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淮猛然回神,拱手挡在面前,目光低垂,语气急切:“此乃微臣分内之责,郡主不必言谢!”
“你方才已点头应允!”话音落下,裙裾轻摆,带起一阵清风。容乐轻笑着留下一句:“你且等着吧!”
她便领身旁的小翠,一同潇洒离去。
行路匆匆,气喘吁吁,容乐刚踏入殿门,便闻太监总管温和而慈祥地关切:“陛下正于贵妃寝宫小憩,郡主有何急事?”
她连忙转道请总管代为通传。人未入内,清越之声先至。
“皇爷爷!容乐恳请赐婚——”
在穿进这个世界之前,容乐对《花前月下》剧情熟记于心。
无奈剧本中,对于大厉兴衰,只草草几句:“历经风雨飘摇,内忧外患接踵而至,终致国运衰微。“
仅凭只言片语,在短短时日内,她也仅能推敲出,“重文轻武”四字——大厉衰败之根源。
容乐自认不谙权谋诡计,不擅宫闱斗争,纵身为皇室宠爱的郡主,手中亦未有实权。
然剧情后期,物是人非,却唯有一人始终如一,那便是未来手握兵权的护国大将军,褚淮。
撞见方才那幕,霎时间,她生出个大胆念头。
若能借由联姻,使皇权与军权更加紧密相连。
如此,不论皇爷爷,抑或太子爹,皆无需忌惮兵权之重,反能共谋国是,更为倚重,扭转祸源。
自古得军权者得天下。容乐自无野心争权夺位,却欲借褚淮之力,力挽狂澜,共解内忧、外患,改变大厉的命运!
皇帝厉行川闻得嫡孙女再度提及“赐婚”二字,不由眉间一紧,一旁贵妃见状,轻柔地以指腹抚平他的额间皱纹。
皇上轻抚额际,正欲威严回绝,不料容乐所求之人,竟非那探花郎程书煜。
“恳请皇爷爷赐旨,恩准儿臣与褚淮缔结百年之好!”她的话语清晰而坚定,回荡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
圣上闻言,不禁愕然,与贵妃目光交汇,双方眼中皆是难以置信。
“妳说谁?!”
“安远侯之子,褚淮。”容乐回答得坦然自若。
婚姻大事,岂能儿戏?厉言川一整肃容,严声问:“你这孩子,怎地如此反复无常?前几日还以绝食相逼,誓要嫁给程书煜,如今怎又突然转而求嫁褚淮了?”
然则,提及褚淮,皇上心中却是另一番思量。
容乐身为太子之女,若能与褚淮联姻,将来其承继母业,手握重兵,对太子之位无疑是极大的助力。
且私下里,他对褚淮的品行亦是赞不绝口。
他缓缓开口,语气中多了几分温和与探究:“皇室联姻非同小可,容儿,你且细细道来,为何忽有此念?”
容乐灵动的俏眸滴溜溜一转,早在心中酝酿好一番说词,便将今日茶楼偶遇褚淮之事娓娓道来,言辞间不乏吹捧了褚淮一番。
厉言川却并未轻信,继续正色问道:“他容貌身形或有不足,妳不怕世人议论?或觉你二人不般配?”
若非如此,褚淮家世显赫,自当是京内众多才俊中,数一数二的人选。
容乐却不以为然,且不说一见倾心,就凭褚淮那目测超过一米九的大个子,要是身上肌肉锻炼饱满,加上那虽略带圆润,却难掩风神俊逸的面庞……
容乐揉揉鼻尖,轻咳两声,言辞恳切:“儿臣以为,择婿之道,重在真心相待,而非皮相之美。褚淮身形虽非瘦削,但若能勤于锻炼,自能有所形塑。儿臣更相信,夫妻同心协力,即便外人非议,只要咱夫妻相知相守,那便是最好的回应!”
皇上与贵妃初闻此言,心中尚有动容,但见容乐尚未成婚,便已自称“夫妻”,不禁相视苦笑,气恼之余又觉无奈。
贵妃见状,连忙从精致的木匣中取出一粒丹药,轻柔地喂入皇上口中,并轻抚其胸口顺气。
容乐的目光不经意掠过那木匣,秀眉微蹙。丹药,可是致大厉国运多舛的元凶之一啊……
“罢了,我会召褚淮那孩子入宫,问问他怎么想。”厉行川终是摆了摆手,示意容乐退下,将这头疼的孙女暂时隔绝于视线之外。
临行之际,贵妃不忘温柔叮咛:“容儿,回去后记得向你爹娘禀报此事。”
容乐欣然应允,回东宫交代后,自又遭太子与太子妃一番盘问,她以同样的说辞轻松应对。
毕竟,她与褚淮两家渊源深厚,自幼青梅竹马,只是随着年岁渐长,才因男女有别而少了往来。
对于长辈而言,他们早已是旧识,自然比那突然冒出的、家中已有妻室的探花郎程书煜更易接受。
容乐本以为,只要说服了皇爷爷与太子爹,此事便可尘埃落定。
岂料,褚淮深夜受召进宫,竟敢抗旨?!
