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面冰凉平滑,镜中人的面容留有错愕,复归于平静。
她站起身,走出碧纱橱。
风拂雪碎,她听见窗棂间鸟仓皇扑翅躲进檐下,微微叫了几声。
裴颐之跟出来:“殿下不愿信臣?”
她心中浮动不安愁绪,用锦帕极快地擦去面上留下的水痕,重新站在光中。
手中的天机镜沉甸甸,极有份量,不像是握着一把刀、一把剑,随时随刻都有保护自己的力量,刺向他人的力量。而给予她不知如何实施相向的沉重。
信他?
和他一起?
如裴颐之这样天生闻名大景的人物,姜令安亲近他是理所应当,是天赋君权的证据,是制掣裴颐之的方式。
而她身为帝姬,要做这些事只能与他暗中勾连。
那便也罢了。
可他所求不是荣华富贵,而是她。
一想到要和他在一起,她就觉得隐隐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像是会吞噬美梦的野兽,把一切弄得血淋淋。
她不愿给。
她缓声道:“本宫无法给你想要的。”
裴颐之笑道:“殿下知晓臣想要什么?”
姜煐抿唇。
裴颐之垂下眸,掩去眸中暗光,抬眼时仍是从容模样:“臣想要荣华富贵。”
她面色复杂:“你已经有了。”
裴颐之道:“没有啊。臣尚未承荫,没有妻女,没有奢华得令人咋舌的府邸。”
他说:“‘燃同根而天命见’,也许殿下还记得这句话。殿下才是天命昭示之人。”
他把自己的心思放得很低,藏起来。
“因此,臣是为自己做打算。”
姜煐没有说好,也没有不好。
她的视线顺着他的面庞滑到天机镜上。
无论这是局是戏还是真情,她都没有正面回应。
这夜风雪再度吹起,直到第二日雪花满枝头。
姜煐食早膳时听闻姜令安对她与太子的德行夸赞有嘉,也不知道裴颐之用了何种方法四两拨千斤,叫那折子里多出太子的痕迹来。
她见静芽绣好一个简单布袋子,要将窗下案前大喇喇放着的天机镜装起来,便放下手中象牙玉箸,示意静芽拿过来。
静芽忧心道:“殿下,这镜子不好叫旁人看见了,还是放进去罢。”
姜煐摩挲着简朴素净的布料,觉得将天机镜放进袋子里这个行为怪是好笑。她脑中模模糊糊闪过什么痕迹,却丁点想不起来。
午后她看完书,闲来无事,在布袋上绣上一圈兰花,枝叶不够清秀漂亮,她好胜心上来,多加了一圈金线,拿远了仔细瞧,仍旧画虎不成反类犬样,将布袋从里边翻出来,将兰花连同镜子一起藏了进去。
她把镜子带在身上,照例去乾福宫给王甯请安,却听见王甯身子不适,不见人的消息。
“殿下,平烟说皇后病了。”
姜煐笑道:“是病了,心病罢。”
许是在某处听见了她的名字,心生不悦。
姜煐慢悠悠上了轿,临近御花园,静芽小声问道:“殿下可要下轿?”
“下来做甚?”
静芽说:“看见了裴大人的小狸奴,好像是摔了腿。”
姜煐道:“不管。”
静芽点点头,放下帘幔。
姜煐没忍住撩开帘幔一看,貌美小狸奴藏在白雪中,蓬松大尾巴甩来甩去,右腿渗着血,圆溜溜的黑瞳满是委屈,一声一声哀叫着。
轿子过了一丈远,姜煐咬了咬唇,让人停轿,问静芽道:“没人照料么?”
静芽摇头:“没有。”
哀哀猫叫仍在继续。
姜煐忽而想起裴颐之的黑瞳。那日在武英殿里,裴颐之在地上就是这么看着她。
她觉得小狸奴有些可怜,便让静芽从雪中将它抱出来。
姜煐从帘幔处接过它,狸奴乖得很,老老实实坐在姜煐怀中,粉嫩嫩的猫爪子开了花。
姜煐揉它毛茸茸的脑袋:“怎么弄成这副样子了?”
