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门火车站与教育部之间的距离并不算很远,从正阳门出发往西走,一路经过西交民巷、电灯公司、法文学校等,直至宣武门止步,理想情况下步行约半个钟头就能到。
但此时的宣武门还保留着瓮城,旁边还有一条护城河,进出什么的不是很方便,要是碰上人多的时候,即便北平城没多少汽车,那也得堵上一会儿。
而且北平城像样的基建根本没多少,真正意义上的马路还是到了世纪初才开始修。与后世车行中间,人行两边的设计正好相反,当时路中间铺设条石和水泥,专供行人和轻便车出行,路两侧则为重车道。
乍一看似乎很不科学,其实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是有一定道理的。
根据满清政府工巡局(参考后世交通运输局)的定义,行人指步行和坐轿子的,轻便车指的是少量汽车和洋车,坐这些都是高官显宦,走路两侧也太有失身份。
所谓重车则指的是载重马车,走得一般比较慢,理所应当走两侧了。
只是刚下了一场雪,马路质量又一言难尽,专门打扫街道卫生的“清道夫”们才刚上班,整条路都变成了泥潭,步行很难走。
东一脚西一脚,不一会儿程诺的棉布鞋就湿的差不多了,看不出是一个鞋样。
路中间不好走,那沿着城墙根总行了吧。
当然不行了,没走几步程诺领会到了北平城对他的热情,两步踩到了污秽之物。
气得他当场直飙国粹:“$%##@#,皇城根脚下,都这么不讲卫生的吗,公德何在?”
旁边看看,好么,就他一个人走墙根儿,别人都离的远远的,宁愿一脚深一脚浅也不愿意学程诺这样。
得,又学到了一课。
此时的北平城类似前世的阿三哥,几乎没有健全的地下排污管道,大街上也很少有公厕,即便有也是要收费的。
可人要是走在大街上突然三急怎么办呢,只能随便找处隐蔽之地解决了。
当时社会上就流传这么一个笑话:说有个商家苦于店铺墙上被人便溺,决定书写一行标语警示路人“行路人等不得在此大小便。”
可还没等油漆晾干,有路人看到标语直接当场小解。
商家大怒,质问他明明写着“行路人等,不得在此大小便”,为何还要如此。
路人却振振有词,明明写着是“行路人,等不得,在此大小便。”
原来是因为标点符号未推广,断句断出来的误会,逗号之差,句意天壤之别。
而寻常百姓家有茅房的很少,解决個人问题都是用桶,最后由粪夫定时回收。
慢了来不及回收怎么办,大街上是个不错的归宿。
所以一到下雨化雪天,那路根本就不是人走的。
“唉。”
程诺叹了口气,这路是不能继续往下走了,指不定前面又藏着什么惊喜,还是打个洋车吧。
所谓洋车,就是人力车,在北方叫做洋车或者胶皮,在南方则被叫做黄包车或者东洋车。
幸亏距离前门车站不远,招呼起人力车夫还不算太难。
一个精壮男子看到程诺招呼,拉着车率先小跑过来,其他同行看有人抢先了,也都作罢。
男子拱手作了个揖,热情道:“先生您要坐车吗?往哪儿去,李老三跑车出了名的稳和快。”
“对,坐车去教育部多少钱?”
“呦,手帕胡同儿那儿,按行规我收一角五分钱,您看成不?”
“能便宜点吗。”不知道这价格有没有水分,程诺试探性地问道。
李老三苦笑,摇头道:“先生您一看就是有学问的人,又是去教育部,八成是教娃娃读书的,要是敢哄您,家里那口子知道了都不会放过我。”
顿了顿,李老三又说:“前门这儿‘车口儿’,价格都是墙上定死的。去宣武、崇文和永定都是一角,转教育部都快到西长安街了,所以收您五分,找谁是这个价儿。”
挣得都是辛苦钱,况且一角五分钱也确实不多,砍价也只是为了防止被宰,程诺便不再争执。
让李老三放下车,准备乘坐。
不过想想,他现在脚上实在不干净,又踩到了惊喜,弄脏了车反而影响人家做下一单生意。
从包裹里抽出几张无用的纸裹住脚,这才上车。
李老三也是观察到了这一点,鼻子有些微微发酸。
嘱咐了一句:“您坐好了,咱们这就出发。”
随后,李老三拿出了十分的气力拉车。
还真如他所说,又快又稳。() ()
即便没有防震弹簧,程诺在车上仍旧感受不到什么颠簸。
路上俩人一路闲聊。
“今儿算不错了,遇到先生您这样的贵人,给足份钱就足够了,剩下的都是赚到。。”
“怎么,有人坐霸王车?”
