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当道
“陛下年纪尚轻,军国事重,皇太后辅政多年,练达庶务,因此臣请太后同于听览。”
此话一出朝堂瞬间寂静,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定在了那个发出此话的官员身上,眼神中皆带着震惊和不可置信。
虽然他们确实是这么想的,但也不能这么直白的说出来啊!
而坐于高位之上的皇帝,都瞬间捏紧了龙椅旁的龙头。
从皇帝九岁登基时,太后便垂帘听政,如今已经掌权六年了,
直到今年幼主长成,太后身体却每况愈下,这才还政皇帝。
可小皇帝掌权没几个月,就已经有大臣请求太后重新掌权了。
周玄祁静静的看着大殿之下仍旧在跪伏上奏的臣子。
上奏的人还是自己最信重的臣子之一。
用的还是他年纪尚轻这种荒唐理由。
如今他年已过十五,在这个龙椅之上也已经坐了六年,绝不再是臣子口中应有的年纪尚轻的模样。
满朝文武,包括他都心知肚明,这个理由仅仅是一个让太后重新亲政的借口。
提出这个理由的臣子虽然直白荒唐,以下犯上,但这满朝文武却都保持了缄默。
包括曾经坚定不移的站在他这边的保皇党。
由此可见他这个皇帝当的有多憋屈。
所有人都想让太后回来。
或者说,他们都觉得他这个皇帝当的不行。
周玄祁心里划过一丝自嘲,其实他也没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当的就有母后好。
但现在是他坐在了这个龙椅之上,现在不行!
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想让太后回来。
周玄祁目光一一划过每一个人身上,最后定格在一人身上。
造成这个局面的罪魁祸首。
“摄政王觉得呢?”
这一句话,激起千层浪。
不复之前那般寂静,底下开始蠢蠢欲动起来,皇帝一党反应尤为激烈,似乎下一秒就要上前谏言。
可只有那么一人,神情不变,仿佛周遭万物都没能影响她分毫。
她并没有立刻回答,任由整个朝堂如同被溅了水的油锅一般。
周玄祁也不着急得到回答,就这么静静的打量着这人。
在这金銮大殿前,文武百官皆朝衣朝冠,冠袍带履,依序而立,唯她一人青丝高束,立于殿前。
虽朝服加身,却是金冠玉带,在一众幞头纱帽中格格不入,身形在人群中虽不高挑,甚至格外纤细,却清隽修长,神清骨秀。
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女子。
在仍旧是男子为尊的朝代中,在这天下最尊贵的金銮大殿之上,女子之身立于百官之前,与百官议事,这本身就是一奇景。
而如今这奇景就发生在眼前,满朝文武却无人提出异议。
或者并非没有异议,只是不敢说出口。
哪怕那女子周身气质温和,言行举止清淡有礼,却无一人敢小瞧那气质下的狠厉手段,举手间不知又收割多少性命。
毕竟如今皇权式微,权归女主。
大兴的摄政王,和太后一同执掌了六年的王朝,在太后还政后更是在朝堂中说一不二的掌权人,就是这样一个女子。
此刻处于漩涡中心的李予微在脑海中尖锐的叫声中回过神来。
与其他人以为的目中无人不同,她刚刚只是在发呆。
她并没有抬头看向周玄祁,反而将目光转向了跪在中央的人,许久才缓缓开口,声音略微沙哑:
“徐大人倒是对太后娘娘忠心耿耿,此般请求是信不过陛下?觉得陛下处理不好这军国朝政吗?”
仅仅一句话,就像打开了某种开关一般,朝中便有大多数朝臣上前指责徐大人藐视皇权,并纷纷请求治其一个大不敬之罪。
徐大人本来在陛下开口时就心中一凉,如今听此话更是转头怒视那玄衣女子。
藐视皇权?天下谁有她李予微藐视皇权!
这人实在成不要脸!他这般请求是因为谁?!
