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煐口中血腥味弥漫,听闻裴颐之吃痛,松开他,两片艳艳红唇沾着浅浅血迹,手下绷带同样染起血。
身后传来面盆打翻的声音,姜煐漠然直立,听见同心慌忙福身。
地上的褙子确实是同心的,她说自己忘了拿软巾,供郎君踩地,以免污了双足。
可褙子干干净净,没沾一点湿意,倒是被姜煐踩了一脚。
雨露繁重,夜风轻柔。二人衣衫交叠,屏风上印出依偎身影。
同心收拾完下去了,裴颐之的手还搂在她的腰上,被她一把拍开。
“裴郎是淑人君子,方才该放开我。”
裴颐之拉起衣衫,系好衣带:“合该殿下怎么说便如何做。”
他语气虽然清淡,可越发含着讥诮。看见天机镜和药箱都在床头,姜煐坐在他榻前,朝他招招手:“裴郎,过来。”
他肩上血迹如梅花点点,犹豫半晌,迈步过去。
姜煐打开药箱,里头琳琅满目的都是熟悉物什,她从前负伤时倒也常用。
她习惯了刀剑风光,裴颐之一介言官,握笔的手难以握起兵器。
裴颐之坐在床头,姜煐抬眸示意道:“脱下来。”
他眉目低沉:“殿下……殿下可知现在还待在我房中,他人会生出什么谣言?”
“随我心情便是。”姜煐拿出绷带,“我心情好了,他们爱怎么叫怎么叫。倘若我心情不好,便别怪我不客气。”
她解开裴颐之衣带,他轻轻一颤,别开头,眸光泄露几点复杂情绪,潋滟如水光流动。他问:“殿下心情不好?”
“不好。”
她将沾了血的绷带一圈圈解下来,得以瞧见他的伤痕。左肩上的血从厚厚的疤痕中透着血,右胸处深深一道棱形伤痕,还未结上疤。
姜煐手一顿,望见他胸膛起伏,暗夜中清明目光犹带深意,不由心跳几许。
“裴郎疼吗?”
姜煐柔声问。
裴颐之摇头,两侧碎发落在她手指上,微微蹭动。“说不上疼,偶尔却极疼。”他思忖半晌,问道:“殿下随心所欲,我却不能如此随心所欲。”
姜煐在他肩膀和胸膛上重新缠上绷带,听他缓声问:“若殿下所言皆真……”
姜煐略微抬头,看见他双唇微启,垂眸看着她,二人因绷带缠绕离得极近,忽而心一跳。
“怎么?”
裴颐之的声音淡如远影:“若殿下所言皆真,殿下何以于我时而亲热,时而冷淡。”
姜煐被他的目光锁住,一时之间眸光躲闪。她自是心虚,可就算裴颐之能够知晓天命国运,又无法知晓真正场景。
一切是容许改变的。就像她不知晓梁晗、玄盛和姜烨的故事。
她相信来日那一切是尽可变化的。
她沉稳说道:“裴郎是觉得我在撒谎,抑或是怀疑我们夫妻二人并未结心?”
裴颐之道:“近日来,我常常梦见一个穿着素净的女子,在道堂前跪拜。”
“裴郎觉得是我?”
“初时,我仅能望见她的背影。同样的情景梦了数回,魂牵梦萦,她转过了脸。”裴颐之问,“殿下穿来时有几岁?”
不待姜煐回复,他已然说出了口:“二十四岁。你站在堂前,身旁是我的棺椁,你只瞧了一眼。”
姜煐呼吸一滞,摇头道:“裴郎伤糊涂了,那只是一场梦。”
“他人都信我能算得天机,殿下这时又只信这是一场梦了么?”
她说道:“我从未经历过此事,怎会是真?”
