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托
“这些菜都是以文今天早上去镇上现买的,还很新鲜。”
吴云珍没有夹菜,只是把菜盘往成南面前推了推。
“也不知道你吃不吃得惯。”
成南点点头,配合地伸长了筷子夹菜:“我自己来就行,您也吃吧。”
吴云珍摇摇头,笑容苍白但温柔:“下午你没到的时候,我已经喝过粥了。现在还不饿,你多吃一些。”
天气太热或太冷,吴云珍都不太吃得下饭,她的身体太虚了。
成南没再多说,一下接着一下地夹着菜,让他们看到他吃得很好。
吃完饭,他要跟着王以文一起收拾桌子,却被阿婆一掌拍开了。
阿婆大声对他说了些什么,表情带着责怪。
成南抬手摸了摸后颈,尴尬地站在一边。
王以文翻译:“阿婆说你是客人,客人怎么能收拾桌子,你坐着就可以了。”
成南点点头:“好的,辛苦你们了。”
外边的天色暗下来,赶了一天的路,成南有些累了,靠着凳子休息着。
“今天要不就在我们家里歇一晚上?”吴云珍递给他杯茶:“天黑了,路上也不好走。”
成南站起身接过茶,倒了声谢。
外边确实已经看不清什么了,成南想了想:“会不会太打扰了?”
吴云珍笑:“有什么打扰的呢。”
她回过头去叫了声以文。
王以文擦干净了手,小跑过来,乖巧地站在她跟前。
“帮我把我那屋里的床单被套都换一套干净的,然后去张爷爷那里借个床板来,放到阿公阿婆屋里吧。”
王以文的眉毛微微皱了一下,但也仅仅是一秒,下一秒,他点点头,就要迈出门槛。
成南忙叫住他。
“还是不麻烦了,现在也不算晚,到镇上也不远,我还是去镇上吧。”
成南有些懊恼,刚才怎么忘记了,他们家里只有两个房间。
“可是,” 吴云珍明白成南的担心:“前两天这儿才刚下过雨,路上也还没干透,走夜路万一磕着碰着就不值当了。”
阿婆也擦干净了手走过来,说了些什么,大概也是在劝他留下来。
成南仍在纠结,吴云珍安慰他:“别担心,以前没那间屋子的时候,我也是跟阿公阿婆睡一间的,不碍事。”
她的语调依旧是那样温温柔柔的,让人难以拒绝。
“要不这样,您还是住您那屋,借来的床板就放在这里,我和以文同学一样,就在这里睡。”
“可是”
他态度坚定:“您不接受的话我只能去镇上了。”
吴云珍也只好答应。
王以文转身出门去借床板,步伐看着轻快了些。
借来的床板和王以文的床板,一左一右地摆放在方形大桌的两侧。担心会冷,吴云珍顺便借来了电热毯。
熄灯前,成南听到身侧传来极轻的声音。
“成先生。”
“嗯?”
“谢谢。”王以文停顿了一下:“以后,我会回报的。”
灯熄灭,成南在黑暗中眨了眨眼睛,然后沉沉睡去。
第二天早晨,成南在鸡啼声中醒来。
他坐起了身,侧头看过去,旁边的床板已经立了起来,阿公阿婆的房间门也敞开着。
大门半掩着,他穿好衣服推开门,就看到了门口坐着的阿公阿婆。
“起来啦,”阿公用不标准的普通话跟他招呼,手上的手工活也没停下来:“厨房里有早饭,还是热的。”
成南应了声,回房间里盛了一晚南瓜稀饭。吃完早饭,他坐到老人身边,看着他们手上的动作,也想跟着一起做。
阿公递给他一把竹条,放慢了动作教他怎么编。
十几分钟后,成南看着自己编出来的四不像,默默地放下了手上剩下的竹条,不好意思再添乱。
没一会儿,吴云珍和王以文也回来了,手上还拎着塑料桶。
“你起来啦,是不是没有睡好,我们吵到你了吧?” 吴云珍走近了问他。
“没有,我睡得挺好的,”
王以文将塑料桶里刚洗好的衣服取出来,拧干水,晾到了门前的晾衣绳上。做完这些,他拎着空桶走进大门,屋里传来倒开水的声音。
再出门时,他一手拿着个保温杯,一手端着杯热水,先将水递给了成南,再将保温杯塞进吴云珍手里,然后又回了屋子里。
“早饭吃过了吗?” 吴云珍问起来。
成南点点头:“麻烦你们了。”
“别和我们客气。”
成南喝了口热水,身上有了些暖意,他望着远处的天空,带着金色光晕的太阳越升越高。
吴云珍看着成南的侧脸,像是陷入了什么回忆。
成南回过头来,就看到她这幅神情。
“吴姨?”