本来大兴朝女子当官就极为稀少,更别提让一个女子来当大兴摄政王。
可随着太后听政实行一系列改革,每一项改革都需要给王朝剜肉放血,清除腐烂,都需要有人来做实行的这把刀。
李予微就是这把刀。
从先帝在时就钦点此人为兴朝第一女官,赋予信任,后来太后听政更是加之权柄,不仅使她以女身,外姓成为大兴第一摄政王。
还为打压门阀,将整个金吾卫交予她手中。
李予微也确实不负所望,以极其狠厉的手段将这些门阀被几乎连根拔起,打通了寒族通向上流的阶梯。
太后听政之后,颁布政策,每一条政策按理说都会有无数势力阻拦,毕竟动了无数人的利益。
可当时朝中都几乎没有反对的声音,因为李予微在这些政策颁布后都带着金吾卫将反对的人几乎杀了个遍。
那时在她手中的金吾卫都好似蒙上了一层血色的阴影,血腥味月余未散。
而太后则在其后也同样颁出一条条安抚政策,使百姓未受到波及半分。
同时发展经济,稳固边疆,使大兴在战乱之后,迅速休养生息,短短几年间国力上了好几个层次。
但她这如修罗恶鬼,残暴血腥的名声也几乎传遍了京城,甚至有小儿止啼之效。
后期太后身体孱弱,逐渐退出朝堂时,这家伙更加放肆,甚至无令无状就直接带着金吾卫杀到人家府上,血洗一整个家族。
最严重时杀得甚至朝堂都空了大半!
就这被传了上去,小皇帝怒不敢言,太后却只是口头批评,到后来摄政王可以说是权倾朝野,只手遮天,便是皇帝也要看其脸色。
有人上报弹劾其血腥残暴,手段狠辣,都被太后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可不管怎么说,太后听政时,李予微还是收敛的,就像一把伤人利刃被人捏住了刀柄。
可如今太后还政,小皇帝哪里握的住这把嗜血凶器?只怕会被凶器反杀。
这种现象在太后还政这几年尤为明显,构陷能臣,残害忠良,杀人如麻,可以说若不是太后还在,小皇帝早就被彻底架空。
若是有一天太后驾鹤西去,无论小皇帝是否又才能,都会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傀儡皇帝。
而整个大兴也定然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如今目前还能压得住这柄利器的只有太后一人。
所以才会出现今日朝堂之上,保皇党请求皇帝,让太后重新临朝听政。
可他们却没想到,小皇帝却不愿意。
所以小皇帝才挑了不愿太后回来的摄政王来问。
在小皇帝指名李予微时,朝臣们刹那间心都凉了。
恨不得冲上龙椅,疯狂摇着小皇帝的身体让他清醒清醒,好好看看当下的形式。
你马上就要成为个吉祥物了,还拒绝!向你娘求救又不丢人!
莫不是尝到了权利的滋味,不愿意放手了?
也对,好不容易握住了权柄,又有谁愿意松开权利分给他人?
对个屁!与其权力落在这奸相手里,还不如落在太后手中!
毕竟这么多年太后的功绩他们都是看在眼里的。
待小皇帝如何也是看在眼里的。
李予微呢?
哦,李予微带着金吾卫屠了多少人他们也是看在眼里的!
就这你还为了不把手中权利分出去,就去附和奸臣?
小皇帝听到了李予微的回答,垂了垂眸。
那些朝臣的想法,他又怎会不知。
可是不能……
周玄祁死死盯着底下纤细的身影,手上的力度几乎要将攥紧的龙头捏碎。
最后还是渐渐松开,周玄祁平静开口。
于是文武百官就看见了一向与丞相不对付的小皇帝,头一次算是附和了摄政王的意思。
“太后凤体欠安,的确不适合再临朝听政,徐卿,可是朕哪里做的不好,让你觉得朕无法治理这天下?”
这话说的重,周玄祁没控制住的将愤怒部分倾泻在底下跪着的徐大人身上。
说完朝堂上就乌泱泱的跪了一片,原本就跪在地上的徐大人原本说的就是大不敬的话,仗着的也不过陛下的宠信,知晓陛下性格。
如今一听这话更是浑身颤抖,诚惶诚恐,不好再说,保皇党此时同时心里悲痛叹气。
陛下啊!你这时放纵这李予微,终有一日会和太后娘娘一样养虎为患啊!
更别提这还是一头找你一开始就没能制住的虎!