容乐睡眼朦胧间,听闻此消息,不顾晨露微凉,匆匆赶往安远侯府,誓要当面问个明白。
敢情昨日那番羞赧全是惺惺作态不成?褚淮要真将她拒之门外,来日欲回头求亲,她必不理会了!
在安远侯府遣人拍门许久,方见一位年迈管家步履蹒跚而出。
老管家满脸惶恐,躬身行礼,连声致歉:“郡主息怒,侯爷昨日面圣归来,未及休憩,便匆匆率军前往中洲黄山,剿灭匪患,归期未定……”
容乐这才知晓,褚淮竟连夜领军,杀往中洲黄山剿匪去了。
至于赐婚之事,老管家亦是语焉不详,她自是不便再为难这忠心耿耿的老仆。
一时间,容乐心绪难平,领着众人默默返回宫中,神色间难掩失落。
及至东宫用膳,知女莫若母,太子妃林月容一眼瞧出女儿有心事。
“褚淮他……抗旨拒婚,连夜跑中洲剿匪去了。”容乐手持玉筷,心不在焉地拨弄着碗中之食,食不知味,“他什么意思嘛……”
林月容亦是首闻此事,不禁秀眉微蹙,横睇太子厉烨。
老丈人挑女婿那是哪哪都不顺眼,厉烨本不欲多言,但见爱女如此心神不宁,终是轻咳一声,为其解惑。
“从哪听来的消息,怎地话只传一半?庸人自扰。”
昨夜,褚淮进宫觐见,虽一时婉拒,却非无意,而是自觉配不上长乐郡主之尊。
他目前的侯爵之位,毕竟承袭其父虚位,徒有虚名,并无实权。
随即,褚淮便向圣上自请剿匪,倘此番功成归来,功勋便足受封将军,得顺利接掌其母军中势力。
这些涉及身份与宫中权谋之事,容乐并没有太多实感。可她能听明白,褚淮连夜剿匪,是为他俩成亲铺路,这便足矣!
她转而笑吟吟地接过亲娘递过来的银耳羹,心口皆是甜蜜蜜。
见她这副女大不中留的情态,厉烨心中五味杂陈,轻叹之余,对这位未来女婿却也颇为认可,遂转而提及另一桩要事。
“临行前,褚淮特来东宫辞别,亦查清了是何人散布流言。”
原是太子昔日政敌,朝中支持皇后所出嫡子五皇子的守旧党。那些老臣,自是乐得太子之女所嫁非人。
“莫怕,天塌下来,还有你爹我顶着!”厉烨大掌揉了揉容乐发顶。
女儿即将为人妇,离了他们的保护伞,朝堂风云诡谲,怕是难以避及。
“那些老狐狸忌惮兵权,妳与褚淮成婚后,务必多加提防。”他终是轻叹一声。
气氛一时凝重,为缓解这沉闷的氛围,林月容适时拉过容乐,笑谈起嫁衣的绣制,还往她嘴里塞了颗丹药,不忘叮咛保持体态之重要。
容乐未及细想,丹药已滑入喉间,听闻是何物,差点给吐了出来。
身为现代人,她深知大厉所推崇的养生丹药,实则暗藏硫化物之慢性毒药!
她面上不显,匆匆返回容华苑后,欲催吐已无济于事。罢了,娘亲一番好意……且只吞服这一颗丹药,大抵无碍。
但长远计之,此类丹药,必将是家国之大患。
容乐心中暗誓,得寻机劝诫亲族,摒弃此等陋习才是。
*
褚淮此去,便过了三月有余,待他凯旋而归,已是凉风习习,秋意渐浓。
此间,容乐亦未曾懈怠,将剧本中,大厉几个关键节点记录下来,明探暗访后,更针对根深蒂固之弊,一一制定计划。
重文轻武,嗜丹成瘾,以瘦唯美……必得从上到下,逐一涤荡攻破才行。
然而,自上回说书人事件,她亦明白,这深宫之内暗流涌动,行事不能过于草率。
一切,唯待踏出宫闱,又得褚淮鼎力相助,方得以实现……
她轻托下颔,幽叹口气,凝眸望向天际,想来,褚淮此刻应已踏上迢迢归途,即将返京了吧。
中洲黄山之地,悍匪盘踞,欺压百姓多年。
安远侯褚淮领兵平乱,历经艰险,终得大胜,缴获金银珠宝悉数上缴国库,其中黄金更是以万万计,功勋卓著,举世瞩目!
