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翊亲王的回朝宴,翊亲王年少有为,率部在三年里收复了西北大片失地,皇帝对这个弟弟赞赏有加,特意于金銮殿大摆筵席,喜迎翊亲王还朝。
沈绒对翊亲王不甚了解,不过听宫里的小宫女讨论起,倒是个有勇有谋的人,年纪轻轻便已如此战功赫赫。
“宸贵妃这两个儿子真是一个赛一个的厉害,当年若非靖亲王率部击退北上的匈奴,大凉可就危险了,只可惜了,宸贵妃是个没福气的,在先帝前便去了”小宫女缩在角落里,猫着腰,对着身旁的人轻声议论。
靖亲王。
沈绒身子一顿,她自幼因身子不好一直养在西洲外祖那里,靖亲王铁骨柔情,曾抱着她取下挂在枝头的风筝,她也因此记了靖亲王许久。
后来她回了京州,没几年,便听到了靖亲王阵亡的消息,这几乎成了西洲人不可言说的痛,兴许是曾承蒙雨露,那时的沈绒也为此难受了好久。
翊亲王的死让北疆大门失了门阀,匈奴频频北下烧杀抢掠,朝廷派去驻守的人无计可施,居然提出了派遣公主和亲的荒谬主意。
也是在此时,靖亲王的胞弟翊亲王上了请师令,率兵北上,这场仗断断续续打了三年,前不久,匈奴首领阿里汉签署了投降书,此战大捷。
听星璇说起,翊亲王出征时应当也才十五岁,真真是个少年英雄。
金銮殿内金碧辉煌,金黄色的柱子上雕刻着一条条回旋盘绕,栩栩如生的巨龙,地铺白玉,内嵌珍珠,惟妙惟肖的铜雕在墙壁上活灵活现。
太监尖细的一声“沈尚书到”
众人的视线纷纷投至殿门口,率先进来的便是当朝尚书令沈无忧,他的右侧便是夫人戚笛。
戚笛出身书香世家,由妾室抬为正妻。戚家是后起之秀,当初官位并高,为了攀附沈家才将家族里的女儿嫁给了沈无忧做妾。
可放眼望过去,让众人惊叹的,不是看似端庄持重的戚笛,而是戚笛左后方身着鹅黄色月裙的少女。身材高挑,杨柳细腰,两道柳叶眉,一双漆黑的杏眸明净透亮宛若秋水。明明只是端庄的站着,双手平方在小腹前,可却显得异常的妩媚动人,艳若桃李的脸颊上挂着浅浅的笑意,隐约透着淡淡的红晕。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说的大抵便是如此。
在场的官家小姐中,不乏姿色过人者,可在这女子的映衬下,都显得庸脂俗粉,黯然失色。
“那是沈家的二姑娘沈绒吗?竟生的如此貌美?”有人忍不住开口感叹。
“沈绒不是一向不参加宫宴的吗,今日怎么来了”
“许久不见,这沈二姑娘竟出落的如此动人了”
这些话一字不落的落入了戚笛耳中,她端放在身前的手不由自主的攥紧,她费尽心思将沈绒从京城的贵女圈里剥离出去,如今不过一次宫宴,就让她重新有了名气,她当然不服。
然而,在场所有人里,脸色最不好看的便数沈绒身边的沈绵。她不似戚笛,面上什么也藏不住,也不顾什么场合,看向沈绒的目光都带有愤恨。
沈绵并不难看,在京州的世家千金里也算是容貌上乘,可偏偏身侧站了沈绒这么一个倾国倾城的绝色,将她的风头全都抢走了。
目的达到,沈绒莞尔一笑,抬手状似不经意的将发髻上的海棠花摆正。
