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师父削去了头发,赐法号般若。
般若出家时间尚短,对周围不熟悉,性子又软糯,留她一个人,念安担心应付不来,便带着她一道下山化缘。
待晚间归来,用过晚膳,念安叫般若到跟前,令她跪下。
“知道为何吗?”
般若点点头,跟着又摇摇头,没有说话,见她模样乖巧,念安叹了口气。
“你肯认错,却不知错,为师说的可对?”
“你将十戒念来。”
“不杀生,不偷盗,不非梵行,不妄语,不饮酒,不著化鬘好香涂身,不歌舞观听,不坐高广大床上,不非时食,不捉钱金银宝物。”般若慢声细语背完十戒,有些惶惶不安。
“今日李家女娘的装扮,你可瞧仔细了?”
般若双眼一下睁大,今日到李家,那女娘梳的大约是刚传来的新样式,她从未见过,出于好奇偷偷多瞟了几眼,不曾想师父全都看在眼里。
念安面相并非凶神恶煞,相反慈眉善目,但以其气场更能服人。
“为师知你少不经事,有好奇心也实属平常,但你如今是出家人,留恋凡相,等同犯戒。”
般若忙磕个响头,直起身板殷殷切切。
“师父,徒儿知错了!”
这般惶恐,叫念安于心不忍,但还是狠下心来。
“为师罚你三日内装满后院的水缸,以此静心,般若,你可有怨?”
般若不敢。只是她起早贪黑不敢停歇,埋头苦苦挑了两日,手破了又破,却也只装满了大半。
还剩一日期限,她便是不吃不喝不休息也装不满那水缸。
终于过了最顶上的台阶,般若双臂震抖,踉跄地放下水桶,腿一软屁股就挨到了地上。
般若顾不得疼,她不住地喘气,翻过手心,掌丘上又多了两处新茧,般若指尖轻触,一不留神碰到反复鼓起的血泡,登时倒吸口凉气,豆大的眼泪跟着砸了下来。
般若赶忙抬手去擦。若师父瞧见了再罚她,那这双手就真要不得了。
般若起身拿手背掸了掸衣摆的尘土,对着手心呵呵气,冬日干燥,扯得伤处又疼又痒,也只有这样能好些。刚拎起水桶,抬眼就愣在了原地。
眼前哪里是尼姑庵,分明是座和尚庙。
般若有些慌,这下才想起师父曾说这山头除了她们还另有座庙宇,自半山腰的岔路口靠右行,便会去到那座和尚庙。
可那岔路隐蔽,平日里都只见着往尼姑庵的道路,般若早忘了这一茬,结果挑水时没注意,不知怎的就走偏了。
现在可如何是好?
般若回头看了眼下山的漫漫长路抿紧了唇,苦恼了半晌,将水桶小心翼翼抬到了门边上,慭慭扣响门环。
半晌没有动静,般若道了句冒昧,方才迈入,直直走到了大雄宝殿,也没遇见一位僧人。
般若看着殿中的佛像,呆了一会儿走到蒲团前跪下。
释迦牟尼佛目慈面善,双目微垂俯瞰着般若,她双手合十,深深叩首,不知怎的鼻头忽的一酸,眼泪夺眶而出,点点滴滴落在石板上,染深了一大片。
好不容易平静些,般若直起身,揉着酸麻的大腿,留神地上有一高一矮两道身影,般若半垂的眸赫然瞪大,猛地扭过身。
只见一人不声不响站在门外,那人逆着光,般若睁着那对红肿的眼睛瞧不分明,不过对方同样圆滚滚的脑袋,大约是这庙里的和尚。
那人上前两步,英挺的身躯挡住光,般若稍能看清,那目光透彻如暖玉,垂眸注视她的眼神竟让般若感受到几分慈悲来。
他双手合十俯身,向她施礼,听他说话不明叫人心安。
“小僧法号道生,不知有比丘入庙,未曾相迎,又见比丘虔诚礼佛,且有所感悟,不便打扰,故在此等候,望比丘莫怪。”
般若反应过来,猛一下起立,然腿还没缓过劲来,身子一歪冲着佛坛摔去。
和尚眼疾手快扶住了她,待她站定才松了手又退回原处,般若定了定心神,朝他施礼。
“是贫尼失礼。”
“贫尼般若,师父吩咐我下山挑水,不知怎的走错了路,原也不该打扰...我、我马上便离开了,不请自来,还请沙弥勿怪。”
“这庙不过是天地间一地处,众生皆可入,比丘无需顾虑。”
“比丘要去的可是寂照庵?”
