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节
谢林双回府没多久,被取消婚约、封郡主的事情就在民间沸沸扬扬的传开了,谢泛泛听见此事,更是欣喜万分。
她对这个小她三岁的妹妹并无许多感情。谢林双六岁时入宫,她在学堂学读书写字,谢林双十二岁时以霓裳羽衣舞闻名天下,她则在深闺中被锋利的针扎破手指。
她是不甘心的,为何谢林双出生后,父母的爱大多都分给了她。
她容貌不比谢林双差,才华不比谢林双逊色,只是因为谢林双出生时的异象,让她从小就被按上谢林双长姐的头衔,更甚者,还有人当街拿她与谢林双做对比。
和太子遇见只是偶然,三年前的百花宴,各官家小姐相聚一堂,太子风流成性,这等有雅趣的事怎会错过。
谢泛泛作为谢林双的阿姐自是也收到了邀请,她盛装出席,在湖中央的亭子中不慎落水,恰好被太子救了上来。
太子一眼便被谢泛泛那出水芙蓉的相貌惊艳到了。
当即与她表明心意。
也许出于报复心理,她不带丝毫犹豫,答应下来。
随后一直与太子保持着不明不白的关系,这层关系,你知我知,旁人被蒙在鼓里。
谢林双回了府,长舒一口气,见了谢父谢母,消息传得很快,谢母一脸担忧地看着谢林双,生怕她会做出些想不开的事。
她则是像个没事人一样,该写诗写诗,该作画作画。
又得了个永安郡主的封号,日子过得更加顺风顺水起来。
皇帝治理有方,边疆稳定,六合时邕,夏容诀也得了一时清闲。
天气逐渐回暖,万物复苏,院里的迎春也展开了沉睡许久的花苞。
春兰从居灶君一路小跑,正好碰见了要出去的谢泛泛。
谢泛泛脸上洋溢着明媚的笑容,哼着小曲还穿上了用皇后亲赐的浮光锦做成的衣裳,谢林双用脚趾头想都知道她要去见谁。
春兰规规矩矩行了个礼,正打算往回走,谢泛泛叫住了她。
颐指气使道:
“春兰,我房里还有一件浮光锦,拿回去给阿双,毕竟姐妹一场,有什么好东西自然是要分享。”
春兰一听,还有这种好东西,不免觉得此事有诈,谢过谢泛泛后,便拿回了清双阁。
谢林双正吃着芙蓉糕,坐在台前念念有词。
春兰把浮光锦放在桌上,疑惑道:“小姐,大小姐让奴取了这浮光锦来,说是赠您的。”
谢林双瞟了一眼那躺在桌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的浮光锦。
淡淡道:“收着吧。”
春兰应声,拿起布料准备收在橱柜里。
却吃痛,倒吸一口凉气,下意识的收手,那浮光锦杂乱无章地落倒在地。
里头掉出来十几根细小的银针,落在地毯上发出轻微的声响。
春兰捂着流血的手指,看着地上,不由得震惊。
谢林双被吓了一跳,想来也是,谢泛泛那会有那么好心,送那么名贵的浮光锦给自己。
她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捏起一根银针,轻蔑的笑了。
谢泛泛。真蠢。
她收好浮光锦和银针,装作若无其事的,让春兰送到罗裳坊制成衣,待到元宵宫宴那天,她还要穿呢。
春兰按照谢林双吩咐的,交给罗裳坊的老板后,走出罗裳坊,却一个没注意,撞上一个结实的胸膛。
“春兰?”清冷的声音传来,春兰抬头看去,瞳孔微缩。
“陈戚越?”
那人手提药箱,明显是刚出诊完的样子,他看到春兰先是一脸震惊,又转化为一脸委屈。
他紧紧牵着春兰的手。
“我找了你好久,你为何不肯见我?”