人群中投过一个炽热的目光,沈绒并未抬眼,只端庄的站着,好似方才的动作真的只是意外罢了。
回朝宴尚未开始,沈无忧同各位皇子见过礼便进了内殿,外面的大都是京州官宦世家的夫人和千金。
沈绒长久的不见外人,自然与这些人称不上熟络,便静静的坐在一边。
见无人理会沈绒,沈绵愤懑不平的心这才有了片刻的舒缓,顿时觉得愉悦多了,拉着身边的同伴捂嘴偷笑。
她们说的并不算小声,只是沈绒并不屑于这些,她的猎物此刻正盯着她,所以她不能有一丝疏漏的地方。
人渐渐多了,除了帝后,所有人皆已落座。
不过也不乏有例外者,龙椅下首的座位上空了一个,沈绒目光淡淡的扫过,那个位置的主人,想来便是就是今日的主角了吧。
帝后携手自金銮殿的殿门而来,百官叩拜,沈绒俯身在地,视线扫到皇后正红色的蜀锦裙摆,尊贵华丽的裙摆上,绣着的大红牡丹夺人眼目。
沈绒垂眸,手指在西洋进贡的羊毛地毯上轻抠。
众人平身,刚才坐在座位上,便听见太监又一声高呼“翊亲王到”
此刻众人才意识到,作为主角的翊亲王,竟尚未到场。
如此嚣张,沈绒勾了勾唇角,目光扫过龙椅上凉皇姜树和略带阴鸷的眼睛。
殿门口很快走进一个身着暗玉紫云纹袖袍的少年,十八九岁的样子。身段精瘦修长,一副桀骜不驯的姿态,仗着一身军功,走路都是吊儿郎当的模样。他的面上戴了半块银制的面具,露出了一双似笑非笑的桃花眸,下脸的线条流畅似水,唇角漫不经心的勾着一丝笑意。
这番姿态,哪怕是看不清面容,也让在场不少女儿家红了脸。
沈绒抬眸的瞬间,少年刚好垂下眼眸,目光幽幽的望过来,二人的目光碰撞,好似迸发出激烈的火花。
不过只一眼,沈绒便瞬间明白了为何姜树和会那般阴郁了,这个十八九岁的翊亲王,刚刚从战场上春风得意的打了胜仗回来,周身都带了一股浑然天成的强者气息,贵气逼人。
哪怕是如今高位上坐着的真龙天子,在他面前,都不过如此。
“臣弟参见皇兄”姜临煜的声音带着几分慵懒,又撩又欲,清冷又魅惑。
姜树和呵呵一笑,看上去对姜临煜的姗姗来迟不甚在意。
“十四弟可是路上有事耽搁了?今日陛下设宴乃是贺你此番大胜北疆匈奴,你怎的还来晚了?”
沈绒远远的望着皇后曲氏笑意盈盈的脸,目光沉沉。
在凤位上坐了多年的哪里会是什么小角色,姜树和不能问出口的话,全都由她来说。
姜临煜偏头一笑,声音悦耳“皇兄恕罪,一早入宫去给母后请安,陪母后下棋多留了一会儿”
姜树和无奈,哪怕姜临煜没有这个理由,他也不能在这个时候出言训斥。
“皇弟说笑了,你在外征战多年,母后一直忧心不已,日后无事的时候,你也须时常入宫,陪伴母后”姜树和道。
姜临煜闻言,淡淡一笑,垂首道“是”
本以为此事就此作罢,姜临煜行了礼,正准备抬脚朝座位上走时,姜树和又抬了抬手,开口道“皇弟”
姜临煜身子一顿。
“你此番出征立下大功,朕本就打算重重赏你,可金银珠宝俗气,你又不追求官职名利,所以朕思来想去都想不到究竟该赏赐你些什么,不过今日朕倒是想到了一样”
姜树和故意卖关子,在场的朝臣们皆是好奇。都是一群老狐狸,自然是想要看清天子究竟如何看待这个军功赫赫的弟弟。
姜临煜勾着笑意,目光微沉“那皇兄的意思是?”