“哎呦诶,东交民巷里的海了去了,有时候不给钱不说,还能再踹上几脚,官老爷们又管不了,只能白拉了。”
说到了,李老三兴许是回忆到什么不好的事,车子明显一晃。
赶紧把车子稳下来,不好意思道:“对不住啊您嘞,突然想起来我那个兄弟,唉,可怜人呐。”
“你那兄弟怎么了?”程诺充满疑问,身子前倾询问道:“是被打伤了?”
“哎,接了个喝醉酒东洋鬼子的活,当时还好好的,结果拉到他们使馆,说是让他跟着一块取钱,结果倒好,再也没见过我那个兄弟了。”
心中有了不好的猜想,程诺试探性问道:“报官了吗?”
“报官,嘿嘿。”李老三自嘲:“人家官老爷一听,立马就给我们撵了出来,说什么就算告到总统府也管不了。”
“我看先生您是有本事的,要是以后当了大官,可一定替我们出口气!”
天上乌漆嘛黑一片,连个星星都看不着。
“一定会的,一定会的。”程诺黯然,国贫民弱,未来这种事还会更多。
不知不觉间,身子上的担子更重了。
不一会,李老三就拉着程诺来到了教育部门口。
在付过钱后李老三却不肯走了,执拗着要等着程诺出来继续送他。
程诺无奈,多给钱不行,让其走也不肯。
在看到教育部还未开门时,便没下车,请车夫找附近最近卖鞋的店,准备换双鞋子。
要不然直接去教育部,着实有些不雅。
“师傅,您看看附近哪有卖鞋的,我准备去买双新的。”感受到脚上传来的寒意,程诺询问道:“不用那么贵,越舒服越好。”
李老三拉着车,没急着动身,反问道:“先生您是要布鞋还是洋鞋?”
程诺思索了一下,本能地回答道:“布的吧,我穿习惯了,洋鞋还是不合脚。”
“嘿嘿,您说的是,那洋人做的鞋哪有咱自己人针线纳的舒服。”李老三表示赞同:“先生您坐好了,咱这就给您找个老字号。”
周边做生意的商铺还是挺多的,尤其是对面的绒线胡同,真的是名副其实,集中着布匹、纺线、服饰、童装等生意,颇具规模。
不费什么功夫,李老三带着他直接来到了一家老店,不过要进门时却发生了点小意外。
由于程诺坐的时间长,鞋子又不保暖,直接把脚给干麻了。
没走两步,踉跄几下差点把刚出门的中年男人撞到。
幸亏男人眼疾手快,出手扶住了他,这才没出洋相。
“先生走路莫慌张,稳妥一点好。”
“谢谢,谢谢您。”程诺慌忙答谢。
不过由于快摔倒的这一下,程诺包裹着鞋子的废纸都给挤开了,露出肮脏的样子,弄得他很尴尬。
中年男人微微一笑,拍拍程诺肩膀示意没什么大不了,便要离开。
出来迎送客人的掌柜则对着中年男人客气道:“蔡先生,定制的鞋子周日便可做好,还要送到教育部吗?”
