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婷被她一阵打趣,越发不好意思喝了,如意:”少夫人还是快快喝了吧,某人还等着我回去复命呢,他可是我哥哥的师傅,我可不敢怠慢!“

    曼婷恨不能撕了这小妮子的嘴,这段时间吉祥不在身边,她天天跟着自己,在这庄子上,大家都没那么拘礼。当然也是自己并不在乎这些,因为自己总觉得,如果连身边人都呆板木讷,处处讲规矩,活得像七老八十的也没什么意思,这妮子胆子大起来了,什么话都敢讲。

    曼婷也不客气,勾了勾手:“过来,让我撕一撕你的嘴,不然我就不喝。”

    如意知道少夫人是跟自己逗趣,但一步步挪着过去,讨饶着:“还请少夫人手下留情,饶奴婢一命。”

    二人一阵嘻笑,然后曼婷趁姜糖水温度合适的时候喝了下去。

    待曼婷喝完,如意果然把碗送了出去,一会儿又拿回来两个小手炉,说让曼婷抱着睡,曼婷猜到:焦大哥应该就在院外。想起白天的事,又好笑又脸红。

    自山林回来之后,焦忠开始做起了制作弓和箭的准备工作,训练依然由另外三人带头。

    曼婷月事完后,依然每天陪着姑娘们训练,练了十天了,姑娘们手变粗了,但力气也大些了,早晚跑步的时候,再也不掉队,再没出现坚持不下去了的情况了。

    姑娘们除了每天练力气、跑步之外,在男子们休息时,也可以去学射箭。

    庄子上按部就班的生活着,外面疫情快结束了,最近崔管事已经可以放心大胆的出去了,只松川县是瘟疫源头地区,暂时没有解除封城。但眼看着,焦大哥他们回城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是时候找史先生和刘根兄弟聊聊了。

    曼婷请外祖和焦忠作陪,再让焦忠去帮忙请来史秀才。看见史秀才进来后先是站起来福了一礼,史秀才忙忙避让,连呼:”使不得,使不得,少夫人折煞史某了。史某在贵庄叨扰了这些时候,感谢少夫人热情款待,如果以后少夫人有用得上史某的地方,请尽管开口。”

    曼婷想:还真是瞌睡来了遇到枕头,不管你是客套还是真心,我正好当面提出邀请,外祖和焦忠在旁,史先生怎么也不能把刚说的话吞回去吧!

    曼婷没有直接回话,先是客气让茶,曼婷:“史先生重情重义,很有君子之风,妾佩服先生为人。当日你们初来,我就有言,大家以后就是朋友了,朋友来了,我又怎会不热情款待呢!我还怕庄子上条件简陋,照顾不周呢!”

    大家好一番客气,焦忠:“史兄和少夫人都是读书明理之人,自然都是品行高洁之辈。少夫人济困扶危、仗义相帮,史兄知恩图报,承诺以后帮忙,正是朋友之谊,有来有往。”

    外祖:“史先生实在是客气了,你在庄子上这些时日,孩子们可有福了,前几天我还看见旭兴写的他的名字的大字。如果不是你的教导,他一个两岁小孩子,怎么会识字呢!我经常听到几个小孩父母称赞你了。”

    史秀才:“萧老过奖了,史某别无所长,在众人忙活的时候,得到大家的关心和体贴,都没让我出去做过活。我想去帮忙做点事,大家也争抢着就去做了,那我除了能教教孩子们,也不知怎样报答一二了。当时来得匆忙,缺少衣物,少夫人大方赠布,婶子、嫂子们帮忙做衣、做鞋。天冷了,又是厚被,又是袄子,又是棉鞋。史某长这么大,除了家人还是第一次有人对我这么好,我对咱庄子上的人都很是感激。”

    外祖:“庄子上的人都很尊敬你这样的读书人,你教导小孩子的时候既有爱心又有耐心,你又是秀才公,学识渊博。庄子上的人都舍不得你走呢!老朽厚颜代庄子上众人请秀才公留下,春风化雨,如若你能留下,庄子上大人、孩子都感激不尽。“

    史秀才懵了一下,怎么也没想到,会被邀请留下。

    犹豫一下,一脸为难的说:”谢谢大家瞧得上史某,不怕大家笑话,虽然我家现已实在供不起我读书了,但我想回去继续做着这个小吏,自己挣点钱补贴家用,回报家人一二,再慢慢积累一点盘缠,我想去府城学习,再考功名。“