圣上亦不负众望,亲封褚淮少将军之衔,并赐婚长乐郡主,添诸多赏赐,以彰其功。
朝堂之上,一片哗然,皆叹圣上恩宠之深。
褚淮自懂得人情义理与朝堂应对,自谦家中孤绝,唯有此身及府中薄产,此番封赏,愿添作聘礼,以表对郡主之尊重与珍视。
圣上闻言,更是龙颜大悦,当即再下旨,将婚期提前,火速定于下月。
明面上看似仓促,实则两家早已暗中筹备。此桩婚事,亦是打那群守旧党个措手不及。
他们怎么也料想不到,长乐郡主竟舍文雅俊逸之探花郎,而择那粗鄙之胖侯爷做夫婿!
城中势力,各怀鬼胎,流言四起。
唯一成天乐呵的,大概就只有新娘本人了,她还暗自盘算,该如何溜去安远侯府,即现如今的定安将军府。
去逗弄一番即将成为她夫君的褚淮,问问他对于‘谢礼’,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无奈礼教森严,婚前夫妇不得相见。容乐只得被关在容华苑中,日复一日地跟随嬷嬷学习礼仪,诵读女则,心中苦闷难言。
她哪里受得了这委屈!没过几日,便按捺不住,寻得宫墙一隅,欲翻墙而出。
“郡主,您当心啊!赶紧下来!”小翠在墙下,喊得声都劈了。
“嘘!你小点声!没事,就这墙,我核心够力就能……啊!”
不料,容乐却低估了这副身躯之娇弱,幸而只是了摔崴了脚。虽无大碍,于出嫁前,却也只得安心养伤,更添几分哀怨。
次日,褚淮闻讯,特遣人送来良药,并附书信一封,字里行间满是关怀之意。
容乐看完,轻抚信纸,心湖泛起层层涟漪,嘴角不自觉弯起,将书信连同这份心意,小心收藏。
对即将共结连理的夫君,又添了几分期盼与憧憬。
“你方才已点头应允!”话音落下,裙裾轻摆,带起一阵清风。容乐轻笑着留下一句:“你且等着吧!”
她便领身旁的小翠,一同潇洒离去。
行路匆匆,气喘吁吁,容乐刚踏入殿门,便闻太监总管温和而慈祥地关切:“陛下正于贵妃寝宫小憩,郡主有何急事?”
她连忙转道请总管代为通传。人未入内,清越之声先至。
“皇爷爷!容乐恳请赐婚——”
在穿进这个世界之前,容乐对《花前月下》剧情熟记于心。
无奈剧本中,对于大厉兴衰,只草草几句:“历经风雨飘摇,内忧外患接踵而至,终致国运衰微。“
仅凭只言片语,在短短时日内,她也仅能推敲出,“重文轻武”四字——大厉衰败之根源。
容乐自认不谙权谋诡计,不擅宫闱斗争,纵身为皇室宠爱的郡主,手中亦未有实权。
然剧情后期,物是人非,却唯有一人始终如一,那便是未来手握兵权的护国大将军,褚淮。
撞见方才那幕,霎时间,她生出个大胆念头。
若能借由联姻,使皇权与军权更加紧密相连。
如此,不论皇爷爷,抑或太子爹,皆无需忌惮兵权之重,反能共谋国是,更为倚重,扭转祸源。
自古得军权者得天下。容乐自无野心争权夺位,却欲借褚淮之力,力挽狂澜,共解内忧、外患,改变大厉的命运!
皇帝厉行川闻得嫡孙女再度提及“赐婚”二字,不由眉间一紧,一旁贵妃见状,轻柔地以指腹抚平他的额间皱纹。
皇上轻抚额际,正欲威严回绝,不料容乐所求之人,竟非那探花郎程书煜。
“恳请皇爷爷赐旨,恩准儿臣与褚淮缔结百年之好!”她的话语清晰而坚定,回荡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
圣上闻言,不禁愕然,与贵妃目光交汇,双方眼中皆是难以置信。
“妳说谁?!”
“安远侯之子,褚淮。”容乐回答得坦然自若。
婚姻大事,岂能儿戏?厉言川一整肃容,严声问:“你这孩子,怎地如此反复无常?前几日还以绝食相逼,誓要嫁给程书煜,如今怎又突然转而求嫁褚淮了?”