春兰想起往事,狠了狠心,想把手拽出来,道:“因为你,背信弃义,始乱终弃。”
陈戚越听到这里,心都碎了。
“好,那你又为何一走了之?你可知一个女子孤身在这京城,有多危险。”
春兰红了眼眶,闷声道:
“我要回去交代差事了,我们就此别过,我不想再见你了。”
她耷拉着脑袋回了清双阁。
谢林双看她从罗裳坊一回来,就坐在凳子上,拿这个茶杯,也不倒茶,一直在发呆,就走过去,捏了捏她的脸,细声问道:
“怎么了?可是遇见了不好的事?”
春兰摇摇头,更委屈了。
谢林双看她那样,还有些可爱,不觉轻笑起来。
“不论何事,说出来就好了,不能压抑在心底。”
春兰看着她,眼泪欲滴。终究还是开了口:
“奴是从江陵那里孤身一人来到京城,起初奴衣衫褴褛,只能捡权贵们扔的剩菜吃,才勉强度日,幸好遇见了小姐,才不至于冻死在街头。”
“奴家隔壁有个哥哥,自小相识相知,也算是两情相悦,原本都要谈婚论嫁了,提亲前一天,奴却碰见一女子衣衫不整跑出了他的房间。”
“奴气不过,不想再碰见他,便来了京城。奴跟了小姐一年,这里一切都好,好到奴都快忘了,家里还有个哥哥。”
“今日从罗裳坊出来,谁知就碰见了他…”
谢林双听着她的经历,打心底心疼,她轻轻拭去春兰脸上的泪,俯身抱住了她。
春兰再也忍受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街上人来人往,门庭若市,摩肩接踵。
大明宫内,夏容诀坐在谢林双隔壁席位上,两人正窃窃私语聊些什么。
却见被太子揽着腰肢的谢泛泛正耀武扬威的朝他们看过来,见谢林双身上的那段浮光锦,面上的疑惑一闪而过。
两人落座。
夏容诀惊讶的问:
“他们俩何时玩到一块去的?你知道吗?”
显然,这话有点多余,看着谢林双无语的神色,他又只好换了一句话问:
“皇上知晓吗?”
“不知。”
“那他还能大摇大摆的带着谢泛泛,勇气可嘉。”
谢林双看傻子一般看着夏容诀。
“我说的是,我不知道皇上知不知道。”
夏容诀沉默片刻,最后哼了一声,不再理谢林双。
歌舞升平,筝声清脆,笛韵悠扬,更有献舞的妃子,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太子起身敬酒,皇帝回敬,将酒杯里的酒一饮而尽。
皇帝又看向坐在太子身旁的谢泛泛,若有若无的扫了一眼谢林双这边,低头思索着什么。
谢林双看着碗里的芝麻馅元宵,咬了一口送进嘴里,她眼睛睁大,脸上充满着满足。
夏容诀撑着下巴,看着她把那一碗元宵吃完,轻笑一声。
窗外,一轮孤月高悬夜空,月辉倾洒而下,大明宫内,热闹如旧。
城下,是放花灯、舞狮子的百姓们。
谢林双有些艳羡的看着城楼下,夏容诀似乎会读心。
“传闻孔明灯会上达于天,会实现人们心愿,可想去看看?”
谢林双开心的点头。
两人出了宫,路上有人询问,统一口径,都说谢林双身子不适。
马车驶出宫外,两人下了车,谢林双被这繁华的景象惊住了。
街边小摊更是人满为患。
“走啊,逛逛。”
谢林双跟在夏容诀身后,这也好奇,那也好奇。
拜托,之前的元宵节谢林双都是在宫里过的诶。
谢林双看中了一个兔子形状的糖人,付了钱,她就在一旁看着老板作画。
老板呵呵笑道:“小娘子看来感兴趣的很,可想上手试试?”