“喵……”
委屈。
姜煐又顺了顺它的毛。
毛这么软,声音这么软,脸和眼睛都是圆圆的……她从前害怕狸奴,现下都有些回想不起来那是甚么感觉了。一个人的性子当真能转变的这么快么。
她起轿将狸奴带回凌华宫,请了最好的太医给它医治腿伤,将一条小猫腿包得像大鸡腿。
小狸奴趴姜煐腿上,大眼睛盯着姜煐衣服上的海棠花和蝴蝶,轻轻地拍上去,歪着猫头再拍两下,不慎将天机镜勾了出来。
这还真是裴颐之的小狸奴。
姜煐怕镜子碎了,找了个匣子将它放进去。小狸奴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姜煐动作,惹得她食指点着小狸奴的头,问道:“你是不是裴颐之变的?”
“喵呜……”
小狸奴甩着大尾巴,伸出一只猫手去扒拉姜煐的食指。
“不许告诉裴颐之。”
“喵……”
“现在是我救了你。”姜煐低声说,“你和裴颐之都得听我的了,明白吗?”
小狸奴不明白,张开嘴,一口含住了姜煐的手指。
姜煐迅速抽出来:“你果然是裴颐之变的,对不对?”
“喵喵。”小狸奴可什么都不明白。
小狸奴不明白姜煐在说甚么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姜煐修信一封,极其精练、言简意赅地告知了裴颐之小狸奴的消息。
裴颐之很快回信,字迹一反常态,龙飞凤舞,上书:谢殿下怜惜。陛下留臣于垂拱殿面白,太子择时将至。若无事,今日可否一见?颐之上。恕草草。①
姜煐捏着这张宣纸边角料,觉得裴颐之提出的要求有些无礼。
他一介臣子,成日里想要来深宫见她做甚么?
姜煐用宣纸拍拍小狸奴的头,它毛茸茸的小耳朵变成飞机耳,灵活地上下动。
“看看你主子,没规矩。”
姜煐再修一封信,只回了两个字:没空。
这封信之后,今日果然没有后续了。
但是不过三四日,等小狸奴腿渐渐好起来可以走路的时候,裴颐之又来信了。
姜煐本不乐意,但看见里面的内容大致是早朝时众臣的言论,近日的举措,被陛下否决的变革等等,又由着他写,不再拒绝。
可在末尾处,他总会署名“颐之上”,强调这不是奏本上书,而是和姜煐的私下书信来往。
姜煐写道:不必署名。
裴颐之回道:阅后即焚,殿下不必挂心。
姜煐写道:若他人不慎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这次,裴颐之回复的书信中没有署名,仅仅在里面包了一根小鱼干。
姜煐拿起来喂小狸奴,说道:“你主子想见你了。”
小狸奴一嘴啃上去,吃得嘎吱嘎吱响。
姜煐回信:狸奴乐不思蜀也。
姜煐一开始还会把裴颐之的信全部烧掉,不留痕迹,后来次数多了,便留下几张信笺存于匣中。
她不是很明白自己为甚么会有这种举动。
她理智上告诉自己不应该留有任何真情,也不要真的和他打上交道。
她明明不愿意和他有不一样的牵连。
可她好像总是忍不住。
姜煐深刻反思过这件事,可作用不太大。她拿到信笺后还是会第一时间拆开看,再丢几封锁到匣子里。
小狸奴舔着小鱼干味道的信笺,扒拉两次,里头的墨迹晕开,像深深浅浅的云朵。
姜煐只好把信笺抽出来,用银剪子剪碎了烧去。
姜煐偶会盯着这些字出神。
她看见裴颐之的字消失在无情的火舌之中,觉得好不吉利,又觉得十分可惜。
等到火焰消下去,变成黑白灰烬,她的思绪慢悠悠地围着他绕啊绕,想——
裴颐之怎么能把字写得这么飘逸好看的?
她知晓他的师傅是已逝的青玄天师,想必他在道宫时就十分努力……不,他是建宁侯的孩子,别说到了道宫的事,从小家里应该就有人教导学习。
当她摸着刀玩的时候,裴颐之手上只有笔。
姜煐脑中勾勒出一个缩小版包子脸裴颐之,双脚够不到地面,仰着小脑袋努力握着笔临帖的模样,轻笑出声。
他应当是付出了很多努力才得以进入大景宫中平步青云。
姜煐撑着腮,那不服输的心思又起来了。
裴颐之的字虽上上佳,可她也不是不行。
她在信笺上写下“颐”一字。
……不算好字。
她写下许许多多的裴颐之,却很难写出他笔墨间的风韵。姜令安虽不善政事,可艺术造诣高,偶看见她的字,都是留着情面评价道:风骨犹存。姜煐知晓这个意思:不好看。
姜煐临摹来临摹去,后来烦了,便丢在桌子上置之不理。她赌气要静芽找摹本来,静芽拿了三本来供她挑选,她一打开,仔细一瞧,这里头摹的字……好眼熟啊。
“这是当下最好的?”