但这些话终究没有被小皇帝听到,在说完这话后周玄祁就甩了甩衣袖起身离开。
“退朝。”
金銮殿上的玄衣女子看向龙椅上的小皇帝,轻笑一声,意味不明。
无人注意,除了小皇帝。
小皇帝脸色更冷了,这种情绪在他下朝后,却在未央宫门口被金吾卫重重阻拦下进不去,只能站在门外,站着吹了很久的风时更甚。
刚入二月,春寒料峭,久立风中的周玄祁白皙的面容上带着一抹青寒。
相比之下的李予微呢,坐了一路的轿辇,一下来就被身后跟着服侍的尺霜披了一件厚实披风,捂得严严实实,半分风都吹不进去。
李予微见到小皇帝并未问安,更别提弯腰行礼,就跟没有这个人似的直接往未央宫进,可谓是嚣张至极。
而原本将皇帝拦在门外的金吾卫,更是在见到李予微时主动让开了路,这一点让周玄祁脸上青寒更甚。
“摄政王!”
声音夹杂着压抑的怒火,原本要直接进入未央宫的李予微还是停住了脚步。
“陛下何事?”
周玄祁手攥的死紧,嘴唇紧抿。
“朕已经按照你要求的做了,为何还不让朕见母后!”
李予微就像没看到他眼中的愤怒一般,平静道:
“陛下说笑了,太后凤体欠安,拒不相见是太后的旨意,我何曾要求过陛下做什么。”
周玄祁终于忍不住爆发:“你不要欺人太甚!丞相可别忘了,你能有如今地位都是母后给的!”
气氛一瞬间寂静了下来,金吾卫无声肃立,带着无尽肃杀之气,尺霜神色更冷,微微上前半步,看了看自家主子。
李予微沉默了良久,神情并没有什么变动,只是目光扫过时落在了少年帝王被风吹的有些苍白的脸上。
周玄祁却在这目光中也逐渐冷静下来。
他昨日一听到母后生病的消息顿时就慌张起来,想要看望母后却被金吾卫一再阻拦而乱了章法。
愤怒之下去找到李予微,就听到对方扯出几句与这无关的话:
“听说朝中有同僚一直想要让太后重新听政。”
“太后最近凤体欠安,怕是要让他们失望了。”
那一瞬间,周玄祁就明白这是威胁,用母后的安危来让他堵住自己党派中要进言臣子的嘴。
此话一出朝堂瞬间寂静,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定在了那个发出此话的官员身上,眼神中皆带着震惊和不可置信。
虽然他们确实是这么想的,但也不能这么直白的说出来啊!
而坐于高位之上的皇帝,都瞬间捏紧了龙椅旁的龙头。
从皇帝九岁登基时,太后便垂帘听政,如今已经掌权六年了,
直到今年幼主长成,太后身体却每况愈下,这才还政皇帝。
可小皇帝掌权没几个月,就已经有大臣请求太后重新掌权了。
周玄祁静静的看着大殿之下仍旧在跪伏上奏的臣子。
上奏的人还是自己最信重的臣子之一。
用的还是他年纪尚轻这种荒唐理由。
如今他年已过十五,在这个龙椅之上也已经坐了六年,绝不再是臣子口中应有的年纪尚轻的模样。
满朝文武,包括他都心知肚明,这个理由仅仅是一个让太后重新亲政的借口。
提出这个理由的臣子虽然直白荒唐,以下犯上,但这满朝文武却都保持了缄默。
包括曾经坚定不移的站在他这边的保皇党。
由此可见他这个皇帝当的有多憋屈。
所有人都想让太后回来。
或者说,他们都觉得他这个皇帝当的不行。
周玄祁心里划过一丝自嘲,其实他也没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当的就有母后好。
但现在是他坐在了这个龙椅之上,现在不行!
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想让太后回来。
周玄祁目光一一划过每一个人身上,最后定格在一人身上。
造成这个局面的罪魁祸首。
“摄政王觉得呢?”
