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娘子,前面便是皇城了。”
“……这么快便到了么。”孟宜掀开了车帘子。孟秋时分的天空是暗蓝色的,像是一大片绸子连着大地一起包住了——在这密不透风的景儿里,隐约可见前方高耸的城墙,以及上面那一排灯笼模糊的红晕。
“您别看这外边这样死寂。自从雍州大捷以来,这庆祝了也有大半个月了。老天有眼……!可算是把那些该死的异族人赶跑了。”那位老伯虽是手上拉着缰绳驾牛车,可嘴里却一直没闲着:“再加之,近日清河王要选继妃,全大梁的适龄贵女都来了。您荆州来的估计不清楚——京城这夜市自开放了,每日都是人挤人的。现在又多了这么些人,热闹得很哩!”
孟宜静静地听他讲着,心中却是另一番思量——她自从和离后,离开京城已有两年。要不是此次清河王选妃,强制未婚的世家贵女都参加,自己是绝不会主动回来的;再加之太后从年初时就派人写信给她,让她来宫中小住,此番再拒绝倒有些不知好歹了。
老伯还在乐呵呵地跟孟宜讲着京城如何如何热闹的景象,讲到兴奋处时,一手抄起手边的水壶欲喝。可刚不巧此时正经过一道沟壑,他这般一抬手,水洒得满脸。
他倒是不恼,反而提高了音量,笑道:“这天杀的鬼天气!地都干得裂缝了,这一路过来天知道颠簸了多少下,娘子你可得坐好了来。”
不知过了多久,牛车进入了京城,一路直达皇宫前。在宫门放行之后,孟宜便下车,帷帽之下的额头上已沁出汗意。她一眼便看到了那个倚靠在宫门旁的少女,梳着双环髻,一张巴掌大的清瘦瓜子小脸,上面是一双杏眼如湿漉的枇杷籽一般。
那女孩儿腮帮子一鼓一鼓的,许是又在吃野果子。她低着头,手绞着腰间的衣带,而脚也没闲着,右脚下踩着一块小石子,在地上拖来拖去的。“珠苑。”孟宜到不远处时叫她。
她起初还没反应过来,抬头四处张望了好一会儿,竟是看不到缓缓走过来的孟宜。等到孟宜快到她眼前时才突然发觉,便立马兴奋地快走过去搀她:“皇后殿下!”
“珠苑,我早已经不是皇后了。”孟宜顺势把手搭在珠苑的小臂处轻轻地拍了两下。
“那也是殿下啊。”珠苑笑嘻嘻地往孟宜身旁靠近了些,讲着近日的八卦传闻——她向来是消息最为灵通、又最爱说这些的,宫人们总是乐意与她谈天。“殿下您在荆州是不知道……”她悄声道:“嗐……那清河王殿下不是要选妃么?昨儿太后殿下命人把您还有其他一众贵女的画像拿给他,叫他先挑一挑……您猜怎么着?他一个都看不上!说要找比阳平公主还标致的美人儿……我听临漳宫做事的吟思姊姊说,太后殿下听闻,虽是嘴上不说,但脸色黑得吓人。”
孟宜听闻倒是没什么反应:“想来清河王同皇上一般,无意选妃罢。”
“哪里一样啊!他跟皇上两模两样的,这清河王啊,就是这副德行,所以才不讨先皇欢心。嗐!不过也太过了些……居然把他过继给叛贼。”
一路到了太后安排给孟宜的住处——仙华殿,这里也是当年孟宜刚来皇宫时的居所。自她当上皇后,一直到今日,都不曾安排过给他人居住。太后殿下颇为宠爱她,当年特吩咐匠人按照孟宜的指示重新整改此处。这里与其他宫殿不同,庭园中有一条长长的爬山廊,两侧堆着各形各样的石头,以及好几株木芙蓉。置身其中,有如在山林中。
珠苑一进屋便招呼着殿内的宫女们,服侍孟宜梳洗更衣。此时,外面传来通报——原是太后宫里的女使来了。女使向孟宜转达了太后的问候,并告知今日天色已晚,明日选秀完再过来请安也不迟。
次日清早起来,可喜今日天气甚好。金銮殿前,一众秀女在外头站候。站在前头的秀女,例如孟宜——她向来是极恪守规矩的,站在那太阳最为晃眼的地儿,一动不动;而比较后头的秀女,则是轻轻地互相推搡着,笑着讨论今日会是何人入选。
门口的小太监细着嗓子,叫道:“选秀开始!众秀女肃静!”那左座上的清河王便站起身来,从左至右,扫量着一众秀女。当他看到人群中的孟宜时,似乎是见着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不忍得笑出声道:“我这是见到了什么?”