“十四弟啊,你如今年岁也不小了,身边也没个知冷知热的人,王府里冷冷清清的”姜树和笑笑“今日正巧,京州城里各家的姑娘都在场,你不妨放开手去挑,正好朕也能促成一对好姻缘”
姜临煜轻轻挑眉一笑,似乎是认同般的点了点头,随后竟真的回首看向殿内下首坐着各世家千金们。
不少的姑娘脸颊皆泛起微红,有些羞涩的低下了头,大胆些的则是直接抬眸含笑迎着姜临煜的目光。
年少成名,俊美如画的少年将军,的确是个不错的如意郎君。
姜临煜的视线一一扫过,直到看到一抹鹅黄色的身影静静的坐在那里,灵动又无辜的杏眸澄澈温和,没有一丝羞涩,倒是隐隐透着冷酷
许是沈绒实在是长了一张让人移不开眼的脸,姜临煜的目光停留在沈绒身上几秒,随后收回,看都没看后头春心荡漾的沈绵。
姜临煜转过身,微微一笑“多谢皇兄好意,只是皇弟回京途中曾遇一高人,他特意叮嘱臣弟,说是臣弟身上煞气太重,短时间内不宜成婚,实在是可惜,是臣弟没有这福分”
这话让在场的姑娘们垂首丧气,不少人都做好了被选中为亲王妃的准备。
姜临煜是为国出征,他这话一时让姜树和连强行撮合的理由都没有,只能笑道“如此甚是可惜,只是,朕总得赏赐你些什么”
“皇兄既然一定要施恩,那臣弟便也不客气了,臣弟却有一事,望皇兄成全”姜临煜拱手作礼道。
“哦?你说来听听”
“臣弟在西北自由洒脱惯了,还望皇兄恩准臣弟,无需上朝”
此言一出,宴席上顿时一片哗然,就连曲皇后的脸上都有半分的呆滞,偏头看向姜树和。
“这…”姜树和面色犹豫,实际上心里乐开了花,他本就不愿意姜临煜这样一个军功在身又手握重兵的亲王接触朝臣,如今姜临煜主动提出来自然是好的,可是自己就这么轻而易举的答应了,落在朝臣们眼中可难看的很“十四弟,这毕竟是祖制,朕也不好…”
“皇兄”姜临煜扬唇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皇兄乃是我大凉的天子,不过就皇兄一句话的事”
如此这般,姜树和克制住笑意,像是被逼迫一般的点了点头。
歌舞升平,欢声笑语,推杯助盏,好一副君臣同乐的景象。
身着华美云纱的西域舞姬翩翩起舞,热情洋溢,扭动着水蛇一般柔软的腰肢,勾的在场不少宾客眼冒春光。
姜临煜入了席,丝竹管乐的声音扰的他心烦,他身侧坐了个温润如玉的男子,华服加身,正是当朝太子姜铭。
方才进殿前,她的视线好像就是看向这边。
想到这里,姜临煜眸色一沉,懒懒的靠在椅背上,身边的侍女斟满金杯,将琼浆玉液送到了姜临煜的唇边。
后者垂眸,淡声道“放下吧”
闻言,姜铭转头朝着姜临煜看来,姜临煜迎上他的目光,笑容徐徐绽放。
沈绒对翊亲王不甚了解,不过听宫里的小宫女讨论起,倒是个有勇有谋的人,年纪轻轻便已如此战功赫赫。
“宸贵妃这两个儿子真是一个赛一个的厉害,当年若非靖亲王率部击退北上的匈奴,大凉可就危险了,只可惜了,宸贵妃是个没福气的,在先帝前便去了”小宫女缩在角落里,猫着腰,对着身旁的人轻声议论。
靖亲王。
沈绒身子一顿,她自幼因身子不好一直养在西洲外祖那里,靖亲王铁骨柔情,曾抱着她取下挂在枝头的风筝,她也因此记了靖亲王许久。
后来她回了京州,没几年,便听到了靖亲王阵亡的消息,这几乎成了西洲人不可言说的痛,兴许是曾承蒙雨露,那时的沈绒也为此难受了好久。
翊亲王的死让北疆大门失了门阀,匈奴频频北下烧杀抢掠,朝廷派去驻守的人无计可施,居然提出了派遣公主和亲的荒谬主意。
也是在此时,靖亲王的胞弟翊亲王上了请师令,率兵北上,这场仗断断续续打了三年,前不久,匈奴首领阿里汉签署了投降书,此战大捷。
听星璇说起,翊亲王出征时应当也才十五岁,真真是个少年英雄。
金銮殿内金碧辉煌,金黄色的柱子上雕刻着一条条回旋盘绕,栩栩如生的巨龙,地铺白玉,内嵌珍珠,惟妙惟肖的铜雕在墙壁上活灵活现。
