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律从夏天起就在做一个梦。
中考结束后,还未成年的中学生迟律,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兼职,在37度的高温天气里,穿密不透风的玩偶套装,在新开业的芳馨广场,给小孩发印有商场“logo”的气球。
连续几天的兼职,迟律有点吃不消了,上午9点多刚穿上玩偶套装,他的眼前就黑了一瞬,迟律也不想太勉强自己,找到一个负责的小主管,想要请半天假。
然而,对方一听就不乐意了,说请假必须要提前一天,没有临时请假一说,只有旷工。
撂下狠话后,小主管又拍了拍他的肩膀,用一种过来人口吻道,“我知道这么热的天,让你穿这么厚的衣服不舒服,可钱难挣,屎难吃,谁不是这么过来的,快去吧,别想着偷懒了。”
兼职的薪水一周一结,旷工意味着拿不到前几天辛苦挣的钱,迟律怎么可能旷工,他很快就换好玩偶套装,拿上几把捆扎好的粉蓝色氢气球,走出芳馨广场。
9点多的太阳已经是个炙热的火球,明明冬天的时候几乎带不来一丝温暖,夏天却能将人晒脱一层皮。
闷在厚厚的玩偶套装里,迟律倒是不会脱皮,可他感觉自己像个漏了气的水球,从四肢百骸的每一处淌出汗来。
口很渴,腿很重,头一阵一阵地发晕,心跳越来越快,迟律根本都不在发气球了,意识像是有了断层,人越来越恍惚。
突然有一只手拉住了他,准确来说是拉住了玩偶套装的胳膊,有个扎马尾辫的女生仰头看向他,隔着一张滑稽的熊脸。
女生的嘴唇开开合合,迟律听不大清楚她说的话,却还是被那只白皙的手臂拉着,坐到了阴凉处的长椅上。
“你要不要把头套拿下来?”迟律终于能听清她的声音,却鬼使神差地没有动,只是静静地注视着她。
女生见他没有拿下头套,也不强求,只说了句,“你等我一下,我马上回来。”就急匆匆地跑着离开了。
迟律心里觉得莫名其妙,他知道自己应该站起身,去给小朋友发气球,而不是坐在长椅上偷懒,可他浑身乏力,像是被椅子禁锢住,动弹不得。
“给你。”女生跑得气喘吁吁,将一瓶矿泉水递到他手边,解释道,“你好像中暑了,我看你一直在那一块打转,有个小孩伸手要拿气球,你也没反应。”
她说着,朝迟律伸出手,清澈明亮的眼睛弯出浅浅的弧度,唇角漾出一抹笑,“给我吧,我替你发气球。”
迟律明知这是不被允许的,却还是把手里的气球给了女生,她抓着一大把氢气球朝迟律挥了挥手,保证道,“我会发给小朋友的,你坐着好好休息。”
待她走远,迟律终于拿下头套,拧开瓶盖喝完了那瓶带着凉意的矿泉水,他没有一丝犹豫,径直走回商场,越级找了后勤部的经理请假。
当时他头发都湿透了,面色潮红,额头的温度摸上去烫手,心跳声大得吓人,把经理都吓着了,赶紧让他回去休息。
那是迟律第一次见到楚恬,整个暑假他都在芳馨广场做兼职,却再也没遇见她。
有时候他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回忆她说的每一句话,甚至是脸上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借此向自己证明,那天发生的一切并非幻觉。
其实,根本不需要一遍一遍地去回忆,他偷偷藏在枕头下的矿泉水瓶盖,就是最好的证明。
可他就是忍不住,要想起她。
迟律中考成绩很好,可以直接进一中的实验班,可一中是出了名的严格,高一开始就要上晚自习,到了高二连周六都要上课,据说高三是没有假期的,每一天都在拼了命的学习。
迟律没那么多时间学习,所以他中考前填的志愿上,只有二中。
他曾经觉得,在哪读书都一样,无非是身上穿的校服不一样,被人贴的标签不一样。
反正他到哪都格格不入,永远不可能跟人成群结党的去打篮球、去黑网吧通宵,去游戏厅消遣,也不知道时下流行的音乐、电视剧,不认识海报上的明星。
他在读初中的时候,就听班里同学在背后议论,说他这样被家里老人带大的,身上有一股暮气。
死气沉沉的。