“正是。”
“不知丘尼挑的水在何处。”
“就在庙外。”
道生点点头,跟着便朝外走去,般若只当他是送自己离开,便默不作声跟在身后,直到道生顺手拎起了水桶。
“使不得!还是我来罢!”
“不必客气,现下天也快黑了,小僧脚程能快些。”
“丘尼无需顾虑,世间一切皆有缘法,今日相见,也是佛渡众生的因果。”
道生身有八尺,抬水走也比般若快上不少,即便放慢了速度,般若跟着还是有些气喘。
等快到了寂照庵,道生停下,转身看向般若。
“这个时辰,想必念安住持会在门口等候,小僧此时拜访多有不便,便只送到这里了。”
般若赶忙接过。
“哪里哪里,多谢道生师父!”
“丘尼唤我道生就好。”
“你也叫我般若吧。”
“好,路上小心。”
般若走到最上面的台阶,果然师父等在了门外,般若鬼使神差往后看一眼,道生将将转身,身影奔向了暗处。般若匆忙回头,抬水走到念安身边。
“师父。”
“怎么今日这般晚?”
“走到半道上,一不小心水撒了,下山重挑了两桶。”
“挑了多少?”
“半缸。”
“把手伸出来。”
般若战战兢兢地伸出手,念安瞧了眼,叫她放下。
“明后两日换你休沐,另再多宽限你两日,下次天色暗了就直接回来罢。”
“修行讲的是静心,不要执着于表相。”
“徒儿晓得了,谨遵师父教诲。”
般若出家时间尚短,对周围不熟悉,性子又软糯,留她一个人,念安担心应付不来,便带着她一道下山化缘。
待晚间归来,用过晚膳,念安叫般若到跟前,令她跪下。
“知道为何吗?”
般若点点头,跟着又摇摇头,没有说话,见她模样乖巧,念安叹了口气。
“你肯认错,却不知错,为师说的可对?”
“你将十戒念来。”
“不杀生,不偷盗,不非梵行,不妄语,不饮酒,不著化鬘好香涂身,不歌舞观听,不坐高广大床上,不非时食,不捉钱金银宝物。”般若慢声细语背完十戒,有些惶惶不安。
“今日李家女娘的装扮,你可瞧仔细了?”
般若双眼一下睁大,今日到李家,那女娘梳的大约是刚传来的新样式,她从未见过,出于好奇偷偷多瞟了几眼,不曾想师父全都看在眼里。
念安面相并非凶神恶煞,相反慈眉善目,但以其气场更能服人。
“为师知你少不经事,有好奇心也实属平常,但你如今是出家人,留恋凡相,等同犯戒。”
般若忙磕个响头,直起身板殷殷切切。
“师父,徒儿知错了!”
这般惶恐,叫念安于心不忍,但还是狠下心来。
“为师罚你三日内装满后院的水缸,以此静心,般若,你可有怨?”