裴颐之声音轻重缓急,比窗外雨珠更懂拿捏人的心绪。他浅浅低下声音,眸光深如静海,与她说道:“人固有一死,在下从不害怕。可在下怕极了谎言。”
姜煐看着他,从他幽幽深眸探进,总觉得时命尽在他眼中,稍一不慎就失足落进去,如无措鸟雀。
他在夜光中白得病态的长指藤蔓般将她缠绕,指弯撩起她的鬓发,绕在耳后,指腹触碰到她的耳垂,一碰即离,让姜煐想起在屏风后见他的那一次。
他的目光恪守礼制,可现下,克制守礼的目光中却暗含了一种深诱。
姜煐抬手,捂住他的唇。
她手心中滚烫两瓣没有张开露出脂粉盒小人中的无妄情欲,反倒纯情安分,像静开的花。
都怪裴颐之长得过于好看。她在心里忍不住埋怨,不动的时候惹她不爽利,动的时候也惹得她不爽利。
左右都有种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
裴颐之拉下她的手:“夫妻该是如何?”
“举案齐眉。”
裴颐之再想说,她连忙开口,堵住他愈发犀利的提问:“裴郎虽是我夫君,现下年方十五,还小得很呢。”
“殿下现下心情称得上好吗?”
姜煐抽回手,站起来:“算不得好,也算不得太差。裴郎是君子,明日可万不能说些腌臜话,失了体面。”
他道:“原来殿下更爱慕君子。”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①”她随口说道,“否则我为何不寻了旁人,非要来寻裴郎呢?”
上完药,裴颐之要送她回房。
她说不必了,来时不过几步路,可裴颐之像哑巴小狗,非要跟去。
姜煐多说无用,便由着他在后头跟着。他手里端着的烛火在夜风中闪烁,两道身影越靠越近,时而交缠。
到了门口,他站在廊下望她,沉默再三,对她说:“殿下会骗我么。”
姜煐眸光幻化几重,轻轻笑:“我从未骗你。”
裴颐之似乎相信了她口中的话,淡淡颔首,眸光如柔纱轻盈。
姜煐只愿他当真相信。
“裴郎可从镜中探出我会如何?”
“很快,殿下。时命只需一瞬,却是翻天覆地。”
他笃定道。
-
接下来几日,姜煐在裴宅过得还算舒心。
无人对那夜之事议论纷纷,甚至同心也不加言语。期间从盛京快马而来的家书递到裴颐之手上,姜煐听说裴柳氏勃然大怒,字字控诉,裴颐之新卜了一卦,在书桌前待了许久。
“郎君最为孝顺,从不曾忤逆主母。”
同心言至于此,不再多说,姜煐听得出她话外含义。
她拿着针线,学同心刺绣,把好端端的海棠刺得乱七八糟,干脆抛了针线,不再添乱。
“同心真觉得郎君心悦我?”
“还能有假么?”同心将海棠重新绣了一道,“娘子昏迷时,郎君不顾自身伤痛,为娘子忙前忙后,奴婢们都看在眼里。娘子没有衣裳,买了数柜,又命奴婢们缝上海棠。”
“君子礼该如此。”
同心踌躇道:“那夜同心失了礼数,郎君不曾降罪,让同心体面离去,是君子。可郎君与娘子同宿,却非礼数,实乃真情。”
她仓皇说完,连忙跪地:“同心语出不敬,还望娘子降罪。”
姜煐食指点着桌面:“你心悦你家郎君?”
“奴婢不敢。”
姜煐:“据我所知,裴颐之命里无妾。我亦从不劝女子为妾。”
同心抬头。
“觉得我这样说话犯忌,是妒妇所为?”她轻轻浅浅,未有过多情绪,抚过海棠刺绣,“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不嫁人最是爽快,可定要有所倚靠,与人为妻强过委身为妾百倍。你容貌身段皆佳,何必从了你娘柳嬷嬷的意,作践自己?”