静芽猛点头:“都是给殿下找的最好的,时下大家公认的摹本,绝不会有错。”
姜煐一顿猛翻,第一本翻完了,翻第二本,两本摹本上赫然写着书写者的大名:
裴颐之。
怎么、怎么又是他!
姜煐把手头两本丢到一旁,心想这大景是无人了。
她翻到第三本一看,剩下这人的字虽也好看,却软而媚,风骨不正。
翻来翻去,看来看去,姜煐不得不承认,裴颐之的字的确是好。可她真要学,不看裴颐之直接写来的,却看他的摹本,岂不是本末倒置?
姜煐觉得没趣极了。
就当她以为这件事到此结束,不会有任何人知晓时,裴颐之来的信笺中提到了这一事。
裴颐之上书:殿下若有意习字,可多加控笔。
姜煐看见大为窘迫,急急书案上找了半天,发现那张临摹的纸不见了,继而回道:本宫字如其人,不需他人限制管教。
裴颐之多日未回,似乎是因为朝中有事。姜煐一面布置着,让人通知那些武将提早到外疆去,一面心烦意乱好几天,看着裴颐之的摹本暗暗不爽。
小狸奴跟在姜煐身边日渐圆润貌美,在姜煐腿边蹭来蹭去,卖萌撒娇,是姜煐深夜挑灯练字的唯一见证者。
姜煐用毛笔轻轻戳小狸奴的长毛,和它说道:“你就好啦,只要长得可爱,做什么都行。”
小狸奴咬住她的笔头,姜煐哼了一声,坏心眼地在小猫脸上点了两点泪痣,姜煐见它更加美貌动人,心下喜欢,便留着没擦掉。
结果小狸奴舔爪子洗脸的时候,小粉爪变成了粉黑爪子,在姜煐写好的信笺上留上一串调皮的梅花脚印。
姜煐纵容它,没有另外写一封,就这么送过去,吩咐裴颐之不要把程廷送到边疆,而是送去雍州邑安府,并准备了足够的银两供他使用。
她说不清楚自己有何把握,但是冥冥之中她仿佛能够预知后续走向。
和亲之事只是停滞,并没有凭空消失,大景不动,外疆那族却是个耐不住性子的,必定会生出什么风波来。
届时,宫中若有动静,沉寂下来的雍亲王必然有所举动。
果然,大雪初融那日,裴颐之送信来,称外疆使节已经出发。姜令安在朝堂上黑着脸一语不发,朝臣各执一词,不同意她和亲的占于少数。
大臣们讨着姜令安开心,当夜便有人往宫中送美人佳宝,一件事情就这么被搪塞下去,只剩下姜令安在后宫把酒言欢,嬉笑作画的声音。
姜煐抱着小狸奴,坐在八角亭边,看着清冷月华铺满地,暗暗念道:“……隔江犹唱后/庭花。”
静芽选来可口的糕点,以为漏听了甚么吩咐,低下身子问道:“殿下?”
姜煐摇摇头。
风中传来阵阵花香酒香,姜煐幽幽叹一声,忽而问道:“裴颐之还在宫里吗?”
“殿下,裴大人陪着陛下呢。”
姜煐慢慢皱起眉来。
陪着姜令安?
这个意思是……裴颐之也在那美人成堆的不正经的地方?
静芽察觉到她的心思,问道:“殿下,可要奴婢去探一探?”
“不必。”姜煐冷脸道。
她和他之间本就没有什么立场互相干涉对方的私人生活。
裴颐之要愿意在那里……
姜煐眸光冷厉,嘲弄道:“都说裴颐之是君子,如今看来也不尽然。”
她看见静芽掩着唇,低头在笑,皱眉提高声音道:“笑甚么?”