昨天晚饭后,吴云珍让他称呼她吴姨就好。
“啊,”吴云珍应了声,回过神来,嘴边牵起不好意思的笑容:“看我,怎么发起呆了。”
清晨的微风吹起吴云珍额前的碎发,她抬手,轻轻地将头发别到耳后。
看着眼前的人,成南脑海中浮现出了李如兰的模样。他不想比较,却又不受控制地比较起她们。这两个人在长相上,几乎没有一点相似之处,性格也大相径庭。
所以成沂生选择和李如兰在一起的众多理由里,应该不包含男女之情吧。
“你刚才的样子,让我想起他年轻的时候。” 吴云珍开口,声音很轻。
成南没听懂:“谁?”
“你父亲。”
第一次见到成南时,她心里就有了猜想。相同的姓氏,相似的轮廓,要联想到成沂生,并不是件很难的事情,
时隔这么多年,她第一次主动给成沂生打了电话。
成沂生接电话时有些激动,以为她终于愿意接受他提出的补偿,却没想到她只是平静地问了他关于成南的事情。
成南握紧了水杯,微微低头,不敢直视吴云珍:“对不起,我不该瞒您的。”
“没事的,我没有怪你,还要谢谢你。”
成南抬起头,看到吴云珍依旧带着浅笑。
她伸手指指坐在屋子里,正在埋头写卷子的王以文:“如果不是你,他现在哪里还有心思,坐在那儿学习呢?”
“我不是个合格的母亲,以文从小就喜欢读书,我什么都帮不了他,反而拖累了他。“
“不过幸好,”吴云珍拍了拍成南的胳膊:“幸好你来了,总算不至于让他被我耽误一生。”
喉咙里像是有什么堵住了,成南深吸了口气:“以文他知道我的事吗?”
“他不知道,其他人也都不知道。”
成南忪了口气。
“成南”
“嗯?”
“吴姨有个事情,想拜托你。”
“您说”
冷空气从袖口钻进去,吴云珍咳嗽起来,她急忙拿手帕捂住嘴巴,压低了声音,一张脸憋的很红。
等到呼吸平复了些,她才继续说:“以文的成绩还不错,要是一切都顺利的话,能考到B城去上大学。我听说你在B城工作,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可不可以偶尔地帮吴姨去学校里看看他?”
她清楚自己是利用了成南的这份心,却还是向成南说出了请求。她这幅身体,阿公阿婆这幅年纪,谁又知道还能陪以文到什么时候呢?只剩下一个人的时候,会很孤单。
“您放心,我一定会常去看他的。”
“谢谢。”
“是我应该做的。”
“别这么说,这不是你应该做的,你帮了吴姨,吴姨才是应该感谢你。”吴云珍抬头:“成南,上一辈的事情和你们无关,不要困住自己。”
成南没说话。
“你父亲他不是个坏人,刚认识他的时候,我就知道他是个非常优秀的人,不会也不该被困在这片小小的土地上。”
“你还恨他吗?” 成南还是忍不住问。
“最开始是的。以友,就是以文他哥哥,小的时候身体不好,我带着他跑了不少医院,看着他吃药打针,我也跟着一起掉眼泪,那个时候大概是我最恨的时候了吧。后来以友病好了,一天天地长大,我也就不怎么恨了。”
吴云珍的表情很平淡,像是在说一件和自己不太相干的事情:“其实回头想想,那时我究竟在怨些什么呢?怨我没有个好家世?还是怨他选择了自己,而不是我?”
成南皱起眉:“可是他背叛了你们。”
“背叛这个词太重了,我们是和平分开的,那个时候也还不知道已经有了以友。”
见成南又陷入沉默,吴云珍叹了口气:“我早就不恨他了,你也不必怪他,他能走到今天,很不容易。”
“那,你后悔吗?” 后悔遇到他。
吴云珍侧过身子,望着远处,摇了摇头:“我不想因为结果而否定一切。只能说像我和他这样的家庭背景,说感情什么的,还是太奢侈了。”
她扭过头来问成南:“你呢?有喜欢的人了吗?”