然则,提及褚淮,皇上心中却是另一番思量。
容乐身为太子之女,若能与褚淮联姻,将来其承继母业,手握重兵,对太子之位无疑是极大的助力。
且私下里,他对褚淮的品行亦是赞不绝口。
他缓缓开口,语气中多了几分温和与探究:“皇室联姻非同小可,容儿,你且细细道来,为何忽有此念?”
容乐灵动的俏眸滴溜溜一转,早在心中酝酿好一番说词,便将今日茶楼偶遇褚淮之事娓娓道来,言辞间不乏吹捧了褚淮一番。
厉言川却并未轻信,继续正色问道:“他容貌身形或有不足,妳不怕世人议论?或觉你二人不般配?”
若非如此,褚淮家世显赫,自当是京内众多才俊中,数一数二的人选。
容乐却不以为然,且不说一见倾心,就凭褚淮那目测超过一米九的大个子,要是身上肌肉锻炼饱满,加上那虽略带圆润,却难掩风神俊逸的面庞……
容乐揉揉鼻尖,轻咳两声,言辞恳切:“儿臣以为,择婿之道,重在真心相待,而非皮相之美。褚淮身形虽非瘦削,但若能勤于锻炼,自能有所形塑。儿臣更相信,夫妻同心协力,即便外人非议,只要咱夫妻相知相守,那便是最好的回应!”
皇上与贵妃初闻此言,心中尚有动容,但见容乐尚未成婚,便已自称“夫妻”,不禁相视苦笑,气恼之余又觉无奈。
贵妃见状,连忙从精致的木匣中取出一粒丹药,轻柔地喂入皇上口中,并轻抚其胸口顺气。
容乐的目光不经意掠过那木匣,秀眉微蹙。丹药,可是致大厉国运多舛的元凶之一啊……
“罢了,我会召褚淮那孩子入宫,问问他怎么想。”厉行川终是摆了摆手,示意容乐退下,将这头疼的孙女暂时隔绝于视线之外。
临行之际,贵妃不忘温柔叮咛:“容儿,回去后记得向你爹娘禀报此事。”
容乐欣然应允,回东宫交代后,自又遭太子与太子妃一番盘问,她以同样的说辞轻松应对。
毕竟,她与褚淮两家渊源深厚,自幼青梅竹马,只是随着年岁渐长,才因男女有别而少了往来。
对于长辈而言,他们早已是旧识,自然比那突然冒出的、家中已有妻室的探花郎程书煜更易接受。
容乐本以为,只要说服了皇爷爷与太子爹,此事便可尘埃落定。
岂料,褚淮深夜受召进宫,竟敢抗旨?!
容乐睡眼朦胧间,听闻此消息,不顾晨露微凉,匆匆赶往安远侯府,誓要当面问个明白。
敢情昨日那番羞赧全是惺惺作态不成?褚淮要真将她拒之门外,来日欲回头求亲,她必不理会了!
在安远侯府遣人拍门许久,方见一位年迈管家步履蹒跚而出。
老管家满脸惶恐,躬身行礼,连声致歉:“郡主息怒,侯爷昨日面圣归来,未及休憩,便匆匆率军前往中洲黄山,剿灭匪患,归期未定……”
容乐这才知晓,褚淮竟连夜领军,杀往中洲黄山剿匪去了。
至于赐婚之事,老管家亦是语焉不详,她自是不便再为难这忠心耿耿的老仆。
一时间,容乐心绪难平,领着众人默默返回宫中,神色间难掩失落。
及至东宫用膳,知女莫若母,太子妃林月容一眼瞧出女儿有心事。
“褚淮他……抗旨拒婚,连夜跑中洲剿匪去了。”容乐手持玉筷,心不在焉地拨弄着碗中之食,食不知味,“他什么意思嘛……”
林月容亦是首闻此事,不禁秀眉微蹙,横睇太子厉烨。
老丈人挑女婿那是哪哪都不顺眼,厉烨本不欲多言,但见爱女如此心神不宁,终是轻咳一声,为其解惑。
“从哪听来的消息,怎地话只传一半?庸人自扰。”
昨夜,褚淮进宫觐见,虽一时婉拒,却非无意,而是自觉配不上长乐郡主之尊。
他目前的侯爵之位,毕竟承袭其父虚位,徒有虚名,并无实权。
随即,褚淮便向圣上自请剿匪,倘此番功成归来,功勋便足受封将军,得顺利接掌其母军中势力。
这些涉及身份与宫中权谋之事,容乐并没有太多实感。可她能听明白,褚淮连夜剿匪,是为他俩成亲铺路,这便足矣!
