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墙房子
出院之后,成南给自己放了几天假。
在医院里待着时,每天早上6点30分都会准时被卖早餐的大爷给叫醒,如今终于能在自己的房间里睡到自然醒,他心情不错。
踩着和墙壁同色的拖鞋来到客厅,成南一手接了杯咖啡,一手划开了手机。除了工作群有n条新消息,其他的未读消息屈指可数。
发小昨天深夜里发来消息:‘婚礼倒计时45天,别忘了早点来’
成南放下咖啡杯,双手敲字:‘知道了知道了,说多少遍了’
‘哟,醒了?这不是怕您贵人多忘事’
‘别跟我贫’
‘哪敢跟您贫啊,恭候成总的大驾’
成南笑,回了一个字:‘滚’
租的房子位于顶楼,视野很好,客厅里装着一整面的落地窗,冬天的阳光毫不吝啬的铺满了整块地板。
来到落地窗边,成南望着外边的街景,喝了口咖啡。现代城市乍一看都长得差不多,林立的高楼,宽阔的马路,以及整夜都不会熄灭的路灯。
不远处的黑色办公桌上整齐地摆着从张记者那儿拿到的资料,这些资料他来来回回地看了许多遍,纸张已有些发皱。
关于未曾蒙面的那个人过着怎么样的生活,他想过很多种可能,唯独没有想过,那个人已经不在人世。
拿到资料后,成南立刻托人联系上了松云县山下村的毛书记。他告诉书记,自己偶然在新闻上看到村里的王以文同学成绩优异但家庭贫困。
在电话中,成南表示可以尽自己的一点力量,资助王以文同学继续上学。
毛书记没有怀疑,非常感激他的‘善举’。成南听着电话那头传来的数不清的‘感谢’,脸上一阵一阵的发热。
手续办得很顺利,昨天第一笔资助款已经汇了过去,但成南还没有收到毛书记的信息。担心是不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他再次拨通了毛书记的电话。
电话响了很久后才被接起来:“成先生你好。”
“毛书记好,现在是不是正忙着?要不我晚点再打过来。”
“没有,我耳朵不大好,没有听到电话响,抱歉啊。”
“没事没事,今天打电话是想确认一下,汇给以文同学的资助款收到了吗?”
“哦真不好意思,我这两天一直都在村里忙,等我今天下午去镇上查一下,再给你回信,可以吗?”
“好的,辛苦了。”
“我有什么辛苦的呢,跑一趟的事而已,辛苦成先生了。”
“客气了。”
因为对方的慷慨解囊,毛书记对电话那端听上去年纪尚轻的男子有股好感:“成先生,你不知道你的帮助对他们家来说意义有多大。”
毛书记叹了口气:“以文高一的学费还是前些年,他母亲和外公外婆做点零散活才存下来的。这两年长辈们年纪都大了,身体也不好,也存不到什么钱了。好在他自己很努力,一有时间就去打零工,高二的学费都是靠他自己挣到的。”
“他都做些什么零工?”
“服务员,促销员,帮餐馆里洗碗,什么都做。去年人家介绍他去镇上的椅子工厂里做了临时包装工,起码不用再风吹日晒,挣的也多一点。”
成南沉默。
“其实之前我没有告诉你,原本他打算读完高三就不继续读了,说是想早点出去工作赚钱。椅子工厂就在镇上,他在那儿既能挣钱,也能早出晚归的照顾到家里人。”
“他们一家人知道资助的消息以后,都感动的很,总说想要当面谢谢你嘞。不过我跟他们说过了,你是匿名资助的。”
“毛书记,”成南停顿了下:“其实这次打电话来,我还有一个请求。”
“什么请求?”
“这段时间我有几天的假期,趁这个机会想去王同学的家里看一看,不知道方不方便?”
成南的动机并不纯粹,自然不希望当面接受感谢,可他又忍不住地想要看看,他们过着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方便倒没有不方便,不过既然要过来,为什么不直接以资助人的身份来呢?”
成南编好了理由:“之前我也提到过,还有另外一位朋友也参与了资助。这位朋友很关心资助事项的进展,只不过他家里离得远,不能亲自过来。所以我想是不是可以由我代他去看一看,把资助的落实情况记录下来发给他,好让他也可以放心。”
“既然是这样,也可以理解。”
“不过如果不方便,就不麻烦了。”
毛书记思考了会儿:“不麻烦,等你来了,我领你上他家里去转一圈,就说你是镇上的工作人员,你看行不?”
