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婷才回庄没两天,焦忠和田小五一起来了。
曼婷听到如意禀报的时候,很是惊讶,不是生日那天才见面了吗?又听如意说:“少夫人,焦捕头他们这次来应该是有急事,他让人去山里找刘头领去了,让他把庄丁都带回来,有大事相商。”
曼婷一听,也不耽搁,急步往会客的堂屋赶。一进屋,看见焦忠和田小五都是一头热汗,春天,气温并不高,他们这样热,一看就是急急的赶过来的。
曼婷:“如意,去打上些热水来,让焦捕头和田捕快擦洗一下。”如意退下去准备。
曼婷:“你们来得这么急,出什么事啦?”
焦忠:“今天,京城的消息传到县衙,陛下薨了,举国服哀。我来之前,已经去酒楼通知过管事了,让他们撤红挂白。”
太热了,焦忠说了几句,想喝口茶,茶也烫。
如意把水端进来后,焦忠和田小五都去洗了把脸,如意叫了个小丫头进来,一起站在他们后面给他们扇扇。
好一会儿后,焦忠二人才缓过来。
曼婷:“就算是这事,也没必要那么赶啊?我们早迟点也能收到消息的啊?”
田小五:“少夫人有所不知,陛下有好几个儿子,都是不同的女人生的,个个都想坐那个位置,陛下一走,焦哥担心会乱起来了,这几年又是洪灾,又就瘟疫,别的地方有地动,边境也不安稳。这些皇子为了争夺帝位,还不知会做些什么?”
焦忠:“除了那些皇子,各地的藩王收到陛下薨了的消息也蠢蠢欲动,各地兵乱一起,山匪将更加猖獗,我们不得不早做打算。“
曼婷虽跟着父亲学了认字,但毕竟一直待在这个小地方,又没有什么消息渠道,对国事的了解很少。听到焦忠和田小五都这样说,也有些着急了。洪灾、瘟疫才过去没多久,咋又要乱了啊!这让百姓们怎么活呀!
趁着刘根还没回来,焦忠开始给曼婷细细说他了解的一些情况:”我国目前成年的皇子有四个:周涛、周寿、周辰、周福,没成年的皇子我也不太了解,因为衙门的邸报中很少出现他们的名字。有三个藩王,其中两个是陛下的兄弟,是先皇在世的时候分封的,还有一个是先皇的兄弟:周阳、周棣是陛下的兄弟,周良是陛下的叔叔。“
曼婷:“焦大哥,他们各人实力怎么样,风评怎么样?”
焦忠:“周涛是长子,是李贵妃生的,外家是手握兵权的大将军府;周辰是太子,排行老五,是皇后生的,外家是相府;周寿排行老三,惠嫔生的,才华横溢,很得文坛追捧,外家是侯府;周福排行老七,是何婕妤生的,是个纨绔,外家不显。周阳封地齐州,齐州靠海,产盐;周棣封地阳州,周良封地交州,是我国与襄国的边界,常年打仗,手下很有一批良将。”
曼婷:“从表面的实力来看,皇长子周涛、太子周辰、皇叔周良都有一争之力。那风评呢?”
焦忠:“除了周福,别的人风评都差不多。”
曼婷:“乱世想要存活,一是战力,二是粮食,三是药材。我们普通老百姓,一遇到乱世,通常都是疲惫地奔波在各个所谓的安全一点的地方之间。最终,要么饿死,要么被杀,要么被强行征兵。”
焦忠:“是啊,所以我们才急着来商议下一步怎么办!如果皇子间直接带兵逼宫,改朝换代,对百姓们影响还小一些。最怕的是,各派实力混战,那必然会招兵,如果打得胶着,人员损耗大,那就有可能强征粮食和男丁。”
曼婷:“本来麦收之后,应该种上玉米。我还考虑我们庄子上人手不足,又要训练,为了保持大家的状态,我还决定放弃种玉米。因为我担心太繁重的农活拖垮大家的身体,没办法和山匪作战。现在看来,我们还得种上才行,不知道兵荒马乱的情况会持续多久。我们得多备粮食,山匪们也会有这种想法,今年必然会来抢粮。”
焦忠:“除了多备粮食,我们还得想好退路。”
曼婷:“一旦乱起来,你们俩就辞工吧!我们退到深山去,避免被抢粮、抢人,要知道苛政猛于虎!”
