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这一世两位上仙虽然没有强制楚恬待在一个人人都不喜欢的环境里面,但是想也知道,两个小孩,一个美丽漂亮、天赋高绝;一个成天病殃殃的、连跟你互动都做不到、没有天赋、还要你额外花费心力照顾……偏偏她还是更先出生的姐姐,一般人会更喜欢哪一个?
可能有人会因为在病人身上消耗了更多的心力而选择更加照顾和关爱这个孩子,但是楚恬这一世的父母显然不是这样的人。
楚恬的楚天佑几乎是把“偏心”二字写在脸上了,楚恬的母亲胡怡宁倒是很努力地想要做到一碗水端平,但是在父亲对楚恬妹妹楚静的偏爱的对比下,她努力做到的公平,好像成为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偏心。
楚静觉得父亲对她的关注度才是她应得的、正常的,母亲在姐姐身上投注更多的注意力便是偏心。
而对楚恬来说,父亲的偏爱不属于她,母亲想要做到公平偏偏又做不到。
这样缺斤少两的“爱”,还不如像是前世那样什么都没有呢。
起码她不会怀揣希望,可以一心一意地只爱自己。
可惜她没有记忆,想要运用自己天然的、讨人喜欢的能力,她的身体又不足以支撑她的消耗。
没错,楚恬这一世的身体何止弱到不能习武?简直已经到了影响她正常生活的地步。
一岁那年,她差点夭折,于是楚天佑动用楚家的人情,请来了药王谷的医圣君子谦前来为她疗养身体。
从一岁到五岁,她勉强可以活着。
五岁之后,他会重新为她制定医疗方式,一直到她的身体能够养得跟普通人一样为止。
帝君这一世的身份,正是药王谷的下任继承人,也是医圣君子谦的儿子君四月。
按照命册所书,十岁之前,楚恬的疗养方式都是君子谦来制定的。但是楚恬十五岁那年,他十八岁的儿子君四月出师,跟名字——也就是君子二字一点儿也不像的医圣君子谦,便毫不犹豫地把这个病秧子甩给了自己的儿子。
十八岁的药王谷继承人,风度翩翩、温润如玉,不止医学,便是武学亦是上乘。
别说是甚少接触外男的楚恬了,就是楚家的天上星——她的妹妹楚静,也对其一见钟情。
按照命册所书,帝君转世最后会跟她的妹妹楚静在一起。
但是在两位上仙的估算下,换了芯子的楚恬应该会想尽办法地将帝君的转世拿下。
这一世的她虽然避过了命运的强制安排,但是实际上,她所拥有的资本比前世逊之远矣。
所以两位上仙是这样想的,就算她再会拿捏人心,在如此弱势的情况下,她也只能牢牢地抓住帝君的转世。
这样,如果她能够勾搭上帝君的转世,那帝君的情劫就可以提前结束。如果她勾搭不上,那帝君正好可以报了前世之仇!
他们后续的命册应该如何书写,他们也能做到心里有数了。
对此,楚恬表现异常淡定——或者说她已经彻底佛了。
在接手这份差事之前,楚恬一直以为,一个人最了解的应当是自己。就像是她对自己的认知:一个老老实实、勤勤恳恳的天选打工人。
谁知道人境的这几次转世,竟然让她彻底地推翻了对自己的印象。
咋她还有几分话本子主角的风采在身上呢?那“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味儿,实在是太正了!
可那是她接的工作啊!
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帝君服务!她一个劲儿地在那里跟命运抗争个什么劲儿呢?这劲儿使错方向了喂!
现在她只能祈祷自己这一世是有几分潜意识镌刻在神魂里的了,拜托了,让帝君顺遂地过了这个劫吧!