“行,谢谢书记了。”
--
松云县是A城底下的一个小县城,因为地理位置和其他的原因,经济发展落后于其他县城。
乘坐高铁需要两个小时左右,下了高铁后,成南找了辆小型面包车,七转八转的终于来到了镇上。
生长在北方,成南对南方农村里的生活没有多少了解。上中学时,他曾经跟着学校来过乌镇旅游,但那时的心境和现如今的心境相差甚远。
天色已晚,他在旅馆附近的小餐馆里随便吃了碗面就回了房间。窗外响起摩托车行驶的声音,是工作了一天的人下班了,正在往家里赶。
虽然有些疲惫,他还是打开了电脑开始敲键盘。电脑上出现的那一串串的字符,于他而言,已经不仅仅只是工作。
电脑里的这个世界,是由他创造出来的,纯粹的,他能够完全信任的世界。
不知不觉过了零点,成南合上电脑,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眼睛,倒在旅馆的单人床上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大早,旅店老板骑着电瓶车载着他,骑行了20分钟后,在一条窄长的小路路口停了下来。
“就是这了,再往前直走大概十来分钟,就能见着个小平房,那里就是村委啦。”
成南往旅店老板手指的方向看过去,除了坑坑洼洼的泥泞小路,暂时还看不见别的什么。
“谢谢大哥”
“兄弟别客气,我得去买菜,再晚买不到新鲜的了,不然我可以把你送过去。”
“送到这就很感谢了。”
“行,那我先走了。”
“好的,再见。”
大哥估计的不错,走了17分钟,成南到了村委。
和他想象的不同,村委仅仅只是一间三室大的水泥平房,水泥浇筑的1米高围栏绕了平房一圈。
一块长方形的,褪了色的牌匾靠在水泥墙边,上面写着几个大字:‘山下村村民委员会’。
成南往里走了两步,村委的大门正敞开着,一眼望过去只看到零星几张桌子摆放在屋子中间。
他停在门外,整理了下自己的衣服:“请问有人在吗?”
“在”
里屋走出来一位穿着灰色中山装的男性,年纪大约五十出头,眼镜垂到了脸颊中间,手上握着支笔。
“你好,有什么事情?”
“你好,我找一下毛书记。”
“我就是毛书记。”
成南掏出名片:“书记你好,我叫成南,昨天和你联系过。”
毛书记接过名片,扶正了眼镜:“成先生,你怎么找过来的?我们这里可不好找,快请进。”
成南低头看了看脚,图方便,他这次只带了双浅底的旅游鞋,现在已经沾满了黄色的泥土。
看出他的犹豫,毛书记一把拉过他的手臂:“进来坐,我们这里没有这么多讲究。”
成南跟着毛书记走进屋子,放下了背包。
“不好意思,”毛书记端了一杯水递给他:“本来想泡杯茶,早上忘记烧热水了。”
“水就可以。”
毛书记上下打量了下成南,开口称赞:“成先生年纪轻轻,有这样的事业,又有这样的爱心,真是难得。”
成南勉强笑了笑。
“没想到你来的这么早,还以为你下午才到,我这什么都还没来得及准备。”
“不用准备什么,像咱们电话里说的,我这次来只是想看看以文同学的生活环境。”
“行,那稍等我,大概10分钟,我把资料先理理好,然后我领你上他们家去看看。”
“好的,不急。”
房间里那张有些年头的办公桌上摊着一叠资料,毛书记拿出其中一份,折了个角,再把那份资料放进抽屉里。
去王以文家里的路上,成南回想起刚才那叠厚厚的资料,最上面那份的封面页上写着几个大字<贫困家庭补助申请表>。
“书记,不知道村子里还有没有其他像王以文这样的孩子? ”
“没有了。”毛书记摇摇头:“你一路走过来应该也看到了,我们这个村子的经济条件不大好,能干活的都去别的城市挣钱了,留下来的都是老人家。像以文这么大的小孩,要么从小就跟着父母离开这里,没跟父母走的也早就辍学出去打工了。”
“以文家里情况比较特殊,他妈妈身体不大好,所以没有外出务工,家里比较贫困。但是他妈妈对他的教育很上心,一直尽力让他上学。”
成南走在毛书记的左边,微微侧头就能看到书记头上一簇挨着一簇的白发。
“往下走就到了,成先生你跟着我,这里路不大好走。”
跟着书记,成南跨过最后一个陡峭的小土坡,来到了目的地。
“成先生没见过土墙房子吧。”
表情出卖了成南的想法,他为自己的失态感到抱歉:“啊,是。”