她转而笑吟吟地接过亲娘递过来的银耳羹,心口皆是甜蜜蜜。
见她这副女大不中留的情态,厉烨心中五味杂陈,轻叹之余,对这位未来女婿却也颇为认可,遂转而提及另一桩要事。
“临行前,褚淮特来东宫辞别,亦查清了是何人散布流言。”
原是太子昔日政敌,朝中支持皇后所出嫡子五皇子的守旧党。那些老臣,自是乐得太子之女所嫁非人。
“莫怕,天塌下来,还有你爹我顶着!”厉烨大掌揉了揉容乐发顶。
女儿即将为人妇,离了他们的保护伞,朝堂风云诡谲,怕是难以避及。
“那些老狐狸忌惮兵权,妳与褚淮成婚后,务必多加提防。”他终是轻叹一声。
气氛一时凝重,为缓解这沉闷的氛围,林月容适时拉过容乐,笑谈起嫁衣的绣制,还往她嘴里塞了颗丹药,不忘叮咛保持体态之重要。
容乐未及细想,丹药已滑入喉间,听闻是何物,差点给吐了出来。
身为现代人,她深知大厉所推崇的养生丹药,实则暗藏硫化物之慢性毒药!
她面上不显,匆匆返回容华苑后,欲催吐已无济于事。罢了,娘亲一番好意……且只吞服这一颗丹药,大抵无碍。
但长远计之,此类丹药,必将是家国之大患。
容乐心中暗誓,得寻机劝诫亲族,摒弃此等陋习才是。
*
褚淮此去,便过了三月有余,待他凯旋而归,已是凉风习习,秋意渐浓。
此间,容乐亦未曾懈怠,将剧本中,大厉几个关键节点记录下来,明探暗访后,更针对根深蒂固之弊,一一制定计划。
重文轻武,嗜丹成瘾,以瘦唯美……必得从上到下,逐一涤荡攻破才行。
然而,自上回说书人事件,她亦明白,这深宫之内暗流涌动,行事不能过于草率。
一切,唯待踏出宫闱,又得褚淮鼎力相助,方得以实现……
她轻托下颔,幽叹口气,凝眸望向天际,想来,褚淮此刻应已踏上迢迢归途,即将返京了吧。
中洲黄山之地,悍匪盘踞,欺压百姓多年。
安远侯褚淮领兵平乱,历经艰险,终得大胜,缴获金银珠宝悉数上缴国库,其中黄金更是以万万计,功勋卓著,举世瞩目!
圣上亦不负众望,亲封褚淮少将军之衔,并赐婚长乐郡主,添诸多赏赐,以彰其功。
朝堂之上,一片哗然,皆叹圣上恩宠之深。
褚淮自懂得人情义理与朝堂应对,自谦家中孤绝,唯有此身及府中薄产,此番封赏,愿添作聘礼,以表对郡主之尊重与珍视。
圣上闻言,更是龙颜大悦,当即再下旨,将婚期提前,火速定于下月。
明面上看似仓促,实则两家早已暗中筹备。此桩婚事,亦是打那群守旧党个措手不及。
他们怎么也料想不到,长乐郡主竟舍文雅俊逸之探花郎,而择那粗鄙之胖侯爷做夫婿!
城中势力,各怀鬼胎,流言四起。
唯一成天乐呵的,大概就只有新娘本人了,她还暗自盘算,该如何溜去安远侯府,即现如今的定安将军府。
去逗弄一番即将成为她夫君的褚淮,问问他对于‘谢礼’,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无奈礼教森严,婚前夫妇不得相见。容乐只得被关在容华苑中,日复一日地跟随嬷嬷学习礼仪,诵读女则,心中苦闷难言。
她哪里受得了这委屈!没过几日,便按捺不住,寻得宫墙一隅,欲翻墙而出。
“郡主,您当心啊!赶紧下来!”小翠在墙下,喊得声都劈了。
“嘘!你小点声!没事,就这墙,我核心够力就能……啊!”
不料,容乐却低估了这副身躯之娇弱,幸而只是了摔崴了脚。虽无大碍,于出嫁前,却也只得安心养伤,更添几分哀怨。
次日,褚淮闻讯,特遣人送来良药,并附书信一封,字里行间满是关怀之意。
容乐看完,轻抚信纸,心湖泛起层层涟漪,嘴角不自觉弯起,将书信连同这份心意,小心收藏。
对即将共结连理的夫君,又添了几分期盼与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