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未见上菜,李时悦问道“怎么这么久还未上菜啊?”
“再等等,还有人未到。”说话间小二引着一人来到包厢,抬眼便是李明闵笑得有些傻的一张脸,李时悦嫌弃道“我还以为是等哪位的公子小姐呢。”
“那恐怕是令您失望了,要不您现下说想请哪家的公子小姐我派人去邀?”
李昭听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打趣实在是有些幼稚,开口制止道,“行了!你们两人歇歇吧,今日都折腾了一天,临到晚上就安安生生吃顿饭吧。”
人齐菜上,三人就着今日的事起头,开始了热火朝天的聊天。
李明闵对着两位姐姐向来不藏私,聊起近日前朝之事,说道“近日我在朝堂之上可是个香馍馍呢,还是托了两位姐姐的福。”
“哦?怎么个托福啊?”
“长姐你是不晓得,前些日子不是传出你要择婿的事,那些适龄公子便对我是热络得很,恨不得日日浸在酒肉席上,光是打发他们就费了不少精力。父亲还指责我近日来读书不努力呢,可是委屈死我了。”李明闵这一番话说得轻巧,加之说话时张扬的神情,真就像是寻常人家打发那些想要求娶姐姐的少年。
“都是些什么人啊?”李昭好奇道。
“好多呢,都是些不入流的,那些位高权重的还不敢如此明晃晃地跳出来,父亲可是忌惮着他们呢。”
“如今党派之争渐起,父亲也是烦心得很,你如今掺和其中可要当心,小心他们拿你作筏子。”
李昭对朝堂党派之争了解不多也就不说话,将桌边的窗户开启,窗外是河水潺潺,夜色初上,船行河中,微风拂面,河水在两侧灯笼烛火的映照下是波光粼粼。
李昭对着夜色出神中,被身旁的李明闵撞了下胳膊,“怎么了?”
“阿姐是瞧见什么了这么出神?”
“不过是两侧摊贩来往看着十分有趣,不小心走了神。你刚刚要与我说什么?”
“刚刚在说你们今日遇上的柳怀远。听说阿姐对他的评价还挺高,有些好奇。”
“有什么好好奇的,人家和你差不多的年龄看起来比你稳重,待人接物俱是滴水不漏,这样的人确实不多见。”
“果然如此,我还以为阿姐是被其皮相迷惑,欸~还是那个冷酷无情的阿姐啊!”李明闵一句话是说的是越来越夸张,最后甚至摇头晃脑叹息起来。
李昭还未动静,李时悦抬手用扇子狠狠敲了他的头才收敛了起来。吃着吃着李明闵便觉出不对,开口“怎么今天没有酒啊?我们姐弟难得出来,无酒作伴岂不遗憾。”
“那你得怪阿昭了,今日中午我们饮过了,如今再来恐怕我就不得清醒了。”
“那真可惜,可惜今日事多,不然我也想出城走走。阿姐回来后我还未和阿姐聊到尽兴过呢。”
“总有机会的,过几日不就是上巳节了嘛,到时你们姐弟二人可就能好好相处了。”
茶足饭饱,李昭唤来了望月,在其耳边低语几句,望月行礼退下。
三人还未有起身之意,却都有些疲倦,如今坐姿不似刚刚拘束,李明闵更甚向后歪在椅子上,微眯着眼问道“阿姐让望月干什么去了?”
“没什么大事,想起这家店的乌鸡汤是一绝,让望月打包一盏带回去。”
“阿姐想吃明日我给阿姐带一盏回来便是。”
“不是我,是给父亲。近来父亲太过劳累,晚上便经常派人送去羹汤。现下回去估计也能赶上。”
“父亲近来确实劳累,自三十年前一战至此,大梁如今都未曾缓过气来,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喘息休养的时间,朝堂内又开始有了党政之争,各地农务之事又得尽快有个解决之法,内忧外患的,父亲肩上的担子重到连休息的时间都快没了,只恨我不能再多替父亲分担还要父亲替我操心东宫之事。”
提起三十年前的事,三人皆是唏嘘,虽未亲历但从国史言官所记之事也知其中惨烈,‘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十二年战乱让大梁西南成了空城,后不得割城求和,大梁多少百姓流离失所,食不饱腹已无从记。言官更是直言写到‘因帝王之短视,令梁之百姓受战火十二载’。
“好端端的怎么又提起之前之事?”
“还不是前些日子西南传来奏折,西南又受侵扰,他们是愈发猖狂了,总有一日要收复失地,让他们滚回不毛之地。”
“那你便得再努力些了。”李昭看着李明闵愤慨的双眼认真地说道。
李明闵狠狠点头。
入了宫门李明闵便自回毓庆宫,李时悦本打算一同前往清心殿,李昭看她不停地打着哈气流眼泪,苦笑不得的说“今日下午休息的时间着实不算短,怎么还这么困倦,阿姐你如今的体力可还不如我呢。”
李时悦逞强道“我近日来也是事情一大堆,今日这是忙里偷闲陪你,你还嘲笑我!”