中年男人摆摆手:“我不在教育部了,送我到北平大学吧,写上我的名字交给门卫即可。”
“得嘞,您就瞧好吧。”
北平大学?莫非这又是哪位大佬,不过仔细看看,好像是蔡远裴。
不过随着鞋店掌柜的招呼,程诺也就没往深了想。
事情紧急,就不用专门量脚定制了,直接让掌柜的拿一双版型差不多,已经做好的鞋子出来。
李老三也是够意思,直接把原价为五角钱的鞋,硬生生给砍到了两角,最后气得掌柜的要关门轰人才算完事。
蹭了盆热水洗干净,付完钱直接给穿上了。
“先生合脚吧,打我还是开裆裤时,我娘就带着我在他家店里买了。”
李老三拿出旱烟枪倒扣,把烟灰磕出来,捻出点烟丝到烟锅里,点上美美吸了一口:“可比我家那口子做的鞋舒服。”
“确实暖和多了。”程诺换上新鞋,找出干净空地蹦了蹦,手艺没二话说。
“当季弹的新棉花,软着呢。”
两人聊天的同时,教育部终于是开门了。
但此时的宣武门还保留着瓮城,旁边还有一条护城河,进出什么的不是很方便,要是碰上人多的时候,即便北平城没多少汽车,那也得堵上一会儿。
而且北平城像样的基建根本没多少,真正意义上的马路还是到了世纪初才开始修。与后世车行中间,人行两边的设计正好相反,当时路中间铺设条石和水泥,专供行人和轻便车出行,路两侧则为重车道。
乍一看似乎很不科学,其实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是有一定道理的。
根据满清政府工巡局(参考后世交通运输局)的定义,行人指步行和坐轿子的,轻便车指的是少量汽车和洋车,坐这些都是高官显宦,走路两侧也太有失身份。
所谓重车则指的是载重马车,走得一般比较慢,理所应当走两侧了。
只是刚下了一场雪,马路质量又一言难尽,专门打扫街道卫生的“清道夫”们才刚上班,整条路都变成了泥潭,步行很难走。
东一脚西一脚,不一会儿程诺的棉布鞋就湿的差不多了,看不出是一个鞋样。
路中间不好走,那沿着城墙根总行了吧。
当然不行了,没走几步程诺领会到了北平城对他的热情,两步踩到了污秽之物。
气得他当场直飙国粹:“$%##@#,皇城根脚下,都这么不讲卫生的吗,公德何在?”
旁边看看,好么,就他一个人走墙根儿,别人都离的远远的,宁愿一脚深一脚浅也不愿意学程诺这样。
得,又学到了一课。
此时的北平城类似前世的阿三哥,几乎没有健全的地下排污管道,大街上也很少有公厕,即便有也是要收费的。
可人要是走在大街上突然三急怎么办呢,只能随便找处隐蔽之地解决了。
当时社会上就流传这么一个笑话:说有个商家苦于店铺墙上被人便溺,决定书写一行标语警示路人“行路人等不得在此大小便。”
可还没等油漆晾干,有路人看到标语直接当场小解。
商家大怒,质问他明明写着“行路人等,不得在此大小便”,为何还要如此。
路人却振振有词,明明写着是“行路人,等不得,在此大小便。”
原来是因为标点符号未推广,断句断出来的误会,逗号之差,句意天壤之别。
而寻常百姓家有茅房的很少,解决個人问题都是用桶,最后由粪夫定时回收。
慢了来不及回收怎么办,大街上是个不错的归宿。
所以一到下雨化雪天,那路根本就不是人走的。
“唉。”
程诺叹了口气,这路是不能继续往下走了,指不定前面又藏着什么惊喜,还是打个洋车吧。
所谓洋车,就是人力车,在北方叫做洋车或者胶皮,在南方则被叫做黄包车或者东洋车。
幸亏距离前门车站不远,招呼起人力车夫还不算太难。
一个精壮男子看到程诺招呼,拉着车率先小跑过来,其他同行看有人抢先了,也都作罢。
男子拱手作了个揖,热情道:“先生您要坐车吗?往哪儿去,李老三跑车出了名的稳和快。”
“对,坐车去教育部多少钱?”
“呦,手帕胡同儿那儿,按行规我收一角五分钱,您看成不?”
“能便宜点吗。”不知道这价格有没有水分,程诺试探性地问道。
李老三苦笑,摇头道:“先生您一看就是有学问的人,又是去教育部,八成是教娃娃读书的,要是敢哄您,家里那口子知道了都不会放过我。”
顿了顿,李老三又说:“前门这儿‘车口儿’,价格都是墙上定死的。去宣武、崇文和永定都是一角,转教育部都快到西长安街了,所以收您五分,找谁是这个价儿。”
挣得都是辛苦钱,况且一角五分钱也确实不多,砍价也只是为了防止被宰,程诺便不再争执。
让李老三放下车,准备乘坐。
不过想想,他现在脚上实在不干净,又踩到了惊喜,弄脏了车反而影响人家做下一单生意。
从包裹里抽出几张无用的纸裹住脚,这才上车。
李老三也是观察到了这一点,鼻子有些微微发酸。
嘱咐了一句:“您坐好了,咱们这就出发。”
随后,李老三拿出了十分的气力拉车。
还真如他所说,又快又稳。() ()
即便没有防震弹簧,程诺在车上仍旧感受不到什么颠簸。
路上俩人一路闲聊。
“今儿算不错了,遇到先生您这样的贵人,给足份钱就足够了,剩下的都是赚到。。”
“怎么,有人坐霸王车?”