***
阳城楚家,而立之年的楚家家主,终于迎来了他的两个宝贝闺女。
他为双胞胎女儿取名为楚恬、楚静,希望两个女儿可以像她们的娘亲那样温柔可人、美丽恬静。
只是他才刚给两个女儿起好了名字,他的大女儿楚恬便顷刻面色发青、看起来很是不好的样子。
楚天佑慌得连忙喊来了在一旁待命的医女,然后就乐极生悲地得到了一个美中不足的消息。
他的大女儿生来体弱、弱到了一定境界;弱到让人觉得她能在母体内努力地汲取到这么多的营养、没有让自己一出生就缺手缺脚缺零部件,就已经是一件十分神奇的事情了。
反观他的小女儿,身体却是十足的健康,刚刚他在喊她静儿的时候,小孩儿还活力十足地朝他笑了呢。
大女儿和小女儿在面对他取的名字的时候,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似乎奠定了他会更加偏爱两个女儿中的其中一个。
尤其是从这儿以后,大女儿每天大病小病不断,让人忍不住她到底能不能活到成年。
旁的婴儿每天吃饱了睡、睡饱了吃。
她睡醒了喝药、喝完药虚弱地睡着。
而且她每次生病的时候,府上的大夫就会特别为难,不知道该怎么给一个这么小的孩子用药。
这种这个孩子随时都可能离他们而去的感觉,让人不敢在她的身上投入过多的感情。
与之相反的是她的妹妹,她不仅身体健康、而且相当黏人,就算睡着了,也要父亲和母亲中的其中一个,一直抱着她才可以。
可以说只有在静儿的身上,他才真正体验到了为人父母的烦恼和快乐。
而在面对大女儿的时候,他既有种冷眼旁观的冷漠,又有一种大女儿注定要离开他们的惋惜。
然而大女儿的身上似乎真的存在一股韧性,愣是顶着这样脆弱的身体活到了她们满周岁的时候。
却在她们的周岁礼上、在小女儿即将抓到他亲手为她削的小木剑的时候,忽然发病了!
她呼吸急促、面色惨白,让他们连假装看不见都做不到。
小女儿的周岁礼就这样被她搅和没了,更让人觉得糟心和懊恼的,周围的宾客之中,竟然有人提议让他药王谷的医圣君子谦来给大女儿看看身体。
药王谷的医圣啊!传说中医术奇高、连死人都能救活的存在!
当年楚家也是在机缘巧合之下,才让他欠了他们一个人情。他怎么能让这么珍贵的东西,就这样消耗在这种地方呢?
他当然不是说大女儿不重要,只是大女儿她——只是单纯的身体不好对吧?只要他们好生照养,不就算是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了吗?
但是既然已经有人提出来了,身为一家之主,楚天佑又哪能真的什么都不做呢?
他面上不见丝毫勉强和为难地当场给医圣君子谦写了一封信,心里却不禁有些埋怨,大女儿病的真不是时候,不仅让小女儿的周岁礼有了遗憾,也让他们做父母的感到为难和难堪。
楚天佑觉得,大女儿可能是他上辈子的仇人讨债来的。
是以就算君子谦真的因为这么一点儿小病来了,不仅出手救回了大女儿,还答应他们,这份人情的重量可以支撑他持续地为大女儿调养身体,直到她亏空的身体变得跟常人一样为止。
这时候再听到,大女儿的身体奇差、不仅面上就能看出她的虚弱,她内里的亏空只会比她展现在明面上的虚弱还要更加严重的时候,楚天佑也完全升不起什么庆幸和紧张的情绪。
他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看来这份人情也不算是白白还了回去。
楚恬一岁的时候,他对楚恬就只剩下了这么多的感情。之后他这一碗水,只会越来越多地往她妹妹楚静的身上倾斜。
可是楚恬的母亲,又偏偏把水端得太平。
一日,她来看望楚恬。
可是话还没说上两句,楚恬活泼可人的妹妹楚静就跑了进来。
她们姐妹,明明是同卵双生,但是看上去却迥然不同。
妹妹楚静的发丝浓密、眼里有光、走起路来蹦蹦跳跳,说话的声音也很清脆,“娘!”
她大声地喊道,“你快点给姐姐喂完药,咱们该出发去看灯笼了!”
今夜是元宵佳节,外边处处张灯结彩、很是热闹。许多爱侣、家人、朋友,都会结伴到街上游玩。
楚恬今天本来也是要去的,但是她在日前的走亲访友的活动中一病就病到了现在。
所以她的妹妹,“公平”地把母亲在出门前的时间让给了她,只是很短暂的一段喂药和在药端上来以前聊天的时间而已,可是她还是跟了进来。
打断了她们的对话之中,她的妹妹从母亲那里得知,姐姐的药还没有端上来。
五岁的小姑娘眼轱辘一转,特别可爱地表示自己要去帮姐姐端药。
胡怡宁的表情里瞬间就多了点无奈,再跟楚恬对话的时候,话题自然而然地就过渡到了她“可爱”的妹妹身上。
“这孩子,脸还没有碗大呢,就想着要帮你端药了……”
楚恬脸上的神色就淡淡的,这并不是她感兴趣的话题,但是即使她表达不满了……算了,没意义。
楚静去的时间短了,胡怡宁口中的话题全是有关于她的。楚静去的时间长了,胡怡宁又开始担心她。
终于,端着药碗的仆人跟着他们家的小小姐一起到了,胡怡宁的注意力这才终于回到了楚恬的身上。
她端起药碗,眼中确实也存在着不容辩驳的母爱,“恬恬,来喝药了。”
楚恬没有接受胡怡宁的投喂,因为就算她愿意忍受更加漫长的苦味,她的妹妹也会在一旁不断地催促着母亲。
于是她将胡怡宁口中的、这个同样也比她的脸还大的药碗中的苦药一饮而尽。
胡怡宁温柔地夸赞她,细心地执起一枚蜜饯喂她。
然后她“可爱”妹妹的“爱娇”的声音就再度响起了,这时候,胡怡宁勉强还会让她先安静一会儿,同时伴随着的是她对楚静的一小段教育的对话,“静静乖啊,一会儿爹爹和娘亲都会陪着静静呢。现在,先让娘亲把时间留给姐姐好不好?”