    曼婷笑着说:”史先生请先别拒绝,我知你在衙门的情况,工作繁杂,根本没有多少时间看书学习,再加上俸银有限,补贴了家里之后,每月也剩不下什么吧,那你何时才能凑足去府城生活、应考的盘缠,要知道府城的开支可不是小数目,更何况你去应考后,家里可就一点也补贴不上了。“

    史秀才脸色一白,他知道曼婷讲的是实话,但秀才只能为吏,举人才能做官,且庆丰国秀才可以免徭役,要举人才能免田税。小时候见父母兄嫂为了自己读书,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收获的粮食交税纳粮后,所剩不多,大家省吃俭用,还得卖一部分来凑束脩,个个面黄饥瘦,自己就暗暗发誓,以后要让他们再也不交税纳粮,让他们跟着自己享福。可是自己年岁也不算小了,还没凑足上府城应考的盘缠。

    想到这些,史秀才有些失落,但不好意思把这些事儿拿出来说,只得强笑着:“一步步来吧,我不会放弃的!”

    曼婷:“我父亲也是秀才,他也和你一样,一直想去参加乡试,各家有各家的困难。我祖父祖母早逝,留下父亲一人,幸得外祖一家支持,才能考得秀才功名,但要继续读也是难以为继,我很理解你现在的处境。”

    史秀才听到这样的事儿,心里得到些许安慰:原来有人和我一样。

    曼婷继续:“我父亲也选择了养家糊口,积累盘缠。但他是办了一个私塾,教书育人,钻研学问,再不耽误。直到现在,他老人家在村子里依然倍受尊敬,可以说村子里大部分人年轻人都被他教导过。”

    史秀才闻言,也对素未谋面的廖秀才肃然起敬,任何时候教书育人,传道授业之人都受人尊敬。

    曼婷:“所以我才提出邀请,请史先生不吝相帮,洛家虽是商户之家,但我毕竟是秀才之女,我是知道考学对学子的重要的,我听说你一年的俸银是十五两,除了补贴父母,恩师、同年、同僚之间还得走动,自己还得生活,基本上剩不下什么。我愿每年奉上三十两纹银,每季三套衣物,逢年过节过生另备一份礼,还请先生留下帮我教导旭兴,如果你答应,我将正式举行拜师仪式,让他成为你的入门弟子。先生教学之余,尽可以继续钻研学问,到了乡试时,我也可以送上盘缠,助先生早日入府城考学。”

    大部分读书人视银钱为俗物,但只有吃过苦的人才知道,没有这俗物好多事都没办法办。史秀才是个踏实之人,并不故作清高,他是希望能多挣一些银子补贴家用的。不过这只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钻研学问的时间变多了。他也感受到了少夫人的诚意,再加上这段时间在庄子上感受到了温暖,过得很开心,孩子们也乖巧懂事。另外,这次县令置他们生死不顾,也让他很是不满,对比着洛家的赤诚相待,他更是对县令和衙门失望。

    既已想定,他便大大方方站起来一拱手:“还请少夫人放心,我必尽我所能教导旭兴和庄上的孩子们。”

    至此,事情落定,曼婷和焦忠对视一笑。

    曼婷请外祖选了一个良辰吉日,准备好了六礼,又代旭兴给先生准备了全套衣物,在庄子上所有人的见证下,正式拜师。

    只见旭兴小小一个,三跪九叩,敬上拜师茶,改口称师傅,再敬上衣物和曼婷准备的笔墨纸砚等礼物。史先生饮茶,示意平安接过衣物(平安是旭兴父亲的小厮,本来曼婷是给了旭兴的,但现在转送给了史先生,照顾史先生起居。至于旭兴的小厮和书童将在一起读书的这批孩子中选择。),史先生:“愿你尊师重道,恭和孝悌,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从此,旭兴正式拜入史先生门下。

    等城门开封,史秀才自去辞工,又耽搁几天把少夫人提前送上的俸银包上十两给父母兄嫂送了回去(史秀才家离得较远,不在这次洪灾区域内)。

    回到家里,史秀才向父母说明了自己的现状,本想把父母接去一起过活,但父母坚辞不受。

    史父史母考虑:帮不上孩子,还已经享上孩子的福了,就别去添乱了,留下也可以帮大儿子做些事,带带孩子。他们这些年为了兄弟也付出了很多,最重要的是有个好儿媳谢氏,对于家里省吃俭用供小叔读书从来没有抱怨。

    史母让小儿子把送回的银子给大儿子和儿媳,一家人相互考虑,过得很是和谐温馨。

    史秀才回到庄子上后安心教学、钻研学问。

章节目录

爱我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xm兔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xm兔精并收藏爱我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