焦忠:“我也是这个想法,我们这一群人,不遇到军队的情况下,应该能自保。我们躲进深山,他们不至于为了找我们派出军队,我们能安全些。”
田小五:“我们要先进山选好适合建寨子的地方,储存好粮食才行,很费人力,又要面对山匪,还得收割地里的粮食,可能忙不过来。”
曼婷:“我原来考虑不用佃户,是怕拖累无辜之人,也想着反正都要训练庄丁,正好让大家干活,先适应劳累,练出力气。现在情况不一样,我们招短工吧。麦子让人帮忙收,我们的人进山建寨子,麦子晒干后就转移到寨子里去。没出现兵乱,就当是白费了力气,一旦出现,我们就往寨子里撤,有吃的,大家就能活下去。”
焦忠:“行,我和小五帮着找人,你让崔管家也放出消息,庄子上请短工,但必须是十里八村的村民才行,要防着山匪混进来打探。”
曼婷:“我让人传消息给我外祖一家,让他们先别忙着种庄稼了,来我这儿帮忙;你们也把家人都送来吧。庄子上太需要自己人了。”
焦忠、田小五都点头应下。
曼婷:“你们再想办法弄一批刀、箭、种地的工具。”
刘根听到消息回来得很快,因为他知道不是特别急的事,不至于专门派人把他喊回来。
曼婷:“既然刘头领把人带回来了,我们出去说吧,迟早都要让大家知道的。“
几人出去之后,曼婷让人通知庄内所有人到院坝里,焦忠让田小五和如意到院子外守着,焦忠把情况又给大家说了一遍。
大家都有些焦虑,女人们更是惊慌,焦忠安慰道:“我们只是作了最坏的打算,就算要乱,也会有个过程。我们只要按照我们商量好的,一件事一件事去做就行了,有什么事大家一起面对。”
曼婷:“是啊,我们有粮,有武器,有你们这些会武艺的人,我们比起好多人已经好很多了。我准备请短工收麦子,如果有人探听消息,千万不要说出深山建寨子的事,这是我们所有人的退路,关系着所有人的生死。”
众人都神情严肃,纷纷应下。
曼婷:“现在我们庄子上最大的问题是人手紧缺,外人又不可信任。”
焦忠:“麦子还得二十天左右才收,我和小五、崔管家找本地农人帮忙收割。他们普遍田地不多,家里妇人、孩子就能收完,他们每年都会出来帮收。不知道根底的人不能用,庄子上事多,被别人打探到了我们进深山建寨子的事,我们进深山意义就不大了。”
曼婷:“必须找个大夫,我们庄子上人那么多,进了深山之后,一旦有个病痛,只能挨着,我们虽然还不知道会不会真的需要住进去,但所做的打算到了关键时候都是救命的。”
刘根:“是啊,大家哪怕现在辛苦点,麻烦点,但总比到时被强抓去打仗要好得多啊!如果是为了护国护民,我们去打仗那说得过去,如果为了他们那些皇子皇孙的私欲,让我们去死,我不愿意,你们愿意吗?”
众人异口同声:”不愿意,我们的命也是命啊!一切听少夫人吩咐。”
曼婷:“我原本考虑大家辛苦,又要面对山匪,不准备麦收后继续种植。但现在看来,我们得多积粮食,麦收后找短工继续种玉米,现在我们得育一些玉米苗出来。深山里我们才进去,哪怕是烧林开荒,前几年都不会有什么收成的,我们那么多人要吃饭。”
崔管家:“少夫人,我们还得备上药材才行。”
曼婷:“大家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得尽量考虑全面些。齐林、张小山你们马上就去把我外祖一家接来,把情况说给他们听,别耽搁,早些回来。董叔、小董你们一会儿去接焦捕头的母亲和田捕快的家人。焦大哥和小五回去后立即把情况给家人们说明白。”
齐林、张小山、老董、小董领命,焦忠点头。
曼婷:“这段时间庄子上没什么外人来,从明天开始,除了育玉米苗的人外,全员进山连干十多天,先建上一些住房和仓库,万一情况紧急,人可以挤挤,至少可以遮风挡雨,仓库一定要建仔细,粮食就是大家的命啊!”