后来他被同学孤立,被人嫌恶地避开,指指点点,也可以装作毫不在意。
带有侮辱性的举动他视而不见,刺耳难听的闲言碎语他充耳不闻。
只在心里对自己说,等长大了,一切都会好起来。
八月底,二中组织分班考试,通知中考成绩前两百名的学生,自愿来学校参加考试,为的是取前一百名组成两个实验班。
迟律本不愿来参加的,可他是全校排名第一的学生,校领导给他家里打了好几个电话,让他一定要去考试。
考试当天的座位是按成绩排的,迟律坐在第一排靠门的位置,被人议论纷纷。
有人说:“看到没,那就是考全校第一的,听说他中考成绩特别好,读一中都绰绰有余……”
也有人不信,说世上绝没有这样的傻子,放着一中不读来读二中,必然是填志愿的时候不自信,第一志愿填的是二中。
迟律不关心别人怎么议论他,暮气沉沉的人对什么都漠不关心。
可那个扎着马尾辫,笑盈盈走进教室的女生,让迟律险些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的心跳好似漏了一拍,继而为了补上这一拍,拼了命地跳动。
迟律第一次尝到坐立难安的滋味,他眸光灼灼地看向那个女生,期待目光交汇,她弯着嘴角对自己说,好巧啊,原来你也是二中的新生。
在不该有的期待中,迟律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她和他还不认识,她见到的是那张滑稽可笑的熊脸。
不是他。
迟律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考完了语数外三门,只知道女生的朋友喊她“恬恬”。
原来她有一个很甜的名字。
从此瓶盖的主人有了姓名,迟律再不会怀疑那是一个梦。
可现实远比梦要来得残酷,至少梦里,他们近在咫尺。
开学那天,分班的名单贴在布告栏里,迟律来得很早,第一个站在布告栏前找楚恬的名字,很快,他在八班找到了楚恬的名字,可余下的四十九个名字里,没有迟律。
不是十六分之一的概率,仅仅是二分之一,高一年级的两个实验班,一个是八班,一个是十六班。
而楚恬在八班,迟律在十六班。
中考结束后,还未成年的中学生迟律,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兼职,在37度的高温天气里,穿密不透风的玩偶套装,在新开业的芳馨广场,给小孩发印有商场“logo”的气球。
连续几天的兼职,迟律有点吃不消了,上午9点多刚穿上玩偶套装,他的眼前就黑了一瞬,迟律也不想太勉强自己,找到一个负责的小主管,想要请半天假。
然而,对方一听就不乐意了,说请假必须要提前一天,没有临时请假一说,只有旷工。
撂下狠话后,小主管又拍了拍他的肩膀,用一种过来人口吻道,“我知道这么热的天,让你穿这么厚的衣服不舒服,可钱难挣,屎难吃,谁不是这么过来的,快去吧,别想着偷懒了。”
兼职的薪水一周一结,旷工意味着拿不到前几天辛苦挣的钱,迟律怎么可能旷工,他很快就换好玩偶套装,拿上几把捆扎好的粉蓝色氢气球,走出芳馨广场。
9点多的太阳已经是个炙热的火球,明明冬天的时候几乎带不来一丝温暖,夏天却能将人晒脱一层皮。
闷在厚厚的玩偶套装里,迟律倒是不会脱皮,可他感觉自己像个漏了气的水球,从四肢百骸的每一处淌出汗来。
口很渴,腿很重,头一阵一阵地发晕,心跳越来越快,迟律根本都不在发气球了,意识像是有了断层,人越来越恍惚。
突然有一只手拉住了他,准确来说是拉住了玩偶套装的胳膊,有个扎马尾辫的女生仰头看向他,隔着一张滑稽的熊脸。
女生的嘴唇开开合合,迟律听不大清楚她说的话,却还是被那只白皙的手臂拉着,坐到了阴凉处的长椅上。
“你要不要把头套拿下来?”迟律终于能听清她的声音,却鬼使神差地没有动,只是静静地注视着她。
女生见他没有拿下头套,也不强求,只说了句,“你等我一下,我马上回来。”就急匆匆地跑着离开了。
迟律心里觉得莫名其妙,他知道自己应该站起身,去给小朋友发气球,而不是坐在长椅上偷懒,可他浑身乏力,像是被椅子禁锢住,动弹不得。
