音。
一辆马车就那么缓缓停在谢林双二人面前。
里头的人掀开遮挡着窗口的浅白帷裳,映入眼帘,是一张貌比潘安的脸。
是他。
两人僵持不下,倒是他先冷冷开口:
“再不上来,怕是谢丞相要急疯了。”
谢林双拉不下面子,但这种情况,上车,是最好的选择。
她和春兰扭扭捏捏上了车,冰冷的手紧握在一起。
车内相对无言,幸好离谢府不远,一会就到了,车夫禀报了一声后,谢林双逃似的下了车。
那少年紧随其后。
门内,谢父谢母正焦急的等待着。
“爹。”
听到谢林双的声音,他们连忙上前,谢母紧紧抱着谢林双,谢父则看到了在她身后的少年。
“夏将军。”
“丞相有礼了。”
他们一行人进了正院,谢父正和那位夏将军攀谈,谢母则是给谢林双喂了点姜汤。
“娘,那是谁啊?”谢林双指了指坐在谢父旁的夏将军,小声问道。
谢母看去,轻声道:
“夏将军夏容诀啊,娘听说,他从十四岁就随老将军出征,仅仅两年,战功赫赫,这不刚回来,就封了镇军大将军。”
谢林双“噢”了一声,偏过头看去,夏容诀似是有所察觉,目光投过来,朝她微微一笑。
谢林双吓了一跳,忙转过头。
谢父与他寒暄已接近尾声,见夏容诀要走,谢父站起来送他。
夏容诀缓缓走来,在谢林双身边停留一刻,看了她一眼,便走出大门,消失在雪夜里。
谢林双回了清双阁,迅速钻进被窝里,好好睡了一觉。
翌日清晨,春兰如往常一般叫她起床,却见谢林双脸颊通红,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头,有些烫手,想是起烧了。
忙去请了大夫进府。
大夫给谢林双把了脉,说是伤寒,给开了些药就准备走。
谢林双却像说梦话似的,沙哑着声音道:
“夏容诀…你别过来…春兰…你快走。”
春兰听见谢林双叫自己的名字,连忙过去握着她的手,轻声哄着她。
那大夫听见春兰的名字,原本踏出门槛的腿又收了回来。
“你叫春兰?”
春兰闻声,疑惑的点头。
那大夫解释道:“我们医馆里有个新来的,听说是从江陵那边过来,说是要找人,好像就叫春兰。”
“噢对,他叫陈戚越。”
院里的雪厚厚一层,蔓延上阶梯。
屋内灯火通明。
宫人小心翼翼地放下水盆,轻手轻脚的捧起皇帝的胳膊,却如寒天里的冰一样冷。
察觉不对,伸出微微颤抖的手指探了探皇上的鼻息。
他惊呼一声,瘫坐在地,失手打翻了水盆,镇静下来后连滚带爬地跑了出去。
“皇上…驾崩!”
凄厉的声音传遍整个皇宫。
*
景历三十四年冬,先帝驾崩,太子沈蕴继位,改年号康济,大赦天下。
*
立秋时节,京城谢府。
谢夫人大汗淋漓,紧握着旁边丫鬟的手,呻吟着。
“夫人,用力啊。”接生婆在一旁焦急地等待。
终于。
“哇——”一声响亮的哭声环绕着整个后院,谢夫人因体力透支而晕了过去。
哭声戛然而止,原本乌云密布的天空陡然升起一抹太阳。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那束光里透着若隐若现的凤凰,天降祥云拥护着它,飞升而去。
下人们愣住片刻,面面相觑。接生婆率先反应过来,跪在地上,虔诚道:
“凤凰来仪,天降祥瑞,此乃大吉之兆!”