太监尖细的一声“沈尚书到”
众人的视线纷纷投至殿门口,率先进来的便是当朝尚书令沈无忧,他的右侧便是夫人戚笛。
戚笛出身书香世家,由妾室抬为正妻。戚家是后起之秀,当初官位并高,为了攀附沈家才将家族里的女儿嫁给了沈无忧做妾。
可放眼望过去,让众人惊叹的,不是看似端庄持重的戚笛,而是戚笛左后方身着鹅黄色月裙的少女。身材高挑,杨柳细腰,两道柳叶眉,一双漆黑的杏眸明净透亮宛若秋水。明明只是端庄的站着,双手平方在小腹前,可却显得异常的妩媚动人,艳若桃李的脸颊上挂着浅浅的笑意,隐约透着淡淡的红晕。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说的大抵便是如此。
在场的官家小姐中,不乏姿色过人者,可在这女子的映衬下,都显得庸脂俗粉,黯然失色。
“那是沈家的二姑娘沈绒吗?竟生的如此貌美?”有人忍不住开口感叹。
“沈绒不是一向不参加宫宴的吗,今日怎么来了”
“许久不见,这沈二姑娘竟出落的如此动人了”
这些话一字不落的落入了戚笛耳中,她端放在身前的手不由自主的攥紧,她费尽心思将沈绒从京城的贵女圈里剥离出去,如今不过一次宫宴,就让她重新有了名气,她当然不服。
然而,在场所有人里,脸色最不好看的便数沈绒身边的沈绵。她不似戚笛,面上什么也藏不住,也不顾什么场合,看向沈绒的目光都带有愤恨。
沈绵并不难看,在京州的世家千金里也算是容貌上乘,可偏偏身侧站了沈绒这么一个倾国倾城的绝色,将她的风头全都抢走了。
目的达到,沈绒莞尔一笑,抬手状似不经意的将发髻上的海棠花摆正。
人群中投过一个炽热的目光,沈绒并未抬眼,只端庄的站着,好似方才的动作真的只是意外罢了。
回朝宴尚未开始,沈无忧同各位皇子见过礼便进了内殿,外面的大都是京州官宦世家的夫人和千金。
沈绒长久的不见外人,自然与这些人称不上熟络,便静静的坐在一边。
见无人理会沈绒,沈绵愤懑不平的心这才有了片刻的舒缓,顿时觉得愉悦多了,拉着身边的同伴捂嘴偷笑。
她们说的并不算小声,只是沈绒并不屑于这些,她的猎物此刻正盯着她,所以她不能有一丝疏漏的地方。
人渐渐多了,除了帝后,所有人皆已落座。
不过也不乏有例外者,龙椅下首的座位上空了一个,沈绒目光淡淡的扫过,那个位置的主人,想来便是就是今日的主角了吧。
帝后携手自金銮殿的殿门而来,百官叩拜,沈绒俯身在地,视线扫到皇后正红色的蜀锦裙摆,尊贵华丽的裙摆上,绣着的大红牡丹夺人眼目。
沈绒垂眸,手指在西洋进贡的羊毛地毯上轻抠。
众人平身,刚才坐在座位上,便听见太监又一声高呼“翊亲王到”
此刻众人才意识到,作为主角的翊亲王,竟尚未到场。
如此嚣张,沈绒勾了勾唇角,目光扫过龙椅上凉皇姜树和略带阴鸷的眼睛。
殿门口很快走进一个身着暗玉紫云纹袖袍的少年,十八九岁的样子。身段精瘦修长,一副桀骜不驯的姿态,仗着一身军功,走路都是吊儿郎当的模样。他的面上戴了半块银制的面具,露出了一双似笑非笑的桃花眸,下脸的线条流畅似水,唇角漫不经心的勾着一丝笑意。
这番姿态,哪怕是看不清面容,也让在场不少女儿家红了脸。
沈绒抬眸的瞬间,少年刚好垂下眼眸,目光幽幽的望过来,二人的目光碰撞,好似迸发出激烈的火花。
不过只一眼,沈绒便瞬间明白了为何姜树和会那般阴郁了,这个十八九岁的翊亲王,刚刚从战场上春风得意的打了胜仗回来,周身都带了一股浑然天成的强者气息,贵气逼人。
哪怕是如今高位上坐着的真龙天子,在他面前,都不过如此。
“臣弟参见皇兄”姜临煜的声音带着几分慵懒,又撩又欲,清冷又魅惑。
姜树和呵呵一笑,看上去对姜临煜的姗姗来迟不甚在意。
“十四弟可是路上有事耽搁了?今日陛下设宴乃是贺你此番大胜北疆匈奴,你怎的还来晚了?”