“娘子明察。”
“好了,起来吧。”她拉起同心,说,“你是被裴颐之骗了。你夸他是淑人君子,以为他善解人意,可不知道他是个固执的死脑筋,又闷又坏,可叫人生气。”
姜煐的话还未说完,裴颐之便从另一边过来,月白色的衣衫衬得身姿更佳,唇边含着笑,又因其高挑,已有几分成人的深思远虑。
“皎皎可从未与我说过这些事。”他第一次唤她皎皎,竟是在这种场面下。姜煐先发制人:“裴郎怎么偷听我们闺中密语?”
他负手站在树下,眼眸带笑:“想必在又闷又坏后面可以再加一条罪状了。”
她不觉得心虚:“怎么了,之前关心裴郎疼不疼,生死不愿说,后来反过来怪罪我的不是,别的郎君可不这样,对比下来,裴郎岂不是又闷又坏?”
裴颐之听闻笑容渐深:“原来皎皎还遇见过其他好郎君。”
“可不是吗。”完全不是,姜煐虽爱俊美郎君,可真正接触过的郎君却很少。她张口道:“这雍州的温柔郎君想必没有五十,也有百数,挑一个给同心做夫君也不错。”
同心脸上浮起红云:“娘子……”
裴颐之冷哼。同心见状,先行告退了去。裴颐之掀了衣摆坐在桌前,见海棠花乱,低声道:“皎皎真有此意?”
“什么真的,什么假的,我心情好随口胡诌的。”
裴颐之抿唇:“皎皎说不曾骗我。”
“没骗你。”她说,“也没骗同心。话是这个话,理是那个理。”
他沉默半晌,递出一封信件,对她说:“世子设宴,邀我前去。”
姜煐拿起信件一瞧,里头不是男子笔锋,而是梁晗所书。
“姜烨不肯放过梁晗。”她皱眉,“让她写这封信,无外乎知晓我们一路行动。”
“可他到底知晓多少?”裴颐之拉长多少二字,权作提醒,“此次赴宴需做好万全准备。”
姜煐明眸寒光微闪:“裴郎随我一同去见识见识便知,这姜烨到底有几分本事。胆小鼠辈竟也敢妄称王,真是胆大包天!”
身后传来面盆打翻的声音,姜煐漠然直立,听见同心慌忙福身。
地上的褙子确实是同心的,她说自己忘了拿软巾,供郎君踩地,以免污了双足。
可褙子干干净净,没沾一点湿意,倒是被姜煐踩了一脚。
雨露繁重,夜风轻柔。二人衣衫交叠,屏风上印出依偎身影。
同心收拾完下去了,裴颐之的手还搂在她的腰上,被她一把拍开。
“裴郎是淑人君子,方才该放开我。”
裴颐之拉起衣衫,系好衣带:“合该殿下怎么说便如何做。”
他语气虽然清淡,可越发含着讥诮。看见天机镜和药箱都在床头,姜煐坐在他榻前,朝他招招手:“裴郎,过来。”
他肩上血迹如梅花点点,犹豫半晌,迈步过去。
姜煐打开药箱,里头琳琅满目的都是熟悉物什,她从前负伤时倒也常用。
她习惯了刀剑风光,裴颐之一介言官,握笔的手难以握起兵器。
裴颐之坐在床头,姜煐抬眸示意道:“脱下来。”
他眉目低沉:“殿下……殿下可知现在还待在我房中,他人会生出什么谣言?”
“随我心情便是。”姜煐拿出绷带,“我心情好了,他们爱怎么叫怎么叫。倘若我心情不好,便别怪我不客气。”
她解开裴颐之衣带,他轻轻一颤,别开头,眸光泄露几点复杂情绪,潋滟如水光流动。他问:“殿下心情不好?”
“不好。”
她将沾了血的绷带一圈圈解下来,得以瞧见他的伤痕。左肩上的血从厚厚的疤痕中透着血,右胸处深深一道棱形伤痕,还未结上疤。
姜煐手一顿,望见他胸膛起伏,暗夜中清明目光犹带深意,不由心跳几许。
“裴郎疼吗?”