随后,她便匆忙退出去,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谢丞相。
丞相一脸慈爱,抱起在襁褓中睡着的女儿,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她嫩如玉的脸颊。
不知何时,在百姓口中,谢府出了个“天生凤命”,此传言传到皇帝耳朵里。
皇帝倒是轻轻一笑,不日便传了谢丞相入宫。
他入宫时,钦天监正在一旁伺候着。
“臣日观天象,当日紫气东来,璧合珠连,老人星见,紫薇星降,此乃祥瑞之兆。又有证人见得凤凰飞升,‘天生凤命’,千真万确。”
皇帝听闻,大喜过望,赏黄金万两,赐玉如意一把,赠长命金锁一对,特赐名:林双。
又与谢丞相寒暄好久,才肯放他归去。
回到府,谢丞相叹了口气,在屋子里来回踱步。
听下人报夫人已醒,赶忙走进后院,只见谢夫人温柔的抱着谢林双,眼里是溢出来的爱。
谢丞相坐到她身边,无言看着她。
“这是怎么了,闷闷不乐的?”谢夫人见状,把谢林双交给嬷嬷带下去了。
“夫人醒来后,可听说了女儿出生时的异象。”谢丞相斟酌好久。
“是听下人们讨论过…”夫人看着他苍白的神色,有些慌。
“先前皇上唤我入宫,也为此事,宫里钦天监又说是天生凤命,还赐名林双,皇上的意思,他认定了我们阿双是未来的太子妃了。”
一入宫门深似海,这个道理谢夫人怎能不懂,皇上金口玉言,此事已成板上钉钉。
她无声,泪流满面。
*
待谢林双垂髫之时,宫里便派了嬷嬷指导她宫规礼仪。
皇帝还准允她同太子一起伴读。
一来二去,两人便熟捻起来。
直至现在,谢林双还能想的起他们俩第一次见面的模样。
太子比她大三岁,个子更是高她一个头,第一次见面,他稚嫩的脸庞上却有一种不属于那个年纪的成熟。
“你便是要嫁与我的人?”
谢林双不说话,只是呆愣愣地看着他,他被看的没法子,只好牵起她的手,走向太学。
两人整日不学无术,不是爬树掏鸟蛋,就是御膳房偷摸拿点好吃的。
但在夫子那的年末考核,谢林双则是拔得头筹,而太子总是挨骂。
他捂着被夫子敲了三棍的头恶狠狠的看着谢林双。
“啊啊啊啊啊谢林双本太子饶不了你!”
*
冷风横扫,风雪漫卷,寒意愈发逼人,又是一年冬。
华灯初上,宫内灯火辉煌,琉璃瓦下映照着金碧辉煌的宫阙,皇帝喜热闹,宫宴必不可少。
谢林双早已过了及笄之年,出落的亭亭玉立,姿态妙曼,身上衣裳飘然,黑发如墨,眉眼如画。
此时正端坐在大明宫内,注视着来来往往的人群。
钟声敲响,宫廷歌舞悠悠荡漾,举目抬眸间,觥筹交错。
太子不与她一席,她四处寻找也不见踪影,醉意涌上心头,寻了个借口,溜进御花园。
她轻轻拂落压在梅花上的雪,手指被冰的通红,丫鬟春兰为她披上湖蓝云烟稠棉斗篷,撑起伞。
她并非不知太子在何处,只是懒的追寻。
“你便是那未来太子妃?”
