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着两个小孩,程诺继续往前走着,准备添置一些衣服。
他自己倒无所谓,有个两三身足够换洗即可,款式上也都是灰黑长袍,价格也亲民。
进裁缝店也是给两个小孩买的,这个年纪正是发育的时候,去年的衣服今年就穿不上了。何况他们还是逃难来了,收养他们后家里也没买几件衣服供他们穿。
年后又要送他们读书,穿着破破烂烂的实在不好。
不过集市上卖布匹的多,卖成衣的反而少。
程诺一连去了几个地方,都没找到专门卖成衣的地方,尤其是童装,更是罕见。
“这位爷,您瞧瞧我们家这布的质量,哪找去啊。”摊贩极力推销自家的产品,专门剪下一小条来使劲撕:“您看看,嘿,怎么撕都撕不烂。”
或许是看到程诺并不买账,摊贩专门又从货堆中拿出来几匹布来,拉高嗓门道:“爷,我知道您看不上这土布,可咱还有别的洋布啊,瞧瞧这上面印的花,跟真的一样......”
程诺这边,也只好笑着摇摇头,表示不需要。
穿越人士是不假,可也只背了一些书,手艺还停留在小学三年级作文之第一次缝扣子,做衣服什么的实在是强人所难。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再往前走走,还真碰到了卖成品衣服的摊位。
根据衣服的式样、质地、尺寸和价格,摊主居然现编起了打油诗,唱起来合辙押韵,有腔有调,再加上旁边他的孩子帮腔,听起来十分不错。
“谁买这一件皮袄啊原来当儿的啊,黢的油儿的里呀,福绫缎儿的面呀,九道弯亚赛罗丝转儿呀,上有白,下有黄,又有黑,起了一個名儿呀三羊开泰的呀......”
每唱一句,他的小孩就在旁边附和一声:“不错。”
引得周围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唱到兴起竟引得满场喝彩。
程诺也听出来了,摊主是来卖二手衣服的,不过由于实在是不错,他也没舍得走,反而跟上节奏还能哼上两句。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可惜没有摄像机,否则记录下来百年后也是一笔小小的精神财富。
其实卖二手衣服的行当历史来源很久,早在乾隆年间就已经有资料记载了,旧衣叫做“估衣”,卖他们的人就叫做“卖估衣的”。
多是从天桥、崇文门外药王庙的东晓市上批发而来,拆洗过后包成大包裹,挎到集市上分类售卖。
不过有钱人也都不买这个,城外那么多难民,哪天不死人,谁知道是从哪扒来的衣服,心里忌讳这玩意。
所以程诺在听得尽兴后,还是准备去别的地方碰碰运气。
不料刚转身,就看到后面来了一个熟人,正是李老三。
“哎,老李,怎么在这儿碰见你了?”程诺走过去,打招呼道:“好长时间没看到你了,你和嫂子最近还行吧,年货准备的咋样了?”
正在人群外,使劲往里挤的老李看到是程诺,脸上立马一喜:“先生好久不见,托您的福,家里还行,年货也都差不多了,这不趁着过年想给孩子们添两件衣服。”
程诺指了指里面,犹豫了一下,说道:“老李,这里面都是旧衣服,买回家嫂子不会怪你吗?”
“嗐,有这个穿就不错了。”李老三先是豪爽笑笑,随即满不在乎道:“今年还是多亏了先生您,这才攒了点钱,要是搁往年,小孩穿的都是他哥哥剩下的,专门做大几号,打打补丁能穿好几年,能有这个穿,娃娃们高兴着嘞。”
看着身上都是补丁的老李,程诺黯然无语,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
老李看里面卖得热火朝天,心里有些着急,拱手说道:“先生,要是没什么事我就先买几件衣裳,一会品相好的都卖光就买不着了,要是有啥吩咐等我一会儿出来,您看行不?”
“老李,先别急,我看卖这衣服的的摊子不少。”程诺一把拉住了他的胳膊,神秘道:“先陪我买点东西,等后面回来再陪你啊。”
这话一听,老李看看卖衣服的摊子,又看看程诺,脸上挣扎了一下才答应道:“行,先生您的事更重要,买衣服的事我先缓缓。”
脸上带着笑,程诺拉着他就走:“对嘛,老李我算没认错你这个人。”
就这样,老李被拉着去集市上逛了一圈,空手去的,回来时大包小包,都是些年货。
路过之前的布匹摊,见那个摊主还在卖力的吆喝,程诺问道:“老李,嫂子在家里会做衣服吧?”