他从那高高的台阶上下来,从上至下,又从下至上,最后紧紧盯着孟宜的脸:“你是……江玉?江孟宜?”
这位清河王,自小就与皇上不对付。而她作为前皇后,自然是引他注意的。孟宜谨慎回答道:“臣女正是。”
“哦?有江娘子这般的人儿,我看这选秀是有结果了。”清河王笑着立马搂过孟宜的肩膀,不过眼睛却是转移到了台阶最上方坐着的二位。孟宜见这只突然伸过来的手,不由得皱起眉头,她刚要开口,却听到上方的人开口了。
“……阿兄!”皇上站了起来。孟宜听他开口,倒是吃了一惊,本以为就算是有人出声,也应是太后的。她自知与这位前夫感情淡薄,成婚三载,他虽是对她颇为关怀,但只不过是出于义务罢了。
“哎呦,修己怎么站起来了?啊不对,是皇上,皇上怎的突然不守礼了?就算您是皇上也不该如此呀。”清河王依旧是抓着孟宜不放,看到修己站起来,笑得更欢了:“哦,我知道了。皇上是想破镜重圆呢。那也来一同选秀……毕竟皇上后宫中一个人也没有,怪难看的。”
“选秀从未见过像你这般行径的。”修己道:“阿兄就算中意阿玉,也不应该这般对她。”
孟宜赞同他的说法,选秀途中,对秀女动手动脚,就算对方是皇帝也是不合规矩的。“殿下,请您放手。”她道。
“江娘子这般说,可是伤我心了。”清河王虽是松开了孟宜,但仍继续说道:“你与修己成婚前,我就听说过你的大名了。谁曾想就这么错过了呢?”他说这话时,依旧是盯着修己的。
他盯了一小会儿,忽的垂下头,叹了口气,喃喃道:“也罢……谁让我们皇上知道得多呢?我该不该无所谓呢?娶不到江孟宜,我娶恒娥也成。”
“……你这个疯子!”太后终于有些沉不住气了,修己见状,忙轻拍她手背,以示安抚。他道:“阿兄莫不是病了?阿煐是我们的妹妹,做兄长的说出这番话,成何体统?况且这话要是让阿煐听到了……总之,请你自重。”
“好,很好!你们都是成体统的……我倒要看看什么是体统!”清河王最后扫视了一通众人,扬长而去。
台下的秀女们哪里见过这种情形,吓得大气不敢出。选秀就在这般的乌龙中草草地结束了,一出殿门,那些小秀女就仿佛又活了过来,七嘴八舌的,讨论着今日的事。
“这清河王果然跟传闻的一样,是个疯子!”
“阿弥陀佛……还好他没继续选下去。”
“要是选中了我,那我情愿死了……!”