然后是几句哄她的话,这样楚恬都已经习惯了的日常,才会继续下去。
接下来的时间理应是她的了,但是她要是为了母亲可以多在这里陪陪她而坚持不睡觉,不说一定会再闹腾起来的楚静,就是胡怡宁自己,都会不自觉地流露出焦虑的神色。
所以她没有坚持,甚至自己催化这个流程地装出已经睡着了的样子。
胡怡宁温柔又细心地掖了掖她身上的被子,这才牵着相当可爱地捂住了自己嘴巴的手的楚静走了出去。
她觉得他们一家子生活得还真是幸福又美满,床上的楚恬却已经重新睁开了眼睛,然后喊来侍女为自己点灯。
侍女一边点灯,一边颤颤巍巍地表示,要是您的身体情况因此而变得更糟,那我们这些伺候您的人就都要完蛋了。
手持书卷的楚恬却淡淡地安慰她道,“不要紧的,反正我一直都是个病秧子不是吗?”既然不管怎么做,她的身体也不会变得更好了,那她就一定要将这具病弱的身体开发到极致。
她五岁的年龄、灯下孤独的身影、淡定到仿佛是理所当然的话语,终于触动了侍女心中的恻隐之心。
她想:算了,大小姐一个人寂寞、想要看书消遣就任由她去吧,反正——无所不能的医圣大人马上就要到来了不是吗?
这样想着,她不仅配合地为楚恬点上了烛火,而且也跟以往任何一次那样,没有将今天这样的情况汇报给夫人,让她对楚恬小姐的行为做出一些限制。
可能有人会因为在病人身上消耗了更多的心力而选择更加照顾和关爱这个孩子,但是楚恬这一世的父母显然不是这样的人。
楚恬的楚天佑几乎是把“偏心”二字写在脸上了,楚恬的母亲胡怡宁倒是很努力地想要做到一碗水端平,但是在父亲对楚恬妹妹楚静的偏爱的对比下,她努力做到的公平,好像成为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偏心。
楚静觉得父亲对她的关注度才是她应得的、正常的,母亲在姐姐身上投注更多的注意力便是偏心。
而对楚恬来说,父亲的偏爱不属于她,母亲想要做到公平偏偏又做不到。
这样缺斤少两的“爱”,还不如像是前世那样什么都没有呢。
起码她不会怀揣希望,可以一心一意地只爱自己。
可惜她没有记忆,想要运用自己天然的、讨人喜欢的能力,她的身体又不足以支撑她的消耗。
没错,楚恬这一世的身体何止弱到不能习武?简直已经到了影响她正常生活的地步。
一岁那年,她差点夭折,于是楚天佑动用楚家的人情,请来了药王谷的医圣君子谦前来为她疗养身体。
从一岁到五岁,她勉强可以活着。
五岁之后,他会重新为她制定医疗方式,一直到她的身体能够养得跟普通人一样为止。
帝君这一世的身份,正是药王谷的下任继承人,也是医圣君子谦的儿子君四月。
按照命册所书,十岁之前,楚恬的疗养方式都是君子谦来制定的。但是楚恬十五岁那年,他十八岁的儿子君四月出师,跟名字——也就是君子二字一点儿也不像的医圣君子谦,便毫不犹豫地把这个病秧子甩给了自己的儿子。
十八岁的药王谷继承人,风度翩翩、温润如玉,不止医学,便是武学亦是上乘。
别说是甚少接触外男的楚恬了,就是楚家的天上星——她的妹妹楚静,也对其一见钟情。
按照命册所书,帝君转世最后会跟她的妹妹楚静在一起。
但是在两位上仙的估算下,换了芯子的楚恬应该会想尽办法地将帝君的转世拿下。
这一世的她虽然避过了命运的强制安排,但是实际上,她所拥有的资本比前世逊之远矣。
所以两位上仙是这样想的,就算她再会拿捏人心,在如此弱势的情况下,她也只能牢牢地抓住帝君的转世。
这样,如果她能够勾搭上帝君的转世,那帝君的情劫就可以提前结束。如果她勾搭不上,那帝君正好可以报了前世之仇!