沈绒远远的望着皇后曲氏笑意盈盈的脸,目光沉沉。
在凤位上坐了多年的哪里会是什么小角色,姜树和不能问出口的话,全都由她来说。
姜临煜偏头一笑,声音悦耳“皇兄恕罪,一早入宫去给母后请安,陪母后下棋多留了一会儿”
姜树和无奈,哪怕姜临煜没有这个理由,他也不能在这个时候出言训斥。
“皇弟说笑了,你在外征战多年,母后一直忧心不已,日后无事的时候,你也须时常入宫,陪伴母后”姜树和道。
姜临煜闻言,淡淡一笑,垂首道“是”
本以为此事就此作罢,姜临煜行了礼,正准备抬脚朝座位上走时,姜树和又抬了抬手,开口道“皇弟”
姜临煜身子一顿。
“你此番出征立下大功,朕本就打算重重赏你,可金银珠宝俗气,你又不追求官职名利,所以朕思来想去都想不到究竟该赏赐你些什么,不过今日朕倒是想到了一样”
姜树和故意卖关子,在场的朝臣们皆是好奇。都是一群老狐狸,自然是想要看清天子究竟如何看待这个军功赫赫的弟弟。
姜临煜勾着笑意,目光微沉“那皇兄的意思是?”
“十四弟啊,你如今年岁也不小了,身边也没个知冷知热的人,王府里冷冷清清的”姜树和笑笑“今日正巧,京州城里各家的姑娘都在场,你不妨放开手去挑,正好朕也能促成一对好姻缘”
姜临煜轻轻挑眉一笑,似乎是认同般的点了点头,随后竟真的回首看向殿内下首坐着各世家千金们。
不少的姑娘脸颊皆泛起微红,有些羞涩的低下了头,大胆些的则是直接抬眸含笑迎着姜临煜的目光。
年少成名,俊美如画的少年将军,的确是个不错的如意郎君。
姜临煜的视线一一扫过,直到看到一抹鹅黄色的身影静静的坐在那里,灵动又无辜的杏眸澄澈温和,没有一丝羞涩,倒是隐隐透着冷酷
许是沈绒实在是长了一张让人移不开眼的脸,姜临煜的目光停留在沈绒身上几秒,随后收回,看都没看后头春心荡漾的沈绵。
姜临煜转过身,微微一笑“多谢皇兄好意,只是皇弟回京途中曾遇一高人,他特意叮嘱臣弟,说是臣弟身上煞气太重,短时间内不宜成婚,实在是可惜,是臣弟没有这福分”
这话让在场的姑娘们垂首丧气,不少人都做好了被选中为亲王妃的准备。
姜临煜是为国出征,他这话一时让姜树和连强行撮合的理由都没有,只能笑道“如此甚是可惜,只是,朕总得赏赐你些什么”
“皇兄既然一定要施恩,那臣弟便也不客气了,臣弟却有一事,望皇兄成全”姜临煜拱手作礼道。
“哦?你说来听听”
“臣弟在西北自由洒脱惯了,还望皇兄恩准臣弟,无需上朝”
此言一出,宴席上顿时一片哗然,就连曲皇后的脸上都有半分的呆滞,偏头看向姜树和。
“这…”姜树和面色犹豫,实际上心里乐开了花,他本就不愿意姜临煜这样一个军功在身又手握重兵的亲王接触朝臣,如今姜临煜主动提出来自然是好的,可是自己就这么轻而易举的答应了,落在朝臣们眼中可难看的很“十四弟,这毕竟是祖制,朕也不好…”
“皇兄”姜临煜扬唇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皇兄乃是我大凉的天子,不过就皇兄一句话的事”
如此这般,姜树和克制住笑意,像是被逼迫一般的点了点头。
歌舞升平,欢声笑语,推杯助盏,好一副君臣同乐的景象。
身着华美云纱的西域舞姬翩翩起舞,热情洋溢,扭动着水蛇一般柔软的腰肢,勾的在场不少宾客眼冒春光。
姜临煜入了席,丝竹管乐的声音扰的他心烦,他身侧坐了个温润如玉的男子,华服加身,正是当朝太子姜铭。
方才进殿前,她的视线好像就是看向这边。
想到这里,姜临煜眸色一沉,懒懒的靠在椅背上,身边的侍女斟满金杯,将琼浆玉液送到了姜临煜的唇边。
后者垂眸,淡声道“放下吧”
闻言,姜铭转头朝着姜临煜看来,姜临煜迎上他的目光,笑容徐徐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