“真的吗?”谢林双眼睛发亮,她从没用过糖来作画。
老板把装满着糖浆的勺子递给谢林双。
谢林双努力的想画出一个兔子形状。
可到最后,她看着手上一串不知名形状的物体,欲哭无泪。
她看向夏容诀。
……
“老板,我来试试。”
夏容诀动作娴熟,很快就画出了个兔子图案。
“哇,你怎么连这个都会!”
谢林双夸赞道。
夏容诀:笨蛋,为了你特别去练的。
“技多不压身。”
两人在外闲逛了许久,谢林双的手里又多了个兔子形状的花灯。
“快快!我们去放孔明灯!”
一对伴侣匆匆从他们身边路过,走向他们身后。
谢林双往回看。
远远望去,千盏明灯如同浮在天空中的皓月繁星,光华璀璨,绽放于夜,月影与霓虹谱写华章,风光万里,生生不息。
“有吗?”
“去哪?”
“放孔明灯。”
*
灯火阑珊处,两人一前一后,往家的方向走。
“你许的什么愿?”谢林双眨巴着眼开口问道。
夏容诀看着她,思索道:
“无非是国家安定,国泰民安,百姓们安居乐业。”
谢林双点点头,哦了一声。
夏容诀反问:“你又许了什么愿?”
谢林双嘿嘿一笑,朝他招了招手,示意他靠近一点。
“不、告、诉、你!”
说完,她转身就跑。
只剩下夏容诀独自在黑暗中。
谢林双一路狂奔,回到自己的清双阁。
春兰正打扫着屋子,看见她回来。
立马放下手中的活,语无伦次道:
“小姐,刚才皇上下了一道圣旨。”
谢林双看着春兰,半信半疑道:“真的?说了什么?”
“说是将大小姐赐婚与太子,婚期定在明年三月。”
谢林双倒是波澜不惊,只是对皇帝这个突然扭转的态度感到疑惑。
她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沐浴完后,她靠在床头,偷偷看着从别人口中推荐的话本。
话本中有一人,倒是与夏容诀极其相似,同样是玄衣墨发,与女主人公见面时,同样是高冷。
最后竟是求着女主人公爱他。
谢林双真觉得这个人物太窝囊,改日定要给夏容诀看看。
翌日,鸟鸣啁啾。
破天荒的,谢林双早已在桌前用早膳。
自从谢泛泛得了赐婚的圣旨后,她便连夜搬进了东宫。
如今这餐桌上,只剩了谢母谢林双,还有早朝归来的谢父。
谢父回来时,一脸疲惫。
谢林双忙给他盛了碗莲子羹。
“如今朝堂上波谲云诡,变幻不定,党派分裂严重,怕是太平不了多少日子了。”
他靠在椅子上,叹了口气。
谢林双不知如何开口,只能选择一言不发。
谁曾料到,谢父站起来后,竟直直地倒了下去。
*
“谢丞相乃气血亏虚之症。气血不足,脉搏微细无力。今后不能再像如今这般疲劳了。”
陈戚越收起帕子,在纸上落笔写下几味药,递给谢夫人后,准备离开。
谢林双和春兰站在门口望着,见他出来,春兰往后站了站。
陈戚越张了张嘴,似是有话要说,他从袖口处拿出一张纸,递给春兰,低声道:
“如若你真不想见我,请看完这封信。”
说罢,他便转身离开。
春兰看着他消失的背影,打开了那封信。
「吾妹春兰:
当年之事并非你所想,原是误会一场,本想解释,你不告而别,听闻有人在京城见过你,特来此地。如今你不愿见我,便在信中解释清楚。」
「江陵县丞有一女,嚣张跋扈,那日我在出诊时意外碰到她,说是对我一见钟情,她听闻我已定亲,便给我下了猛药,当日我并未碰她,衣衫不整,更是她的杰作。」
春兰看完,思绪万分。