几米远外这两间土砌成的房子,便是王以文的家。多年的风吹雨打,把外墙染成了深褐色,和木质大门的颜色相差无几。两扇门上各贴着一个倒过来的福字,纸张边缘已然发白。
在医院里待着时,每天早上6点30分都会准时被卖早餐的大爷给叫醒,如今终于能在自己的房间里睡到自然醒,他心情不错。
踩着和墙壁同色的拖鞋来到客厅,成南一手接了杯咖啡,一手划开了手机。除了工作群有n条新消息,其他的未读消息屈指可数。
发小昨天深夜里发来消息:‘婚礼倒计时45天,别忘了早点来’
成南放下咖啡杯,双手敲字:‘知道了知道了,说多少遍了’
‘哟,醒了?这不是怕您贵人多忘事’
‘别跟我贫’
‘哪敢跟您贫啊,恭候成总的大驾’
成南笑,回了一个字:‘滚’
租的房子位于顶楼,视野很好,客厅里装着一整面的落地窗,冬天的阳光毫不吝啬的铺满了整块地板。
来到落地窗边,成南望着外边的街景,喝了口咖啡。现代城市乍一看都长得差不多,林立的高楼,宽阔的马路,以及整夜都不会熄灭的路灯。
不远处的黑色办公桌上整齐地摆着从张记者那儿拿到的资料,这些资料他来来回回地看了许多遍,纸张已有些发皱。
关于未曾蒙面的那个人过着怎么样的生活,他想过很多种可能,唯独没有想过,那个人已经不在人世。
拿到资料后,成南立刻托人联系上了松云县山下村的毛书记。他告诉书记,自己偶然在新闻上看到村里的王以文同学成绩优异但家庭贫困。
在电话中,成南表示可以尽自己的一点力量,资助王以文同学继续上学。
毛书记没有怀疑,非常感激他的‘善举’。成南听着电话那头传来的数不清的‘感谢’,脸上一阵一阵的发热。
手续办得很顺利,昨天第一笔资助款已经汇了过去,但成南还没有收到毛书记的信息。担心是不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他再次拨通了毛书记的电话。
电话响了很久后才被接起来:“成先生你好。”
“毛书记好,现在是不是正忙着?要不我晚点再打过来。”
“没有,我耳朵不大好,没有听到电话响,抱歉啊。”
“没事没事,今天打电话是想确认一下,汇给以文同学的资助款收到了吗?”
“哦真不好意思,我这两天一直都在村里忙,等我今天下午去镇上查一下,再给你回信,可以吗?”
“好的,辛苦了。”
“我有什么辛苦的呢,跑一趟的事而已,辛苦成先生了。”
“客气了。”
因为对方的慷慨解囊,毛书记对电话那端听上去年纪尚轻的男子有股好感:“成先生,你不知道你的帮助对他们家来说意义有多大。”
毛书记叹了口气:“以文高一的学费还是前些年,他母亲和外公外婆做点零散活才存下来的。这两年长辈们年纪都大了,身体也不好,也存不到什么钱了。好在他自己很努力,一有时间就去打零工,高二的学费都是靠他自己挣到的。”
“他都做些什么零工?”
“服务员,促销员,帮餐馆里洗碗,什么都做。去年人家介绍他去镇上的椅子工厂里做了临时包装工,起码不用再风吹日晒,挣的也多一点。”
成南沉默。
“其实之前我没有告诉你,原本他打算读完高三就不继续读了,说是想早点出去工作赚钱。椅子工厂就在镇上,他在那儿既能挣钱,也能早出晚归的照顾到家里人。”
“他们一家人知道资助的消息以后,都感动的很,总说想要当面谢谢你嘞。不过我跟他们说过了,你是匿名资助的。”
“毛书记,”成南停顿了下:“其实这次打电话来,我还有一个请求。”
“什么请求?”
“这段时间我有几天的假期,趁这个机会想去王同学的家里看一看,不知道方不方便?”
成南的动机并不纯粹,自然不希望当面接受感谢,可他又忍不住地想要看看,他们过着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方便倒没有不方便,不过既然要过来,为什么不直接以资助人的身份来呢?”
成南编好了理由:“之前我也提到过,还有另外一位朋友也参与了资助。这位朋友很关心资助事项的进展,只不过他家里离得远,不能亲自过来。所以我想是不是可以由我代他去看一看,把资助的落实情况记录下来发给他,好让他也可以放心。”
“既然是这样,也可以理解。”
“不过如果不方便,就不麻烦了。”
毛书记思考了会儿:“不麻烦,等你来了,我领你上他家里去转一圈,就说你是镇上的工作人员,你看行不?”