焦忠:“还有一个事,山匪中如果有人也和我们一样的想法的话,那他们就不一定能等到收稻的时候再来,他们也会急着存粮。我们麦收大半后,男人们就得从山里全撤回来防御。”
曼婷:“大家下去准备一下,从明天开始,进山就住山里了,史先生、老人和孩子也留在庄子上。”
曼婷听到如意禀报的时候,很是惊讶,不是生日那天才见面了吗?又听如意说:“少夫人,焦捕头他们这次来应该是有急事,他让人去山里找刘头领去了,让他把庄丁都带回来,有大事相商。”
曼婷一听,也不耽搁,急步往会客的堂屋赶。一进屋,看见焦忠和田小五都是一头热汗,春天,气温并不高,他们这样热,一看就是急急的赶过来的。
曼婷:“如意,去打上些热水来,让焦捕头和田捕快擦洗一下。”如意退下去准备。
曼婷:“你们来得这么急,出什么事啦?”
焦忠:“今天,京城的消息传到县衙,陛下薨了,举国服哀。我来之前,已经去酒楼通知过管事了,让他们撤红挂白。”
太热了,焦忠说了几句,想喝口茶,茶也烫。
如意把水端进来后,焦忠和田小五都去洗了把脸,如意叫了个小丫头进来,一起站在他们后面给他们扇扇。
好一会儿后,焦忠二人才缓过来。
曼婷:“就算是这事,也没必要那么赶啊?我们早迟点也能收到消息的啊?”
田小五:“少夫人有所不知,陛下有好几个儿子,都是不同的女人生的,个个都想坐那个位置,陛下一走,焦哥担心会乱起来了,这几年又是洪灾,又就瘟疫,别的地方有地动,边境也不安稳。这些皇子为了争夺帝位,还不知会做些什么?”
焦忠:“除了那些皇子,各地的藩王收到陛下薨了的消息也蠢蠢欲动,各地兵乱一起,山匪将更加猖獗,我们不得不早做打算。“
曼婷虽跟着父亲学了认字,但毕竟一直待在这个小地方,又没有什么消息渠道,对国事的了解很少。听到焦忠和田小五都这样说,也有些着急了。洪灾、瘟疫才过去没多久,咋又要乱了啊!这让百姓们怎么活呀!
趁着刘根还没回来,焦忠开始给曼婷细细说他了解的一些情况:”我国目前成年的皇子有四个:周涛、周寿、周辰、周福,没成年的皇子我也不太了解,因为衙门的邸报中很少出现他们的名字。有三个藩王,其中两个是陛下的兄弟,是先皇在世的时候分封的,还有一个是先皇的兄弟:周阳、周棣是陛下的兄弟,周良是陛下的叔叔。“
曼婷:“焦大哥,他们各人实力怎么样,风评怎么样?”
焦忠:“周涛是长子,是李贵妃生的,外家是手握兵权的大将军府;周辰是太子,排行老五,是皇后生的,外家是相府;周寿排行老三,惠嫔生的,才华横溢,很得文坛追捧,外家是侯府;周福排行老七,是何婕妤生的,是个纨绔,外家不显。周阳封地齐州,齐州靠海,产盐;周棣封地阳州,周良封地交州,是我国与襄国的边界,常年打仗,手下很有一批良将。”
曼婷:“从表面的实力来看,皇长子周涛、太子周辰、皇叔周良都有一争之力。那风评呢?”
焦忠:“除了周福,别的人风评都差不多。”
曼婷:“乱世想要存活,一是战力,二是粮食,三是药材。我们普通老百姓,一遇到乱世,通常都是疲惫地奔波在各个所谓的安全一点的地方之间。最终,要么饿死,要么被杀,要么被强行征兵。”
焦忠:“是啊,所以我们才急着来商议下一步怎么办!如果皇子间直接带兵逼宫,改朝换代,对百姓们影响还小一些。最怕的是,各派实力混战,那必然会招兵,如果打得胶着,人员损耗大,那就有可能强征粮食和男丁。”
曼婷:“本来麦收之后,应该种上玉米。我还考虑我们庄子上人手不足,又要训练,为了保持大家的状态,我还决定放弃种玉米。因为我担心太繁重的农活拖垮大家的身体,没办法和山匪作战。现在看来,我们还得种上才行,不知道兵荒马乱的情况会持续多久。我们得多备粮食,山匪们也会有这种想法,今年必然会来抢粮。”
焦忠:“除了多备粮食,我们还得想好退路。”
曼婷:“一旦乱起来,你们俩就辞工吧!我们退到深山去,避免被抢粮、抢人,要知道苛政猛于虎!”