李老三想都不想,直接回复道:“比不上人家店里的大师傅,但是咱还是能穿出去的。”
行,那就妥了。
程诺当即转身来到布匹摊上,招呼道:“师傅,您把这个湛蓝色的布给我包上两匹。”
摊主一看财主来了,赶紧上前热情招呼:“您真有眼光,这货色就是咱们摊上最好的,质量也是上上乘,我这就给您包上。”
趁着这会功夫,老李在旁边小声提醒道:“先生,两匹是不是有点多了啊,一匹就够两个小孩穿得了。”
程诺低头仔细检查着布,回复道:“老李你记错了。家里不只是俩小孩,而是是四个,两匹布刚刚好。”
“是我记错了吗?”李老三有些发懵,回头看了看文聪文慧俩,心说我没记错啊,或许是先生又收养的娃娃吧,哎,也是那娃娃们的命好。
看到该砍价了,李老三便没继续多想,又帮着省下一小笔钱。
不过程诺也没有将省下的钱存着,反而买了四个糖葫芦,分给兄妹俩一人一个,把剩下的都给了李老三。
“老李,你把这拿着给大侄子侄女,就说是你替他们赚来了。”
李老三一时语塞,接过后手居然还有些颤抖:“先生,这不合适吧。”
“怎么不合适,都是你替我省下来的钱。”程诺面带微笑,一手拎着块猪肉,一手提着捆大葱,说道:“走吧老李,去你家包饺子,这些东西都是给你家准备的。”
“啊,那这布呢?”李老三猛地一惊,差点跌倒。
“嫂子不是会做衣服么,伱看,文聪文慧一匹,大侄子侄女一匹,刚好分完。”程诺开玩笑道:“就当是嫂子的手艺费了,差多少我后面再补。”
李老三着急了,可手里提着东西没地方放,只好跺脚道:“先生,您这是说哪里话,我家那口子的手艺才多少钱,这使不得啊。”
程诺故作不高兴的样子:“做叔叔了给大侄子侄女准备点新年礼物怎么了,过年就兴人家穿新衣戴花帽,不许咱们家娃这样啊?”
“可是......”
“没那么多可是了,你们家在哪,赶紧带路了,我那房子多,等回头你们搬我那儿,我直接包你的人力车,侄子侄女年后也能和文聪衙门一起念书。”
李老三本来还想拒绝,可听到自家孩子能有机会读书,嘴巴张了又张,还是给无声合上了,最后噗通一下跪在地上。
“谢谢先生。”
“哎呦,我的老李啊,大过年的你这一下子,我至少折寿半年,赶紧起来,再不回去估计嫂子在家又该骂你了!”
他自己倒无所谓,有个两三身足够换洗即可,款式上也都是灰黑长袍,价格也亲民。
进裁缝店也是给两个小孩买的,这个年纪正是发育的时候,去年的衣服今年就穿不上了。何况他们还是逃难来了,收养他们后家里也没买几件衣服供他们穿。
年后又要送他们读书,穿着破破烂烂的实在不好。
不过集市上卖布匹的多,卖成衣的反而少。
程诺一连去了几个地方,都没找到专门卖成衣的地方,尤其是童装,更是罕见。
“这位爷,您瞧瞧我们家这布的质量,哪找去啊。”摊贩极力推销自家的产品,专门剪下一小条来使劲撕:“您看看,嘿,怎么撕都撕不烂。”
或许是看到程诺并不买账,摊贩专门又从货堆中拿出来几匹布来,拉高嗓门道:“爷,我知道您看不上这土布,可咱还有别的洋布啊,瞧瞧这上面印的花,跟真的一样......”
程诺这边,也只好笑着摇摇头,表示不需要。
穿越人士是不假,可也只背了一些书,手艺还停留在小学三年级作文之第一次缝扣子,做衣服什么的实在是强人所难。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再往前走走,还真碰到了卖成品衣服的摊位。
根据衣服的式样、质地、尺寸和价格,摊主居然现编起了打油诗,唱起来合辙押韵,有腔有调,再加上旁边他的孩子帮腔,听起来十分不错。
“谁买这一件皮袄啊原来当儿的啊,黢的油儿的里呀,福绫缎儿的面呀,九道弯亚赛罗丝转儿呀,上有白,下有黄,又有黑,起了一個名儿呀三羊开泰的呀......”
每唱一句,他的小孩就在旁边附和一声:“不错。”
引得周围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唱到兴起竟引得满场喝彩。
程诺也听出来了,摊主是来卖二手衣服的,不过由于实在是不错,他也没舍得走,反而跟上节奏还能哼上两句。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可惜没有摄像机,否则记录下来百年后也是一笔小小的精神财富。
其实卖二手衣服的行当历史来源很久,早在乾隆年间就已经有资料记载了,旧衣叫做“估衣”,卖他们的人就叫做“卖估衣的”。
多是从天桥、崇文门外药王庙的东晓市上批发而来,拆洗过后包成大包裹,挎到集市上分类售卖。
不过有钱人也都不买这个,城外那么多难民,哪天不死人,谁知道是从哪扒来的衣服,心里忌讳这玩意。
所以程诺在听得尽兴后,还是准备去别的地方碰碰运气。
不料刚转身,就看到后面来了一个熟人,正是李老三。
“哎,老李,怎么在这儿碰见你了?”程诺走过去,打招呼道:“好长时间没看到你了,你和嫂子最近还行吧,年货准备的咋样了?”