他们后续的命册应该如何书写,他们也能做到心里有数了。
对此,楚恬表现异常淡定——或者说她已经彻底佛了。
在接手这份差事之前,楚恬一直以为,一个人最了解的应当是自己。就像是她对自己的认知:一个老老实实、勤勤恳恳的天选打工人。
谁知道人境的这几次转世,竟然让她彻底地推翻了对自己的印象。
咋她还有几分话本子主角的风采在身上呢?那“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味儿,实在是太正了!
可那是她接的工作啊!
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帝君服务!她一个劲儿地在那里跟命运抗争个什么劲儿呢?这劲儿使错方向了喂!
现在她只能祈祷自己这一世是有几分潜意识镌刻在神魂里的了,拜托了,让帝君顺遂地过了这个劫吧!
***
阳城楚家,而立之年的楚家家主,终于迎来了他的两个宝贝闺女。
他为双胞胎女儿取名为楚恬、楚静,希望两个女儿可以像她们的娘亲那样温柔可人、美丽恬静。
只是他才刚给两个女儿起好了名字,他的大女儿楚恬便顷刻面色发青、看起来很是不好的样子。
楚天佑慌得连忙喊来了在一旁待命的医女,然后就乐极生悲地得到了一个美中不足的消息。
他的大女儿生来体弱、弱到了一定境界;弱到让人觉得她能在母体内努力地汲取到这么多的营养、没有让自己一出生就缺手缺脚缺零部件,就已经是一件十分神奇的事情了。
反观他的小女儿,身体却是十足的健康,刚刚他在喊她静儿的时候,小孩儿还活力十足地朝他笑了呢。
大女儿和小女儿在面对他取的名字的时候,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似乎奠定了他会更加偏爱两个女儿中的其中一个。
尤其是从这儿以后,大女儿每天大病小病不断,让人忍不住她到底能不能活到成年。
旁的婴儿每天吃饱了睡、睡饱了吃。
她睡醒了喝药、喝完药虚弱地睡着。
而且她每次生病的时候,府上的大夫就会特别为难,不知道该怎么给一个这么小的孩子用药。
这种这个孩子随时都可能离他们而去的感觉,让人不敢在她的身上投入过多的感情。
与之相反的是她的妹妹,她不仅身体健康、而且相当黏人,就算睡着了,也要父亲和母亲中的其中一个,一直抱着她才可以。
可以说只有在静儿的身上,他才真正体验到了为人父母的烦恼和快乐。
而在面对大女儿的时候,他既有种冷眼旁观的冷漠,又有一种大女儿注定要离开他们的惋惜。
然而大女儿的身上似乎真的存在一股韧性,愣是顶着这样脆弱的身体活到了她们满周岁的时候。
却在她们的周岁礼上、在小女儿即将抓到他亲手为她削的小木剑的时候,忽然发病了!
她呼吸急促、面色惨白,让他们连假装看不见都做不到。
小女儿的周岁礼就这样被她搅和没了,更让人觉得糟心和懊恼的,周围的宾客之中,竟然有人提议让他药王谷的医圣君子谦来给大女儿看看身体。
药王谷的医圣啊!传说中医术奇高、连死人都能救活的存在!
当年楚家也是在机缘巧合之下,才让他欠了他们一个人情。他怎么能让这么珍贵的东西,就这样消耗在这种地方呢?
他当然不是说大女儿不重要,只是大女儿她——只是单纯的身体不好对吧?只要他们好生照养,不就算是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了吗?
但是既然已经有人提出来了,身为一家之主,楚天佑又哪能真的什么都不做呢?