“哎呦诶,东交民巷里的海了去了,有时候不给钱不说,还能再踹上几脚,官老爷们又管不了,只能白拉了。”
说到了,李老三兴许是回忆到什么不好的事,车子明显一晃。
赶紧把车子稳下来,不好意思道:“对不住啊您嘞,突然想起来我那个兄弟,唉,可怜人呐。”
“你那兄弟怎么了?”程诺充满疑问,身子前倾询问道:“是被打伤了?”
“哎,接了个喝醉酒东洋鬼子的活,当时还好好的,结果拉到他们使馆,说是让他跟着一块取钱,结果倒好,再也没见过我那个兄弟了。”
心中有了不好的猜想,程诺试探性问道:“报官了吗?”
“报官,嘿嘿。”李老三自嘲:“人家官老爷一听,立马就给我们撵了出来,说什么就算告到总统府也管不了。”
“我看先生您是有本事的,要是以后当了大官,可一定替我们出口气!”
天上乌漆嘛黑一片,连个星星都看不着。
“一定会的,一定会的。”程诺黯然,国贫民弱,未来这种事还会更多。
不知不觉间,身子上的担子更重了。
不一会,李老三就拉着程诺来到了教育部门口。
在付过钱后李老三却不肯走了,执拗着要等着程诺出来继续送他。
程诺无奈,多给钱不行,让其走也不肯。
在看到教育部还未开门时,便没下车,请车夫找附近最近卖鞋的店,准备换双鞋子。
要不然直接去教育部,着实有些不雅。
“师傅,您看看附近哪有卖鞋的,我准备去买双新的。”感受到脚上传来的寒意,程诺询问道:“不用那么贵,越舒服越好。”
李老三拉着车,没急着动身,反问道:“先生您是要布鞋还是洋鞋?”
程诺思索了一下,本能地回答道:“布的吧,我穿习惯了,洋鞋还是不合脚。”
“嘿嘿,您说的是,那洋人做的鞋哪有咱自己人针线纳的舒服。”李老三表示赞同:“先生您坐好了,咱这就给您找个老字号。”
周边做生意的商铺还是挺多的,尤其是对面的绒线胡同,真的是名副其实,集中着布匹、纺线、服饰、童装等生意,颇具规模。
不费什么功夫,李老三带着他直接来到了一家老店,不过要进门时却发生了点小意外。
由于程诺坐的时间长,鞋子又不保暖,直接把脚给干麻了。
没走两步,踉跄几下差点把刚出门的中年男人撞到。
幸亏男人眼疾手快,出手扶住了他,这才没出洋相。
“先生走路莫慌张,稳妥一点好。”
“谢谢,谢谢您。”程诺慌忙答谢。
不过由于快摔倒的这一下,程诺包裹着鞋子的废纸都给挤开了,露出肮脏的样子,弄得他很尴尬。
中年男人微微一笑,拍拍程诺肩膀示意没什么大不了,便要离开。
出来迎送客人的掌柜则对着中年男人客气道:“蔡先生,定制的鞋子周日便可做好,还要送到教育部吗?”
中年男人摆摆手:“我不在教育部了,送我到北平大学吧,写上我的名字交给门卫即可。”
“得嘞,您就瞧好吧。”
北平大学?莫非这又是哪位大佬,不过仔细看看,好像是蔡远裴。
不过随着鞋店掌柜的招呼,程诺也就没往深了想。
事情紧急,就不用专门量脚定制了,直接让掌柜的拿一双版型差不多,已经做好的鞋子出来。
李老三也是够意思,直接把原价为五角钱的鞋,硬生生给砍到了两角,最后气得掌柜的要关门轰人才算完事。
蹭了盆热水洗干净,付完钱直接给穿上了。
“先生合脚吧,打我还是开裆裤时,我娘就带着我在他家店里买了。”
李老三拿出旱烟枪倒扣,把烟灰磕出来,捻出点烟丝到烟锅里,点上美美吸了一口:“可比我家那口子做的鞋舒服。”
“确实暖和多了。”程诺换上新鞋,找出干净空地蹦了蹦,手艺没二话说。
“当季弹的新棉花,软着呢。”
两人聊天的同时,教育部终于是开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