“给你。”女生跑得气喘吁吁,将一瓶矿泉水递到他手边,解释道,“你好像中暑了,我看你一直在那一块打转,有个小孩伸手要拿气球,你也没反应。”
她说着,朝迟律伸出手,清澈明亮的眼睛弯出浅浅的弧度,唇角漾出一抹笑,“给我吧,我替你发气球。”
迟律明知这是不被允许的,却还是把手里的气球给了女生,她抓着一大把氢气球朝迟律挥了挥手,保证道,“我会发给小朋友的,你坐着好好休息。”
待她走远,迟律终于拿下头套,拧开瓶盖喝完了那瓶带着凉意的矿泉水,他没有一丝犹豫,径直走回商场,越级找了后勤部的经理请假。
当时他头发都湿透了,面色潮红,额头的温度摸上去烫手,心跳声大得吓人,把经理都吓着了,赶紧让他回去休息。
那是迟律第一次见到楚恬,整个暑假他都在芳馨广场做兼职,却再也没遇见她。
有时候他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回忆她说的每一句话,甚至是脸上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借此向自己证明,那天发生的一切并非幻觉。
其实,根本不需要一遍一遍地去回忆,他偷偷藏在枕头下的矿泉水瓶盖,就是最好的证明。
可他就是忍不住,要想起她。
迟律中考成绩很好,可以直接进一中的实验班,可一中是出了名的严格,高一开始就要上晚自习,到了高二连周六都要上课,据说高三是没有假期的,每一天都在拼了命的学习。
迟律没那么多时间学习,所以他中考前填的志愿上,只有二中。
他曾经觉得,在哪读书都一样,无非是身上穿的校服不一样,被人贴的标签不一样。
反正他到哪都格格不入,永远不可能跟人成群结党的去打篮球、去黑网吧通宵,去游戏厅消遣,也不知道时下流行的音乐、电视剧,不认识海报上的明星。
他在读初中的时候,就听班里同学在背后议论,说他这样被家里老人带大的,身上有一股暮气。
死气沉沉的。
后来他被同学孤立,被人嫌恶地避开,指指点点,也可以装作毫不在意。
带有侮辱性的举动他视而不见,刺耳难听的闲言碎语他充耳不闻。
只在心里对自己说,等长大了,一切都会好起来。
八月底,二中组织分班考试,通知中考成绩前两百名的学生,自愿来学校参加考试,为的是取前一百名组成两个实验班。
迟律本不愿来参加的,可他是全校排名第一的学生,校领导给他家里打了好几个电话,让他一定要去考试。
考试当天的座位是按成绩排的,迟律坐在第一排靠门的位置,被人议论纷纷。
有人说:“看到没,那就是考全校第一的,听说他中考成绩特别好,读一中都绰绰有余……”
也有人不信,说世上绝没有这样的傻子,放着一中不读来读二中,必然是填志愿的时候不自信,第一志愿填的是二中。
迟律不关心别人怎么议论他,暮气沉沉的人对什么都漠不关心。
可那个扎着马尾辫,笑盈盈走进教室的女生,让迟律险些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的心跳好似漏了一拍,继而为了补上这一拍,拼了命地跳动。
迟律第一次尝到坐立难安的滋味,他眸光灼灼地看向那个女生,期待目光交汇,她弯着嘴角对自己说,好巧啊,原来你也是二中的新生。
在不该有的期待中,迟律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她和他还不认识,她见到的是那张滑稽可笑的熊脸。
不是他。
迟律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考完了语数外三门,只知道女生的朋友喊她“恬恬”。
原来她有一个很甜的名字。
从此瓶盖的主人有了姓名,迟律再不会怀疑那是一个梦。
可现实远比梦要来得残酷,至少梦里,他们近在咫尺。
开学那天,分班的名单贴在布告栏里,迟律来得很早,第一个站在布告栏前找楚恬的名字,很快,他在八班找到了楚恬的名字,可余下的四十九个名字里,没有迟律。
不是十六分之一的概率,仅仅是二分之一,高一年级的两个实验班,一个是八班,一个是十六班。
而楚恬在八班,迟律在十六班。