这一句话,激起千层浪。
不复之前那般寂静,底下开始蠢蠢欲动起来,皇帝一党反应尤为激烈,似乎下一秒就要上前谏言。
可只有那么一人,神情不变,仿佛周遭万物都没能影响她分毫。
她并没有立刻回答,任由整个朝堂如同被溅了水的油锅一般。
周玄祁也不着急得到回答,就这么静静的打量着这人。
在这金銮大殿前,文武百官皆朝衣朝冠,冠袍带履,依序而立,唯她一人青丝高束,立于殿前。
虽朝服加身,却是金冠玉带,在一众幞头纱帽中格格不入,身形在人群中虽不高挑,甚至格外纤细,却清隽修长,神清骨秀。
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女子。
在仍旧是男子为尊的朝代中,在这天下最尊贵的金銮大殿之上,女子之身立于百官之前,与百官议事,这本身就是一奇景。
而如今这奇景就发生在眼前,满朝文武却无人提出异议。
或者并非没有异议,只是不敢说出口。
哪怕那女子周身气质温和,言行举止清淡有礼,却无一人敢小瞧那气质下的狠厉手段,举手间不知又收割多少性命。
毕竟如今皇权式微,权归女主。
大兴的摄政王,和太后一同执掌了六年的王朝,在太后还政后更是在朝堂中说一不二的掌权人,就是这样一个女子。
此刻处于漩涡中心的李予微在脑海中尖锐的叫声中回过神来。
与其他人以为的目中无人不同,她刚刚只是在发呆。
她并没有抬头看向周玄祁,反而将目光转向了跪在中央的人,许久才缓缓开口,声音略微沙哑:
“徐大人倒是对太后娘娘忠心耿耿,此般请求是信不过陛下?觉得陛下处理不好这军国朝政吗?”
仅仅一句话,就像打开了某种开关一般,朝中便有大多数朝臣上前指责徐大人藐视皇权,并纷纷请求治其一个大不敬之罪。
徐大人本来在陛下开口时就心中一凉,如今听此话更是转头怒视那玄衣女子。
藐视皇权?天下谁有她李予微藐视皇权!
这人实在成不要脸!他这般请求是因为谁?!
本来大兴朝女子当官就极为稀少,更别提让一个女子来当大兴摄政王。
可随着太后听政实行一系列改革,每一项改革都需要给王朝剜肉放血,清除腐烂,都需要有人来做实行的这把刀。
李予微就是这把刀。
从先帝在时就钦点此人为兴朝第一女官,赋予信任,后来太后听政更是加之权柄,不仅使她以女身,外姓成为大兴第一摄政王。
还为打压门阀,将整个金吾卫交予她手中。
李予微也确实不负所望,以极其狠厉的手段将这些门阀被几乎连根拔起,打通了寒族通向上流的阶梯。
太后听政之后,颁布政策,每一条政策按理说都会有无数势力阻拦,毕竟动了无数人的利益。
可当时朝中都几乎没有反对的声音,因为李予微在这些政策颁布后都带着金吾卫将反对的人几乎杀了个遍。
那时在她手中的金吾卫都好似蒙上了一层血色的阴影,血腥味月余未散。
而太后则在其后也同样颁出一条条安抚政策,使百姓未受到波及半分。
同时发展经济,稳固边疆,使大兴在战乱之后,迅速休养生息,短短几年间国力上了好几个层次。
但她这如修罗恶鬼,残暴血腥的名声也几乎传遍了京城,甚至有小儿止啼之效。
后期太后身体孱弱,逐渐退出朝堂时,这家伙更加放肆,甚至无令无状就直接带着金吾卫杀到人家府上,血洗一整个家族。
最严重时杀得甚至朝堂都空了大半!
就这被传了上去,小皇帝怒不敢言,太后却只是口头批评,到后来摄政王可以说是权倾朝野,只手遮天,便是皇帝也要看其脸色。
有人上报弹劾其血腥残暴,手段狠辣,都被太后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可不管怎么说,太后听政时,李予微还是收敛的,就像一把伤人利刃被人捏住了刀柄。
可如今太后还政,小皇帝哪里握的住这把嗜血凶器?只怕会被凶器反杀。
这种现象在太后还政这几年尤为明显,构陷能臣,残害忠良,杀人如麻,可以说若不是太后还在,小皇帝早就被彻底架空。
若是有一天太后驾鹤西去,无论小皇帝是否又才能,都会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傀儡皇帝。
而整个大兴也定然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如今目前还能压得住这柄利器的只有太后一人。
所以才会出现今日朝堂之上,保皇党请求皇帝,让太后重新临朝听政。
可他们却没想到,小皇帝却不愿意。
所以小皇帝才挑了不愿太后回来的摄政王来问。
在小皇帝指名李予微时,朝臣们刹那间心都凉了。
恨不得冲上龙椅,疯狂摇着小皇帝的身体让他清醒清醒,好好看看当下的形式。
你马上就要成为个吉祥物了,还拒绝!向你娘求救又不丢人!