正在人群外,使劲往里挤的老李看到是程诺,脸上立马一喜:“先生好久不见,托您的福,家里还行,年货也都差不多了,这不趁着过年想给孩子们添两件衣服。”
程诺指了指里面,犹豫了一下,说道:“老李,这里面都是旧衣服,买回家嫂子不会怪你吗?”
“嗐,有这个穿就不错了。”李老三先是豪爽笑笑,随即满不在乎道:“今年还是多亏了先生您,这才攒了点钱,要是搁往年,小孩穿的都是他哥哥剩下的,专门做大几号,打打补丁能穿好几年,能有这个穿,娃娃们高兴着嘞。”
看着身上都是补丁的老李,程诺黯然无语,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
老李看里面卖得热火朝天,心里有些着急,拱手说道:“先生,要是没什么事我就先买几件衣裳,一会品相好的都卖光就买不着了,要是有啥吩咐等我一会儿出来,您看行不?”
“老李,先别急,我看卖这衣服的的摊子不少。”程诺一把拉住了他的胳膊,神秘道:“先陪我买点东西,等后面回来再陪你啊。”
这话一听,老李看看卖衣服的摊子,又看看程诺,脸上挣扎了一下才答应道:“行,先生您的事更重要,买衣服的事我先缓缓。”
脸上带着笑,程诺拉着他就走:“对嘛,老李我算没认错你这个人。”
就这样,老李被拉着去集市上逛了一圈,空手去的,回来时大包小包,都是些年货。
路过之前的布匹摊,见那个摊主还在卖力的吆喝,程诺问道:“老李,嫂子在家里会做衣服吧?”
李老三想都不想,直接回复道:“比不上人家店里的大师傅,但是咱还是能穿出去的。”
行,那就妥了。
程诺当即转身来到布匹摊上,招呼道:“师傅,您把这个湛蓝色的布给我包上两匹。”
摊主一看财主来了,赶紧上前热情招呼:“您真有眼光,这货色就是咱们摊上最好的,质量也是上上乘,我这就给您包上。”
趁着这会功夫,老李在旁边小声提醒道:“先生,两匹是不是有点多了啊,一匹就够两个小孩穿得了。”
程诺低头仔细检查着布,回复道:“老李你记错了。家里不只是俩小孩,而是是四个,两匹布刚刚好。”
“是我记错了吗?”李老三有些发懵,回头看了看文聪文慧俩,心说我没记错啊,或许是先生又收养的娃娃吧,哎,也是那娃娃们的命好。
看到该砍价了,李老三便没继续多想,又帮着省下一小笔钱。
不过程诺也没有将省下的钱存着,反而买了四个糖葫芦,分给兄妹俩一人一个,把剩下的都给了李老三。
“老李,你把这拿着给大侄子侄女,就说是你替他们赚来了。”
李老三一时语塞,接过后手居然还有些颤抖:“先生,这不合适吧。”
“怎么不合适,都是你替我省下来的钱。”程诺面带微笑,一手拎着块猪肉,一手提着捆大葱,说道:“走吧老李,去你家包饺子,这些东西都是给你家准备的。”
“啊,那这布呢?”李老三猛地一惊,差点跌倒。
“嫂子不是会做衣服么,伱看,文聪文慧一匹,大侄子侄女一匹,刚好分完。”程诺开玩笑道:“就当是嫂子的手艺费了,差多少我后面再补。”
李老三着急了,可手里提着东西没地方放,只好跺脚道:“先生,您这是说哪里话,我家那口子的手艺才多少钱,这使不得啊。”
程诺故作不高兴的样子:“做叔叔了给大侄子侄女准备点新年礼物怎么了,过年就兴人家穿新衣戴花帽,不许咱们家娃这样啊?”
“可是......”
“没那么多可是了,你们家在哪,赶紧带路了,我那房子多,等回头你们搬我那儿,我直接包你的人力车,侄子侄女年后也能和文聪衙门一起念书。”
李老三本来还想拒绝,可听到自家孩子能有机会读书,嘴巴张了又张,还是给无声合上了,最后噗通一下跪在地上。
“谢谢先生。”
“哎呦,我的老李啊,大过年的你这一下子,我至少折寿半年,赶紧起来,再不回去估计嫂子在家又该骂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