成南想起了一个偶尔会想起的人,只是偶尔。
“感情始终是很珍贵的。”吴云珍的眼睛弯了弯,扭回了头,继续看着远处:“有条件的话,一定要告诉她,你的心意。”
吴云珍没有夹菜,只是把菜盘往成南面前推了推。
“也不知道你吃不吃得惯。”
成南点点头,配合地伸长了筷子夹菜:“我自己来就行,您也吃吧。”
吴云珍摇摇头,笑容苍白但温柔:“下午你没到的时候,我已经喝过粥了。现在还不饿,你多吃一些。”
天气太热或太冷,吴云珍都不太吃得下饭,她的身体太虚了。
成南没再多说,一下接着一下地夹着菜,让他们看到他吃得很好。
吃完饭,他要跟着王以文一起收拾桌子,却被阿婆一掌拍开了。
阿婆大声对他说了些什么,表情带着责怪。
成南抬手摸了摸后颈,尴尬地站在一边。
王以文翻译:“阿婆说你是客人,客人怎么能收拾桌子,你坐着就可以了。”
成南点点头:“好的,辛苦你们了。”
外边的天色暗下来,赶了一天的路,成南有些累了,靠着凳子休息着。
“今天要不就在我们家里歇一晚上?”吴云珍递给他杯茶:“天黑了,路上也不好走。”
成南站起身接过茶,倒了声谢。
外边确实已经看不清什么了,成南想了想:“会不会太打扰了?”
吴云珍笑:“有什么打扰的呢。”
她回过头去叫了声以文。
王以文擦干净了手,小跑过来,乖巧地站在她跟前。
“帮我把我那屋里的床单被套都换一套干净的,然后去张爷爷那里借个床板来,放到阿公阿婆屋里吧。”
王以文的眉毛微微皱了一下,但也仅仅是一秒,下一秒,他点点头,就要迈出门槛。
成南忙叫住他。
“还是不麻烦了,现在也不算晚,到镇上也不远,我还是去镇上吧。”
成南有些懊恼,刚才怎么忘记了,他们家里只有两个房间。
“可是,” 吴云珍明白成南的担心:“前两天这儿才刚下过雨,路上也还没干透,走夜路万一磕着碰着就不值当了。”
阿婆也擦干净了手走过来,说了些什么,大概也是在劝他留下来。
成南仍在纠结,吴云珍安慰他:“别担心,以前没那间屋子的时候,我也是跟阿公阿婆睡一间的,不碍事。”
她的语调依旧是那样温温柔柔的,让人难以拒绝。
“要不这样,您还是住您那屋,借来的床板就放在这里,我和以文同学一样,就在这里睡。”
“可是”
他态度坚定:“您不接受的话我只能去镇上了。”
吴云珍也只好答应。
王以文转身出门去借床板,步伐看着轻快了些。
借来的床板和王以文的床板,一左一右地摆放在方形大桌的两侧。担心会冷,吴云珍顺便借来了电热毯。
熄灯前,成南听到身侧传来极轻的声音。
“成先生。”
“嗯?”
“谢谢。”王以文停顿了一下:“以后,我会回报的。”
灯熄灭,成南在黑暗中眨了眨眼睛,然后沉沉睡去。
第二天早晨,成南在鸡啼声中醒来。
他坐起了身,侧头看过去,旁边的床板已经立了起来,阿公阿婆的房间门也敞开着。
大门半掩着,他穿好衣服推开门,就看到了门口坐着的阿公阿婆。
“起来啦,”阿公用不标准的普通话跟他招呼,手上的手工活也没停下来:“厨房里有早饭,还是热的。”
成南应了声,回房间里盛了一晚南瓜稀饭。吃完早饭,他坐到老人身边,看着他们手上的动作,也想跟着一起做。
阿公递给他一把竹条,放慢了动作教他怎么编。
十几分钟后,成南看着自己编出来的四不像,默默地放下了手上剩下的竹条,不好意思再添乱。
没一会儿,吴云珍和王以文也回来了,手上还拎着塑料桶。
“你起来啦,是不是没有睡好,我们吵到你了吧?” 吴云珍走近了问他。
“没有,我睡得挺好的,”
王以文将塑料桶里刚洗好的衣服取出来,拧干水,晾到了门前的晾衣绳上。做完这些,他拎着空桶走进大门,屋里传来倒开水的声音。
再出门时,他一手拿着个保温杯,一手端着杯热水,先将水递给了成南,再将保温杯塞进吴云珍手里,然后又回了屋子里。
“早饭吃过了吗?” 吴云珍问起来。
成南点点头:“麻烦你们了。”
“别和我们客气。”
成南喝了口热水,身上有了些暖意,他望着远处的天空,带着金色光晕的太阳越升越高。
吴云珍看着成南的侧脸,像是陷入了什么回忆。
成南回过头来,就看到她这幅神情。
“吴姨?”