姜煐柔声问。
裴颐之摇头,两侧碎发落在她手指上,微微蹭动。“说不上疼,偶尔却极疼。”他思忖半晌,问道:“殿下随心所欲,我却不能如此随心所欲。”
姜煐在他肩膀和胸膛上重新缠上绷带,听他缓声问:“若殿下所言皆真……”
姜煐略微抬头,看见他双唇微启,垂眸看着她,二人因绷带缠绕离得极近,忽而心一跳。
“怎么?”
裴颐之的声音淡如远影:“若殿下所言皆真,殿下何以于我时而亲热,时而冷淡。”
姜煐被他的目光锁住,一时之间眸光躲闪。她自是心虚,可就算裴颐之能够知晓天命国运,又无法知晓真正场景。
一切是容许改变的。就像她不知晓梁晗、玄盛和姜烨的故事。
她相信来日那一切是尽可变化的。
她沉稳说道:“裴郎是觉得我在撒谎,抑或是怀疑我们夫妻二人并未结心?”
裴颐之道:“近日来,我常常梦见一个穿着素净的女子,在道堂前跪拜。”
“裴郎觉得是我?”
“初时,我仅能望见她的背影。同样的情景梦了数回,魂牵梦萦,她转过了脸。”裴颐之问,“殿下穿来时有几岁?”
不待姜煐回复,他已然说出了口:“二十四岁。你站在堂前,身旁是我的棺椁,你只瞧了一眼。”
姜煐呼吸一滞,摇头道:“裴郎伤糊涂了,那只是一场梦。”
“他人都信我能算得天机,殿下这时又只信这是一场梦了么?”
她说道:“我从未经历过此事,怎会是真?”
裴颐之声音轻重缓急,比窗外雨珠更懂拿捏人的心绪。他浅浅低下声音,眸光深如静海,与她说道:“人固有一死,在下从不害怕。可在下怕极了谎言。”
姜煐看着他,从他幽幽深眸探进,总觉得时命尽在他眼中,稍一不慎就失足落进去,如无措鸟雀。
他在夜光中白得病态的长指藤蔓般将她缠绕,指弯撩起她的鬓发,绕在耳后,指腹触碰到她的耳垂,一碰即离,让姜煐想起在屏风后见他的那一次。
他的目光恪守礼制,可现下,克制守礼的目光中却暗含了一种深诱。
姜煐抬手,捂住他的唇。
她手心中滚烫两瓣没有张开露出脂粉盒小人中的无妄情欲,反倒纯情安分,像静开的花。
都怪裴颐之长得过于好看。她在心里忍不住埋怨,不动的时候惹她不爽利,动的时候也惹得她不爽利。
左右都有种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
裴颐之拉下她的手:“夫妻该是如何?”
“举案齐眉。”
裴颐之再想说,她连忙开口,堵住他愈发犀利的提问:“裴郎虽是我夫君,现下年方十五,还小得很呢。”
“殿下现下心情称得上好吗?”
姜煐抽回手,站起来:“算不得好,也算不得太差。裴郎是君子,明日可万不能说些腌臜话,失了体面。”
他道:“原来殿下更爱慕君子。”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①”她随口说道,“否则我为何不寻了旁人,非要来寻裴郎呢?”
上完药,裴颐之要送她回房。
她说不必了,来时不过几步路,可裴颐之像哑巴小狗,非要跟去。
姜煐多说无用,便由着他在后头跟着。他手里端着的烛火在夜风中闪烁,两道身影越靠越近,时而交缠。
到了门口,他站在廊下望她,沉默再三,对她说:“殿下会骗我么。”
姜煐眸光幻化几重,轻轻笑:“我从未骗你。”
裴颐之似乎相信了她口中的话,淡淡颔首,眸光如柔纱轻盈。
姜煐只愿他当真相信。
“裴郎可从镜中探出我会如何?”