般若不敢。只是她起早贪黑不敢停歇,埋头苦苦挑了两日,手破了又破,却也只装满了大半。
还剩一日期限,她便是不吃不喝不休息也装不满那水缸。
终于过了最顶上的台阶,般若双臂震抖,踉跄地放下水桶,腿一软屁股就挨到了地上。
般若顾不得疼,她不住地喘气,翻过手心,掌丘上又多了两处新茧,般若指尖轻触,一不留神碰到反复鼓起的血泡,登时倒吸口凉气,豆大的眼泪跟着砸了下来。
般若赶忙抬手去擦。若师父瞧见了再罚她,那这双手就真要不得了。
般若起身拿手背掸了掸衣摆的尘土,对着手心呵呵气,冬日干燥,扯得伤处又疼又痒,也只有这样能好些。刚拎起水桶,抬眼就愣在了原地。
眼前哪里是尼姑庵,分明是座和尚庙。
般若有些慌,这下才想起师父曾说这山头除了她们还另有座庙宇,自半山腰的岔路口靠右行,便会去到那座和尚庙。
可那岔路隐蔽,平日里都只见着往尼姑庵的道路,般若早忘了这一茬,结果挑水时没注意,不知怎的就走偏了。
现在可如何是好?
般若回头看了眼下山的漫漫长路抿紧了唇,苦恼了半晌,将水桶小心翼翼抬到了门边上,慭慭扣响门环。
半晌没有动静,般若道了句冒昧,方才迈入,直直走到了大雄宝殿,也没遇见一位僧人。
般若看着殿中的佛像,呆了一会儿走到蒲团前跪下。
释迦牟尼佛目慈面善,双目微垂俯瞰着般若,她双手合十,深深叩首,不知怎的鼻头忽的一酸,眼泪夺眶而出,点点滴滴落在石板上,染深了一大片。
好不容易平静些,般若直起身,揉着酸麻的大腿,留神地上有一高一矮两道身影,般若半垂的眸赫然瞪大,猛地扭过身。
只见一人不声不响站在门外,那人逆着光,般若睁着那对红肿的眼睛瞧不分明,不过对方同样圆滚滚的脑袋,大约是这庙里的和尚。
那人上前两步,英挺的身躯挡住光,般若稍能看清,那目光透彻如暖玉,垂眸注视她的眼神竟让般若感受到几分慈悲来。
他双手合十俯身,向她施礼,听他说话不明叫人心安。
“小僧法号道生,不知有比丘入庙,未曾相迎,又见比丘虔诚礼佛,且有所感悟,不便打扰,故在此等候,望比丘莫怪。”
般若反应过来,猛一下起立,然腿还没缓过劲来,身子一歪冲着佛坛摔去。
和尚眼疾手快扶住了她,待她站定才松了手又退回原处,般若定了定心神,朝他施礼。
“是贫尼失礼。”
“贫尼般若,师父吩咐我下山挑水,不知怎的走错了路,原也不该打扰...我、我马上便离开了,不请自来,还请沙弥勿怪。”
“这庙不过是天地间一地处,众生皆可入,比丘无需顾虑。”
“比丘要去的可是寂照庵?”
“正是。”
“不知丘尼挑的水在何处。”
“就在庙外。”
道生点点头,跟着便朝外走去,般若只当他是送自己离开,便默不作声跟在身后,直到道生顺手拎起了水桶。
“使不得!还是我来罢!”
“不必客气,现下天也快黑了,小僧脚程能快些。”
“丘尼无需顾虑,世间一切皆有缘法,今日相见,也是佛渡众生的因果。”
道生身有八尺,抬水走也比般若快上不少,即便放慢了速度,般若跟着还是有些气喘。
等快到了寂照庵,道生停下,转身看向般若。
“这个时辰,想必念安住持会在门口等候,小僧此时拜访多有不便,便只送到这里了。”
般若赶忙接过。
“哪里哪里,多谢道生师父!”
“丘尼唤我道生就好。”
“你也叫我般若吧。”
“好,路上小心。”
般若走到最上面的台阶,果然师父等在了门外,般若鬼使神差往后看一眼,道生将将转身,身影奔向了暗处。般若匆忙回头,抬水走到念安身边。
“师父。”
“怎么今日这般晚?”
“走到半道上,一不小心水撒了,下山重挑了两桶。”
“挑了多少?”
“半缸。”
“把手伸出来。”
般若战战兢兢地伸出手,念安瞧了眼,叫她放下。
“明后两日换你休沐,另再多宽限你两日,下次天色暗了就直接回来罢。”
“修行讲的是静心,不要执着于表相。”
“徒儿晓得了,谨遵师父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