昨天晚饭后,吴云珍让他称呼她吴姨就好。
“啊,”吴云珍应了声,回过神来,嘴边牵起不好意思的笑容:“看我,怎么发起呆了。”
清晨的微风吹起吴云珍额前的碎发,她抬手,轻轻地将头发别到耳后。
看着眼前的人,成南脑海中浮现出了李如兰的模样。他不想比较,却又不受控制地比较起她们。这两个人在长相上,几乎没有一点相似之处,性格也大相径庭。
所以成沂生选择和李如兰在一起的众多理由里,应该不包含男女之情吧。
“你刚才的样子,让我想起他年轻的时候。” 吴云珍开口,声音很轻。
成南没听懂:“谁?”
“你父亲。”
第一次见到成南时,她心里就有了猜想。相同的姓氏,相似的轮廓,要联想到成沂生,并不是件很难的事情,
时隔这么多年,她第一次主动给成沂生打了电话。
成沂生接电话时有些激动,以为她终于愿意接受他提出的补偿,却没想到她只是平静地问了他关于成南的事情。
成南握紧了水杯,微微低头,不敢直视吴云珍:“对不起,我不该瞒您的。”
“没事的,我没有怪你,还要谢谢你。”
成南抬起头,看到吴云珍依旧带着浅笑。
她伸手指指坐在屋子里,正在埋头写卷子的王以文:“如果不是你,他现在哪里还有心思,坐在那儿学习呢?”
“我不是个合格的母亲,以文从小就喜欢读书,我什么都帮不了他,反而拖累了他。“
“不过幸好,”吴云珍拍了拍成南的胳膊:“幸好你来了,总算不至于让他被我耽误一生。”
喉咙里像是有什么堵住了,成南深吸了口气:“以文他知道我的事吗?”
“他不知道,其他人也都不知道。”
成南忪了口气。
“成南”
“嗯?”
“吴姨有个事情,想拜托你。”
“您说”
冷空气从袖口钻进去,吴云珍咳嗽起来,她急忙拿手帕捂住嘴巴,压低了声音,一张脸憋的很红。
等到呼吸平复了些,她才继续说:“以文的成绩还不错,要是一切都顺利的话,能考到B城去上大学。我听说你在B城工作,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可不可以偶尔地帮吴姨去学校里看看他?”
她清楚自己是利用了成南的这份心,却还是向成南说出了请求。她这幅身体,阿公阿婆这幅年纪,谁又知道还能陪以文到什么时候呢?只剩下一个人的时候,会很孤单。
“您放心,我一定会常去看他的。”
“谢谢。”
“是我应该做的。”
“别这么说,这不是你应该做的,你帮了吴姨,吴姨才是应该感谢你。”吴云珍抬头:“成南,上一辈的事情和你们无关,不要困住自己。”
成南没说话。
“你父亲他不是个坏人,刚认识他的时候,我就知道他是个非常优秀的人,不会也不该被困在这片小小的土地上。”
“你还恨他吗?” 成南还是忍不住问。
“最开始是的。以友,就是以文他哥哥,小的时候身体不好,我带着他跑了不少医院,看着他吃药打针,我也跟着一起掉眼泪,那个时候大概是我最恨的时候了吧。后来以友病好了,一天天地长大,我也就不怎么恨了。”
吴云珍的表情很平淡,像是在说一件和自己不太相干的事情:“其实回头想想,那时我究竟在怨些什么呢?怨我没有个好家世?还是怨他选择了自己,而不是我?”
成南皱起眉:“可是他背叛了你们。”
“背叛这个词太重了,我们是和平分开的,那个时候也还不知道已经有了以友。”
见成南又陷入沉默,吴云珍叹了口气:“我早就不恨他了,你也不必怪他,他能走到今天,很不容易。”
“那,你后悔吗?” 后悔遇到他。
吴云珍侧过身子,望着远处,摇了摇头:“我不想因为结果而否定一切。只能说像我和他这样的家庭背景,说感情什么的,还是太奢侈了。”
她扭过头来问成南:“你呢?有喜欢的人了吗?”
成南想起了一个偶尔会想起的人,只是偶尔。
“感情始终是很珍贵的。”吴云珍的眼睛弯了弯,扭回了头,继续看着远处:“有条件的话,一定要告诉她,你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