焦忠:“我也是这个想法,我们这一群人,不遇到军队的情况下,应该能自保。我们躲进深山,他们不至于为了找我们派出军队,我们能安全些。”
田小五:“我们要先进山选好适合建寨子的地方,储存好粮食才行,很费人力,又要面对山匪,还得收割地里的粮食,可能忙不过来。”
曼婷:“我原来考虑不用佃户,是怕拖累无辜之人,也想着反正都要训练庄丁,正好让大家干活,先适应劳累,练出力气。现在情况不一样,我们招短工吧。麦子让人帮忙收,我们的人进山建寨子,麦子晒干后就转移到寨子里去。没出现兵乱,就当是白费了力气,一旦出现,我们就往寨子里撤,有吃的,大家就能活下去。”
焦忠:“行,我和小五帮着找人,你让崔管家也放出消息,庄子上请短工,但必须是十里八村的村民才行,要防着山匪混进来打探。”
曼婷:“我让人传消息给我外祖一家,让他们先别忙着种庄稼了,来我这儿帮忙;你们也把家人都送来吧。庄子上太需要自己人了。”
焦忠、田小五都点头应下。
曼婷:“你们再想办法弄一批刀、箭、种地的工具。”
刘根听到消息回来得很快,因为他知道不是特别急的事,不至于专门派人把他喊回来。
曼婷:“既然刘头领把人带回来了,我们出去说吧,迟早都要让大家知道的。“
几人出去之后,曼婷让人通知庄内所有人到院坝里,焦忠让田小五和如意到院子外守着,焦忠把情况又给大家说了一遍。
大家都有些焦虑,女人们更是惊慌,焦忠安慰道:“我们只是作了最坏的打算,就算要乱,也会有个过程。我们只要按照我们商量好的,一件事一件事去做就行了,有什么事大家一起面对。”
曼婷:“是啊,我们有粮,有武器,有你们这些会武艺的人,我们比起好多人已经好很多了。我准备请短工收麦子,如果有人探听消息,千万不要说出深山建寨子的事,这是我们所有人的退路,关系着所有人的生死。”
众人都神情严肃,纷纷应下。
曼婷:“现在我们庄子上最大的问题是人手紧缺,外人又不可信任。”
焦忠:“麦子还得二十天左右才收,我和小五、崔管家找本地农人帮忙收割。他们普遍田地不多,家里妇人、孩子就能收完,他们每年都会出来帮收。不知道根底的人不能用,庄子上事多,被别人打探到了我们进深山建寨子的事,我们进深山意义就不大了。”
曼婷:“必须找个大夫,我们庄子上人那么多,进了深山之后,一旦有个病痛,只能挨着,我们虽然还不知道会不会真的需要住进去,但所做的打算到了关键时候都是救命的。”
刘根:“是啊,大家哪怕现在辛苦点,麻烦点,但总比到时被强抓去打仗要好得多啊!如果是为了护国护民,我们去打仗那说得过去,如果为了他们那些皇子皇孙的私欲,让我们去死,我不愿意,你们愿意吗?”
众人异口同声:”不愿意,我们的命也是命啊!一切听少夫人吩咐。”
曼婷:“我原本考虑大家辛苦,又要面对山匪,不准备麦收后继续种植。但现在看来,我们得多积粮食,麦收后找短工继续种玉米,现在我们得育一些玉米苗出来。深山里我们才进去,哪怕是烧林开荒,前几年都不会有什么收成的,我们那么多人要吃饭。”
崔管家:“少夫人,我们还得备上药材才行。”
曼婷:“大家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得尽量考虑全面些。齐林、张小山你们马上就去把我外祖一家接来,把情况说给他们听,别耽搁,早些回来。董叔、小董你们一会儿去接焦捕头的母亲和田捕快的家人。焦大哥和小五回去后立即把情况给家人们说明白。”
齐林、张小山、老董、小董领命,焦忠点头。
曼婷:“这段时间庄子上没什么外人来,从明天开始,除了育玉米苗的人外,全员进山连干十多天,先建上一些住房和仓库,万一情况紧急,人可以挤挤,至少可以遮风挡雨,仓库一定要建仔细,粮食就是大家的命啊!”
焦忠:“还有一个事,山匪中如果有人也和我们一样的想法的话,那他们就不一定能等到收稻的时候再来,他们也会急着存粮。我们麦收大半后,男人们就得从山里全撤回来防御。”
曼婷:“大家下去准备一下,从明天开始,进山就住山里了,史先生、老人和孩子也留在庄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