谢林双站在她一旁,小声道:“半真半假,如若你愿相信,找个时机与他谈谈,若你不信,便在谢府安稳生活。”
春兰轻声应下,把信塞进自己袖子里。
她对这个小她三岁的妹妹并无许多感情。谢林双六岁时入宫,她在学堂学读书写字,谢林双十二岁时以霓裳羽衣舞闻名天下,她则在深闺中被锋利的针扎破手指。
她是不甘心的,为何谢林双出生后,父母的爱大多都分给了她。
她容貌不比谢林双差,才华不比谢林双逊色,只是因为谢林双出生时的异象,让她从小就被按上谢林双长姐的头衔,更甚者,还有人当街拿她与谢林双做对比。
和太子遇见只是偶然,三年前的百花宴,各官家小姐相聚一堂,太子风流成性,这等有雅趣的事怎会错过。
谢泛泛作为谢林双的阿姐自是也收到了邀请,她盛装出席,在湖中央的亭子中不慎落水,恰好被太子救了上来。
太子一眼便被谢泛泛那出水芙蓉的相貌惊艳到了。
当即与她表明心意。
也许出于报复心理,她不带丝毫犹豫,答应下来。
随后一直与太子保持着不明不白的关系,这层关系,你知我知,旁人被蒙在鼓里。
谢林双回了府,长舒一口气,见了谢父谢母,消息传得很快,谢母一脸担忧地看着谢林双,生怕她会做出些想不开的事。
她则是像个没事人一样,该写诗写诗,该作画作画。
又得了个永安郡主的封号,日子过得更加顺风顺水起来。
皇帝治理有方,边疆稳定,六合时邕,夏容诀也得了一时清闲。
天气逐渐回暖,万物复苏,院里的迎春也展开了沉睡许久的花苞。
春兰从居灶君一路小跑,正好碰见了要出去的谢泛泛。
谢泛泛脸上洋溢着明媚的笑容,哼着小曲还穿上了用皇后亲赐的浮光锦做成的衣裳,谢林双用脚趾头想都知道她要去见谁。
春兰规规矩矩行了个礼,正打算往回走,谢泛泛叫住了她。
颐指气使道:
“春兰,我房里还有一件浮光锦,拿回去给阿双,毕竟姐妹一场,有什么好东西自然是要分享。”
春兰一听,还有这种好东西,不免觉得此事有诈,谢过谢泛泛后,便拿回了清双阁。
谢林双正吃着芙蓉糕,坐在台前念念有词。
春兰把浮光锦放在桌上,疑惑道:“小姐,大小姐让奴取了这浮光锦来,说是赠您的。”
谢林双瞟了一眼那躺在桌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的浮光锦。
淡淡道:“收着吧。”
春兰应声,拿起布料准备收在橱柜里。
却吃痛,倒吸一口凉气,下意识的收手,那浮光锦杂乱无章地落倒在地。
里头掉出来十几根细小的银针,落在地毯上发出轻微的声响。
春兰捂着流血的手指,看着地上,不由得震惊。
谢林双被吓了一跳,想来也是,谢泛泛那会有那么好心,送那么名贵的浮光锦给自己。
她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捏起一根银针,轻蔑的笑了。
谢泛泛。真蠢。
她收好浮光锦和银针,装作若无其事的,让春兰送到罗裳坊制成衣,待到元宵宫宴那天,她还要穿呢。
春兰按照谢林双吩咐的,交给罗裳坊的老板后,走出罗裳坊,却一个没注意,撞上一个结实的胸膛。
“春兰?”清冷的声音传来,春兰抬头看去,瞳孔微缩。
“陈戚越?”
那人手提药箱,明显是刚出诊完的样子,他看到春兰先是一脸震惊,又转化为一脸委屈。
他紧紧牵着春兰的手。
“我找了你好久,你为何不肯见我?”