“还说要娶阳平公主!我这么一听,心都要跳出来了,太后和皇上都在上面呢。”
“中原第一美人哪个男人不想娶?不过从做兄长的嘴里说出来就恶心得紧。”
…………
听着她们你一句我一句的,孟宜不禁揉起太阳穴来,于是赶紧回仙华殿去。一回来,远远看到一众小丫头聚在院子里歇息。如今正值木芙蓉花开之季,仙华殿里的小丫头们常在午时爬到那边的石头上靠着,头顶有芙蓉树遮阳。一群人叽叽喳喳地聊天,好不热闹。孟宜回来时,她们不知说了什么,全都哄堂大笑起来。
看到孟宜回来,她们赶紧一个一个地爬下来,珠苑自然是第一个的:“殿下回来了!”这一干小丫头们,又像刚才围木芙蓉树一般,将孟宜团团围住,问她今日选秀的事。这一个个小丫头都是消息灵通的,早就知道了事情的经过,但还是禁不住地要再问一番。孟宜也清楚她们的想法,大致说了几句便回屋了。
等到了申时,珠苑按吩咐端上来了晚餐,孟宜素来早晚餐吃得清淡简单,只要了碗豆粥,一个胡饼。几年如一日,即使是做皇后时亦是如此。饭毕,梳理一番便动身去见太后。
太后名唤郑文韶,乃是当今梁国友国——郑国的国君的同母姊姊。她虽看上去可亲,但年轻时却是个不同寻常的角色——在当今皇帝登基前,曾把持朝政长达八年,不过这都是前话了。另外一提,她也与孟宜的母亲淑林同出一族,而孟宜的父亲江茂弘侍中则是前朝大长公主之子。
因此秉着“亲上加亲”的原则,孟宜与皇上修己自小就订下婚约。十岁时便被接入宫中,作为阳平公主梁舜煐的伴读。等到十七岁时修己登基二人方才成婚。
宫人领着孟宜进了太后所居的临漳宫,通报完之后便离去。孟宜一进殿,只见太后正在独弈。太后听殿外一声脚步响,见是孟宜,便笑道:“是孟宜。快过来,与本宫下一盘。”
孟宜自是不推辞的,便顺着坐下,认真下棋。二人你来我往的,等到一盘终了,外头已是繁星高照。“孟宜还是这般厉害。”太后笑道,挥手示意一旁站着的小丫头来收棋盘。
她又道:“本宫早就盼着你回来,若不是此番仲孚选妃,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到你人。”她轻拍着孟宜的手背,“今日委屈你了。仲孚那个疯子……你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我知。”孟宜道。她也知仲孚此行,不过是挑衅修己罢了,不过自己平白无故地被当作跳板,真是不知如何说了。
太后拉着她的手,父母身体情况、孟宜及兄弟妹近日情况等,一一细细询问。又跟她说,此行从荆州来到京城,山高路远,务必多留个七八个月——至少留到明年上巳节,宫中一直是缺个能主持的女官的。哪怕孟宜不愿做这些,留下来玩玩也是好的。
话毕,刚才收棋盘的小丫头吟思又上前来,端了盘杨梅放在案上。杨梅半泡在放着冰块的清水中,最顶上浮出水面的部分,在灯光下闪着粼粼的光。太后随意捻起一颗放到孟宜的手心里,道:“夏季最适宜吃杨梅。”
“……这么快便到了么。”孟宜掀开了车帘子。孟秋时分的天空是暗蓝色的,像是一大片绸子连着大地一起包住了——在这密不透风的景儿里,隐约可见前方高耸的城墙,以及上面那一排灯笼模糊的红晕。
“您别看这外边这样死寂。自从雍州大捷以来,这庆祝了也有大半个月了。老天有眼……!可算是把那些该死的异族人赶跑了。”那位老伯虽是手上拉着缰绳驾牛车,可嘴里却一直没闲着:“再加之,近日清河王要选继妃,全大梁的适龄贵女都来了。您荆州来的估计不清楚——京城这夜市自开放了,每日都是人挤人的。现在又多了这么些人,热闹得很哩!”
孟宜静静地听他讲着,心中却是另一番思量——她自从和离后,离开京城已有两年。要不是此次清河王选妃,强制未婚的世家贵女都参加,自己是绝不会主动回来的;再加之太后从年初时就派人写信给她,让她来宫中小住,此番再拒绝倒有些不知好歹了。
老伯还在乐呵呵地跟孟宜讲着京城如何如何热闹的景象,讲到兴奋处时,一手抄起手边的水壶欲喝。可刚不巧此时正经过一道沟壑,他这般一抬手,水洒得满脸。
他倒是不恼,反而提高了音量,笑道:“这天杀的鬼天气!地都干得裂缝了,这一路过来天知道颠簸了多少下,娘子你可得坐好了来。”
不知过了多久,牛车进入了京城,一路直达皇宫前。在宫门放行之后,孟宜便下车,帷帽之下的额头上已沁出汗意。她一眼便看到了那个倚靠在宫门旁的少女,梳着双环髻,一张巴掌大的清瘦瓜子小脸,上面是一双杏眼如湿漉的枇杷籽一般。
那女孩儿腮帮子一鼓一鼓的,许是又在吃野果子。她低着头,手绞着腰间的衣带,而脚也没闲着,右脚下踩着一块小石子,在地上拖来拖去的。“珠苑。”孟宜到不远处时叫她。
她起初还没反应过来,抬头四处张望了好一会儿,竟是看不到缓缓走过来的孟宜。等到孟宜快到她眼前时才突然发觉,便立马兴奋地快走过去搀她:“皇后殿下!”