“没什么。”静芽道,“奴婢这里有裴大人的信——”
“本宫不看。”
静芽点点头,噙着笑福身准备下去。
姜煐见她走远了,心烦意乱地揉着小狸奴的脑袋,似不在意道:“慢着。”
静芽转过身来看着她:“殿下。”
姜煐眼睛飘到夜幕疏星上,勾了勾手指:“时局紧张,本宫看看他写了甚么。”
裴颐之的信很快到了她的手里。
小狸奴的粉垫子踩在信笺上,把他的字通通踩上一遍,凑上去闻了闻。
信笺上不是兰香馥郁,而有一阵淡淡的脂粉香气。可以料想到裴颐之是处于什么样的环境。
姜煐无事时临摹过多遍裴颐之的字,对他每个笔画,每个字都了如指掌。
上头那一行字龙蛇飞动,行云流水,不似他平日规整,别有一番风流韵味。上书:思如皎月,夜夜清辉。②
姜煐的手长久停住了。
小狸奴耳朵抖了抖,喵了一声,毛茸茸的脑袋蹭着她的手腕,黑瞳中倒映着她的脸——姜煐雪颊酡红,眉尖蹙起,一副怒又不怒的模样。
尔后,她将手里的信笺揉成一团,按在桌上。
裴颐之竟敢在那种场合给她写这样不要脸的信,简直不成体统!
她忖了忖,起身走进室内,将信笺丢进了火盆子里。八个字湮没在火中,仿佛不曾来过。
姜煐懒得知晓姜令安会有什么荒唐事,早早睡下,又梦见了裴颐之。
梦里好像总是在下雨。
她有时热情,有时冷淡,有时勾着他,有时推开他。
她梦见裴颐之真的成为了她的夫君,大婚当夜,她躺在床上和他做交易。
她梦见她给了他和离书,命令他离开。
梦里烟云流散,一晃十年,她又梦见自己成为了一只小狸奴,每日跟在他脚边。
她梦见一场大火,一段绮念。
她迷迷糊糊做梦,脸上拂过什么毛茸茸的东西,她以为是小狸奴,挥手拍开,翻了个身,念道:“……别闹。”
她以为小狸奴走开了,思绪正待重新沉入深海,准备把谜团搞得清清楚楚,可是一旁有人低声沉笑,呼出浅浅的酒气,中断了她的清醒梦。
“殿下怎么哭了?”
那人声线微微沙哑,像是揉了钻的沙,“梦见……什么了?”
她站起身,走出碧纱橱。
风拂雪碎,她听见窗棂间鸟仓皇扑翅躲进檐下,微微叫了几声。
裴颐之跟出来:“殿下不愿信臣?”
她心中浮动不安愁绪,用锦帕极快地擦去面上留下的水痕,重新站在光中。
手中的天机镜沉甸甸,极有份量,不像是握着一把刀、一把剑,随时随刻都有保护自己的力量,刺向他人的力量。而给予她不知如何实施相向的沉重。
信他?
和他一起?
如裴颐之这样天生闻名大景的人物,姜令安亲近他是理所应当,是天赋君权的证据,是制掣裴颐之的方式。
而她身为帝姬,要做这些事只能与他暗中勾连。
那便也罢了。
可他所求不是荣华富贵,而是她。
一想到要和他在一起,她就觉得隐隐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像是会吞噬美梦的野兽,把一切弄得血淋淋。
她不愿给。
她缓声道:“本宫无法给你想要的。”
裴颐之笑道:“殿下知晓臣想要什么?”
姜煐抿唇。
裴颐之垂下眸,掩去眸中暗光,抬眼时仍是从容模样:“臣想要荣华富贵。”
她面色复杂:“你已经有了。”
裴颐之道:“没有啊。臣尚未承荫,没有妻女,没有奢华得令人咋舌的府邸。”
他说:“‘燃同根而天命见’,也许殿下还记得这句话。殿下才是天命昭示之人。”
他把自己的心思放得很低,藏起来。
“因此,臣是为自己做打算。”
姜煐没有说好,也没有不好。
她的视线顺着他的面庞滑到天机镜上。
无论这是局是戏还是真情,她都没有正面回应。
这夜风雪再度吹起,直到第二日雪花满枝头。
姜煐食早膳时听闻姜令安对她与太子的德行夸赞有嘉,也不知道裴颐之用了何种方法四两拨千斤,叫那折子里多出太子的痕迹来。
她见静芽绣好一个简单布袋子,要将窗下案前大喇喇放着的天机镜装起来,便放下手中象牙玉箸,示意静芽拿过来。
静芽忧心道:“殿下,这镜子不好叫旁人看见了,还是放进去罢。”
姜煐摩挲着简朴素净的布料,觉得将天机镜放进袋子里这个行为怪是好笑。她脑中模模糊糊闪过什么痕迹,却丁点想不起来。
午后她看完书,闲来无事,在布袋上绣上一圈兰花,枝叶不够清秀漂亮,她好胜心上来,多加了一圈金线,拿远了仔细瞧,仍旧画虎不成反类犬样,将布袋从里边翻出来,将兰花连同镜子一起藏了进去。
她把镜子带在身上,照例去乾福宫给王甯请安,却听见王甯身子不适,不见人的消息。
“殿下,平烟说皇后病了。”
姜煐笑道:“是病了,心病罢。”
许是在某处听见了她的名字,心生不悦。
姜煐慢悠悠上了轿,临近御花园,静芽小声问道:“殿下可要下轿?”