“很快,殿下。时命只需一瞬,却是翻天覆地。”
他笃定道。
-
接下来几日,姜煐在裴宅过得还算舒心。
无人对那夜之事议论纷纷,甚至同心也不加言语。期间从盛京快马而来的家书递到裴颐之手上,姜煐听说裴柳氏勃然大怒,字字控诉,裴颐之新卜了一卦,在书桌前待了许久。
“郎君最为孝顺,从不曾忤逆主母。”
同心言至于此,不再多说,姜煐听得出她话外含义。
她拿着针线,学同心刺绣,把好端端的海棠刺得乱七八糟,干脆抛了针线,不再添乱。
“同心真觉得郎君心悦我?”
“还能有假么?”同心将海棠重新绣了一道,“娘子昏迷时,郎君不顾自身伤痛,为娘子忙前忙后,奴婢们都看在眼里。娘子没有衣裳,买了数柜,又命奴婢们缝上海棠。”
“君子礼该如此。”
同心踌躇道:“那夜同心失了礼数,郎君不曾降罪,让同心体面离去,是君子。可郎君与娘子同宿,却非礼数,实乃真情。”
她仓皇说完,连忙跪地:“同心语出不敬,还望娘子降罪。”
姜煐食指点着桌面:“你心悦你家郎君?”
“奴婢不敢。”
姜煐:“据我所知,裴颐之命里无妾。我亦从不劝女子为妾。”
同心抬头。
“觉得我这样说话犯忌,是妒妇所为?”她轻轻浅浅,未有过多情绪,抚过海棠刺绣,“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不嫁人最是爽快,可定要有所倚靠,与人为妻强过委身为妾百倍。你容貌身段皆佳,何必从了你娘柳嬷嬷的意,作践自己?”
“娘子明察。”
“好了,起来吧。”她拉起同心,说,“你是被裴颐之骗了。你夸他是淑人君子,以为他善解人意,可不知道他是个固执的死脑筋,又闷又坏,可叫人生气。”
姜煐的话还未说完,裴颐之便从另一边过来,月白色的衣衫衬得身姿更佳,唇边含着笑,又因其高挑,已有几分成人的深思远虑。
“皎皎可从未与我说过这些事。”他第一次唤她皎皎,竟是在这种场面下。姜煐先发制人:“裴郎怎么偷听我们闺中密语?”
他负手站在树下,眼眸带笑:“想必在又闷又坏后面可以再加一条罪状了。”
她不觉得心虚:“怎么了,之前关心裴郎疼不疼,生死不愿说,后来反过来怪罪我的不是,别的郎君可不这样,对比下来,裴郎岂不是又闷又坏?”
裴颐之听闻笑容渐深:“原来皎皎还遇见过其他好郎君。”
“可不是吗。”完全不是,姜煐虽爱俊美郎君,可真正接触过的郎君却很少。她张口道:“这雍州的温柔郎君想必没有五十,也有百数,挑一个给同心做夫君也不错。”
同心脸上浮起红云:“娘子……”
裴颐之冷哼。同心见状,先行告退了去。裴颐之掀了衣摆坐在桌前,见海棠花乱,低声道:“皎皎真有此意?”
“什么真的,什么假的,我心情好随口胡诌的。”
裴颐之抿唇:“皎皎说不曾骗我。”
“没骗你。”她说,“也没骗同心。话是这个话,理是那个理。”
他沉默半晌,递出一封信件,对她说:“世子设宴,邀我前去。”
姜煐拿起信件一瞧,里头不是男子笔锋,而是梁晗所书。
“姜烨不肯放过梁晗。”她皱眉,“让她写这封信,无外乎知晓我们一路行动。”
“可他到底知晓多少?”裴颐之拉长多少二字,权作提醒,“此次赴宴需做好万全准备。”
姜煐明眸寒光微闪:“裴郎随我一同去见识见识便知,这姜烨到底有几分本事。胆小鼠辈竟也敢妄称王,真是胆大包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