“行,谢谢书记了。”
--
松云县是A城底下的一个小县城,因为地理位置和其他的原因,经济发展落后于其他县城。
乘坐高铁需要两个小时左右,下了高铁后,成南找了辆小型面包车,七转八转的终于来到了镇上。
生长在北方,成南对南方农村里的生活没有多少了解。上中学时,他曾经跟着学校来过乌镇旅游,但那时的心境和现如今的心境相差甚远。
天色已晚,他在旅馆附近的小餐馆里随便吃了碗面就回了房间。窗外响起摩托车行驶的声音,是工作了一天的人下班了,正在往家里赶。
虽然有些疲惫,他还是打开了电脑开始敲键盘。电脑上出现的那一串串的字符,于他而言,已经不仅仅只是工作。
电脑里的这个世界,是由他创造出来的,纯粹的,他能够完全信任的世界。
不知不觉过了零点,成南合上电脑,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眼睛,倒在旅馆的单人床上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大早,旅店老板骑着电瓶车载着他,骑行了20分钟后,在一条窄长的小路路口停了下来。
“就是这了,再往前直走大概十来分钟,就能见着个小平房,那里就是村委啦。”
成南往旅店老板手指的方向看过去,除了坑坑洼洼的泥泞小路,暂时还看不见别的什么。
“谢谢大哥”
“兄弟别客气,我得去买菜,再晚买不到新鲜的了,不然我可以把你送过去。”
“送到这就很感谢了。”
“行,那我先走了。”
“好的,再见。”
大哥估计的不错,走了17分钟,成南到了村委。
和他想象的不同,村委仅仅只是一间三室大的水泥平房,水泥浇筑的1米高围栏绕了平房一圈。
一块长方形的,褪了色的牌匾靠在水泥墙边,上面写着几个大字:‘山下村村民委员会’。
成南往里走了两步,村委的大门正敞开着,一眼望过去只看到零星几张桌子摆放在屋子中间。
他停在门外,整理了下自己的衣服:“请问有人在吗?”
“在”
里屋走出来一位穿着灰色中山装的男性,年纪大约五十出头,眼镜垂到了脸颊中间,手上握着支笔。
“你好,有什么事情?”
“你好,我找一下毛书记。”
“我就是毛书记。”
成南掏出名片:“书记你好,我叫成南,昨天和你联系过。”
毛书记接过名片,扶正了眼镜:“成先生,你怎么找过来的?我们这里可不好找,快请进。”
成南低头看了看脚,图方便,他这次只带了双浅底的旅游鞋,现在已经沾满了黄色的泥土。
看出他的犹豫,毛书记一把拉过他的手臂:“进来坐,我们这里没有这么多讲究。”
成南跟着毛书记走进屋子,放下了背包。
“不好意思,”毛书记端了一杯水递给他:“本来想泡杯茶,早上忘记烧热水了。”
“水就可以。”
毛书记上下打量了下成南,开口称赞:“成先生年纪轻轻,有这样的事业,又有这样的爱心,真是难得。”
成南勉强笑了笑。
“没想到你来的这么早,还以为你下午才到,我这什么都还没来得及准备。”
“不用准备什么,像咱们电话里说的,我这次来只是想看看以文同学的生活环境。”
“行,那稍等我,大概10分钟,我把资料先理理好,然后我领你上他们家去看看。”
“好的,不急。”
房间里那张有些年头的办公桌上摊着一叠资料,毛书记拿出其中一份,折了个角,再把那份资料放进抽屉里。
去王以文家里的路上,成南回想起刚才那叠厚厚的资料,最上面那份的封面页上写着几个大字<贫困家庭补助申请表>。
“书记,不知道村子里还有没有其他像王以文这样的孩子? ”
“没有了。”毛书记摇摇头:“你一路走过来应该也看到了,我们这个村子的经济条件不大好,能干活的都去别的城市挣钱了,留下来的都是老人家。像以文这么大的小孩,要么从小就跟着父母离开这里,没跟父母走的也早就辍学出去打工了。”
“以文家里情况比较特殊,他妈妈身体不大好,所以没有外出务工,家里比较贫困。但是他妈妈对他的教育很上心,一直尽力让他上学。”
成南走在毛书记的左边,微微侧头就能看到书记头上一簇挨着一簇的白发。
“往下走就到了,成先生你跟着我,这里路不大好走。”
跟着书记,成南跨过最后一个陡峭的小土坡,来到了目的地。
“成先生没见过土墙房子吧。”
表情出卖了成南的想法,他为自己的失态感到抱歉:“啊,是。”
几米远外这两间土砌成的房子,便是王以文的家。多年的风吹雨打,把外墙染成了深褐色,和木质大门的颜色相差无几。两扇门上各贴着一个倒过来的福字,纸张边缘已然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