“下来做甚?”
静芽说:“看见了裴大人的小狸奴,好像是摔了腿。”
姜煐道:“不管。”
静芽点点头,放下帘幔。
姜煐没忍住撩开帘幔一看,貌美小狸奴藏在白雪中,蓬松大尾巴甩来甩去,右腿渗着血,圆溜溜的黑瞳满是委屈,一声一声哀叫着。
轿子过了一丈远,姜煐咬了咬唇,让人停轿,问静芽道:“没人照料么?”
静芽摇头:“没有。”
哀哀猫叫仍在继续。
姜煐忽而想起裴颐之的黑瞳。那日在武英殿里,裴颐之在地上就是这么看着她。
她觉得小狸奴有些可怜,便让静芽从雪中将它抱出来。
姜煐从帘幔处接过它,狸奴乖得很,老老实实坐在姜煐怀中,粉嫩嫩的猫爪子开了花。
姜煐揉它毛茸茸的脑袋:“怎么弄成这副样子了?”
“喵……”
委屈。
姜煐又顺了顺它的毛。
毛这么软,声音这么软,脸和眼睛都是圆圆的……她从前害怕狸奴,现下都有些回想不起来那是甚么感觉了。一个人的性子当真能转变的这么快么。
她起轿将狸奴带回凌华宫,请了最好的太医给它医治腿伤,将一条小猫腿包得像大鸡腿。
小狸奴趴姜煐腿上,大眼睛盯着姜煐衣服上的海棠花和蝴蝶,轻轻地拍上去,歪着猫头再拍两下,不慎将天机镜勾了出来。
这还真是裴颐之的小狸奴。
姜煐怕镜子碎了,找了个匣子将它放进去。小狸奴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姜煐动作,惹得她食指点着小狸奴的头,问道:“你是不是裴颐之变的?”
“喵呜……”
小狸奴甩着大尾巴,伸出一只猫手去扒拉姜煐的食指。
“不许告诉裴颐之。”
“喵……”
“现在是我救了你。”姜煐低声说,“你和裴颐之都得听我的了,明白吗?”
小狸奴不明白,张开嘴,一口含住了姜煐的手指。
姜煐迅速抽出来:“你果然是裴颐之变的,对不对?”
“喵喵。”小狸奴可什么都不明白。
小狸奴不明白姜煐在说甚么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姜煐修信一封,极其精练、言简意赅地告知了裴颐之小狸奴的消息。
裴颐之很快回信,字迹一反常态,龙飞凤舞,上书:谢殿下怜惜。陛下留臣于垂拱殿面白,太子择时将至。若无事,今日可否一见?颐之上。恕草草。①
姜煐捏着这张宣纸边角料,觉得裴颐之提出的要求有些无礼。
他一介臣子,成日里想要来深宫见她做甚么?