“珠苑,我早已经不是皇后了。”孟宜顺势把手搭在珠苑的小臂处轻轻地拍了两下。
“那也是殿下啊。”珠苑笑嘻嘻地往孟宜身旁靠近了些,讲着近日的八卦传闻——她向来是消息最为灵通、又最爱说这些的,宫人们总是乐意与她谈天。“殿下您在荆州是不知道……”她悄声道:“嗐……那清河王殿下不是要选妃么?昨儿太后殿下命人把您还有其他一众贵女的画像拿给他,叫他先挑一挑……您猜怎么着?他一个都看不上!说要找比阳平公主还标致的美人儿……我听临漳宫做事的吟思姊姊说,太后殿下听闻,虽是嘴上不说,但脸色黑得吓人。”
孟宜听闻倒是没什么反应:“想来清河王同皇上一般,无意选妃罢。”
“哪里一样啊!他跟皇上两模两样的,这清河王啊,就是这副德行,所以才不讨先皇欢心。嗐!不过也太过了些……居然把他过继给叛贼。”
一路到了太后安排给孟宜的住处——仙华殿,这里也是当年孟宜刚来皇宫时的居所。自她当上皇后,一直到今日,都不曾安排过给他人居住。太后殿下颇为宠爱她,当年特吩咐匠人按照孟宜的指示重新整改此处。这里与其他宫殿不同,庭园中有一条长长的爬山廊,两侧堆着各形各样的石头,以及好几株木芙蓉。置身其中,有如在山林中。
珠苑一进屋便招呼着殿内的宫女们,服侍孟宜梳洗更衣。此时,外面传来通报——原是太后宫里的女使来了。女使向孟宜转达了太后的问候,并告知今日天色已晚,明日选秀完再过来请安也不迟。
次日清早起来,可喜今日天气甚好。金銮殿前,一众秀女在外头站候。站在前头的秀女,例如孟宜——她向来是极恪守规矩的,站在那太阳最为晃眼的地儿,一动不动;而比较后头的秀女,则是轻轻地互相推搡着,笑着讨论今日会是何人入选。
门口的小太监细着嗓子,叫道:“选秀开始!众秀女肃静!”那左座上的清河王便站起身来,从左至右,扫量着一众秀女。当他看到人群中的孟宜时,似乎是见着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不忍得笑出声道:“我这是见到了什么?”
他从那高高的台阶上下来,从上至下,又从下至上,最后紧紧盯着孟宜的脸:“你是……江玉?江孟宜?”
这位清河王,自小就与皇上不对付。而她作为前皇后,自然是引他注意的。孟宜谨慎回答道:“臣女正是。”
“哦?有江娘子这般的人儿,我看这选秀是有结果了。”清河王笑着立马搂过孟宜的肩膀,不过眼睛却是转移到了台阶最上方坐着的二位。孟宜见这只突然伸过来的手,不由得皱起眉头,她刚要开口,却听到上方的人开口了。
“……阿兄!”皇上站了起来。孟宜听他开口,倒是吃了一惊,本以为就算是有人出声,也应是太后的。她自知与这位前夫感情淡薄,成婚三载,他虽是对她颇为关怀,但只不过是出于义务罢了。
“哎呦,修己怎么站起来了?啊不对,是皇上,皇上怎的突然不守礼了?就算您是皇上也不该如此呀。”清河王依旧是抓着孟宜不放,看到修己站起来,笑得更欢了:“哦,我知道了。皇上是想破镜重圆呢。那也来一同选秀……毕竟皇上后宫中一个人也没有,怪难看的。”
“选秀从未见过像你这般行径的。”修己道:“阿兄就算中意阿玉,也不应该这般对她。”
孟宜赞同他的说法,选秀途中,对秀女动手动脚,就算对方是皇帝也是不合规矩的。“殿下,请您放手。”她道。
“江娘子这般说,可是伤我心了。”清河王虽是松开了孟宜,但仍继续说道:“你与修己成婚前,我就听说过你的大名了。谁曾想就这么错过了呢?”他说这话时,依旧是盯着修己的。
他盯了一小会儿,忽的垂下头,叹了口气,喃喃道:“也罢……谁让我们皇上知道得多呢?我该不该无所谓呢?娶不到江孟宜,我娶恒娥也成。”
“……你这个疯子!”太后终于有些沉不住气了,修己见状,忙轻拍她手背,以示安抚。他道:“阿兄莫不是病了?阿煐是我们的妹妹,做兄长的说出这番话,成何体统?况且这话要是让阿煐听到了……总之,请你自重。”
“好,很好!你们都是成体统的……我倒要看看什么是体统!”清河王最后扫视了一通众人,扬长而去。
台下的秀女们哪里见过这种情形,吓得大气不敢出。选秀就在这般的乌龙中草草地结束了,一出殿门,那些小秀女就仿佛又活了过来,七嘴八舌的,讨论着今日的事。
“这清河王果然跟传闻的一样,是个疯子!”