“那阿姐就早日回去歇息吧,我替你传达对父亲的挂念啊。”
如此,到了清心殿的就剩李昭一人。
苏公公刚巧候在门口,李昭上前说道“可是殿内有人?”
“是肃贵妃领着二皇子来了。”
“如此我就在这里等会儿。”
“怎的今日殿下亲自来送羹汤?往常都是派人来送,老奴还想着快到时辰便出来候着,一会儿可煨在炉子上。”
“不妨事,今日是从宫外回来便直接过来了。”
还未说上几句话,就听到殿门打开,出来的正是刘袂和李旸,两人见到李昭也是愣怔,而后刘袂行礼道“不知公主殿下在此,妾身就先带旸儿退下了。”
李昭无视李旸扭向一边的脸,淡淡应了一声便无动静。
进入内殿时,李洲在西窗下的小榻上闭目养神,等李昭站在他身前时才睁开眼,“今日出去玩得尽兴吗?”
“很是尽兴呢。难得今日无雨,城外空气也是格外清新,爹爹有时也该出去走走,老闷在屋里批阅奏折怕是正事没有处理完人就先倒下了。这几日送来的羹汤可是合父亲口味?”
“很是可口,昭儿费心了。”
“那爹爹可得好好尝尝今日的羹汤比之从前哪个更好。”
说着内侍将李昭带回的乌鸡汤温好端了上来。李昭亲手端给李洲,而后眼睛亮亮的看着李洲。
李洲尝过挑了下眉头,接着又低头喝了两口才开口“想来今日是偷懒了,这味道应是和丰楼的吧。今日去了和丰楼?”
“是啊,之前在城阳便怀念和丰楼的水晶肘子,趁着今日去满足下口腹之欲。”
“哦?你和悦儿两个人这么晚回来,可是没少折腾。”
“哪有,不是为了等阿闵我们二人早就开动也不至于耽误到现在,不过倒是赶上给您送过来。本来阿姐也是要来的,怕是最近有些劳累,便赶着让她回去休息了。”
“今日都去哪里了,可是见到慧净法师?”
“今日人多想来大师清静不得,便未去打扰。不过女儿替爹爹请了个平安符。”
“那我可要随身带着。”说着就解下身上佩的香囊打开,将平安符放了进去。
李昭见天色已深,不好过多打扰,只好简短道“每日送给爹爹的羹汤是提醒爹爹要注意休息,只有您身体康健,我们做子女的也才安心。”
“放心,爹爹心里有数。”
“再等等,还有人未到。”说话间小二引着一人来到包厢,抬眼便是李明闵笑得有些傻的一张脸,李时悦嫌弃道“我还以为是等哪位的公子小姐呢。”
“那恐怕是令您失望了,要不您现下说想请哪家的公子小姐我派人去邀?”
李昭听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打趣实在是有些幼稚,开口制止道,“行了!你们两人歇歇吧,今日都折腾了一天,临到晚上就安安生生吃顿饭吧。”
人齐菜上,三人就着今日的事起头,开始了热火朝天的聊天。
李明闵对着两位姐姐向来不藏私,聊起近日前朝之事,说道“近日我在朝堂之上可是个香馍馍呢,还是托了两位姐姐的福。”
“哦?怎么个托福啊?”
“长姐你是不晓得,前些日子不是传出你要择婿的事,那些适龄公子便对我是热络得很,恨不得日日浸在酒肉席上,光是打发他们就费了不少精力。父亲还指责我近日来读书不努力呢,可是委屈死我了。”李明闵这一番话说得轻巧,加之说话时张扬的神情,真就像是寻常人家打发那些想要求娶姐姐的少年。
“都是些什么人啊?”李昭好奇道。
“好多呢,都是些不入流的,那些位高权重的还不敢如此明晃晃地跳出来,父亲可是忌惮着他们呢。”
“如今党派之争渐起,父亲也是烦心得很,你如今掺和其中可要当心,小心他们拿你作筏子。”
李昭对朝堂党派之争了解不多也就不说话,将桌边的窗户开启,窗外是河水潺潺,夜色初上,船行河中,微风拂面,河水在两侧灯笼烛火的映照下是波光粼粼。
李昭对着夜色出神中,被身旁的李明闵撞了下胳膊,“怎么了?”
“阿姐是瞧见什么了这么出神?”
“不过是两侧摊贩来往看着十分有趣,不小心走了神。你刚刚要与我说什么?”