姜煐用宣纸拍拍小狸奴的头,它毛茸茸的小耳朵变成飞机耳,灵活地上下动。
“看看你主子,没规矩。”
姜煐再修一封信,只回了两个字:没空。
这封信之后,今日果然没有后续了。
但是不过三四日,等小狸奴腿渐渐好起来可以走路的时候,裴颐之又来信了。
姜煐本不乐意,但看见里面的内容大致是早朝时众臣的言论,近日的举措,被陛下否决的变革等等,又由着他写,不再拒绝。
可在末尾处,他总会署名“颐之上”,强调这不是奏本上书,而是和姜煐的私下书信来往。
姜煐写道:不必署名。
裴颐之回道:阅后即焚,殿下不必挂心。
姜煐写道:若他人不慎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这次,裴颐之回复的书信中没有署名,仅仅在里面包了一根小鱼干。
姜煐拿起来喂小狸奴,说道:“你主子想见你了。”
小狸奴一嘴啃上去,吃得嘎吱嘎吱响。
姜煐回信:狸奴乐不思蜀也。
姜煐一开始还会把裴颐之的信全部烧掉,不留痕迹,后来次数多了,便留下几张信笺存于匣中。
她不是很明白自己为甚么会有这种举动。
她理智上告诉自己不应该留有任何真情,也不要真的和他打上交道。
她明明不愿意和他有不一样的牵连。
可她好像总是忍不住。
姜煐深刻反思过这件事,可作用不太大。她拿到信笺后还是会第一时间拆开看,再丢几封锁到匣子里。
小狸奴舔着小鱼干味道的信笺,扒拉两次,里头的墨迹晕开,像深深浅浅的云朵。
姜煐只好把信笺抽出来,用银剪子剪碎了烧去。
姜煐偶会盯着这些字出神。
她看见裴颐之的字消失在无情的火舌之中,觉得好不吉利,又觉得十分可惜。
等到火焰消下去,变成黑白灰烬,她的思绪慢悠悠地围着他绕啊绕,想——
裴颐之怎么能把字写得这么飘逸好看的?
她知晓他的师傅是已逝的青玄天师,想必他在道宫时就十分努力……不,他是建宁侯的孩子,别说到了道宫的事,从小家里应该就有人教导学习。
当她摸着刀玩的时候,裴颐之手上只有笔。
姜煐脑中勾勒出一个缩小版包子脸裴颐之,双脚够不到地面,仰着小脑袋努力握着笔临帖的模样,轻笑出声。
他应当是付出了很多努力才得以进入大景宫中平步青云。
姜煐撑着腮,那不服输的心思又起来了。
裴颐之的字虽上上佳,可她也不是不行。
她在信笺上写下“颐”一字。
……不算好字。
她写下许许多多的裴颐之,却很难写出他笔墨间的风韵。姜令安虽不善政事,可艺术造诣高,偶看见她的字,都是留着情面评价道:风骨犹存。姜煐知晓这个意思:不好看。
姜煐临摹来临摹去,后来烦了,便丢在桌子上置之不理。她赌气要静芽找摹本来,静芽拿了三本来供她挑选,她一打开,仔细一瞧,这里头摹的字……好眼熟啊。
“这是当下最好的?”
静芽猛点头:“都是给殿下找的最好的,时下大家公认的摹本,绝不会有错。”
姜煐一顿猛翻,第一本翻完了,翻第二本,两本摹本上赫然写着书写者的大名:
裴颐之。
怎么、怎么又是他!
姜煐把手头两本丢到一旁,心想这大景是无人了。
她翻到第三本一看,剩下这人的字虽也好看,却软而媚,风骨不正。
翻来翻去,看来看去,姜煐不得不承认,裴颐之的字的确是好。可她真要学,不看裴颐之直接写来的,却看他的摹本,岂不是本末倒置?
姜煐觉得没趣极了。
就当她以为这件事到此结束,不会有任何人知晓时,裴颐之来的信笺中提到了这一事。
裴颐之上书:殿下若有意习字,可多加控笔。
姜煐看见大为窘迫,急急书案上找了半天,发现那张临摹的纸不见了,继而回道:本宫字如其人,不需他人限制管教。
裴颐之多日未回,似乎是因为朝中有事。姜煐一面布置着,让人通知那些武将提早到外疆去,一面心烦意乱好几天,看着裴颐之的摹本暗暗不爽。
小狸奴跟在姜煐身边日渐圆润貌美,在姜煐腿边蹭来蹭去,卖萌撒娇,是姜煐深夜挑灯练字的唯一见证者。
姜煐用毛笔轻轻戳小狸奴的长毛,和它说道:“你就好啦,只要长得可爱,做什么都行。”
小狸奴咬住她的笔头,姜煐哼了一声,坏心眼地在小猫脸上点了两点泪痣,姜煐见它更加美貌动人,心下喜欢,便留着没擦掉。
结果小狸奴舔爪子洗脸的时候,小粉爪变成了粉黑爪子,在姜煐写好的信笺上留上一串调皮的梅花脚印。
姜煐纵容它,没有另外写一封,就这么送过去,吩咐裴颐之不要把程廷送到边疆,而是送去雍州邑安府,并准备了足够的银两供他使用。
她说不清楚自己有何把握,但是冥冥之中她仿佛能够预知后续走向。
和亲之事只是停滞,并没有凭空消失,大景不动,外疆那族却是个耐不住性子的,必定会生出什么风波来。
届时,宫中若有动静,沉寂下来的雍亲王必然有所举动。
果然,大雪初融那日,裴颐之送信来,称外疆使节已经出发。姜令安在朝堂上黑着脸一语不发,朝臣各执一词,不同意她和亲的占于少数。
大臣们讨着姜令安开心,当夜便有人往宫中送美人佳宝,一件事情就这么被搪塞下去,只剩下姜令安在后宫把酒言欢,嬉笑作画的声音。
姜煐抱着小狸奴,坐在八角亭边,看着清冷月华铺满地,暗暗念道:“……隔江犹唱后/庭花。”
静芽选来可口的糕点,以为漏听了甚么吩咐,低下身子问道:“殿下?”