“阿弥陀佛……还好他没继续选下去。”
“要是选中了我,那我情愿死了……!”
“还说要娶阳平公主!我这么一听,心都要跳出来了,太后和皇上都在上面呢。”
“中原第一美人哪个男人不想娶?不过从做兄长的嘴里说出来就恶心得紧。”
…………
听着她们你一句我一句的,孟宜不禁揉起太阳穴来,于是赶紧回仙华殿去。一回来,远远看到一众小丫头聚在院子里歇息。如今正值木芙蓉花开之季,仙华殿里的小丫头们常在午时爬到那边的石头上靠着,头顶有芙蓉树遮阳。一群人叽叽喳喳地聊天,好不热闹。孟宜回来时,她们不知说了什么,全都哄堂大笑起来。
看到孟宜回来,她们赶紧一个一个地爬下来,珠苑自然是第一个的:“殿下回来了!”这一干小丫头们,又像刚才围木芙蓉树一般,将孟宜团团围住,问她今日选秀的事。这一个个小丫头都是消息灵通的,早就知道了事情的经过,但还是禁不住地要再问一番。孟宜也清楚她们的想法,大致说了几句便回屋了。
等到了申时,珠苑按吩咐端上来了晚餐,孟宜素来早晚餐吃得清淡简单,只要了碗豆粥,一个胡饼。几年如一日,即使是做皇后时亦是如此。饭毕,梳理一番便动身去见太后。
太后名唤郑文韶,乃是当今梁国友国——郑国的国君的同母姊姊。她虽看上去可亲,但年轻时却是个不同寻常的角色——在当今皇帝登基前,曾把持朝政长达八年,不过这都是前话了。另外一提,她也与孟宜的母亲淑林同出一族,而孟宜的父亲江茂弘侍中则是前朝大长公主之子。
因此秉着“亲上加亲”的原则,孟宜与皇上修己自小就订下婚约。十岁时便被接入宫中,作为阳平公主梁舜煐的伴读。等到十七岁时修己登基二人方才成婚。
宫人领着孟宜进了太后所居的临漳宫,通报完之后便离去。孟宜一进殿,只见太后正在独弈。太后听殿外一声脚步响,见是孟宜,便笑道:“是孟宜。快过来,与本宫下一盘。”
孟宜自是不推辞的,便顺着坐下,认真下棋。二人你来我往的,等到一盘终了,外头已是繁星高照。“孟宜还是这般厉害。”太后笑道,挥手示意一旁站着的小丫头来收棋盘。
她又道:“本宫早就盼着你回来,若不是此番仲孚选妃,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到你人。”她轻拍着孟宜的手背,“今日委屈你了。仲孚那个疯子……你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我知。”孟宜道。她也知仲孚此行,不过是挑衅修己罢了,不过自己平白无故地被当作跳板,真是不知如何说了。
太后拉着她的手,父母身体情况、孟宜及兄弟妹近日情况等,一一细细询问。又跟她说,此行从荆州来到京城,山高路远,务必多留个七八个月——至少留到明年上巳节,宫中一直是缺个能主持的女官的。哪怕孟宜不愿做这些,留下来玩玩也是好的。
话毕,刚才收棋盘的小丫头吟思又上前来,端了盘杨梅放在案上。杨梅半泡在放着冰块的清水中,最顶上浮出水面的部分,在灯光下闪着粼粼的光。太后随意捻起一颗放到孟宜的手心里,道:“夏季最适宜吃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