谢林双闻声看去,少年身姿挺拔,玄衣墨发,正双手抱胸,倚靠在梁柱上,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你又是哪家的公子?”谢林双没否认,反问道。
“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未来夫君正和你阿姐打情骂俏…”他笑的幸灾乐祸。
谢林双垂眸,她绣袍下的手攥紧,指骨微微泛白。
半晌。
“那又如何。”
那少年听后愣了片刻,反应过后哈哈大笑,顶着大雪,消失在御花园里。
“小姐,不必管他,我看,他就是个疯子。”春兰愤愤道。
谢林双脸色泛白,往御花园深处看去。
是了,一对璧人正在赏雪品茗。
太子爱慕她姐姐谢泛泛,谢林双不是不知道,是那次太子生辰时,喝醉无意间吐露出来的秘密。
谢林双听后无感,只是感叹,今后要与不爱者共度一生,甚是辛苦。
她回了大明宫,欲落座时,察觉到背后一炽热的目光。
是他,依旧那么玩世不恭。
那少年手握玉盏,见谢林双目光投来,挑衅似的举了举酒杯,随后一饮而尽。
疯子。
谢林双权当看不见。
等一切结束后,谢林双没有再待在宫里,而是随谢丞相回了谢府,两人碰面时,谢泛泛正哄着酩酊大醉的太子回东宫。
她耸耸肩,进了马车。
谢林双虽从小进宫由太后培养,但对谢父谢母的感情也还算深厚。宫里不愁吃穿,谢父就从各州搜罗些新奇物件偷摸的送进宫,童年也不算太枯燥。
要说她对太子是什么样的感情呢……依赖性吗。
她自己也说不明白,儿女之情并未有之,更多的是亲情。
和太子冷战已半月有余,起因不过是他不知道从哪得来谢林双知道他爱慕谢泛泛的事。
谢林双也没想冷战,只求能安安稳稳的过好日子,谁知太子竟被夺舍了一般,向皇帝请求毁了他与谢林双的婚约,求娶谢泛泛。
要知道,自从谢林双诞育以来,天下太平,海晏河清,各国使臣皆来朝觐见,可谓运开时泰。
皇帝更是把这功劳归功于谢林双这个“天命之女”。
如今太子大言不惭,妄图毁了婚约。
皇帝气不过,狠狠抽了他一巴掌。
再然后,闹了个父子离心的场面。
谢林双正想着,马车却一个踉跄,车身歪向一边,几近挨向地面。
春兰眼疾手快,忙拉着谢林双出去。
车夫下来看了眼后,不好意思道:“这车轮坏了,夜深人静的也没人修啊小姐。”
谢林双只好停下,谢父他们的马车领先在前,恐怕早就到了谢府。
这雪越下越大,很快,坏掉的车轮半个身子被雪覆盖,寒风吹过,刺的谢林双裹紧斗篷,一步一步朝着谢府的方向走。
夜深人静,春兰仿佛听见了车轮碾过地面的声音。
一辆马车就那么缓缓停在谢林双二人面前。
里头的人掀开遮挡着窗口的浅白帷裳,映入眼帘,是一张貌比潘安的脸。
是他。
两人僵持不下,倒是他先冷冷开口:
“再不上来,怕是谢丞相要急疯了。”
谢林双拉不下面子,但这种情况,上车,是最好的选择。
她和春兰扭扭捏捏上了车,冰冷的手紧握在一起。
车内相对无言,幸好离谢府不远,一会就到了,车夫禀报了一声后,谢林双逃似的下了车。
那少年紧随其后。
门内,谢父谢母正焦急的等待着。
“爹。”
听到谢林双的声音,他们连忙上前,谢母紧紧抱着谢林双,谢父则看到了在她身后的少年。
“夏将军。”
“丞相有礼了。”
他们一行人进了正院,谢父正和那位夏将军攀谈,谢母则是给谢林双喂了点姜汤。
“娘,那是谁啊?”谢林双指了指坐在谢父旁的夏将军,小声问道。
谢母看去,轻声道:
“夏将军夏容诀啊,娘听说,他从十四岁就随老将军出征,仅仅两年,战功赫赫,这不刚回来,就封了镇军大将军。”
谢林双“噢”了一声,偏过头看去,夏容诀似是有所察觉,目光投过来,朝她微微一笑。
谢林双吓了一跳,忙转过头。
谢父与他寒暄已接近尾声,见夏容诀要走,谢父站起来送他。
夏容诀缓缓走来,在谢林双身边停留一刻,看了她一眼,便走出大门,消失在雪夜里。
谢林双回了清双阁,迅速钻进被窝里,好好睡了一觉。
翌日清晨,春兰如往常一般叫她起床,却见谢林双脸颊通红,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头,有些烫手,想是起烧了。
忙去请了大夫进府。
大夫给谢林双把了脉,说是伤寒,给开了些药就准备走。
谢林双却像说梦话似的,沙哑着声音道:
“夏容诀…你别过来…春兰…你快走。”
春兰听见谢林双叫自己的名字,连忙过去握着她的手,轻声哄着她。
那大夫听见春兰的名字,原本踏出门槛的腿又收了回来。
“你叫春兰?”
春兰闻声,疑惑的点头。
那大夫解释道:“我们医馆里有个新来的,听说是从江陵那边过来,说是要找人,好像就叫春兰。”
“噢对,他叫陈戚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