春兰想起往事,狠了狠心,想把手拽出来,道:“因为你,背信弃义,始乱终弃。”
陈戚越听到这里,心都碎了。
“好,那你又为何一走了之?你可知一个女子孤身在这京城,有多危险。”
春兰红了眼眶,闷声道:
“我要回去交代差事了,我们就此别过,我不想再见你了。”
她耷拉着脑袋回了清双阁。
谢林双看她从罗裳坊一回来,就坐在凳子上,拿这个茶杯,也不倒茶,一直在发呆,就走过去,捏了捏她的脸,细声问道:
“怎么了?可是遇见了不好的事?”
春兰摇摇头,更委屈了。
谢林双看她那样,还有些可爱,不觉轻笑起来。
“不论何事,说出来就好了,不能压抑在心底。”
春兰看着她,眼泪欲滴。终究还是开了口:
“奴是从江陵那里孤身一人来到京城,起初奴衣衫褴褛,只能捡权贵们扔的剩菜吃,才勉强度日,幸好遇见了小姐,才不至于冻死在街头。”
“奴家隔壁有个哥哥,自小相识相知,也算是两情相悦,原本都要谈婚论嫁了,提亲前一天,奴却碰见一女子衣衫不整跑出了他的房间。”
“奴气不过,不想再碰见他,便来了京城。奴跟了小姐一年,这里一切都好,好到奴都快忘了,家里还有个哥哥。”
“今日从罗裳坊出来,谁知就碰见了他…”
谢林双听着她的经历,打心底心疼,她轻轻拭去春兰脸上的泪,俯身抱住了她。
春兰再也忍受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街上人来人往,门庭若市,摩肩接踵。
大明宫内,夏容诀坐在谢林双隔壁席位上,两人正窃窃私语聊些什么。
却见被太子揽着腰肢的谢泛泛正耀武扬威的朝他们看过来,见谢林双身上的那段浮光锦,面上的疑惑一闪而过。
两人落座。
夏容诀惊讶的问:
“他们俩何时玩到一块去的?你知道吗?”
显然,这话有点多余,看着谢林双无语的神色,他又只好换了一句话问:
“皇上知晓吗?”
“不知。”
“那他还能大摇大摆的带着谢泛泛,勇气可嘉。”
谢林双看傻子一般看着夏容诀。
“我说的是,我不知道皇上知不知道。”
夏容诀沉默片刻,最后哼了一声,不再理谢林双。
歌舞升平,筝声清脆,笛韵悠扬,更有献舞的妃子,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太子起身敬酒,皇帝回敬,将酒杯里的酒一饮而尽。
皇帝又看向坐在太子身旁的谢泛泛,若有若无的扫了一眼谢林双这边,低头思索着什么。
谢林双看着碗里的芝麻馅元宵,咬了一口送进嘴里,她眼睛睁大,脸上充满着满足。
夏容诀撑着下巴,看着她把那一碗元宵吃完,轻笑一声。
窗外,一轮孤月高悬夜空,月辉倾洒而下,大明宫内,热闹如旧。
城下,是放花灯、舞狮子的百姓们。
谢林双有些艳羡的看着城楼下,夏容诀似乎会读心。
“传闻孔明灯会上达于天,会实现人们心愿,可想去看看?”
谢林双开心的点头。
两人出了宫,路上有人询问,统一口径,都说谢林双身子不适。
马车驶出宫外,两人下了车,谢林双被这繁华的景象惊住了。
街边小摊更是人满为患。
“走啊,逛逛。”
谢林双跟在夏容诀身后,这也好奇,那也好奇。
拜托,之前的元宵节谢林双都是在宫里过的诶。
谢林双看中了一个兔子形状的糖人,付了钱,她就在一旁看着老板作画。
老板呵呵笑道:“小娘子看来感兴趣的很,可想上手试试?”