姜煐摇摇头。
风中传来阵阵花香酒香,姜煐幽幽叹一声,忽而问道:“裴颐之还在宫里吗?”
“殿下,裴大人陪着陛下呢。”
姜煐慢慢皱起眉来。
陪着姜令安?
这个意思是……裴颐之也在那美人成堆的不正经的地方?
静芽察觉到她的心思,问道:“殿下,可要奴婢去探一探?”
“不必。”姜煐冷脸道。
她和他之间本就没有什么立场互相干涉对方的私人生活。
裴颐之要愿意在那里……
姜煐眸光冷厉,嘲弄道:“都说裴颐之是君子,如今看来也不尽然。”
她看见静芽掩着唇,低头在笑,皱眉提高声音道:“笑甚么?”
“没什么。”静芽道,“奴婢这里有裴大人的信——”
“本宫不看。”
静芽点点头,噙着笑福身准备下去。
姜煐见她走远了,心烦意乱地揉着小狸奴的脑袋,似不在意道:“慢着。”
静芽转过身来看着她:“殿下。”
姜煐眼睛飘到夜幕疏星上,勾了勾手指:“时局紧张,本宫看看他写了甚么。”
裴颐之的信很快到了她的手里。
小狸奴的粉垫子踩在信笺上,把他的字通通踩上一遍,凑上去闻了闻。
信笺上不是兰香馥郁,而有一阵淡淡的脂粉香气。可以料想到裴颐之是处于什么样的环境。
姜煐无事时临摹过多遍裴颐之的字,对他每个笔画,每个字都了如指掌。
上头那一行字龙蛇飞动,行云流水,不似他平日规整,别有一番风流韵味。上书:思如皎月,夜夜清辉。②
姜煐的手长久停住了。
小狸奴耳朵抖了抖,喵了一声,毛茸茸的脑袋蹭着她的手腕,黑瞳中倒映着她的脸——姜煐雪颊酡红,眉尖蹙起,一副怒又不怒的模样。
尔后,她将手里的信笺揉成一团,按在桌上。
裴颐之竟敢在那种场合给她写这样不要脸的信,简直不成体统!
她忖了忖,起身走进室内,将信笺丢进了火盆子里。八个字湮没在火中,仿佛不曾来过。
姜煐懒得知晓姜令安会有什么荒唐事,早早睡下,又梦见了裴颐之。
梦里好像总是在下雨。
她有时热情,有时冷淡,有时勾着他,有时推开他。
她梦见裴颐之真的成为了她的夫君,大婚当夜,她躺在床上和他做交易。
她梦见她给了他和离书,命令他离开。
梦里烟云流散,一晃十年,她又梦见自己成为了一只小狸奴,每日跟在他脚边。
她梦见一场大火,一段绮念。
她迷迷糊糊做梦,脸上拂过什么毛茸茸的东西,她以为是小狸奴,挥手拍开,翻了个身,念道:“……别闹。”
她以为小狸奴走开了,思绪正待重新沉入深海,准备把谜团搞得清清楚楚,可是一旁有人低声沉笑,呼出浅浅的酒气,中断了她的清醒梦。
“殿下怎么哭了?”
那人声线微微沙哑,像是揉了钻的沙,“梦见……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