他面上不见丝毫勉强和为难地当场给医圣君子谦写了一封信,心里却不禁有些埋怨,大女儿病的真不是时候,不仅让小女儿的周岁礼有了遗憾,也让他们做父母的感到为难和难堪。
楚天佑觉得,大女儿可能是他上辈子的仇人讨债来的。
是以就算君子谦真的因为这么一点儿小病来了,不仅出手救回了大女儿,还答应他们,这份人情的重量可以支撑他持续地为大女儿调养身体,直到她亏空的身体变得跟常人一样为止。
这时候再听到,大女儿的身体奇差、不仅面上就能看出她的虚弱,她内里的亏空只会比她展现在明面上的虚弱还要更加严重的时候,楚天佑也完全升不起什么庆幸和紧张的情绪。
他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看来这份人情也不算是白白还了回去。
楚恬一岁的时候,他对楚恬就只剩下了这么多的感情。之后他这一碗水,只会越来越多地往她妹妹楚静的身上倾斜。
可是楚恬的母亲,又偏偏把水端得太平。
一日,她来看望楚恬。
可是话还没说上两句,楚恬活泼可人的妹妹楚静就跑了进来。
她们姐妹,明明是同卵双生,但是看上去却迥然不同。
妹妹楚静的发丝浓密、眼里有光、走起路来蹦蹦跳跳,说话的声音也很清脆,“娘!”
她大声地喊道,“你快点给姐姐喂完药,咱们该出发去看灯笼了!”
今夜是元宵佳节,外边处处张灯结彩、很是热闹。许多爱侣、家人、朋友,都会结伴到街上游玩。
楚恬今天本来也是要去的,但是她在日前的走亲访友的活动中一病就病到了现在。
所以她的妹妹,“公平”地把母亲在出门前的时间让给了她,只是很短暂的一段喂药和在药端上来以前聊天的时间而已,可是她还是跟了进来。
打断了她们的对话之中,她的妹妹从母亲那里得知,姐姐的药还没有端上来。
五岁的小姑娘眼轱辘一转,特别可爱地表示自己要去帮姐姐端药。
胡怡宁的表情里瞬间就多了点无奈,再跟楚恬对话的时候,话题自然而然地就过渡到了她“可爱”的妹妹身上。
“这孩子,脸还没有碗大呢,就想着要帮你端药了……”
楚恬脸上的神色就淡淡的,这并不是她感兴趣的话题,但是即使她表达不满了……算了,没意义。
楚静去的时间短了,胡怡宁口中的话题全是有关于她的。楚静去的时间长了,胡怡宁又开始担心她。
终于,端着药碗的仆人跟着他们家的小小姐一起到了,胡怡宁的注意力这才终于回到了楚恬的身上。
她端起药碗,眼中确实也存在着不容辩驳的母爱,“恬恬,来喝药了。”
楚恬没有接受胡怡宁的投喂,因为就算她愿意忍受更加漫长的苦味,她的妹妹也会在一旁不断地催促着母亲。
于是她将胡怡宁口中的、这个同样也比她的脸还大的药碗中的苦药一饮而尽。
胡怡宁温柔地夸赞她,细心地执起一枚蜜饯喂她。
然后她“可爱”妹妹的“爱娇”的声音就再度响起了,这时候,胡怡宁勉强还会让她先安静一会儿,同时伴随着的是她对楚静的一小段教育的对话,“静静乖啊,一会儿爹爹和娘亲都会陪着静静呢。现在,先让娘亲把时间留给姐姐好不好?”
然后是几句哄她的话,这样楚恬都已经习惯了的日常,才会继续下去。
接下来的时间理应是她的了,但是她要是为了母亲可以多在这里陪陪她而坚持不睡觉,不说一定会再闹腾起来的楚静,就是胡怡宁自己,都会不自觉地流露出焦虑的神色。
所以她没有坚持,甚至自己催化这个流程地装出已经睡着了的样子。
胡怡宁温柔又细心地掖了掖她身上的被子,这才牵着相当可爱地捂住了自己嘴巴的手的楚静走了出去。
她觉得他们一家子生活得还真是幸福又美满,床上的楚恬却已经重新睁开了眼睛,然后喊来侍女为自己点灯。
侍女一边点灯,一边颤颤巍巍地表示,要是您的身体情况因此而变得更糟,那我们这些伺候您的人就都要完蛋了。
手持书卷的楚恬却淡淡地安慰她道,“不要紧的,反正我一直都是个病秧子不是吗?”既然不管怎么做,她的身体也不会变得更好了,那她就一定要将这具病弱的身体开发到极致。
她五岁的年龄、灯下孤独的身影、淡定到仿佛是理所当然的话语,终于触动了侍女心中的恻隐之心。
她想:算了,大小姐一个人寂寞、想要看书消遣就任由她去吧,反正——无所不能的医圣大人马上就要到来了不是吗?
这样想着,她不仅配合地为楚恬点上了烛火,而且也跟以往任何一次那样,没有将今天这样的情况汇报给夫人,让她对楚恬小姐的行为做出一些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