“真的吗?”谢林双眼睛发亮,她从没用过糖来作画。
老板把装满着糖浆的勺子递给谢林双。
谢林双努力的想画出一个兔子形状。
可到最后,她看着手上一串不知名形状的物体,欲哭无泪。
她看向夏容诀。
……
“老板,我来试试。”
夏容诀动作娴熟,很快就画出了个兔子图案。
“哇,你怎么连这个都会!”
谢林双夸赞道。
夏容诀:笨蛋,为了你特别去练的。
“技多不压身。”
两人在外闲逛了许久,谢林双的手里又多了个兔子形状的花灯。
“快快!我们去放孔明灯!”
一对伴侣匆匆从他们身边路过,走向他们身后。
谢林双往回看。
远远望去,千盏明灯如同浮在天空中的皓月繁星,光华璀璨,绽放于夜,月影与霓虹谱写华章,风光万里,生生不息。
“有吗?”
“去哪?”
“放孔明灯。”
*
灯火阑珊处,两人一前一后,往家的方向走。
“你许的什么愿?”谢林双眨巴着眼开口问道。
夏容诀看着她,思索道:
“无非是国家安定,国泰民安,百姓们安居乐业。”
谢林双点点头,哦了一声。
夏容诀反问:“你又许了什么愿?”
谢林双嘿嘿一笑,朝他招了招手,示意他靠近一点。
“不、告、诉、你!”
说完,她转身就跑。
只剩下夏容诀独自在黑暗中。
谢林双一路狂奔,回到自己的清双阁。
春兰正打扫着屋子,看见她回来。
立马放下手中的活,语无伦次道:
“小姐,刚才皇上下了一道圣旨。”
谢林双看着春兰,半信半疑道:“真的?说了什么?”
“说是将大小姐赐婚与太子,婚期定在明年三月。”
谢林双倒是波澜不惊,只是对皇帝这个突然扭转的态度感到疑惑。
她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沐浴完后,她靠在床头,偷偷看着从别人口中推荐的话本。
话本中有一人,倒是与夏容诀极其相似,同样是玄衣墨发,与女主人公见面时,同样是高冷。
最后竟是求着女主人公爱他。
谢林双真觉得这个人物太窝囊,改日定要给夏容诀看看。
翌日,鸟鸣啁啾。
破天荒的,谢林双早已在桌前用早膳。
自从谢泛泛得了赐婚的圣旨后,她便连夜搬进了东宫。
如今这餐桌上,只剩了谢母谢林双,还有早朝归来的谢父。
谢父回来时,一脸疲惫。
谢林双忙给他盛了碗莲子羹。
“如今朝堂上波谲云诡,变幻不定,党派分裂严重,怕是太平不了多少日子了。”
他靠在椅子上,叹了口气。
谢林双不知如何开口,只能选择一言不发。
谁曾料到,谢父站起来后,竟直直地倒了下去。
*
“谢丞相乃气血亏虚之症。气血不足,脉搏微细无力。今后不能再像如今这般疲劳了。”
陈戚越收起帕子,在纸上落笔写下几味药,递给谢夫人后,准备离开。
谢林双和春兰站在门口望着,见他出来,春兰往后站了站。
陈戚越张了张嘴,似是有话要说,他从袖口处拿出一张纸,递给春兰,低声道:
“如若你真不想见我,请看完这封信。”
说罢,他便转身离开。
春兰看着他消失的背影,打开了那封信。
「吾妹春兰:
当年之事并非你所想,原是误会一场,本想解释,你不告而别,听闻有人在京城见过你,特来此地。如今你不愿见我,便在信中解释清楚。」
「江陵县丞有一女,嚣张跋扈,那日我在出诊时意外碰到她,说是对我一见钟情,她听闻我已定亲,便给我下了猛药,当日我并未碰她,衣衫不整,更是她的杰作。」
春兰看完,思绪万分。
谢林双站在她一旁,小声道:“半真半假,如若你愿相信,找个时机与他谈谈,若你不信,便在谢府安稳生活。”
春兰轻声应下,把信塞进自己袖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