莫不是尝到了权利的滋味,不愿意放手了?
也对,好不容易握住了权柄,又有谁愿意松开权利分给他人?
对个屁!与其权力落在这奸相手里,还不如落在太后手中!
毕竟这么多年太后的功绩他们都是看在眼里的。
待小皇帝如何也是看在眼里的。
李予微呢?
哦,李予微带着金吾卫屠了多少人他们也是看在眼里的!
就这你还为了不把手中权利分出去,就去附和奸臣?
小皇帝听到了李予微的回答,垂了垂眸。
那些朝臣的想法,他又怎会不知。
可是不能……
周玄祁死死盯着底下纤细的身影,手上的力度几乎要将攥紧的龙头捏碎。
最后还是渐渐松开,周玄祁平静开口。
于是文武百官就看见了一向与丞相不对付的小皇帝,头一次算是附和了摄政王的意思。
“太后凤体欠安,的确不适合再临朝听政,徐卿,可是朕哪里做的不好,让你觉得朕无法治理这天下?”
这话说的重,周玄祁没控制住的将愤怒部分倾泻在底下跪着的徐大人身上。
说完朝堂上就乌泱泱的跪了一片,原本就跪在地上的徐大人原本说的就是大不敬的话,仗着的也不过陛下的宠信,知晓陛下性格。
如今一听这话更是浑身颤抖,诚惶诚恐,不好再说,保皇党此时同时心里悲痛叹气。
陛下啊!你这时放纵这李予微,终有一日会和太后娘娘一样养虎为患啊!
更别提这还是一头找你一开始就没能制住的虎!
但这些话终究没有被小皇帝听到,在说完这话后周玄祁就甩了甩衣袖起身离开。
“退朝。”
金銮殿上的玄衣女子看向龙椅上的小皇帝,轻笑一声,意味不明。
无人注意,除了小皇帝。
小皇帝脸色更冷了,这种情绪在他下朝后,却在未央宫门口被金吾卫重重阻拦下进不去,只能站在门外,站着吹了很久的风时更甚。
刚入二月,春寒料峭,久立风中的周玄祁白皙的面容上带着一抹青寒。
相比之下的李予微呢,坐了一路的轿辇,一下来就被身后跟着服侍的尺霜披了一件厚实披风,捂得严严实实,半分风都吹不进去。
李予微见到小皇帝并未问安,更别提弯腰行礼,就跟没有这个人似的直接往未央宫进,可谓是嚣张至极。
而原本将皇帝拦在门外的金吾卫,更是在见到李予微时主动让开了路,这一点让周玄祁脸上青寒更甚。
“摄政王!”
声音夹杂着压抑的怒火,原本要直接进入未央宫的李予微还是停住了脚步。
“陛下何事?”
周玄祁手攥的死紧,嘴唇紧抿。
“朕已经按照你要求的做了,为何还不让朕见母后!”
李予微就像没看到他眼中的愤怒一般,平静道:
“陛下说笑了,太后凤体欠安,拒不相见是太后的旨意,我何曾要求过陛下做什么。”
周玄祁终于忍不住爆发:“你不要欺人太甚!丞相可别忘了,你能有如今地位都是母后给的!”
气氛一瞬间寂静了下来,金吾卫无声肃立,带着无尽肃杀之气,尺霜神色更冷,微微上前半步,看了看自家主子。
李予微沉默了良久,神情并没有什么变动,只是目光扫过时落在了少年帝王被风吹的有些苍白的脸上。
周玄祁却在这目光中也逐渐冷静下来。
他昨日一听到母后生病的消息顿时就慌张起来,想要看望母后却被金吾卫一再阻拦而乱了章法。
愤怒之下去找到李予微,就听到对方扯出几句与这无关的话:
“听说朝中有同僚一直想要让太后重新听政。”
“太后最近凤体欠安,怕是要让他们失望了。”
那一瞬间,周玄祁就明白这是威胁,用母后的安危来让他堵住自己党派中要进言臣子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