“刚刚在说你们今日遇上的柳怀远。听说阿姐对他的评价还挺高,有些好奇。”
“有什么好好奇的,人家和你差不多的年龄看起来比你稳重,待人接物俱是滴水不漏,这样的人确实不多见。”
“果然如此,我还以为阿姐是被其皮相迷惑,欸~还是那个冷酷无情的阿姐啊!”李明闵一句话是说的是越来越夸张,最后甚至摇头晃脑叹息起来。
李昭还未动静,李时悦抬手用扇子狠狠敲了他的头才收敛了起来。吃着吃着李明闵便觉出不对,开口“怎么今天没有酒啊?我们姐弟难得出来,无酒作伴岂不遗憾。”
“那你得怪阿昭了,今日中午我们饮过了,如今再来恐怕我就不得清醒了。”
“那真可惜,可惜今日事多,不然我也想出城走走。阿姐回来后我还未和阿姐聊到尽兴过呢。”
“总有机会的,过几日不就是上巳节了嘛,到时你们姐弟二人可就能好好相处了。”
茶足饭饱,李昭唤来了望月,在其耳边低语几句,望月行礼退下。
三人还未有起身之意,却都有些疲倦,如今坐姿不似刚刚拘束,李明闵更甚向后歪在椅子上,微眯着眼问道“阿姐让望月干什么去了?”
“没什么大事,想起这家店的乌鸡汤是一绝,让望月打包一盏带回去。”
“阿姐想吃明日我给阿姐带一盏回来便是。”
“不是我,是给父亲。近来父亲太过劳累,晚上便经常派人送去羹汤。现下回去估计也能赶上。”
“父亲近来确实劳累,自三十年前一战至此,大梁如今都未曾缓过气来,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喘息休养的时间,朝堂内又开始有了党政之争,各地农务之事又得尽快有个解决之法,内忧外患的,父亲肩上的担子重到连休息的时间都快没了,只恨我不能再多替父亲分担还要父亲替我操心东宫之事。”
提起三十年前的事,三人皆是唏嘘,虽未亲历但从国史言官所记之事也知其中惨烈,‘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十二年战乱让大梁西南成了空城,后不得割城求和,大梁多少百姓流离失所,食不饱腹已无从记。言官更是直言写到‘因帝王之短视,令梁之百姓受战火十二载’。
“好端端的怎么又提起之前之事?”
“还不是前些日子西南传来奏折,西南又受侵扰,他们是愈发猖狂了,总有一日要收复失地,让他们滚回不毛之地。”
“那你便得再努力些了。”李昭看着李明闵愤慨的双眼认真地说道。
李明闵狠狠点头。
入了宫门李明闵便自回毓庆宫,李时悦本打算一同前往清心殿,李昭看她不停地打着哈气流眼泪,苦笑不得的说“今日下午休息的时间着实不算短,怎么还这么困倦,阿姐你如今的体力可还不如我呢。”
李时悦逞强道“我近日来也是事情一大堆,今日这是忙里偷闲陪你,你还嘲笑我!”
“那阿姐就早日回去歇息吧,我替你传达对父亲的挂念啊。”
如此,到了清心殿的就剩李昭一人。
苏公公刚巧候在门口,李昭上前说道“可是殿内有人?”
“是肃贵妃领着二皇子来了。”
“如此我就在这里等会儿。”
“怎的今日殿下亲自来送羹汤?往常都是派人来送,老奴还想着快到时辰便出来候着,一会儿可煨在炉子上。”
“不妨事,今日是从宫外回来便直接过来了。”
还未说上几句话,就听到殿门打开,出来的正是刘袂和李旸,两人见到李昭也是愣怔,而后刘袂行礼道“不知公主殿下在此,妾身就先带旸儿退下了。”
李昭无视李旸扭向一边的脸,淡淡应了一声便无动静。
进入内殿时,李洲在西窗下的小榻上闭目养神,等李昭站在他身前时才睁开眼,“今日出去玩得尽兴吗?”
“很是尽兴呢。难得今日无雨,城外空气也是格外清新,爹爹有时也该出去走走,老闷在屋里批阅奏折怕是正事没有处理完人就先倒下了。这几日送来的羹汤可是合父亲口味?”
“很是可口,昭儿费心了。”
“那爹爹可得好好尝尝今日的羹汤比之从前哪个更好。”
说着内侍将李昭带回的乌鸡汤温好端了上来。李昭亲手端给李洲,而后眼睛亮亮的看着李洲。
李洲尝过挑了下眉头,接着又低头喝了两口才开口“想来今日是偷懒了,这味道应是和丰楼的吧。今日去了和丰楼?”
“是啊,之前在城阳便怀念和丰楼的水晶肘子,趁着今日去满足下口腹之欲。”
“哦?你和悦儿两个人这么晚回来,可是没少折腾。”
“哪有,不是为了等阿闵我们二人早就开动也不至于耽误到现在,不过倒是赶上给您送过来。本来阿姐也是要来的,怕是最近有些劳累,便赶着让她回去休息了。”
“今日都去哪里了,可是见到慧净法师?”
“今日人多想来大师清静不得,便未去打扰。不过女儿替爹爹请了个平安符。”
“那我可要随身带着。”说着就解下身上佩的香囊打开,将平安符放了进去。
李昭见天色已深,不好过多打扰,只好简短道“每日送给爹爹的羹汤是提醒爹爹要注意休息,只有您身体康健,我们做子女的也才安心。”
“放心,爹爹心里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